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技巧运动:直腿后滚翻
- 格式:docx
- 大小:12.98 KB
- 文档页数:3
直腿后滚翻教案第一次课班级:高一1、2班男生人数:40人学习内容1、直腿后滚翻2、课课练:素质练习学习目标1、通过游戏占山为王、热身操,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兴趣浓厚,动作到位,舒展大方,节奏感强。
2、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的反复练习及纠错,3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直腿后滚翻技术。
60%以上的学生通过保护与帮助以及斜坡下的练习,完成直腿后滚翻技术。
通过课课练平板支撑的系列练习,发展学生的腰腹肌力量。
3.、通过保护与帮助,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勇于探索、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重难点重点:直腿翻臀,屈体叠紧难点:在直腿滚翻过程中保持直腿教学准备篮球场2 块音箱2个大垫子11块小垫子40块足球护腿板21块护膝21套直腿后滚翻图解一大张练习策略11小张安全措施上课前进行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好保护与帮助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教法与手段学习方法与活动练习时间练习次数导入与热身部分一、课堂常规二、热身练习1、游戏-------占山为王目的:发展灵敏素质、准备活动。
准备:学生通过蛇形跑后,成同心圆面向圆心站立,。
方法:按老师的要求,学生顺着同心圆进行跑动。
听到老师报的数字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按照要求坐到垫子上,没有按照要求的同学即为失败。
失败的学生做5个蹲立起。
一、课堂常规a.整队集合b.师生问好c.宣布本堂课教学内容d.安全性教育e.安排见习生教法:教师语言手势提示二、热身练习1、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和规惩罚办法2、老师巡视监督游戏的完成情况与惩罚。
3、第一次外圈内圈顺时针慢速跑动;第二次内圈逆时针、外圈顺时针由慢到快跑动。
1.四路弧形集合要求:站姿端正、精神饱满、集合快速、安静、整齐二、1、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热身活动,响应教师激励。
2、听到老师报的数字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按照要求坐到垫子上,没有按照要求的同学即为失败。
失败的学生做5个蹲立起。
2分钟4分钟2次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教法与手段学习方法与活动练习时间练习次数导入与热身部分2、热身操3、专项练习---信任背摔3、老师提醒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操,先动起来,动作幅度要大。
高中体育直腿后滚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腿后滚翻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3. 强化学生的腰腹力量和腿部控制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内容- 直腿后滚翻的准备工作。
- 直腿后滚翻的动作分解。
- 直腿后滚翻的连贯动作练习。
- 安全注意事项的强调。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教师先进行正确的动作示范,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动作要点。
- 分解教学:将动作分解成几个步骤,逐一指导学生练习。
-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察、提醒和帮助。
- 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教学步骤准备活动1. 热身运动:包括跑步、跳跃、伸展等,以增加身体温度,预防运动伤害。
2. 基础体操动作:如前滚翻、侧手翻等,为学习直腿后滚翻打下基础。
动作分解教学1. 起始姿势: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并紧贴地面,双手放在臀部后方,指尖朝向脚尖。
2. 重心后移:慢慢将重心后移,直到头部接触地面,双手支撑头部两侧。
3. 滚动过程:利用腰部力量,保持腿部伸直,使身体向后滚动,双手随之移动到身体两侧。
4. 完成姿势:当背部接触地面时,迅速用手臂推地,使臀部着地,完成整个动作。
连贯动作练习1. 无障碍练习:在垫子上反复练习直腿后滚翻,注意动作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2. 设置障碍练习:在垫子上设置障碍物,模拟实际比赛中的情况,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练习空间足够大,避免碰撞。
- 使用专业的体操垫,减少受伤风险。
- 初学者应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 注意身体的舒适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伤害。
教学反思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总结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直腿后滚翻》教学设计《直腿后滚翻》教学设计一、课标内容直腿后滚翻二、教材分析直腿后滚翻是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技巧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
直腿后滚翻,是绕身体横轴向后方向的滚翻动作。
是在团身后滚翻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动作。
其动作的形态特征是:在整个滚翻过程中,两腿始终保持并拢伸直,并保持躯体姿势完成动作。
因而又称屈体后滚翻。
在技术环节上,直腿后滚翻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站立至臀部坐地。
此阶段的特点是降低身体重心位置,通过手的支撑和重心后移,使臀部缓冲着地,并形成转动。
因此,要求上体尽量前屈靠近大腿,两手主动尽早地撑地,起到一个支撑过渡作用,来减缓臀部直接触地的力量。
第二阶段,由坐撑开始至两手肩上撑地。
此阶段的特点是减少转动半径,增大转动角速度,通过腰、背、肩部依次着地滚动,迅速过渡到手撑地。
此时,要求做到三快:即快速倒肩,快速收腹举腿翻臀,快速肩上撑地。
以便获得足够的转动能量,为完成后半部分动作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阶段,是由躯体仰卧撑地至滚翻后成站立此阶段的特点是利用转动动能和臂的推撑力量,使身体重心升高,完成滚翻动作。
因此,要求身体尽量保持叠紧,两臂及时充分地用力,加大转动速度,保证动作完成。
三、学情分析本课虽然是男生技巧组合动作单元教学的第二次课,也是学生做好组合动作的关键动作。
体操教材虽然对高中同学来说吸引力不大,但技巧教学对学生的锻炼意义却是其他项目无法替代的。
高一年级是二个班级联合上课,学生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身体素质比较好。
学生通过以往学习,已经具有后滚翻的基础。
根据现在高中生的`好奇、好胜、好玩的身心特点,在传统的教学手段基础上,充分利用他们的物理学和其他相关知识积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不断给予他们挑战难度、挑战对手的动力,从而来达成学习目标。
四、课时安排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新课程的理念,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努力突显“理”字,以理明人,以理促学,尝试一些新的教法学法,以诙谐生动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和谐相处,从身体练习、心理体验和社会适应多方面提升学生的技巧能力、审美能力,本课是单元计划4节课中的第二次课。
《体操技巧:直腿后滚翻》教学设计执教: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依据,在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体育技能学习为载体,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进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充分挖掘体操教材的德育价值,力求使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男生学习和模仿能力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有较强的学习与思考能力,授课班级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后滚翻的动作,对体操有一定的了解。
