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实用版
- 格式:docx
- 大小:56.66 KB
- 文档页数:7
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一、常见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或安全设施失效;3、使用不安全的设备、设施和机具、工具;4、以手代替工具操作;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6、物体存放不当;7、攀、坐不安全位置,行走不安全通道;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中,忽视其使用;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二、事故易发者的性格(1)感情冲动,易兴奋;(2)恼怒,焦躁;(3)对工作和现实易安于现状;(4)不沉着,心不在焉;(5)工作忙记忆碌碌,效率不高;(6)心情和感情随天气等外界条件而变化无常;(7)理解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8)极度喜悦和悲哀;(9)不能以理性控制行动;(10)处理问题轻率,冒失;(11)运行神经迟钝,不爱运行。
三、不安全的心理状态(1)白日梦;(2)消极情感与过于兴奋;(3)满不在乎;(4)思想麻痹,习以为常;(5)侥幸心理;(6)图快心理;(7)好奇心理;(8)好强心理;(9)拜金心理;(10)怕苦脏累爱美心理;(11)不懂装懂;(12)敷衍了事;(13)冒险蛮干;(14)马虎凑和;(15)盲目自信;(16)事故难免心理;(17)紧张害怕心理等。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为十三大类1.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为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材料或送料过快。
(9)机器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作件固定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他。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他3. 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4. 用手工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劳动工具。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5. 物体存放不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性用品等存放不当。
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
不包括惹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回来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这些行为。
没有安全行为反映了事故发生的人的安全方面原因。
不安全行为分下列几类: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电子系统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等);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中曾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和不够安全装束。
12、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不安全行为分类
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
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
不安全行为反映了事故的人为原因。
不安全行为分为以下几类: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导致安全装置故障;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动而非工具操作;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存储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的地方;
7、攀爬并坐在不安全的位置(如平台护栏等);
8、在提升物体下工作、停留;
9、机器运行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心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的操作或场合,忽视其使和不安全装束。
12、对易燃、爆炸物和其他危险品的错误处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不安全行为的内容: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等);8、在起吊臂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扩展资料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
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也是“三违”的部分内容。
1、违章指挥: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
违章指挥具体包括:(1)、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2)、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3)、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2、违规作业:主要是指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作交接制度等)的作业行为。
违规作业具体包括:不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不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不执行安全生产指令。
3、违反劳动纪律:主要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纪律的行为。
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制度及其他纪律等。
注:违章就是生产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在生产活动中,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章程,违反安全技术措施及交底要求。
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
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580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通用版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通用版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为十三大类1.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为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材料或送料过快。
(9)机器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作件固定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他。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他3. 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4. 用手工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劳动工具。
100种人的不安全行为1.班前、班中饮酒,酒后上岗、串岗、脱岗、睡觉。
