珍贵的史料 欣慰的纪念——评读《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
- 格式:pdf
- 大小:450.06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书画作品评述作者:***来源:《书画世界》2021年第08期中國国家博物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通过受捐、购买、调拨等方式,汇集了数量较为可观的明代书画家文徵明(1470—1559)的书画作品,其中既有可以确信的真迹名作,亦有一些颇具研究空间的争议之作,本文掇取数件,加以评述。
《真赏斋图》卷(图1)是文徵明88岁(嘉靖丁巳,1557)时,为当时无锡的收藏家、真赏斋主人华夏(字中甫)而作,绘画没有写明具体时间,卷后以楷书落款:“嘉靖三十六年,岁在丁巳,四月既望,长洲文徵明著并书,时年八十有八。
”在这之前,文徵明80岁(嘉靖己酉,1549)时已经为华夏画过一卷《真赏斋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图后接续有隶书、楷书两种《真赏斋铭》,落款分别为“嘉靖三十六年,岁在丁巳,四月既望,长洲文徵明著并书,时年八十有八”和“长洲文徵明著并书,嘉靖丁巳三月既望,时年八十有八”,两种书体的铭文书写时间差一个月。
这些表明铭文创作及书写时间与国博藏本绘画时间一致,是在上博本绘画完成的八年之后。
在国博本《真赏斋图》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画卷开始部分的湖石叠山。
湖石叠山处于画面上下位置,并占据了全卷二分之一的空间。
上博本《真赏斋图》中虽然也描绘了华夏真赏斋中的太湖石,但远没有如此的体量。
在技法上,88岁的文徵明将干笔、湿笔并用,皴法、染法融合,既有元代王蒙以来的繁茂深厚,又发展了吴门画派中由他所开创的空灵雅致之风,成功地营造了一个似真似幻的园居空间,可谓假山石之假、真丘壑之真。
卷后《真赏斋铭有叙》用小楷写就,全文为:真赏斋者,吾友华中甫氏藏图书之室也。
中甫端靖喜学,尤喜古法书、图画、古金石刻及鼎彝器物。
家本温厚,菑畬所入可以裕欲,而于声色服用一不留意。
而惟图史之癖,精鉴博识,得之心而寓于目,每并金悬购,故所蓄咸不下乙品。
自弱岁抵今垂四十年,志不少怠,家坐是稍落,弗恤而弥勤。
余雅同所好,岁辄过之,室庐靓深,庋阁精好,宴谈之余,焚香设茗,手发所藏,玉轴锦幖,烂然溢目。
绢画——唐代美术的宝贵遗存已完成全对1 [单选题] 乐山大佛在古代除了其本身的宗教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
A.防地震B.防御塔C.治水D.净水我的答案:C2 [单选题] 最后解决了乐山大佛修建资金问题的人是()。
A.慧净法师B.空海法师C.弘一法师D.海通法师我的答案:D3 [单选题] 首次把国家的法律用碑的形式昭示于天下的是()。
A.古罗马法典B.摩西十诫C.十二铜表法D.汉谟拉比法典我的答案:D4 [判断题] 敦煌石窟中的佛经书卷自发现以来,受到了国内外人员不同程度的损害。
()我的答案:√5 [判断题] 释迦牟尼去世后后,是进行的土葬。
()我的答案:×下来。
A.精神载体B.语言载体C.心理载体D.环境载体我的答案:B2 [单选题] 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A.威尼斯画派B.抽象画派C.后印象派D.海上画派我的答案:C对3 [单选题] 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的作品?()A.《蒙娜丽莎》B.《岩间圣母》C.《最后的晚餐》D.《埃斯泰克的海湾》我的答案:D对4 [判断题] 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我的答案:× 对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我的答案:C对2 [单选题] 俑最早的用途是()。
A.装饰B.陪葬C.盛水D.祭祀我的答案:B对3 [单选题] 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
A.《丹山瀛海图》B.《夏山高隐图》C.《双松平远图》D.《六君子图》我的答案:D对4 [判断题] 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
()我的答案:×对单选题]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
A.《蒙娜丽莎》B.《玛丽莲.梦露》C.《毛主席去安源》D.《红军长征图》我的答案:C对2 [单选题]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
中国绘画艺术解说词中国绘画艺术解说词第一集笔墨春秋公元1125年,是中国北宋王朝的末年。
这个存在了160多年的王朝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攻势下,此时已经完全失去了抵御的能力,走到了它的尽头。
也就在这一年,宣和御用画家张择端画完了他的《清明上河图》。
当承送内廷的宦官带着张择端历数年之久完成的画作,带着画家获幸的希望,小心翼翼地穿过皇宫的曲径深巷,走向这个王朝最具权势的人——宋徽宗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此时,昔日领骚画坛的皇帝已全然无心于此了。
画家在画中对王朝繁庶景象的极力描绘似乎已成为了一种讽刺。
