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酯分类、特点、应用等
- 格式:dps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20
丙烯酸磷酸酯(acrylic acid ester phosphate)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附着力促进剂,它在涂料和涂层行业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着重探讨丙烯酸磷酸酯作为金属附着力促进剂的深度和广度,以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一主题。
1. 丙烯酸磷酸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丙烯酸磷酸酯是一种含有磷酸酯基团和丙烯酸酯基团的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改善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
通过控制其分子结构和功能基团的设计,丙烯酸磷酸酯能够在涂料固化过程中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强大的附着力,从而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2. 丙烯酸磷酸酯的应用领域和特点在现实应用中,丙烯酸磷酸酯主要用于金属涂料、防腐涂料、油漆等领域,其优点在于可以提高涂层的耐温性、耐化学性和耐候性。
由于丙烯酸磷酸酯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金属表面的性质和需求进行定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3. 丙烯酸磷酸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涂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丙烯酸磷酸酯的研究已经不断深入,相关技术和产品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未来,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有望出现更多环保型、高效型的丙烯酸磷酸酯金属附着力促进剂,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总结回顾:通过对丙烯酸磷酸酯作为金属附着力促进剂的全面评估,我们对其基本概念、作用机制、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丙烯酸磷酸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涂料和涂层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提高涂层的性能和附着力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丙烯酸磷酸酯的应用潜力巨大,尤其是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领域。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相信丙烯酸磷酸酯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为涂料工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以上就是对丙烯酸磷酸酯作为金属附着力促进剂的文章撰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丙烯酸磷酸酯作为一种金属附着力促进剂,在涂料和涂层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乙基(羟甲基)磷酸酯
摘要:
1.二乙基(羟甲基) 磷酸酯的概述
2.二乙基(羟甲基) 磷酸酯的性质与特点
3.二乙基(羟甲基) 磷酸酯的应用领域
4.二乙基(羟甲基) 磷酸酯的制备方法
5.二乙基(羟甲基) 磷酸酯的环保与安全问题
正文:
二乙基(羟甲基) 磷酸酯,简称DEHP,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磷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油状液体,不溶于水,但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
其分子式为C16H22O7P,分子量为358.30。
DEHP 具有以下性质与特点:首先,它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被广泛用于防火材料中。
