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水、排水、消防和热水供应各系统的分类、组成、功能、管路布置、常用设备及设计计算理论,掌握各系统启动运行的基本知识,具有能够在建设施工企业、自来水公司、排水公司、工矿企业、宾馆饭店、设计院等单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初步职业能力。
为学生的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未来职业素养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1.学习领域设置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习领域是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而设置。
2.学习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习目标为本位,用任务训练职业能力,构建“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融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建立项目考核、学期鉴定与毕业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3.学习领域内容制定的依据本学习领域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及排序两个方面对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构。
在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上,建立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进而进行本课程内容的开发和设计。
课程定位准确,根据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的业务规格要求,课程以树立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广、素质高为宗旨,构建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重点突出“应用”目的。
四、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的学生熟练识读和绘制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安装基本操作技能、安装工艺、质量验收标准和一般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具备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能力和处理施工中设计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具体如下:4、专业能力(1)能够识读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
(2)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计算基本操作技能;(3)具有中小型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能力和处理施工中设计问题的能力。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设计、安装和维护等工作。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
了解和应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常见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1、管道堵塞管道堵塞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管道内部积聚了杂物或者沉积物导致的。
当管道堵塞时,不仅会影响供水和排水的正常使用,还会造成水压增大、水流减小等问题。
应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杂物或者沉积物的进入管道内部,并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
对于已经堵塞的管道,可以采用水压冲洗、管道清洗剂等方法进行清理。
对于一些严重的堵塞问题,可以考虑使用高压水射流清洗设备进行处理。
2、管道漏水管道漏水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可能会导致供水系统的漏水和漏水损失,甚至对周围的建筑物和设施造成影响。
应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的安装和连接,确保管道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管道系统的巡检和维护,发现漏水问题及时进行修复。
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管道,可以考虑增加漏水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设备故障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经常使用各种设备和管件进行供水和排水操作,这些设备和管件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正常使用。
4、管道设计不合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管道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供水不足、排水不畅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5、材料质量不合格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如果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导致管道开裂、漏水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应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质量合格的材料,并进行严格的原材料检测和验收。
对于已经使用的材料,应定期进行材料的质量检测,并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管道和设备,可以考虑使用具有国家标准认证的材料。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试题库目录一、概念 (3)二、选择 (3)三、填空题 (6)给水 (6)排水 (7)热水 (7)消防 (8)雨水 (8)四、简答题 (8)给水 (8)消防 (9)排水 (10)雨水 (10)热水 (10)五、回答 (11)给水 (11)消防 (11)排水 (12)热水 (12)六、论述 (12)七、应用 (13)八、计算题 (13)九、改错 (17)一、概念1.给水当量?2.排水当量?3.什么是流出水头?4.水封及作用?5.什么是水封?什么是水封破坏?水封强度?6..什么是终限流速?7.什么是终限长度?立管设计负荷与哪些因素有关?8.什么是消火栓的充实水柱长度?9.什么是沿程水头损失?10.什么是室内分流/合流制排水体制?11.什么是空气隔断?12.什么是水表的公称流量?二、选择1.卫生器具的一个给水当量相当于()。
A 0.2 L/sB 0.33 L/sC 5.0 L/sD 0.25L/s2.高层旅馆、饭店、住宅类建筑,其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区时, 最不利点卫生器具的静水压力,宜控制在( )。
A 0.8MPaB 0.35~0.45MPaC 0.3~0.35MPaD 1.2MPa3.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口径不应小于()。
A 50mmB 75mmC 65mmD 100mm4.消火栓给水管道流速不应大于()A 0.7 m/sB 1.0~1.8m/sC 2.5 m/sD 5.0 m/s5. 接有大便器的排水管道,其管径不应小()。
A 50mmB 75mmC 100mmD 150mm6.一般建筑室内消火栓充实水柱不应低于()A 7mB 10mC 5mD 20m7. 下列哪一个情况排水系统应设环形通气管?()A 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横支管。
