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1~6章复习资料第2章
- 格式:ppt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7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二章第四节讲义课件全考点第四节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一、防雷带电积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
当带不同电荷的积云互相接近到一定程度,或带电积云与大地突出物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发生强烈的放电,同时发出耀眼的闪光。
(一)雷电概要1雷电种类(D直击雷带电积云与地面建筑物等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称为直击雷。
(2)感应雷感应雷也称作闪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1)静电感应:带电积云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
2)电磁感应: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
(3)球雷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
球雷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
2.雷电参数(1)雷暴日一天之内能听到雷声的就算一个雷暴日。
通常说的雷暴日是指年平均雷暴日,单位为d/a。
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d∕a的地区为少雷区,超过40d∕a的为多雷区。
(2)雷电流幅值:放电时冲击电流的最大值。
雷电流幅值可达数十千安至数百千安。
(3)雷电流陡度:指雷电流随时间上升的速度。
由于雷电流陡度很大,雷电具有高频特征。
(4)雷电冲击过电压:直击雷冲击过电压高达数千千伏;感应雷过电压也高达数百千伏。
表现出极强的冲击性。
3.雷电的危害雷电具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方面的破坏作用。
(1)火灾和爆炸1)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能直接引燃邻近的可燃物造成火灾。
(热性质)2)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出大量的热能,可能烧毁导体、熔化导体,导致易燃品的燃烧,从而引起火灾乃至爆炸。
(枇性质)3)球雷侵入可引起火灾。
(热性质)4)高电压造成的二次放电可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电性质)5)数百万伏乃至更高的冲击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导致的短路亦可能引起火灾。
(电性质)(2)触电(电性质)1)雷电直接对人放电会使人遭到致命电击。
2 )二次放电也能造成电击。
3 )球雷打击也能使人致命。
2021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安全生产技术重点总结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一、机械危险部位及其安全防护措施(★★)1.转动的危险部位及防护(1)转动轴(无凸起部分):护套;转动轴(有凸起部分,联轴器):固定式防护罩进行全面封闭。
(2)对旋式轧辊、牵引辊:钳型防护罩;辊式输送机(辊轴交替驱动):驱动轴的下游安装防护罩。
如所有辊轴都被驱动,无须安装防护装置。
(3)啮合齿轮: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
内壁应涂成红色;有辐轮:手动驱动危险。
金属盘片来填充或弹簧离合器。
2.直线运动危险部位(1)砂带机:远离操作者的方向运动,并且具有止逆装置。
仅暴露工作区域。
(2)工作台和滑枕:平板端面距离固定结构的间距不能小于500mm。
(3)带锯机:仅用于材料切割的部分露出,其他部分封闭。
(4)配重块:当使用配重块时,应对其全部行程加以封闭。
3.皮带防护:皮带危险部位:皮带接头及皮带进入到皮带轮。
采用有金属骨架焊接金属网。
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离地面2m以下,设防护罩。
离地面2m以上也应加以防护: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
二、安全防护装置(★★★)1.措施总论(1)本质安全设计措施包含的内容。
(2)安全防护或补充保护措施:①防护装置:物理屏障②保护装置:联锁装置、双手操作式装置、能动装置、限位装置③补充装置:急停装置、救援逃生设施(3)使用信息:安全标志:红(消防设备、急停按钮、轮子裸露部位)黄(防护栏杆)蓝绿(安全通道)。
三、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安全技术(★★)1.通道要求(1)车间横向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000mm;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000mm。
(2)人工运输1m,电频车单向行驶1.8m,电瓶车对开3m,叉车或汽车3.5m。
(3)小型机床<6m;中型机床6-12m;大型机床最大外形尺寸>12m或质量>10t;特大型机床质量在30t以上:机床操作面间距小中大特大(1.1358);机床后面、侧面离墙柱(0.8111);机床操作面离墙柱间距(1.3580)。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前复习资料一、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1、本质安全工艺、装备设施不足,存在危险、有害因素。
2、设备老化失效,产生危险、有害因素。
3、操作不当产生危险、有害因素。
4、产生有害物质和粉尘。
5、能量失控产生危险、有害因素。
6、设备、设施故障产生危险、有害因素。
7、维护不当产生危险、有害因素。
8、作业环境不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
9、管理不善产生危险、有害因素。
10、其他原因产生危险、有害因素。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预防控制措施1、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
2、使用安全装置进行防护。
3、使用联锁装置进行防护。
4、使用屏蔽物进行防护。
5、使用互锁进行防护。
6、使用代替品进行防护。
7、使用冗余技术进行防护。
8、使用安全阀进行防护。
9、使用缓冲器进行防护。
10、使用呼吸器进行防护。
11、使用个体防护用品进行防护。
12、使用应急救援措施进行防护。
13、使用其他防护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复习资料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1、掌握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如:直观经验法(对照、经验法,类比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件树、故障树分析(FTA))。
