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65652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的定义、发展简史以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数学的表示方法:学习数学符号、数学公式和数学图形等表示方法。
3. 数学的分类:了解数学的分支,如算术、代数、几何、三角、概率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学的分类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建筑物的几何形状、购物时的价格计算等,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
2. 讲解:讲解数学的定义、发展简史以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数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4. 演示:展示数学符号、数学公式和数学图形等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表达方式。
5. 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数学》2. 内容:数学的基本概念数学的发展简史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数学的表示方法数学的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生活中的三个数学例子,并简要说明其数学原理。
2. 答案:(1)示例:购物时计算折扣、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时间的计算等。
(2)答案:a + b = c,表示两个数a和b相加等于另一个数c。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兴趣。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2)推荐学生阅读数学故事、数学家的故事,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应用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定义与分类2. 有理数的表示方法3. 有理数的基本性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了解有理数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2. 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分类及表示方法,有理数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每人一本教材,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气温变化为例,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实际应用。
2. 新课导入:通过气温变化实例,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3. 例题讲解:(1)讲解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及表示方法。
(2)讲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判断一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说明理由。
(2)让学生举例说明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知识巩固:(1)讲解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2)让学生进行有理数运算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有理数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
2. 有理数的基本性质。
3. 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计算:(2)×(3/4)。
2. 答案:(1)3/4是有理数,因为它可以表示为分数;5是有理数,因为它可以表示为整数;√2不是有理数,因为它不能表示为分数或整数。
(2)(2)×(3/4) = 3/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有理数的概念、分类、表示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有理数运算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探讨无理数的概念。
(2)研究有理数的乘方和开方运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程度与结构安排。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可达成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
5. 板书设计的系统性与清晰度。
2024年七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教材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的第1节《数学的魅力》。
详细内容包括数学的起源、发展,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符号和基础术语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符号和术语,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学符号和术语的认识。
教学重点: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符号和术语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
(2)讲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3)讲解数学符号和基础术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表达方式。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详细讲解数学符号和术语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数学的魅力2. 内容:(1)数学的起源和发展(2)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数学符号和基础术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3个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实例。
(2)认识并写出5个数学符号和对应的含义。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如:+(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于号)(3)答案见教材P2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数学符号和术语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数学素养。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 正数:大于0的数被称为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 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被称为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这一课还包含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重难点在于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同时,对有理数的理解也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握相关定义、定理、公式和方法,以备考试使用。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新起点新希望
从前有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考前,一个晚上他断断续续做了一个梦。
这个梦大概是这样的,他梦见自己在种青菜,但是这菜呢,是种在墙头上的。
书生百思不得其解。
每二天他便去请教了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倒是一个老实人,长叹一口气说,算了算了,你这钱我也不收你的了,这次大考你是没有一点希望的啦,赶快卷铺盖回家吧。
书生不解。
算命的说,种菜种到墙头上去了,你这不是找错地方了吗没戏没戏。
回家去吧。
书生觉得很有道理,就收了铺盖要回家。
同住的同窗见了忙问何故。
书生想反正就要回去了,说出来也无妨。
便如实相告。
同窗听了哈哈大笑,连声说恭喜恭喜。
书生又不解。
敢问喜从何来啊。
同窗便说。
此乃高中的先兆哇.把菜种到墙头上去了,这种菜的地方可真是够高啊,高种者,高中也.所以,家还是不急着回,和我一起去考,肯定高中。
后来书生听从劝说,果然皇榜高中。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心态,思想,精神,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
消极的思想像阴天,初一十五都不亮,而积极的思维和心态则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米卢有一句话非常著名,他说,态度决定一切。
确实,常常,态度是可以决定一切的。
一、自我介绍、
三个方面:自己的姓名、自己的优点或值得你骄傲的地方、我的打算。
一个要求:声音要很响亮。
回答以下问题:
1、进入初中你最想所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你认为人最重要的优秀的品质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你具备吗?
3、你有偶像吗,或你崇拜的人吗?理由。
4、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5、进入初中你最想对数学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6、进入初中你最想对数学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7、进入初中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二:初中学习
从优秀走向卓越(卓越:非常杰出;十分优秀)
考高分,上好学校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是考高分,上好学校的好处之一,就是“水涨船高”四个字——在好学校,你会有一批非常出色的同学和你并肩奋斗,会有出色的老师指导你得学习、生活、做人,你会面对去多机会——不得不承认中考的竞争是激烈的,而抓住一次机会,或许可以改变一生。
我们都爬过山,都指导越向上爬才能看得越远,才能“一览众山小”。
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越是卓越,他得人生机遇就越多,他获得更大才成功的可能就越大。
而你们一个个个体的更大成功,最终汇成一个班级(初一2班)、一个学校(宝箴塞初中)的更大辉煌。
在小学,可能大多数同学在班里的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就如龟兔赛跑——在小学,同学们都是班里的“兔子”,停下来休息一会也不会被“乌龟”赶上;而到了中学,因为大家都是“兔子”,所以要想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就必需要勤奋刻苦,靠耍小聪明或时靠着小学的基础都是不行的。
成为一名真正的初中生: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要逐渐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成就自己
三、数学学习:
从初中三年学习的全局来看,初一年级的学习是一个基础性的阶段。
在我看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一时期要打好学习内容的基础;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一数学知识点的总量最大,初二难点最多,初三考点最多;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抛弃“差不多”心理,要紧跟老师,全面学习,扎实掌握,打下知识的良好基础。
2、初一时期要形成好习惯,掌握好方法;
预习:
先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结构体系。
再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
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巩固方法”与“作业方法”以及“总结方法”
听课:(包括三个方面“听、思、记)
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
好课后小结。
在思的过程中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学会反思。
作笔记时要注意: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那么如何记笔记呢?
1.记内容提纲;
2.记疑难问题;
3.记思路方法;
4.记归纳总结;
5.记体会感受;
6.记错误反思.
如何做作业?
先复习再做作业——不打无准备之仗摸着石头过河——有想法就写出来
书写简洁明了——过繁过简都不当
注重独立思考——行成于思毁于随
放眼长远:
四、初一时期要有好的心态。
需要有两种心态——直面挫折和放眼长远
直面挫折:学习难度增加,学习的挫折增多,必须适时降低预期、调整心态、直面挫折,换言之,必须从初一开始就提高自己的“抗击打”能力。
放眼长远:
五、上好数学课的要求
1、提前准备好课本、助学案、练习册、练习本及笔,并将其放在课桌上。
2、预备铃响后,应迅速进入教室坐好,静候老师上课。
3、如有迟到者,必须喊“报告”,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入座。
4、认真记好课堂笔记。
5、不随便说话,不交头接耳,不看与本节课无关的书籍,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
6、严禁上课吃东西、喝水,水杯、饮料瓶不要放在课桌上。
7、不允许趴睡,确实瞌睡,可主动站起听课。
8、不允许传、借学习用品、课本及其它物品。
六、作业要求
1.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
2. 书面作业解题格式规范,没有老师特别说明都必须抄题。
3.没有做的作业按要求补上。
4.错题必须先改正后再做新的作业。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