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劳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26
初中八下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如种植、家务劳动、生活小常识等。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种植技能:学习种植观赏植物,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家务劳动:学习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 生活小常识: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技巧,如节能环保、食品安全等,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4.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技术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如种植成果、家务劳动成果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措施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3. 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
4.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劳动竞赛、创新作品展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年级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劳技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劳技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团队协作的意义和技巧。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劳技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劳技实践的价值。
2. 教学内容:讲解劳技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示范和实操,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3. 团队协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项劳技任务,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劳技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
八年级劳技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技操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劳技操作的基本技巧。
2. 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
3. 实践项目的选择和实施。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劳技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劳技操作的技巧。
2. 教学内容:讲解劳技操作的基本技巧,通过示范和实操,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3. 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案。
4. 实践项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选择一个实践项目进行实施,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技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方面的表现。
3. 学生对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满意度。
八年级劳技教案(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劳技领域和职业。
2. 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1. 劳技领域的介绍和职业分析。
2. 职业规划和就业意识的培养。
3. 实践项目和职业体验的设计。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劳技领域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劳技职业。
教案一:制作手工艺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
【教学重点】1. 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创意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1. 制作过程中的技巧掌握。
2. 创意设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手工艺品样品和制作材料。
2. 学生准备废旧物品和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手工艺品样品,引导学生了解手工艺品的制作。
2. 讲解:教师讲解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手工艺品的过程。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手工艺品。
5. 展示: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手工艺品,互相评价。
教案二:烹饪技能培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意识。
【教学重点】1. 烹饪基本技巧。
2. 健康饮食知识。
【教学难点】1. 烹饪技巧的掌握。
2. 健康饮食理念的树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烹饪食材和工具。
2. 学生准备烹饪服装和洗手。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烹饪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烹饪。
2. 讲解:教师讲解烹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烹饪过程。
4. 实践:学生动手参与烹饪。
5. 展示:学生展示烹饪作品,互相评价。
教案三:摄影技巧培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摄影基本技巧。
2. 审美观念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摄影技巧的掌握。
2. 审美观念的树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摄影作品和设备。
2. 学生准备摄影服装和洗手。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摄影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摄影。
2. 讲解:教师讲解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摄影过程。
4. 实践:学生动手参与摄影。
5. 展示:学生展示摄影作品,互相评价。
第一章自行车概括第一节自行车的基本结构教课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2、使学生认识自行的各主要零件。
