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航运企业
- 格式:pdf
- 大小:85.09 KB
- 文档页数: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及与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经营活动亦应遵守本细则的规定。
第三条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是指从事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航运企业、港口装卸企业和承运海上国际集装箱的内陆中转站、货运站(以下简称内陆中转站、货运站)。
内陆中转站、货运站是指在港区以外,从事海上国际集装箱转运堆存和集装箱货物装箱、拆箱,办理集装箱及货物交接等业务的企业。
海上国际集装箱是指经由海上运输的外贸进出口和国内中转的集装箱。
与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是指海上国际集装箱的托运人、收货人、装箱人、拆箱人和外轮代理、外轮理货机构。
承运人是指承运海上国际集装箱的海上、水路、公路、铁路承运人或契约承运人。
集装箱经营人是指从事海上国际集装箱租赁业务的人。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管全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事业,主要职责是:(一)制定有关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二)制定有关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监督执行;(三)对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实施行业管理;(四)组织国家指令性运输计划的实施;(五)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六)协调与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有关各方的业务关系。
第二章企业开业、变更与终止第五条设立经营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航运企业,应经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核,报交通部审批。
但设立经营珠江(不含港澳线)、长江、黑龙江水系干线运输的航运企业,由交通部派驻水系的航务(运)管理局审批。
第六条在地方所属港口设立港口国际集装箱装卸企业,应经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报交通部备案。
但在长江、珠江干线设立国际集装箱港口装卸企业,应经当地省、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报交通部派驻水系的航务管理局备案;在黑龙江干线设立港口国际集装箱装卸企业,由黑龙江航运管理局审批,报交通部备案。
航运企业合规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促进航运企业合规管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航运企业合规管理应当遵循“规范、有序、公平、透明”的原则,依法合规,严守商业道德,保持企业声誉。
第三条航运企业合规管理包括合规内控、合规风险管理、合规培训等内容。
第四条航运企业合规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外部各项活动,所有员工和合作伙伴均应遵守。
第五条航运企业合规管理制度属于企业内部管理文件,适用范围为航运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和合作伙伴。
第六条航运企业合规管理制度由企业内部设立的合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实施。
第七条航运企业合规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当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提高企业的合规管理水平。
第八条航运企业应当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合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合规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第二章合规内控第九条航运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构和流程,明确业务流程和职责分工。
第十条航运企业应当建立内部审计和自查机制,定期进行内部合规检查和评估。
第十一条航运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保留各项业务的合规记录和相关资料,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二条航运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教育和宣传,提高员工对合规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第十三条航运企业应当建立合规告诫制度,对违反合规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坚决维护企业的合规和规章制度。
第三章合规风险管理第十四条航运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各种合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第十五条航运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应对风险的预案和措施,及时进行风险应对和管理。
第十六条航运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投诉管理渠道,及时处理各类合规投诉和纠纷。
第十七条航运企业应当建立合规风险信息共享机制,集中收集和分析各类风险信息,实现合规风险的共同管理。
第四章合规培训第十八条航运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合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管理水平。
第十九条航运企业应当建立合规知识库,加强对新员工的合规培训和培训记录的管理。
国际航运(InternationalShipping)管理(Management)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班轮运输管理第三章租船运输管理第四章航运企业管理第五章运输船舶管理第六章集装箱运输管理第七章航运企业安全质量管理第八章航运企业经营战略第九章国际航运组织第十章国际航运辅助行业第一章国际航运管理概述一运输方式的分类二国际航运的定义三国际航运的重大意义四国际航运的特点五国际航运的组成要素六国际航运经营方式七船舶运输的基本条件八船舶登记(shipRegistration)九船舶检验(Survey)十船舶签证(Visa)一运输方式的分类陆上(Land)运输:公路(road)、铁路(rail)水上(Water)运输:内河(inlandwater)运输,海洋(sea)运输(沿海(Coastal)运输、近洋运输、远洋(DeepSea)运输)航空(Air)运输:管道(Pipeline)运输:石油二国际航运的定义指以船舶为运输工具(TransportationMeans),从事本国港口与外国港口之间或完全从事外国港口之间的货物和旅客运输。
国际航运企业(Enterprise):包括航运(shipping)公司、港口作业(Stevedoring)公司、船代(ShippingAgent)公司、货代(FreightForwarder)公司等。
三国际航运的重大意义最基本(primemethod)的运输方法(历史悠久)特别适合于长距离运输散货(bulkcommodities)环境污染最小(themostenvironmentallyfriendlymeansoftransport)最便宜,经济最合算(thecheapestandmostcost-effective)的运输方式四国际航运的特点与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密切关联航运企业的国际合作(WorldwideCooperation)市场竞争(Marketcompetition)激烈与其它运输方式的有机结合(多式联运,MultimodalTransport)特色明显、专业性(Professional)强五国际航运的组成要素国际航行船舶国际性港口货源专门人才和企业专门的航运公约和法规六国际航运经营方式1班轮(LineShipping)特点:四定:定时,定线,定港和定运价。