面对金兵南下之势,大宋王朝的败象已成定局,快活了二十五年的宋徽宗,此时正忙着禅让退位,想用逃避的方式来摆脱他的的责任。
但是,画家不会了解到皇帝此时的心情,他依然按照宣和画院的习惯创作出极尽精致的作品,并企图这样的精致能够带来天子的认可与赏赐。
结果是张择端没有料到的,这样的杰作并没有获得相应回报。
他甚至还没来及名列《宣和画谱》,王朝的倒塌便让他消失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张择端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记载,是否影响到《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宋代以后,《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民俗画精致描写的高峰代表,一直受到后人反复赞誉。
甚至张择端也因此而与《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相媲美,孤篇横绝竟成绝唱。
《清明上河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全长527.8厘米,宽25厘米。
全卷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盛世的风貌。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像彩虹般横跨汴河两岸的“虹桥”,桥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鼎沸一片。
骑马的、坐轿的、挑担的、摆摊的各色人等,互不相让、吆喝争道,充满了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
画家既善于用白描手法表现生活的丰富与广阔,又能熟练地运用纵横捭阖的技巧展示生活的洪流,使整幅画卷有铺垫、有起伏、有转折,比较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景况。
全画共有各类人物800多个,牲畜94头,树木170多棵,将汴京郊外的菜园风光、汴河上的交通运输、街头巷尾的买卖状况、沿街房屋的建筑特征、船夫们的紧张劳动、士大夫们的悠闲自得有条有理而又真实自然地组织在这一宏伟的艺术整体之中。
陈老莲水浒叶子初刻本的再现作者:***来源:《收藏家》2021年第10期2009年,四川省图书馆报来初刻本陈老莲《水浒叶子》(亦名《水浒牌》),申请参与全国珍贵古籍评选,经过有关专家勘核,确认的是初刊,因而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陈老莲所画《水浒叶子》,是极负盛名的版画杰作,绘、刻均达到了极致。
历来的文人雅士,特别是美术家、版画作家及版画史家,都难得一睹其真。
当年郑振铎酷好老莲画,力不能得真迹,而“思得其刊木之本”,然亦“屡求而未获一睹”。
后遇抱经堂朱瑞祥携来一部,细细翻阅,不忍释手。
朱瑞祥看出其至爱真意,谓“必五十金乃售”,郑毫不犹豫,立刻应之,于是“持书而归,喜悦无艺。
胸膈不饭而饱满,陶醉若饮醴酒。
求之廿载,而获之一旦,诚堪自庆也”。
此本卷前无张岱《缘起》,有江念祖小引,中脱刘唐、秦明两图。
郑先生审定为“明末刻本”。
郑氏所编《中国版画史图录》中的《水浒叶子》,即以此本印入。
然郑氏以五十金所购之《水浒叶子》,并非是初刻之本,乃是翻刻的翻刻,时间大概已届清初。
还好,郑氏购得此本之后不久,又遇上海潘景郑先生,潘谓亦藏一本。
郑谓“当假来补足序文及刘唐、秦明二图。
”待到亲见潘氏藏本后,则说“刻者自署黄肇初,疑即刻《博古页子》之黄子立”(上述引文均见郑振铎《劫中得书记》第86则陈章侯《水浒叶子》)。
后来潘本亦归郑振铎,再印《中国版画史图录》时即以所得潘本替换之。
1958年郑氏出国访问,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其家属遵先生生前遗嘱,将其全部藏书捐赠国家图书馆,郑氏所藏原潘景郑之本随之入国图。
而郑氏当年以五十金所购朱瑞祥那一部,流落何方,现在不得而知。
风闻顾炳鑫先生曾收藏一部,与郑购本相同,不知即得自郑氏,还是另有来龙。
顾炳鑫,笔名甘草、朽木,1923年出生,上海宝山人。
版画家、连环画家,收藏并研究中国古代版画。
他所庋藏者是否还在天壤间,亦不得而知。
20世纪70年代末,羊城王贵忱馆长(时任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副馆长)来京,有幸与其晤面于国家图书馆文津街旧馆。
2022届高三第二次T8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华中师大一附中 考试时间:2022年3月21日上午8:00−10:30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画作在设色上以青绿为主色调,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张弛有度,或浑厚,或轻盈,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光彩照人,画中的内容让人观后赞叹,不失雄阔之境界与恢宏之气势。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由演员饰演的展卷人(文物工作者)对《千里江山图》潜心钻研后“走”入了画家希孟的内心世界,目睹希孟绘制画作,让观众追随展卷人的视角,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舞台被巧妙设计成多层同心圆,还原了中国传统画卷的“展卷”过程。