其次,它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可用于润滑油、润滑脂等产品中。
此外,DEHP 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用于防水材料中。
DEHP 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用于聚氯乙烯、聚醚和硝化棉的阻燃剂,同时也可用于润滑油、防水材料、农药和医药等领域。
DEHP 的制备方法通常是通过二乙醇胺和三磷酸酯反应而成。
首先,将二乙醇胺和三磷酸酯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乙基(羟甲基) 磷酸酯。
然后,通过精馏等方法,对产品进行提纯,得到高纯度的DEHP。
然而,DEHP 也存在环保与安全问题。
研究发现,DEHP 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磷酸酯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磷酸酯酶(phosphatas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和组织中的酶,它能够催化磷酸酯的水解反应,去除磷酸基团。
磷酸酯酶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凋亡、DNA修复以及骨骼和牙齿的钙化等。
因此,磷酸酯酶的结构和功能一直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一、磷酸酯酶的分类磷酸酯酶是一类酶,其名称中的“酸”指的是它能够催化酸性条件下的反应。
磷酸酯酶根据其作用的底物种类和催化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碱性磷酸酯酶:这类酶主要催化双酯酸、核苷酸、核酸以及磷脂酸等底物的水解反应。
这类酶具有高亲和力和良好的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实验室领域。
2. 酸性磷酸酯酶:这类酶主要催化单酯酸的水解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这类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被广泛用于工业和研究领域。
3. 磷酸二酯酶:这类酶主要催化磷酸二酯的水解反应。
这类酶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信号转导、DNA修复、能量代谢等。
4. 磷酸三酯酶:这类酶主要催化磷酸三酯的水解反应。
这类酶在调节脂肪代谢和脂肪组织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磷酸酯酶的结构和功能磷酸酯酶的催化机制是通过阳离子、氢键和亲水效应实现的。
其催化基团通常包括亮氨酸、天冬氨酸和组氨酸等氨基酸残基,这些残基在催化过程中与底物的磷酸基团形成氢键和离子对,从而使磷酸基团脱离底物分子。
此外,大多数磷酸酯酶还包含金属离子辅助催化,如锌、镁等离子。
磷酸酯酶的结构非常复杂,通常由多个结构域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结构域是磷酸酯酶底物结合域和酶活性中心。
磷酸酯酶底物结合域是磷酸酯酶与底物分子结合的结构域,它决定了磷酸酯酶对不同底物的选择性。
而酶活性中心是磷酸酯酶催化反应的结构域,通常由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并且需要金属离子的辅助催化。
三、磷酸酯酶的应用磷酸酯酶的研究和应用非常广泛。
在医学领域,磷酸酯酶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糖尿病治疗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等方面。
磷酸酯抗燃油随着电力工业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投建愈来愈多,调节系统工作介质的额定压力也随之升高,而矿物油的自燃点为350℃左右,增加了油泄漏到主蒸汽管道(>530℃)而导致火灾的危险性,为了保证机组安全运行,调节系统的控制液多用抗燃油.一,磷酸酯抗燃油的基本概念磷酸酯抗燃油是应用较普遍的一种,通常只有叔磷酸酯才适合做抗燃液压油,抗燃油必须具备难燃性,良好的润滑性和氧化安全性,低挥发性和好的添加剂感受性。
二,磷酸酯抗燃油的分类分类:磷酸酯抗燃油可分为芳基磷酸酯,烷基磷酸酯和芳基—烷基混合磷酸酯三种。
三,磷酸酯抗燃油的性能密度;磷酸酯抗燃油的密度大于1,一般为1.11—1.17间。
粘度:芳基结构对磷酸酯的粘度影响较大,三芳基磷酸酯的粘度大于相同分子量的三烷基磷酸酯。
酸值:酸值高能加速磷酸酯的水解,缩短油的使用寿命,故酸值愈小愈好,新油的酸值与含烷全酯化产物的量有关。
优良的抗燃性:磷酸酯作用在于其切断火源后,会自动熄灭,不再继续燃烧。
挥发性:三芳基磷酸脂有低的挥发性,有侧链时愈是变低。
