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问题集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2
猪场常发猪链球菌病,四种类型症状,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法猪链球菌病⼀年四季常发,尤其是猪场圈舍湿热,卫⽣条件差的夏秋季最容易发⽣。
治疗猪链球菌病,需要知道猪链球菌病有四种类型:败⾎型,关节炎型,淋巴结脓肿型,脑炎型,根据链球菌病不同类型,选择最佳的治疗⽅法。
1.败⾎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体温升⾼41-42℃,呼吸困难,急性死亡,死亡后全⾝⽪肤和猪四肢末端出现紫红⾊斑块。
治疗⽅法:发病早期病猪,肌⾁注射林可霉素注射液,颈部另外⼀边打头孢噻呋钠和地塞⽶松混合,⼀⽇⼀次,连⽤三天2.关节炎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腿瘸,关节肿⼤,主要是后腿关节,触摸肿⼤关节是软的。
治疗⽅法:林可霉素注射液和安痛定注射液和地塞⽶松注射液混合⼀起,肌⾁注射,⼀⽇⼀次,连⽤四天;等脓肿部位变软后,切开,⽤双氧⽔冲洗,撒上青霉素。
3.淋巴结化脓肿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体温升⾼,颌下淋巴结,咽部和颈部淋巴结肿⼤化脓。
治疗⽅法:林可霉素注射液和安痛定注射液和地塞⽶松注射液混合⼀起,肌⾁注射,⼀⽇⼀次,连⽤四天;等脓肿部位变软后,切开,⽤双氧⽔冲洗,撒上青霉素。
4.脑炎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体温升⾼40-42℃,突然倒地,出现划⽔状或磨⽛等神经症状。
治疗⽅法:⽢露醇静脉注射,颈部肌⾁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颈部另外⼀边注射青霉素钠和地塞⽶松注射液混合,⼀⽇⼆次,连⽤三天。
总结分析:猪链球菌病发病⽐较急,尤其是脑炎型链球菌和败⾎型链球菌病,死亡⾮常快,往往来不及打针治疗,猪已经死亡了。
所以猪链球菌预防为主。
1.加强猪舍内的环境卫⽣和消毒⼯作;2.注意断脐,断⽛,阉割⼯具和伤⼝的消毒,保证操作时消毒彻底;3.注意猪群密度,防⽌猪打架引起伤⼝,⼀旦发现猪⽪肤破损,及时⽤碘酒涂抹消毒;4.对⾼发猪链球菌的猪场,注射猪链球菌多价疫苗,尽量做到⼀头猪⼀个针头。
八、猪链球菌病一、填空1.链球菌可以分为很多个群,猪链球菌属于其中的化脓性链球菌群。
2.按溶血能力分类,猪链球菌属于a溶血性链球菌;按抗原结构(C 抗原)分类(兰氏分类法),属于链球菌D群。
3.根据菌体荚膜抗原特性的不同,猪链球菌包括可以分为35个血清型,其中致病性最强的是2型,其次为1型。
二、单选1.关于猪链球菌病,错误的说法是(D)A.猪链球菌2型可以存在于50%正常猪中及100%屠宰场的猪中。
但发病率通常不超过5%。
B.猪链球菌荚膜2型菌株可感染任何日龄的猪,但多在3—12周龄的仔猪中流行。
C.口腔和鼻腔是细菌感染猪的主要通道。
D. 狗、猫、牛、马、羊及兔、鼠等动物均可感染猪链球菌1型。
2. 关于猪链球菌病,错误的是(D)A.传染源:病死猪。
目前没有发现人—人的传染B.传播途径:密切接触病死猪、猪肉(宰杀、切割、清洗),尤其是手部皮肤有损伤的人员C.易感人群:屠夫、宰杀自家病死猪的农民,洗切病死猪肉的人员D.发病季节:冬春季节多发。
3.(A)首次报道了3例人感染猪链球菌导致脑膜炎并发败血症病例A.1968年丹麦学者B.1975年荷兰C.1998年江苏省D.2005年四川省三、多选1.目前认为,较为重要的猪链球菌毒力因子主要有(ABCD)A.荚膜多糖(CPS)B.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 MRP)和细胞外蛋白因子(extracellular factor, EF)C.猪链球菌溶血素(suilysin)D.44000蛋白、IgG结合蛋白及其他因素2. 属于猪链球菌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是(ABCD)A.感染中毒症状:高热、畏寒、寒战,伴头痛、头晕、乏力等。
B.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出现腹痛、腹泻。
C.皮疹:皮肤出现瘀点、瘀斑,部分病例可出现口唇疱疹。
D.呼吸系统表现:部分严重患者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出现呼吸衰竭表现。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类健康的传染病,引起了众多养猪户的关注。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主要包括发病原因、流行途径、症状特点及传播机制等方面,针对这些方面的特点,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减少疫病发生、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关键。
一、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1. 发病原因: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该细菌能在猪体内引起一系列病变。
当猪链球菌暴发时,会引起猪群中相当数量的猪出现病症,甚至导致死亡。
2. 流行途径:猪链球菌通过粪便、尿液、唾液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等多种方式传播,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当猪链球菌感染的猪与健康猪接触时,轻易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
3. 症状特点:猪链球菌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腹泻、厌食、抖动、死亡等表现。
患猪体温增高,呼吸急促,消化道功能受损,容易被其他疫病感染,严重危害猪的健康。
4. 传播机制:猪链球菌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粪-口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大量猪头聚在一起、饲养环境脏乱等因素,极易引发猪链球菌暴发,使得猪链球菌疫病呈暴发流行态势。
