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和反比例 测试卷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达标监测试卷一、填空题(满分16分)1.一种农药,药和水的比是1:3000,现有药0.1千克,要加水千克。
2.有3,6,10这三个数,再添上一个数可以组成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3.0.3与0.25的比值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4.在一张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成渝高速公路长是5.5厘米。
成渝高速公路的实际长度是千米。
5.一个角是60°,画在1:3的图上,应画°.6.晚上散步,人远离路灯,影子越,国庆节期间,小明在北京天安门旅游,上午11点的影子比早上8点的影子(填“长”或“短”)7.m、n均不为0,如果m:3=5:n,那么m和n成比例关系。
如果m:3=n:5,那么m和n成比例关系。
8.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如果一个外项是37,那么另一个外项是。
二、选择题(满分16分)9.下面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A.8:3 B.15:40 C.0.2:0.610.下面()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①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棱长。
②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
③书的总页数一定,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
④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1.一个比的前项除以8,后项乘,它的比值()A.变大B.不变C.变小12.人在黑夜中远离路灯时,他留在地面上的影子()A.越来越短B.越来越长C.保持不变D.没有规律13.有一杯糖水200g,糖与水的质量比是1:4,如果再加入5g糖,要使糖水的甜度不变,应加水()g。
A.5 B.20 C.8014.亮亮用相同的步长行走,他走的步数与路程。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15.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例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A.300km B.600km C.900km D.1500km16.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A.x+y=6 B.x﹣y=8 C.y=5x D.xy=9三、判断题(满分10分)17.ab+3=12.5,则a与b成反比例。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18分)1.5( )=20÷50=( ):100=( )(填小数)2.如果34a =45b (a ≠0,b ≠0),那么b :a =( )。
3.从30的因数中选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 )。
4.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72,一个内项是12,另一个内项是( )。
5.走同一段路,甲用了2小时,乙用了3小时,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 )。
6.在7:4=28:16中,内项增加4,要使比例成立,外项7应该乘( )。
7.已知m n=a (m ≠0,n ≠0),当m 一定时,n 和a 成( )比例关系;当n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关系;当a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关系。
8.—张图纸的比例尺是60:1。
如果在该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度是72cm ,那么它的实际长度是( )cm 。
9.学校的操场是一个长250m 、宽100m 的长方形,小明按一定的比将操场画在一张图纸上,长画了10cm ,他所用的比例尺是( ),按此比例尺宽应画( )cm 。
而小亮选用的比例尺是,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显然,( )画的操场大一些。
10.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5cm ,高是9cm ,把它按1:3的比缩小,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cm²。
11.根据4×7=2×14,在能组成的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最大的一个比例是( )。
二、判断。
(每题2分,共10分) 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成反比例关系。
( ) 2.图上距离总是小于实际距离。
( )3.今年,爸爸的年龄÷小明的年龄=5,所以爸爸的年龄和小明的年龄成正比例。
( )4.把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4倍,就是把这个长方形按1:4的比放大。
【精品】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和反比例测试题含答案及知识点一、比例和反比例1.把一瓶果汁平均分成若干杯,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如下表。
分的杯数/杯6543每杯的果汁量/mL100120()200(2)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如果把这些果汁平均分成10杯,每杯的果汁量是多少毫升?【答案】(1)150(2)解:成反比例,因为每杯的果汁量×分的杯数=果汁总量。
(3)解:6×100÷10=60(毫升)答:每杯的果汁量是60毫升。
【解析】【解答】解:(1)100×6÷4=150(mL)【分析】(1)这瓶果汁的总量不变,用总量除以4即可求出每杯的容量;(2)根据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确定这两个量的关系;(3)用果汁总量除以10即可求出每杯果汁的容量。