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192号Decree of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No. 192《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航线经营许可规定》(CCAR-287)已经2008年5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1日起施行。
Regulations of Business Licensing for Route of Foreign Air Transport Enterprises (CCAR-287), which were passed at the executive meeting of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on May 19, 2008, are hereby promulgated and shall become effective as of July 11, 2008.局长李家祥Director Li Jiaxiang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一日11-Jun-08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航线经营许可规定Regulations of Business Licensing for Route of Foreign Air Transport Enterprises第一章总则Chapter ⅠGeneral Provisions第一条为了规范对外国航空运输企业经营外国地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点间规定航线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规定。
Article 1The Regulations are enacted to standardize management of routes between []s at home and abroad developed by foreign air transport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Civil Avi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第二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外航”)申请经营外国地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点间规定航线,应当符合中外双方政府民用航空运输协定或者有关协议的规定,并先经其本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对其进行指定,双方航空运输协定或有关协议另有规定的除外。
摘要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中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国际航运格局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国际航运业从单纯的航运服务业逐步形成为包括航运工业、航运技术、航运信息、航运金融、航运劳务等多种领域的综合性行业。
因此,国际航运业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它是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的主要手段。
正因如此,发展航运业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对提高航运企业竞争能力的研究也相应成为世界主要航运国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文所探讨的盈亏平衡分析就是这样一种简便易行、应用范围极广的现代管理技术。
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解决投资者或生产经营者所关心的问题,为投资者或生产经营者的决策提供直接有力的证据,提醒控制变动幅度较大的因素,减小亏本的可能性;还可以全方位的分析航运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从而求得盈亏平衡点,使企业有目标的探求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的途径。
本文针对航运企业的特点,用具体案例从生产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管理两个方面论述了盈亏平衡分析的应用,还着重介绍了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模糊盈亏平衡分析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盈亏平衡分析在航运企业运用的方向。
全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结构框架进行了描述。
第二章:指出航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投资决策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了航运企业运用盈亏平衡分析的必要性。
第三章:介绍了有关盈亏平衡分析的几个基本概念,并简要介绍了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模糊盈亏平衡分析。
第四章:针对航运企业的业务特点,阐述了航运企业成本费用的构成,并针对盈亏平衡分析的要求划分了航运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第五章:举例并图示说明了盈亏平衡点货运量的计算,同时介绍了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模糊盈亏平衡分析在航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章:从国际航运投资的特点出发,以船舶投资决策为主要内容介绍了盈亏平衡分析在航运企业投资决策管理中的应用,并对融资租赁船舶租金支付盈亏平衡点确定公式进行了论证。
第一章:国际航运市场1 •光船租赁合同纯粹是一种财产租赁合同,它并不具有运输合同的性质。
(T)2•在航运需求曲线中,运价和需求量的变化方向一般是相同的。
(F)3•航运需求的弹性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商品承担运费的能力、货类有代用物资的可能性、运输技术上的取代性。
(T)4. 班轮运价根据运价形式可分为班轮公会运价、班轮公司运价、双边运价和货方运价。
(F)5•货物种类数量是决定船舶类型、船舶吨位的主要依据也是影响运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T)6 •成本定价方法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和边际成本定价法。
(T)7•平均成本定价能反映航运市场环境的供求关系与运价的相互影响。
(F)8 .现行《世界油轮运价表》中所列岀的世界各油轮航线的标准运价以每吨英镑计算。
(F)9 •油轮市场运价根据油轮划分可分为原油运价、成品油运价、动植物油运价。
(T)10.班轮运输市场的结构可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性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T)11 •班轮运输的货物主要是件杂货。
(T)12•期租船合同中,出租者支付船舶的固定费用;承租者支付船舶的可变费用(T)13 •班轮运输单位造价和投资比不定期船低。
(F)14 .航运运价与海运需求量之间存在相反方向变动。
(F )15 •由于货物性质的差异,油船运输市场与干散货船运输市场之间没有相关性。