二、综合防治措施1. 加强疫病监测:加强猪群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猪链球菌病的疫情趋势,采取紧急措施阻止病原细菌扩散。
2. 消毒环境:维持猪舍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积极消毒,并注重通风换气,减少病原菌的滋生环境。
3. 个体隔离:一旦发现猪链球菌感染的猪,立即实施个体隔离措施,防止其与健康猪接触,避免传染扩散。
4.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和环境不足,保持猪舍干燥通风,控制饲料水质量和食槽的卫生,保持猪队健康。
5. 加强营养保健:给予猪群充足的高质量饲料,保障猪群健康,并加强对潜在感染风险的防控。
6. 注重猪群免疫: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加强疫病防控,提升猪群抵抗力。
7. 定期排除疫病传染源:定期对猪群进行排查,发现有病猪及时隔离和进行治疗,避免病菌的传播。
8. 建立应急预案:在猪链球菌病的暴发期间,建立科学有效的疫情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理,避免疫情扩散。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在猪群中传播。
这种疾病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养猪户对这种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为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猪链球菌病的病因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来自患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包括呼吸道分泌物、眼部分泌物和粪便。
猪链球菌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皮肤创伤和消化道感染的途径传播。
病原体还可以通过人员、工具、车辆、设备等间接传播。
提高猪场的卫生水平和加强病原体的消毒工作是预防猪链球菌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粘液性鼻涕、流涎、呼吸困难、厌食、体重下降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肺炎、心包炎、脓毒血症等并发症。
患病猪的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下降,生产性能明显下降。
早期病猪表现为发热,呼吸急促,流清鼻涕,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轻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亡。
一旦发现猪链球菌病症状,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1. 临床症状和病史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如猪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流清鼻涕等。
畜主需注意猪只是否接触过患病猪只,是否进行了隔离,以及猪场的卫生状况等。
2. 病原学检查猪链球菌的病原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涂片染色、血清学检测等。
培养阳性的细菌是确诊猪链球菌病的依据,而涂片染色和血清学检测则可以提供辅助诊断的关键信息。
3.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技术可以检测病原体的DNA或RN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能够在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灰尘,保持猪场的通风、干燥和洁净。
对猪场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并加强人员、车辆、器具的消毒管理,以降低猪链球菌的传播风险。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饲养和饲料管理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从而减少感染猪链球菌的机会。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四)18.猪链球菌病灭活疫苗的推荐免疫程序是什么?答: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为:妊娠母猪可于产前4周进行接种;仔猪分别于30日龄和45日龄各接种1次。
后备母猪于配种前接种1次。
19.猪链球菌病病猪舍、污染物品及其环境应如何消毒?答:对猪链球菌病病猪污染的猪舍、污染物及其环境可用含氯制剂、过氧乙酸和氢氧化钠等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
20.如何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答:(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
无论对规模化养猪场,还是农村散养户,搞好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保证猪群充足的营养,并减少应激因素,搞好环境卫生;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同时做好其他疫病的防治工作等。
(2)在对猪只进行断尾、去齿和去势等操作时要加强局部的消毒。
猪只出现外伤应及时进行外科处理,防止受到猪链球菌的感染。
(3)规范引种,应严格执行检疫隔离制度,淘汰带菌母猪。
(4)本病易发生、流行的地区和猪场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菌性药物如头孢类、恩诺沙星或氧氟沙星等,会收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基于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对猪链球菌敏感的药物。