计划用3课时完成直腿后滚翻的教学任务,本课为第3次课。
在教学设计上我注重个体的差异存在,合理区分层次,区别对待学生。
关注学生心理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技能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同学营造互相帮助、合理评价的氛围。
三、教材分析直腿后滚翻是高中教材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技术环节上直腿后滚翻由直腿后倒、翻臀举腿、收腹屈体、推手直立四个动作组成。
直腿后倒时要上体前驱,双手尽早撑垫,为连贯滚动做准备。
举腿翻臀和收腹屈体为了减少转动半径,增加转动速度,主要是通过腰、背、肩部依次着地滚动迅速过渡到手撑地。
此时,要求做到三快:即快速倒肩,快速收腹举腿翻臀,快速肩上撑地。
以便获得足够的转动能量,为完成后半部动作创造有利条件。
推手直立要求身体尽量保持叠紧,两臂及时充分用力,加大转动速度,保证动作完成。
从健身价值方面考虑,学习直腿后滚翻有利于高中学生发展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锻炼人的前庭器官,提高自我基本活动能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我的保护能力,展现自信心和克服胆怯心理;有利于在相互保护与帮助的学习中促进人际交往和责任感的增强。
能帮助学生审美经验的积累,使其形成姿态美、心里美和动作美的认识,并建立欣赏他人、赞赏自我的习惯,进而促进使对美的观念的了解和形成。
直腿后滚翻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直腿后滚翻是高中体操教学中技巧类模块的内容之一,技巧模块中的技术动作复杂,类型多样,对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完成动作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本节课目的使学生在掌握团身后滚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直腿后滚翻。
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和要求,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我摸索。
通过自主学习,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直腿后滚翻学习和素质练习来培养学生对体操中技巧模块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教材分析直腿后滚翻是高一年级垫上运动的基础型教材,在技术环节上,直腿后滚翻可分三个步骤:由直腿后坐、屈体滚动、立撑成站立。
动作的重点与难点是翻转的速度和推手的力量,翻滚过程中始终保持屈体与直腿,以及各动作环节的协调配合。
它可以发展提高学生的协调、柔韧、力量等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
三、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建立直腿后滚翻的概念,掌握其技术原理和应用,了解直腿后滚翻保护帮助的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90%学生能基本掌握直腿后滚翻动作技术,并且能熟练运用直腿后滚翻的保护帮助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集体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收腹直腿举腿翻臀。
2.教学难点:推手及时有力。
五、本课的教学组织1.教法:灵活导入,提高学生兴趣,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逐渐提高练习难度,通过分解与完整及多种辅助练习的教法使学生逐步掌握动作技术。
2.学法: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然后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解决重点和难点。
3.针对技巧单元的特点,学生的运动负荷不太大,在此模块教学中,安排身体素质练习------“课课练”,来发展学生的力量、柔韧、灵敏的各项身体素质,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体操技巧——直腿后滚翻教学设计执教:一、教学内容体操技巧--直腿后滚翻二、指导思想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学习内容,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础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健身育人功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行的培养;注重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奠基。
三、教材分析体操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是有效增强学生力量、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的心理品质,树立学生自信心、自豪感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中设置了复习、学习和运用拓展练习,是根据我校实际和模块教学的计划和要求,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体现教学的层次性而设置,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挑战、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建立自信自强的健全人格。
四、学情分析我校高中学生都是来源于乡镇农村初中学校,由于师资、安全、器材设施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少有学习或根本就没有学习过体操,因而在体操技能方面非常薄弱。
考虑到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现状,我们把体操类项目作为我校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认识体操的健身价值,让学生走进体操、爱上体操。
通过对体操的学习,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更为广泛的锻炼,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高中《体育与健康》体操模块技巧直腿后滚翻教学设计一、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保健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我校高一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和本校的师资、场地器材等因素制定了体操模块教学。
在课的总体设计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游戏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使学生能适应体操模块的教学,从体操模块教学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使学生形成健美的体魄和匀称的身材。
二、教材分析:本堂课选择了技巧单元中的“直腿后滚翻”,是体操模块教学中的技巧部分。
直腿后滚翻是绕身体横轴向后方向的滚翻动作。
是在初中教材团身后滚翻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动作。
其动作的形态特征:在整个滚翻进程中,两腿始终保持并拢抻直,并保持屈体姿势完成动作。
因而又称屈体后滚翻。
体操技巧项目是高一体育课教学单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体操的技巧教材相对较难,完成动作时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和恐惧心理。
在教学中除了加强动作练习外,还要加强学生体前屈的柔韧性练习和上肢的推撑力量练习。
因此,利用体操的教学特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勇敢果断的品质,在练习时能相互协作,主动帮肋别人。
同时体操讲究姿态美,可以充分展示人体健、力、美,有其特殊的健身功能,提高器官调节功能,提高平衡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
培养勇敢、果断、克服困难和互助精神等优良品质。
