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技术发展史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0
一、古代的制冷技术在古代,人们对于制冷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食物保存和药品保鲜上。
古代人们使用各种方式来制冷,比如在阴凉的地方存放食物,利用雪和冰块来降低温度,或者使用风机和水泵来降低环境温度。
然而,这些方法都只是简单的制冷手段,无法达到持续、稳定的制冷效果。
二、机械式制冷技术的出现19世纪初,机械式制冷技术开始出现。
当时,发明家们开始尝试使用压缩蒸发循环的原理来制冷。
1824年,英国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制冷机,这标志着机械式制冷技术正式进入实用化阶段。
随后,人们对于制冷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制冷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也不断得到提升。
三、电力驱动的制冷设备的发展20世纪初,电力作为新型能源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这也推动了制冷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电力驱动的制冷设备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和灵活地进行制冷操作。
冰箱、冷柜和空调等设备开始进入家庭和工业生产领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四、制冷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制冷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加工、医药生产、化工生产等领域,制冷设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持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冷技术还在航空航天、船舶和汽车等交通工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了人们在特殊条件下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五、制冷设备制造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目前,全球制冷设备制造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产业体系。
从原材料的研发到设备的生产制造,再到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整个行业链条都在不断地壮大和完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设备制造行业也在朝着节能、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努力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安全和便利生活的需求。
六、结语制冷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科技和生活质量不断追求的过程。
从古代简单的制冷技术到今天复杂的、高效的制冷设备制造行业,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们的创新和努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制冷设备制造行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中国空调发展史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空调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空调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中国空调行业首先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最基本的制冷技术。
同时,中国科学家也研究和开发了一些空调设备,但还处于基础的研发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国空调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和企业纷纷投资新的技术,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开发了几乎所有的空调产品,比如冷气机、中央空调等等,并且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使中国空调行业走上了一条蓬勃发展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中国空调行业开始发展壮大,机械式制冷技术开发进入高潮,空调设备也推出了更多的种类,如家用变频空调、中央空调等,空调的质量也大大提高,空调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空调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型空调研发和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引进了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国家最新的制冷技术,市场上出现了更新更高效的空调产品。
21世纪初,中国空调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伴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央空调等质量和效率持续提高,空调的温度控制和能源效率也得到提升,市场上推出的变频空调、智能空调等新型空调也受到了欢迎,中国空调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近年来,大制冷行业的发展也得到迅速发展,社会对空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智慧家庭”的出现和发展,更加提高了对智能空调的需求,智能空调也开始进入普通家庭,中国空调行业也发展迅速。
总而言之,中国空调行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最初的机械式空调到智能空调,都给中国带来了美好的温暖。
未来,中国空调行业将继续发展,技术将更加完善,市场将更加火热,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暖通空调专业发展史
暖通空调专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尽管当时的技术相对简单。
以下是现代暖通空调专业的发展历程:
1. 18世纪末 - 风机与通风系统的发展:18世纪末,蒸汽机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风机和通风系统的发展。
这些系统主要用于改善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和温度控制。
