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
- 格式:doc
- 大小:801.21 KB
- 文档页数:15
高一物理作业本答案必修一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 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
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5 2m/s213.略
点击免费下载>>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共9篇)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一): 高一物理必修1课本答案(书上那些课后练习)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教育出版社的封面上面有大半个地球下面是一个放大镜急求每课后面的“练习"的答案 30分可以在小熊图书网上早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二): 一道高一物理作业本的题,在线等假设你在某星球上荡秋千,该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若将人视为质点,秋千质量不计,摆长不变,摆角小于90°,阴力常量为G.1 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等于多少2若千秋经过最低位置时的速度为v0,你能上升的高度最大是多少1 根据GMm/R^2=mg" 得到g"=GM/R^22 秋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1/2mv0^2=mg"h 得到h=v0^2/2g"=(voR)^2/2GM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三):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物理18页问题与练习第1题答案.向负方向运动v=△x/△t=x2-x1/t2-t1=922km-963km/40分钟≈-17.08m/s【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四): 高一物理必修1课后练习答案(广东教育出版社)内容:第二章第二节课后3.4.5题答案详细过程【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3.用公式得到t =s/(1/2g)=45m/(1/2×10m/s)=9s ∴t=3s用公式Vt=个(T总-T1秒末)=10m/s ×(3s-1s)=20m/s用公式S2秒末=1/2gt =1/2×10m/s ×4=20m用公式S3秒末=1/2gt =1/2×10m/s ×9=45mS3秒末-S2秒末=45m-20m=25m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五): 求答案!(要过程)题目如下.(高一物理必修1)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4m/s2(米每二次方秒).求:(1)汽车在刹车后往前冲38.5m时的速度大小(2)汽车在刹车后6s末的速度谢谢了~V0 -Vt =2as,解得Vt=4m/S.当汽车速度减为0时所需的时间为t=V0/a=4.5s,所以6s末的速度为0. 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六): 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习题答案第一节:1.(1)不能击中目标.因为投下的炸弹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保持匀速直线运动(2)跳起后,水平方向由于惯性始终与地球的速度相同2.刹车停止时,人下部随车停止,而上部身体由于惯性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致使向前倾倒而易发生事故3.该同学的错误在于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实际上向上抛出的物体是由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的,不需要向上的作用力.4.地球是一个惯性系,小车相对于地面向右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小车内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小球相对于地面静止,若选小车为参考系,则小球相对于小车这一非惯性系,是做向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是静止,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即惯性定律是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七):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第二章复习题第15题怎么写跳楼机先将人载到离地面60m的高处,然后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降,经2.2s达到最大速度.之后,它又做匀减速运动,最后安全按抵达地面,全程历时6s.求下降过程最大速度和两个加速度.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平均速度是6m/s,故最大速度是12m/s,加速分别为12/2.2m/s2和12/3.8m/s2.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八): 我看见您回答的高一物理必修1书后习题的第1章,对我帮助很大非常感谢,后面几章的还可以把答案打出来老师让写整本书后的习题可以吗咱们同病相怜,当初老师也让我们写所有的课后题.建议你买本参考书吧,我确实没电子版的.物理,怎么说呢其实就是考验你的综合能力,到高三综合时我深有体会.但前提是必须打好基础.答案把选择填空抄一下就可以了,大题一定要自己看,课后题很典型很有用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我现在大一,算是熬出头了.希望你能成功~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答案(九):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课后习题3和4的答案第3题:(1)路程100米,位移100米(2)相同,路程800米,位移为0第4题:3 8 0 5 -8 -3 0 5 -3 5 -8 -3高一数学必修1作业本高一物理课时作业本。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答案与提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CD2.B3.C4.云地面船岸5.BC6.D7.A8.2km-3km0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二、时间和位移1.AC2.AD3.A4.BC5.BC6.C7.ACABOD8.60m图略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CD2.B3.C4.3m/s53m/s2 5m/s5.06.AC7.CD8.D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C2.BD3.B4.D5.