(F)16•因为班轮运输的货物主要是件杂货,所以班轮运输的船舶类型主要是传统杂货船。
()17 •改变航线、退岀市场方便是班轮运输市场的特点之一。
(F)18 •班轮市场是由为数众且模较大的航运企业的经营活动构成的。
(F)19 •从事不定期船运输的船舶类型主要有各种专用船(如油轮、大型散货船)、兼用船和一般干货船,这些船舶一般来说设计船速和货舱要求很高。
(F)20 •虽然不定期船市场与班轮市场相互影响并有一定的互换性,但是不定期船市场与班轮市场之间有严格的界线。
(F)21. 航运需求虽然在个别上呈异质性,但在总体上却有一定的规律性。
航运企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航运企业管理行为,促进航运业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注册的航运企业。
第三条航运企业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市场规律,遵守商业道德,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条航运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保持市场竞争力。
第五条航运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创新力。
第六条航运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七条航运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保证管理顺畅。
第八条航运企业应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等监督机构,有效监督企业经营。
第九条航运企业应设立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企业重大决策事项。
第十条航运企业应设立经营管理部、财务部、营销部、技术部等部门,明确工作职责。
第十一条航运企业应设立安全管理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第三章经营管理第十二条航运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经营管理体系,规范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航运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把握市场动态,制定科学营销方案。
第十四条航运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做好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第十五条航运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船舶性能,降低运营成本。
第十六条航运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船舶安全运行。
第十七条航运企业应建立规范的服务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第十八条航运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做好员工招聘、培训、考核工作。
第十九条航运企业应建立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第二十条航运企业应关注员工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十一条航运企业应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凝聚力。
第五章社会责任第二十二条航运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
第二十三条航运企业应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六章管理流程第二十四条航运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行为。
第二十五条航运企业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航运公司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确保船舶安全,保障公司利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船舶及业务合作伙伴。
第三条公司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室、各部门及分支机构。
第五条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决策,监督公司经营管理。
第六条监事会负责对公司财务、经营状况进行监督。
第七条总经理室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
第八条各部门及分支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相应工作任务。
第三章船舶管理第九条船舶是公司的重要资产,应加强船舶管理,确保船舶安全。
第十条船舶所有人应定期对船舶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船舶适航。
第十一条船舶所有人应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合格船员,确保船员具备相应的业务技能。
第十二条船舶所有人应建立健全船舶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船舶安全检查。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十三条公司应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奖惩等制度。
第十四条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员工薪酬福利制度,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第五章业务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应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业务管理制度,确保业务合规、高效。
第十七条公司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第十八条公司应加强与业务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拓展市场。
第十九条公司应建立健全业务风险防控体系,确保业务安全。
第六章财务管理第二十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收支合法、合规。
第二十一条公司应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十二条公司应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
第七章信息管理第二十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公司信息安全。
第二十四条公司应加强信息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