圆环相扣,亦是时空相交。
当卷轴在舞台上被缓缓打开,左手拉开了“过去”的时间线,右手推动着未来的新图景,那转动不息的舞台仿若镌刻民族记忆的年轮,引领观者踏入时光的循环里。
另外,“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剧中,除了舞台上的圆装置,还有视频画面中贯穿全场的明月是圆的,织卷人手中的竹盘是圆的,制墨人的石磨是圆的……这些偶然,都让剧中“圆”的寓意愈发朦胧而神秘,也越发自然。
在舞台装置的启动下,让人有一种“看一次‘青广东实验中学 东北育才中学 石家庄二中 华中师大一附中西南大学附中 南京师大附中 湖南师大附中 福州一中 八校绿’,启一日中国情”的观后直感,这种精神内涵的承载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远远大于剧作故事本身,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及以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
河北唐山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唐山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科幻小说”是一个新兴独立的小说文类。
“科学”与“幻想”是构成科幻小说特色的美学要素,而且两者应是统一整体。
但是人们却一直争论科幻小说姓“科”还是姓“文”的问题。
“姓科说”认为,科幻小说主要是艺术地表达一种“科学”的幻想,“科学”是科幻小说的灵魂,“小说”不过是手段或者外壳。
“姓文说”则认为,科幻小说既然是文艺,中心任务当然是塑造人物、反映社会、宣扬哲学,“科学”不过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这场争论实质上是两种创作价值观念的较量,也是文学批评一元论的表现。
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具有忧患意识。
直面现实的入世态度,要求知识分子懂得务实,要“兼及天下”,不作无谓的幻想。
所以,国人头脑中的“幻想”并不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的延伸义就是痴心妄想、不切实际。
人们即使看到科学幻想小说中的“幻想”二字,也会与不着边际的“空想”联系起来,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抵制情绪。
这种“务实”意识体现在作品里,就是联系“当下”的“教化”文学。
科幻小说中的“想象”是应该有限制的,要“科学”地想象。
而科幻小说中的“科学”,虽然有学理依据,但它是科学的艺术化想象,它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面对未来世界的探索勇气和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有历史承担意识。
历史意识投射在文学上是一种“回望”历史的审美心理。
牡丹江二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⒉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6分)(━)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史是一门年轻的学问。
中国第一本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戏曲史著作是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出版于1915年。
《宋元戏曲史》开宗明义的一段话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论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此论将元代的戏曲剧本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等并称。
若在这一系列中再加上明清小说,就完整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一脉相承的进化史。
但是,悉心琢磨一下这些文学体裁在各自时代中其创作者的身份和创作目的,以及接受者的文化水平和总体数量,我们就会发现,用这样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把作为通俗文化的戏曲作品与属于精英文化的经典文学体裁和作品相提并论,是有问题的。
王国维所赞赏的元曲,是经过了几百年的自然存毁和文人汰选而被经典化的戏曲文学作品,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共同进入了知识分子的阅读史。
但戏曲从来就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
戏曲创作本身是娱乐市场上的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加工服务。