2、掌握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如:重大危险源的初步鉴别方法(单元内物质数量,储存方式,物质固有危险性,作业场所危险等级),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3、掌握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
二、机械安全技术1、掌握机械危险的种类,如:机械的静止危险,机械的运转速度危险,机械加工零件时的危险等。
2、掌握机械伤害的形式,如:卷入和绞缠,挤压,冲击,振动,割伤和飞出伤害等。
3、掌握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类别及应用,如:防护装置的类别(防护罩、防护屏、防护栏、防护盖、防护门、防护罩壳等),应用。
4、掌握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要求(固定式防护装置的安全要求,移动式防护装置的安全要求)。
n 考试辅导n 安全生产技术试卷全部为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70题和多项选择15题。
n 安全生产技术试卷由必答题和4组选答题组成,必答题为教材第一至第六章的内容;选答题分别为采矿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和综合安全技术的内容(第一章至第六章)。
n 考生须完成必答题(占分值的90%)和任意一组选答题(占分值的10%)。
n 安全生产技术内容1.机械安全技术2.电气安全技术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4.防火防爆安全技术5.职业危害控制技术6.运输安全技术n 安全生产技术内容7.矿山安全技术8.建筑施工安全技术9.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考试要求:n 运用机械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作业场所存在的机械安全隐患,解决转动、传动和加工等机械安全技术问题;n 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和知识,解决人机结合的安全技术问题。
第一节机械行业安全概要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第三节冲压(剪)机械安全技术第四节木工机械安全技术第五节铸造安全技术第六节锻造安全技术第七节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第八节人的特性第九节机械的特性第十节人机作业环境第十一节人机系统第十二节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n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
ø机械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备。
在其制造及运行、使用过程中,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危害。
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ø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12类:(1)农业机械;(2)重型矿山机械;(3)工程机械n 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4)石油化工通用机械(5)电工机械(6)机床;(7)汽车(8)仪器仪表(9)基础机械(10)包装机械;(11)环保机械;(12)其他机械ø非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
n 二、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一)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ø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安全生产技术教材安全生产技术教材第一章概述1.1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1.2 安全生产的定义1.3 安全生产的原则1.4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第二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作用2.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分类2.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3.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概念3.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要素3.3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步骤3.4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和改进第四章安全设施和装备4.1 安全设施的分类和作用4.2 安全设施的设计和维护规范4.3 安全设施的检测和评估方法4.4 安全装备的选择和使用第五章安全教育和培训5.1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5.2 安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5.3 安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5.4 安全培训的组织和实施第六章事故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6.1 事故隐患排查的目的和方法6.2 事故隐患排查的程序和要点6.3 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步骤6.4 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应用第七章事故案例分析和应急管理7.1 事故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方法7.2 事故案例分析的要点和步骤7.3 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原则7.4 应急管理的组织和实施第八章安全检查和监督执法8.1 安全检查的目的和方法8.2 安全检查的内容和程序8.3 安全检查的评价和整改8.4 监督执法的原则和方法第九章安全评估和管理9.1 安全评估的目的和方法9.2 安全评估的内容和程序9.3 安全评估的应用和效果9.4 安全管理的要素和策略第十章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10.1 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的意义和影响10.2 