教课重点:认识自行车基本结构。
教课难点:记着各部分的名称。
教课准备:自行车的结构投电影。
教课过程:一、介绍自行车的构成部分(基本结构)一辆完好的自行车共有25 个零件构成,此中包含200 多种 1000 多个零件。
依据安装的地点和功能不同,又可分为基本零件和隶属零件两大类。
(投电影介绍):基本结构(投电影第1— 16 个零件)。
是自行车必不行少的零件。
隶属零件(投电影第7—25 个零件)。
二、自行车的三大系统: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构成。
这些零件除了蒙受负荷外,主假如用来操控自行车行驶的方向。
2、驱动系统:由脚蹬、中轴、链条、飞轮、后轴、后轮构成部分。
乘骑者是经过驱动系统来驱遣自行车行进的。
3、制动系统:由前车闸、后车闸构成。
制动系统可使行进中的自行车减速或停止,以保证骑行的安全。
三、学生阅读课本第2、3 页的内容,并察看图1—2,认识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四、小结并部署作业:要修业生回家熟习自己的自行车的零件(比较图1— 2)第二节维修自行车的工具教课目的:1、认识使用维修工具的意义和方法。
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各样工具。
3、培育学生爱惜劳动工具的优秀习惯。
教课重点:学会使用维修自行车的工具教课难点:正确使用维修自行车的工具教课准备:维修自行车的常用工具、活动扳手、手钳、螺丝刀、手锤、手锯条、投电影教课过程:维修自行车的工拥有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两类。
一、常用工具:1、活动扳手:结构介绍(投电影出示配合实物介绍)功能:主要用来拧动有两平行平面的螺母和其余零件。
使用时的注意点:扳口要夹紧螺母的两平行平面,扳手使劲方向参照课本图1— 3。
2、套筒扳手:结构介绍(投电影出示配合实物介绍)注意事项:在扳拧螺母时,螺母的六个棱角同时受力,不会被破坏。
3、手钳:结构介绍(投电影出示配合实物介绍),有钳头和钳柄两部分构成。
初中八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初中八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单元一:计算机硬件知识•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安装与拆卸方法;3.能够使用工具进行计算机的维护与升级。
•学习内容:1.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2.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拆卸;3.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升级。
•学习活动:1.观看教学视频,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分组实践,进行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拆卸;3.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计算机硬件维护与升级的经验;4.基于案例,进行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与维修。
单元二:电子产品的维护与修理•学习目标:1.了解电子产品的维护与修理基本原理;2.学习常见电子产品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3.技能实践,掌握电子产品的维护与修理技巧。
•学习内容:1.电子产品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2.常见电子产品故障的原因与排除方法;3.电子产品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技巧。
•学习活动:1.研究不同电子产品的内部结构与电路原理图;2.分析电子产品常见故障,学习故障排除的方法与步骤;3.进行电子产品维护与修理实践,如更换元器件、焊接电路等;4.小组合作,制作电子产品的维护手册或故障排除指南。
单元三:木工与金属工艺•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的木材和金属材料,并掌握它们的特点与用途;2.学习基本的木工和金属工艺技能,能够制作简单的木制品与金属制品;3.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学习内容:1.常见的木材种类、特点与用途;2.常见的金属材料种类、特点与用途;3.木工和金属工艺的基本技能与制作工具。
•学习活动:1.实地考察各种木材和金属材料,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研究;2.学习木工和金属工艺的基本技能,如锯木、打磨、焊接等;3.分组制作木制品或金属制品,如木制盒子、铁艺书立等;4.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单元四:食品加工与安全•学习目标:1.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食品加工方法;2.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学习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与措施;3.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的能力。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劳技教案科目:金工、木工、金属材料年级:八年级教师:***学校: 个旧市第十中学第一章第一节木材的基础知识课时: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木材的分类、构造、材积等知识。
教学重点:分类、构造。
教学难点:材积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木材的分类三、板面的纹理四、木材的材积五、胶合板六、课堂小结:七、反思与评价:第一章第二节量度和画线课时:1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量度和画线的工具。
2、练习量度和画线技能。
教学重点:量度和画线技能。
教学难点:量度和画线技能。
教学过程:一、常用的量度和画线工具选择度量工具时,在其属性栏中提供有6种尺寸标注样式:1、自动度量工具2、垂直度量工具3、水平度量工具4、倾斜度量工具5、标注工具6、角度量工具二、技能训练三、课堂小结:四、反思与评价:第一章第三节锯切课时:1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手工锯。
2、练习锯切技能。
教学重点:锯切技能。
教学难点:锯切技能。
教学过程:一、常见的手工锯二、技能训练三、课堂小结:四、反思与评价:第四节刨削课时:1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平刨的构造。
2.练习刨木板技能。
教学重点:刨木板技能。
教学难点:刨木板技能。
教学过程:一、平刨的构造二、刨刀的安装和调整三、技能训练四、课堂小结:反思与评价:第一章第五节钻孔课时:1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的钻孔工具。
2.练习钻孔技能。
钻孔技能。
教学难点:钻孔技能。
教学过程:一、常用的钻孔工具二、技能训练三、课堂小结:反思与评价:第一章第六节钉接材料和工具课时:1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的钉接材料和工具。
2.练习钉接技能。
钉接技能。
教学难点:钉接技能。
教学过程:一、常用的钉接材料和工具二、技能训练三、课堂小结:四、反思与评价:第二章第一节金属材料课时:1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金属材料。
2.了解钣金材料。
教学重点:1.常见的金属材料。
2.钣金材料。
教学难点:1.常见的金属材料。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第一课:锁的安装教学目标1.学会锁的安装技术。
2.初步掌握锁的安装技能。
