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可视化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59.89 KB
- 文档页数:3
智能油田的数据治理工程及应用技术研究1. 引言1.1 智能油田的概念智能油田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来实现油田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油田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油田生产运营,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提高油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油田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油田需要具备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测能力,可以实时监控油井、管道、设备等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处理;二是智能油田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能力,通过对大量的油田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做出精准的生产调度和优化决策;三是智能油田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和管控,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对油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测和控制。
智能油田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使油田生产管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的理念和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油田将在油田生产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油田生产管理带来新的理念和方式。
1.2 数据治理工程的重要性数据治理工程在智能油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油田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油井生产数据的急剧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海量数据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治理工程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治理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及时性,从而提高油田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在智能油田中,数据治理工程不仅可以帮助油田企业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还可以为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数据治理工程还可以帮助油田企业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降低数据管理风险和维护数据安全。
数据治理工程在智能油田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治理框架和技术体系,才能实现智能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应用。
1.3 应用技术研究的背景应用技术研究的背景是智能油田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油田开发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油田管理和监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油田生产和管理的需求。
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探讨【摘要】油田勘探开发是石油产业的关键环节,数据库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性和数据库技术的作用,然后分析了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中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决策支持和资源优化。
通过数据库技术,油田勘探开发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提高勘探效率和精度。
结论部分探讨了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未来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展望了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潜在发展方向。
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将为油田勘探开发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库技术、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决策支持、资源优化、发展、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性油田勘探开发是石油工业的核心环节,对于国民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是全球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油田勘探开发可以增加石油资源储备,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开发新的油田和利用现有油田资源的高效开采对于满足能源需求至关重要。
油田勘探开发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油田的开发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石油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油田勘探开发还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探索新的开采方法和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这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技术发展。
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应用数据库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和水平。
1.2 数据库技术的作用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管理这些海量数据,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访问性。
智能油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油田资源的逐渐枯竭,智能油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当今能源领域中的热点话题。
智能油田技术指应用先进的控制、传感、通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地面、井下及油田生产系统中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综合应用。
本文将从智能油田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案例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能油田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智能油田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井下监测技术井下监测技术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井下环境的无线传输。
其中,MEMS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应用更是为井下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MEMS技术可以实现在微型芯片上制造出微机电系统,这样可以将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实现在不同物理变量上进行监测。
2. 油田生产系统优化技术油田生产系统优化技术是指对井场、生产平台以及油田生产输送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和优化调整的综合应用。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油田企业提高采油收益、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3. 油藏勘探及评价技术油藏勘探及评价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物理、化学、地球物理等学科的方法,研究油藏的物质组成、物理化学特性、地质结构等,寻找潜在的油藏开发潜力。
