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语的比喻性修辞格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338.98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比喻在英语中的应用及习语的来源作者:顾彩云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6年第01期一、英语中比喻的成分分析,主要分类及其修辞功能比喻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法,将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取其相同之类进行比较,将平实的语言赋予审美意义。
它主要用于揭示事物的特征,使语言形象,具体生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启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比喻结构的修辞分析首先是结构成分的分析,包括基本成分的确定、成分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比喻在结构上有:本体,喻词,喻体。
在英语修辞格中,比喻主要有两种——明喻(simile)及暗喻(metaphor)。
明喻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将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 像B。
例如:marriage (tenor) is like (comparative word) a beleaguered fortress (vehicle).暗喻是一种比喻,一种事物隐喻另一种事物。
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比喻的主体(tenor)和喻体(vehicle)之间不用as,like,than,as if这类比喻词作为媒介。
例如:He is a walking dictionary. 他是一本活的百科全书。
这一特点也是暗喻和明喻(simile)区别所在。
二、常见英语明喻形式1. 本体+as+喻体He looked at me with an air of surprised disappointed,as a colonel might look at a private whose bootlace were undone. 他带着一种吃惊的,不以为然的神态看着我,就像一位上校看着一名没系好靴带的列兵一样。
这句话传神地刻画出校长对我这位求职者傲慢自大,不屑一顾的神情。
这句话中的比喻词是as。
Light as a breeze,soft as a cloud. 轻盈如微风,柔软似白云。
英语文学作品中比喻修辞格赏析文学语言是在作家经过深思后刻意提炼的,能够真实再现生活的感受,给读者留下美好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
因此,伟大的作家注重自己的作品风格和艺术。
有些简单自然,庄凝深厚,有些很锋利辛辣;他们中的一些人平和优雅,表情优美。
有的则幽默风趣。
当我们在对英国文学进行阅读时,我们会发现,比喻修辞是作者最常用的写作手法。
例如,英国作家马考莱在他的《约翰生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The old philosopher is still among us in the brown coat with the metal buttons.And the shirt which ought to beat wash,blinking,puffing,rollinghishead,drumming with fingers,tearing his meat like a tiger,and swallowing his tea in oceans.(ThomasB.Macauly,SamuelJohnson)这位目光炯炯、喘气咻咻的老学者,吃起肉来如猛虎,喝起茶来似海饮,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将约翰生怪僻的性格和饕餮的神态生动地描述出来,如今我们读到这段内容时,就仿佛约翰生就在我们眼前。
比喻(imag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imago,其本意是“肖像”“影像”“映像”。
所谓比喻,就是把两种本质区别开来事情,拿相似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一件东西的特性借助别的东西更加凸显它的特征,让人们获得具体的感受。
所以,比喻就是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当我们说:“Boyle was the father of chemistry and the brother of the earl of Cork.”这不是比喻,只是事实的叙述。
又如:“Acatislikeatiger.”或“The cat is as ?erce as a tiger.”这都不是比喻,而只是事物的对比。
英语表达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常常会用到比喻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使语言更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本文将从比喻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常用于描述一种事物或概念,通过对另一种已知的事物或概念的比较,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1.直接比喻直接比喻是将一种事物或概念直接与另一种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常用“像” 或“如” 这样的词语进行连接。
例如:Time flies like an arrow.(时间如箭一般飞逝。
)在这个例子中,时间和箭被直接进行了比较。
这种比喻是最常见的一种。
2.隐喻隐喻是将一种事物或概念与另一种事物或概念进行隐含比较,读者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理解。
例如:The world is a stage, and we are all actors.(世界是一个舞台,我们都是演员。
)在这个例子中,世界和舞台的比较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读者需要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来理解隐喻的含义。
3.拟人化比喻拟人化比喻是通过将一种事物或概念拟人化,来揭示其内在特征或表现出其情感。
例如:The wind whispered through the trees.(风从树间低声细语。
)在这个例子中,将风拟人化为“低声细语”,使得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风的柔和。
二、修辞手法1.重复重复是指在文章中多次运用同一个词语或短语,强调该词语或短语的重要性或表现出一种情感。
例如: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我们将在陆地上战斗,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上战斗,我们将在山区战斗。