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10.3 安全生产技术发展趋势的主要特点10.4 安全生产技术发展的推动因素和困难第十一章安全生产案例分析11.1 安全生产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意义11.2 安全生产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1.3 安全生产案例分析的案例和结论11.4 安全生产案例分析的启示和建议第十二章安全生产管理实践12.1 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的重要性和困难12.2 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的步骤和要点12.3 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的案例和效果12.4 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的体会和建议总结本教材以系统介绍安全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主线,结合实际案例和职业经验进行讲解,旨在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技术第一章1.以下( )不属于机械行业产品。
A.工程机械B.纺织机械C.包装机械D.电工机械答案:B2.在皮带传动机构中,最危险的部位是()。
A.运动中的皮带B.旋转的皮带轮C.皮带开始进入皮带轮的部位D.皮带轮上凸出的部位答案:C3.()是在机械设备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克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B.间接安全技术措施C.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D.防护性安全技术措施答案:B4.皮带防护罩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mm,设计应合理,不应影响机器的运行。
A.30B.50C.70D.80答案:B5.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 )m以下,应设防护罩。
A.1B.2C.3D.4答案:B6.皮带的接头必须牢固可靠。
安装皮带要松紧适宜。
皮带传动机构的防护可采用将皮带全部遮盖起来的方法,或采用( )防护。
A.防护栏杆B.防护网C.安全网D.防护罩答案:A7.联轴器防护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加防护罩,最常见的是( )防护罩。
A.U形B.V形C.M形D.Ω形答案:D8.下列( )伤害不属于机械伤害。
A.挤压B.碰撞C.冲击D.触电答案:D9.实现机械本质安全的优先顺序是( )。
①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②使人难于接近机器危险部位;③提供保护装置或者个人防护装备;④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A.②①④③B.③②①④C.①④②③D.④①③②答案:C10.下列对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描述错误的是( )。
A.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B.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C.可以有锐利的突缘D.与设备运转机构连锁答案:C11.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技术要求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操作工可能触及到的传动部件,在防护罩没闭合前,传动部件就不能运转B.防护罩与活动部件有足够的间隙,避免防护罩和活动部件之间的任何接触C.防护罩应牢固地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拆卸、调节时可以直接用手拆除D.不影响操作,在正常操作或维护保养时不需拆卸防护罩答案:C12.一般防护罩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做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 )N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各章考点嘿,咱们今天来好好聊聊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的各章考点。
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关系着能不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那个让人向往的证书呢!先来说说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
这部分的考点那是相当关键。
就说我之前去一家工厂参观的时候,看到一台大型机床在运转。
旁边的工人师傅操作的时候那叫一个小心谨慎。
我就好奇啊,凑过去问师傅为啥这么紧张。
师傅说,这机械要是操作不当,那后果不堪设想。
就比如机械传动装置,要是防护不到位,很容易就把人的手给卷进去。
还有各种机械设备的稳定性,稍微有点不平衡,整个机器都可能晃悠起来,造成事故。
所以这一章的考点,像机械设计本质安全、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那都得好好掌握。
第二章是电气安全技术。
这个可太重要啦!有一次我去朋友家,他家正在装修。
电工师傅在接电线的时候,那是全副武装,手套、绝缘鞋一样不少。
我就问师傅,有这么夸张吗?师傅瞪大眼睛跟我说:“小伙子,这电可不好惹!”像触电防护技术、电气防火防爆技术这些考点,那都是为了让咱们在面对电气设备的时候能心里有底,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三章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记得有一回在小区里,看到电梯维修人员在检修电梯。
我就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维修师傅跟我说,这电梯要是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
像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这些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规范,都是考点中的重点。
第四章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我有次路过一个加油站,看到工作人员在给车辆加油的时候,严禁烟火的标志特别醒目。
他们对于防火防爆的措施做得那叫一个严格。
这一章里,火灾爆炸事故机理、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等考点,都是为了让咱们在面对可能的火灾爆炸危险时,能够有应对的办法。
第五章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有一次我在超市买东西,看到货架上的一些清洁剂,上面都标着各种警示标志和说明。