2.擅自进入危险区域(喷溅、煤气、放射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温烫伤、吊物下方)等。
跨越运转设备、卷扬。
3.上下楼梯手未扶栏杆。
4.高处作业不佩带安全带或设置安全网。
5.违反起重作业“十不吊”6.机动车辆混装乙炔、氧气或使用翻斗车装运气瓶。
7.擅自拆卸、挪用或损坏安全标志、防护、信号装置。
8.在有粉尘场所作业未按规定戴防尘口罩。
9.气瓶在阳光下暴晒、靠近热源、坐在气瓶上吸烟。
10.电焊机一、二次接线端无防护罩或电源线未包扎。
11.焊接、切割作业未戴防护镜、焊工手套,电焊不穿绝缘鞋。
12.移动车辆运行未了望或车停在坡上不塞三角垫。
13.乙炔瓶在使用储存时未保持直立位置等。
14.作业现场不走安全通道。
15.在吊物下行走、站立,攀登运动中的物体(件)。
16.坐在栏杆、轨道上休息。
17.未按规定要求填写检修报告书(包括:登高、动火、工作票等)。
18.坐、乘吊物升降装置。
19.未停机戴手套处理旋转设备。
20.登高作业不使用梯子。
21.检修作业挂单牌。
22.进入危险区域工作未做到二人同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23.在禁火区吸烟或向禁火区抛烟头。
24.用手代替工具进行作业。
25.戴手套指挥吊物或多人指挥、不用标准手势、哨音指挥。
26.拆除作业无统一指挥。
27.施工现场不在构筑物周围设安全警戒线,拆除护栏、楼板、楼梯等有用设施,在拆除前不进行安全交底。
28.临时性作业不进行安全交底,不制定安全措施。
29.使用吊(夹、索)具无最大起重量标牌。
30.煤气警报器擅自关机,有问题不汇报,作业时不使用。
不做CO含量分析,不设监护人或无检测器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
31.用有油脂的手套、棉纱和工具接触氧气瓶、瓶阀、减压器及管路等。
32.戴油脂手套从事切割作业。
33.使用氧气瓶、乙炔气瓶时,气瓶安全附件或安全距离不符和要求。
34.起重作业上升限位、抱闸、警铃失灵进行起吊作业。
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工作场所,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有时候人们的不安全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风险。
以下是一些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1. 忽视安全规定:有些员工可能会因为觉得安全规定麻烦或者觉得自己可以应付任何情况而选择忽视安全规定。
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2. 忽略个人防护装备:在某些工作环境下,个人防护装备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有些人可能会选择不戴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装备,导致他们处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3. 疏忽维护设备:在使用机械设备或工具时,疏忽维护设备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意外发生。
有些员工可能会选择忽略设备的维护,这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危险。
4. 过度自信: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自信过度而忽视安全风险。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能够应对任何情况,因此放松了对安全的警惕。
5. 忽视培训:在一些行业中,员工需要接受特定的安全培训来了解如何应对特定的安全风险。
然而,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忽视这些培训,导致他们在面对危险时不知所措。
以上这些不安全行为都可能会给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带来风险。
因此,及时对这些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加强对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以及对不安全行为的纠正,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
一、常见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安全装置或安全设施故障;
3、使用不安全设备、设施和机具、工具;
4、用手而不是工具操作;
5、冒险进入危险的地方;
6、物品存放不当;
7、攀、坐不安全位置,行走不安全通道;
8、在提升物体下工作、停留;
9、机器运行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
10、有分心行为;
11、必须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用具的作业场所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服装;
13、易燃、易爆和其他危险品的错误处理.
二、事故多发者的特征
(1)情绪冲动,易兴奋;
(2)愤怒,焦躁;
(3)适应工作现状和现实;
(4)不沉着,心不在焉;
(5)繁忙的工作和繁忙的内存,效率不高;
(6)情绪和感觉因天气和其他外部条件而异;(7)理解力低,判断力和思维能力差;
(8)极度的欢乐和悲伤;
(9)无法控制有原因的操作;
(10)草率处理问题,冒失;
(11)跑步神经迟钝,不爱运行。
三、不安全心理状态
(1)白日梦;
(2)消极情绪和过度兴奋;
(3)不屑一顾;
(4)精神麻痹,习以为常;
(5)侥幸心理;
(6)快画心理学;
(7)好奇心心理学;
(8)强大的心理学;
(9)拜金心理;
(10)怕苦怕脏累,爱美心理;
(11)假装理解;
(12)做事粗心大意;
(13)冒风险,鲁莽行事;
(14)漫不经心地讲和;
(15)盲目自信;
(16)事故不可避免心理;(17)紧张、恐惧等。
一般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100例1、进入作业区域不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2、作业中未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劳动保护服装;3、劳动保护服装不合体;4、工作服发生破绽后没及时缝补、沾上油污后没及时清洗干净;5、作业现场穿拖鞋作业;6、指定区域、类型作业时不穿安全鞋;7、气候炎热时赤膊作业;8、热工作业中领口、袖口及裤脚、鞋带未扎好;9、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10、装配作业中不戴手套;11、磨削作业中不戴护目镜;12、操作旋转机械时戴手套;13、打大锤时戴手套;14、气焊气割作业中不戴护目镜;15、焊接作业不使用保健口罩;16、对有害光线、射线及噪音未采取防护;17、与正在作业中的人交谈;18、意外事态发生时,于事发地点聚集;19、厂内骑车载人;20、酒后进入施工现场或上岗作业;21、随地吐痰;22、吸游烟或未在指定处吸烟;23、作业时间内在作业场所打闹、嬉戏;24、铁路道口与火车抢行;25、站在道路中间交谈;26、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作业;27、操作机械设备时精力不集中;28、不按时参加安全教育或培训;29、不对施工环境进行安全确认;30、交接工作不明确;31、单手上下直爬梯;32、在没有防坠措施的高处边缘逗留;33、不妥善放置高处作业中使用的工具、工件;34、在吊车负重下方通行;35、吊运物件时未避开地面施工人员;36、不听他人劝阻进入危险区域;37、无视危险标识进入危险区域;38、随便进入其它作业场所;39、随意触摸不熟悉的机械、器具及控制开关;40、未经许可擅自拆除安全警示标识;41、擅自拆除或增设吊板;42、高处切割余料及施工附件时不采取防坠措施;43、开设临时人孔、物料孔后未采取防坠措施;44、无许可证件从事特种作业;45、作业前不对所用器具进行安全检查;46、使用不属于自己使用的工具、设备;47、不按指挥人员的指挥吊运作业;48、私自拆卸所用工具上的安全装置;49、密闭场所采用明火照明;50、随便摆放施工辅料和生产成品;51、不顾施工工序野蛮施工;52、施工条件不成熟时勉强施工;53、作业姿势勉强;54、作业用力过猛或动作不协调;55、以投掷方式接送工具、工件;56、撞击带压工业气瓶;57、乙炔气瓶放倒使用;58、装配或调整大型工件时固定不牢;59、收工后不及时清理干净作业现场;60、高处作业收工后,在吊板上存放物件;61、交叉作业时,不与其他作业人员进行沟通;62、单人搬抬50公斤以上的重物;63、两人以上搬抬重物时,口号不一致;64、跨越负重钢缆;65、压力容器内部作业时采用高于12伏的照明电压;66、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