预防性用药必须遵守有关兽药休药期的规定。
(5)发生疫情的地区和猪场应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接种。
21.猪的饲养方式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有没有关系?答:猪的饲养方式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在规模化养猪场,由于有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完善的疫病预防与控制方案,因此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率较低,控制程度较好。
但对于散养户和规模较小的猪场,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旦发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造成的损失也较大。
22.发生猪链球菌病的地区,农户应如何配合政府做好工作?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猪链球菌病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但鉴于该病是人畜共患病,存在很大的潜在威胁。
如动物疫情已导致人的发病死亡,则必须按照《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采取相应措施。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三)12.实验室检验方法都有哪些?答:第一种方法是病料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即用组织或血液或脓汁涂片,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紫色)短链球形或卵圆形细菌,也可呈单个散开或成双排列,无芽孢,有的可见到荚膜。
第二种方法是细菌分离鉴定。
即先接种于硫乙醇酸盐肉汤增菌培养后,再转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接种,37℃培养24~48小时,形成大头针帽大小,无色、黏稠、露珠状菌落,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溶血环现象。
必要时可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PCR)方法进行菌型鉴定。
13.对猪链球菌病的快速诊断技术有哪些?答:针对目前流行的人畜共患的2型猪链球菌病,可采用简洁、快速的涂片染色镜检和PCR技术检测。
其中PCR技术病料还可应用于鉴别2型猪链球菌毒性菌株和非毒性菌株。
14.确诊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做什么试验?答:通常需要2~4天时间。
主要用于做肝、脾、血液的涂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以及用PCR方法确认猪链球菌2型及检查是否具有毒力因子。
15.如何采集、保存、运送和分离病原的样品?答:根据不同的病型采取不同的病料。
败血型病猪,无菌操作采集新鲜的病死猪的心、肝、脾、肾和肺等病料(腐败病料可能含有杂菌),1~2厘米见方大小,放入干净自封袋或容器内,无泄漏包装,尽快冷藏运送到实验室。
淋巴结脓肿型病猪,可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未破溃的淋巴结脓肿内的脓汁。
脑膜炎型病猪,则以无菌操作采取脑脊髓液及少量脑组织。
16.是否有疫苗可用于预防猪链球菌病?答:目前已有猪链球菌疫苗产品,适用于猪链球菌病疫区和流行猪场的预防和紧急免疫。
猪链球菌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前者是由C群链球菌制备的,该疫苗对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疾病的预防效果不佳,已很少使用;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是由猪链球菌2型制备。
截止到7月底,农业部批准的两家GMP认证的兽医生物制品企业生产,已经在向市场提供成熟的疫苗产品。
17.抗菌素对猪链球菌病预防和治疗是否有效?答:在猪群发病时,对疫点内的同群健康猪和疫区内的猪,可选用高敏抗菌药物进行紧急预防性给药。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五)23.猪链球菌病散发时如何控制疫情?答:对零星散发病猪应进行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猪立即进行免疫接种或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并隔离观察14天。
必要时对同群猪进行扑杀处理。
对被扑杀的猪、病死猪及其内脏和排泄物、可能被污染的饲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对疫区、受威胁区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或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
24.发生猪链球菌病时,疫点和疫区是如何划分的?答:在确诊发生猪链球菌病疫情时,应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点,是指患病猪所在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猪及同群猪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
疫区,是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1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在实际划分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自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以及气象因素,科学确定疫区范围。
