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五讲铝及其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2
铝及其化合物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铝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金属元素学习的一个延伸,也是对化合物知识的一个拓展。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对铝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属铝的性质、用途及其化合物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二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铝的冶炼方法;铝的重要化合物,如氧化铝、氢氧化铝等;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领域。
(三)教材特色本文教材特色在于:一是紧密结合实际,以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注重实验探究,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 学会铝的冶炼方法,理解其原理。
3. 掌握氧化铝、氢氧化铝等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铝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 铝的冶炼方法及其原理。
3. 氧化铝、氢氧化铝等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二)教学难点1. 铝的冶炼方法及其原理的理解。
2. 氧化铝、氢氧化铝等铝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深入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突破教学难点。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一、铝的基本性质
铝是一种具有典型金属性的轻金属,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电导率,低密度和良好的可塑性等。
二、铝的制备方法
1. 金刚砂法
2. 电解法
三、铝的氧化物——氧化铝
氧化铝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也是铝的重要产物。
它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在高温环境下能保持极好的稳定性。
四、铝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粉末,容易吸收水分,也是很常见的铝的化合物。
它常用于制备其他铝化合物,如氧化铝等。
五、铝与酸、碱的反应
铝在一定的条件下与酸发生反应,会产生氢气和相应的铝盐。
与碱的反应则会生成相应的铝盐和氢氧化铝。
六、铝的应用领域
1. 金属材料——铝合金
2. 化工领域——氢氧化铝生产
3. 医疗领域——生物医学器械制造
4. 轻工业——食品包装、建筑材料
七、铝在环境中的影响
铝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铝在水体中的存在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异常变化和动植物死亡。
同时,铝的废弃物也会污染土地和空气,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八、铝及其化合物的安全问题
铝及其化合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长期接触铝化合物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增加患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概率。
总之,对于高中化学学生而言,学习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理论,从而为未来更深入地研究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化学铝和化合物知识点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属于第13族元素。
铝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电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铝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点。
一、铝的性质1.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它的密度为2.7 g/cm³,熔点约为660°C,沸点约为2450°C。
2. 化学性质: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即铝的表面会产生一层铝氧化物的薄膜,起到保护作用。
在酸性溶液中,铝会被溶解释放出氢气。
二、铝的制取铝的主要制取方法为电解法。
将氧化铝与氟化钠或氯化钠混合,在高温下电解,铝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铝沉积在阴极上。
三、铝的应用1. 建筑领域:铝具有轻质、抗腐蚀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如门窗、幕墙等。
2. 电子领域: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制作电线、散热器等电子器件。
3. 包装领域:由于铝的耐腐蚀性和无毒性,常用于食品和药品的包装材料。
四、铝的化合物1. 氧化铝(Al2O3):氧化铝是铝最常见的氧化物,具有高熔点和硬度,不溶于水。
它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砂纸等领域。
2. 硫酸铝(Al2(SO4)3):硫酸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常用于水处理、制革等行业。
3. 氯化铝(AlCl3):氯化铝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化合物,常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如芳香化反应、卤代烷烃的制备等。
4. 碳酸铝(Al2(CO3)3):碳酸铝是一种无机盐,常见于天然矿物中。
它可以用于制备其它铝化合物或用作催化剂。
五、铝对环境的影响铝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大量排放和使用铝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铝的生产过程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氟化物。
此外,过度使用铝制品也可能引发资源浪费和垃圾问题。
六、铝与人类健康铝在一定程度上可溶于水、食物和药物中,并可经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 点燃铝 及 其 化 合 物(知识点)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Cl 3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 2Al (OH )3 + 3H 2↑(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 2↑2Al+3H 2SO 4 ====== Al 2(SO 4)3+ 3H 2↑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 3AlF 6)降低其熔点。
2Al 2O 3 ========= 2Al + 3 O 2 ↑②与酸反应:Al 2O 3+6HCl =AlCl 3+3H 2O③与碱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2、氢氧化铝(Al (OH)3)(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高一化学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Ⅰ、铝
①物理性质:银白色,较软的固体,导电、导热,延展性
②化学性质:
a、与非金属:4Al+3O2=2Al2O3,2Al+3S=Al2S3,2Al+3Cl2=2AlCl3
b、与酸: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c、与强碱:2Al+2NaOH+2H2O=2NaAlO2(偏铝酸钠)+3H2↑
(2Al+2OH-+2H2O=2AlO2-+3H2↑)
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但铝却可以
d、铝热反应:
2Al+ Fe2O3 Al2O3+ 2Fe,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
Ⅱ、铝的化合物
①Al2O3(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a、与酸:Al2O3+6H+=2Al3++3H2O
b、与碱:Al2O3+2OH-=2AlO2-+H2O
②Al(OH)3(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作用a、
b、实验室制备: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3++3NH3•H2O=Al(OH)3↓+3NH4+
b、与酸、碱反应:
与酸Al(OH)3+3H+=Al3++3H2O
与碱Al(OH)3+OH-=AlO2-+2H2O
③KAl(SO4)2(硫酸铝钾)
KAl(SO4)2•12H2O,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俗名:明矾
KAl(SO4)2=K++Al3++2SO42-
Al3+会水解:Al3++3H2O =Al(OH)3+3H+
因为Al(OH)3具有很强的吸附型,所以明矾可以做净水剂。
铝及其化合物
【练习】
1.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
A .铝性质不活泼
B .铝能耐酸碱
C .铝与氧气常温下不反应
D .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2.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 )与时间(t )关
系如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 )
A .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 .质量之比为3∶2
C .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 .反应速率之比为2∶3
3.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硝酸铜
D .氢氧化钠
4. 将1
5.6 g Na 2O 2和5.4 g Al 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 mL 溶液,
2O 3 A l (O H )3 KAl(SO 4)2 2
AlCl 3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 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 )
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 L的气体(标况)
B.最终得到7.8 g的沉淀
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0.15 mol/L
5.有200m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为0.2mol/L,c(Cl-)为1.3 mol/L。
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A、40mL
B、72mL
C、80mL
D、128mL
6.在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若c(SO42-) =0.3mol/L,当加入等体积的
0.2mol/LNa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又完全溶解,则原混合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
浓度是多少?
7.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有0.58 g白色沉淀
析出,向所得的浊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沉淀的质量如图所示。
(1)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是________g。
(2)P点所表示盐酸加入体积为________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