本课在教师的启动、引导、调控下,通过营造宽松有序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镇海中学高一八班男生同学,共34人。
该班男生特别喜欢体育活动,身体素质普遍较好,班级纪律好,集体荣誉感强。
学生在初中时,由于受体育终考的限制,没有很好的接触过技巧团身后滚翻,相对来说学生练习技巧技能方面差一些。
四、体操模块的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7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直腿后滚翻,25%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并腿伸直,滚动圆滑,翻后站稳,理解理解快速跑在运动在生活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直腿后滚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要学习直腿后滚翻动作。
内容包括:直腿后滚翻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直腿后滚翻的动作要领,并能够正确完成动作。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直腿后滚翻的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体操垫、标志物。
学具:笔记本、水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然后向学生介绍直腿后滚翻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2. 动作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直腿后滚翻的动作要领,包括:站立、下蹲、翻滚、站立等步骤。
然后示范动作,让学生初步感知动作过程。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巩固练习(5分钟)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教师观察学生的动作,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直腿后滚翻动作要领:1. 站立2. 下蹲3. 翻滚4. 站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直腿后滚翻的动作要领。
答案:直腿后滚翻的动作要领包括:站立、下蹲、翻滚、站立等步骤。
2. 作业题目:请谈谈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答案: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可以收获动作技能,不足之处可以是通过课后反思和改进,提高自己的动作水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直腿后滚翻动作要领的详细描述:包括站立、下蹲、翻滚、站立等步骤的动作细节。
2. 安全注意事项的强调:避免在练习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如摔倒、扭伤等。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细节重点关注1.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体操:直腿后滚翻》课时教学设计执教:年级:高一年级学生数:32人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1.指导思想本课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更应该注重其在运动中的快乐感。
通过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培养学生在练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并体验运动的乐趣。
本课每一环节都围绕着“体操”做活动,根据学生兴趣与实际情况,“分组分层”的进行训练,让学生深入了解直腿后滚翻的技术特点,激发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学习兴趣,培养互相协作的精神,养成积极主动锻炼的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思想。
2.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中《体育与健康》全一册教材体操模块,主教材直腿后滚翻是技巧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加强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以及肌肉的力量,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
完成该动作的关键是滚动过程中要身体叠紧、保持直腿。
就高一学生来说,在初中阶段已有后滚翻的学习基础,所以只要在教学中强调直腿翻滚,同时提高翻转速度和支撑力量便可以基本掌握此项技术。
3.学情分析此阶段的学生身高、体重、身体结构和外部形态,各器官基本成熟,具有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同时也具备了较高的运动能力。
根据学校选项教学安排,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选修体操课的男生,共32人。
高一男生一般对上体育课兴趣较高,但面对单纯的教学缺乏兴趣,故本课教师多加鼓励和采用学生间互相研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后滚翻,为本次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
4.目标设置及重难点1、通过本课练习,使学生了解直腿后滚翻的技术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技巧项目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直腿后滚翻的锻炼价值。
学习直腿后滚翻技术动作,使80%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30%学生能完整完成此项技术动作。
2、改进、提高直腿后滚翻技术,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移动能力、反应速度及空间感知能力。
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技巧
运动:直腿后滚翻
技巧运动:直腿后滚翻
华埠中学余秀均
本节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水平五学生的身心特点,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和谐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总目标。
注重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理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直腿后滚翻选自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
康教材,本课主教材直腿后滚翻是技巧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加强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
通过直腿后滚翻动作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断克服自身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根据学校选项教学安排,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男生,共32人。
高一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具有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同时也具备了较高的运动能力。
高一新生一般对上体育课兴趣较高,但面对单纯的教学缺乏兴趣,故本课安排竞赛和游戏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一学生大部分学习过后滚翻技术,这对学习新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屈体叠紧直腿后坐、推撑及时有力。
教学难点:身体后坐时的恐惧心理。
教法:讲解示范法、分解与完整练习法、游戏法、纠正错误法、激励评价法等。
学法: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自我评价法等。
在技术教学和练习的全过程中时刻要
求并强调保护与帮助。
场地:篮球场。
器材:小体操垫24块,大体操垫8块,跳绳或橡皮带8根,展示图4张。
练习密度为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