B 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横支管的长度大于12m的排水横支管。
C连接7个及7个以上大便器具的污水横支管。
D 对卫生、噪音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内不设环形通气管,仅设器具通气管。
专题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概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和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供暖与通风、建筑电气、燃气共同构成可供使用的建筑物整体,在满足人们舒适的卫生条件,促进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给水排水的发展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房屋建筑水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1 建筑给水排水发展历史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建筑给水排水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4年),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即初创阶段;第二阶段(1964~1978年),室内给水排水阶段,即反思阶段;第三阶段(1978~1988年),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发展阶段;第四阶段(1989~至今),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成熟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外技术的引进及乡镇企业的创办和发展,建筑给水排水在建筑给水、建筑排水、热水供应和建筑灭火四个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和骄人的成就。
1-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几年,国家从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高度对建筑设计行业提出了节水、节能和防污染等方面的新要求。
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依据新要求推出了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管道直饮水技术、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等技术,大力推动了绿色、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推广普及了各类新型管材(各种塑料管、不锈钢管、铜管、钢塑复合管、金属复合管等)和节能节水措施、设备(如减压阀节水型洁具等)。
1.2.1 以人为本建筑给水排水作为现代工业或民用建筑中的一部分,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与施工理念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中,自动抄水表系统和卫生间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是这一问题的突出体现。
自动抄水表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水表计量技术,进行用户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最终将城市居民用水信息加以计量、存储、统计的综合处理系统。
建筑给排水工程1. 简介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指为建筑物提供清洁水源,并将废水、污水以及雨水排除出去的工程。
它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2. 给水工程给水工程是指将自然水源经过处理后供应到建筑物内的水系统。
常见的水源包括自来水、井水和地下水等。
给水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自来水供应系统自来水供应系统是最常见的给水系统,它通过水厂将水从水源地引入,经过附加处理后供应给建筑物。
自来水供应系统包括水源引入系统、水处理系统、供水管网以及用户进水系统等。
2.2 井水供应系统井水供应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给水方式,特别适用于无法接入自来水管网的地区。
井水供应系统主要包括井水提取系统、水处理系统以及用户进水系统等。
2.3 地下水源供水系统地下水源供水系统利用地下水作为给水来源,经过提取、处理和输送后供应给建筑物。
这种供水方式适用于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3.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是将建筑物内产生的污水、废水和雨水排出建筑物的系统。
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保持建筑物内部的干燥,并防止水logging产生。
排水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排放系统负责将建筑物内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到污水管网中。
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排水管网等。
3.2 雨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用于将建筑物内部产生的雨水排放到雨水管网中。
雨水排放系统主要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排放系统以及排水管网等。
3.3 通风排风系统通风排风系统用于保持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清爽,并将不必要的气体和异味排出。
通风排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排风系统以及通风管道等。
4. 工程设计与施工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布置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确保水流及时流动并排除污水和废水。
同时,还需要安装适当的设备和阀门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修。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规范一、前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规范施工对于保障水资源供给和废水排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规范,旨在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材料准备1. 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具有合格证明。
2. 在施工前,对于金属管道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腐蚀、弯曲或其他损坏。
三、施工过程1. 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施工安全警示牌。
2.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清洁、整齐,避免杂物对施工造成干扰。
3. 管道敷设前,应对场地进行勘测,并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已有建筑物和设施造成损坏。
4. 排水管道和给水管道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5. 管道连接应牢固可靠,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并进行充分的密封处理,以防止水泄漏和污水泄露。
