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平面标高、抄测、垂直度
- 格式:xls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1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1】注:垂直度测量平面示意图及偏差方向见背页说明1. 超过允许偏差的偏差值在表中用~~标出;2. 在备注栏中应注明建筑物标高、全高的设计值;每层所测的具体位置或轴线未描述清楚的也可在备注栏中标出或另外做出详细记录;3. 主体结构验收前, 应对建筑物每层楼面标高、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房屋竣工验收前,也应对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故本表每个工程均应有两张。
测量由监理单位会同施工单位进行, 测量数据作为验收的依据之一。
4. 砌体结构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 每层每20m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 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 5 根。
混凝土结构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中, 对梁、柱, 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9 毛, 且不少于 3 件;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 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 且均不少于3面。
注:垂直度测量平面示意图及偏差方向见背页说明1. 超过允许偏差的偏差值在表中用~~标出;2. 在备注栏中应注明建筑物标高、全高的设计值;每层所测的具体位置或轴线未描述清楚的也可在备注栏中标出或另外做出详细记录;3. 主体结构验收前, 应对建筑物每层楼面标高、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房屋竣工验收前,也应对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故本表每个工程均应有两张。
测量由监理单位会同施工单位进行, 测量数据作为验收的依据之一。
4. 砌体结构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 每层每20m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 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 5 根。
混凝土结构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中, 对梁、柱, 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9 毛, 且不少于 3 件;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 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 且均不少于3面。
高层建筑三线(垂直度、轴线。
标高线)控制措施通过对实践工程的总结,对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进行了阐述,并从垂直度的控制、轴线的控制、标高线的控制介绍了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最后针对出现的建筑裂缝列出解决措施,以达到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质量控制,安全管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
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
一般而言,9层~16层(<5om)为一类高层,17层-25层(<75 m)为二类高层,26层~40层(<100 m)为三类高层,大于40层(>100 m)为超高层。
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文中从加强质量及确保安全角度出发,结合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1 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1.1 配比的选定1)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的及时调整,如5 mm~40 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5 mm-40 1Tlrfi石子,M≥2.3中粗砂做一组等。
2)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
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砂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如适量掺入0.5 mm~10 mrn砂石等。
1.2 严格养护制度1)对大体积浇筑量大的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
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覆盖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不漏主要关键细节。
2)加强养护期的督查。
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1.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
当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大于设计强度时,是否就是强度评定合格了呢?不尽然。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垂直度的测量垂直度测量是高层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垂直度测量是指利用仪器在一个测站上完成向上向下作垂直投影的或提供一条垂准线,将平面上的坐标,经过竖向传递,标定在要求的位置上,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