这就让我想到了这一章的考点,像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特性、储存和运输要求等,都是咱们必须要清楚的。
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第一节机械安全基础知识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第三节冲压剪切机械安全技术第四节木工机械安全技术第五节铸造安全技术第六节锻造安全技术第七节安全人机工程第一节机械安全基础知识一、机械基本概念二、机械分类三、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四、机械危险部位及其安全防护措施五、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与对策措施六、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安全技术第一章·第一节机械安全基础知识一、机械基本概念机械包括:(1)单台的机械。
例如,木材加工机械、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等。
(2)实现完整功能的机组或大型成套设备。
即为同一目的由若干台机械组合成一个综合整体,如自动生产线、加工中心、组合机床等。
(3)可更换设备。
可以改变机械功能的、可拆卸更换的、非备件或工具设备,这些设备可自备动力或不具备动力。
【2018年真题】机械包括单台机械、实现完整功能的机组或大型成套设备、可更换设备。
下列机械中,属于大型成套设备的是()。
A.圆锯机B.起重机C.注塑机D.组合机床【233网校答案】D【233网校解析】实现完整功能的机组或大型成套设备。
即为同一目的由若干台机械组合成一个综合整体,如自动生产线、加工中心、组合机床等。
二、机械分类(一)动力机械:电动机、内燃机、蒸汽机以及在无电源的地方使用的联合动力装置。
(二)金属切削机械:车床、钻床、锤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镜床、刨(插)床、拉床、电加工机床、锯床和其他机床12类。
(三)金属成型机床:金属切削加工以外的,如锻压机械、铸造机械等。
(四)交通运输机械: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等交通工具。
(五)起重运输机械:各类起重机、运输机、升降机、卷扬机等。
(六)农业机械:拖拉机、林业机械、牧业机械、渔业机械等。
(七)工程机械:土石方施工、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挖掘机、铲运机、工程起重机、压实机、打桩机、钢筋切割机、混凝土搅拌机、路面机、凿岩机、线路工程机械及其他专用工程机械。
2017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安全生产技术》章节知识点一、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1.防火基本原则根据火灾发展过程的特点, 应采取如下基本技术措施:(1)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⑵密闭和负压操作。
(3)通风除尘。
(4)惰性气体保护。
(5)采用耐火建筑材料。
(6)严格控制火源。
(7)阻止火焰的蔓延。
(8)抑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9)组织训练消防队伍和配备相应消防器材。
2.防爆基本原则(1)防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对爆炸过程特点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止第一过程的出现, 控制第二过程的发展, 削弱第三过程的危害。
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2)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3)严格控制火源。
(4)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
(5)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⑸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
(6)检测报警。
二、点火源及其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 存在着多种引起火灾和爆炸的着火源, 例如化工企业中常见的着火源有明火、化学反应热、化工原料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过热和火花、静电放电、雷击和日光照射等。
消除着火源是防火和防爆的最基本措施, 控制着火源对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明火明火是指敞开的火焰、火星和火花等, 如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焊接用火及其他火源是导致火灾爆炸最常见的原因。
(1)加热用火的控制。
加热易燃物料时, 要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 而宜采用热水或其他介质间接加热, 如蒸汽或密闭电气加热等加热设备, 不得采用电炉、火炉、煤炉等直接加热。
明火加热设备的布置, 应远离可能泄漏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工艺设备和储罐区, 并应布置在其上风向或侧风向。
对于有飞溅火花的加热装置, 应布置在上述设备的侧风向。
如果存在一个以上的明火设备, 应将其集中于装置的边缘。
如必须采用明火, 设备应密闭且附近不得存放可燃物质。
熬炼物料时, 不得装盛过满, 应留出一定的空间。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讲义课件全考点第二节触电防护技术触电防护技术包括直接接触触电防护、间接接触触电防护和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技术。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接地、接零、等电位联结、双重绝缘、电气隔离、不导电环境。
兼防直接和间接电击措施:安全电压、漏电保护。
一、绝缘、屏护和间距(防直接接触电击)(一)绝缘1 .绝缘材料(1)绝缘材料分类1)固体绝缘材料,包括陶瓷、玻璃、云母、石棉等无机绝缘材料,橡胶、塑料、纤维制品等有机绝缘材料和玻璃漆布等复合绝缘材料。
2 )液体绝缘材料,包括矿物油、硅油等液体。
3 )气体绝缘材料,包括六氟化硫、氮等气体。
(2)绝缘材料性能绝缘材料有电性能、热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吸潮性能、抗生物性能等多项性能指标。
1)电性能: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
电阻率:相应于在稳定直流状态下材料所表现的电阻率。
介电常数:表明绝缘极化特征的性能参数。
介电常数越大,极化过程越慢。
绝缘电阻:相当于漏导电流遇到的电阻,是直流电阻。
绝缘物受潮后绝缘电阻明显降低。
2 )力学性能:指强度、弹性等性能。
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力学性能将逐渐降低。
