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体操-跳马规则及动作表
- 格式:docx
- 大小:15.14 KB
- 文档页数:18
亚运会体操跳马
亚运会体操跳马是体操项目中的一个项目,也是男子和女子项目中的一项,要求选手以跳马为基础,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项目分为男子跳马和女子跳马两个项目。
男子跳马项目要求选手在木马上完成一系列的跳跃、转体、扩胸等动作。
选手需要从跳马的一侧跳上马背,然后完成一些特技动作,比如进行旋转、翻腾等动作,最后从马背的另一侧跳下。
选手的动作需流畅、稳定且技术要求高。
女子跳马项目要求选手从跳马的一侧跳上马背,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包括翻腾、旋转等技术动作。
女子跳马项目在难度上较男子项目有所不同,女选手的动作更多地强调优美和柔美的风格,但同样要求技术水平高。
在亚运会体操跳马项目中,选手通过动作的难度、稳定性、创意和表现力等因素来获得评分。
选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动作且技术水平高,能够获得更高的分数。
跳马项目同时也是亚运会和其他国际体操比赛中备受关注的项目之一。
三年级器械体操知识点总结器械体操是一项古老而又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
它强调体操动作的精准度和流畅性,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
在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器械体操时,他们将会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器械动作和技巧,同时也需要了解一些安全常识。
在本文中,我将对三年级器械体操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跳马跳马是器械体操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三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器械。
学生在跳马上进行的一些基本动作包括:1. 上跳:学生站在跳马的一端,用手抓住马背,双脚踩板,用力跳起,同时向前飞身跳过马背。
2. 侧身跳:学生站在马的一侧,用手抓住马背,双脚踩板,用力向侧面跳跃过马背。
3. 侧翻:学生站在跳马上,脚踩板,双手扶住马背,向一侧翻滚,完成动作后重新站稳。
在进行跳马训练时,学生需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动作流畅,并且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受伤。
二、平衡木平衡木是器械体操的另一项重要项目,它要求学生在狭窄的平衡木上进行各种动作和技巧表演。
学生在平衡木上的基本动作包括:1. 直线行走:学生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双脚交替踩在平衡木上,向前直线行走。
2. 单脚站立:学生站在平衡木上,一只脚踩在上面,另一只脚向后提起,保持平衡。
3. 踮起脚尖:学生双脚踩在平衡木上,脚尖向上提起,保持平衡。
在练习平衡木时,学生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重心,眼睛向前看,双手保持平衡。
同时还要注意平稳、轻盈地行走,避免从平衡木上摔下来。
三、吊环吊环是器械体操中的高难度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上肢力量和稳定性。
学生在吊环上的基本动作包括:1. 悬垂:学生用双手握住吊环,身体悬挂在空中,保持身体的稳定。
2. 撑体:学生悬挂在吊环上,屈臂撑起身体,保持姿势稳定。
3. 倒立:学生双手握住吊环,身体向上翻转,头向下悬挂在空中。
吊环项目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上肢力量和核心稳定性,因此学生需要注意提高自身力量,保持身体的稳定,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受伤。
体操第一部分男子体操测试标准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专项素质1.悬垂举腿(1)测试方法:悬垂于肋木或单杠上完成,收腹举腿至脚背触肋木或杠面,落下成悬垂,要求连续完成20次。
(2)评分标准:10分起评,实行减分制。
按规格要求完成,每少一次减0.5分。
2.控倒立或靠倒立(二选一)(1)测试方法①控倒立:在地面或双杠上手倒立,停稳开始计时20秒,可做2次,取最好一次成绩。
②靠倒立:在杠上或墙上靠倒立,计时120秒。
(2)评分标准:10分起评,实行减分制。
按规格要求完成,控倒立每少1秒减0.5分。
靠倒立每少12秒扣1分。
(二)专项技术1.测试方法:考生须在以下六项专项技术中任选三项,每项10分。
取三项得分的平均分乘以10再乘以所占比例(80%)即为专项技术最后得分。
2.评分标准:考评员依据《体操评分规则》要求,根据规定的分值,独立对动作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按1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可到小数点后1位。
见表19-1—表19-6。
表19-1 体操(男子体操)技巧评分表表19-2 体操(男子体操)鞍马评分表表19-3 体操(男子体操)吊环评分表(环高2.55米)表19-4 体操(男子体操)跳马评分表(马高1.35米)表19-5 体操(男子体操)双杠评分表(杠高1.75米)表19-6 体操(男子体操)单杠评分表(低杠高1.60米)第二部分女子体操测试标准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专项素质1.悬垂举腿(1)测试方法:悬垂于肋木或单杠上完成,收腹举腿至脚背触肋木或杠面,落下成悬垂,要求连续完成20次。
(2)评分标准:10分起评,实行减分制。
按规格要求完成,每少一次减0.5分。
2.控倒立或靠倒立(二选一)(1)测试方法:①控倒立:在地面或双杠上手倒立,停稳开始计时10秒,可做2次,取最好一次成绩。
②靠倒立:在杠上或墙上靠倒立,计时60秒。
(2)评分标准:10分起评,实行减分制。
山东体考男子跳马教学大纲山东体考男子跳马教学大纲跳马是体育考试中的一项重要项目,也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基础技能。
在山东省体育考试中,男子跳马是必考项目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跳马技术,山东省教育厅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男子跳马教学大纲。
一、基本动作要求男子跳马的基本动作要求包括起跑、助跑、跳跃和着地四个环节。
起跑时,学生应站直,双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
助跑时,学生应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向跳马台奔跑,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跳跃时,学生应以弹跳力为主,双臂向前伸展,同时双腿向前抬起,完成跳马动作。
着地时,学生应保持身体的稳定,双脚着地后迅速站立。
二、技术要点讲解1. 起跑起跑是跳马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整个动作的起点。
学生在起跑时应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双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
起跑时,学生应注重脚步的协调和节奏的掌握,以便为后续的助跑做好准备。
2. 助跑助跑是跳马的第二个环节,也是整个动作的关键。
学生在助跑时应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向跳马台奔跑,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助跑时,学生应注重节奏的掌握和速度的控制,以便为后续的跳跃做好准备。