2.服装厂要加工一批服装,一共有4500套,头5天加工了750套,照这样计算,一共要多少天才能加工完这批报装?(用比例解)【答案】解:设一共要x天才能加工完这批服装。
750:5=4500:x750x=5×4500x=22500÷750x=30答:一共要30天才能加工完这批服装。
【解析】【分析】每天加工服装的套数不变,加工的总数与天数成正比例关系;设出未知数,根据每天加工的套数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即可解决问题。
3.服装厂加工一批服装,计划每天加工120套,50天可以完成。
实际每天加工了150套,多少天可以加工完?(用比例解)【答案】解:设x天可以加工完。
150x=120×50x=6000÷150x=40答:40天可以加工完。
【解析】【分析】这批服装的总数不变,每天加工的套数与加工的天数成反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总套数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实际加工的天数即可。
4.甲乙两地相距4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时行了240千米,照这样计算,几小时可以到达乙地?(用比例解)【答案】解:设小时可以到达乙地,答:5.5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专项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xy -9=k (一定),x 和y 的关系是(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确定2.一架民航机从A 地匀速飞往B 地,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确定3.下面各题中的各种量不成比例的是( )。
A .梯形的上、下底的和不变,梯形的面积和高 B .在一块菜地上种南瓜和茄子的面积C .如果ba 14⨯=,a 和b 4.将8L 水倒入正方体形状的容器里,水的高度与容器的底面积( ) A .成正比例关系B .成反比例关系C .不成比例关系5.10个小星星可以换4面小红旗,淘气用x 个小星星换了18面小红旗.那么下列比例中,不符..合题意...的是( ). A .10:4:18x = B .10:4:18x = C .4:1018:x =D .4:10:18x =6.下面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订阅《数学报》的份数和总钱数 B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C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7.如果xy= 8,x 和y ( )比例. A .成正B .成反C .不成8.下面图( )表示的是成反比例关系的图像。
A .B .C .9.表示a 、b 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 .a+b=18B .ab=18C .a=18b 10.下列x 和y 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y =7+xB .x +y =48C .x =3y D .y =4二、图形计算1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1米,==,求四边形ABGD的面积.三、其他计算12.求未知数X.(1)1.5:0.3=x:2.7;(2)5x﹣1.2=2.8;(3)x+x=.四、填空题13.一间房子用方砖铺地。
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和反比例测试题含答案及知识点一、比例和反比例1.一种药水是由药粉和水按照1:200的质量比配制而成的.药粉/克1246810水/克200400(1)补充表格.(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描点连线.(3)12克药粉需要加入多少克水?要把2.5千克水配成药水,需要药粉多少克?【答案】(1)解:填表如下:药粉/克1246810水/克200400800120016002000(2)解:作图如下:(3)解:200×12=2400(克)2.5千克=2500克2500× =12.5(克)答:12克药粉需要加水2400克,要把2.5千克水配成药水,需要药粉12.5克.【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 一种药水是由药粉和水按照1:200的质量比配制而成的”可知,用药粉:水=1:200,据此列比例解答,然后填表即可;(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先描点,然后再连线,图中的统计图纵轴每格代表200克,据此作图;(3)根据条件可知,1克药粉要加入200克水,用药粉的质量×200=水的质量,据此用乘法计算;要把2.5千克水配成药水,需要药粉多少克,先统一单位,1千克=1000克,然后用水的质量×药粉占水的分率=药粉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2.如果10千克菜籽可以榨6.5千克菜油,那么有这种菜籽360千克,可以榨多少千克油?(用比例解)【答案】解:设可以榨x千克油。
10:6.5=360:x10x=6.5×360x=2340÷10x=234答:可以榨油234千克。
【解析】【分析】菜籽的重量和榨油的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二者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正比例关系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可以榨油的重量即可。
3.把一瓶果汁平均分成若干杯,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如下表。
分的杯数/杯6543每杯的果汁量/mL100120()200(2)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如果把这些果汁平均分成10杯,每杯的果汁量是多少毫升?【答案】(1)150(2)解:成反比例,因为每杯的果汁量×分的杯数=果汁总量。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章比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24)一、填空.20%(每题2分)1. 4:10=2:5,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25,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3. Y=KX(K一定),Y与X是成________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________关系。