2. 19世纪中叶 - 制冷技术的出现:19世纪中叶,制冷技术开始应用于暖通空调领域。
首次发明了用于冷藏食物的机械制冷系统。
3. 20世纪初 - 空调系统的出现:20世纪初,暖通空调系统开始应用于商业建筑和办公楼。
这些系统通过冷媒流动和传感器的控制,实现了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4. 20世纪中叶 - 中央空调系统的发展:20世纪中叶,随着中央空调系统的发展,暖通空调行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央空调系统通过一个或多个中央设备来为整个建筑提供冷暖空气。
5. 20世纪末至今 - 智能化和节能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暖通空调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空调系统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温度和湿度,并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节能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空调系统能够更高效地使用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暖通空调专业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通风系统到现代智能化和节能技术的演变。
随着建筑物需求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预计暖通空调系统将继续发展,以提供更舒适、节能和环保的室内环境。
空调发展史精编版
第一阶段:开创初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空调的最初概念可追溯到19世纪末。
1880年,美国科学家约翰·戴勒(John Gorrie)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可以制造冰块,并利用冰块产生冷气。
这个发明被认为是空调的前身。
后来,美国的威利斯·哈维·卡里尔(Willis Haviland Carrier)在1902年发明了第一
个现代空调机器,用于纸张工业。
这一发明对于工业革命后的生产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它可以控制湿度和温度,保证生产环境的舒适和稳定。
第二阶段:进入工业化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
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工业的发展,空调开始向办公室、商店和家庭等领域渗透。
在这个时期,空调的造价开始下降,设备变得更加小型化。
此外,新的冷却技术,如循环
空气制冷系统和制冷剂也被发明出来,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方便和高效。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空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也就是大规模家庭化时代。
这
个时期,家用空调大量生产,并迅速地普及到整个社会。
空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空调设备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扩大。
例如,中
央空调系统和更节能的空调机器出现,使得空调的使用成本降低,使更多的家庭和企事业
单位能够负担得起。
总结:。
空调发展史空调,是一种能够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动的机电设备。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意义上的空调产生于19世纪后期。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为大家介绍空调的发展史。
一、古代的空调早在公元前1000年,中国商代时期的皇宫和寺庙中就已经有了类似空调的设备。
当时人们在房屋的顶部开了一个小孔,从中通入竹子和葫芦制成的管道,再将一端伸到室外。
这样,热空气就可以从屋顶上的小孔排出,而新鲜空气则从管道中流进室内,形成了一种简单的通风系统。
古埃及人也在住宅中使用过类似的通风系统。
他们在房屋的墙上开了小孔,通过烟囱将热空气排出,从而保持居室的凉爽。
二、现代空调的诞生19世纪末期,美国的威利斯·卡里尔率先发明了一种通过制冷剂循环实现空调的设备。
他的这种机器被称为“冷气机”,可以将一个房间的温度降低到18摄氏度左右。
虽然这种设备非常笨重,但是它的出现标志着空调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20世纪初,空调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商业建筑中,如电影院、百货商店等。
这些场所的老板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因此他们投资购买了空调设备,使得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空调的制冷效果也越来越好。
在20世纪50年代,空调开始进入家庭市场。
当时,美国的中产阶级开始购买空调设备,用于家庭装修中。
这种趋势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空调成为了一种家庭必备的电器。
三、空调的发展与创新随着人们对空调的需求越来越高,空调制造商们也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
例如,现在的空调设备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实现远程控制。
同时,一些新型的空调设备也开始注重能源节约和环保问题,采用了更加高效的制冷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空调设备也逐渐融入了智能家居的生态系统中。
例如,一些智能空调设备可以通过语音助手和智能家居中心进行控制,实现更加便捷的用户体验。
总结:空调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调产生于19世纪后期。
空调技术发展史
空调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的空调形式是一些古代人们在居住地点中使用的自然通风系统,这些系统通过良好的通道和出入口使冷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从18世纪开始,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人们开始使用机械设备
对空气进行调节,而不再依赖自然通风。
下面是空调技术的主要发展历程:
1902年,美国工程师威廉·嘉库姆(Willis Carrier)发明了第
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空调系统。
这个系统使用冷却机和加湿器来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并控制室内空气的流动。