飞机火车小球6.9 8m/s2竖直向下7.D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5 2m/s213.略第一章复习题1.A2.D3.CD4.ACD5.BD6.D7.ABC8.D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ABD2.D3.ACD4.BCD5.C6.B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C2.B3.B4.C5.D6.C7.6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12.(1)69 4s(2)2 9km(3)429 8s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AB2.B3.C4.C5.0 1286.187.58.16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D2.ABC3.D4.BD5.B6.BD7.AB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 4m11.(1)如右图(2)58m12.①甲、乙均错。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最先得出运动与力的正确关系B、伽利略用斜面实验验证了力和运动的关系C、牛顿最先提出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D、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下列各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kg、N、AB、s、J、NC、s、kg、mD、m/s、kg、m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C、同一个物体,静止时的惯性比运动时的惯性大D、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4、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质量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落地B、甲与乙同时落地C、甲的加速度比乙大D、乙的加速度比甲大5、如图是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S—t图像,由图可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C、物体沿直线做往返运动D、图像错了,因为该图像只表示曲线运动6、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若现在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则在水平拉力刚开始作用的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为零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7、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0的斜面上,那么斜面对木块作用力的方向A、沿斜面向下B、垂直斜面向下C、沿斜面向上D、竖直向上8、电梯在大楼内上、下运动,人站在电梯内。
若人处于超重状态,则电梯可能的运动状态是A、匀速向上运动B、匀速向下运动C、减速向下运动D、加速向下运动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F1=10N,F2=2N的水平外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B、若撤去力F1,物体会立即向左运动C、撤去力F1后物体继续向右运动,直到速度为零D、撤去力F1后物体有可能做曲线运动10、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木块以速度v向右运动,一根弹簧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木块从与弹簧接触直到弹簧被压缩成最短的时间内,木块将做的运动是A、匀减速运动B、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C、加速度减小的变减速运动D、无法确定11、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5:4B、4:5C、4:3D、3:412、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猴从绳子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条件下,(重力加速度g=10m/s2)猴子向上爬的加速度为A、B、C、D、二、填空题(共22分)13、(4分)一质点沿直线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在第1s末的速度与第2s末的速度之比为;在第1s内的位移与第50s内的位移之比为。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参考答案第一篇: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 参考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CD2.B3.C4.云地面船岸5.BC6.D7.A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二、时间和位移1.AC2.AD3.A4.BC5.BC6.C7.ACABOD8.60m图略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CD2.B3.C4.3m/s53m/s2 5m/s5.06.AC7.CD8.D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C2.BD3.B4.D5.飞机火车小球6.9 8m/s2竖直向下7.D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5 2m/s213.略第一章复习题1.A2.D3.CD4.ACD5.BD6.D7.ABC8.D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乙≤20 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ABD2.D3.ACD4.BCD5.C6.B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2.B3.B4.C5.D6.C7.6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12.(1)69 4s(2)2 9km(3)429 8s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2.B3.C4.C5.0 1286.187.58.16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1.D2.ABC3.D4.BD5.B6.BD7.AB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 4m11.(1)如右图(2)58m12.①甲、乙均错。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答案与提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CD2.B3.C4.