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物质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名词解释1 .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
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
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2 .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
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3 .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 期、S 期、G2 期和M 期。
4 、染色质和染色体: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
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
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5 、不定根:生长在茎节、节间或芽的基部,叶或老根上,且发生位置无规律的根。
6 、根瘤:由固氮氮细菌、放线菌侵染宿主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
7 、叶痕:由叶片脱落后,在基上留下的痕迹。
8 、营养繁殖:用营养器官面不是种子进行繁殖。
9 、嫁接:利用植物具有创伤愈合力所进行的人工营养繁殖。
10 、直根系: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主根上再生出各级侧根的根系。
11 、拔节:禾本科植物在幼苗阶段时,顶端生长非常缓慢,各节都密集于基部,当基部节间进行居间生长,开始伸长时,叫拔节。
12. 根条比率:植物根系和枝叶之间关系密切,导致生长上表现出一定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称为根条比率。
13. 顶端优势:顶芽对腋芽、主根对侧根生长的抑制作用,称为顶端优势。
14. 多胚现象:一粒种子中具有一个以上胚,称为多胚现象。
15. 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由产生孢子的二倍体世代(无性世代)和产生配子的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知识点一 走进细胞1.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 病毒相关知识整合。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本质区别细胞内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壳多糖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和核仁有核膜和核仁DNA 存在形式 裸露存在 核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质)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进行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不遵循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可遗传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细胞分裂 一般为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共性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都有核糖体4 .细胞学说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课本细研】(必修1 P5)种群和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必修1 P4)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细胞代谢;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的增殖、分化;遗传与变异的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必修1 P8)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必修1 P9)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必修1 P10)拟核:原核细胞内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一、课程标准与必背知识点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1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1.1.1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1)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均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由单体组成的多聚体 (2)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包括有机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和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均有C、H、O,蛋白质主要元素还有N、S,核酸还有N、P,磷脂还有N、P。
(3)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中,含量较多的有C、H、O、N、P、S、K、Ca、Mg等元素,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元素含量很少,如Fe Mn Zn Cu B Mo等,称为微量元素。
(4)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能找到但含量大不相同。
1.1.2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中具有重要作用(1)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大,绝大多数是自由水,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它物质相结合,叫结合水。
(2)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运输物质、反应介质、参与反应、形成内环境、通过流动运输营养和废物);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蛋白质、多糖等结合)(3)细胞内自由水占比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结合水越多,细胞抗逆性强。
1.1.3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1)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有的无机盐是构成化合物的成分(M g与叶绿素,F e与血红素);有的是细胞结构成分(P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有的参与重要生命活动(人体缺Na+引起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动物缺Ca2+会出现抽搐);有的参与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平衡等。
总之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重要作用。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一、选择题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由许多葡萄糖分子合成糖原的过程中一定有H2O产生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答案】C【解析】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水在细胞中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A正确;B.葡萄糖是单糖,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糖—糖原的过程中一定有H2O产生,B正确;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一部分来自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分解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的分解,C错误;D.光合作用光反应中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中将固定的CO2(C3)还原成(CH2O),D正确。
故选C。
2.用高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氢键、二硫键等化学键有关C.胰岛素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D.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答案】B【解析】A.蛋白质变性后其空间结构改变,但其中的肽键没有断裂,变性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错误;B.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如二硫键)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氢键、二硫键等化学键有关,B正确;C.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胰岛素后,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失去活性,C错误;D.尿素会使蛋白质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但蛋白酶处理蛋白质,蛋白质变性后不能复性,D错误。
细胞的物质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核心知识点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①比利时的维萨里和法国的比夏分别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②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的胡克。
③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的是荷兰的虎克。
