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黄河颂(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25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黄河颂原文
摘要:
一、黄河的简介
二、黄河颂的背景与意义
三、黄河颂原文解析
1.黄河之水天上来
2.高原风光
3.九曲连环
4.民族摇篮
5.挟飞仙以遨游
6.临风破浪
7.奋发向前
四、黄河颂的启示与影响
正文:
【黄河的简介】
黄河,位于中国北方,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 公里,流域面积约79.5 万平方公里。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九个省份,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颂的背景与意义】
《黄河颂》是一首描绘黄河风貌和历史地位的长篇史诗,通过赞美黄河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和民族精神。
这首诗旨在激发人们的爱
国情怀,鼓励民族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黄河颂原文解析】
1.黄河之水天上来
- 描述黄河的发源地,强调其源自高原的崇高地位
2.高原风光
- 赞美黄河流经的高原地区,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3.九曲连环
- 描绘黄河蜿蜒曲折的河道,以及其波涛汹涌的气势
4.民族摇篮
- 强调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5.挟飞仙以遨游
- 以想象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黄河美景的向往和欣赏
6.临风破浪
- 借黄河的波涛,寓意中华民族勇往直前,无畏艰险的精神风貌
7.奋发向前
- 号召全体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黄河颂的启示与影响】
《黄河颂》作为一首描绘黄河风貌的长篇史诗,不仅赞美了黄河的壮丽景色,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和民族精神。
黄河颂
作者:光未然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精品文档黄河颂黄河颂黄河颂黄河颂领一:我站在咼山之巅,领一:我站在高山之巅,领一:我站在高山之巅,领一:我站在咼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齐:我站在咼山之巅,齐:我站在高山之巅,齐:我站在高山之巅,齐:我站在咼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领一:惊涛澎湃,领一:惊涛澎湃,领一:惊涛澎湃,领一: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掀起万丈狂澜;掀起万丈狂澜;掀起万丈狂澜;领二: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领二: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领二: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领二: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领齐:领齐:领齐:领齐: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男齐:我站在高山之巅,男齐:我站在高山之巅,男齐:我站在高山之巅,男齐: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望黄河滚滚,望黄河滚滚,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奔向东南惊涛澎湃,奔向东南惊涛澎湃,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掀起万丈狂澜;掀起万丈狂澜;掀起万丈狂澜;女齐:浊流宛转,女齐:浊流宛转,女齐:浊流宛转,女齐: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结成九曲连环;结成九曲连环;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左举左,右举右)(左举左,右举右)(左举左,右举右)(左举左,右举右)领一:啊,黄河!领一:啊,黄河!领一:啊黄河!领一: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领二: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领二: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领二: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领二: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从你这发源;从你这发源;从你这发源;领齐:多少英雄的故事,领齐:多少英雄的故事,领齐:多少英雄的故事,领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在你的身边扮演!在你的身边扮演!在你的身边扮演!齐:英雄的故事,齐:英雄的故事,齐:英雄的故事,齐: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稍停5秒)在你的身边扮演!(稍停5秒)在你的身边扮演!(稍停5秒)在你的身边扮演!(稍停5秒)领一:啊,黄河!领一:啊,黄河!领一:啊黄河!领一: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你是伟大坚强,你是伟大坚强,你是伟大坚强,领二:像一个巨人领二:像一个巨人领二:像一个巨人领二:像一个巨人岀现在亚洲平原之上,岀现在亚洲平原之上,岀现在亚洲平原之上,岀现在亚洲平原之上,领一:用你那英雄的体魄领一:用你那英雄的体魄领一:用你那英雄的体魄领一: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齐:民族的屏障. 齐:民族的屏障. 齐:民族的屏障. 齐: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像一个巨人像一个巨人像一个巨人岀现在亚洲平原之上,岀现在亚洲平原之上,岀现在亚洲平原之上,岀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民族的屏障民族的屏障民族的屏障民族的屏障(边上的同学:左边的左手向(边上的同学:左边的左手向(边上的同学:左边的左手向(边上的同学:左边的左手向右弯曲,右边的右手向左弯曲)右弯曲,右边的右手向左弯曲)右弯曲,右边的右手向左弯曲)右弯曲,右边的右手向左弯曲)领一:啊,黄河!领一:啊,黄河!领一:啊黄河!领一: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向南北两岸向南北两岸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齐:浩浩荡荡,一泻万丈,齐:浩浩荡荡,一泻万丈,齐:浩浩荡荡,一泻万丈,齐:浩浩荡荡,一泻万丈,领二: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领二: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领二: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领二: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发扬滋长!发扬滋长! 发扬滋长!齐:发扬滋长! 齐:发扬滋长! 齐:发扬滋长!齐:发扬滋长!领齐: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领齐: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领齐: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领齐: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齐: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齐: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齐: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齐: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齐+领齐:齐+领齐:齐+领齐:齐+领齐: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一起挥左拳直头顶,然后向(一起挥左拳直头顶,然后向(一起挥左拳直头顶,然后向(一起挥左拳直头顶,然后向下拉直与脸平行)下拉直与脸平行)下拉直与脸平行)下拉直与脸平行)。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原文【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三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2、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
教学难点:把握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读,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创作背景《黄河颂》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中一首独唱歌曲的歌辞,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至今读起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唤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三、解题: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抓住“颂”字)四、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
光未然《黄河颂》阅读题及答案《黄河颂》原文黄河颂(朗诵词)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阅读题及答案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那个词是关键?那一部分是文章的主题部分,其内容是什么?“颂”字,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2、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主体部分中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他所统领的内容是什么?“望”字,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岸。
4、“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5、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来写的。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6、《黄河颂》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1)音节美。
黄河颂节选
昔者黄帝,有苗裔而始制九州。
九州者,何也?一曰冀州,二曰兖州,三曰青州,四曰徐州,五曰豫州,六曰荆州,七曰扬州,八曰益州,九曰巴蜀。
自此以来,凡黄河以北,号曰中土;黄河以南,号曰华夏。
黄河,发源于巴蜀的岷山,远至渤海,横跨九州。
黄河之水,滋润着华夏的大地,孕育着华夏的文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赞美黄河,就是赞美祖国,赞美中华民族。
黄河,因洪水而闻名于世。
洪水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人们也从中汲取了生存智慧。
黄河文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滋润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英雄豪杰,涌现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
黄河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应该像古人一样,对黄河心存敬畏、感恩,共同保护好黄河这条母亲河,让她永远流淌下去。
- 1 -。
黄河颂(朗诵稿)
光未然
A: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B: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AB合: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A: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
A: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B: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集体: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A: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B: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集体: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A: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伸出双手,面带微笑,目视前方) B: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
A: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集体: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双手握拳,举至眼前)
A: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集体: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举左手,向前方平移)AB 合: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集体:伟大精神
-
AB 合: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集体:发扬滋长
AB 合: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昂首挺胸,目视前方)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集体: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全体握拳,举右手)^。
《黄河颂》阅读答案与阅读原文《黄河颂》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歌颂黄河而写的,也表达了对黄河的崇高的敬意。
下面就让给大家提供一些《黄河颂》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典范,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1、《黄河颂》那个词是关键?那一局部是文章的主题局部,其内容是什么?2、这首的一、三两节之间有什么关系?3、主体局部中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他所统领的内容是什么?4、“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5、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6、《黄河颂》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7、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8、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1、“颂”字,第二节是主体局部,主要是“颂黄河”2、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望”字,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岸。
4、“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局部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鼓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5、黄河的特点、特征、黄河在上对中华民族的奉献等方面来写的。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阔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