在与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中,戏班的组织,演员的培养,演出实践的安排、管理、宣传,观众的接受与反应等等,每一个元素的重要性都不亚于戏曲的文学创作本身﹔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戏曲文学之外的元素才构成了戏曲之所以成为戏曲的本质特征。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将戏曲史纳入正统文学进化史,侧重文学曲词,关注经典作家作品,这种观念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戏曲史的主流研究思路。
十篇经典美文点评编制:蔡文审核:卉原中学高一语文组②前五篇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角度点评【一】“元芳体”背后的潜规则蒹葭继“杜甫很忙”“包青天很黑”之后,近段时间来席卷网络的红人“桂冠”则落到了李元芳头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爆红网络,乃至发展出了在网络上家喻户晓的“元芳体”,一天之内被网友问到250万次。
网友认为,作为长期追随“高级领导干部”的铁血护卫,“李元芳”的回复有着很深的官场智慧。
李元芳既要在危险时刻成为力克群魔的孤胆英雄,又要时时处处赔着小心做好“领导同志”的参谋与助手。
既不可以“无能”,又不可以“太能”,当他频频遭遇“你怎么看”的提问时,总是先来上一句“此事必大有蹊跷”的万能句式,之后就洗耳恭听“上级”对事件的“神算”与推理,不多言,不妄言,既充分尊重“领导”权威,分寸拿捏得又恰到好处。
而且,还能为“领导”断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官场潜规则”也不过如此。
为什么这里提到了“潜规则”的问题呢?让我们把同样的事件平移到现代的官商场中来看。
单纯听“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倒是有几分民主意味,可如果下属逢此问则必答“此事必有蹊跷”或“此事背后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明明心中有更明确的看法,却总是装出似懂非懂的神态,不免有讨好逢迎之嫌了。
神剧中狄公是一个推理如神、手眼通天的智囊型人物,所以李元芳可以安安心心地做他的一代战将,就算脑袋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也无碍于事件的发展。
如果我们的官场中可以少一些元芳体,那么很多闹剧本是可以避免的。
莫言红了,家乡的高粱红也跟着“红了一把”,“万亩红高粱计划”就是“赔本也要种”;贫困县门口种的山寨“迎客松”耗资30多万,却在两年后被拆除;乌鲁木齐飞天女神雕塑从与群众见面到悄然拆除仅仅存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如此这般,不一而足。
如果作为副手的官员可以直言进谏少说空话的话,可以想见,这些“一把手”、“一言堂”、“权力的冲动”所造成的悲剧就会大大减少。
“元芳体”的潜规则可以存在于电视剧中,却不应存在于现实的权力场之中,一旦我们的官员习惯了这种一言蔽之的“规则”,那么最终造成的结果,只能是领导者与人民群众的脱节和社会的停滞不前。
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初三语文2024.1 班级学校姓名教育ID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2分)学校社团开展“探访北京文化地标”实践活动。
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学习汇报,请你修改完善。
第一部分缘起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承载..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大红楼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革命历史,积淀..了深刻的思想,孕育了伟大的精神;国家体育场是全球首个“双奥开闭幕式场馆”,独特的设计和复杂的结构,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完美溶合..……北京多元多样的文化地标让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1.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和字形产生了分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的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的意思,所以“院藏”中“藏”的字音为“cáng”。
B.因为表达的意思与“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有关,所以“承载”中“载”的字音为“zài”。
C.因为表达的是“积累沉淀”的意思,所以“积淀”中“淀”的字形是正确的。
D.因为表达的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的意思,所以“溶合”中“溶”的字形是正确的。
2.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做出修改。