3. 跳跃跳跃是跳马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整个动作的核心。
学生在跳跃时应以弹跳力为主,双臂向前伸展,同时双腿向前抬起,完成跳马动作。
跳跃时,学生应注重身体的协调和力量的发挥,以便完成一个稳定和美观的跳跃动作。
4. 着地着地是跳马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整个动作的结束。
学生在着地时应保持身体的稳定,双脚着地后迅速站立。
着地时,学生应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力量的控制,以便完成一个稳定和安全的着地动作。
三、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跳马技术,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1. 示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跳马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
2. 分步教学:教师可以将整个跳马动作分解为起跑、助跑、跳跃和着地四个环节,逐步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技术要领。
3. 反复练习: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和提高跳马技术。
第十二章跳马动作表∙∙树在冬季∙64位粉丝∙1楼第一组1.0 前手翻2.41.01 前手翻转体1802.81.02 前手翻转体360 3.21.03 前手翻转体540 3.61.04 前手翻转体720 4.01.05 前手翻转体900 4.51.10 山下手翻(前手翻-先屈后直)2.61.11 山下手翻转体180 3.01.12 山下手翻转体360 3.41.20 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180-第二腾空再转180(任何时刻都可完成转体) 3.01.21 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180-第二腾空再转360 3.41.22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180-第二腾空再转540 3.81.23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180-第二腾空再转720 4.21.30 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360-第二腾空不带转体 3.2 1.31 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360-第二腾空转体360 4.0 1.40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手翻转体360 3.41.41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手翻转体540 3.81.42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手翻转体360 4.0第二组2.10 前手翻-前团 4.42.11 前手翻-前团180 4.82.12 前手翻-前团360 5.32.13 前手翻-前团540 5.7 ―――――――――――――2.20 前手翻-前屈 4.6共四个,对应前团编号,难度价值每个增加0.2 ――――――――――――――2.30 前手翻-前直 5.0共四个,与前两组动作编号对应难度价值分别为5.0/5.4/5.9/6.3――――――――――――――2.40 前手翻转体360-前团 5.22.41 前手翻转体360-前屈 5.4 ―――――――――――――2.50 前手翻-前团两周 7.1第三组3.10 团身冢原4.03.11 团身冢原1804.33.12 团身冢原3604.63.13 团身冢原540 5.13.14 团身冢原720 5.4 ―――――――――――――3.20 屈体冢原4.2――――――――――――3.30 直体冢原4.63.31 直体冢原1804.93.32 直体冢原360 5.23.33直体冢原540 5.53.34 直体冢原720 6.03.35直体冢原900 6.7 ―――――――――――――――――――第四组4.10 踺子-小翻-后团 3.84.11 踺子-小翻-后团180 4.14.12 踺子-小翻-后团360 4.44.13 踺子-小翻-后团540 4.94.14 踺子-小翻-后团7205.2――――――――4.20 踺子-小翻-后屈 4.0 ―――――――――――――4.30 踺子-小翻-后直 4.4对应编号,难度价值分别为4.4/4.7/5.0/5.5/5.8/6.5 ―――――――――――――4.40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团 4.64.41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团180 4.94.42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团3605.2 ―――――――――――――――――――――4.50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屈 4.84.51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直5.24.52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直1805.54.53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直3605.8第五组5.10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团 4.65.11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团180 5.05.12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手翻转体180成团身后空翻 5.0 (团身奎尔沃)5.13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团360 5.55.4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团540 5.9 ―――――――――――5.20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屈前屈对应前团标号,共5个动作,难度价值在对应每个前团转体度数的基础上增加0.2包含屈体奎尔沃―――――――――――――5.30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直前直对应前屈标号,共四个动作,难度价值在对应每个前“团”转体度数的基础上增加0.6。
体操跳马动作要领
体操跳马,那可是一项超级酷炫的运动啊!要想完美掌握跳马动作要领,那可得下一番功夫。
跳马之前,得像即将出征的勇士一样,做好充分准备。
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别紧张,就把它当成一次尽情展示的机会。
然后呢,认真检查一下场地和器械,确保一切都妥妥当当。
助跑可是关键的一步啊!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充满力量和速度地冲出去。
步伐要稳,节奏要准,每一步都仿佛带着风。
这时候,你得全神贯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分心。
到了起跳点,嘿,那就是决定性的一刻!用力一蹬,把全身的力量都爆发出来,就像火箭发射一样,冲向空中。
这一跳,要有那种飞跃悬崖的勇气和决心。
在空中的时候,身体要保持舒展和平衡,像一只优雅的飞鸟。
落地也绝不能马虎啊!双腿要稳稳地站住,不能有丝毫晃动。
这就好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找到坚实的陆地一样重要。
如果落地不稳,那之前的一切努力可就白费啦!