6. 在施工过程中,严禁使用已损坏的材料进行修复,一经发现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7. 完成施工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验,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并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设备。
2.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合适的隔离设施,确保工人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3. 对于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合适的脚手架和安全绳,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4. 施工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体积聚并对工人造成伤害。
五、施工质量检查1. 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专门的监理人员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 对于关键节点和连接部位,应进行强度和密封性的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
3. 检查结束后,应填写相应的检查记录,并进行归档存储。
六、施工验收1.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验收工作。
验收范围包括施工质量、安全措施、系统运行等方面。
2. 验收人员应包括建设单位代表、设计单位代表以及监理单位代表等。
3.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1. 简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内部,为了满足生活、生产和其他活动的用水需求,以及排除废水和污水的工程体系。
它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2. 建筑给水工程2.1 供水系统供水系统是指为建筑物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的系统。
它包括水源、净化处理设备、输水管网和用户配套设备。
以下是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水源:供水系统的水源可以是自来水厂、水井、水库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水源,保证水质安全。
•净化处理设备:对水源进行预处理和净化,以去除悬浮物、有机物、细菌等,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输水管网:输水管网将净化处理后的水送至建筑物内的用户点,通常采用PE管、PP-R管等材料。
•用户配套设备:在建筑物内,每个用户点需要安装龙头、水表、水箱等设备,以便用户使用和控制用水量。
2.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指将建筑物内产生的废水和污水排出系统外的工程体系。
它包括排水管网、排水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
以下是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排水管网:排水管网将建筑物内产生的废水和污水收集并排出建筑物,通常采用PVC管、铸铁管等材料。
•排水设备:在建筑物内的各个功能区域,需要安装下水道、洗手池、马桶、浴缸等排水设备,以便将废水和污水引流至排水管网。
•污水处理设备:为了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建筑物通常需要配套污水处理设备,对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进入环境。
3. 设计与施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
以下是设计与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3.1 技术要求在设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时,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合理选择材料、计算管径和施工方案。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需求和日后维护操作的方便性。
3.2 协调与合作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往往需要与其他专业进行协调与合作,如电气工程、暖通工程等。
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确保各个工程系统之间的无缝衔接和协调。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现代建筑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其作用十分重要,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环境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将介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定义、作用、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等方面。
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定义与作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指将清洁水源引入建筑内,同时将使用过的污水排出建筑的工程。
它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
在建筑给水方面,它起着引入清洁饮用水的重要作用。
清洁水源可以从公共自来水管网或私人水井等地获取,然后通过给水设施如水管、水泵等引入建筑内部。
这样,居住在建筑内的人们可以方便地使用干净的饮用水。
在建筑排水方面,它主要是将使用过的污水及时排出去,以保证建筑的卫生环境。
污水会通过排水系统如下水道、排水管道等被排出,最终进入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如果建筑的排水系统不完善或者污水处理不当,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卫生问题,并且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常见问题1. 给水量不足或质量不佳建筑给水量不足或质量不佳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主要原因可能是给水管道损坏、水流不畅或水源受污染等。
解决方法通常包括检查水源、维护供水管道等措施。
2. 排水难以处理建筑排水难以处理也是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污水排放量大、有毒或易燃等。
这种问题可能是排水管道损坏或排放位置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主要包括管道修复、修改排水系统设计等措施。
3. 管道氧化建筑内部的给水、排水管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受到氧化、锈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管道强度削弱、易损坏或者影响水质等。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更换管道或者进行管道维护等手段来进行维修。
4. 排水系统阻塞排水管道堵塞可能是由于固体废弃物或其他杂物在管道中造成的,会影响整个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人工清理或者引入专业的管道清洁设备等方式进行处理。
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1. 严格管控污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保护环境紧密相关。