3.培养学生认真的劳动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4.陶冶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安装锁的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锁的安装的操作技能。
给抽屉或柜门装一副锁牌,给教室的门安装一个拉手和门锁。
通过动手实践,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和掌握手钻.凿子等一些木器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能够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工具与材料锁牌,抽屉{,螺丝刀,木螺钉,手钻,铅笔,凿产,锤子,挂锁。
制作过程观察思考观察抽屉或柜门的挂锁锁牌,可以发现:挂锁的锁牌分为牌环和牌搭两部分,将锁牌放在柜门j,安装处,用铅笔分别画出牌环.牌搭和螺钉的安装1置。
实践探索l.装挂锁(1)安装牌环。
在牌环螺钉的安装位置上,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环。
(2)安装牌搭。
将牌搭合在牌环上,再一次给牌搭定位并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搭。
(3)安装挂锁。
2.装抽屉锁;抽屉锁分为锁体与锁扣槽两部分。
首先阅读锁具安装图样,确定每个部件的安装特点和尺寸。
(1)用笔和直尺在对应的位置上画出锁孔,然后用手钻开凿锁孔。
(2)用凿子沿图中画线的外沿将体安装处多余的部分去掉。
(3)将锁体放入安装处,用螺丝刀拧紧木螺钉,在锁孔外盖上遮盖圆环3.安装锁扣槽用笔和直尺在锁体对应的抽屉框上画出锁扣槽的位置,然后用凿子沿图中画线开凿锁扣槽。
思考与实践(1)在安装挂锁锁牌时,为什么要在拧螺钉的地方先冲一个浅孔?请把自己通过手实践后得出的经验和想法告诉大家。
(2)挂锁的锁牌能否按右图那样安装?为什么?(3)用手钻开凿锁孔是抽屉锁安装的重要工作,你有什么办法保证锁孔的位置正确和开凿的孔径的大小准确?(4)在劳动制作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缺少工具或工具不合适等情况。
如抽屉锁的安装过程中,我们只有锤子.“一”字形螺丝刀.锉刀,你能较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吗?第二课:相框教学目标1.学会相框的制作方法。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第一课:锁的安装教学目标1.学会锁的安装技术。
2.初步掌握锁的安装技能。
3.培养学生认真的劳动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4.陶冶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安装锁的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锁的安装的操作技能。
给抽屉或柜门装一副锁牌,给教室的门安装一个拉手和门锁。
通过动手实践,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和掌握手钻.凿子等一些木器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能够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工具与材料锁牌,抽屉{ ,螺丝刀,木螺钉,手钻,铅笔,凿产,锤子,挂锁。
制作过程观察思考观察抽屉或柜门的挂锁锁牌,可以发现:挂锁的锁牌分为牌环和牌搭两部分,将锁牌放在柜门j,安装处,用铅笔分别画出牌环•牌搭和螺钉的安装1置。
实践探索1.装挂锁(1 )安装牌环。
在牌环螺钉的安装位置上,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环。
(2)安装牌搭。
将牌搭合在牌环上,再一次给牌搭定位并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搭。
(3)安装挂锁。
2.装抽屉锁;抽屉锁分为锁体与锁扣槽两部分。
首先阅读锁具安装图样,确定每个部件的安装特点和尺寸。
(1)用笔和直尺在对应的位置上画出锁孔,然后用手钻开凿锁孔。
(2)用凿子沿图中画线的外沿将体安装处多余的部分去掉。
(3)将锁体放入安装处,用螺丝刀拧紧木螺钉,在锁孔外盖上遮盖圆环3.安装锁扣槽用笔和直尺在锁体对应的抽屉框上画出锁扣槽的位置,然后用凿子沿图中画线开凿锁扣槽。
思考与实践(1)在安装挂锁锁牌时,为什么要在拧螺钉的地方先冲一个浅孔?请把自己通过手实践后得出的经验和想法告诉大家。
(2)挂锁的锁牌能否按右图那样安装?为什么?(3)用手钻开凿锁孔是抽屉锁安装的重要工作,你有什么办法保证锁孔的位置正确和开凿的孔径的大小准确?(4)在劳动制作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缺少工具或工具不合适等情况。
如抽屉锁的安装过程中,我们只有锤子.“一”字形螺丝刀.锉刀,你能较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吗?第二课:相框教学目标1.学会相框的制作方法。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学教案整套第一章:劳动的意义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劳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价值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和分类。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劳动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的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劳动技能。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劳动实践报告: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情况和感受。
第二章:劳动安全与健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劳动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2 教学内容劳动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劳动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劳动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劳动与健康的关系。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示范法:演示劳动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小组讨论法:讨论劳动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2.4 教学评估课堂测验:学生对劳动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劳动安全演练:学生对劳动安全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
第三章:农业生产技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掌握农业生产的操作技术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农业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2 教学内容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农业生产的技术和操作方法。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创新发展。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实践,掌握操作技术。
创新设计法:鼓励学生提出农业生产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3.4 教学评估课堂测验:学生对农业生产知识的掌握情况。
