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是核心能力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六力”代表什么“六力”代表着什么这个六力就是六种生命能力。
学习力、创造力、精神力、社交力、生存力、实践力是快乐营首创的“六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教育孩子,就像培植一棵树苗。
我们想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结出丰硕果实,就必须给他强健的根系,而六力就是孩子生命的根系,有了强健的根系,其他的各种营养,才能被更好地吸收。
所以“六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孩子绽放生命的六大通道。
然而,这六大通道的大门却不同程度地被家长给关上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打开这六扇大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六种生命能力。
学习力我们先来说说学习力。
为什么要先说学习力呢?因为大多数家长比较关心的就是这个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习力也是获得其他几种能力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孩子学习力这扇门没有被完全打开,只开了一个小缝。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长对学习力没有理解透彻,把学习力与学习成绩画上了等号。
在我看来,要想完全打开学习力这扇大门,就必须对学习力有全面而彻底的认识。
那学习力到底是什么?我们所说的学习力,不仅是学习各种知识的能力,更是在未来10 年、20 年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想,10 年、20 年后孩子即将要面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有很多事情是我们都不见得经历过的?那他有没有能力独立于那个陌生的世界?所以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学会一样本事,那就是面对新鲜的、未知的事物时,有面对和解决的能力,这就是学习力。
那学习力和成绩有什么关系?学习成绩并不完全体现学习能力的高低,它只是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
可都是有任务的。
读完后,他们要演出来的,分小组 PK 演戏,每个人都要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
我们并没有要求读几遍,但孩子们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自然会认真地读,甚至读很多遍,把台词都背下来。
看到对方也在认真准备,甚至都在准备表演服装了,受到这样的信息的激励,这个小组也会快点准备。
在灯光、音响的配合下,孩子们的视听感被彻底开启,他们沉浸在剧情中,一篇文学经典就这样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大脑里,甚至是思想中。
四力三效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将对“四力三效”进行简要介绍。
"四力"是指创新力、学习力、适应力和执行力,它们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创新力是指个体或组织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或创造新的价值的能力。
学习力是指个体或组织不断积累知识、学习新技能的能力。
适应力是指个体或组织面对环境变化时能够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策略的能力。
执行力是指个体或组织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
而“三效”则是指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满意度。
高效率要求个体或组织在完成任务时能够快速且有效地达成目标。
高质量要求个体或组织在完成任务时能够确保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或超越要求。
高满意度要求个体或组织在完成任务时能够使相关的利益相关方满意。
本文将就“四力三效”进行深入探讨,介绍其在个体和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实践方法和案例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四力三效”,从而提升自身能力和组织绩效。
接下来的章节将分别阐述“四力三效”的核心要点,并最后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部分安排的方式。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并且有助于文章的逻辑连贯和阅读体验。
本文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供一定的背景信息。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通过三个方面来概述全文,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首先,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四力三效的概念和背景信息。
四力指的是自信力、学习力、沟通力和创新力,三效指的是个人效能、团队效能和组织效能。
这些概念对于现代社会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全文的组织方式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本文将按照大纲中的顺序,依次介绍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将包括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的讨论,将详细探讨四力三效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模型介绍(1)学习动力是指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
(2)学习毅力,即学习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并支配其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状态。