为了保证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建筑的给水排水系统必须得到严格的管理和监控,并且要采用环保先进工艺。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八版1. 引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指将自然界的水资源引入建筑物内供人们使用,并将废水排出建筑物的工程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八版的相关内容。
2. 变化与更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八版相比于前几个版本,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和更新:2.1 技术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技术也得到了更新和改进。
新版工程注重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原则,引入了可再生能源、节水设备等新技术,使得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2.2 设计标准调整新版工程对建筑给水排水的设计标准进行了调整。
在考虑建筑物类型、使用人数、水质要求等方面做出了更精确的规定,以保证建筑物的功能和环境要求的一致性。
2.3 增强安全性第八版工程加强了给水排水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引入自动监控设备、紧急处理措施等措施,保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主要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八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指将自然界的水资源引入建筑物内供人们使用的系统。
第八版工程对给水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包括引水系统、水源设备、水处理设备、供水管网等。
工程要求给水系统在供水质量、供水稳定性、节水技术等方面达到更高的要求。
3.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指将建筑物内产生的废水排出建筑物的系统。
第八版工程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排水管道、排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
工程要求排水系统具备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止污水倒流、保护环境等功能。
3.3 管道材料与配件管道材料与配件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第八版工程对管道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包括材料的耐压性能、防腐性能、环境友好性等。
同时,配件的选用也需要符合工程设计标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4 设备选型与安装设备选型与安装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关键环节。
第八版工程对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提出了更加精确的要求,包括设备的性能指标、安装位置、安装要求等,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建筑给排水工程方案一、工程概况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指为了满足建筑内部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的需要,采取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在建筑物内部设置管道、设备等设施,使建筑物内的用水和排水得到合理且有效的处理的一项工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建筑物内部的用水和排水安全、卫生以及经济和方便。
二、设计原则1.水源充足:保证建筑物供水系统的水源充足,保证用户实际用水需求。
2.排水顺畅:保证建筑物内部排水系统设计合理、通畅、排水性能良好。
3.安全性:保证建筑物内部给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
4.节能与环保:提高设备的效率,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
三、供水系统设计1.供水管道设计:供水管道应采用耐热、耐腐蚀、耐压的材料,管径应根据建筑物的用水需求和布局合理确定。
2.水箱设计:设计合理的水箱容量,保证水流量和水压的稳定。
3.水泵设计:根据建筑物规模和用水需求确定水泵的参数和数量。
4.防护设施:对供水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和管道进行防护,保证设备的运行稳定。
四、排水系统设计1.排水管道设计:排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耐酸碱的材料,管道的坡度应符合排水标准,以保证排水通畅。
2.排水口设计:排水口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低洼处,设计合理的排水口数量和位置,以保证排水迅速、有效。
3.检查井设计:对于大型建筑物,应设置检查井,便于排水系统的检查、维护和清洁。
4.泵站设计:对于排水不畅的区域,应设置泵站,提高排水效率。
五、污水处理系统设计1.污水管道设计:污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耐高温、耐压的材料,保证污水通畅、安全排放。
2.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大型建筑物,应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保证环境卫生。
3.污水泵站设计:对于需要提升排水的区域,应设置污水泵站,提高排水效率。
4.沉淀池设计:对于需要处理大量废水的场所,应设置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初步的处理。
六、节能与环保1.采用高效的供水设备和排水设备,提高设备的效率。
2.合理设计水箱和排水口的数量和位置,减少供水和排水管道的长度,降低能耗。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一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1.2 教学内容介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组成部分。
阐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功能、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分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简单示意图。
第二章:建筑给水工程设计2.1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流量和设计压力。
熟悉建筑给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
2.2 教学内容讲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流量、设计压力的计算方法。
介绍建筑给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的要点。
分析建筑给水工程中的水泵选型和给水系统的水压控制。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和设备选用。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一个简单建筑的给水设计流量和设计压力。
第三章:建筑排水工程设计3.1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流量和设计坡度。
熟悉建筑排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
3.2 教学内容讲解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流量、设计坡度的计算方法。
介绍建筑排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的要点。