云地面船岸5.BC6.D7.A8.2km-3km0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二、时间和位移1.AC2.AD3.A4.BC5.BC6.C7.ACABOD8.60m图略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CD2.B3.C4.3m/s53m/s2 5m/s5.06.AC7.CD8.D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C2.BD3.B4.D5.飞机火车小球6.9 8m/s2竖直向下7.D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5 2m/s213.略第一章复习题1.A2.D3.CD4.ACD5.BD6.D7.ABC8.D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乙≤20 6m/s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ABD2.D3.ACD4.BCD5.C6.B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C2.B3.B4.C5.D6.C7.6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12.(1)69 4s(2)2 9km(3)429 8s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AB2.B3.C4.C5.0 1286.187.58.16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D2.ABC3.D4.BD5.B6.BD7.AB。
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第一节质点参考系练习题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不可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小孩沿滑梯向下滑动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时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运动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3、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为质点;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为质点;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为质点4、下列情况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双选)A. 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B.研究汽车后轮各点运动时的车轮C.水平地面上放一只木箱,用力推它沿直线滑动,研究其运动情况的木箱D.研究自转时的地球5. 下列关于参考系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是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B.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C.坐在行驶的火车里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地面的树木作为参考系的D.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6. 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A.参照物必须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B.研究某物体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为参照物得出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C.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D.坐在汽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汽车作为参照物的7. 某乘客坐在一列火车里,他看见窗外另一列火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一定向西行驶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东行驶C.窗外的火车有可能静止 D.乘客坐的火车和窗外的火车都有可能向西第二节位移练习题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B.位移和路程都是与一段时间相对应的物理量C.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发生的位移等于零,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一定是静止的.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位移可能为D.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零则它通过的位移和a点运动到b点,2.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路程分别是:()r A 0;O B 2r,向东;π2r,向东;πr D 2r,向东;C r经R的圆弧由A3.如图3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B东C)(双选),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到C A西,方向向东A.物体的位移等于4R ,方向向东2πRB.物体的位移等于3 图R.物体的路程等于2π4R DC.物体的路程等于)(双选)4. 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 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则皮球通过的路, 1m5.皮球从3m高处落下, 被地板弹回, 在距地面高处被接住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2m ;A.4m;4m B. 3m;1m C. 3m;2m D. 4m,到达了目的地,则汽车一辆汽车先向东行驶了16.60 km,又向南行驶了80 km 全程的路程大小全程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答案与提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CD2. B3. C4. 云地面船岸5.BC6.D7.A8.2km-3km0东 59.C10.(1)2025152(2) 东偏北 45°方向作图略 11. 略二、时间和位移1.AC2.AD3.A4.BC5.BC6.C7.ACABOD8.60m图略9.6mx 轴正方向 4mx轴正方向 20m10.C11.路程 900m位移 500m500m12. 