农业生产实践报告: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情况和感受。
第四章:工业生产技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掌握工业生产的操作技术和方法。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作者xxxx------------------------------------------日期xxxx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第一课:锁的安装教学目标1.学会锁的安装技术。
2.初步掌握锁的安装技能。
3。
培养学生认真的劳动态度,增强质量意识.4.陶冶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安装锁的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锁的安装的操作技能。
给抽屉或柜门装一副锁牌,给教室的门安装一个拉手和门锁。
通过动手实践,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和掌握手钻。
凿子等一些木器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能够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工具与材料锁牌,抽屉{,螺丝刀,木螺钉,手钻,铅笔,凿产,锤子,挂锁。
制作过程观察思考观察抽屉或柜门的挂锁锁牌,可以发现:挂锁的锁牌分为牌环和牌搭两部分,将锁牌放在柜门j,安装处,用铅笔分别画出牌环.牌搭和螺钉的安装1置.实践探索l。
装挂锁(1)安装牌环。
在牌环螺钉的安装位置上,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环.(2)安装牌搭。
将牌搭合在牌环上,再一次给牌搭定位并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搭。
(3)安装挂锁。
2.装抽屉锁;抽屉锁分为锁体与锁扣槽两部分。
首先阅读锁具安装图样,确定每个部件的安装特点和尺寸.(1)用笔和直尺在对应的位置上画出锁孔,然后用手钻开凿锁孔。
(2)用凿子沿图中画线的外沿将体安装处多余的部分去掉。
(3)将锁体放入安装处,用螺丝刀拧紧木螺钉,在锁孔外盖上遮盖圆环3。
安装锁扣槽用笔和直尺在锁体对应的抽屉框上画出锁扣槽的位置,然后用凿子沿图中画线开凿锁扣槽。
思考与实践(1)在安装挂锁锁牌时,为什么要在拧螺钉的地方先冲一个浅孔?请把自己通过手实践后得出的经验和想法告诉大家。
(2)挂锁的锁牌能否按右图那样安装?为什么?(3)用手钻开凿锁孔是抽屉锁安装的重要工作,你有什么办法保证锁孔的位置正确和开凿的孔径的大小准确?(4)在劳动制作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缺少工具或工具不合适等情况.如抽屉锁的安装过程中,我们只有锤子。
初二劳技课全册教案及反思一、教案。
1. 课程背景。
初二劳技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各种实用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 教学目标。
通过初二劳技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能,如剪纸、编织、陶艺等;了解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和电路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
初二劳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手工制作,剪纸、编织、陶艺等;机械原理,简单机械原理的介绍和实验;电路知识,基本电路的组装和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4. 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初二劳技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教学,老师向学生展示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的手工制作和实验操作;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实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课堂讨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问题讨论和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5. 教学评价。
初二劳技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手工制作作品和实验报告来评价其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考试和平时表现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创造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二、反思。
初二劳技课全册教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引入更多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评价方式上,需要采用更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评价,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发展的要求。
初二劳技课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课,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维修。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元器件等概念;2. 掌握电子产品的基本维修方法,如更换元器件、焊接等;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难点,焊接技术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
1. 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
1.1 电路的概念和分类。
1.2 元器件的种类和作用。
1.3 电子产品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电子产品的基本维修方法。
2.1 更换元器件。
2.2 焊接技术。
2.3 使用常见维修工具和仪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举例引入电子产品的维修案例,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 学习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
通过多媒体教学,介绍电路、元器件等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
3. 学习电子产品的基本维修方法。
3.1 分组学生进行更换元器件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更换元器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2 讲解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掌握焊接技术。
4. 练习与巩固。
学生进行电子产品维修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馈。
1. 课堂讨论。