1920年代,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开始在美国的商业建筑和电
影院中出现,并在30年代得到更加普及。
空调系统的工业化
生产也经历了快速增长,发展成为一个行业。
1950年代,空调系统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随着
塑料和其他新材料的开发,空调设备得以更加轻巧和便携。
此时,空调系统的应用已经扩展到家庭、汽车和办公室等各个领域。
1960年代,中央空调系统得到了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商业
和工业设施中的标准设备。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发明,使
得空调系统得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和监测。
1980年代,空调系统中使用的环保制冷剂开始得到关注,并
出现了一些替代型制冷剂,如R134a和R410a,这些制冷剂在使用过程中对臭氧层的破坏较少。
21世纪以来,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空调系统在能效、控制、品质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现代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和节能功能已经成为关键因素,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为经济、环境和舒适性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空调的发展史
空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以下是空调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和重要事件:
1.1902年,美国工程师威利斯·哈维·卡里尔发明了第一台空
调。
这台空调主要用于控制湿度和温度,以改善纸张质量,而不是用于人类舒适。
2.1922年,美国康特尔航空公司的创始人威廉·布鲁克斯提出
了使用空调来调节机舱温度的概念。
3.1929年,美国康特尔航空公司成为第一家在飞机上安装空调
的公司。
4.1931年,日本电气公司成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家用空调。
5.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空调成为了展览中最受欢迎的
展品之一。
6.1953年,日本电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具有自动控温功
能的空调。
7.1960年,空调进入普及化阶段,家庭、商用和工业用空调开
始广泛应用。
8.1970年代,空调的节能和环保技术不断改进,开始采用能源
节约的涡旋式压缩机和环保制冷剂。
9.1980年代,空调进入数字化时代,开始采用数字化控制系统
和计算机控制技术。
10.1990年代至今,空调进一步发展,包括变频空调、智能空
调、新风空调等,空调的使用和维护方式也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总的来说,空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应用到广泛应用,从机械式到数字化控制的演变过程,同时也不断推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
在未来,随着智能家居、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空调也将不断进一步智能化和个性化。
空调发展史档案
家用电器名称:空调问世时间:1902年
功能变化: 1906年,开利博士获得了“空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权。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喷水室,它可以加湿或干燥空气。
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
1937年,开利博士又发明了空气一水系统的诱导器装置,是目前常见的风机盘管的前身。
1904年空调装置了洁净空气的过滤设备。
20世纪60年代,新型的燃气空调在日本出现了。
1982年,日本又生产了第一台交流变频空调。
进入到21世纪,燃气空调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准备实施一系列燃气空调推广措施。
外观变形: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生产的空调器在外观上极其相似:扁平的大长方体结构。
1988年华宝空调器厂研制出第一台分体壁挂机KF—19GA是格栅式面板产品的一个典型代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种小型室内机,这种室内机外观精巧整洁,与家居环境融为一体。
如今,第二代格栅式面板空调器主导了空调市场。
发展趋势:21世纪“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必将是空调技术发展的总目标,节约能源是空调发展的核心。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促进空调系统与设备的变革以及品质的提高,则是深入发展方向。
(1)合理利用能源;(2)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工业的发展;(3)加强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4) 加强标准化建设。
六(3)班张茗珂。
中国空调发展史
中国的空调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仅有少量的空气调节设备及其他型号的空调设备,主要是空调、除湿机、新风机等。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国空调行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空调行业也经历了从低端阶段向高端阶段的转变,工业规模也从原来的小规模扩大到大规模。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空调行业进入了中等规模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经历了从低端到中端的发展。
其中,以节能、环保为主的空调节能器被视为商业投资的新趋势,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此外,空调行业还不断推出新的型号,如智能空调以及外式空调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空调行业发展进入大规模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空调行业发展突飞猛进。