3 )热性能:包括耐热性能、耐弧性能、阻燃性能、软化温度和黏度。
耐热性能:用允许工作温度来衡量。
耐弧性能:指接触电弧时表面抗炭化的能力。
无机绝缘材料的耐弧性优于有机绝缘材料。
阻燃性能:用氧指数表示,氧指数是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体中恰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要的最彳氐氧浓度。
软化温度:是指固体绝缘在较高温度下维持不变形的能力。
黏度:指绝缘液体的流动性。
4)吸潮性能:包括吸水性能和亲水性能。
木材属于吸水性材料,玻璃属于非吸水性材料、属于亲水性材料,蜡和聚四氟乙烯属于非亲水性材料。
5)抗生物性能:材料抵御霉菌等生物性破坏的能力。
2.绝缘破坏(1)绝缘击穿(都是由碰撞电离导致的电击穿)1)气体绝缘击穿:气体击穿后绝缘性能会很快恢复。
安全生产技术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第一节机械行业安全概要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是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的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的装置。
一般机械装置由电气元件实现自动控制。
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制动装置、工作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
*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有12类:1.农业机械: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2.重型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矿上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工矿车辆、水泥设备等;3.工程机械:叉车、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等;4.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石油钻采机械、炼油机械、化工机械、泵、风机、阀门、气体压缩机、制冷空调机械、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机械、制药机械等;5.电工机械:发电机械、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电线电缆、蓄电池、电焊机、家用电器等;6.机床: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铸造机械、木工机械等;7.汽车;8.仪器仪表;9.基础机械:轴承、液压件、密封件、粉末冶金制品、标准紧固件、工业链条、齿轮、模具等;10.包装机械:包装机、装箱机、输送机等;11.环保机械:水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等;12.其他机械。
*非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
二、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常用机械的主要危险部位:(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2)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心轴、卡盘、丝杠、圆形心轴和杆等。
(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
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是很危险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
(4)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辊等。
(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
(6)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
(7)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机的刀刃等。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讲义课件全考点第三节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一、电气引燃源电气引燃源:包括电气装置的危险温度和发生在可燃物上的电火花和电弧。
(一)危险温度1.短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电流增大为正常时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使得温度急剧上升。
2.接触不良接触部位是电路的薄弱环节,是产生危险温度的重点部位。
不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夹有杂物,会增加接触电阻导致危险温度;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紧密或由于振动而松动也会导致危险温度。
3.过载严重的过载或长时间的过载都会产生危险温度。
4.铁芯过热铁心短路或线圈电压过高,或通电后铁芯不能吸合,由于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增加,使铁损增大,将造成铁心过热并产生危险温度。
5.散热不良热油管堵塞、通风道堵塞、安装位置不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距离外界热源太近等,均可能导致电气设备和线路产生危险温度。
6漏电(1)漏电电流一般不大,不能促使线路熔丝动作。
(2)漏电电流集中在某一点可能引起较严重的局部发热。
7.机械故障电机被卡死或轴承损坏、缺油造成堵转或负载转矩过大,产生危险温度。
8.电压过高或过低(1)电压过高,除使铁芯发热增加外,对于恒定电阻负载的,电流增大,温度升高。
(U=IR)(2)电压过低,除使电磁铁吸合不牢或吸合不上,对于恒定功率负载的,电流增大,温度升高。
(P=UI)9.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1)电炉、电烘箱、电熨斗、电烙铁、电褥子等工作温度较高。
(2)白炽灯泡灯丝温度高达2000~3000o C,当灯泡爆碎时,炽热的铸丝落到可燃物上,也会引起可燃物质燃烧。
(3)灯座内接触不良会造成过热,日光灯镇流器散热不良也会造成过热,都可能引燃成灾。
(二)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还能导致金属熔化、飞溅,构成二次引燃源。
电火花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
二、危险物质和爆炸危险环境(一)危险物质的性能参数和分级分组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物质分为三类:I类:是矿井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