学生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2. 学生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掌握了更换元器件和焊接技术等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八年级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2. 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2. 劳动技能的培养3. 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4. 社会责任感三、教学重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2. 劳动技能的培养3. 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2.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劳动技能3.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技能的培养,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劳动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案示例:第1节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教学内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绿化、环境卫生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价值。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劳动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讲解劳动的价值,强调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劳动实践,写一篇关于劳动意义的感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
4.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讲解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了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一章自行车概述第一节自行车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2、使学生了解自行的各主要部件。
教学重点:了解自行车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记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自行车的结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介绍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基本结构)一辆完整的自行车共有25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200多种1000多个零件。
根据安装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又可分为基本部件和附属部件两大类。
(投影片介绍):基本结构(投影片第1—16个部件)。
是自行车必不可少的部件。
附属部件(投影片第7—25个部件)。
二、自行车的三大系统: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组成。
这些部件除了承受负荷外,主要是用来操纵自行车行驶的方向。
2、驱动系统:由脚蹬、中轴、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组成部分。
乘骑者是通过驱动系统来驱使自行车前进的。
3、制动系统:由前车闸、后车闸组成。
制动系统可使行进中的自行车减速或停止,以确保骑行的安全。
三、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并观察图1—2,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熟悉自己的自行车的部件(对照图1—2)第二节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教学目标:1、了解使用修理工具的意义和方法。
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工具。
3、培养学生爱护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教学准备:修理自行车的常用工具、活动扳手、手钳、螺丝刀、手锤、手锯条、投影片教学过程: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有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两类。
一、常用工具:1、活动扳手: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功能:主要用来拧动有两平行平面的螺母和其他零件。
使用时的注意点:扳口要夹紧螺母的两平行平面,扳手用力方向参考课本图1—3。
2、套筒扳手: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注意事项:在扳拧螺母时,螺母的六个棱角同时受力,不会被损坏。
3、手钳: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有钳头和钳柄两部分组成。
初二劳技课全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初二劳技课全册的教学内容,包括各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2)了解劳技课的教学目标和意义,明确学习劳技课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劳技课的兴趣和热爱;(2)激发学生对技术和实践的热情;(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初二劳技课全册的重点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技课的学习;(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
初二劳技课全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木工课程。
(1)学习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2)制作简单的木工制品,如木制笔筒、木制椅子等;(3)学习木工的基本工艺和技能。
2. 金工课程。
(1)学习金属工具的使用方法;(2)制作简单的金属制品,如铁艺花架、铜制工艺品等;(3)学习金工的基本工艺和技能。
3. 电工课程。
(1)学习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2)学习简单的电路原理和电路连接方法;(3)制作简单的电子制品,如手电筒、电风扇等。
4. 机械课程。
(1)学习机械工具的使用方法;(2)学习简单的机械原理和机械结构;(3)制作简单的机械制品,如小型风车、手摇发电机等。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劳技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教学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合作教学法。
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
1. 木工课程。
(1)学习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2)制作简单的木工制品,如木制笔筒、木制椅子等;(3)学习木工的基本工艺和技能。
2. 金工课程。
第一章自行车概述第一节自行车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2、使学生了解自行的各主要部件。