④施菜登和施旺发表的研究报告,使人们认识到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
⑤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的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⑥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科学家施菜登和施旺建立。
学说具体内容如下: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生物、动植物、细菌、病毒)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②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③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定埋下伏笔。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植物没有这系统层次,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原因是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6.根据部分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动物细胞,发现它们都有细胞核,才得出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
细胞:除病毒、类病毒和噬菌体以外的所有生物体组成结构、执行功能及遗传的基本单位。
原生质(protoplasm):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基本化学组成为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是亲水胶体,动态体系。
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胞内由原生质分化组成的各种结构的统称,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壁:细胞壁是一个有代谢活性的动态结构,它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识别、物质代谢等过程。
在植物形态建成中起重要作用。
胞间层:为相邻细胞间的粘接层,主要成分为果胶质(多糖)。
胞间隙:有些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果胶质分解,彼此间形成的大小、形状、位置不一的空隙。
初生壁(primary wall):在细胞停止生长之前形成的,常较薄而柔软,有韧性,适合细胞生长。
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蛋白质。
是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壁层(除沉浸在营养细胞中的生殖细胞).次生壁(secondary wall):细胞停止生长或部分停止生长时形成,位于初生壁之内,均匀加厚或部分加厚。
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还含有木质素等成分,常呈现不同层次,质地坚硬,具抗张强度。
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壁层。
过氧化物酶体:参与绿色细胞中由叶绿体、过氧物酶体和线粒体合作完成的光呼吸。
乙醛酸循环体:油料植物萌发的种子中。
储存在子叶和胚乳中的脂类物质转化为糖类。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细胞骨架遍布于真核细胞胞基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组成;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壁的形成及细胞内组分的运动等.后含物(ergastic substance):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包括贮藏的需要时可动用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及次生物质,是非生命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胞间连丝(plasmodesma):活细胞的原生质体之间,穿过细胞壁的管状连接结构.质膜形成外围,压缩内质网形成中央的连丝微管,两者之间为细胞质通道。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能力。
这些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依赖于细胞内复杂的物质基础。
本文将探讨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参与的过程,以及生物分子的功能和协同作用。
一、有机物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细胞内重要的能量来源,它们被分解为葡萄糖后,通过细胞呼吸过程产生能量,并提供给细胞进行各种工作。
此外,碳水化合物还参与细胞结构的构建,如细胞膜中的糖蛋白质和糖脂。
2. 脂类脂类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细胞的结构基础。
此外,脂类还在细胞内储存能量,并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调节功能。
3. 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内功能最为复杂的有机物之一,它们参与了几乎所有细胞过程,如酶的催化作用、细胞骨架的构建、信号转导的传递等。
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包括原核生物的原核蛋白质、真核生物的染色质蛋白质、肌动蛋白等。
4. 核酸核酸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者,包括DNA和RNA。
DNA储存了细胞遗传信息,RNA则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
这些核酸分子在细胞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无机物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 水水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也是许多细胞反应的媒介物。
水在细胞内维持渗透压平衡,促进物质的运输和代谢反应的进行,同时也是许多酶催化反应的基础。
2. 离子离子在细胞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钙离子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和肌肉收缩;钠离子和钾离子维持了细胞膜的电位差,参与了神经传递过程;镁离子则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3. 氧气氧气是细胞呼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底物,它与有机物反应产生能量。
氧气也参与了许多其他的氧化反应,细胞能量释放和物质代谢离不开它。
4.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细胞内存在各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锌等。
这些物质在维持细胞生理功能、调节酶的活性和参与代谢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与调控机制细胞作为生命体的最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的生命活动是由一系列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机制共同组成的。
这些物质和机制相互作用,形成了细胞的特定生命活动。
下文将就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机制进行探讨。
一、细胞的物质基础1.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之一。
有些细胞有细胞壁,还有一层细胞膜,其内部包含一个细胞核等器官。
而有些细胞是无细胞壁的,不过仍有细胞膜。
细胞的结构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各个器官间的协同作用决定了细胞自身的功能。
2.分子在细胞内,大量分子形成了细胞的物质基础。
包括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和无机物(如水、离子等)。
这些分子不仅为细胞提供了能量和原料,还直接参与调控细胞生命活动。
3.代谢物细胞的代谢物也是细胞物质基础的一部分。
随着代谢的进行,细胞会产生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如酶、细胞色素、色氨酸、鸟苷酸、ATP等。
这些代谢物不仅参与了能量转化,还参与了RNA 的合成和调控,受体调节等多种生命活动。
二、细胞的调控机制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是由复杂的调控机制控制的。
在细胞内,有许多环节需要经过精细调控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1.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细胞调控机制的重要环节。
它介导了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如细胞分裂、凋亡、生长等。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外部的信号分子、受体和内部的信号通路等多个环节。
2.基因调控基因调控也是细胞调控机制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了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等多个方面。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多种因素,如转录因子、miRNA、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等。
3.代谢调控代谢调控是细胞调控机制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细胞内各种代谢途径的启动、抑制和调整等多个方面。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许多代谢酶和调节因子。
总之,细胞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物质基础和复杂的调控机制共同作用形成的。