抗燃油挥发性能比汽轮机油好。
润滑性和抗磨性:三芳基磷酸酯常用作润滑剂的抗磨,添加剂,许多机械,轴承和泵采用其做润滑剂后,使用寿命都比用矿物油长。
抗腐蚀性:三芳基磷酸酯的腐蚀性很小,中性酯不腐蚀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酯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的膜还能保护金属表面不受水的作用。
水解安全性:磷酸酯是一种合成液,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其水解性能与分子量及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润滑系统应用抗燃油要特别注意水解安全性。
四.磷酸酯抗燃油的应用及监督电厂用抗燃油的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应按DL—Y571—95标准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一)新油验收①新油以桶装形式交货,按GB7595方法进行。
②实验用油应是每个桶所取油样混合后的样品。
如发现油受污染,应逐桶取样,核对牌号标志。
④所取样品均应保留一份,以备复查。
(二)运行中的取样①常规监督实验,一般从冷油器出口,油管路入口,旁路再生装置入口或油箱底部取样。
磷酸的种类
磷酸是一类化合物,包括无机磷酸和有机磷酸两种。
无机磷酸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无机磷酸包括正磷酸、偏磷酸和焦磷酸等。
有机磷酸则是指含有磷元素的有机物质中的磷酸类化合物。
正磷酸是最简单的无机磷酸,化学式为H3PO4。
正磷酸是一种强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磷酸盐。
正磷酸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用于生产肥料、食品添加剂等。
偏磷酸是一种中性的磷酸,化学式为H4P2O7,它是由两个磷酸分子缩合而成。
偏磷酸在某些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例如作为缓冲剂、螯合剂等。
焦磷酸是由三个或更多个磷酸分子缩合而成的无机磷酸。
它的化学式为H6P4O13,是一种多羧酸。
焦磷酸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作试剂,用于特定反应的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无机磷酸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无机磷酸,它们在不同领域有着各自的应用。
有机磷酸是指含有磷元素的有机物质中的磷酸类化合物,常见的有机磷酸包括葡萄糖磷酸、乙酰磷酸等。
葡萄糖磷酸是一种生物体内常见的中间代谢产物,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如糖酵解、糖异生等。
乙酰磷酸是乙酸的磷酸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合成中间体,参与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反应。
总的来说,磷酸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同种类的磷酸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磷酸的性质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类化合物的特点,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磷酸酯目录磷酸酯高活性磷酸酯MAX-P16高活性磷酸酯LYCO-P08低腐蚀磷酸酯 LYCO-P30磷酸酯高活性磷酸酯MAX-P16高活性磷酸酯LYCO-P08低腐蚀磷酸酯 LYCO-P30展开编辑本段磷酸酯由特殊的催化酯化方法制备而成,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液领域,在高载荷引起边界润滑条件下减少摩擦和磨损。
LYCOMAX公司研制的磷酸酯包括油性的MAX-P16,水性的LYCO-P08 LYCO-P30等,常用于铝轧制液,钢板轧制液,拉削液,冲压油,超精研,磨削液,冷轧液等产品中。
编辑本段高活性磷酸酯MAX-P16简介:利用特殊的催化酯化方法,成功制备出长链碳磷酸酯MAX-P16,P16为磷酸单酯与双酯的协同混合物,被广泛认同为有效的无灰抗磨添加剂和中等极压添加剂。
可应用于高载荷引起边界润滑条件下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刀具损耗以及降低能耗.P16与高极压添加剂复合,能极大改善双方的性能。
在切削和磨削油/液中,MAX-P16磷酸酯具有“抛光”功能,将导致非常优异的表面光洁度的加工产品。