教学重点:了解自行车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记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自行车的结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介绍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基本结构)一辆完整的自行车共有25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200多种1000多个零件。
根据安装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又可分为基本部件和附属部件两大类。
(投影片介绍):基本结构(投影片第1—16个部件)。
是自行车必不可少的部件。
附属部件(投影片第7—25个部件)。
二、自行车的三大系统: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组成。
这些部件除了承受负荷外,主要是用来操纵自行车行驶的方向。
2、驱动系统:由脚蹬、中轴、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组成部分。
乘骑者是通过驱动系统来驱使自行车前进的。
3、制动系统:由前车闸、后车闸组成。
制动系统可使行进中的自行车减速或停止,以确保骑行的安全。
三、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并观察图1—2,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熟悉自己的自行车的部件(对照图1—2)第二节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教学目标:1、了解使用修理工具的意义和方法。
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工具。
3、培养学生爱护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教学准备:修理自行车的常用工具、活动扳手、手钳、螺丝刀、手锤、手锯条、投影片教学过程: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有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两类。
一、常用工具:1、活动扳手: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功能:主要用来拧动有两平行平面的螺母和其他零件。
使用时的注意点:扳口要夹紧螺母的两平行平面,扳手用力方向参考课本图1—3。
2、套筒扳手: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注意事项:在扳拧螺母时,螺母的六个棱角同时受力,不会被损坏。
3、手钳: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有钳头和钳柄两部分组成。
八年级下册劳技教案第一课:锁的安装教学目标1.学会锁的安装技术。
2.初步掌握锁的安装技能。
3.培养学生认真的劳动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4.陶冶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安装锁的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锁的安装的操作技能。
给抽屉或柜门装一副锁牌,给教室的门安装一个拉手和门锁。
通过动手实践,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和掌握手钻.凿子等一些木器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能够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工具与材料锁牌,抽屉{,螺丝刀,木螺钉,手钻,铅笔,凿产,锤子,挂锁。
制作过程观察思考观察抽屉或柜门的挂锁锁牌,可以发现:挂锁的锁牌分为牌环和牌搭两部分,将锁牌放在柜门j,安装处,用铅笔分别画出牌环.牌搭和螺钉的安装1置。
实践探索l.装挂锁(1)安装牌环。
在牌环螺钉的安装位置上,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环。
(2)安装牌搭。
将牌搭合在牌环上,再一次给牌搭定位并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搭。
(3)安装挂锁。
2.装抽屉锁;抽屉锁分为锁体与锁扣槽两部分。
首先阅读锁具安装图样,确定每个部件的安装特点和尺寸。
(1)用笔和直尺在对应的位置上画出锁孔,然后用手钻开凿锁孔。
(2)用凿子沿图中画线的外沿将体安装处多余的部分去掉。
(3)将锁体放入安装处,用螺丝刀拧紧木螺钉,在锁孔外盖上遮盖圆环3.安装锁扣槽用笔和直尺在锁体对应的抽屉框上画出锁扣槽的位置,然后用凿子沿图中画线开凿锁扣槽。
思考与实践(1)在安装挂锁锁牌时,为什么要在拧螺钉的地方先冲一个浅孔?请把自己通过手实践后得出的经验和想法告诉大家。
(2)挂锁的锁牌能否按右图那样安装?为什么?(3)用手钻开凿锁孔是抽屉锁安装的重要工作,你有什么办法保证锁孔的位置正确和开凿的孔径的大小准确?(4)在劳动制作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缺少工具或工具不合适等情况。
如抽屉锁的安装过程中,我们只有锤子.“一”字形螺丝刀.锉刀,你能较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吗?第二课:相框教学目标1.学会相框的制作方法。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学教案整套第一章:劳动的意义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劳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价值和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1.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价值和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劳动的见解和经验。
第二章:劳动技能与劳动工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技能的含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2.2 教学内容:劳动技能的含义和种类。
劳动工具的分类和特点。
基本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2.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技能的含义和重要性。
展示和示范基本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使用劳动工具。
第三章:劳动安全与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保护知识和技能。
3.2 教学内容:劳动安全的概念和意义。
常见劳动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
劳动保护用品的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
3.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安全的重要性和常见安全隐患。
引导学生学习预防和处理劳动安全事故的技能。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劳动安全事故的处理过程。
第四章:劳动法律法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让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4.2 教学内容: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义务。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和法律责任。
