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的化学成分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23
850矿物矿物是地壳中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必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矿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底子单元。
矿物可以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磁铁矿〔Fe3O4〕、方解石〔CaCO3〕;也可以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如金刚石〔C〕、自然金〔Au〕。
自然界中矿物存在的状态有三种:固态〔石英、正长石、云母〕;液态〔水、自然汞〕;气态〔二氧化碳、硫化氢〕。
自然界中的矿物很多,已发现的有三千多种,绝大大都是固态无机物,液态、气态和固态有机物〔琥珀〕仅数十种。
最常见的矿物有五、六十种。
构成岩石的矿物,叫做造岩矿物,如方解石是组成石灰岩的主要矿物。
能被人们操纵的有益矿物称为造矿矿物,如磁铁矿、黄铁矿等。
造矿矿物是组成矿石的主要成分。
851矿物的鉴定方法分两个步调,第一步是地质工作者按照矿物的外形和物理性质进行肉眼鉴定,其主要依据是:852 石英成分SiO2常呈六方柱状晶体,硬度7〔大于小刀〕。
无色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
呈肾状、钟乳状的隐晶质石英称为石髓。
呈结核状的称为燧石。
具有各种色彩的二氧化硅变胶体呈平行带状的称为玛瑙。
石英是地壳上分布最广泛的矿物之一,占地壳重量的12.6%,是重要的造岩矿物。
石英的用途广泛,压电石英〔质地透明、无裂隙、无双晶者〕可制谐振器、滤波器,应用于雷达、导航、遥控、遥测、电子、电讯设备等。
其他可作光学仪器、玻璃、研磨材料、精密仪器轴承、研磨材料等。
853正长石成分K[AlSi3O8]晶体常呈短柱状、厚板状。
双晶较发育。
常为肉红色、浅黄红色、浅黄白色,玻璃光泽,硬度6,两组板面完全解理,解理交角90°,故名正长石。
在自然条件下,易风化成高岭石。
正长石是陶瓷及玻璃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可以制造钾肥。
854斜长石 Na[AlSi3O8]和Ca[Al2Si2O8],斜长石是由钠长石和钙长石所组成的混合物,二者可按任意比例混合,按照不同比例可分为酸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和基性斜长石。
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矿物是地球内部成分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介绍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探讨其在地质学和矿物学中的重要性。
一、矿物的物理性质1. 密度矿物的密度是指矿物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通常用克/立方厘米(g/cm³)表示。
矿物的密度与其成分和结构有关,不同矿物的密度差异较大。
例如,金刚石的密度为3.52g/cm³,而方解石的密度为2.71g/cm³。
2. 硬度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表面抵抗划伤的能力。
莫氏硬度尺是衡量矿物硬度的常用工具,将矿物按照其硬度分为10个等级,从1级到10级。
例如,石膏的硬度为2,而钻石的硬度为10。
3. 断口矿物的断口是指矿石断裂后的表面形貌。
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贝壳状断口和贝壳状断口等。
不同矿物的断口形态可以提供有关矿物内部结构的信息。
4. 光泽矿物的光泽是指矿物在光线照射下反射光的特性。
常见的光泽有金属光泽、玻璃光泽、树脂光泽等,不同矿物的光泽类型可以帮助对其进行初步鉴定。
5. 色彩矿物的颜色是指其表面呈现的颜色特征,可以通过肉眼观察。
然而,颜色可能会受到杂质的影响,因此不能仅凭颜色来确定矿物的种类。
二、矿物的化学性质1. 化学成分矿物的化学成分是指矿物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和组合方式。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直接决定了矿物的性质和特征。
例如,方解石的化学成分为CaCO3,而石英的化学成分为SiO2。
2. 反应性矿物的反应性是指矿物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例如,含铁矿物在受热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石锰矿等。
3. 溶解性矿物的溶解性是指矿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某些矿物可以在水中溶解而形成溶液,而其他矿物则不能溶解。
溶解性也是鉴定矿物的重要性质之一。
4. 酸碱性矿物的酸碱性是指矿物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的反应性。
有些矿物可以与酸、碱反应,产生溶液或沉淀等。
这种反应性可以帮助矿物学家确定矿物的种类。
安山岩矿石化学成份
安山岩(Andesite)是一种常见的火成岩,其化学成分相对复杂,通常包含以下主要矿物和化学元素:
主要矿物成分:
1. 钙长石(Plagioclase Feldspar):钠长石和钙长石,包括斜长石和安长石。
2. 斜长石(Orthoclase Feldspar):也被称为正长石,是钾长石的一种。
3. 斜长脉石(Clinopyroxene):如辉石和角闪石。
4. 黑云母(Biotite):属于云母矿物。
化学元素成分(典型值,以质量分数表示):
1. 硅(SiO2):约58-63%
2. 铝(Al2O3):约13-18%
3. 钙(CaO):约3-8%
4. 钠(Na2O):约2-5%
5. 钾(K2O):约2-5%
6. 镁(MgO):约1-5%
7. 铁(FeO、Fe2O3):约1-8%
8. 钛(TiO2):约0.5-2.5%
请注意,安山岩的具体化学成分可能会因不同的岩石类型和地质环境而有所变化。
实际的安山岩样本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岩石分析实验进行准确测定。
矿物的分类与特征矿物是地壳中自然形成的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它们在地球岩石圈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矿物的分类与特征不仅是地质学和矿物学的重要内容,也关乎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与理解。
本文将介绍矿物的分类与特征,并探讨其在地壳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矿物分类矿物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进行分类。
常见的矿物元素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金属矿物是指以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矿物,如铁矿石、铜矿石等。
非金属矿物是指以非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矿物,如石膏、石墨等。
半金属矿物则含有一部分金属元素,一部分非金属元素,如硫铅矿石等。
此外,矿物还可以按照其晶体结构进行分类。
晶体结构是矿物的内部排列方式,决定了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矿物可以分为六晶系,分别是立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和六斜晶系。
二、矿物特征1. 化学成分:矿物的化学成分是确定其分类和特征的重要依据。
矿物的主要成分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确定,这样可以了解其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矿物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性质和用途,不同的化学成分使不同的矿物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和功能。
2. 晶体结构:矿物的晶体结构是由其元素组成的晶格形成的。
晶体结构直接影响着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不同的晶体结构使得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硬度、光泽、颜色和密度等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识别和区分不同的矿物。
3. 外部形态:每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外部形态。
矿物的外部形态是由其晶体和晶面的生长方式决定的,包括晶体的形状、表面特征和断口特征等。
通过观察矿物的外部形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其可能的矿物种类,并进一步确认其物种。
4. 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硬度、光泽、颜色、密度、磁性等。
这些性质对于矿物的鉴定和分类非常重要。
例如,矿物的硬度可以通过莫氏硬度刮痕实验来确定,光泽可以通过观察其表面反射光线的方式来判断。
化学鉴定教案二——了解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检测方法矿物是地球上含有某一或某些元素的自然物质,在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至关重要。
了解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检测方法对于地质勘探、选矿、冶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鉴定教案二中所涉及的矿物化学成分和检测方法。
一、矿物的化学成分矿物的化学成分是指矿物所含的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在矿物中的化学结合方式。
矿物的化学成分对其物理、化学和矿物学特性均有影响,是矿物学最基本的方面。
1.矿物所含元素矿物所含元素是指矿物中的元素种类及其相对含量。
矿物中含有的元素种类可能非常多,但是其相对含量却往往是少数几个元素起主导作用。
例如,石英(SiO2)是包含硅元素最多的矿物之一,其它元素的含量很低。