想想看,体操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做出那一个个精彩的跳马动作,那是多么令人惊叹啊!他们就像在空中舞蹈的精灵,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盛宴。
我们在练习跳马的时候,不也应该追求那种极致的美和力量吗?
所以啊,要想掌握好体操跳马动作要领,就得有坚定的信念、刻苦的训练和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
别害怕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在跳马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让自己像那些优秀的体操运动员一样闪闪发光!。
【男子】13版男子体操评分规则第十一章鞍马11.1一套现代鞍马的特点是在鞍马的各个部位以允许的支撑方式完成各种分腿或并腿全旋,单腿摆动和(或)交叉,以及加入(或不加入)转体的经手倒立位置的摆动。
全部动作必须依靠摆动来完成且不允许成套中出现丝毫中断。
力量和静止动作是不被允许的。
11.2.1 成套相关信息1:选手必须从站立姿态开始成套。
一个助跑性质的步伐或小跳是允许的。
成套评价开始于选手的脚离开地面。
2:选手必须保证所能完成动作安全精确且具有美感。
3:关于完成、技术以及成套组合的附加要求:a)成套只能通过没有明显停顿或使用力量的摆动来完成。
b)在分腿或并腿全旋时不允许斜撑完成。
分腿或并腿全旋只能以正撑或侧撑姿态来完成。
此外,所有的转体动作只能以正撑或侧撑开始和结束。
c)理想的分腿或并腿全旋技术动作需身体完全舒展。
幅度不足将在成套结束后对全局的完成分进行扣分。
全旋时身体微弓无需对全局的完成分进行扣分。
成套中单个技术动作出现屈髋应作为单独的技术错误进行扣分。
d)挺身转体须并腿完成。
分腿的挺身转体将被认为是非典型动作而酌情扣分。
e)交叉和单腿摆动时,需要选手髋部有明显的高度,腿部有明显的开度。
f)倒立动作必须完全通过直臂来完成,摆动时没有任何中断或明显使用力量控制的情形。
g)一般下法须让身体穿越马身且在手的最后支撑位旁沿马的纵轴线侧向站立落地。
h)为了承认难度,简单的手倒立下法必须穿越马身。
但如果是正撑至少转体270度或侧撑至少转体360度的手倒立下法,则可不必穿越马身。
i)交叉起倒立动作的要求:-选手由摆动起倒立从始至终需直髋完成,且不能使用力量或有犹豫。
该类动作无需并腿完成。
-交叉起倒立有明显的屈髋或使用力量,应做为独立的扣分点由E裁分别进行扣分。
-交叉起倒立所展示的摆动动作若明显使用力量和(或)髋部腿部重心过低将由E裁进行扣分。
j)关于李宁交叉手脱环错误的说明-单手脱环且随即返回环上=D分和-0.3以及其它完成分扣分(E裁)做为失控手倒立支撑的扣分-单手脱环并未返回环上=D分和-0.5以及以及其它完成分扣分(E裁)做为失控手倒立支撑的扣分-双手脱环不承认D分难度并且-0.5或1.0(视继续完成还是掉落器械区分)以及其它完成分扣分(E裁)k)除手倒立外的其它下法在落地前身体需在肩部水平30度以上。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跳马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培养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兴趣。
2. 通过跳马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爆发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帮助、鼓励。
教学重点:1. 跳马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教学难点:1. 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 动作的节奏感和力量控制。
教学内容:1. 跳马的基本动作:助跑、起跳、空中动作、落地。
2. 助跑技巧:起跑、加速、节奏掌握。
3. 起跳技巧:起跳时机、力量分配、身体姿态。
4. 空中动作技巧:身体姿态、动作连贯性、稳定性。
5. 落地技巧:缓冲、平衡、身体姿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环形跑:学生围绕操场慢跑,时间约5分钟。
2. 拉伸运动:包括肩部、腰部、腿部等肌肉群的拉伸,时间约5分钟。
二、基本技术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跳马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助跑、起跳、空中动作、落地。
2. 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生观摩学习。
三、分组练习1.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进行助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进行起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四、空中动作练习1. 学生进行空中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动作连贯性和稳定性。
2. 学生互相观摩,互相学习。
五、落地技巧练习1. 学生进行落地技巧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强调缓冲、平衡和身体姿态。
2. 学生互相观摩,互相学习。
六、总结与放松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2. 学生进行全身放松,时间约5分钟。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学生进行跳马基本动作的复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进行助跑、起跳、空中动作、落地等环节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二、创新动作训练1. 教师讲解创新动作,如空中旋转、翻滚等,学生观摩学习。