4.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引导学生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义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第五章:劳动实践与创新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劳动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2 教学内容:劳动实践的方法和技巧。
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方法的应用。
劳动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和重要性。
5.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实践的方法和技巧。
劳技教案八年级(共5篇)第一篇:劳技教案八年级2012—2013下学年劳技教案(八年级)湘江中学第一课时泥条盘笔筒一、教学目标1、掌握泥条盘笔筒的方法与技巧,学会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制品。
2、使学生学会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
二、教学准备橡皮泥、垫板、泥刀(用于切削、刮、抹)、滚子(用于碾平)、瓶盖(用于压切圆片),泥条盘笔筒成品。
三、活动建议(一)、互查课前准备教师组织学生互查材料和工具是否准备,作为学习评价的依据。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1、教师出示细泥条,引语:这些细细的泥条有用吗?你想用它们来做什么呢?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出示用泥条盘出的笔筒,引语:用泥条能做出这么有趣的笔筒,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4、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泥条盘笔筒的方法与步骤1、先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说说泥条盘笔筒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教师注意补充和纠正,并适时板书。
3、具体操作步骤:(1)滚压圆泥片;(2)用瓶盖子切下泥片做筒底;(3)在底片边上刮痕并涂泥浆;(4)滚压大泥片;(5)在泥片上切出泥条;(6)再搓成圆泥条;(7)用泥条在涂泥浆处盘贴成圈;(8)再逐层刮痕、涂泥浆、盘贴泥条,加到需要的高度;(9)如需筒内光滑,可用刮刀刮、抹。
(四)、学生动手制作1、同桌合作,依照图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2、轻音乐背景下教师巡视辅导。
3、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制作过程。
(五)、探究学习,创新实践1、引语: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泥条盘出的笔筒表面变得更好看?2、学生发挥想象,独立思考。
教师给予鼓励。
(六)、学习评价组织学生互评和自评。
四、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在桌面铺上塑料布或旧报纸,以防泥土弄脏桌面。
2、操作结束后,应把桌面清理干净,把地上的泥屑清理掉,以保证教室内整洁卫生。
第一章自行车概述第一节自行车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2、使学生了解自行的各主要部件。
教学重点:了解自行车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记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自行车的结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介绍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基本结构)一辆完整的自行车共有25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200多种1000多个零件。
根据安装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又可分为基本部件和附属部件两大类。
(投影片介绍):基本结构(投影片第1—16个部件)。
是自行车必不可少的部件。
附属部件(投影片第7—25个部件)。
二、自行车的三大系统: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组成。
这些部件除了承受负荷外,主要是用来操纵自行车行驶的方向。
—2、驱动系统:由脚蹬、中轴、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组成部分。
乘骑者是通过驱动系统来驱使自行车前进的。
3、制动系统:由前车闸、后车闸组成。
制动系统可使行进中的自行车减速或停止,以确保骑行的安全。
三、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并观察图1—2,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熟悉自己的自行车的部件(对照图1—2)第二节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教学目标:1、了解使用修理工具的意义和方法。
&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工具。
3、培养学生爱护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教学准备:修理自行车的常用工具、活动扳手、手钳、螺丝刀、手锤、手锯条、投影片教学过程:修理自行车的工具有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两类。
一、常用工具:,1、活动扳手: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功能:主要用来拧动有两平行平面的螺母和其他零件。
使用时的注意点:扳口要夹紧螺母的两平行平面,扳手用力方向参考课本图1—3。
2、套筒扳手: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注意事项:在扳拧螺母时,螺母的六个棱角同时受力,不会被损坏。
3、手钳: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有钳头和钳柄两部分组成。
4、螺丝刀: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根据刀体的端头不同可分“一”字型和“十”字型两种式样。
修自行车常用的是“一”字型,用来拆装(旋拧)端面有“一”字型凹槽的螺丝。
*5、手锤: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注意事项:使用手锤时,要经常检查锤头与锤柄之间的结合是否牢固,防止锤头滑脱伤人。
6、台虎钳与手锯:构造介绍(投影片出示配合实物介绍)台虎钳是一种常用夹具,有固定式和旋移式两种,需要安装在钳工桌上使用。
主要用于夹持住需要拆卸修配的零部件。
手锯是锯割工具,修车时用的是钳工手锯(又称钢锯),它由锯弓和锯条两部分组成。
二、专用工具:(17件)(投影片介绍)打气筒、车圈校正架、辐条扳手、勾扳手、片扳手、外胎边口钳、校正曲柄撬棒、拆飞轮工具、车圈扳手、补胎锉、拆链条节工具、拆硬边胎撬扳、曲柄销衬架、硬边胎拉板、前叉下挡压紧衬管、钢冲、小型套筒式螺丝刀。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行车的修理拆装的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请同学们回去后熟悉课本4—7页的插图,以便今后操作中的熟练使用。
?第三节拆装中的基本技能与注意事项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自行车拆装中的基本技能与注意事项,如直观判断、耳听分析自行车故障,能拆装锈蚀的螺母,辨别螺母的方向。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拆卸装配自行车的要领。
