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2)
- 格式:ppt
- 大小:5.17 MB
- 文档页数:17
7.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2.教材分析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7课,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3.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新生较多,书法基础不一,对书法的结构理解也不是很深;多数同学缺乏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这节课从复习书法的点画之美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建筑与书法有着一致的的结构规则,进一步学习感受汉字的结体法则,体会书法的结构之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结合例字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评价任务】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讨论对比分析学生对“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认识,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针对目标1。
书法课教案 12、左窄右宽(於林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书法教材第七章《结构之美》的第二节“左窄右宽”,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楷书中结构布局的一种常见形式——左部紧凑、右部宽松的字体形态。
通过分析经典碑帖中“左窄右宽”的字体特点,让学生掌握此类结构的书写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左窄右宽”的字体结构特点;2. 培养学生书写“左窄右宽”结构字的能力,提高书法水平;3.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准确把握“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避免出现结构失衡的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书写“左窄右宽”结构字的能力,提高书法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经典碑帖;2. 学具: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字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中的字体结构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左窄右宽”。
2. 新课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结合经典碑帖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此类结构的书写方法。
3. 实践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书写“左窄右宽”的字体,并讲解书写要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书写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分析书写要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左窄右宽”结构字书写技巧2. 结构特点:左部紧凑、右部宽松3. 书写要点:平衡、对称、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选取一首古诗,用“左窄右宽”的字体结构进行书写。
答案:例:《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作业要求:字体工整、结构清晰,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欣赏经典碑帖,提高书法审美能力;同时,尝试运用“左窄右宽”的结构进行创作,提升书法水平。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1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能够按照要求临写不同字体,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部分有学过书法,会临写出漂亮的字,但不明白为何笔画要如此组合,部分学生对于书法是个盲区,通过本课学习使每位学生从理论上明白字体结构之美,学会欣赏,由于本节课主要讲述结构组合,为降低难度,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勾线笔书写字体结构,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减少其对毛笔的畏难情绪,把主要精力放在结构的组合上,领略书法结构之美。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点画组合的主次、迎让、变幻等结构特点,欣赏体会书法家点画结构的变幻之美。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表现字体结构。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能够按照要求临写“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例字,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4.1.2学时重点感受对“篆、隶、楷”的临写过程,通过临写和交流获得认识,体会汉字字型结构规律,感受书法结构“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美感。
4.1.3学时难点书写对称字型对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难在书写过程中对字型的整体把握。
4.1.4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理解“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特征出示错位字“里、中、人、臺”,通过学生诊断得出正确字形结构,引出结构美之一端正平稳之美。
师:这些字有什么问题,请你们当回医生诊断诊断。
出示竖笔写偏的“中”字,引出结构美之二对称均衡之美。
学生答。
师:对,竖笔放中间,两边均衡就好看,就像我们的脸,鼻子没在脸中间就难看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坐的翘翘板,两边力量相等才能玩的起来,这是均衡之美。
师:在书法里边有一种字形完全对称,同学们知道吗?她的名字叫小篆,小篆里边有些字体左右对称,极具装饰性。
第七课《书法的结构美》教学目标:1欣赏古代优秀碑帖,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2过临摹《勤礼碑》《和曹全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笔能力。
3 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
教学重点:欣赏作品和结构临习。
教学难点:笔画变化的临习。
教学准备:1 挂一些名家作品、教师作品、学生作品在书法室,布置得有书法的氛围。
2名家作品、教师作品、学生作品的幻灯片。
3古筝背景音乐。
4 其他:毛笔、墨汁、宣纸、碗、颜体字帖、曹全碑字帖、画毡、笔架、水、酒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3分钟)1 书法的三要素?(笔画、结构、章法。
)2怎样学好书法?(临摹名家的字帖。
)3 怎样临摹?(看一笔写一笔,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注意笔画和结构。
)二激情欣赏。
(4分钟)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书法的结构美并在实际练习中体会书法的结构美。
欣赏各种字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看看好在哪里,你是怎样评价的?出示卡片:粗细、长短、大小、轻重、角度2你觉得这些作品好,为什么?学生回答。
3这就是书法的结构美,正是这种美,吸引了我们,这结构也包括了笔画和笔画的组合。
出示卡片书法三要素:笔画结构章法。
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等基本笔画。
结构:汉字是方块字,从结构上分独字体和合作体,合体字又有上下左右包围结构等,结构布势需重心平稳,点画呼应,疏密匀称,简单来说要让字站得稳。
章法:包括字距、行距、用笔、用墨、用印、落款形式等强烈的书法因素的对比而统一和谐。
三师生互动:(9分钟)1我们知道,评价书法离不开这三要素,笔画,就是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等,结构,就是笔画的组合过程,章法,就是布局。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字写得端正美观,就要从这三方面入手,是吗?2教师示范三个楷书、三个隶书、一个行书、一个草书、一个篆书。
3让学生明白中国的几千个汉字,都是由笔画和结构组合而成。
同学们知道了笔画和结构的意义,写字还难不难?同学们,只要我们按照运笔的方法,按照学习书法的过程来学习,就很容易把字写得端正美观了。
《书法的结构之美》试讲稿(湖南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一、歌曲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唱。
师: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师:有同学听出来了,这首歌是周杰伦的《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著名书法作品。
师:书法的世界充满了奥秘,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书法的结构之美》,一起去领略书法的独特美感。
二、讲授新知(一)初步感知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连连看"。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为大家展示的是平衡木运动员、纪念碑等图片,以及几幅书法作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的重心,将与图片所展示物体的重心一致的文字找出来并连线,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同学获胜,比赛现在开始!师:经过了刚才激烈的比赛,大家将平衡木运动员图片与书法作品"中”字联系在了一起,哪位同学能说说理由呢?师:靠窗的第三排的男同学举手最快,请你来说一说。
师:你说“中”字的中竖居中,垂直挺拔,就像稳稳独立在平衡木上的运动员。
师:你说的很形象,观察的很细致,请坐。
师:书法讲求端正平稳之美,平稳是书法结构造型的基本原则,端正平稳能使人产生安稳踏实的美感,相反则使人感到不安和惶恐。
书法结构要重心平稳,就要使字的左右两侧在视觉上保持平衡。
(二)深入探究师:结束了有趣的“连连看”游戏,我们来欣赏一幅摄影作品。
师:请大家观看大屏幕,为大家展示的是张炎龙的摄影作品。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幅摄影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师:第二排扎马尾的女同学,请你来说一说。
师:你说这两只企鹅,一个弯腰,一个低头,体态优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师:你表述的非常的清晰,请坐。
师:这种一伸一缩,一避一就,在书法中也常有体现。
师:请大家欣赏书法作品”鍾”字,结合张炎龙的摄影作品,分析一下二者有何联系?师:这道题有难度,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讨论现在开始。
7.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2.教材分析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7课,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3.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新生较多,书法基础不一,对书法的结构理解也不是很深;多数同学缺乏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这节课从复习书法的点画之美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建筑与书法有着一致的的结构规则,进一步学习感受汉字的结体法则,体会书法的结构之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结合例字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评价任务】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讨论对比分析学生对“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认识,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针对目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