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CD2.B3.C4.3m/s53m/s2 5m/s5.06.AC7.CD8.D9.CD10.ABC11.路程为 100m位移 0 平均速度为 012. 不同 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 , 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13. 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 13 5m,v≈1350 4m/s=33 8m/s121km/h >80km/h,超速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C2.BD3.B4.D5. 飞机火车小球6.9 8m/s2 竖直向下7.D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5 2m/s213. 略第一章复习题1.A2.D3.CD4.ACD5.BD6.D7.ABC8.D9.A10.200m11.t20~ t1 和 t2 ~ t312. 左 0 30 8513.(1) 第 3 秒末 (2)40m 向上(3)5m 向下 (4)-35m125m14. 路程为 80m位移大小为 10m,方向向左 15.12m/s ≤v乙≤ 20 6m/s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ABD2.D3.ACD4.BCD5.C6.B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8.53-39.200m/s210.7 2s11.(1) (2)2m/s2(3)2m/s2 ,相同 (4)如图所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C2.B3.B4.C5.D6.C7.6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12.(1)69 4s(2)2 9km(3)429 8s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AB2.B3.C4.C5.0 1286.187.58.169. 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 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D2.ABC3.D4.BD5.B6.BD7.AB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 4m11.(1)如右图 (2)58m12. ①甲、乙均错。
1.【解析】选A、C.A选项中弹丸只受重力与支持力,支持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B选项中运动员做功,其机械能越来越大.C 选项中只有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D选项中有滑动摩擦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2.【解析】选C.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此时,小球的动能为,其重力势能为Ep=-mgh,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为.3.【解析】选B.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设物体A的动能与其势能相等时,物体A距地面的高度是h,A的速度为v.则有:,化简得v2=2gh从开始到距地面的高度为h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为:ΔEp=mAg(H-h)=2mBg(H-h)增加的动能为:,由ΔEp=ΔEk得.4.【解析】选B、C、D.设物体受到的向上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所以.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拉力所做的功,重力势能增加了mgh,故B、C、D正确,A错误.5.【解析】选A.小球在轨道内做圆周运动,通过点时的最小速度为,离开轨道后小球做平抛运动,当竖直方向下落r时,水平方向的位移最小是,所以小球只要能通过点D,就一定能落到水平面AE上.6.【解析】选D.小球自由下落的过程中,t1时刻绳子的拉力为零,此时速度不是,动能也不是,速度的时刻应是绳子拉力和重力相等时,即在t1、t2之间某一时刻,t2时刻绳子的拉力,此时速度为零,动能也为零,绳子的弹性势能,而小球的势能不是,而是最小,t2时刻绳子拉力,绳子最长.7.【解析】(1)由于小孩无碰撞进入圆弧轨道,即小孩落到A点时速度方向沿A点切线方向,则,又,联立以上两式解得v0=3m/s.(2)设小孩到最低点的速度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联立解得FN=129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孩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290N.答案:(1)3m/s(2)1290N8.【解析】(1)对A分析:从斜轨点到半圆环形轨道点,机械能守恒,有.解得.对B分析:从斜轨点到半圆环形轨道最低点,机械能守恒,有,解得.(2)设半圆环形轨道对A、B的作用力分别为FNA、FNB,FNA方向竖直向下,FNB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FNA=2mg,FNB=7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A、B对圆环的压力分别为:FNA′=2mg,FNB′=7mg,FNA′方向竖直向上,FNB′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合力F=5mg,方向竖直向下.答案:(1)(2)5mg方向竖直向下独具【方法技巧】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比较1.应用范围: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动能定理无条件限制.2.物理意义:其他力(重力、弹力以外)所做的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3.关注角度:机械能守恒定律关注守恒的条件和始末状态机械能的形式及大小;动能定理关注动能的变化及改变动能的方式(合外力做功情况).。