2、难点:掌握自行车故障的判断方法。
三、教具:煤油、修理工具、被锈蚀的螺母、若干辆有故障的自行车方法:直观演示、实践、叙述法四、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约5分钟)1)请学生口头回答有关一、二节的练习题2)检查上次布置的实践、参观作业《2、导入新课:(1分钟)应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然后“对症下药”。
维修自行车先得学会判断自行车的故障、会拆装自行车。
3、授新课:A、板书标题,而后提出基本技能的N个方面。
(见书P8)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调正确使用工具,用合理的工具。
C、故障判断法由学生在实践和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得出a、直观判断(举一例)b、耳听分析(举一例)、可结合中医的“望”、“闻”二法。
D、展示有故障的自行车,使学生应用两种方法判断。
可使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决定。
E、再结合书本知识增强理性知识。
F、使学生自行阅读书本P8、9、10的装拆要领10项,做到心中有数。
G、使学生举例说明其中一些要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
H、实践:1)给学生一些新、旧螺母,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判别螺母的方向。
—2)给学生一些锈蚀的螺母,使学生能利用手边的螺母及有关工具拆开。
老师可来回指导,判定成果的好坏。
4、课堂小结:由学生代表总结本课。
5、布置作业:回家动手去实践要领,如看家中自行车有何故障6、整理器材。
五、板书设计:*第三节拆装中的基本技能与注意事项基本技能:一、正确使用工具二、故障判断方法:A、直观判断B、耳听分析三、拆卸装配要领(10项)?第二章车闸第一节普通车闸的构造及拆装教学目标:1、了解普通车闸的构造及其作用2、学会普通车闸操纵部分和传动部分的拆装方法3、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操纵部分和传动部分的安装方法;难点是装闸把托架。
教具准备:自行车、维修工具、投影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介绍车闸的作用:是确保自行车安全骑行的重要部件。
可控制自行车的速度或使自行车停止前进。
(二)介绍普通车闸的构造?1、前闸:2、后闸:(三)普通车闸的拆装方法]普通车闸我们分成操纵部分和传动、制动部分,这节课我们主要介绍操纵部分的拆装方法。
1、绍操纵部分的构成(对照投影片)A、操纵部分由闸把、闸簧、闸拉板、闸把托架等零件组成。
B、虽然操纵机构的零件左右构造基本相同,但闸把、闸簧、闸拉板等对称零件不能互换。
2、拆卸::(1)简述拆卸步骤。
A、拧松前后车闸的紧闸螺钉和把芯丝杆,将车把和车闸操纵部分从自行车上拆卸下来。
B、用螺丝刀拨撬闸簧的钩部,使闸簧钩脱离闸拉板,使闸把失去回复力。
C、用片扳手卸下闸把螺母后将垫圈、闸拉板、闸把取下。
D、用闸把杆穿入一只托架的孔眼中代替扳手柠动将托架卸下,然后将托架螺母从车把横管孔中倒出。
(2教师演示一遍拆卸方法。
(3)学生分组拆卸,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总结。
,3、安装:(1)简述安装步骤。
A、装闸把托架。
B、闸把托架上的孔眼应与车把横管平行。
C、装好托架后,将闸把从托架孔中穿进,然后依次装上闸簧、闸拉板、垫圈和螺母。
(2)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安装。
(3)安装完后教师检查、小结。
装配时应注意:①左右两侧的闸把、闸簧、闸拉板不能互相装错。
】②闸簧先不钩住拉板,等装配完毕后再用螺丝刀以闸拉板为支点,将闸簧钩住闸拉板。
(四)小结:布置作业、整理工具。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以提问、动手操作的形式进行)1、车闸有什么作用,它的构造有何特点2、请几位同学简单说说普通车闸的拆卸与安装的步骤及装配时的注意点3、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普通车闸的拆卸与安装。
(二)传动、制动部分的拆装方法1、拆卸(以后闸为例):{(1)简述拆卸步骤。
A、拧松拉管上接头处的紧闸螺母,使短拉杆与拉管之间产生松动。
B、卸下长拉杆与后曲拐连接处的紧闸螺母,把长拉杆从前曲拐孔中抽出。
C、卸下前曲拐穿心螺钉,取下前曲拐与前拉管。
D、卸下车架后叉上的闸卡子螺钉,将闸卡子取下。
E、卸下后曲拐夹板上的螺钉,取下后曲拐、曲拐弹簧与后闸叉等。
F、拧松夹紧螺母后卸下调节螺母,使后曲拐与闸叉分离,然后再卸下闸盒上的螺母取下闸盒。
(2)演示一遍拆卸方法。
|(3)学生分组拆卸,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总结。
2、安装(1)教师简述安装步骤。
A、检查各零件质量。
B、把前闸叉套入车圈。
C、将前闸短拉杆装入拉管孔。
D、装妥前闸左、右闸卡子。
"E、使靠车圈的闸皮平面大而平服地与车圈相对配合,又不能让闸皮在车轮转动时碰擦气门嘴。
F、装后闸前曲拐,并拧紧穿心螺钉。
G、调整好前曲拐“上三角”的角度。
H、把长拉杆穿入前曲拐下孔。
I、装上后曲拐夹板。
J、装上后曲拐及曲拐簧。
K、装好长拉杆与后曲拐之间的紧闸螺钉,并调好后曲拐“下三角”角度。
L、拧紧后曲拐紧闸螺母。
¥M、将后闸叉套入后车圈。
N、装上后闸左、右闸卡子。
O、调整好闸皮与车圈间隙后,拧紧固定螺母。
P、检查前后闸的制动效果。
(2)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安装。
(3)安装完后教师检查,小结。
A、安装前应重点检查闸叉的质量。
B、安装后曲拐与曲拐簧时,弹簧应能钩挂住后曲拐。
\C、前曲拐“上三角”角度应为90°或略小于90°,后曲拐“下三角”角度应在20°—30°范围之间。
后曲拐夹板应安装在车管下端离中接头接缝5—10毫米处。
(三)小结:布置作业、整理工具。
第二节钳形闸的构造及安装、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钳形闸的安装技术2、使学生了解钳形闸的结构。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钳形闸的安装方法2、难点:钳形闸的调整三、教具:自行车、维修工具、投影片、投影仪方法:直观演示、实践、叙述法\四、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约5分钟)1)请学生口头回答有关第一节的练习题2)检查上次布置的实践、参观作业2、导入新课:(约1分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普通车闸的构造及拆装,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钳形闸的构造及安装。
3、授新课一)、介绍钳形闸的安装部位及特点;-展示自行车,对照实物讲解钳形闸的安装部位及特点二)、讲解钳形闸的构造;对照轻便车上的钳形闸,讲解及零件组成1)传动部分组成2)制动部分组成三)、演示钳形闸的安装方法A、安装闸把的步骤及注意事项B、安装闸叉的步骤及注意事项《C、安装钢绳的步骤及注意事项D、调整的步骤与方法a、固定螺钉松紧要适当;(原因及方法)b、闸皮与车圈之间接触面要大而平服;(原因及方法)c、调整闸皮与车圈之间的间隙。
(方法及步骤)4、课堂小结:由学生代表总结本课的主要知识5、布置作业:>回家观察自已的自行车的钳形闸,并进行安装实践6、整理器材。
!;第二节钳形闸的构造及安装一、钳形闸的构造1、传动部分:2、制动部分:二、钳形闸的安装(一)安装闸把(二)安装闸叉,(三)安装钢绳(四)调整,'第三节、涨闸、抱闸简介第二课时第四节车闸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教学目标:1、常见故障产生原因以及判断、修理故障的办法。
2、学会普通闸、钳形闸常见故障的修理办法。
?教学重点:配换普通车闸的闸皮教学难点:配换普通车闸的闸皮教学过程:自行车在骑行中制动,使闸皮与车圈接触磨擦。
接触磨擦多了,闸皮会逐渐变薄。
当闸皮磨损到高出闸盒挡板沿仅仅2毫米左右时,必须更换新闸皮。
教师边讲边演示:更换时先把闸盒从闸叉上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