第二十五条公司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第八章安全生产第二十六条公司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管理,提高航运服务质量,保障公司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船长、船员、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公司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性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2. 效率性原则: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3. 安全性原则:确保船舶及货物安全,预防事故发生;4. 服务性原则: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公司设立以下组织机构:1. 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决策;2. 经营班子: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3. 各部门:根据公司业务范围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如船舶部、货运部、财务部等;4. 船舶:负责船舶的航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职责:1.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审批重大决策;2. 经营班子: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组织实施董事会决策;3. 船舶部:负责船舶的航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船舶安全;4. 货运部:负责货物的装卸、运输和管理工作,确保货物安全;5. 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状况良好;6. 其他部门:根据公司业务需要设立,负责相应业务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船舶管理第六条船舶部负责船舶的航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具体包括:1. 制定船舶管理制度,明确船舶操作规程;2. 负责船舶的检修、保养和维修,确保船舶处于良好状态;3. 负责船舶的航行安全,严格执行航行规则;4. 负责船舶的货物装卸,确保货物安全;5. 负责船舶的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
第七条船长负责船舶的全面管理工作,具体包括:1. 严格执行船舶管理制度;2. 负责船舶的航行、维护和管理工作;3. 负责船员的培训和管理;4. 负责船舶的安全管理,确保船舶及货物安全。
第四章货运管理第八条货运部负责货物的装卸、运输和管理工作,具体包括:1. 制定货运管理制度,明确货运操作规程;2. 负责货物的接收、装卸、运输和交付;3. 负责货物的仓储管理,确保货物安全;4. 负责货运成本的控制,提高货运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1990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号发布根据1998年4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明确有关各方责任,适应国家对外贸易的需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及与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与外国港口之间的海上集装箱运输,包括按照合同约定全程运输为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区段。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事业。
第四条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必须贯彻安全、准确、迅速、经济和文明服务的方针,积极发展门到门运输。
第二章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的设立和班轮航线的审批第五条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是指从事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航运企业、港口装卸企业及其承运海上国际集装箱的内陆中转站、货运站。
第六条设立经营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航运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经营海上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外国企业不得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集装箱班轮运输。
第七条设立港口国际集装箱装卸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本规定发布后新设立承运海上国际集装箱的内陆中转站、货运站,应当经设立该企业的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对外经济贸易系统新设立的承运海上国际集装箱的内陆中转站、货运站的审批办法,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条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须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审批。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不定期飞行经营许可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6.21•【文号】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67号•【施行日期】2006.07.2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67号)《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不定期飞行经营许可细则》(CCAR-119TR-R1)已经2006年6月7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21日起施行。
局长杨元元二○○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不定期飞行经营许可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对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从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境内的不定期飞行经营许可活动的管理,维护航空运输市场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七十六条、《民用航空运输不定期飞行管理暂行规定》第四条,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外航)在外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之间从事旅客、行李、货物、邮件运输的不定期飞行经营许可。
第三条本细则规定的民用航空运输不定期飞行经营许可是指除定期飞行和加班飞行以外的商业航空运输飞行,包括非固定团体包机、综合旅游包机、公共包机、社会团体包机、同益包机、特殊活动包机、学生包机、自用包机、货运包机、客货混合包机、合用包机等种类。
第四条外航在外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从事不定期飞行,应当按照本细则向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提出申请,取得经营许可并按照《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完成运行审定后,方可飞行。
第五条民航总局对不定期飞行的经营许可实行互惠对等的原则。
外国政府航空主管部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运输企业从事至该国的不定期飞行经营许可进行不合理限制的,民航总局也将给予该国航空运输企业同等限制。
第二章不定期飞行经营许可的申请第六条申请不定期飞行经营许可,申请人应在预计飞行日七天前向民航总局提出申请,不符合此时限要求的,民航总局不予受理,但有关航空运输协定或安排中另有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