2.元素的化学结合方式元素的化学结合方式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在矿物中所形成的化学键和晶格结构。
不同元素之间的化学键和晶格结构会影响矿物的物理、化学和矿物学特性。
例如,石英中硅元素形成了四面体结构,并且硅氧键的键能很高,在高温下仍然稳定。
这使得石英成为许多产业的重要原材料。
二、矿物的检测方法1.矿物形态检测矿物形态是指矿物在外部所显示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泽等特征。
通过观察矿物的形态可以判断其是否为某一种矿物,例如,石英通常呈现透明或灰白色,并且具有玻璃状光泽,可以轻松辨认。
2.矿物物理特性检测矿物的物理特性是指矿物在外部环境下的导电、磁性、密度、硬度和光学等特征。
这些特性可以通过实验来检测。
例如,针对石英这种硬度相当高的矿物,我们可以用研磨机和粉末库来检测其硬度。
3.矿物化学成分检测矿物的化学成分是指矿物中所含的元素及其化学结合方式。
通过化学分析可以得出化学成分的定量和定性信息。
一般采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火焰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多种。
4.矿物结构检测矿物的结构是指矿物微观结构中的晶格结构和晶体形态。
现代化学检测技术,如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可帮助研究人员确定矿物的结构和晶体形态。
第二章矿物及其化学成分第一节矿物的概念在古代,矿物泛指从矿山采据且未经加工的天然物体,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矿物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现代对矿物的定义是,地质作用或宇宙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以及确定的晶体结构的均匀固体。
它们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用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现代的矿物概念,重点强调以下几个特征。
一、矿物是地质作用或宇宙作用的产物这一特征使矿物区别于在工厂或实验室由人工制造的产物。
由人工制造的、各方面性质与大然产出的矿物相同或相似的产物,可以称人造矿物或合成矿物,如人造水晶、人造金刚石等;而那些在自然界无对应矿物的人工合成物,则不能称为合成矿物,如钛酸锶、钇铝榴石等。
那些来自月球或陨石的矿物,为了强调其来源,特别称为月岩矿物和陨石矿物,或统称宇宙矿物。
二、矿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可用化学式来表达。
如方解石、闪锌矿,其化学成分可分别用化学式CaCO3和ZnS表示。
然而,由于形成环境的复杂性,矿物的成分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如闪锌矿中的Zn经常被Fe代替,但Fe的含量最高不能超过26%,向且Zn、Fe一起与S仍保持1:1的定比关系,化学式可表示为(Zn,Fe)S。
因此,可以说矿物成分是相对固定的。
三、矿物具有确定的晶体结构这表明矿物应该是晶体,但只有天然产出的晶体才属于矿物。
外观表现为固体的无晶体结构的物质,如蛋白石、水铝英石等不能称为矿物,这类在地质作用或宇宙作用中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但无确定晶体结构的均匀固体,称为准矿物或似矿物。
天然非晶质的火山玻璃,因无一定的化学成分,不属准矿物之列。
四、矿物是均匀固体这一特征排除了天然产出的气体和液体,它们可以是自然资源,但不属于矿物,如自然汞;同时也与岩石和矿石区分开来。
矿物作为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应该是各部分均匀的。
五、矿物并非固定不变任何矿物都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矿物会发生变化,生成新条件下稳定的矿物。
矿物的主要类型
矿物是地球上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天然物质。
根据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矿物分为以下几类:
1. 硅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硅和氧,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
这类矿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
2. 硫化物矿物:主要成分为硫和金属,包括黄铁矿、黄铜矿等。
这类矿物常常是金属矿的主要来源。
3. 氧化物矿物:主要成分为氧和金属,包括赤铁矿、磁铁矿等。
这类矿物也是金属矿的重要来源之一。
4. 碳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金属,包括方解石、菱镁矿等。
这类矿物在建筑和制造业中有很广泛的用途。
5. 硫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硫酸盐和金属,包括石膏、芒硝等。
这类矿物也广泛用于建筑和化工领域。
以上是矿物的主要类型,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用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