4. 如果甲数是乙数的2,那么甲数与乙数成________比例。
55. 如果a:b=5:9,那么a:5=________:________.6. 数值比例尺1:6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________千米的距离。
如果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在这幅图上应画________厘米。
7. A的5相当于B的3,A:B=________:________.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每题1分)0.15:0.05和48:16可组成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两个圆周长的比是2:5,它们半径的比也是2:5.________.(判断对错)汽车的速度一定,所行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一幅图上距离是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6米它的比例尺是1:2________.(判断对错)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一条边长成正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0%每题2分)用3、7、9、21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下面的哪个式子是正确的()A.21:3=7:9B.3:7=9:21C.9:3=7:21D.3×21=7×9下面每组的两个量中,成正比例的量是________,成反比例的量是________.A、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它的底和高B、一本童话故事书,已经看的页数和没看的页数C、一袋大米,已经吃了的和没吃的D、圆的周长和直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7.正比例和反比例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空2分,共12分) 1.如果x y =9.8,那么x 和y 成( )比例。
2.圆锥的体积一定,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成( )比例;购买无人飞机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 )比例。
3.已知mn =a (m 、n 、a 均不为0),当a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当m 一定时,n 和a 成( )比例;当n 一定时,m 和a 成( )比例。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4分,共16分)1.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成正比例。
( ) 2. 一堆煤的总质量不变,每天平均烧去的质量与烧的天数成反比例。
( )3.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 ) 4.同时、同地测量物体时,物高和影长成反比例。
(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4分,共16分)1.小明从家里去学校,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2.下列各组量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B .王师傅每周生产零件总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C .50个口罩,已卖出的口罩个数和没卖的口罩个数D .房间面积一定,每块瓷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 3.表示x 和y 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 .x +y =5 B .y =5x C .yx =0D .x y +3=54.圆的周长与( )成正比例关系。
A .圆的面积B .圆的半径C .圆周率四、按要求填表。
(每小题8分,共16分) 1.x 和y 成正比例关系。
x 6 1.5 3.6 y7.210.86.482.x 和y 成反比例关系。
x 2.5 0.5 13 y0.40.1255五、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40分) 1.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 不同的杯子中,杯子的底面 积和杯子中水面高度的关系 如图。
(1)杯子的底面积和水面高度成()比例关系。
第四单元《比例》典型题型专项一、选择题1.在同一时刻,测得1米高的竹竿的影长为80厘米,教学楼的影长为16米。
则教学楼的高度为()米。
A.20B.0.2C.12.8D.12802.用面积是9dm2的方砖,需要96块。
如果改用面积是4dm2的方砖,需要()块。
A.4x=9×96B.4×4×x=9×9×96C.96÷9=x÷43.如果a×3=b×4,那么a∶b=()。
A.4∶3B.3∶4C.1∶124.比例3∶8=15∶40的内项8增加2,要使比例成立,外项40应该增加()A.3B.5C.10D.505.做一批零件,甲需要4小时,乙需要3小时,甲与乙的速度比是().A.4:3B.5:4C.3:46.根据a×b=c×d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a∶c和d∶b B.d∶a和b∶cC.b∶d和a∶c D.a∶d和c∶b7.下面的两个数量不成比例的是().A.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B.某同学从家到学校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C.圆的半径和面积D.圆的直径和周长8.如果x∶y=m∶n, 那么x等于()A.y×m×n B.mnyC.mynD.nym9.下面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3:8和9:24B.0.8:0.4和2:1C.10:9和11:9 10.任何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差都是()。
A.1B.0C.211.如果和相等,则m等于()A.B.C.D.12.如果3:5=x:2,那么x应该是()。