(2分)第二部分发现(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的“文脉华滋....——中国工艺美术基本陈列展”,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工艺美术,时有所尚,代有所创;既居于庙堂之高,又贴合日用之常。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类繁盛,汇聚为一条可观、可品、可用的泱泱文脉。
记忆释放的壮美情怀—记忆中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读《五十情怀—文/潘立纲编者按:五十年虽说是“弹指一挥间”,但百多人异曲同工地展示半个世纪的神圣记忆,无疑是奇特厚重而又弥足珍贵的精神宝库,细细品读百多篇可圈可点的文章,共同闪耀出的怀念、难舍、感恩、励志、责任,不忘初心、进无止境的壮美情怀,令人真切清晰地看到了一大批爱国爱党爱学生爱艺术的先生们高尚的为人师表的人格品德20世纪80年代学院校门第二本个人拙著《书缘百家》面世后,我按友人给的地址寄出赠书。
很快收到清华大学美术图书馆寄来的收藏证书、录有清华大学校训及八处经典建筑图案的金属圆盘摆件纪念品和一本厚重的《五十情怀——记忆中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这部书的好几篇文章我读了几遍,感人的细节又用红笔画了线。
《五十情怀》收132篇文章和一篇编辑读稿手记,是由几位六十岁到八十岁的老教师和老领导分头读稿、汇总编辑而成,全书84万字。
其中既有四万余言的长篇,也有六七百字的短文。
以四万多字描述五十年的历史,其实也只能是采撷岁月长河的几朵浪花,但真的是几朵精彩而永恒的浪花;而一篇不足千字20世纪90年代学院校门1〇Chinese national Expo的短文则生动揭示了学校师生在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自己饿着肚子却 对外国留学生给予特殊供应、满足需要,而分手后的四十年里,依然还在梦中相见,一直期盼相聚、叙旧、重温往日深情厚谊。
这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情怀,令人甚为感动。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
准确地说,是1956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由中央文史研究 馆第一任副馆长叶恭绰先生书写校名;11 月1日,在北京阜成门外白堆子举行建院 典礼,院长、副院长都是周恩来总理签发的任命书。
两年后学院师生即为首都的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钓鱼台国宾馆、中国人民革 命军事博物馆、民族饭店等世界瞩目的十 大建筑工程的艺术设计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海嘉定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图记变迁陈晓明山东画报出版社近日出版一本《中国》画册。
它选取1949年至今的几百幅摄影作品,力求在有限的瞬间精当地展现新中国7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
本书全景式还原了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无比生动地呈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
《中国》画册将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作为历史起点。
全书第一幅作品是“ 1949年2月9日庆祝北平解放大会上,听取讲话的民众”。
《中国》画册的第一部分“北平和平解放”还包括长安左门外观看《解放战争形势图》的市民、天安门广场上庆祝北平解放的市民,以及北平解放时的解放军入城式三幅照片,它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伟大节日的序幕,中国从此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这几幅作品以及紧随其后的“开国大典”照片组中,人民都是真正的主体,人民在新中国开启的时代中充满了主人翁的参与感,他们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都诉说着对新生活的无限希冀。
少年儿童是新中国的未来。
《中国》画册在开头部分选取一幅孩子们在林荫道上奔跑的照片,他们稚嫩的脸上跃动着生活的喜悦,这种生命初始阶段的天真幸福正与成立伊始的新中国内在契合。
“劳动最光荣”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富有感召力的一句口号。
画册中有一幅“引洮河水上山”的照片,在开山劈石的巨大粉尘中,陡峭山崖上头戴安全帽的工作者们一锹一锹靠人力挖出了引水的渠道,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在那个开天辟地的建设年代,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疑为人们的心灵注入磅礴力量。
除人力劳动以外,新中国的现代化工程也不可小觑。
鞍钢工厂、大庆油田、新安江水电站、南京长江大桥……以科技的发展和从业者的毅力为基础,新中国最初的重工业艰难而蓬勃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