此外,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油藏预测方法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智能油田技术的应用案例1. 集成生产系统集成生产系统是指在盆地范围内的油气田中,利用网络、互联网、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将石油勘探和生产的信息资源集中起来,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调度,实现跨井、跨区、跨油田的生产协调和信息互通。
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油气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智能减排系统智能减排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实现对油田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自动监测、控制和减排。
该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油田企业对环境的影响,遵守国家及地方环保法规要求。
3. 智能油田信息平台智能油田信息平台是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油气田生产过程数据共享、全面融合、实时分析和智能决策的平台。
石油勘探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确保石油供应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石油勘探技术的几个主要方面,并介绍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石油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使用地震、电磁、重力、磁力等物理现象,对地下进行探测,获取地下油气的地质信息。
其中,地震勘探技术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通过探测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传播的速度、方向和能量衰减等信息,地球物理勘探可以判断油气藏的分布和特征,从而为石油勘探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测井技术测井技术是勘探工程中的另一项重要技术。
它通过钻井设备在钻孔过程中对地质层进行实时测量,获取地层物理性质和岩性信息。
测井技术有多种方法,包括电测井、声波测井、核子测井等。
这些测井数据可以提供油气藏中油层、水层和气层的界面信息,帮助工程师判断油层的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为油田开发和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三、岩心分析技术岩心是由地层中取得的岩石样品,其分析对于油田开发和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岩心分析技术通过对岩心样本进行物理性质、岩性和地层特征等方面的测试,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油气藏的储集条件和地层性质。
此外,岩心的化学分析还可以确定油气成分和组成,为油田开发提供必要的信息。
四、地震解释与成像技术地震数据是石油勘探中的宝贵资源,其解释与成像对于勘探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地震数据的解释和成像技术可以将地下的二维或三维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地震剖面图和地震井筒图,以呈现地下岩石、构造和油气层等信息。
这些图像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油气储层的范围、厚度和分布情况,指导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综上所述,石油勘探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测井技术、岩心分析技术和地震解释与成像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石油行业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推动了石油勘探的进步和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
54软件开发与应用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近年来,国内各油气田企业面临着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油气生产成本管控难度逐年加大、企业效益差的巨大困难,各企业按照国家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行动纲领的指导,遵照国家“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和“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研究部署企业智能化发展规划,引入最新实用的信息技术,促进深化改革,助力企业突破当前困境、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建设背景“十三五”以来,中国石化贯彻落实国家“两化融合、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战略,与油田企业机制建设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对油气生产管理实施可视化改造、自动化升级、智能化建设,全面实现油气生产过程可视化、生产运行状态全面感知、生产实时监控和高效运行指挥,全面提高油气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油田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胜利油田分面向油气田生产业务需求,引入智能生产模型、大数据技术、云平台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以油田企业为主阵地,启动“油气田生产信息化智能管控APP ”的自主研发。
该项目建设遵循“顶层设计、统一平台、信息共享、多级监视、分散控制”的原则,业务覆盖油气生产领域的信息化需求,包括现场自动化采集与控制、生产视频系统、工业物联网、生产数据服务、智能化生产管控应用以及各个环节的信息化采集标准建设等内容,形成了以油气生产指挥中心为核心的油气生产信息化智能管控模式,满足全面感知、精准管控、超前预警、高效协同、智能优化、科学决策的油气生产管理需求,全面支撑了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及新型管理模式建设,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行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助力,智能引领油气田信息化建设。
2 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2.1 技术架构油气田生产信息化智能管控APP 建设,基于中国石化油田智云的总体架构,围绕油气田生产运行管理业务,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工控安全管理规范的支撑下,集成生产现场的数据采集与自控,视频监控、以及网络建设成果,满足总部、分公司、采油厂、管理区等不同层级的生产管理需要,智能引领油气生产运行新模式。
浅析油田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1. 引言1.1 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油田信息化建设在当今石油行业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油田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油田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
油田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油田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效率,提升油田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油田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实现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勘探开发效率,降低勘探风险,帮助油田提高生产力,增加产值。
油田信息化建设对于促进油田产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加强油田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油田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油田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油田管理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油田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国油田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油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信息化应用范围和效果等方面。