与其他硫系化合物和氯系化合物相比,磷酸酯可以降低腐蚀的倾向。
特点:· P-16在矿物油与合成油中,包括更难溶解的流体如PAO和硅油中,均具有优异的溶解性· 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容易泵送,储存和调合· 低气味,低挥发性,低皮肤刺激性· 具有更佳的热和氧化稳定性· 在不含金属和不能含氯的高性能流体时可采用,基本无灰· 在不使最终加工产品变黑时使用,例如铝材加工· P-16在防止密封材料润胀和某些系统里使金属表面钝化,具有多功能的能力物化性质:外观清晰液体,无可见污染物气味无刺激气味比重(20℃) 1.165粘度(40℃) 238倾点(℃) -18闪点 230总酸值(mgKOH/g) 6水含量(wt%)<0.5磷含量(wt%) 7.1应用:切削液,铝轧制液,钢板轧制液,拉削液,冲压油,超精研,高速磨配比:根据配方的复杂程度加入量可以从0.5%到3.0%编辑本段高活性磷酸酯LYCO-P08为改善磷酸三酯的溶解性,增加极压与抗磨性而特别制备的中碳链磷酸单酯与双酯混合物。
磷酸酯分类、特点、应⽤等磷酸酯磷酸酯是磷酸的酯衍⽣物,属于磷酸衍⽣物的⼀类。
磷酸为三元酸,因此根据取代烃基数的不同,⼜可将磷酸酯分为伯磷酸酯(磷酸⼀酯、烃基磷酸)、仲磷酸酯(磷酸⼆酯)和叔磷酸酯(磷酸三酯)其中R=C 8~C 18,它取决于所⽤的醇或烷基酚的种类和结构,是影响磷酸酯类表⾯活性能的重要因素。
三酯是中性化合物,单酯和双酯则是强酸。
1磷酸酯的基本结构及分类?1.1、阴离⼦型(RO)2PO(OM) (RO)PO(OM)2单酯双酯R为烷基、烷芳基、聚氧⼄烯化烷基或烷芳基、聚⼆⼄⼆醇等,M为K、Na、NH2、⼆⼄醇胺、三⼄醇胺等。
这是⼀类使⽤量最⼤、应⽤最⼴的磷酸酯。
1.2、⾮离⼦型化学通式为:OP(OR)3R为烷基、烷芳基及聚氧⼄烯化烷基或烷芳基。
这类磷酸酯的主要⽤途作乳化剂、抗静电剂、增塑剂、消泡剂等。
1.3、两性离⼦型主要是卵磷酯及其衍⽣物,这类化合物在⾃然界所有⽣命有机体中都可以发现。
它⼀般是由连接两个脂肪酸基和⼀个含有胺的磷酯基的⽢油酯组成,可能存在两种⽚构体,其中发现最早和来源最⼴的是⼤⾖和蛋黄中的卵磷酯。
其通式为:2磷酸酯的性能各种化学纤维加⼯时常采⽤磷酸酯作为油剂,由于单烷基磷酸酯和双烷基磷酸酯各⾃的性能不同,酸性磷酸酯和磷酸酯盐性能不同,应⽤时要根据产品单、双酯含量和⽐例加以平衡和选⽤。
溶解性未中和的磷酸酯溶解度很⼩,中和后溶解度⼤增。
表⾯张⼒磷酸酯的表⾯张⼒与憎⽔基的类型、碳链长短、正异构、取代数有关。
泡沫性磷酸酯的发泡⼒与烷基链长短关系较⼤,与烷基的取代数有关。
去污⼒磷酸酯的去污⼒与烷基链长短、烷基的正异构及取代数均有密切的灭系。
?化学稳定性阴离⼦型磷酸酯对于酸、碱都⽐较稳定。
⽣物降解性降解速度⼀般3磷酸酯的合成磷酸酯表⾯活性剂是将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如脂肪醇、烷醇酰胺、⼄氧基化脂肪醇或烷基酚等,与磷化剂,如P205、POCl3、PCl3、聚磷酸等,进⾏酯化反应制备的。
一:磷酸酯合成基础油的性能磷酸酯分为正磷酸酯和亚磷酸酯两类,其中正磷酸酯又可分为伯、仲、叔磷酸酯,适于作合成油使用的主要是叔磷酸酯。
磷酸酯的性能如下:1)物理性能:磷酸酯的密度大致在0.90~1.25kg/cm3之间,挥发性通常低于相应粘度的矿物油,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烷基芳基磷酸酯粘度适中,并有较好的粘温性能。
2)难燃性:难燃性是磷酸酯最突出特性之一,在极高温度下磷酸酯也能燃烧,但它不传播火焰,着火后会很快自灭。
3)润滑性:由于磷酸酯含有元素磷,是一种很好的润滑材料,可用作极压抗磨剂。
4)水解稳定性:由于磷酸酯是有机醇或酚与无机磷酸反应的产物,故其水解稳定性不好。
在一定条件下,磷酸酯可以水解,特别是油中的酸性物质会起到催化水解的作用。
5)热氧化稳定性:磷酸酯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取决于酯的化学结构。
通常三芳基磷酸酯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为150~170℃,烷基芳基磷酸酯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为105~121℃。
6)溶解性:磷酸酯对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二:多元醇酯型难燃液压油与普通抗磨液压油的混用问题多元醇酯型液压油(polyol ester,也称为脂肪酸酯型、HFDU型难燃液压油)是由高性能的合成酯与精选的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铁金属和非铁金属的防腐保护作用,优异的氧化安定作用。
因其很高的自燃点,所以在航空、电力、钢铁冶金等特殊行业被应用,多元醇酯型液压油与液压系统材料有很好的相容性,能与大多数密封材料相容,特别是:丁腈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硅橡胶,氨基甲酸酯(URETHANE)。
但是下列密封件最好不要使用:氯丁橡胶(Neoprene),丁基橡胶(butyl),乙丙烯橡胶(EPR),低密度丁腈橡胶(Low nitrile Buna-N)。