1.2 重⼒1.4 摩擦⼒1.5 ⼒的合成1.6 ⼒的分解第⼀章测试A组第⼀章测试B组2.1 ⼏个基本概念2.2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2.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2.4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5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7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2.8 ⾃由落体运动第⼆章测试A组第⼆章测试B组3.1 ⽜顿第⼀定律3.2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3.3 ⽜顿第⼆定律3.4 ⽜顿第三定律3.5 ⼒学单位制3.6 ⽜顿运动定律的应⽤3.7 超重和失重第三章测试A组第三章测试B组4.1 共点⼒作⽤下物体的平衡4.2 共点⼒平衡条件的应⽤第四章测试A组第四章测试B组参考答案第⼀章⼒第⼀节⼒1.关于⼒的作⽤,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施⼒物体的⼒是不存在的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的作⽤C.⼈推物体时,⼈只是施⼒物⽽不是受⼒物D.⼀个施⼒物也⼀定同时是受⼒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把⼄推倒⽽⾃⼰不倒,说明只是甲对⼄有⼒的作⽤,⼄对甲没有⼒的作⽤B.只有有⽣命或有动⼒的物体才会施⼒,⽆⽣命或⽆动⼒的物体只会受到⼒,不会施⼒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的作⽤D.找不到施⼒物体的⼒是不存在的3.关于⼒,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受⼏个⼒作⽤时,运动状态⼀定发⽣改变B.物体只受⼀个⼒作⽤时也会产⽣形变C.⼒学中常见的⼒有重⼒、弹⼒、摩擦⼒D.拉⼒、⽀持⼒、压⼒等都按照⼒的性质命名的4.甲、⼄两物体分别受⼤⼩相等的⼒F1和F2作⽤,有下列判断①F1与F2⼀定相同;③F1与F2产⽣效果⼀定相同;③F1与F2的性质⼀定相同.则()A.①正确 B.②③正确 C.①②③均正确 D.①②③均不正确5.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的作⽤,可见⼒是可以离开物体⽽独⽴存在的B.只要确定了⼒的⼤⼩和⽅向,那么这个⼒就完全确定了C.画某⼒的图⽰时,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这个⼒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D.在实验室,⼈们常⽤天平来测量⼒的⼤⼩6.关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才能产⽣⼒的作⽤B.⼒的⼤⼩可以⽤弹簧秤或杆秤来测量C.在⼒的作⽤下物体才能发⽣形变和运动D.施⼒物体同时也⼀定是受⼒物体7.下列给出的四组⼒中,完全按性质命名的是()A.万有引⼒、动⼒、拉⼒ B.重⼒、弹⼒、摩擦⼒C.电场⼒、磁场⼒、拉⼒ D.弹⼒、⽀持⼒、阻⼒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形状发⽣改变必定是⼒作⽤的结果B.施⼒物体必定同时也是受⼒物体C.物体速度不发⽣改变,则物体⼀定没有受到任何外⼒作⽤D.⽤锤⼦砸钉⼦时,钉⼦所受⼒的施⼒物体是使⽤这把锤⼦的⼈9.以下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个受⼒物体能找到多个施⼒物体B.两物体相互作⽤不⼀定要直接接触C.物体受到⼒的作⽤后,形状及运动状态都⼀定改变D.物体受到⼒的作⽤后,形状或运动状态可能只有⼀个发⽣改变10.关于⼒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名称的⼒,性质⼀定相同B.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性质可能相同C.性质不同的⼒,对物体的作⽤效果⼀定不同D.性质相同的⼒,对物体的作⽤效果⼀定相同11.⼒的三要素包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块浸在⽔中,受到浮⼒作⽤,浮⼒的施⼒物体是________.13.⼀⼈骑⾃⾏车上坡,⽤⼒蹬⾃⾏车恰好匀速运动,使⾃⾏车上坡的直接动⼒由_________提供.14.⼀⽀⽕箭携带着⼈造地球卫星正喷着烈焰竖直向上加速飞⾏.给卫星动⼒的施⼒物体是________,给⽕箭动⼒的施⼒物体是_________.15.⼒是_______作⽤,⼒不能脱离_______⽽单独存在,只要有⼒;就⼀定有______物体和_______物体.16.⼒作⽤于物体上可以产⽣两种效果:⼀是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改变,⼆是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改变.17.通常说的拉⼒、⽀持⼒、弹⼒、摩擦⼒这⼏种⼒中,根据⼒的性质命名的是___________,根据⼒的作⽤效果命名的⼒是___________.18.⼒是_______相互作⽤,⼀个物体受到⼒的作⽤,⼀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前者是_______物体,后者是_______物体.19.⼒是_______作⽤,⼒不能脱离_______⽽单独存在,只要有⼒;就⼀定有物体和_______物体.20.A物体受到B物体给它向右的⼤⼩为2N的⼒作⽤,则B物体受到A物体给它的作⽤⼒⼤⼩为___________N,⽅向为___________.21.⼀个⼩球在两个⼒F1、F2的作⽤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F1⼤⼩为7N,⽅向竖直向上,则F2⼤⼩为___________N,⽅向为___________.第⼆节重⼒1.关于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就是物体的质量B.只有静⽌的物体才受到重⼒C.同⼀物体在地球上⽆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到重⼒D.重⼒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产⽣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的⽅向总是垂直向下 B.物体的质量没有变化,但它的重⼒是会发⽣变化的C.跳⾼运动员跳起在空中时受到重⼒和向上升的⼒D.重为2N的物体从直升飞机上抛下,落地前物体重⼒⼤于2N3.关于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定在物体上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物体的重⼼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线悬挂的物体静⽌时,细线⽅向⼀定通过重⼼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中将物体释放后,物体不受任何⼒作⽤ B.在空中将物体释放后,物体仍受重⼒作⽤C.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作⽤ D.只有竖直向下运动或静⽌的物体才受重⼒作⽤5.⼀弹簧秤悬挂⼀⼩球保持静⽌时,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球对弹簧秤的拉⼒数值上等于⼩球受到的重⼒B.⼩球受到竖直向上的⼒的施⼒物体是弹簧秤C.弹簧的弹⼒是由于⼩球所受的重⼒产⽣的D.弹簧秤对⼩球的拉⼒与⼩球受到的重⼒是⼀对平衡⼒6.下⾯关于物体重⼼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位置降低了B.物体在斜⾯上下滑时,物体的重⼼相对物体的位置降低了C.对于有规则⼏何形状的物体,重⼼⼀定在物体的⼏何中⼼D.对于重⼒⼀定的物体,⽆论其形状如何变,其重⼼位置不变7.重7N的物体放在⽔平桌⾯上,桌⾯受到7N的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压⼒就是重⼒,施⼒物是地球 B.这个压⼒就是重⼒,施⼒物是⽊块C.这个压⼒不是重⼒,压⼒的施⼒物是⽊块,重⼒的施⼒物是地球D.这个压⼒的⼤⼩与重⼒相等,根据是物体受到的⼆⼒平衡8.下列关于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悬线的拉⼒⼀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B.物体对⽔平⽀持物的压⼒⼀定等于物体的重⼒C.