在这一时期,中国空调行业开始进入多品牌竞争时期,其中好多受国际空调行业公司重点培养的自主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拓宽了行业的竞争面,中国空调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促进。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空调行业发展进入高端时期,其中,空调行业的产品多样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像多种智能空调和应用智能网络技术的空调等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低噪声、低温及高效节能等多项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普及,促进了中国空调行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空调行业仍在迅速发展,技
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在未来,中国空调行业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改善节能性能,力争做到高性价比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中国空调行业的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空调技术越来越普及和成熟了。
空调作为一项基本的舒适设备,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家庭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目前的空调技术进行总结,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空调技术的发展历程空调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大约一百年前的美国。
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在高温季节需要一种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从而提高室内舒适度。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各种空调技术应运而生。
最早的空调技术采用的是水冷却器和水蒸发器。
这种技术被称为蒸发式冷却技术。
由于使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因此在干燥的地区效果不尽如人意。
后来,发明了机械式制冷技术,这种技术通过机械压缩和膨胀来制冷。
该技术具有温度稳定、效率高和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智能空调开始进入市场,使得空调技术更加智能化。
二、空调技术的现状目前市场上的空调主要分为传统空调和智能空调两种类型。
其中,传统空调依然是市场主流,主要由机械压缩制冷技术和变频技术两种技术组成。
机械压缩制冷技术是目前最常见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机械压缩和膨胀来制冷。
虽然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且价格相对便宜,但是其能耗更高、噪音更大,并且不能很好地适应多种使用场合。
变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原理是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制冷功率,从而降低能耗。
由于其能耗低、噪音小、温度稳定,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目前,大部分的空调厂商都推出了采用变频技术的产品。
另一方面,智能空调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
智能空调不仅具有空调的基本功能,而且还可以根据户主的使用需求进行预约和定制,如智能睡眠模式、智能互动等。
其中,智能睡眠模式通过技术对人体睡眠时的体温需求进行预测,从而调整空调温度,使得人的睡眠更为舒适和健康。
智能互动则是让空调具备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功能,提高了空调使用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三、空调技术的未来发展未来,空调技术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智能化、节能化、环保化和健康化。
空调的发展历程空调是一种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流动和洁净度的电器设备。
随着人们对舒适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空调的发展历程也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空调的发展历程吧。
空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
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风扇来驱散室内的热气。
不过,当时的风扇只能依靠人力驱动,效果并不理想。
直到公元1902年,美国工程师威利斯·哈维提出了一种以机械能为动力的新型空调系统,这是空调的起点。
他发明了一台蒸汽压缩机,使得冷却剂得以循环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这一发明将空调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20世纪初期,空调逐渐成为现代工业时代的标志。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工厂、办公楼和商店纷纷安装空调系统,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同时,空调也逐渐被应用于医院、电影院和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了清凉舒适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空调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1947年,美国公司康特拉尔斯特推出了第一台电动空调,人们不再需要费力地手动操作。
1960年代,射流式空调问世,使得空调系统更加高效。
到了1970年代,液态制冷剂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空调的冷却效果。
2000年代以来,空调技术出现了更多的创新,例如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使得空调系统能够自动感知和调节室内环境。
除了技术的改进,环保节能也成为了近年来空调发展的重要方向。
由于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国际社会提出了对制冷剂的限制。
因此,研发新型制冷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空调工程师们的目标。
同时,设计更高效节能的系统也成为了空调产品的发展趋势。
通过改进制冷循环、增加隔热材料和应用智能控制等方法,空调系统的能效得到了大幅提升,减少了对能源资源的消耗。
总的来说,空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人力驱动到机械化、从底层应用到广泛普及的过程。