2. 学生进行创新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团队合作练习1.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合作练习,如接力跳马等。
2.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团队合作精神。
【男子】13版男子体操评分规则第十三章跳马第十三章跳马高度:135厘米(从地面量起)第13.1条跳马动作的描述除了想获得跳马决赛资格和进入跳马决赛的运动员之外,其它运动员只需跳一个动作,想获得跳马决赛资格和进入跳马决赛的运动员必须跳两个不同组别的动作,且第二腾空动作不同(也就是说对于空翻动作而言要求不同的方向-向前/向后,-不同的姿势-团身/屈体,对于转体动作和简单的腾空动作而言要求至少180º的差别)。
每次跳马是由助跑开始,双脚并拢起跳(有或无踺子上板),双手或单手短促的撑马来完成。
动作包括绕身体纵、横轴的一周或多周的转体或空翻。
第一次跳马结束后,运动员立即返回到开始位置,D1裁判出示信号后,再进行第二次试跳。
第13.2条跳马动作完成情况的说明1. 运动员必须从双腿并拢静立开始每一次试跳。
助跑距离最长为25米,从离最近的马的边缘量起。
跳马动作从运动员第一步或第一小跳开始,但评分从他的脚触及踏板开始。
助跑的25米长度必须在跑道上或边上设置标志,并必须在跑道的终端放置标志物。
助跑可以中断,然后继续进行,但不能重复。
2. 跳马的结束姿势,要落在马的身后,面向或背向双腿并拢站立(正面或背面)。
3. 运动员必须安全、优美和熟练地完成跳马动作。
运动员在跳马动作之前,他必须出示将跳动作的编号。
4. 运动员的起跳时仅能向前和向后跳,双脚并拢。
上板前唯一可以做的动作是踺子。
对于这样的跳马动作,必须使用踏板的安全套垫,且必须由比赛组织者提供。
运动员仅可以使用由比赛组织者提供的用于踺子上板动作的一块便利垫子。
5. 第一腾空有空翻的跳马动作和分腿的跳马动作既不被列入难度表,也是不允许的。
6. 运动员必须以一个清楚明显的、无错误的方式展现身体姿势(团身、屈体或直体)。
不明显的身体姿势不仅由E组裁判员对其进行扣分,而且可能导致会被D组裁判员认为较低价值的动作。
7.E裁判组评分内容:a) 双手或单手撑马前腾空阶段(第一腾空阶段)b) 第二腾空阶段,包括从推马至落地站立。
全国少年体操比赛规定动作(男子)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二O一一年版2011年12月修订说明:一、裁判组的构成甲、乙组均设D、E两个裁判组进行评分。
二、D分的特别规定(12岁组除外)D裁判组执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11年版,2011年12月修订的规定动作,6个项目的D分均为5分。
运动员在未完成完整动作或其难度不被D裁判承认的情况下,扣除该动作的分值。
三、E分的特别规定运动员的E分为该运动员完成动作的D分乘以2,计算公式:E分=D分×2,E分最多为10分,由D1裁判负责计算,并在单项计分单上注明。
E裁判执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11年版,2011年12月修订的规定动作扣分标准,同时执行国际体联最新版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
四、各年龄组自由体操成套动作时间最长不超过70秒。
【男子】乙组(9岁)自由体操(长12m,宽12m)场地一角面向内站立,两臂侧举,助跑前手翻单脚依次【男子】乙组(10岁)自由体操(长12m,宽12m)【男子】甲组(11岁)自由体操(长12m,宽12m)【男子】甲组(11岁)无环鞍马(高度105cm,从地面量起)【男子】乙组(9岁)跳马(助跳板)【男子】乙组(10岁)跳马(高度115cm,从地面量起)【男子】十二岁组(限制性自选动作)一、D分各项(跳马除外)成套动作的D分由动作的难度价值、动作组别要求和特殊规定构成;六个项目的D分均为5分,超过5分按5分计算。
跳马动作在国际体联最新版规则中达3.8分,D分计为5分。
不足3.8分则减去相应的分数,即D分=5-(3.8-实际动作分值)。
(一)成套动作构成与难度价值各项(跳马除外)成套动作由七个难度动作构成,选取一个下法和六个最高难度计算难度价值。
其中,A组动作分值为0.2分;B组动作分值为0.4分;C组动作分值为0.6分,依此类推。
难度价值分最多为3分。
(二)动作组别要求各项(跳马除外)成套动作由四个动作组别(含下法)构成,每个动作组别为0.5分,难度达到A组即满足要求。
跳马训练方法跳马是一项常见的体操项目,也是体操比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跳马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跳马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技术水平和竞技成绩。
一、基本动作练习跳马的基本动作包括跑动、跳跃、着地等环节。
在训练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1. 跑动练习:跳马的跑动是决定整个动作的关键,要求运动员在短距离内达到最大速度,并保持稳定的节奏。
可以通过短距离冲刺训练、间歇训练等方式提高跑动速度和耐力。
2. 跳跃练习:跳马的跳跃动作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爆发力和弹跳力。
可以通过腿部力量训练、蹲跳训练、腿部伸展运动等方式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弹性,提高跳跃高度和灵活度。
3. 着地练习:跳马的着地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平衡感和控制能力,以保证动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可以通过平衡器械训练、平衡球训练等方式提高平衡感和控制能力,减少着地时的摔倒和失误。