重⼒可以⽤弹簧秤测出,当物体保持静⽌时,物体对弹簧秤的拉⼒等于物体受到的重⼒D.站在匀速运动的电梯上的⼈,受到的重⼒和受到的⽀持⼒⼆⼒平衡9.关于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定在它的⼏何中⼼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不⼀定在它的⼏何中⼼上C.物体的重⼼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的集中作⽤点D.物体的重⼼可以⽤悬挂法找到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静⽌在⽔平地⾯上的物体对地⾯的压⼒就是重⼒B.物体重⼒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C.物体受到的重⼒与地理纬度及离地⾯的⾼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及运动状态⽆关D.两质量相同的物体,重⼒有可能不同11.重7N的物体放在⽔平桌⾯上,桌⾯受到7N的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压⼒就是重⼒,施⼒物是地球B.这个压⼒就是重⼒,施⼒物是⽊块C.这个压⼒不是重⼒,压⼒的施⼒物是⽊块,重⼒的施⼒物是地球D.这个压⼒的⼤⼩与重⼒相等是因为⼆⼒平衡12.下列关于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悬线的拉⼒⼀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B.物体对⽔平⽀持物的压⼒⼀定等于物体的重⼒C.重⼒可以⽤弹簧秤测出,在静⽌的地⾯上,物体对弹簧秤的拉⼒等于物体受到的重⼒D.站在匀速运动的电梯上的⼈,受到的重⼒和受到的⽀持⼒⼆⼒平衡13.重⼒的⽅向常⽤的两种表述是________和_________.14.测重⼒的仪器是________.15.⼀个物体所受重⼒的作⽤点叫__________.16.物体受到的重⼒是由________产⽣的,重⼒的施⼒物体是________,重⼒的⽅向________,重⼒的作⽤点在________.17.质量是2.5kg的物体受到的重⼒是________N,如果物体受到的重⼒是196N,则它的质量________kg.18.铝的密度是2.7?10kg/m,现有⼀块体积为30cm的铝块,它受到的重⼒是______N.19.g?9.8N/kg,表⽰_______________.⼀个质量m=10kg的物体,其重⼒⼤⼩为___________.如果把这个物体放到g??1.63N/kg的⽉球上,它的重⼒变为__________.20.在公式G?mg中,g=9.8N/kg.⼀个质量是50kg的⼈,受到的重⼒为_____N.如果这个⼈在333g??1.63N/kg的⽉球上,它的重⼒变为_______N.第⼆节、弹⼒⼀、选择题1.图1,⼀个球形物体O静⽌放在⽔平地⾯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地⾯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三个⼒,重⼒、B点的⽀持⼒、A点的弹⼒B.物体受⼆个⼒,重⼒、B点的⽀持⼒C.物体受三个⼒,重⼒、B点的⽀持⼒、地⾯的弹⼒D.物体受三个⼒,重⼒、B点的⽀持⼒、物体对地⾯的压⼒2.⼩⽊块放在桌⼦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接触处只有桌⼦有弹⼒产⽣B.在接触处桌⾯和⼩⽊块都有弹⼒产⽣C.⽊块对桌⾯的压⼒是⽊块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桌⾯施加的⼒D.⽊块对桌⼦的压⼒是⽊块的重⼒3.如图2,A、B叠放在⽔平地⾯上,则地⾯受到的压⼒是 [ ]A.A和B对地⾯的压⼒之和;B.只有B对地⾯的压⼒;C.B的重⼒;D.A和B的重⼒;4.关于弹⼒的⽅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压⼒的⽅向总是垂直于接触⾯,并指向被压物;B.⽀持⼒的⽅向总是垂直于⽀持⾯,并指向被⽀持物;C.绳对物体拉⼒的⽅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D.杆对物体的弹⼒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向;5.⽤5N的⼒可以使⼀轻弹簧伸长8mm--------------------------------------------------------------------------------A.A和B对地⾯的压⼒之和B.只有B对地⾯的压⼒C.B的重⼒D.A和B的重⼒4.关于弹⼒的⽅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压⼒的⽅向总是垂直于接触⾯,并指向被压物B.⽀持⼒的⽅向总是垂直于⽀持⾯,并指向被⽀持物C.绳对物体拉⼒的⽅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向D.杆对物体的弹⼒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向5.⽤5N的⼒可以使⼀轻弹簧伸长8mm,现在把两个这样的弹簧串联起来,在两端各⽤10N的⼒来拉它们,这时弹簧的总伸长应是 [ ]A.4mm B.8mmC.16mm D.32mm6.如图3,不计悬绳的重量,把B、C两个物体悬吊在天花板A点.当物体静⽌后,下⾯哪⼀对⼒是平衡⼒[ ]A.天花板对绳的拉⼒和绳对B物的拉⼒B.上段绳对B物的拉⼒和下段绳对B物的拉⼒C.下段绳对B物的拉⼒和下段绳对C物的拉⼒D.下段绳对C物的拉⼒和C物受到的重⼒7.关于胡克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相同、伸长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相同B.劲度相同的弹簧,弹簧的伸长相同C.知道弹簧的劲度,就可以算出任何拉⼒下的弹簧伸长D.劲度和拉⼒、伸长没有关系,它只决定于弹簧的材料、长度、弹簧丝的粗细8.把⼀根劲度系数k=1000N/m的弹簧截成等长的两段,每⼀段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500N/m B.1000N/mC.1500N/m D.2000N/m⼆、填空题9.⽤绳提⼀物体,绳对物体的拉⼒的⽅向是______的;对⼈的⼿,拉⼒的⽅向是______的。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练习题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不可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小孩沿滑梯向下滑动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时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运动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3、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为质点;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为质点;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为质点4、下列情况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双选)A. 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B.研究汽车后轮各点运动时的车轮C.