进入狭小、密闭舱室作业;67、下雨时露天进行电焊、气刨作业,不采取防触电措施;68、密闭容器内焊接作业,不采取防触电措施;69、潮湿场所进行电焊作业,不采取防触电措施;70、行使监护职责时擅自离岗;71、使用已报废的设备和工具;72、使用有安全缺陷的工具;73、超负荷使用力学器具;74、起重作业时观察不全面、指挥信号不确切;75、站在吊物上指挥吊运作业;76、超载使用起重设备;77、起重作业吊运物件时捆绑不牢;78、未经许可,随意拉设临时供电线路;79、面对电气开关拉、合电闸;80、带电维修、保养电气设备;81、焊接工作回路线连接不规范;82、擅自拉设生产中非安全电压供电的固定照明设施;83、非特种车辆厂区内驾驶超速(10公里/小时);84、电焊工不对焊机进行保护接零;85、电气设备在收工后没有及时切断电源;86、气焊气割设备在收工后不及时关闭气源;87、禁火区域内未经许可擅自动火;88、随意放置物件,阻碍防火、逃生通道;89、不了解作业场所周围情况,随意动火作业;90、周围存在火灾或爆炸因素时,冒然动火作业;91、在不明来历的小型桶类容器上进行焊割作业;92、冒然对带压管道、容器进行焊割作业;93、不按规定的色标使用气割软带;94、利用氧气进行通风;95、在船只上吸烟;96、热工作业完毕后不及时清理遗留火种;97、在消火栓、灭火器等关键部位周围堆放物件;98、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救尚未断电的电气火灾;99、在电气开关下存放易燃易爆物质;100、私自存储燃油等危险物质。
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
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
不安全行为反映了事故发生的人的方面原因。
不安全行为分下列几类: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等);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和不安全装束。
12、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等)。
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9、机器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辆。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二、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备。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2、用手清除切屑。
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无安全设施接近漏料处。
2、未经安全人员允许进入密闭空间。
3、冒进信号.(进入不允许进入的地方)。
4、易燃易爆场所明火作业。
5、未及时了望。
七、攀、坐不安全位置1、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2、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
3、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八、不使用或不正确佩戴劳保用品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2、未戴防护手套。
3、未戴安全帽。
4、未穿安全鞋。
5、未佩戴呼吸防护面具。
6、未佩戴安全带。
九、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边作业时穿过肥大服装。
2、操纵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总结精选(1):人的不安全行为9种表现形式1.明知故犯型此类人员尽管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但忙于完成任务,采用走“捷径”的方法,不按制度、规程行事,违章蛮干。
2.知识缺乏型此类人员文化水平低,参加工作时间短,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安全生产专业知识不足,尤其是本岗位上的。
3.思想麻痹型此类人员认为是经常干的工作,习以为常,不感到有什么危险,或是没有注意反常现象,照常操作,或是职责心不强,得过且过,沿用习惯方式作业,凭“老经验”行事,放松对危险的警惕。
4.身体不良型此类人员身患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没有作过体检,本人并不知晓,在工作岗位上碰到诱发因素,病情加重,产生危险后果。
5.生活困扰型此类人员由于生活困难、家庭不睦、感情危机等,造成工作途中心不在焉、精力分散,不知不觉造成安全隐患。
6.违章指挥型此类管理人员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不落实相关安全制度、措施,不排查安全隐患,强令员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
7.心理厌倦型此类人员往往由于工作长时间的重复操作,产生心理疲劳,久而久之便构成厌倦心理,从而感觉乏味,时而走神,造成操作失误。
8.从众心理型此类人员的工作环境中大都存在不安全行为的人很少发生事故的现象,于是便为之仿效。
甚至不从众则感到有精神压力,或是感觉到“吃亏”。
9.蓄意抵触型此类人员因与上岗干部、班组长、安全监管人员认识不同、感情不和,或受他人蛊惑而蓄意故犯、故意蛮干、违章操作,以泄私愤。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六大策略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呢?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用安全知识充实员工我们要紧紧抓住提升员工安全素质这一“牛鼻子”工作,要改善安全培训方式,本着“干什么学什么”,“干什么精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加大培训考核力度,激励员工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增本领,打造本质安全员工队伍,做到知行合一,人、机、物、环协调、和谐。
人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品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检查、调整、维修、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工作时注意力的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释义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4忘记关闭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错误)•7奔跑作业•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器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作坚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操作•2用手清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五.物体存放不当•1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存放不当•2工具、切屑生产用品存放不当•3其他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开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合用明火•9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车•11未及时瞭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1攀、坐平台护栏、吊车吊钩、汽车挡板•2攀、坐围墙、树枝、危岩、窗口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1在吊车、行车、升降机的起吊物下作业、停留•2在悬挂的物体旁边,未采取安全措施进行作业•3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九.