二、技术动作练习除了基本动作的训练外,跳马的技术动作也需要进行专项练习,以提高技术难度和竞技水平。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技术动作练习方法:1. 后空翻:后空翻是跳马中的一项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在跳跃过程中完成后空翻动作,并稳定着地。
可以通过跳水训练、踢腿训练等方式提高后空翻的技术水平和稳定性。
2. 侧身翻转:侧身翻转是跳马中的一项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在跳跃过程中完成侧身翻转,并准确着地。
可以通过侧翻训练、平衡板训练等方式提高侧身翻转的技术难度和稳定性。
3. 多重翻转:多重翻转是跳马中的一项高难度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在跳跃过程中完成多次翻转,并稳定着地。
可以通过腿部力量训练、冲刺训练等方式提高多重翻转的技术水平和稳定性。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跳马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安全保护:跳马是一项高难度的体操项目,训练过程中应加强安全保护措施,确保运动员的安全。
可以设置软垫、保护垫等设施,减少训练中的伤害风险。
体操规则的演变对男子跳马项目的影响体操运动作为一项古老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这些规则和标准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了比赛的结果,也深刻地影响了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
其中,男子跳马项目作为体操项目中的一种重要赛项,在规则演变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对运动员的要求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同时也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跳马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跳马项目作为体操项目中的一个传统赛项,起源于古代军事训练中的马术动作,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现代体操项目中的一种固定器械项目。
在跳马项目中,运动员需要通过跃起、翻转、旋转等动作,以高难度的系列动作完成规定的动作要求,展示出艺术性、力量性和技术性的综合水平。
随着体操项目的不断发展,跳马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在早期体操比赛中,跳马项目的动作难度和数量相对较低,运动员主要侧重于完成基本的跳跃和翻转动作,比赛评分主要依据运动员的动作稳定性和技术准确性进行评价。
随着体操项目的普及和推广,跳马项目的难度和技术要求也逐渐提升,运动员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1.动作难度的提升随着体操规则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跳马项目中要求的动作难度也在不断提高。
运动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才能完成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动作。
例如,在现代体操比赛中,男子跳马项目中的动作要求逐渐从原先的简单跳跃和翻转发展为更加复杂的扭转、倒立、旋转等高难度动作,这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己的极限。
2.评分标准的变化体操规则的演变也直接影响了裁判员对运动员表现的评分标准。
随着评分标准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裁判员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和动作完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运动员必须在训练中不断精益求精,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表现能力。
同时,评分标准的变化也促使运动员更加注重细节和动作精准度,以确保自己在比赛中能够得到更高的评分。
第十二章跳马动作表∙∙树在冬季∙64位粉丝∙1楼第一组1.0 前手翻2.41.01 前手翻转体1802.81.02 前手翻转体360 3.21.03 前手翻转体540 3.61.04 前手翻转体720 4.01.05 前手翻转体900 4.51.10 山下手翻(前手翻-先屈后直)2.61.11 山下手翻转体180 3.01.12 山下手翻转体360 3.41.20 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180-第二腾空再转180(任何时刻都可完成转体) 3.01.21 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180-第二腾空再转360 3.41.22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180-第二腾空再转540 3.81.23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180-第二腾空再转720 4.21.30 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360-第二腾空不带转体 3.2 1.31 前手翻第一腾空转体360-第二腾空转体360 4.0 1.40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手翻转体360 3.41.41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手翻转体540 3.81.42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手翻转体360 