水平地面上放一只木箱,用力推它沿直线滑动,研究其运动情况的木箱D.研究自转时的地球5. 下列关于参考系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是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B.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C.坐在行驶的火车里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地面的树木作为参考系的D.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6. 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A.参照物必须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B.研究某物体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为参照物得出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C.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D.坐在汽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汽车作为参照物的7. 某乘客坐在一列火车里,他看见窗外另一列火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一定向西行驶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东行驶C.窗外的火车有可能静止 D.乘客坐的火车和窗外的火车都有可能向西第二节 位移练习题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A .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B .位移和路程都是与一段时间相对应的物理量C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发生的位移等于零,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一定是静止的D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位移可能为零2.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 的半圆弧由a 点运动到b 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0;OB 2r ,向东;πrC r ,向东;πrD 2r ,向东;2r3.如图3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圆弧由A 经B 到C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双选) A .物体的位移等于4R ,方向向东B .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 ,方向向东C .物体的路程等于4RD .物体的路程等于2πR4. 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双选)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 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5.皮球从3m 高处落下, 被地板弹回, 在距地面1m 高处被接住, 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4m ;4mB. 3m ;1mC. 3m ;2mD. 4m ;2m16.一辆汽车先向东行驶了60 km ,又向南行驶了80 km ,到达了目的地,则汽车全程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__,全程的路程大小是_______________。
6.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运动了一周,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___。
若质点运动了143周,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_______;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_______。
18.(湖北咸宁模拟)如图1-1-8所示,在运动场的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 m 远放置一个空瓶,运动员在进行折返跑训练时,从中间某一瓶子出发,跑向出发点右侧最近的空瓶,将其扳倒后返回并扳倒出发点处的瓶子,之后再反向跑回并扳倒前面的最近处的瓶子,这样,每扳倒一个瓶子后跑动方向就反方向改变一次,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子时,他跑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在这段时间内,他一共几次经过出发点?西 AC 东B 图3第三节物体运动的速度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2.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 (或哪段位移) 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 (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4. 下列所列的几个速度中不是..指瞬时速度的是:()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km/h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m/s5.某人在100m赛跑中,跑完全程时间的中间时刻6.25s时的速度为7.8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9.2m/s,则此人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C )A.8.5m/sB.7.8m/sC.8m/sD.9.2m/s6.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三分之二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平均速度为27km/h,则V1的值为:() A.90km/h B.56km/h C.35km/h D.32km/h7.运动会上, 运动员在标准400m跑道的第一道上比赛, 按规定跑完1500m, 则运动员的位移的大小是:()A.100 m B.1500 m C.0 D.以上答案都不对第四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B.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改变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大B.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就增大C.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3.由a=Δv/Δt可得( )(双选)A.a与Δv成正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C.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D.Δv/Δt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4.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 D.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5.(北京海淀模拟)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 4 m/s,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双选)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6.一辆汽车开始以1 m/s的速度缓慢行驶,后来它的速度提高到25 m/s。