空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也在促进工业化和商业运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空调技术发展史及展望——邓忠凯一.世界空调的发展史1901年美国的威利斯·开利(Willis H.Carrier)博士在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验研究室。
1902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家印刷厂在印刷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由于温度和湿度不恒定,裁剪纸张和调色的工作都受到了影响,画面模糊。
1902年7月17日开利博士为他们设计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
由于开利博士发明的这套科学空调系统实现了对空气湿度的控制,空调行业将这项发明视为空调业诞生的标志。
空调的发明已经列入20世纪全球十大发明之一,它首次向世界证明了人类对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和空气品质的控制能力。
1906年,开利博士获得了“空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权。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喷水室,它可以加湿或干燥空气。
这一装置改善了温湿度控制的效果,使全年性空调系统能够满意地应用于20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工厂。
1911年12月,开利博士得出了空气干球、湿球和露点温度间的关系,以及空气显热、潜热和比焓值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绘制了湿空气焓湿图。
他将自己提出的“温湿度基本原理”递交给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得到了工程师们的广泛认可,成为空调行业最基本的理论。
这一理论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湿空气焓湿图成为今日所有空调计算之基础,它是空气调节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如今该机组陈列于华盛顿国立博物馆。
1937年,开利博士又发明了空气一水系统的诱导器装置,是目前常见的风机盘管的前身。
个人拥有超过80项发明专利的开利博士,以其一生在空调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被誉为“空调之父”,他的名字更被列入美国国家伟大发明家纪念馆,与爱迪生、贝尔等杰出发明家齐名,备受世人景仰。
由于开利博士对人类文明的突出贡献,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
中国空调发展史空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制造的空调大多以罗特福型冷机为主,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了70年代,风式冷机和集中式冷机占据了中国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
由于日本的技术援助,中国自己的空调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80年代以后,中国空调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
当时,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空调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
在中国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国内企业逐渐加强了品牌建设,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并积极拓展新的市场。
从而,中国冷气行业也不断壮大。
到了90年代,中国空调产业遍及全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开始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空调,如可拆卸式空调、地暖空调、挂壁式空调、中央空调等,到处都可以买到空调。
在中国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了许多空调品牌,如格力、海尔、美的、奥克斯等。
21世纪以来,中国空调行业进入了规模化、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阶段。
以格力空调为代表的一些国产品牌开始抢占国内外市场,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智能化空调也成为市场的新宠,智能空调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丰富了空调的功能,使使用者更加方便舒适。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空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空调技术的发展也更加完善,消费者的需求也受到更多的关注,中国空调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空调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以上述各种因素为支撑,使中国空调技术保持快速发展,使中国自己的空调技术得以进步,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空调大国,也标志着全球空调市场的新起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空调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先进的空调技术也正在不断创新。
未来,中国空调产业将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中国空调发展史
中国空调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人们开始普及空调的概念。
自此以后,技术的发展及其日新月异,空调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
本文将讨论中国空调发展史,以及它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上世纪五十年代,空调机组在中国开始普及,当时只有大型商业机构才能获得这种设备。
后来,国家采取了各种政策以鼓励空调生产和消费,使得更多的居民可以拥有空调。
此外,随着中国步入市场经济,一些企业开始大量生产空调,使得空调的成本降低,受众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空调的产品也逐渐升级,从单纯的制冷或制热设备到智能空调,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空调的静音能力和节能性也得到了改善。
此外,各种新型空调如地暖空调、净化空调、变频空调等也依次推出。