4.0第二组2.10 前手翻-前团 4.42.11 前手翻-前团180 4.82.12 前手翻-前团360 5.32.13 前手翻-前团540 5.7 ―――――――――――――2.20 前手翻-前屈 4.6共四个,对应前团编号,难度价值每个增加0.2 ――――――――――――――2.30 前手翻-前直 5.0共四个,与前两组动作编号对应难度价值分别为5.0/5.4/5.9/6.3――――――――――――――2.40 前手翻转体360-前团 5.22.41 前手翻转体360-前屈 5.4 ―――――――――――――2.50 前手翻-前团两周 7.1第三组3.10 团身冢原4.03.11 团身冢原1804.33.12 团身冢原3604.63.13 团身冢原540 5.13.14 团身冢原720 5.4 ―――――――――――――3.20 屈体冢原4.2――――――――――――3.30 直体冢原4.63.31 直体冢原1804.93.32 直体冢原360 5.23.33直体冢原540 5.53.34 直体冢原720 6.03.35直体冢原900 6.7 ―――――――――――――――――――第四组4.10 踺子-小翻-后团 3.84.11 踺子-小翻-后团180 4.14.12 踺子-小翻-后团360 4.44.13 踺子-小翻-后团540 4.94.14 踺子-小翻-后团7205.2――――――――4.20 踺子-小翻-后屈 4.0 ―――――――――――――4.30 踺子-小翻-后直 4.4对应编号,难度价值分别为4.4/4.7/5.0/5.5/5.8/6.5 ―――――――――――――4.40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团 4.64.41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团180 4.94.42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团3605.2 ―――――――――――――――――――――4.50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屈 4.84.51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直5.24.52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直1805.54.53 踺子-小翻转体360-后直3605.8第五组5.10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团 4.65.11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团180 5.05.12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手翻转体180成团身后空翻 5.0 (团身奎尔沃)5.13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团360 5.55.4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团540 5.9 ―――――――――――5.20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屈前屈对应前团标号,共5个动作,难度价值在对应每个前团转体度数的基础上增加0.2包含屈体奎尔沃―――――――――――――5.30 踺子-小翻转体180-前直前直对应前屈标号,共四个动作,难度价值在对应每个前“团”转体度数的基础上增加0.6。
跳马是怎么比赛的-跳马观赛礼仪跳马是怎么比赛的-跳马观赛礼仪现代跳马器械长160厘米,男子为纵马,比赛时要做用手臂支撑一下的跳跃动作。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跳马比赛规则以及观赛礼仪,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跳马比赛规则男女运动员跳马的助跑距离最长为25米。
所有跳马动作必须通过用手推撑跳马来完成。
第一次跳马结束后,运动员应立即返回到开始位置,出示信号后,再进行第二次试跳。
以男子跳马(“A”分)为例,运动员在资格赛、团体决赛和全能决赛中必须完成一个跳马动作。
想获得跳马决赛资格的运动员在资格赛中必须跳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必须是不同结构组的动作,而且第二腾空动作不能相同。
在完成每一次跳马动作之前,运动员必须向A组裁判员显示该动作在规则中对应的动作号码。
号码显示牌可由他人帮助完成,出现显示错误时不对运动员进行处罚。
如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则A组裁判员和B组裁判员出示零分:①运动员有助跑,踩了助跳板和/或触及马而没有做动作;②助跑中断,运动员返回第二次助跑,所跳的动作极差以至无法辨认或脚蹬马;③运动员任何一只手两次撑马;运动员跳过没有支撑过程,即两手都没有触马;④运动员没有用脚先落地,这意味着至少有一只脚必须在身体其它部分之前接触垫子;⑤运动员故意侧向落地;⑥静止动作、分腿动作、第一腾空有空翻,上板动作前做动作;⑦在资格赛中,运动员想获得单项决赛资格及在单项决赛中,运动员在第二跳时,重复第一跳的动作。
跳马观赛礼仪观看体操比赛应提前到场,比赛结束后再退场。
进出场地要有序,不要拥挤,要尊老爱幼。
比赛时,不要随意走动,最好在比赛暂停或休息时再走动。
在场地内不要高声说话,应举止文明,不随地乱扔杂物,禁止吸烟。
观赛时应将手机关机或设置在振动、静音状态。
学习必要的.竞赛知识,既要看运动员优美的动作,也要看其动作技术和风格。
既要欣赏运动员精湛的技艺,也要感受他们的顽强作风和内在品质。
既给该国选手加油,也给外国运动员鼓掌。
做到热烈而不狂躁,有激情而不失分寸。
体操跳马—蹲踞式起跳教案
引言
本教案旨在详细介绍体操跳马中的蹲踞式起跳技术。
通过本教案,学员将研究如何正确执行蹲踞式起跳,并掌握该技术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技术步骤
1. 身体准备姿势
- 双脚并拢,站立笔直。
- 上半身放松,保持平衡。
2. 蹲踞动作