)在这个例子中,“fight”这个词语被重复了四次,强调了战斗的重要性和激烈程度。
浅谈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英语谚语是英语学习中常见的语言形式之一,除了应用广泛之外,谚语也具有丰富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排比、借代、反衬、夸张等。
本文将对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解释。
一、比喻比喻是英语谚语中经常采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通过对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类比关系进行描述,以此来达到启发、构思、领会和记忆的目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英语谚语的比喻表达。
1、A bad workman always blames his tools. (拙匠常怨工具不好。
)2、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乌云后有阳光。
)3、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 (别过早乐观。
)二、排比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英语谚语中也广泛应用。
通过连续的在同一句式中排列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或词汇,以此达到强调、反复和记忆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语谚语的排比表达方式。
4、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东海西海,家里最好。
)三、借代借代是从拟人的角度对非人的事物进行描述,在英语谚语中也常用借代来表达某种观点或诉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语谚语的借代表达方式。
1、Time is a great healer.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2、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a bad supper. (希望可以为早餐,但不适合晚餐。
)3、Silence is golden. (沉默是金。
)4、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人生是一场旅程,不是一个目的地。
)四、反衬反衬是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使之更加生动、深刻、有力。
在英语谚语中,反衬也经常被采用来表达某种观点或者警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语谚语的反衬表达方式。
3、Easy come, easy go. (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浅析英语习语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汉译作者:张枫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第21期摘要:习语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
本文分析了英语习语的修辞特点,提出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习语修辞翻译如果说英语习语是语言文化中一道美味的菜肴,修辞艺术就是这道菜肴中必不可少的调料。
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美化和人化了英语习语,其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明喻、暗喻、转喻、提喻、拟人、夸张、对照等等。
谙熟其修辞方式,了解其翻译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文就英语习语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格及其翻译方法粗略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英语习语中常见修辞格1.明喻(The simile)。
明喻就是用甲事物直接比作乙事物,把本体和喻体通过比喻词联系起来,以便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逼真,说理更加透彻,具有说服力。
常用比喻词有as,like,seem,as though 等。
例如: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 goes out like a lamb. 三月天气来如猛狮,去如绵羊。
2.隐喻(The metaphor)。
隐喻又称“暗喻”,是间接地把一物同与其具有某种相似点的另一物相比较。
隐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无需比喻词,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
例如: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钱是万恶之源。
3.转喻(The metonymy)。
转喻也叫换喻,即对某一事物不直呼其名,用另一与之相关的事物代称。
在转喻中,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以喻体代替本体。
例如:No cross,no crown... 不经磨难, 就没有成功。
(cross“十字架”,crown“王冠”,喻指荣誉。
)4.提喻(Synecdoche)。
提喻也称代喻,它的典型特征是以局部代替整体,抽象代替具体,特殊代替一般,反之亦然。
英语常见比喻表达结构分析英语比喻是一种风靡全世界的语言表达手段,它可以通过组合或使用形象的比喻,帮助人们更好的表达感受,展现更丰富的情感。
正是由于比喻的生动形象性,使得它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文章的主题为《英语常用比喻表达结构分析》,将对常用的比喻表达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其表达含义,更好地学习英语。
首先,要系统地分析英语比喻表达结构,必须了解其主要结构特点。
通常来讲,英语中的比喻表达结构可分为三种:A is to B as C is to D,A is like/unlike B,A is the C of B等。
A is toB asC is to D,是常用的比喻句式,其结构中A、B、C、D分别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比喻概念,且A与B、C与D的关系是必须非常相似的。
比如:Time is to money as distance is to gas,就可以理解为“时间像金钱一样,距离像汽油一样”。
A is like/unlike B,又可简单认为“A像B”或“A不像B”,也就是人们常用来进行比拟表达的句子。
比如:His plan is like a piece of fragile glass,可理解为“他的计划像脆弱的玻璃一样”。
A is the C of B,则可认为:A就是B的某种状态或特点,一般常与人物、物体、动物相关。