同时,因该种液压液很容易和矿油型液压油互换,且性能优异,有很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尽管其价格是矿油型液压油的两倍以上,仍然被使用在许多对于阻燃和环保要求较高的场所。
如何识别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具有高效、广谱和低毒性的特点。
然而,由于其毒性较高且易残留,正确识别和使用这类农药对农民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识别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正确使用这类农药。
一、了解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特点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一类以磷酸酯基团为主要结构的农药,具有刺激性气味和独特的化学结构。
它们通常是无色或浅黄色的液体,具有较高的沸点和挥发性。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在识别时有所依据。
二、运用化学试剂进行识别1. 硝樟油试剂法硝樟油试剂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识别试剂。
其识别原理是硝樟油试剂与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磷酸酯基团发生反应,生成可见的颜色变化。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2. 硝酸銀试剂法硝酸銀试剂是另一种常用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识别试剂,其识别原理是硝酸銀试剂与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的离子反应产生沉淀。
通过观察样品中是否有沉淀物的生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三、利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测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一种高效的仪器设备,可用于准确识别和定量分析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通过将样品分离和检测,我们可以得到样品中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种类和含量等信息。
2. 紫外-可见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光谱仪器,可用于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快速检测。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在紫外-可见光谱范围内通常有明显的吸收峰,通过检测样品的吸收光谱,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四、参考专业文献和标准了解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专业文献和标准也是识别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参考相关的农药检测方法和鉴定标准,从而确保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识别有机磷酸酯类农药需要我们了解其特点,并运用化学试剂、仪器设备和专业文献等多种手段进行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设备,以准确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并根据测试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和处理措施,保护农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液态磷酸酯和卤代磷酸酯液态磷酸酯和卤代磷酸酯是两类具有不同特点和应用的化合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用途:液态磷酸酯(Liquid Phosphoric Esters):液态磷酸酯是一类具有磷酸酯(PO(OR)3)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以液态形式存在。
液态磷酸酯通常具有低沸点和低表面张力,易于溶解其他有机物。