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测量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精度及施工速度。
因此,高层建筑垂直度测量或称结构轴线竖向投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极为重要,结构轴线竖向投测常用的方法有:一线锤铅直投测法此法是比较古老的传统方法,一般采用15kg重的特殊锥形垂球和直径1-2mm高强钢丝,通过钢丝吊起垂球的方法,把在基础或首层事先测好的轴线控制点引测到施测层上去,从而建立其施测层的轴线网,然后进行平面定位工作。
二经纬仪斜投测法此法是传统的也是目前在建筑结构施工中使用的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常使用的有J2、J4型经纬仪,它是将建筑平面外的轴线控制点,在建筑物外面通过倾斜视法,投测到施测层上去,从而建立施测层的轴线控制网,然后进行局部平面定位及放线工作,如图2.1示图2.1经纬仪斜投测法图2.2激光测量法三激光测量法把激光准直仪安置于地面建筑物的轴线上,严格对中整平。
在仪器正上方预留洞口,测设层预留口放置投影接收靶。
激光准直仪向天顶发射一条垂直的激光束,根据激光束投射到接收靶上的光斑点,把它的中心位置固定下来,并做标记,如图2.2示四经纬天顶仪及天底仪竖向投测法仪器经整平对中控制点后,将望远镜指向天顶,使视准轴于竖轴保持在竖向同一方向,固定后进行调焦投点。
在施测层接受视准点的预留测孔处放置目标分化板,通过移动分化板使板的十字丝焦点与望远镜控制点的十字丝重合,则该交点就是投测到施测层上的控制点。
天底仪与经纬仪天顶仪投测方向正相反,是用来由上往下把控制点引测到施测层上去[4]。
图2.3经纬天顶仪及天底仪竖向投测法图2.4某市国际大厦主楼平面图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以某市国际大厦为例,具体做法如下:某市国际大厦主楼63层,高200.18米,为筒中筒现浇钢筋混凝土机构,外筒35.1米*37米;内筒17米*23米,如图2.4示。
剪力墙27层楼高垂直度丶标高丶全高检查记录摘要:一、剪力墙简介1.剪力墙的作用2.剪力墙的施工要求二、27 层楼高垂直度检查1.垂直度的重要性2.检查方法与标准3.结果分析与处理三、标高检查1.标高的作用2.检查方法与标准3.结果分析与处理四、全高检查1.全高检查的目的2.检查方法与标准3.结果分析与处理五、总结1.剪力墙检查的重要性2.提高剪力墙质量的建议正文:一、剪力墙简介剪力墙是建筑物中一种承受剪切力的墙体结构,主要起到抗风、抗震、支撑建筑物等作用。
在我国,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物在高层建筑中占有较大比例。
为确保剪力墙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
二、27 层楼高垂直度检查垂直度是剪力墙施工中的重要指标,影响着建筑物的美观和功能。
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使用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标准要求垂直度偏差不超过20mm/20m。
对于偏差较大的地方,需要进行调整和修复,确保垂直度满足要求。
三、标高检查标高是剪力墙施工中另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建筑物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的控制。
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水准仪等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标准要求标高偏差不超过10mm/10m。
对于偏差较大的地方,需要进行调整和修复,确保标高满足要求。
四、全高检查全高检查是指对剪力墙从地面到顶部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垂直度、标高、墙面平整度等。
全高检查的目的是确保剪力墙在整个高度范围内质量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和标准同上述两项。
五、总结剪力墙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必须严格控制。
通过对剪力墙的垂直度、标高、全高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高剪力墙质量。
建筑楼层总高度误差范围标准一、基础工程1.允许偏差:轴线位置(5mm),标高(±10mm)。
2.基础墙垂直度允许偏差:H/1000且≤30mm。
3.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二、主体结构1.垂直度允许偏差:H/1000且≤30mm。
2.轴线位置允许偏差:10mm。
3.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4.门窗安装允许偏差:±3mm。
5.栏杆间距允许偏差:20mm。
三、建筑维护结构1.外墙填充墙垂直度允许偏差:H/1000且≤30mm。
2.外墙涂料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3.内墙涂料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4.砖墙灰缝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5.轻质隔墙垂直度允许偏差:H/1000且≤30mm。
6.轻质隔墙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7.玻璃幕墙垂直度允许偏差:H/1000且≤30mm。
8.玻璃幕墙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四、建筑设备1.给排水管道坡度及支吊架安装允许偏差:位置(±15mm),标高(±15mm),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L/1000且≤25mm)。
2.排水管道配件及支架安装允许偏差:标高(±15mm),位置(±20mm)。
3.阀门及阀门井安装允许偏差:标高(±15mm),位置(±10mm)。
4.卫生洁具安装允许偏差:标高(±15mm),水平度(≤3/1000),垂直度(≤2/1000)。
5.灯具、插座、开关安装允许偏差:标高(±15mm),位置(±20mm)。