它是学习行为的保持因素,在学习力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3)学习能力,是指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直接驱动而产生的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相对于学习而言,它是基础性智力,是产生学习力的基础因素。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学习力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
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如左图)。
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个人、一个组织是否有很强的学习力,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这个组织是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
右图是学习力的模型。
这个模型揭示了学习力和其三要素的内在联系。
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学习力是其三个要素的交集,只有同时具备了三要素,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力。
当你有了努力的目标,你只是具备了“应学”的动力;当你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你仅仅具有了“能学”的力量;而当你学习的意志很坚定的时候,你不过是有了“能学”的可能性。
只有将三者合而为一,将三者集于一身,你才真正地拥有学习力。
背景学习力自1956年随着学习型组织的提出缘起于管理领域,后被迁移到教育领域,主要研究教学中如何构建学习者的学习力以促其有效终身学习。
因为学习力理论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领域,国外植根教育领域的学习力研究并不多,从全球范围来看,教育领域的学习力教育研究都尚处于初级阶段。
国内最早在教育领域进行学习力教育系统研究的是著名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目前已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系统的教育领域学习力教育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
他创立了学习力“六要素说”,认学习力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动力、时间管理、学习习惯、学习心智(情商管理)、学习意志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善,都会促进学习能力的改善和提升。
一般员工的核心能力和最主要的竞争力有8项,包括专业技术、学习力、表达力、创意、团队合作、执行力、人际沟通、抗压性。
职场如战场,求职要跟其它求职者竞争,粥少僧多时竞争更激烈;上班之后也要跟同事竞争、新人要与「老」人竞争、晋升要竞争、调职要竞争、加薪要竞争、销售要与敌手竞争、技术也要竞争;老板要跟同行竞争,这几乎是一个无所不争的地方。
然而在职场上的竞争如何才能胜出呢?当然必须拥有能够超越对手的竞争力,但所谓竞争力到底有那几项呢?一般员工和主管级人员,所需用到的核心能力可能不同,当然竞争的项目也不相同,对一般员工而言,最主要的竞争力有下列8项:1.专业技术:执行该职务所需的domain knowledge,例如程序设计的功力或保险精算、生化科技、或IC设计,各行各业,都有其专业。
某些专业已有证照制度(例如财富管理或律师执照等),某些管理技术(如项目管理)也渐形成了认证的制度。
初入职场,最容易崭露头角的就是靠专业技术,必须用心钻研,做那一行,就要做那一行业的达人。
2.团队合作:现代化的企业已经很难单打独斗,而必须靠team working,因此企业最欢迎的人才,必须是good team player。
所谓合作,其实就是分工,而且能够互相支持,发挥综效(synergy),摒除个人英雄主义,信任其它团队成员,这需要「成功不必在我」的心理建设,以及工作时互相照会的良好习惯,否则「左手不知道右手在做什么」,团队必败。
团队合作所需要的是成熟圆融的个性与情绪的控制,也就是俗称的 EQ。
3.表达力:有真才实学,如果再有优异的表达力,更容易赢得肯定而出头,所以必须加强口语及书面的表达能力,包括简报技术及报告撰写,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除了接受训练及观察,有效的是勇敢练习,不怕丢脸,很快地就能够改善表达自己想法的胆识与技术,而更能够说服别人。
4.创意:不要忘记组织是众人的结合,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无论做人或做事都比较容易成功。
销售精英的七大必备核心能力销售精英必备的7大核心能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买方市场的形成,销售人员越来越占据了企业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销售人员有着广阔的晋升空间和在企业中的话语权,但是在几千万营销大军中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谈何容易,因此对于当前的销售人员,首先应审视自己是否具备胜任销售工作的七项核心能力,并不断加以完善、提升。
一、忍耐力忍耐最不容易做到的,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刚开始一个客户没有的时候你要忍耐。
曾看到过很多刚踏入销售行业的人半途而废都是不能坚持的结果,可能你需要忍耐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才开始积累到一些客户,你的业绩和收入才能相应的提高,因此如果你是机会主义者千万不要去做销售。
在销售过程中仍然需要忍耐。
和客户约好的时间,你准时到达,可是客户临时有事或者正在开会,你应该如何?忍耐,不然你必定失去这个客户。
早年前我朋友也做过敲门销售,一栋二十九层的楼,每层八户人家,从下“扫”上去,见门就敲,结果是20%的人对你的敲门极端反感,门没开就要你“滚”;40%的人不是很耐烦,开门告诉你“快走”;30%的人反应平淡,说“我不需要”,只有10%人能够有耐心听你介绍完你的产品,而且还不一定购买。
没有忍耐力做的下去吗?二、自控力很多时候销售人员是单兵作战的,销售人员每天要去开发客户,维护客情等,这些都不可能完全在领导的监督下进行,企业唯一的控制方式就是工作日报表,以及每天开会汇报个人的工作状况,可是如果真想偷懒是非常容易的,比如故意去较远的客户那里,路上可以休息;本来半小时谈完,结果谎称谈了三小时等等,这种方式除了损害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也是阻碍自身的发展。
我的一个朋友张先生时任某国际传媒公司中国区客户总监,他曾说当年刚投身销售工作时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8点出门到晚上10点回家,中午饿了就吃面包和矿泉水,三个月时间没有休息,才签下第一个客户。