此外,中国空调也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空调的普及和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让人们在极端温度下也可以保持舒适。
此外,近几年来,空调安装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另外,空调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财政收入,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优势。
综上所述,中国空调发展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新型空调,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经济发展带来重要财政收入,也提供了大量就
业机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空调技术发展史及展望——邓忠凯20113783 一.世界空调的发展史1901年美国的威利斯·开利(Willis H.Carrier)博士在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验研究室。
1902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家印刷厂在印刷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由于温度和湿度不恒定,裁剪纸张和调色的工作都受到了影响,画面模糊。
1902年7月17日开利博士为他们设计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
由于开利博士发明的这套科学空调系统实现了对空气湿度的控制,空调行业将这项发明视为空调业诞生的标志。
空调的发明已经列入20世纪全球十大发明之一,它首次向世界证明了人类对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和空气品质的控制能力。
1906年,开利博士获得了“空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权。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喷水室,它可以加湿或干燥空气。
这一装置改善了温湿度控制的效果,使全年性空调系统能够满意地应用于20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工厂。
1911年12月,开利博士得出了空气干球、湿球和露点温度间的关系,以及空气显热、潜热和比焓值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绘制了湿空气焓湿图。
他将自己提出的“温湿度基本原理”递交给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得到了工程师们的广泛认可,成为空调行业最基本的理论。
这一理论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湿空气焓湿图成为今日所有空调计算之基础,它是空气调节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如今该机组陈列于华盛顿国立博物馆。
1937年,开利博士又发明了空气一水系统的诱导器装置,是目前常见的风机盘管的前身。
个人拥有超过80项发明专利的开利博士,以其一生在空调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被誉为“空调之父”,他的名字更被列入美国国家伟大发明家纪念馆,与爱迪生、贝尔等杰出发明家齐名,备受世人景仰。
由于开利博士对人类文明的突出贡献,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
与开利博士同时期另一位对空调发展史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是美国工程师克勒谋(Stuart W.Cramer)。
1904年身为纺织工程师的克勒谋负责设计和安装了美国南部约1/3纺织厂的空调系统。
系统开始采用集中处理空气的喷水室,装置了洁净空气的过滤设备,共包括60项专利,都达到了能够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和使空气具有一定的流动速度及洁净程度的要求。
为了描述他所做的工作,克勒谋先生于1906年5月在一次美国棉业协会(AC—MA—American Cotton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术语,从而为空气调节命名。
美国舒适空调的发展,远远迟于工业空调。
第一座空调电影院是在芝加哥(1911年),纽约空调电影院则是第一座真正可以调节空气各种性能的电影院。
自1925年到1931年,估计美国约有400家电影院和剧场配备了舒适空调。
旅馆、餐厅甚至教堂也是空调首批常用客户,早在1920年就有一座教堂配备了舒适空调。
大型商店的舒适空调开始于1919年,第一家是布鲁克林Abraham8LStraus商店。
1927年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有一幢办公大楼全部实现了舒适空调。
1930年,费城一幢34层摩天大楼全部配备舒适空调。
1938年,华盛顿市府大厦配备了当时最大的空调装置(20930kW)。
1929年在巴尔的摩一俄亥俄运行线上一辆火车餐车配备了舒适空调。
1931年在纽约一华盛顿线路上有一列火车全部实现舒适空调。
1946年美国空调列车的数量已增至1.3万辆。
从1937年起,美国的公共汽车和大客车也开始采用空调。
1946年空调大客车共计有3500辆左右。
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大规模地实现私人小汽车的空调。
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空调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南非,1920年就有一座深矿井采用一套700马力(514.5kw)的装置进行降温。
在英国,第一座空调旅馆是伦敦的Cumberland旅馆。
在德国,1927'--二1928年,各类工厂尤其是卷烟厂和纺织厂、一些电影制片厂及电影院已采用了空调;1938年,慕尼黑美术馆实现了空调。
在法国,1927年巴黎附近的一座医院,1932年一家电话交换局实现了空调。
除北美和欧洲之外,日本在当时是关注空调较多的国家,1917年一家私人住宅实现了空调,1920年一家糖果厂实现了空调,1927年一家剧场实现了空调。
可以看出,舒适空调首先用于电影院、剧场、大型商店等公共场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次用于办公室以及深矿井。
1930年后,由于小型制冷机的发展以及可靠性的提高,舒适空调才扩大到各类商店、旅馆、餐厅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火车、大客车、轮船)等。
在1945年后舒适空调才进入住宅。
20世纪60年代,新型的燃气空调在日本出现了。
燃气空调是以燃气为能源的空调设备,与电力空调相比,具有如下优势:功能全、设备利用率高、综合投资省;设备能源利用率高、运行费用省;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燃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少;机械运动部件少、震动小、噪音低、磨损小、使用寿命长;制冷工质为溴化锂的水溶液,价格低廉且无公害;最为重要的是:大量使用燃气空调不仅有利于改善供电紧张状况,而且对于提高电力负载率,改善电力峰谷平衡率都有十分可观的效果。