比如:My brother is the lion of our family,可理解为“我哥哥是我们家的狮子”,表达的是其强大的领导能力。
英语中的比喻表达,不仅只是上述的三种句式结构,更有口头化的表达结构,这类表达,通常是以日常用语构成句子,主要表达生活中的事物之间的比喻概念。
比如:He is as strong as an ox,表达的是“他像牛一样强壮”的比喻意思。
英语比喻表达结构,不但能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有助于增进说话者之间的理解,丰富表达方式,让语言更加生动。
英语修辞比喻笔者发现英语修辞格里的比喻有两种,一种是明喻,另一种是暗喻。
他们的作用是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能够更深入地阐明事件的意义或者刻画人物的性格。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渊源、历史地理、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审美情趣及思维方式也有所差异,这样,许多被用做比喻的形象,在外国人心目中和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概念就会大不相同。
这些颇为值得探讨一番,以下是笔者自己的小结。
例如:like a drowned rat的字面意思是“象落水的老鼠”,中国人很难想象出“落水的老鼠”的样子,但很容易理解“落汤鸡”的形象,所以,这儿以翻译为“好象落汤鸡”为宜。
同样,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不应该翻译为“对猪抛珍珠”而应该是“对牛弹琴”,并且也只有这样的翻译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一类的例子很多。
为引起读者的注意,笔者现列举如下:a lion in the way 不宜直译为“拦路狮”,应译为“拦路虎”。
a rat in a hole 不宜直译为“洞中之鼠”,应译为“瓮中之鳖”。
as bitter as wormwood不宜直译为“苦如艾篙”,应译为“苦如黄连”。
as bold as brass不宜直译为“脸皮厚如黄铜”,应译为“脸皮厚如城墙”。
as cunning as a dead pig不宜直译为“象死猪一样狡猾”,应译为“象狐狸一样狡猾”。
as drunk as a mouse不宜直译为“烂醉如鼠”,应译为“烂醉如泥”。
as happy as a cow不宜直译为“快乐如母牛”,应译为“快乐得象只百灵鸟”。
as old as the hills不宜直译为“象山一样古老”,应译为“天长地久”或“年深日久”。
as stubborn as a mule不宜直译为“顽固得象头骡子”,应译为“犟得象头牛”。
as stupid as a goose 不宜直译为“笨得象鹅”,应译为“蠢得象猪”。
1.引言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或象征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意思。
比喻修辞格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比喻的赏析需要我们深入理解作者的用意,以及比喻所涉及的象征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对英语文学作品中比喻修辞格进行深度赏析。
2.比喻的定义与特点比喻是一种通过对比或象征来表达含义的修辞手法。
它常常将一种事物或概念与另一种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以便更生动、更具体地表达某种含义。
比喻的特点在于它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通过暗示或比拟来传达某种深层含义。
3.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比喻被广泛运用,不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看到比喻的身影。
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哈姆雷特》中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比喻的应用使作品更加生动、深刻,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意。
4.比喻的深度赏析在赏析一篇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作者的用意,比如作者为何选择了这个比喻,它所暗示的含义是什么等等。
需要理解比喻所涉及的象征意义,这需要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深入赏析比喻,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5.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比喻是一种极具魅力的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可以让作品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通过对比或象征的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也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会特别关注作者的比喻运用,以便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6.总结通过本文的深度赏析,我们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修辞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比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作品中表达作者意图的重要方式。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喻的赏析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意,更深刻地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结语:通过本篇文章,我希望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修辞格,以及它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你在阅读和赏析文学作品时,能够更深入地关注作者的比喻运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浅谈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中非常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们在英语中流传了几百年,已经成为了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谚语所传达的信息常常引人深思、鲜明简洁。
本文将从三个角度探讨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英语谚语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比喻手法将某种行为、物品或状况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以传达一种意义。