A.65B.56C.103D.31013.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有()。
A.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B.运送一批货物,运走的吨数和剩下的吨数C.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D.买同样的书,应付的钱数与所买的本数14.下面图象中,表示甲、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有()。
A.∶∶B.∶∶C.∶∶D.∶∶15.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b、c、d是它们的两组相对应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5题,共15分)1.下列各式中,a 和b 成反比例的是( ).A .a×3b=1 B .a×8=5bC .9a =6aD .710a b += 2.成反比例的两个量在变化时,他们的什么是一定的( )。
A .和 B .差 C .积 D .商 3.下面各式中,a 和b (a 和b 都是不为0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是( )。
A .10a =b 9 B .15a -5b =0 C . a 18-=b 4.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量一定“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B .在一幅地图上的图上距离和比例尺C .小明的身高和体重D .圆柱的体积和底面积 5.若甲和乙成正比例,乙和丙成反比例,则甲和丙( ).A .成反比例B .成正比例C .不成比例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6.a÷b =c ,若a 一定,b 和c 成( )比例关系;若b 一定,a 和c 成( )比例关系;若c 一定,a 和b 成( )比例关系。
7.甲数的78相当于乙数的49,甲乙两数成( )比例,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8.生产服装总数一定,每小时生产服装件数和生产时间成( )比例关系;水杯的价钱一定,买水杯的个数和需要的钱数成( )比例关系。
9.张叔叔往游泳池中注水,注水时间与水面高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注水时间与水面高度之间是( )比例关系,游泳池深1.5米,需要( )小时可以注满。
10.如图1,修正带是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咬合进行工作的,其原理可简化为图2所示模型。
大齿轮的直径是4cm ,小齿轮的直径是2.6cm ,如果小齿轮转20圈,那么大齿轮转( )圈。
三、判断题(共5题,共20分)11.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
( )12.若35x y ,则x 与y 成反比例。
( )13.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成正比例,面积与直径成反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附答案
一、比例和反比例
1.如图是某地区6~~12岁儿童平均体重情况:
看图回答问题: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随年龄的增长,平均体重有什么变化?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个年龄段平均体重增加最快?
(3)平均体重的增加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例吗?
(4)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答案】(1)解:随着年龄的增加折线的数值在增大,所以平均体重是在增加。
(2)解:女生体重的折线在11﹣12岁时最陡,说明这一时期变化的最快,所以11﹣12岁时女生的平均体重变化的最快。
(3)解:男生6岁时的平均体重是19.3千克,体重与年龄的比值是:19.3:6≈3.2;
当男生7岁时平均体重是21千克,体重与年龄的比值是:21:7=3;
比值不相同,所以体重的增加与年龄的增长不成正比例。
(4)解:由图可知:11岁之前,男生和女生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当,但11﹣﹣12岁女生体重增长的速度要快于男生
【解析】【分析】(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两条折线都是上升趋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折线的数值在增大,所以平均体重是在增加;
(2)观察女生的折线可知,女生体重的折线在11~12岁时最陡,说明这一时期变化的最快,所以11~12岁时女生的平均体重变化的最快;
(3)根据题意可知,可以求出体重与年龄的比值,然后对比比值,比值不相等,则不成正比例;
(4)观察统计图可知,11岁之前,男生和女生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当,但11~12岁女生体重增长的速度要快于男生,据此解答.
2.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80km,原路返回每小时行100km。
返回时用了多长时间?
【答案】解:设返回时用了x小时,
100x=80×3
100x=240
100x÷100=240÷100
x=2.4
答:返回时用了2.4小时.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一定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据此列比例解答.
3.京沪高铁的火车行驶路程与时间如下表:
(1)在上图中描出表示路程与时间相对应的点,然后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2)利用画出的图像估计一下,时间3.5小时的路程是________千米。
【答案】(1)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2)280
【解析】【解答】(2)利用画出的图像估计一下,时间 3.5小时的路程是:3.5×80=280(千米).
故答案为:280。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表示路程,横轴表示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先描点,再连线,据此作图;
(2)根据题意,用时间×速度=路程,据此列式解答.