正是有了这种自我发展的要求和良好自控能力,我那位朋友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再造教育的基石在当今飞速变革的时代,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解读核心素养:统合学生全面发展基石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全面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它不是孤立的知识或技能,而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跨学科学习和实践体验,形成的综合性能力和素养。
二、核心素养的分类:多元化发展之路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主要分为七个方面:1. 学习力:指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勤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批判性思维:指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
3. 沟通与表达:指学生有效地表达意见、与他人协作交流的能力。
4. 数字素养:指学生理解数字信息、运用数字化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创新与创造力:指学生提出新想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维的能力。
6. 责任与担当:指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能承担责任,积极地贡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7. 身心健康:指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能够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能力。
三、培养和训练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不同维度互动,深度融合学习1.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项目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跨学科融合教学: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进行主题式、项目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强调实践体验式学习: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研究等,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4. 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学习效能: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学习效率。
学习力是什么——浅谈学习对人的整合和意义在时代和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实现人的全面进步,不学习不行,一般性学习不够。
不仅要改造我们的学习,更要切实地提高我们的学习力!“学习力”是什么?“学习力”一词最早出自于1965年美国人佛睿斯特写的一篇文章。
他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非常具体地构想出未来企业的思想组织形态———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习力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项前沿的管理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应用。
虽然目前还没有了解到把学习力应用于党政机关的范例,但笔者认为作为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引入学习力的理念,用学习力的管理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学习力是什么?国外有学者释义为“一个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总和。
”笔者认为还应增加“学习创新力”。
即表述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组织和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
学习动力来源于学习目标、兴趣、动机,目标越大、兴趣越浓、动机越强,动力就愈大,这是学习的动力源。
学习毅力来源于学习精神、心理素质、智力、意志和价值观等,认识有多深,毅力有多强,学习就会有多持久,这是学习力的核心。
学习能力来源于学习方法,主要包括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学习效率等,是学习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
学习创新力来源于系统思考,包括观察力、分析力、评价力、应用力,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学习力的几大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叠加,互相促进,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人们自我学习、自我变革、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学习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快速全面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不管你是否愿意,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接受各种新信息、新知识的冲击,每时每刻都面临新的变化。
学习力是核心能力
虽然不能说在校所学一无所用,但至少可以说,我们正在使用的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是学校后自主学习所得。
学习能力决定着正在使用的知识、技能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发展的力度、速度和高度。
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学习力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核心能力。
在与父母的互动交流中,我们学习说话、走路、吃饭、穿衣、休息,甚至简单思考,在父母那里的学习所得,纯粹是“实用之学”,这是人生“基本功”。
在与儿时同伴的交往体验中,我们学习与人相处,学习玩耍、打闹、攀比,这是人生“童子功”。