- 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
- 膝盖微微弯曲,身体重心放到脚跟上。
- 上半身略微前倾,目光注视着前方。
3. 弹起动作
- 用力蹬腿,同时将上半身迅速向上抬起。
- 膝盖伸直,双脚离地。
- 双臂自然向前伸展。
4. 落地动作
- 在空中保持身体的平衡。
- 视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落地,如双脚着地或单脚着地等。
- 落地后,保持身体的平衡,准备进行后续动作。
关键要点
- 蹲踞起跳的动作要流畅自然,动作的起点和终点要明确。
- 弹起时要充分发力,同时保持身体的稳定。
- 落地时要注意双脚的着地状态,以确保平衡和安全。
注意事项
- 在练过程中,注意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的正确性。
- 初学者可在有教练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练,确保安全。
- 在进行跳马练时,注意场地的安全和充分的准备。
总结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员将能够正确执行体操跳马中的蹲踞式起跳技术。
此技术的掌握对于跳马动作的稳定性和美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学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熟练并提高自己的跳马水平。
>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练习过程中请确保安全,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教练的指导。
对于任何伤害或损失,作者和出版商概不负责。
男子体操-跳马规则及动作表【男子】13版男子体操评分规则第十三章跳马第十三章跳马高度:135厘米(从地面量起)第13.1条跳马动作的描述除了想获得跳马决赛资格和进入跳马决赛的运动员之外,其它运动员只需跳一个动作,想获得跳马决赛资格和进入跳马决赛的运动员必须跳两个不同组别的动作,且第二腾空动作不同(也就是说对于空翻动作而言要求不同的方向-向前/ 向后,-不同的姿势-团身/屈体,对于转体动作和简单的腾空动作而言要求至少180o的差别)。
每次跳马是由助跑开始,双脚并拢起跳(有或无踺子上板),双手或单手短促的撑马来完成。
动作包括绕身体纵、横轴的一周或多周的转体或空翻。
第一次跳马结束后,运动员立即返回到开始位置,D1裁判出示信号后,再进行第二次试跳。
第13.2条跳马动作完成情况的说明1.运动员必须从双腿并拢静立开始每一次试跳。
助跑距离最长为25米,从离最近的马的边缘量起。
跳马动作从运动员第一步或第一小跳开始,但评分从他的脚触及踏板开始。
助跑的25 米长度必须在跑道上或边上设置标志,并必须在跑道的终端放置标志物。
助跑可以中断,然后继续进行,但不能重复。
2.跳马的结束姿势,要落在马的身后,面向或背向双腿并拢站立(正面或背面)。
3.运动员必须安全、优美和熟练地完成跳马动作。
运动员在跳马动作之前,他必须出示将跳动作的编号。
4.运动员的起跳时仅能向前和向后跳,双脚并拢。
上板前唯一可以做的动作是踺子。
对于这样的跳马动作,必须使用踏板的安全套垫,且必须由比赛组织者提供。
运动员仅可以使用由比赛组织者提供的用于踺子上板动作的一块便利垫5.第一腾空有空翻的跳马动作和分腿的跳马动作既不被列入难度表,也是不允许的。
6.运动员必须以一个清楚明显的、无错误的方式展现身体姿势(团身、屈体或直体)。
不明显的身体姿势不仅由E组裁判员对其进行扣分,而且可能导致会被D组裁判员认为较低价值的动作。
7.E裁判组评分内容:a)双手或单手撑马前腾空阶段(第一腾空阶段)b)第二腾空阶段,包括从推马至落地站立。
推马后运动员的身体必须有一个明显的腾空。
c)撑马时的身体姿势d)偏离跳马延长轴的扣分e)跳马整个动作技术完成情况f)落地8.落地的规则a)运动员必须双脚落地,并落在马的纵轴中线的延长线左右标出的区域内,如下图描述。
这些线应该清晰地标在落地垫子上,允许踏线,但不能过线。
落地垫子包括测量远度、落地坐标标记和测量基准线,因此必须安全地固定,以保证比赛中不会移动。
b)转体动作必须在落地以前完成。
转体度数不够时将导致相应的扣分。
如果转体度数少于90° 或更多,将会导致D裁判组不承认这一难度动作,并承认为难度价值低一些的动作。
9.在第二腾空中,运动员的身体重心必须要展现一个显著的腾空,高于推手时的高度。
10.空翻类动作(团身或屈体)在准备落地时必须有一个明显的展体姿势。
一个无准备的落地是技术错误的标志。
一般不仅对落地进行扣分,还将导致对技术完成情况进行扣分。
11.错误细则和动作完成情况的扣分要求见第9 章和第9.4条的扣分细目。
以下分组是全新的。
关于“D分的说明1.参加资格赛、团体决赛和全能决赛的运动员需完成一个跳马动作。
在资格赛中想获得跳马决赛资格的运动员及在跳马决赛中必须跳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必须是不同结构组别的动作,且第二腾空动作不能相同。
第一组:前手翻和山下手翻形式动作第二组:第一腾空90度或180度手翻(冢原和笠松类动作)第三组:踺子上板,第二腾空向后翻第四组:踺子上板,第一腾空转体180度,第二腾空向前翻第五组:踺子上板,第一腾空转体270度或360 度,第二腾空向后翻2 •每个动作都列入了难度表的相应组别中,并编号、确定了难度价值。
下列是普遍性的原则:a)奎尔沃和前手翻转体的价值相等b) Kasamatsu (即笠松跳,以下同)和Tsukahara (即冢原跳,以下同)的价值相等c)尤尔琴科和Tsukahara 或Kasamatsu 的类似跳的价值相等d)另有说明除外,踺子上板转体180。
动作比类似的向前跳的动作的难度价值高0.1分e)另有说明除外,踺子上板转体270。
或360° 动作比类似的Tsukahara动作的难度价值高0.2 分f)单手支撑完成与双手支撑完成的类似动作被认为是相同的。
3•每一跳动作根据它的完成情况,给予一个唯一的难度价值。
4.在完成每一次跳马动作之前,运动员必须向D组裁判员显示在规则中指定的相应的动作号」码。
这一任务由运动员或一位辅助人员帮助显示号码牌,在出现显示错误时不对运动员进行处例如:319 # ―― 3#指动作组别;19 #指动作在动作组别里的编号。