油田信息化建设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滞后和薄弱的情况。
在油田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够高效的情况,导致油田信息化建设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油田信息化建设在管理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油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思考,导致信息化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和协同。
我国油田信息化建设在现阶段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和实施,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油田信息化建设与油田管理和生产的无缝对接。
2.2 油田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油田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油田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展示,从而实现对油田生产、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支持。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与传输:油田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数据,包括生产、地质、工程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油田地面工程技术管理综合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田庆荣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规划设计研究所摘要:以油田“数字化建设”为技术背景,以“统一标准、统一平台”为指导思想,与基础数据库紧密结合,利用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开发了地面工程技术管理综合平台。
平台以大场景航拍影像图(土地、村屯、水系、高程)为核心,通过对物理油田所包含的专题信息数据(井场、站场、道路、电力线路等)进行数字化虚拟建设。
建立油田数字化环境,将三维模型和地理信息数据与生产过程中的动态数据智能采集相结合,对油田生产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油田基础信息在线查询、统计、应用分析、辅助决策等综合信息服务。
关键词:技术管理综合平台;数字化建设;三维建模;集中监控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il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tegrated PlatformTIAN Qingrong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No.5Oil Production Plant,Daqing Oilfield Co.,Ltd.Abstract:With the"digital construction"of oilfield as the technical background,the"unified stan-dard,unified platform"as the guiding ideology,and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database,the in-tegrated platform of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developed by using mature GIS soft-ware products.The platform takes the large scene aerial image map(land,village,water system,eleva-tion)as the core.Through the digital virtual construction of the thematic information data(well site,station,road,power line,etc.)contained in the physical oilfield,the platform establishes the oilfield digital environment,and combines the3D model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with the intelligent acquisition of dynamic data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Various schemes of fiel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re simulated,analyzed,and studied to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reduce production costs,and realiz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services such as on-line query,statistics,application analysis,and auxiliary decision-making of oilfield basic information.Keywords:technology management integrated platform;digital construction;3D modeling;central-ized monitoring油田的生产环节是石油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由于油田的基础设施地理分布性较广,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差异性较大。
油气田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油气工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能源工业,在人类历史上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然而,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成为一大难点。
油气田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正成为当前油气工业发展的热点。
一、研究背景油田地质学、油藏物理学、地震地质学、工程力学等领域是油气勘探开发所需要的学科基础,其中涉及到众多的数据需求和数据处理。
例如,地球物理勘探阶段,通过原始数据提取,其体积常达到几十G以上,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清洗、转换、分析等处理。
此外,在油气勘探、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
因此,如何管理、分析这些数据,准确评价储层、优化开采方案,已成为国内外油气工业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
二、系统设计油气田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主要由原始数据管理、数据处理算法库、数据展示平台、专家支持平台四部分构成。
1. 原始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涉及到数据采集、获得、存储、管理等一系列流程。
数据采集需要高品质、低含杂质、高精度的数据。
原始数据管理是数据存储和数据保护的初级体现,应该依据数据类型和数据量的不同确定合适的数据库管理。
2. 数据处理算法库数据处理算法库主要包含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建模等基本算法。
数据预处理是数据挖掘的前提,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变换、数据规约等。
数据挖掘可以发现隐含于数据集中的模式和规律,包括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时序模式、异常检测等。
数据建模是将经过预处理和挖掘的数据经过模型求解的方法反演出储层的内部结构,如渗导系数、油气储量、油气藏类别、识别水层等。
3. 数据展示平台数据展示平台是油气数据体系通过报告报表、趋势图等图形化方式输出的平台工具。
主要功能有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控制等。
可通过制定数据报告形式和内容,对特定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交流。
通过图表、重要数据必要的展示和发现,使用户更方便地认识工作和管理现状,能够在管理决策中加快对工作和管理现状的分析和决策。