它们在化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液态磷酸酯的应用领域包括:1.溶剂:液态磷酸酯常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溶剂,在催化氢化、烃基化、酯交换等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2.增塑剂:由于液态磷酸酯具有低粘度和高溶解性,它们常被用作塑料增塑剂,可以提高塑料的可加工性和柔韧性。
3.稳定剂:液态磷酸酯通常被添加到多种化工产品中,作为稳定剂,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4.脱漆剂:某些液态磷酸酯具有优异的脱漆性能,可用作去除涂层的脱漆剂。
卤代磷酸酯(Halogenated Phosphoric Esters):卤代磷酸酯是指带有卤素(氯、溴、氟等)取代基团的磷酸酯化合物。
卤代磷酸酯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和用途,主要应用于阻燃剂。
卤代磷酸酯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1.阻燃剂:卤代磷酸酯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聚酯树脂等材料中,以提高其阻燃性能。
卤代磷酸酯可以抑制火焰的蔓延和燃烧过程,从而减小火灾的风险。
2.润滑剂:卤代磷酸酯也可以作为润滑剂使用,可以降低摩擦、磨损和热量释放,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3.抗氧化剂:一些卤代磷酸酯具有抗氧化性能,可以保护材料免受氧化、老化等损伤。
总之,液态磷酸酯和卤代磷酸酯是两种具有不同特点和应用的化合物。
液态磷酸酯常用作溶剂、增塑剂和稳定剂等,而卤代磷酸酯则主要应用于阻燃剂,在塑料和橡胶等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磷酸酯
磷酸酯是磷酸的
酯衍生物,属于磷酸
衍生物的一类。
磷酸
为三元酸,因此根据
取代烃基数的不同,
又可将磷酸酯分为伯
磷酸酯(磷酸一酯、烃基磷酸)、仲磷酸酯(磷酸二酯)和叔磷酸酯(磷酸三酯)其中R=C 8~C 18,它取决于所用的醇或烷基酚的种类和结构,是影响磷酸酯类表面活性能的重要因素。
三酯是中性化合物,单酯
和双酯则是强酸。
1磷酸酯的基本结构及分类•1.1、阴离子型
(RO)2PO(OM) (RO)PO(OM)
2
单酯双酯
R为烷基、烷芳基、聚氧乙烯化烷基或烷芳基、聚二乙二醇等,M为K、Na、NH2、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
这是一类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磷酸酯。
•1.2、非离子型
化学通式为:OP(OR)
3
R为烷基、烷芳基及聚氧乙烯化烷基或烷芳基。
这类磷酸酯的主要用途作乳化剂、抗静电剂、增塑剂、消泡剂等。
•1.3、两性离子型
主要是卵磷酯及其衍生物,这类化合物在自然界
所有生命有机体中都可以
发现。
它一般是由连接两
个脂肪酸基和一个含有胺
的磷酯基的甘油酯组成,
可能存在两种片构体,其
中发现最早和来源最广的
是大豆和蛋黄中的卵磷酯。
其通式为:
2磷酸酯的性能
各种化学纤维加工时常采用磷酸酯作为油剂,由于单烷基磷酸酯和双烷基磷酸酯各自的性能不同,酸性磷酸酯和磷酸酯盐性能不同,应用时要根据产品单、双酯含量和比例加以平衡和选用。
•溶解性未中和的磷酸酯溶解度很小,中和后溶解度大增。
•表面张力磷酸酯的表面张力与憎水基的类型、碳链长短、正异构、取代数有关。
•泡沫性磷酸酯的发泡力与烷基链长短关系较大,与烷基的取代数有关。
•去污力磷酸酯的去污力与烷基链长短、烷基的正异构及取代数均有密切的灭系。
•化学稳定性阴离子型磷酸酯对于酸、碱都比较稳定。
•生物降解性降解速度一般
3磷酸酯的合成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是将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如脂肪醇、烷醇酰胺、乙氧基化脂肪醇或烷基酚等,与磷化剂,如P205、POCl3、PCl3、聚磷酸等,进行酯化反应制备的。
因为磷酸是三元酸,所以酯化产物中可舍有单酯、双酯或三酯,一般是各种酯的混台物。
•1、以五氧化二磷为磷酸化剂化学反应式见式如下
ROH+P
20
5
——>ROPO(OH)2+(RO)2PO(OH)
这是工业生产最常用的方法,约有70%的磷酸酯采用此法生产,优点是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不需特殊设备,反应得率高,生产成本低。
本法生产的主要关键是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物料比。
反应主要生成单酯和双酯,尚有少量的三酯和未反应物,如五氧化二磷比例越高,组成越复杂,据文献报道,反应除生成单烷基磷酸酯、双烷基磷酸酯外,还有大量的聚磷酸酯生成
2、以三氯氧磷为磷酸化剂
化学反应式见式如下
本法可得到单、双和三酯的混合物。
可采用的
催化剂为Lewis酸,如A1C1
