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运动的快慢
- 格式:pptx
- 大小:377.06 KB
- 文档页数:22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第三节运动的快慢一、概念及含义1. 运动:动物或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有定向性、有规律性。
2. 速度: ==单位时间内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所运动路程。
其单位为米每秒(m/s)。
3. 加速度:即物体运动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每秒变化的速度大小,其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2)。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以匀变速运动,即其速度恒定,加速度为0,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二、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1. 单一加速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加速度值恒定,称为单一加速运动。
2. 减速运动:当速度降低时,所经过的路程也变少,即加速度的值小于零,则称为减速运动。
3. 匀速运动:指物体沿直线以恒定速度运动,其加速度值为零,称为匀速运动。
4. 停止运动:指物体没有沿一定方向以一定速度运动,加速度为零,称为停止运动。
三、物体运动的快慢1. 运动速度快慢由其速度和加速度来衡量,速度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快慢。
2. 加速度能影响物体的速度,当加速度增大时,物体的速度就会变快,反之,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就会变慢。
3. 若物体具有恒定的加速度,则加速度能体现出物体运动的变化,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快,加速度变小,速度变慢。
四、加速运动1. 加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变化程度,但加速度值本身并不能完全表明运动的快慢。
2. 加速度越大,物体变速越快,物体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运动。
3. 当加速度的大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路程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
4. 加速度可以衡量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若加速度值为0则运动为匀速运动,若加速度值为负数则运动为减速运动。
运动的快慢知识点精析1.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了S的路程,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为:(时间t用表示,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
(2)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和时间单位(s)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
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km/h(1m/s=3.6km/h)。
(3)匀速直线动: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
(4)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
(5)路程图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
(6)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
2.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公式: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如:小明从家步行走到学校用时10分钟,已知小明家距学校1500米,那么,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为2.5m/s)。
1.3运动的快慢▲ 知识点一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 时间 ,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 长 的物体运动得快;(2)相同 路程 ,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 少 的物体运动得快。
龟兔赛跑。
开始一段时间,兔子比乌龟跑得快,就是采用第一种方法,全程乌龟跑赢了兔子,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100 田径比赛,赛跑途中,观众通过第一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员的快慢,最终裁判是通过第二种方法来决定第一名、第二名。
▲ 知识点二 速度速度的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速度的公式:ts v =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推导式:vt s =或vs t = 速度的物理意义:引入速度的目的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m/s 的物理含义:表示物体在1s 内经过的路程是1m 。
速度大小的定义方法:单位时间内物体所经过的路程表示速度的大小。
定义的方法和上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中 第一种 相同,都是通过相同时间来比较路程的大小。
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大小是一个定值,不随路程、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活中常见速度值人正常步行速度约1.1m/s ;自行车约5m/s ;100米赛跑速度约7.5m/s ;小轿车速度约34m/s ;磁悬浮列车约120m/s ;声音速度约340m/s(15℃);超音速飞机速度约为700m/s ;喷气式客机速度约250m/s 。
▲ 知识点三 匀速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的分类。
按一运动路线的曲直,机械运动分为 直线 和 曲线 运动;按速度是否变化,直线运动分为 匀速直线运动 和 变速直线 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 直线 且 速度不变 的运动;(3)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大小和方向都不变;②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相同。
运动的快慢】1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请说明这两种方法是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
;。
运动就越快。
这三个人跑的时间是相同的,在相同时间内跑在前面的,即跑的路程长的跑得快;跑得快。
少,运动就越快。
μm620m/s=20×3.6km/h=72km/h;m/s=30m/s;6μm6。
5超越旁边队伍时,以安居区龙舟队为参照物,旁边的队伍向北运动;v5m/s。
5宽的马路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303 s.t=10 m/s×3 s=30 m.人光在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位小数)8.3m/s.=v8.3。
7860【分析】电磁波从雷达到达飞机所用的时间为52.4μs÷2=26.2μs,s=7860m7860可以到达厦门。
1.5【分析】由图示速度计可知,汽车的速度v=80km/h,=就可以到达厦门。
0.25段的速度大;v0.25m/s。
0.259.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A.时间B.速度C.路程D.长度【答案】B【分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因此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
故选∶ B10.(2021福建)如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A.朝辞白帝彩云间B.千里江陵一日还C.两岸猿声啼不住D.轻舟已过万重山【答案】B【分析】A、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B、“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是一天内通过的距离,可以估算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诗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是猿的声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D、从“轻舟已过万重山”知,“山”相对于轻舟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通过了距离,但不知道时间,所以无法估算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11.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2米/秒 B.12米/秒 C.1.2厘米/秒 D.1.2千米/秒【答案】A【分析】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正常人的步行速度为1.2m/s是最合理的,BCD不符题意故选A12.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 s内走10 m,2 s内走20 m,3 s内走30 m……则此车的运动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答案】C【分析】从表面上看,摩托车每1 s通过的路程都相等,但每0.1运动情况.可知,物体的(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路程与时间成反比C,在速度一定时,错误。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笔记一、速度。
1. 定义。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运动得快,速度大;运动得慢,速度小。
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 相同时间比路程: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路程的长短。
例如,在1分钟内,甲同学跑了200米,乙同学跑了150米,因为200米>150米,所以甲同学运动得比乙同学快。
- 相同路程比时间: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例如,甲和乙都跑100米,甲用了15秒,乙用了20秒,因为15秒<20秒,所以甲运动得比乙快。
3. 速度的计算。
- 公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 s^-1。
-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或km· h^-1。
- 换算关系:1m/s = 3.6km/h。
例如,30m/s换算成km/h,30×3.6 =108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
1. 定义。
-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是一个定值,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2. 图像。
- 路程 - 时间图像(s - t图像)- 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在图像中,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
- 速度 - 时间图像(v - t图像)- 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因为速度不变。
三、变速直线运动。
1. 定义。
-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 平均速度。
- 定义: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到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 公式:v=(s)/(t)(这里的v是平均速度,s是总路程,t是总时间)。
- 例如,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_1,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_2,设总路程为2s,则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t_1=(s)/(v_1),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t_2=(s)/(v_2),总时间t = t_1 + t_2=(s)/(v_1)+(s)/(v_2),平均速度v=(2s)/(t)=(2s)/(frac{s){v_1}+(s)/(v_2)}=(2v_1v_2)/(v_1 + v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