6.通风、空调设备安装允许偏差:标高(±15mm),位置(±20mm),水平度(≤1/1000)。
7.消防管道及设备安装允许偏差:标高(±15mm),位置(±20mm)。
8.智能建筑系统设备安装允许偏差:位置(±20mm),标高(±20mm),水平度(≤1/100)。
【引用】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国家颁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作。
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
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1)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
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因此,控制轴线投测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筑变形测量。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施工偏差检测。
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偏差。
因此,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
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
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
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
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对应于不同高度范围的建筑物,其总高轴线投测偏差有不同的规定。
楼层标高抄测记录工程名称孟津县西苑小区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25#楼日期抄测部位六层1-42/A-E轴线墙抄测内容楼层+0.5水平,控制线(皮数杆)抄测依据:1、施工图纸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3、工程定位放线记录,五层定位控制基准点抄测说明:1、依据五层基准点及五层墙上标注的+50㎝,用经纬仪、钢卷尺往一层顶板上投测,五层墙+0.5m水平控制线,标高=17.1m,标准点的位置设在墙四个大角的皮数杆上,作为引测需要。
2、五层设计顶板标高14.2m,实测顶板标高14.2 m检查意见:经检查:六层1~42/A~E轴线墙,+0.5m水平控制线已按施工图纸、控制基准点引测完毕,引测方法正确,标高传递准确,误差-2㎜,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施测人(承台基础)楼层平面放线记录工程名称孟津县上店社区1#楼日期放线部位1-78/A-R轴线承台基础放线内容轴线投测控制线抄测依据:1、施工图纸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3、工程定位轴线控制桩点放线简图:检查意见:1、1-42/A-E轴为一层纵横轴线2、括号内数据为复试数据;3、各细部轴线间几何尺寸相对精度最大偏差+2㎜,90度角中误差10΄΄,精度合格;4、放线内容均已完成,位置准确,垂直度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符合设计,测量规程DBJ01-21-95 要求,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施测人楼层标高抄测记录工程名称孟津县西苑小区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25#楼日期抄测部位七层1-42/A-E轴线墙抄测内容楼层+0.5水平,控制线(皮数杆)抄测依据:1、施工图纸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3、工程定位放线记录,一层定位控制基准点抄测说明:1、依据一层基准点及一层墙上标注的+50㎝,用经纬仪、钢卷尺往一层顶板上投测,七层墙+0.5m水平控制线,标高= m,标准点的位置设在墙四个大角的皮数杆上,作为引测需要。
一、仪器选择索佳c32ⅱ型水准仪;苏州一光dt102c型正像电子经纬仪;拓普康gts-332n型全站仪;测量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对测量仪器进行定期检验,加强日常维护、使用和保管,有检查记录,使用仪器时,测量不得离开仪器,将仪器置于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经常擦拭保养仪器,并记使用情况。
二、基础测量计划和方案1. 工程施工测量依据是根据南宁市勘测院及甲方定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现场已进行桩点移交手续,共同进行桩点具体位置的确认。
方在桩点移交后已进行引测和复核桩点工作。
2. 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部署、进度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3. 建立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做好控制桩和明显标记,妥善保护,进行复核和检查。
4. 对每栋楼施测控制线,书面移交给分包单位(劳务队伍),对控制线要求有明显标记,桩位明显,最好要混凝土保护桩点。
5. 对于目前场地的测量方案:由于现场交叉施工影响,场地内桩点易被破坏,因此只能把桩点用全站仪引测到经四路边,然后再恢复到工作面上进行施测。
现场泥土在太阳和下雨之间受变形影响较大,工作面上的桩点要经常进行检查和复核,要是桩点检查和复核时超出限差范围时,就要进行桩点的重新施测。
三、主体测量计划和方案1. 标高传递①首先根据南宁市勘测院提供的水准基点,用水准仪引测定出现场的标高控制点,布设在施工现场周边稳定的建筑或构筑物上,并利用标高控制点进行地下部分施工过程中的标高施测控制。
②利用标高控制点,用水准仪精确测定出标高引测点在建筑物边柱或外墙上。
选几点较方便向丈量的点作为±0.000以上层的起始标高引测点,标高测点的相对标高均统一采用+0.500m。
③±0.00层以上的标高引测采用30m钢尺向上引测,引测时,用钢尺沿铅直方向从标高引测点向上量至施工层,定出本施工层的标高点,然后将水准仪架设在施工层上,以引测上来的两点标高,一点作后视,一点作校核,进行抄平,施测出其中各点以作为施工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