4.兄弟俩在玩跷跷板,哥哥体重30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0分米,弟弟体重20千克,他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答案】解:30×10÷20=15(分米)
答:他坐的地方距支点15分米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哥哥的体重×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弟弟的体重×他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用哥哥的体重×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弟弟的体重=他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据此解答.
5.有6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蜂蜜450千克.小明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8箱,一年可以酿蜂蜜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计算)
【答案】解:方法一:450÷6×18
=75×18
=1350(千克)
方法二:设一年可以酿蜂蜜x千克,
6x=450×18
x=
x=1350
答:一年可以酿蜂蜜1350千克。
【解析】【分析】先求出平均每箱一年酿蜂蜜多少千克,再求18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
也可以设一年可以酿蜂蜜x千克,再用方程解答即可。
6.一列火车行驶720km需要3小时。
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的铁路长约1200千米,这列火车需要行驶几小时? (用比例解答)
【答案】解:设需要行驶x小时。
=
x=5
答:需要行驶5小时。
【解析】【分析】设这列火车需要行x小时,根据火车速度不变列出正比例关系,求出未知数,解答即可。
7.一个会议室用边长为4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750块。
如果改用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用比例解答)
【答案】解:设需要x块。
5×5×x=4×4×750
x=480
答:需要480块。
【解析】【分析】设出需要5分米的地砖x块,根据总面积不变列出比例关系,求出未知数,解答即可。
8.有一批树苗,原计划40人去栽,每人要栽15棵,后来又增加10人去栽,每人要栽多少棵?
【答案】解:设每人要栽x棵。
40×15=(40+10)×x
解得x=12
答:每人要栽12棵。
【解析】【分析】原计划的人数×原计划每人栽的棵树×=实际的人数×实际每人栽的棵树,这是运用反比例的性质列比例方程并解答即可。
9.一幅地图上,用3cm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900km。
一条长480km的高速公路,在这幅
地图上是多少厘米?(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该条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x厘米.
900km=90000000cm,480km=48000000cm,
90000000x=3×48000000
x=1.6
答:该条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1.6厘米.
【解析】【分析】设这条公路在这幅图上是x厘米,根据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图上距离即可.
10.100g蜂蜜里含有34.5g葡萄糖。
照这样计算,2kg蜂蜜里含有葡萄糖多少千克?
【答案】0.69千克
【解析】【解答】解:设2千克蜂蜜里含有x千克葡萄糖,则
100:34.5=2:x
100x=34.5×2
x=69÷100
x=0.69
答:2千克蜂蜜里含有0.69千克葡萄糖.【分析】根据蜂蜜里含有葡萄糖的量一定,即蜂蜜的质量与所含的葡萄糖的质量的比值一定,由此得出蜂蜜的质量与所含的葡萄糖的质量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解决问题.
11.如果=,那么x和y成________比例关系;=,那么x和y成________比例关系.(x、y均不为0)
【答案】正;反
【解析】【解答】解:因为,所以(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
,所以xy=15,则x和y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反。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变换等式,然后确定x与y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
12.如果ab=c,(a、b、c均不为0)那么当a一定时,b和c成________,当b一定时,a和c成________,当c一定时,a和b成________。
【答案】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
【解析】【解答】如果ab=c,(a、b、c均不为0)那么当a一定时,b和c成正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成正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据此判断.
13.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成正比例。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因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一定),当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成反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据此判断.
14.做一节圆柱形烟囱,至少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
A. 表面积
B. 侧面积
C. 体积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做一节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故答案为:B。
【分析】通风管没有底面,只有侧面,因此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15.下面的图形中,()不能由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
A. B. C. D.
【答案】 B
【解析】【解答】下面的图形中,不能由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
故答案为:B.
【分析】旋转和平移都是物体运动现象,都是沿某个方向作运动,运动中都没有改变本身的形状、大小与自身性质特征;区别:平移是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朝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旋转是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了一定的角度,旋转改变了图形的位置和方向;观察原图可知,两个空白正方形是相对的位置,只有图B中的两个空白正方形是相邻的位置,据此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