比如常说的“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这个谚语通过将早起的人比喻成小鸟,将虫子比喻成机会,以表达早起的重要性。
另一个比喻的例子是“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这个谚语通过将言辞比喻成声音,将行动比喻成实际的事实来表达一个人的行动比说话更加有力。
二、反复反复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在英语谚语中也很常见,可以强化某种语言表述的效果。
比如,经典的“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这个谚语通过反复使用相似的语言表述来表达一个观点,强调一个看似微小的迹象可能预示着更大的问题。
这个谚语中的“smoke”和“fire”是两个高度相关的事物,就像很多其他英语谚语中的相似表述一样。
三、对比另一个对比的例子是“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这个谚语通过对比不同的地方来表达不同之间的难以忍受,从而强调了人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的不满足和渴望与新的和更好的体验。
结语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涉及比喻、反复和对比等多个方面。
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可以使得谚语变得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并且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如果你希望深入了解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和应用,可以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实践案例。
2472020年17期总第509期ENGLISH ON CAMPUS英语中比喻修辞格及其翻译方法探寻文/牛 原在英语中,修辞格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增强表达效果,促使英语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活泼。
比喻是语言表达中最常见、最实用的一种修辞格,它主要通过运用某些相似的事物来比拟所需要描绘的事物和形象,使事物的表达更加通俗、生动、形象,便于读者接受,从而激发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和认知。
受英汉语言差异的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内容与形式,尽量保持英语比喻原汁原味。
一、英语的比喻修辞格英语比喻就是“Compare things a to things B or things A tothings B.An imaginative way of describing something”,通过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或者是利用乙事物描述甲事物,更好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涵。
比喻包含本体(tenor),也就是描述的对象;喻体(vehicle),用来描述本体的比喻者; 二者的相似点和差异点。
主要分为明喻(simile)和暗喻(metaphor)两种类型。
明喻是利用事物间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分析,常用“as”“as…as”“ like”等比喻词。
暗喻是用另一种事物或词汇来描述一种事物,方便联想和想象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本体和喻体没有明显的区分,常用be来表明。
合理地运用比喻修辞格,能够使语言更加形象化,寓抽象于具体,用熟悉的词汇代替不熟悉的词汇,便于理解和掌握。
二、英汉两种语言比喻的对比英语和汉语中许多比喻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有的英语比喻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对等的译法,可以将英语的内容和形式等值表现出来。
例如,“add fuel to the flames”,可以翻译为火上浇油,“castles in the air”可翻译成空中楼阁等。
受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文化风俗、思维方式等的影响,英汉语言在表达的时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部分英语比喻和汉语比喻具有明显的差异,其喻体不同,但喻义的表达比较相近或喻义相同。
浅析《大学英语》中常用英语修辞格浅析《大学英语》中常用英语修辞格一些语言和文章之所以流传广泛,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极有表现力,其中不乏准确恰当的修辞手段,从而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意蕴丰富并且引人入胜。
本文根据《大学英语》中出现的最常见的几种修辞格加以分析,希望有助于大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选择修辞手段来丰富自己的表达。
明喻(Simile)明喻是一种最简单、最常见的修辞方法,是以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其基本格式是“A像B”,常用的比喻词有as, like, as if, as though 等。
例如:●He jumped back as if he had been stung, and the blood rushed into his wrinkled face.(他往后一跳,好像被什么东西叮了一下似的,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顿时涨得通红。
)在《品尝家》一文中老人对“我”的慷慨施舍的反应如同被蜜蜂叮过一样,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处境凄凉内心却极度敏感的可怜老人的形象。
●The cheque fluttered to the floor like a bird with a broken wing. (支票跌落到地上,像一只断了翅膀的小鸟。
) 《礼物》一文中,老太太喜迎八十大寿,大女儿不来庆祝,只寄来一张支票。
作者把这张支票比作断了翅膀的小鸟,形象地表达出此刻老太太希望破灭,极度伤心的心情。
暗喻(Metaphor)暗喻也是一种比喻,但不用比喻词,因此被称作缩减了的明喻(a compressed simile)。
它直接把一种事物名称用在另一事物上,从而更生动、更深刻地说明事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What will parents do without the electronic baby-sitter? (如果没有这位电子保姆,父母该怎么办呢?) 形象地说明了电视机的保姆功用。
英语比喻手法漫谈摘要:学习英语。
也应该重视学习英语修辞手法。
比喻是英语中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的作用是使文章更加的优美、显浅易懂。
