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0考研大纲:87
- 格式:docx
- 大小:21.74 KB
- 文档页数:7
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经济地理学》大纲此《经济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科目的笔试考试。
重点测试考生对经济地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对基本理论有较深入的理解,对区域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一般规律有系统的认识,能较好地掌握区域分析方法及关键技术,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一)学科概况及理论进展内容: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2.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3.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要求: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任务。
2.理解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特性、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3.了解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阶段特征。
4. 了解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的产生背景与研究进展。
(二)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内容: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条件等2.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及人力资源、市场条件、区位、交通、民族、文化、历史发展基础、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条件等3.技术条件:包括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4.政策与制度环境:包括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5.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要求:1. 理解各影响因素的概念及分类,各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能够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辩证分析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强度的变化。
3.能够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三)不同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产业分布规律内容:1.产业结构及其演变产业分类方法;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基本理论2.主要产业部门的基本格局(1)农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因素;农业区位理论;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与农业区划;中国农业发展与布局的基本特点(2)工业布局的条件与制约因素;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地域结构与类型;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与空间格局(3)商业中心布局的条件和制约因素,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条件、布局特点要求:1.掌握产业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熟悉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基本内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题型比例选择题(共20个题,每题2分,共40分)填空题(共10个题,每题3分,共30分)解答题(共6个题,每题5分,共30分)二、其他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与技术方向《高等数学》复式科目。
《高等数学》考试内容一、函数与极限包括:映射与函数、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法则、极限存在的准则、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二、导数与微分包括:导数概念、函数的求导法则、高阶导数、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函数的微分三、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包括: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与最小值、函数图形的描绘、曲率、方程的近似解 四、不定积分包括: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的积分、积分表的使用五、定积分包括: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微积分基本公式、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反常函数六、定积分的应用包括:定积分的元素法、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定积分在物理学上的应用七、微分方程包括: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高阶线性微分方程、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八、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包括: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平面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曲面及其方程、空间曲线及其方程九、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包括: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隐函数的求导公式、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方向函数与梯度、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考试要求考生应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复试《产品综合设计》考试大纲(包括设计综合理论及思维、设计综合表现、专业英语三部分)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设计综合理论及思维约40分
设计综合表现约40分
专业英语约20分
全卷100分
(二)题型比例
综合题约70%
翻译题约30%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综合理论及思维
考试内容:
设计心理学、设计与材料、设计与结构、设计与品牌
考试要求:
1、理解如何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导入到设计之中;
2、理解材料与加工工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艺术魅力;
3、理解产品开发中的结构关系;
4、理解品牌设计开发的战略与实务。
(二)设计综合表现
立足于以产品设计流程中的表达策略为目标,在考试中体现出学生如何选择并利用相应的表达模式来深化产品设计思维,考查学生组织、表达设计信息的能力
(三)专业英语
考试内容:
工业设计、人因工程、行为和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英语词汇
考试要求:
掌握工业设计、人因工程、行为和信息技术等核心技术的专业词汇,能熟练阅读相关英文文献,能将专业相关中文文献翻译为英文。
三、参考书目
1、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著;小柯译,中信出版社;
2、人因工程学与设计应用,作者:马广韬,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3、设计思维,作者:叶丹,张祥泉主编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工业设计专业英语,作者:何人可等编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876法学专业综合考研大
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学专业综合》(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民法学总论、刑法学总论)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民法学总论、刑法学总论各占50分。
(二)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占20%
简答题约占25%
论述题约占40%
案例分析题约占15%
二、其他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
考试内容
