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巨大结节状肿块,纵隔增宽,上纵隔为主,边缘呈扇贝样、锯
齿状,侧位片纵隔密度增高。CT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 巴结主要位于血管前间隙及气管周围,亦可弥漫浸润,融合成团
块装包绕周围结构,密度均匀或少数中心坏死液化,常为双侧分
布,分叶明显。
中纵隔淋巴瘤
上纵膈增宽,前上纵膈血管前 间隙内见弧形软组织密度影, 包裹血管,境界模糊不清,密度 不均。
恶性畸胎瘤。生长迅速,常浸润邻近组织而引起严重症状,经血和淋 巴转移, 通常以腺癌多见。
【临床表现】
• 无痛性肿块:这是畸胎瘤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圆形囊性、边界清楚、
质地软硬不匀,甚至可扪及骨性结节。 • 压迫和腔道梗阻症状:纵隔畸胎瘤常可压迫呼吸道而引起呛咳、呼吸 困难及颈静脉怒张。 • 急性症状:畸胎瘤当发生继发感染和囊内出血时,常可肿块迅速增大, 局部明显压痛,并同时伴有发热、贫血、休克等全身感染或失血症状。 • 肿瘤恶变的症状:恶性畸胎瘤和良性畸胎瘤恶变时,常表现为肿瘤迅 速生长,失去原有弹性、外生性肿瘤可见浅表静脉怒张、充血、局部 皮肤被浸润并伴有皮肤温度增高。可经淋巴和血行转移而有淋巴节肿 大和肺、骨转移症状,同时出现消瘦、贫血、瘤性发热等全身症状。
前纵隔畸胎瘤
纵隔皮样囊肿
囊性畸胎瘤
成熟性畸胎瘤
恶性畸胎瘤
左侧前纵隔类圆形混杂密度影, 壁厚,内见脂肪密度影及囊性 影,CT值约-100~13HU,增强 后,壁强化,邻近血管受压。
左侧中上纵膈骗前部类圆形混杂密度肿 块影,密度不均匀,周边见环状钙化及 其内脂肪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后实 性部分强化。
【影像学表现】
X线:X线胸片可见肿瘤多位于前纵隔,特别是心脏与大血管交界的
前、中纵膈处,个别病例可以位于后纵膈,左侧多于右侧。肿瘤常 呈类圆形,可有轻度分叶,大小不等。肿瘤继发感染后周围粘连而 呈锯齿状或形成毛刺。其内若发现牙齿、骨骼影则有诊断意义。 CT:CT表现为:囊性畸胎瘤多为厚壁囊肿,CT可明确显示其壁厚 度。畸胎瘤内脂肪成分的CT值多为-50~-25HU、瘤灶内的钙化 或骨骼成分CT值>100HU。显示畸胎瘤的囊实性成分及瘤灶与周围 结构的关系,浸润性生长提示恶性。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边界 不清、周围脂肪界面密度增高,瘤灶一过性显著强化常提示恶性。 MRI:瘤灶呈混杂信号,瘤内脂肪在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