3、BF
3
、FeCl
3
、ZnCl
2
、
TiCl
4
等。
通过控制原料的摩尔配比、不同温度及采用不同的催化剂,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可得到单烷基酯、双烷基酯和三烷基酯。
在醇大量过量且反应温度较高时,有利于生成三酯。
此反应转化率较高。
工业上三酯的制备均采用此法。
但是POCl;具有腐蚀性,且有HCl产生,需减压除去。
3、以三氯化磷为磷酸化剂
化学反应式见式如下
本法主要制备双烷基磷酸酯,纯度可达90~
,反应步骤多,操作繁琐,95%。
反应中用到Cl
2
且需拙真空除去产生的HCl。
4、以聚磷酸、焦磷酸为磷酸化剂
化学反应式见式如下
此法是获得纯度较高的磷酸单酯最有效的方法,可获得90%以上的单酯产物,反成转化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一般反应温度为60-700C,反应时间15 h,反应比较容易控制,易于操作。
缺点是产物中含有大量磷酸,要用合适的溶剂萃取提纯。
5、磷酸与醇反应
磷酸与酚直接进行酯化合成磷酸酯,可获得单、双和三酯。
此工艺合成路线仍处r实验和研究阶段,以合成单烷基磷酸酯为主,催化剂大多采用对甲苯磺酸、无机金属化合物等。
几种磷酸化剂中,P
20
5
和聚磷酸在工业上是
有应用价值的,两种反应均条件温和,操作简单
易行,而且清洁无污染。
P
20
5
用于合成单、双酯
的混合物,聚磷酸多用于二合成单酯含量高的产
品;用P
20
5
合成的产品抗静电性和润湿性能好,
用聚磷酸合成的产品助溶性好。
根据不同的性能需求,需要选择台适的磷酸化剂。
4、磷酸酯的分析测试
•红外光谱法
主要用于磷酸酯的结构定性分析,根据化台物的特征吸收峰,推知含有哪些官能团,从而帮助确定和验证有关磷酸酯的类型。
很多样品,对照标准光谱,还可对样品的品种和整体结构定性。
红外光谱法用于定量分析由于干扰因素较多,受到定限制,但有时也可进行观察和估计。
•电位滴定法
磷酸酯常为单酯和双酯的混合物(也含有少量尉作用的醇),由于两者性能不同,在合成工艺中要加以控制,在应用时要加以选择。
电位滴定法常用于合成时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考察。
•气相色谱法
烷基磷酸酯(酸性)用重氮甲烷甲酯化后,再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单双酯含量及疏水基的碳原予数分析。
5、磷酸酯的应用
5.1、日用化学工业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可作为工业清洗剂、织物抗静电剂、滚体透明洗涤剂和干洗型洗涤剂。
(1)洗涤剂
磷酸酯由于价格高,不单独作洗涤剂,仅作为洗涤剂组分而应用。
优点是对强碱性组分稳定(不会变色),除灰性能优良.在其他组份高浓度、高温溶液中具有可溶性,良好的洗涤去污性、中等的泡沫性及很低的皮肤刺激性等。
因此使磷酸酯成为洗涤剂配方中重要的组份,用于重垢洗染剂,多种硬表面清洗剂,如金属清洗剂、地板清洗剂、船舶清洗剂及各类民用清洗剂的配方。
(2)渗透剂
磷酸酯在碱溶液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其润湿作用与溶液pH值无关。
选择适当的憎水基团进行必要的乙氧基化后与磷酸化试剂进行磷酸酯化可制备出优良的耐碱渗透剂。
在碱溶液中磷酸酯润湿性优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国内外优良的渗透剂郁采用磷酸酯配方,如巴斯夫公司的渗透剂Leophen系列,国内OPE渗透剂等。
(3)抗静电剂
磷酸酯作为抗静电剂在许多方面都有应用,它可用于水溶液体系,也可用于疏水体系中。
5.2、成化纤油剂
烷基磷酸酯在化纤油剂的应用很广泛。
无论是涤纶、腈纶、锦纶、维纶、氯纶、丙纶等,还是长丝或短丝,国内外油剂配方中都离不开磷酸酯这一组分。
所使用的磷酸酯亦是五花八门,各取所需,如腈纶油剂使用单烷基磷酸酯盐;锦纶油剂采用POE(8)辛基醚磷酸钠、POE(8)油醇醚磷酸钠;维纶油剂用烷基磷酸酯三乙醇胺盐;氯纶油剂采用醇醚磷酸盐;涤纶长丝油剂采用C
烷基磷酸酯,
12-14
也有采用壬基酚醚磷酸酯的。
为了解决高速纺油剂的渗透性,异构醇也被大量采用;丙纶油剂多采用醇醚磷酸酯盐或烷基磷酸酯羟乙基盐等等。
5.4、化妆品及医药工业
含磷表面活性剂可作为透明胶冻化妆品的溶化剂、护肤膏与护肤液的乳化刘。
稳·医用化妆品生产中,为了提高药效成份及香料的溶解度,必须加入一定的增溶剂。
烷基磷酸酯类的毒性小,又耐酸、耐碱、耐菌、亲水、亲油,且易被生物代谢。
是应用广泛的增溶剂系列。
某些磷酸酯类具有抗癌、抗肿瘤的活性,目前已开发的药有数十种。
5.4、农药和造纸工业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乳化力极强,稳定性好,起泡性低,对农药乳化性优越,不仅可以抗菌杀虫,还可用作除草剂。
在造纸工业中可作为废纸的脱墨剂,涂料纸和涂层液的分散稳定剂。
5.5、塑料皮革工业
磷酸酯类皮革加脂剂作为一种新型产品以其优良的应用性能和易生物降解性,成为目前皮革化学品的研究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