分析建筑排水工程中的排水系统的水封保护和设备选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和设备选用。
3.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排水工程设计原则的理解。
P12设水泵给水式(A)系统简单,供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耗能较多。
为了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节省电能,当水泵与室外管网直接连接时,应设旁通管。
适用场所: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时采用设水泵给水式(B)特点:系统简单,供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耗能多。
适用场所:水压经常不足,用水较均匀,且不允直接从管网抽水时采用。
设水泵和水箱给水式特点: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可缩小水箱的容积。
供水可靠,投资较大,安装和维修都比较复杂。
适用场所: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且室用水不均匀时采用。
气压给水式特点:供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水泵效率低、耗能多。
适用场所:外网水压不能满足所需水压,用水不均匀,且不宜设水箱时采用。
分区给水式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外网压力,供水安全,但投资较大,维护复杂。
适用场所:供水压力只能满足建筑下层供水要求时采用。
分质给水式特点:根据不同用途所需的不同水质,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的建筑供水。
适用场所:小区中水回用等P16(3)、明设exposed installation 室管道明露布置的法。
暗设concealed installation,embedded installation 室管道布置在墙体管槽、管道井或管沟,或者由建筑装饰所隐蔽的敷设法。
给水管暗装时:横管:敷设在地下室、设备层、管沟及顶棚。
立管:敷设在公用的管道井;竖向管槽,支管在墙槽。
在管道上的阀门处应留有检修井,并保证维修便。
管沟应设置更换管道的出入口装置。
(4)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同沟时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面,热水管下面。
给水管不得与易燃、可燃、有害液、气体管道同沟。
(5)给水管埋地敷设时室管道覆土深一般不小于0.3m,地下室的地面下不得埋设给水管道,应设专门的管沟。
室外埋地管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并在冰冻线以下0.2m。
管道不得穿越设备基础,应避开可能重物压坏处。
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或交叉埋设时,管外壁的最小净距分别为0.5m 和0.15m。
第10章给排水工程一、学习重点(一)基本概念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直接服务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内部及居住小区(含厂区、校区等)范围内的生活设施和生产设备的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2、建筑给水:是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内部和居住小区范围内的生活设施和生产设备提供符合水质标准以及水量、水压和水温要求的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的总称。
3、建筑排水: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内部和居住小区范围内生活设施和生产设备排出的生活排水、工业废水以及雨水的总称。
(二)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给水排水工程可以分为城市公用事业和市政工程的给水排水工程;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的给水排水及水处理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整体由建筑内部给水、建筑内部排水、建筑消防给水、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建筑水处理以及特种用途给水排水等部分组成。
1、给水工程(1)城市给水①城市给水系统的组成城市给水主要是供应城市所需的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用水。
城市给水系统一般由取水工程、输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和配水管网工程四部分组成。
城市给水设计的主要准则是:保证供水的水量、水压和水质,保证不间断地供水和满足城市的消防要求。
取水工程是城市给水的关键,取用地表水源时应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不论地下水源还是地表水源均应取得当地卫生部门的同意。
给水处理工程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处理工艺,除去水中的杂质,保证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②城市给水系统城市给水系统根据水源性质:可分为地面水给水系统和地下水给水系统。
根据供水方式:可分为重力给水和压力给水系统。
城市给水系统概括起来有下列几种:A、统一给水系统;B、分质给水系统;C、分压给水系统;D、分区给水系统;E、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F、区域给水系统;G、中水系统。
③增压、贮水设备包括:水泵、贮水池、水箱、气压给水设备(2)建筑给水供给居住小区范围内建筑物内、外部生活、生产、消防用水的给水系统,包括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与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两类。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1【单选】超过7层的住宅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当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其直径不应小于()。
A. DN66
B. DN65
C. DN64
D. DN63
正确答案:B
2【单选】消火栓水枪一般为直流式,喷嘴口径一般为()。
A. 13mm,16mm两种
B. 16mm,19mm,25mm三种
C. 16mm,19mm两种
D. 13mm,16mm,19mm三种
正确答案:D
3【单选】最低供水温度一般不低于()?
A. 75℃
B. 65℃
C. 55℃
D. 45℃
正确答案:C
4【多选】消防栓内一般包括()组成成分?
A. 启动水泵按钮
B. 消防卷盘
C. 水龙带
D. 喷枪
E. 消火栓
正确答案:A C D E
5【多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原水水处理应根据()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按一定条件确定?
A. 水加热设备的构造
B. 水温
C. 水量
D. 水质
正确答案:A B C D
6【多选】在专业设计管道中,选泵是常见的工作。
选泵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分别是()?
A. 规格
B. 型号
C. 扬程
D. 流量
正确答案:C D
7【判断】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属于高层建筑。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8【判断】每一个消防栓的保护半径是150m。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9【判断】快速式水加热器的加热时间和热媒与被加热水的温度关系曲线为对数曲线。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10【判断】设置报警阀的地点应距地面高度1.5m。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