这不仅能解决能源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而且对于提高电力设备运转利用率和有效控制电力设备投资的盲目增长,降低电力成本和稳定供电能力都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
大量使用燃气空调对于有效平衡燃气季节峰谷、提高燃气管网利用率、降低供气综合成本起到不言而喻的作用。
二.空调技术在近代的发展与变革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从政府到民间一致推动燃气空调的发展,大约用了lO年的时间,燃气空调占据了日本中央空调市场的85%左右。
韩国在研究了日本的经验之后,也推动了燃气空调的生产和应用。
如今,其燃气空调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比日本还高。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对太阳能利用的研究蓬勃发展,太阳能空调技术也随之出现。
随着太阳能制冷空调关键技术的成熟.特别在太阳能集热器和制冷机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80年代初期,变频空调技术在日本开始运用。
1982年,日本生产了第一台交流变频空调。
变频空调是在普通空调的基础上选用了变频专用压缩机,增加了变频控制系统的空调。
它的基本结构和制冷原理和普通空调完全相同。
传统空调压缩机依靠其不断地“开、停”来调整室内温度,其一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
变频空调的主机是自动进行无级变速的,它可以根据房间情况自动提供所需的冷(热)量;当室内温度达到期望值后,空凋主机则以能够准确保持这一温度的恒定速度运转,实现“不停机运转”,从而保证环境温度的稳定。
变频空调具有节能、噪音低、温控精度高、调温速度快、电压要求低、环境温度要求低等特点。
90年代中期,太阳能空调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真空管集热器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大量进入了市场。
新式太阳能空调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实现光电转换,再用电力驱动常规压缩式制冷机进行制冷。
这种实现方式原理简单、容易实现,但成本高。
像青岛海尔就生产过这种太阳能冰箱和空调;二是利用太阳的热能驱动进行制冷,这种制冷方式技术要求高,但成本低、无噪音、无污染。
后一种方式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998年,变频空调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日本研制出了直流变频技术,直流变频空调性能比交流变频空调更加优异。
从这以后,直流变频空调迅速成为现代空调的主流,目前直流变频空调已在日本和欧美家用空调市场占90%以上。
在我国,继海尔在1998年率先推出国内首台直流变频空调以后,国内生产变频空调的厂家也迅速增加,中国变频空调市场尤其是直流变频空调市场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99年,燃气空调在中央空调领域也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空调使用大户美国由于早期电力基础设施雄厚,燃气空调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受到制约。
1999年7月,因连续高温导致空调用电剧增,美国国内推广燃气空调的呼声高涨。
在2000年美国中央空调销售市场中,燃气空调份额迅速提高到7%。
欧洲、非洲及东南亚各国近几年对燃气空调逐渐有了认识,有许多销售商因看到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开始全面开展燃气空调的推广工作,现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的燃气事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也较慢,燃气空调占整个空调的比率还很低,燃气空调所耗燃气占燃气总消耗的比率更低。
进入到21世纪,燃气空调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如今,全球能源专家己充分认识到天然气将是2l世纪的全球能源,随着燃气空调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被世人所了解和认识,燃气空调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燃气空调的优势被全球能源专家和空调专家一致认同,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准备实施一系列燃气空调推广措施。
三.我国国内空调的发展在我国,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并不太迟,工业空调和舒适空调几乎是同时起步的。
20世纪30年代,曾有过一个高峰时期。
1931年首先在上海的许多纺织厂安装了带喷水室的空调系统,其冷源为深水井。
随后,几座高层建筑的大旅馆和几家所谓“首轮”电影院,先后设置了全空气式空调系统。
有一家电影院和一家银行,还安装了离心式制冷机。
当时,高层建筑装有空调装置,上海是居全亚洲之冠的。
但到1937年,我国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空气调节事业的发展被迫中断。
建国后,我国从事空调专业的技术人员极少,一批来自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转行投身于这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以前苏联技术为依托,逐步掌握空调专业技术,解决建设的急需,并开始按照前苏联标准制作空调系统设备和配件。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创办“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最早设立该专业的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号称暖通专业老八校。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始设置空调技术研究室(现发展为空气调节研究所),有专门的研究人员从事空调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在空调技术方面,高精度恒温技术可保证连续保持静态偏差小于±o.01℃;高精度恒湿,小于±2%RH;超高性能洁净室,洁净度达到国标1级标准;已经掌握各种等级的生物洁净整套技术,从而为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环境技术保障。
为了节省高大厂房空调用能,研究并实施的高大厂房分层空调技术,成功地应用于长江葛洲坝电站厂房空调工程,取得了设计冷负荷比传统全空气空调减少46%的显著效果。
我国已研究出谐波反应法和冷负荷系数法两种新的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大大方便了工程设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