5.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动作姿态(团身、屈体或直体)必须清楚,且没有错误。
动作姿态不清楚可能会导致D裁判组不承认或降低难度价值(见第13章第1条有关身体姿势的说明)。
运动员必须出示他能做的动作编号而不是他希望做的动作编号。
这一警告特别适用于对直体和屈体姿势的判定。
6.下列情况的跳马动作是无效的(D组裁判员和E组裁判员均判0.00分)a)运动员助跑,踩了跳板和/或触及马而没有做动作。
b)所跳的动作极差以至无法辨认或脚蹬马。
c)运动员跳过没有支撑过程,即两手都没有触马。
d)运动员没有用脚先落地,这意味着至少有一只脚必须在身体其它部分之前接触垫子。
e)运动员故意侧向落地。
f)运动员跳了禁止使用的动作(分腿,第一腾空的空翻,上板前做了不允许的动作)。
g)在资格赛中想获得单项决赛资格及单项决赛中,运动员在第二跳时,重复第一跳的动作。
h)运动员在使用踺子上板动作,但没有使用安全套垫(第五动作组别)。
第7条,第8条是新的,与女子类似7.对于CIII (单项决赛)的资格赛或在Clll (单项决赛)中,跳马的两跳成绩如下方式计算-两个D分相加,除以2 (平均分)。
该平均分为最终的D分。
-E组裁判对第一跳和第二跳的有效扣分相加,10分减去该合计值。
结果为完成分的最终分(最终E分)-在完成两跳后,资格赛与决赛的最终分由最终D 分和最终E分构成,如下计算式。
(D1+D2)/2+(10-(E1 减分+E2 减分))8.在以下规则内允许额外的助跑,但须为空助跑扣1.00分。
-当只有1跳时,允许第二次助跑,同时扣分。
第三次助跑不被允许。
-当有2跳时,允许第三次助跑,同时扣分。
第四次助跑不被允许。
9.有关跳马不承认的动作规定见第7章和第7.6 条的扣分细目。
第13.3条跳马项目的特定错误及扣分表D裁判组一只脚或一只手出界从最后得分中扣除0.10 双脚、双手、一只脚和一只手或身体其它任何部位出界从最后得分中扣除0.30直接落在界外从最后得分中扣除0.50助跑超过25米从最后得分中扣除0.30不符合要求的动作或无效跳D裁判组和E裁判组判该跳为0.00踺子上板没有使用安全套垫D裁判组和E裁判组判该跳为0.00资格赛中想获得决赛资格或在决赛中重复第一跳动作D裁判组和E裁判组判该跳为0.00资格赛中想获得决赛资格或在决赛中重复第一跳动作组别中的动作从第二跳动作的最后得分中扣2.0分资格赛中想获得决赛资格或在决赛中,两跳中第二腾空动作完全相同从第二跳动作的最后得分中扣2.0分(后两条从1分变为2分)E裁判组错误小错0.10中错0.30大错0.50第一腾空阶段的完成错误+ + +第一腾空阶段的技术错误+ + +经过倒立姿势,但没有经过垂直面+ + +第二腾空阶段的完成错误+ + +第二腾空阶段的技术错误+ + +第二腾空阶段的高度不够,没有显著的身体腾空 + + +准备落地时的展体不充分 + + (没有大错)额外的助跑扣1.00分-》新的扣分第一组:前手翻和山下手翻形式动作第二组:第一腾空90度或180度手翻(冢原和笠松类动作)第三组:踺子上板,第二腾空向后翻第四组:踺子上板,第一腾空转体180度,第二腾空向前翻第五组:踺子上板,第一腾空转体270度或36 0度,第二腾空向后翻※第一组:前手翻和山下手翻形式动作※1前手翻—前手翻(只有半周空翻) 2.02前手翻—前手翻转体180 2.43前手翻—前手翻转体360 2.84前手翻—前手翻转体540 3,25前手翻—前手翻转体720 3.67前手翻—屈体前手翻(山下yamashita ) 2. 0对应楼上,可以加转到720,每加180度转体。
难度价值增加0.411前手翻—屈体前手翻转体720 3.6 13前手翻一团身前空翻2.8可以加转到720 ,每加180度转体。
难度价值增加0.4可以采用奎尔沃Cuervo(就是先转180度成后空翻)的做法16前手翻—团身前空翻转体540 (Kroll) 4.0 仃前手翻—团身前空翻转体720 (Canbas) 4. 4 19前手翻—屈体前空翻3.2可以加转到540 ,每加180度转体。
难度价值增加0.4可以采用奎尔沃Cuervo(就是先转180度成后空翻)的做法22前手翻—屈体前空翻转体540 4.4 25前手翻转体360 —团身前空翻(Behrend )4.426前手翻转体360 —屈体前空翻(Rehm ) 4. 831前手翻—直体前空翻4.032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180 4.4可以加转到900 ,每加180度转体。
难度价值增加0.4可以采用奎尔沃Cuervo(就是先转180度成后空翻)的做法34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 (楼云跳)5. 235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720 5.636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 (Yeo2) 6.0 37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Roche) 5.638前手翻一团身前空翻两周转体180(Dragale scu) 6.039前手翻一团身前空翻转体180 (第一周)—团身后空翻(第二周)(Zimmerma n) 6.040前手翻—屈体前空翻两周(Blanik) 6.0 41前手翻一屈体前空翻两周转体180(屈体Dra galescu) 6.4 (降了0.8 而不是1.※新动作48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1080 (Yang Hak Seon) 6.4※第二组:第一腾空90度或180度手翻(冢原和笠松类动作)※1侧手翻—腾跃转体90度2.02侧手翻—腾跃转体270 2.4 3侧手翻—腾跃转体450 2.84侧手翻一转体90团身前空翻2.85侧手翻—转体90屈体前空翻3.27侧手翻—转体90直体前空翻4.413侧手翻—转体90团身后空翻(Tsukahara/ 冢原)2.814团身冢原180 3.215侧手翻—转体90团身前空翻180 (Kasamatsu/ 笠松)3.616团身冢原540/团身笠松180 4.017 团身冢原720 (Barbieri )4.419屈体冢原3.021屈体冢原360 3.8第4-7 个,第13, 15 个,把COP 的Hdspr. sw. w. ? t.直译了,以便说明冢原与笠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