环境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环境法的概念与发展概况;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任务、目的和作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与环境立法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环境法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2.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任务、目的和作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与环境立法。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
考试内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概述;保护优先原则;预防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损害担责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条件、环。
《结构力学》考试大纲试卷结构:判断题、填空题与选择题约40%作图及计算题约60%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考试内容几何构造分析的概念;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考试要求了解几何构造分析概念;熟练地掌握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并对一般平面杆件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确定计算自由度。
二、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考试内容静定多跨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平面桁架;组合结构;三铰拱;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
考试要求了解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掌握利用隔离体分析方法计算静定多跨梁和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掌握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的结点法、截面法和联合应用法;掌握组合结构及三铰拱的内力计算方法;掌握利用刚体体系的虚功原理的方法计算静定结构的内力。
三、影响线考试内容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作简支梁影响线;结点荷载作用下梁的影响线;机动法作影响线;影响线的应用。
考试要求理解影响线的概念;掌握用静力法做简支梁、结点荷载作用下梁、桁架的影响线;了解用机动法做影响线;掌握利用影响线求各种荷载作用下的梁结构的最大内力和荷载的最不利位置。
四、结构位移计算考试内容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刚体体系的位移;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图乘法;温度变化、支座移动、制造误差等因素作用下的位移计算;互等定理。
考试要求理解变形体的虚功原理,掌握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步骤;掌握荷载作用下各类结构的位移计算公式,掌握图乘法;掌握在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制造误差等因素作用下结构的位移计算;了解互等定理。
五、力法考试内容超静定结构的组成和超静定次数;力法的基本概念;超静定刚架和排架;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对称结构的计算;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考试要求掌握超静定结构的组成特点和超静定次数的判断方法,掌握力法的基本思路;掌握用力法计算超静定刚架、排架、桁架、组合结构等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的计算方法,掌握利用结构的对称性简化计算的方法;掌握用力法计算在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时的内力计算方法;掌握超静定结构的位移的计算方法,了解超静定结构计算的校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英语》考试大纲《综合英语》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科目之一,本大纲规定了《综合英语》考试的形式、内容、时间和计分方式。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及世界文学、翻译传播及区域国别研究(英语)、外语教育。
一、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试卷含试题和答题纸,试题答案未写在答题纸上的视为无效。
二、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词汇与结构约15%阅读理解约25%完形填空约15%改错约5%修辞约10%英汉互译约10%写作约20%(二)题型比例客观题约60%主观题约40%三、考试内容本考试共六个部分:词汇、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改错、修辞、英汉互译、写作。
(一)词汇与结构1)测试目的:测试考生运用词汇、短语、语法结构的能力。
2)测试形式:本部分为多项选择题,由20题组成,每题有四个选择项。
题目中约80%考点为词汇、词组和短语的用法,约20%为语法结构。
3)测试要求:熟练掌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词汇表对一级至八级规定的10000词汇及其搭配。
(二)阅读理解1)测试目的:测试考生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考核考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
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一定的速度。
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50个单词。
2)测试要求:(a)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
(b)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
(c)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分辨出其中的事实和细节;能理解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能分析所读材料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d)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3)测试形式: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由4-5篇阅读材料组成。
阅读材料约含3 000个单词。
每篇材料后有若干道多项选择题。
考生应根据所读材料内容,从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硕、专硕)研究生复试《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大纲《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要求考生能以动态(即动力学)的观点去看待一个机械工程系统;从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转换和反馈等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能结合工程实际,应用经典控制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其中的问题。
一、试卷结构术语解释约20%简答题约30%设计及应用题约25%计算题约25%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机械工程控制的基本概念机械工程的发展与控制理论的应用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二)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拉普拉斯变换传递函数系统方框图和信号流图工程实例中的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典型输入信号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四)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系统奈奎斯特图的画法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频率特性的性能指标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工程实例中的频域分析(五)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及稳定条件代数稳定性判据几何稳定性判据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工程实例中的稳定性分析*(六)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和计算系统稳态误差的基本概念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减小稳态误差的途径动态误差系数工程实例中的误差分析*(七)控制系统性能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系统闭环零点、极点的分布与系统性能的关系并联校正串联校正控制器类型按希望特性设计控制器工程实例中的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