论述长庆油田的数字化应用及发展趋势在石油工业领域,数字化油田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已进入了数宇化、网络化、可视化、自动化闭环新阶段。
数字化油田系统可以实时观察并掌握油田的各种信息以及参数,并通过这些信息和参数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使油田开发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长庆油田的矿产资源登记面积大,管理的油、气、水井多,并且较为分散,企业的管理难度很大,管理成本也很高,为了改善企业的管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强石油企业的竞争力,长庆油田实施了数字化建设工程,建立了全油田统一的生产管理、综合研究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了“同一平台、信息共享、多级监视、分散控制”的目标,使油田的产量不断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油田员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进,数学化油田的各项潜能正在不断地发挥和实现,为石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1数字化油田的定义数字化油田是针对油田勘探开发信息化管理专门开发,以满足日常生产运行、生产管理、生产监控、设备管理、成果展示的需求,是一套集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发布、管理、控制和应用于一体,规范、统一、安全、高效的全新现代化生产经营综合数据一体化管理应用平台。
数字化油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数字油田是指以数字地球为技术指导,以油田实体为对象,以地理空间坐标为依据,收集海量的数据,并进行多种数据融合,运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进行多维表达的技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特征。
广义的数字油田不仅是技术目标,更是管理目标,是油田企业总体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信息化的油田。
2长庆油田数字化系统的组成油田数字化系统是一个涉及到硬件系统、软件系统、通信网络的复杂系统平台。
硬件系统完成前端数据采集、遥控、遥测功能。
软件系统用于后台进行数据显示、汇总分析等功能。
网络系统用于将前端硬件系统和后台的软件系统进行联络起来,达到数据上传下达的目的。
《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研究平台软件(Gxplorer)》一、软件基本情况《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研究平台软件(简称Gxplorer)》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研究系统,软件以井资料地质研究为基础,能将各类地质资料融为一体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和解释成图。
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井资料研究和地质分析成图手段,可以形成地层、层序、沉积相、储集层、生油层、盖层及油气水解释等多种类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和图件。
Gxplorer拥有强大的剖面对比、分析和剖面图自动绘制功能,能方便、快捷地生成符合地质规律、表现力强、美观的地层对比、储层连通、沉积相、构造及油气藏等多种类型的剖面图;可以根据相邻井的分层数据推断设计井位的井的分层数据。
Gxplorer平台能方便地处理和分析定向井和水平井,并形成多种常用的定向井和水平井研究图件;并进行斜井轨迹设计和导出相关的数据。
Gxplorer平台具有强大的平面数据自动分析功能,软件提供了自动统计多种储层参数,包括岩性、砂层累计厚度、平均厚度、最大单砂层厚度、砂岩层数、砂/地比、砂/泥比、油层厚度、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地层系数等各种参数的功能,可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Gxplorer同时还提供了多种网格化插值方法,以生成各种等值线图;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属性参数特征,选择不同的网格化算法;单井提取属性,平面沉积相自动成图。
Gxplorer平台充分运用了最新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给用户提供了强大的三维可视化分析、显示功能,使用户能够在三维空间直观地分析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的变化,强化图件的表现能力,使地质图件更加直观。
Gxplorer平台具有强大的油气水空间关系分析能力,方便快捷的生成多种风格的栅状图,是直观分析和展示油气水关系,提高油田开发水平的有力工具。
Gxplorer具有清晰、先进的数据管理功能,能方便、有效地管理钻井、录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测试、分层、解释结果等各类井数据,使平台内不同模块之间能真正的共享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的动态管理,极大地缩短了研究人员解释和描述油藏的周期。
petrel data analysis 作用Petre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油田勘探和开发领域的数据分析软件,可帮助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对地下油气储层进行详细的分析。
Petrel的数据分析功能非常强大,它能够处理和解释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和地质模型数据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Petrel数据分析的作用和应用。
Petrel数据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地质模拟和预测储层性质: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分析,Petrel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下储层的结构和性质,包括岩石类型、孔隙度、渗透率等。
地质学家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并预测储层中的油气分布和运移方式。
这对于油田勘探和开发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公司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和决策。
2. 辅助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地震数据是勘探人员获取地下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
Petrel具有强大的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功能,可以帮助地震学家快速处理和解释地震数据,提取有效的地下信息。
通过Petrel,地震学家可以进行地震数据的去噪、时差校正、叠前和叠后数据处理等,从而准确地了解地下构造和岩石参数。
3. 分析和解释测井数据:测井数据是油田开发中重要的勘探工具,可以提供地下储层的物性参数和流体性质等信息。
Petrel可以对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下储层的特征和性质。
通过Petrel,地质学家可以绘制测井曲线图,通过测井曲线的变化来识别地下层序、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属性,从而提供准确的地质模型。
4. 地质模型构建和可视化:Petrel有强大的地质模型构建和可视化功能,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将地下储层的复杂结构可视化。
通过Petrel,地质学家可以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地层的分布、结构、性质等。
这对于油田勘探和开发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了解油气储层的分布和性质,优化开发策略和决策。
5. 辅助决策和优化开发策略:Petrel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集成和解释,帮助公司制定合理的勘探和开发策略。
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可视化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8-07-06T11:24:41.6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作者:周国强
[导读] 摘要:在油田信息化系统中,如何将数据与图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动静态数据结合,达到数据即是图形、图形即是数据的目的,是勘探开发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需要实现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图形是数据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因此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平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610059)