如果汽车在匀加速后8 s就能获得这个速度,求汽车的加速度。
7.一子弹用0.02 s的时间穿过一木板,射入前速度是800 m/s,射出后速度是300 m/s,则子弹穿越木板的过程中加速度为多少?第五节 运动图象1.a 、b 两个质点相对于同一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a 、b 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 两个质点运动的出发点相距5 mB.质点a 比质点b 迟1 s 开始运动C.在0—3 s 时间内,a 、b 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质点a 运动的速率比质点b 运动的速率大5、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 1时刻该物体离出发点最远B.在t 2时刻该物体离出发点最远C.在t 3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D.在t 4时刻物体回到了出发点7、.玩具小车以初速度v 0从底端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滑去,此后该小车的速度图象不可能是以下的哪个A. B. C. D.13.某列火车的s-t 图像如图1-3-13所示,求:(1)火车在60 min 内的位移;(2)火车的速度;(3)火车发生70 km 位移所用的时间;(4)描述火车的运动过程。
v tt 1 t 2 t 3 t 4 v t v 0 v t v 0 v t v 0 vt v 0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1.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2.学生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太低 D.振针到复写纸的距离太小3、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时刻的关系应当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5.在下列给出的器材中,本节实验中所需的器材有 ( )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⑤细绳和纸带⑥钩码和小车⑦秒表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⑨刻度尺A.①③⑧⑨ B.⑤⑥⑧⑨ C.①③⑤⑥ D.①③⑤⑥⑧⑨7.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以下实验步骤,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 (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取下纸带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F.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
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
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点。
用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单位:cm) 8.78 16.08 21.87 26.16 28.94。
由此可求出2点的即时速度v=______m/s,打4点时的速度是,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2,物体做_______运动。
(所标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0 1 2 3 4 5 6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练习1.关于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B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对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 .速度大的加速度大B .速度变化大的加速度大C.速度变化率大的加速度大D .速度不变,加速度也不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零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零C .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零 D.做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零4.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A.-200 m/s2 B.200 m/s 2C.-100 m/s2 D.100 m/s 25.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2-11所示,从图中看出,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 )图2-11A.只有0<t<2 s B.只有2 s<t<4 sC.0<t<2 s和6 s<t<8 s D.0<t<2 s和5 s<t<6 s6.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而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在运动员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 )A.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m/s B.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0.2倍C.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m/s D.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m/s7.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