本文将从明喻、暗喻、夸张、拟人、反语中五方面来体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
关键词:比喻修辞比喻(Figures of speech)是英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借助一些词和想法来解释成暗指其本意的意思;比喻的作用可以使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增加语言的具体性、实感性、鲜明性,可以使人们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体会真切、感受深刻。
用来刻画人物时,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用以状物写景,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用以说明事理,可以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人们常说的比喻语言(Figurative Language)就是指用了许多比喻手法的语言,例如:明喻(Simile),暗喻(Metaphor),夸张(Hyperbole),拟人(Personification),反语(Irony)等。
1.明喻(Simile)明喻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加以比较,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as、like、seem、as though、as if等喻词连接,其目的是使句子描述生动,使深奥的事理浅显易懂。
如:Heis brave as atger.“他”和“老虎”这两种不同事物的共同之处是“勇敢”,句中是人们所熟悉的“老虎”的凶猛来比喻他的勇敢。
又如:The soldiers crawled like snakes though the enemy lines.2.暗喻(Metaphor)暗喻是把具体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加以隐含的比较,说话人不直接点明,而要靠读者自己去体会、去品味的比喻。
暗喻中不使用as、like、as if等喻词,而常常用be、become等喻词直接把本体和喻体等同起来。
暗喻和明喻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通过对比两个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来说明事物;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用like或as进行比较。
英语修辞手法一、明喻(simile):是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
常用比喻词like, as, as if, as though等,例如:This elephant is like a snake as anybody can see.这头象和任何人见到的一样像一条蛇。
二、隐喻(metaphor):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用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
German guns and German planes rained down bombs, shells and bullets...德国人的枪炮和飞机将炸弹、炮弹和子弹像暴雨一样倾泻下来。
三、提喻(synecdoche):又称举隅法,主要特点是局部代表全体,或以全体喻指部分,或以抽象代具体,或以具体代抽象。
例如:The Great Wall was made not only of stones and earth, but of the flesh and blood of millions of men.长城不仅是用石头和土建造的,而且是用几百万人的血和肉建成的句中的“the flesh and blood”喻为“the great sacrifice”(巨大的牺牲)四、拟人(personification):这种修辞方法是把人类的特点、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之上,使之人格化,以物拟人,以达到彼此交融,合二为一。
She may have tens of thousand of babies in one summer.(From“ Watching Ants”) 一个夏天她可能生育成千上万个孩子。
这里用“she”和“babies”把蜜蜂比作人类妇女的生育。
五、夸张(hyperbole):这是运用丰富的想象,过激的言词,渲染和装饰客观事物,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浅谈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英语谚语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述,生动准确的形象描述,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或智慧。
它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等。
下面将对其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浅谈。
第一,比喻手法。
比喻是运用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来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描述。
比喻手法在谚语中起到丰富形象、提升修辞效果的作用。
谚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中的"Time"和"money"被作为形象用来比喻其重要性和珍贵性。
第二,拟人手法。
拟人是把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象有生命的人一样行动和表情,以强化形象的修辞手法。
拟人手法在英语谚语中常常用于塑造形象和提升生动感。
谚语"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动胜于言辞。
)"中的"Actions"被赋予了"大声"的特性,以突出行动比言辞更能表达意思的概念。
对偶手法。
对偶是指通过使用相互对立或相互对比的词语或短句,以达到平衡、对比、衬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
对偶手法在英语谚语中常常用于突出主题和增强艺术效果。
谚语"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兵必败。
)"中的"pride"和"fall"以及"before"和"a"之间的对比,使整个谚语更加生动、有力。
第四,排比手法。
排比是指在句子中用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排列,以增强修辞效果的修辞手法。
排比手法在英语谚语中常常用于强调和增强语气。
谚语"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中的"blood"和"water"通过语法结构的排比,使谚语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亲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