摘要:在油田信息化系统中,如何将数据与图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动静态数据结合,达到数据即是图形、图形即是数据的目的,是勘探开发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需要实现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图形是数据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因此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平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采用PCG标准实现了勘探开发数据的快速可视化及导航等功能,在油田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希望在油田勘探开发可视化平台构建及应用方面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勘探开发;一体化;可视化;导航
1 引言
石油勘探开发是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我国的石油产量。
在石油勘探、开发的过程中,采集、处理、解释得到大量的数据[1],这些很多都是以数字表示的数据,不方便直接查看,需要利用图形显示出来。
而在勘探开发进程中,油田也不断引入了众多的专业软件,这些软件很多都具备一定的图形显示功能,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显示效果、保存格式等五花八门、各不相同,给兼容、共享及实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大了生产成本。
随着人们对油田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我们结合自身技术积累及多年油田软件应用经验,在勘探开发可视化建设、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及实践,搭建了一体化的集成平台,在该平台基础上集成了图形可视化标准、图形可视化各类应用、油田元素GIS导航定位、关键词检索应用、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
各类勘探数据动态成图方法能够直观的展示出地层下的地质及油藏大致情况,为油田各岗位技术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的研究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对生产开发所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切片、分析、加工及多维度、多方式的展示,挖掘出隐藏在数据内部的客观规律,为油田领导层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 可视化平台建设
图1 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图
图2 可视化平台架构图
勘探开发一体化平台主要包括数据层、平台层及应用层[2](如图1所示),而数据可视化层主要构建在其中的平台层里。
数据可视化层即可视化平台,也采用了三大层系结构(如图2):基础层、管理层及接口层,基础层主要实现了基础的图元、属性、显示样式、方法等,管理层主要实现了图元管理、层位管理、符号管理、修饰管理、模板管理以及格式兼容、三维构建等功能,接口层主要是面向编程人员的二三维显示接口、交互接口、计算接口及界面操控接口等。
3 格式交换标准
在数据可视化过程中或可视化结束后,很多都需要一个中间交换格式,并且该格式要简单清晰,便于生成及检索,不破坏数据的原始一致性。
经过对比分析最终我们采用了PCG2.0标准,该格式标准采用开放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一种基于数据的专业图形明码格式,包含了平面图、柱状图、剖面图(包括地震剖面、地质剖面、栅状图)、统计图(含交会图)等类型的描述,是专门为了便于石油专业图形数据的存储、交换和共享而制定的,满足地震、地质、测井、录井等专业对图件存储、显示、计算及导航的需求[3]。
为了使可视化效果更加规范化,我们又结合石油行业的符号规范、编图规范等整理出了符号库、修饰库及模板库,并保存为了PCG格式。
4 数据可视化的关键技术
4.1数据的快速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中的模板是根据不同类型图件整理出的标准化参数定义,主要包括了该类型图件所用到的图层定义、显示参数定义、图件要素定义等内容,然后再结合PCG标准中独特的“数据+修饰”自动成图技术,实现数据的快速可视化工作[3]。
4.2数据的自动绑定技术
对于可视化图件中的元素(如井位、测线等),通过元素与数据库自动绑定技术,动态建立起信息关联,将该元素相关动静态数据以超链接形式进行加载并显示在该元素位置,方便用户操作检索查询该元素的相关信息。
数据自动绑定技术是解决信息孤岛的重要实现途径,也是融合不同数据源的技术处理难点。
4.3等值线的自动勾绘技术
利用等值线勾绘技术可以从大量的地质数据中构造出感兴趣的等值面、等值线,并显示其范围及走向,用不同颜色显示多种参数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使专业人员能对原始数据做出正确解释,判断油气是否存在、得到位置及储量大小等重要信息[4]。
5 可视化平台的实现
为了能方便地与各类窗口结合研发,我们采用封装为AxtiveX控件的方式实现了核心显示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基于C++语言开发,独立性好、性能高,可展示浏览显示PCG格式定义的平面图、柱状图、剖面图、交会图等各类图形,实现了图形的交互浏览、导航、检索及打印等功能。
另外还定义了C++标准API接口及C#类库接口。
可视化平台接口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C#、VC、Java、VB等,主要基于Windows系统。
6 应用实践
结合以上可视化技术,油田勘探开发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一体化平台可视化导航到关注的工作对象上,按照关键词检索技术提供的相关平台应用开展工作;油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各类可视化应用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丰富的统计图表进行生产管理决策分析。
6.1图件漫游
实现了图件的放大、缩小、平移等浏览功能,支持触摸屏及多图联动功能,浏览、分析、对比图件方便快捷,显示效果等得到了广大油田用户的认可。
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类型图件的浏览
6.2图元导航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导航定位功能结合油田勘探开发涉及到的各类业务对象(如区块、井位、测网、圈闭等),实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导航定位,业务对象的可视化分析研究[5-6]。
无缝链接现有数据库,通过关键词(如油田、区块、测网、井位等油田元素对象)智能检索技术,自动将油田各元素对应的平台应用关联起来,大幅提高了系统用户工作效率。
图4 测网测线导航
图5 井位关键词智能检索
6.3智能检索
在可视化平台中,不仅实现了规则数据的检索接口,还实现了众多专业异构数据的检索接口,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数据的需求对检索内容自动进行绑定。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各类规则数据的快速检索、处理,还可以对诸如三维地震数据体、测井曲线、空间模型等专业数据的快速抽取插值,真正地达到了所需即所得。
7 结论
该可视化平台是在开放的技术架构支撑下,实现了勘探开发专业数据和图形的无缝对接,即实现了数据到图形、图形到数据的无缝切换,所见即所得。
通过数据到图形,能够直观展示数据变化规律,对比图形到数据可以分析图形变化的内在原因。
这种图形数据无缝对接
机制,大幅提高了勘探、开发等各专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由于作者认识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共同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徐嘉丽.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数据场可视化技术的研究.《浙江大学》,2004.
[2]周国强,徐会宇.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平台方案研究.《福建质量管理》,2018.
[3]周国强.石油地质与地球物理图形数据交换标准的研究与应用.2018.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4]田育鑫.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7(6):49-50
[5]周国强.地震解释过程中的自动成图技术[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7(6):22-24.
[6]郭杰,薛欢庆,徐惠,苏倩.基于WebGIS平台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综合管理系统[J].沈阳:当代化工,2015(2):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