机器运转时加油、检查、调整、维修、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工作时注意力的行为•1在危险作业时与别人讲话、接听手机•2在特种作业时精力不集中、监护人四处张望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他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1把水加入硫酸,用水扑救燃烧的电器或苯类、醇类、醚类、酮类、脂类等液体及高温状态下的化工设备•2化学物质混合容易产生危险的工艺或者产生危险配伍(易燃、易爆、有毒)•3造成氧化还原、硝化、电解、聚合、催化、氯化、裂化、磺化、重氮化、烷基化等工艺产生物的不安全状态•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1)无防护(2)防护不当、•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2)强度不够、•(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4)维修、调整不良、•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2)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1)照明光线不良、•(2)通风不良、•(3)作业场所狭窄、•(4)作业场地杂乱、•(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7)地面滑、•(8)储存方法不安全、•(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物的不安全状态释义•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1无防护1.1无防护罩1.2无安全保护装置1.3无报警装置1.4无安全标志1.5无护栏或护栏损坏1.6(电气)未接地1.7绝缘不良1.8局通无消音系统、噪声大1.9危房内作业1.10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1.11其他•2防护不当2.1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2.2防护装置未调整不当2.3坑道掘进、隧道开闸支撑不当2.4防爆装置不当2.5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2.6爆破作业隐蔽所有缺陷2.7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2.8其他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2.11设计不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2.12通道门遮挡视线2.13制动装置有缺陷2.14安全间距不够2.15拦车网有缺陷2.16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2.17设施上有锋利倒棱2.18其他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用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3.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3.2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4.1照明光线不良、照度不足4.2通风不良或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4.3风流断路,停电听风时爆破作业4.4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爆破作业4.5瓦斯超限4.6其他•5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5.1工具、制品、材料堆放部安全5.2采伐时,未开“安全道”5.3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5.4其他6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地面滑等6.1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6.2冰雪覆盖6.3地面有其他润滑物6.4贮存方法不安全,环境温度、湿度不当管理上存在的缺陷◆(1)技术和设计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5)没有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有缺陷;◆(7)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8)生产场所环境不良;◆(9)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10)其他。
员工常见的八种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关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记、警告信号,操作错误,奔跑作业,机器超速运转,手伸进冲压模,工件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安全装置被拆除、堵塞,作用失效,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物品存放不当。
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危化品房,基建工地
6、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7、未穿戴劳保用品: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忽视其作用。
8、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带手套,女员工的长发不盘起来操作辊压机。
第 1 页共 1 页。
YF-ED-J9242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实
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为十三大类
1.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为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材料或送料过快。
(9)机器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作件固定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他。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他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4. 用手工代替工具操作
(1)用手代替劳动工具。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5. 物体存放不当
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性用品等存放不当。
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冒险进入涵洞。
(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6)冒进信号。
(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8)易燃易爆场合出现明火。
(9)私自搭乘矿车。
(10)在绞车道行走。
(11)未及时瞭望。
7. 攀、坐不安全位置
如攀坐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
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如在吊物下作业、在起吊物下停留。
9. 机器运转时违规作业
如在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作业。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工作时精神不集中、东张西望等。
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2)未戴防护手套。
(3)未穿安全鞋。
(4)未戴安全帽。
(5)未佩戴呼吸护具。
(6)未佩戴安全带。
(7)未戴工作帽。
(8)其他。
12. 不安全装束
(1)在有旋转零部件设备旁作业穿肥大服装。
(2)操纵有旋转零部件设备时戴手套。
(3)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