我们记忆中曾经的烂漫,大多与童年体验有关。
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大概也就是说,人的一生中,七岁以前所获得的“基本功”、“童子功”,以及与此相生模仿的能力,也就是在校前的学习力,是人生成就的重要决定力量。
之后,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正儿八经开始“做功课”。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虽然不同学习阶段的功课不同,但辛勤的老师们都要毫无例外地向我们阐释和灌输大量被先辈证明是正确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内容在我们学习之先,就已经设定好了,与我们即时的学习需求无关(来自: 业务员网:)。
为学而学,学以应考。
我们的脑库一一装进这些知识,这就是“学习所得”。
衡量学习绩效的基本尺度,就是考试成绩。
死记硬背是在校学习的看家本领。
大概记忆力越强的人,考试成绩越好。
在校期间的学习力,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阅读加倾听再加记忆。
即,在校学习力=阅读力+听讲力+记忆力。
但是,教师们费尽心思,学生们死记硬背,脑库中装进的知识,大多模式化,学非所用,属于“死的知识”。
考试之前,这些知识在脑库中不断翻腾,但考试过后不久,有些“沉入脑底”,成为难以复活的“死库容”,有些则悄然出脑,蒸发逃逸,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唤不归。
只有那些我们感兴趣的知识,学以致用的知识是“活的知识”,在脑海里如泉水一般,奔腾涌流,生生不息。
其实,在校学习期间的深刻记忆,并非所学知识,而是与同学们一起成长,以及与老师们相处的珍贵经历,逸闻趣事。
也许,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有用的部分,来自同窗和教师的,多于来自书本和课堂的。
离开校园,走进社会,开启生涯与职业新航道。
生动鲜活的实践扑面而来,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社会阅历的人,在一起相聚了,跨代际、跨学科、跨文化的体验交流开始了,死记硬背得来的事先设定的知识统统“沉没”,学非所用的知识成为“凋谢的花朵”。
幸亏,我们的大脑,具有“与时俱进”的天性。
我们的脑袋,海纳百川,无比广阔。
虽然,在我们脑库中已经装进许多“死的知识”,出现“死库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接纳新的“活的知识”。
在扑面而来的生动鲜活的实践中,在与“同事们”交往中,我们体味“书到用时方恨少”,感受“知识短缺”和“本领恐慌”。
学以致用,用以治学。
为了适应工作、更好工作,适应生活、更好生活,需要我们开始继续学习,新的学习。
检验学习绩效的尺度,不再是考试成绩而是工作实绩,不是破解事先设定问题而是破解当下实际问题的能力,几乎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独具慧眼,独到见解,独创举措。
这需要深厚的知识力奠基,见微知著的观察力前导,科学辨析的思考力提升。
可见,学习力是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能力的核心部件。
我们迎来了一个学习的新时期,需要推动“学习力革命”。
新的学习,更多需要的是观察力、思考力而非听讲力和记忆力。
工作期间的学习力,也可以简单概括为观察加阅读再加思考。
即,工作学习力=观察力+阅读力+思考力。
由此可知,学历并不代表能力,能力的核心是学力。
那些凭借记忆力优势在校期间博得“高材生”头衔的人,因缺乏观察力、思考力优势,在工作中业绩平庸,甚至业绩低下实属“情理之中”。
不少人所取得的成就,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
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超强的学习力。
注意力、模仿力、听讲力、阅读力、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均是学习力必备要素。
不同阶段的学习力,要素结构和要素贡献不同。
我以为,注意力是学习力的基础。
在很大程度上,注意力就是专注力,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心思”,就是用心不用心。
注意力分散,严重者就是“多动症”患者,必然严重缺乏学习力。
思,就是在心上“种田”,在心上“耕耘”。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心思在那里,注意力在那里,精神能量在那里,学习力也就在那里,创造力也就在那里。
模仿力、听讲力、阅读力、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都需要精神能量,而精神能量需要以注意力、专注力为基础。
一部人类进步史,就是一部人类学习史。
至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四次学习浪潮:第一次学习浪潮是“学习索取”。
通过采集、狩猎活动,开创了原始农业的历史。
第二次学习浪潮“学习生产”。
通过男耕女织,种植养殖,人畜力广泛运用,开创了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历史。
第三次学习浪潮是“学习制造”。
学习生产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就是发明了蒸汽机、内燃机,机械替代了人畜力,人类昂首阔步迈入制造业时代、工业化时代、石油时代。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极大解放了人类生产力,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第四次学习浪潮是“学习智能化”。
在工业化成果基础上,学习生产与制造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替代机械化,智能替代体能,电脑替代人脑,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动能源节约、资源降耗,绿色生态、低碳环保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人类学习力提升呈现加速度特征,四次学习浪潮一次比一次急促,一次比一次深刻,一次比一次影响深远。
学习派生知识,知识加速学习。
现在,我们处在学习爆炸、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
学习的能力化、终身化、全民化、工作化、生活化、组织化、网络化、差异化、责任化已经成为时代大趋势。
古往今来,学习力是发展的核心能力。
创造力是学习力的外在表现,发展力则是学习力的终极结果。
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学习的时代。
缺乏学习力的人,必将成为时代的“弃儿”。
缺乏学习力的组织、民族、国家,必然面临消亡的悲惨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