了解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还能为掌控生命的发展提供指导。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物质基础知识点细胞中的物质基础是高中生物的重要知识点,想要掌握吗?快来这里看看总结好的知识点吧。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中生物细胞中的物质基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高中生物的细胞中的物质基础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P、S【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量少但生物必需)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元素:C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P、S(共占细胞总量的97%)细胞鲜重时,主要元素的含量依次是:O、C、H、N、P、S细胞干重时,主要元素的含量依次是:C、O、N、H、P、S植物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N、P、S、K、Ca、Mg植物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Fe、Mn、B、Zn、Cu、Mo、Cl、Ni 光合作用有关元素:N、P、K、Mg、Fe 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C、H、O、N、Fe叶绿素的组成元素:C、H、O、N、Mg 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C、H、O、N、I2、细胞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解析】水是活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约占细胞鲜重的80%~90%,在干种子和休眠时的种子中含水量较少。
水在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溶剂,有利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的进行存在于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和细胞质基质中;结合水在细胞中与某些亲水性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结合。
实际上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其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例与细胞代谢旺盛程度正相关。
细胞中(或生物体)的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强,但抗性越弱;反之,则代谢减弱,但抗性增强。
3、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解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细胞的物质基础
一、考点难点:
二、知识梳理:
例1、现已知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20种,它们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50个氨基酸形成的某蛋白质的一条多肽链的分子量是()A.6400 B.2560 C.5518D.2218
解析: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一个脱水缩合的过程,通过相邻的氨基酸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键而连接起来。
因此,在计算氨基酸一条多肽链的分子量时,仅仅算出氨基酸的总分子量是不够的,还要计算出脱去的水的分子量,两值相减才是多肽链的分子量。
即:一条多肽链的分子量=氨基酸的总分子量-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因此本题的计算过程为:128×50-18×49=5518。
若为一条肽链时,则脱水数=肽键数= n-1 (n表示氨基酸数)
若为m条肽链时,则脱水数=肽键数= n-m (n表示氨基酸数, m表示肽链数)
答案:C
例2、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A. 4、8、4和4、8、4
B. 4、5、4和4、5、4
C. 4、5、4和4、8、4
D. 4、8、4和4、5、4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核酸的种类以及DNA、RNA的化学组成和区别。
构成噬菌体和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分别为DNA、RNA,组成DNA和RNA的碱基各四种;组成DNA 和RNA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都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
烟草为高等植物,构成它的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类。
由于DNA和RNA各含有的4种碱基中,有A、C、G三种相同,只是RNA中以U代替了DNA中的T,因此构成DNA 和RNA的碱基实际上就共有5种;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虽有三种碱基相同,但由于五碳糖不同,DNA中的核苷酸是由脱氧核糖组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RNA中的核苷酸是由核糖组成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因此,DNA和RNA中的核苷酸就共有8种。
答案:C
例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所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A、少
B、多
C、相等
D、无规律
解析:油料作物种子含脂肪较多,水稻等谷类种子含淀粉多。
脂肪和淀粉都是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它们被氧化分解都产生CO2 和H2O。
由于脂肪中H的含量比淀粉高得多,所以氧化时需氧量就大。
因此,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所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多。
答案:B
例4、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含有0.9%的氯化钠的溶液中,医生常给脱水病人注射0.9%的生理盐水。
因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在浓盐水中会因失水过多而皱缩,因而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这说明()
A. 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B. 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 红细胞的特性造成的
D.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有重要功能
解析:红细胞的生活环境为浓度相当于0.9%的氯化钠的溶液,当外界环境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时,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都将随之发生变化。
这说明红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都与氯化钠有关,即与无机盐有关。
答案:D
四、自练自测: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淀粉、蛋白质、脂肪所用的试剂依次是()
①双缩脲试剂②斐林试剂
③稀碘液④苏丹Ⅲ染液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答案:D
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同生物体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B.在所有生物体细胞中,各种元素含量相同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D.组成生物体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答案:B
3、某一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151个,则此分子中—NH2和—COOH的数目至少有()A.152;152 B.151;151 C.1;1 D.2;2
答案:C、
4、R基为—C3 H 5 O2的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C、H、O、N的原子数分别为( ) A.
5、9、4、1 B.4、8、5、2 C.5、8、4、1 D.4、9、4、1
答案:A
5、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蛋白质的结构不相同的原因( )
A.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B.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C.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都不同
答案:D
6、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运用的原理是()
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的分布
B、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的分布
C、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和RNA,由此说明DNA和RNA的分布
答案:C
7、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只贮存在DNA分子中
B、HIV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
C、所有生物的DNA,都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D、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所以连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只有4种
答案:B
8、下列哪一组物质是DNA的组成成分()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C.核糖、碱基和磷酸D.核苷、碱基和磷酸
答案:B
9、下列哪项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A、葡萄糖和蔗糖
B、乳糖和麦芽糖
C、淀粉和脱氧核糖
D、蔗糖和纤维素
答案:D
10、.糖类不含有,脂质不一定有,蛋白质也不一定有,而核酸一定有的元素是:()
A、N
B、P
C、S
D、Fe
答案:B
五、小试牛刀:
1、(2005年理综全国卷I,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答案D
六、网络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