受威胁区,是指疫区外顺延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25.发生猪链球菌病时,应采取哪些疫情控制措施?答:猪链球菌病呈暴发流行时(一个乡镇30天内发现50头以上病猪,或者2个以上乡镇发生),由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用PCR方法进行菌型鉴定,同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县级人民政府接到封锁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并对疫区实施封锁。
疫点,在出入口必须设立消毒设施。
限制人、畜、车辆进出和动物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
对疫点内畜舍、场地以及所有运输工具、饮水用具等必须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应对病猪作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猪立即进行强制免疫接种或用药物预防,并隔离观察14天。
必要时对同群猪进行扑杀处理。
对病死猪及排泄物、可能被污染饲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疫区,应在交通要道建立动物防疫监督临时检查站,派专人监管动物及其产品的流动,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消毒。
停止疫区内生猪的交易、屠宰、运输、移动。
知识问答之三猪链球菌防控问:人可以感染猪链球菌病吗,怎样预防?答:人是可以感染致病性猪链球菌的。
猪链球菌2型可以导致人的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甚至造成死亡。
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途径看,一个非常具有警示意义的事实是,所有感染病人都有与病猪和病死猪接触的经历,大多数病人手上或其他部位都有伤口,并不是宰杀或洗刷猪肉的人就会感染猪链球菌导致发病。
这就为我们科学防治猪链球菌病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只要我们防控得当,措施得力,猪链球菌病并不可怕。
只要做到“不出售、不宰杀、不收购、不食用病死猪”,就可以十分有效地防止猪链球菌病传播人。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不要购买和加工患有猪链球菌病的病死猪和内脏。
购买猪肉应该到正规的交易市场或超市,购买经过动物检疫过的畜产品。
作为一种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每次在切完生猪肉和内脏后,都应将接触过鲜肉的刀具和其他器皿清洗消毒。
凡是有直接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人.如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都应立即去医院尽快接受诊治,特别重要的是,病人要主动提醒医生,自己最近曾接有病(死)猪或其产品接触史等有关情况。
这一点极为重要,可避免误诊或延误诊疗,及时选用相应的抗菌素治疗。
可大大提高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治疗效果。
问:猪链球菌病可怕吗?答:猪链球菌病不可怕。
第一,这不是新病和怪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外都有发生过该病的报告。
第二,这个病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和措施,是可防可治的。
第三,至今没有发现这个病直接由病人传染给周围的人的病例,而且,即使猪链球菌病流行的疫区,一般人也不会轻易被猪链球菌病感染后发病.除非直接接触病死猪或其内脏等病料。
问:发生疫情的地方猪肉能吃吗?答:由于现在报道人可以感染猪链球菌病,许多人开始担心吃猪肉,甚至㈩现恐惧心理。
其实人感染死亡病例,仅仅是比较集中的个案,大家没有必要过分的担心和忧虑。
科学研究表明,猪链球菌病病菌在60℃水中只能活10分钟,把猪肉煮熟了吃,就不会有问题。
而且从正规市场上买回的猪肉,都是经过动物卫生部门检疫的,因此,即使是发生疫情的地方,猪肉完全可以吃,不会因吃肉而感染。
生猪感染链球菌病并且反复发作,多是养猪人这3方面出了问
题
生猪感染链球菌病并且反复发作,多是养猪人这3方面出了问题
猪链球菌病属于养猪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会导致猪群急性死亡,关节肿大,脑炎、倒地不起等临床症状,有时候有养猪朋友就反应生猪的链球菌很不好治,总是反复发作,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几个原因:
•1、猪群受到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猪群受到比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之后,会导致猪群的免疫力下降,猪群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虽然使用药物可以治疗其继发感染的链球菌,但是未从根本上解决免疫抑制问题,就会出现反复的情况。
针对这种问题应该找到导致猪群免疫抑制的原因,若是霉菌毒素中毒就要更换饲料,使用脱霉剂;若是圆环病毒感染,就建议仔猪14日龄免疫圆环病毒疫苗,若是蓝耳病感染,建议仔猪21日龄免疫蓝耳病毒疫苗。
•2、药物疗程太短
有时候药物使用时间不足,疾病没有根治也会出现反反复复的情况,这时候就要考虑延长药物给药时间,一般打针需要连用3天,拌料或者饮水需要连用7天-14天才会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注意给药时间还要注意给药剂量,目前多数养猪朋友习惯按照1公斤每吨饲料给药,很多时候这个给药剂量是不足的,比如某种抗生素需要200-400ppm,也就是说10%的这种抗生素一吨料要添加2kg-4kg才有效。
•3、药物选择错误
虽然说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多数抗生素都敏感,但是因为使用时间太长很多药物已经失去了敏感性,这时候依然使用就无法起到良好效果。
一般这种情况都会建议更换药物,比如阿莫西林可以改为头孢噻呋。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二)概述:6、链球菌病死有哪些主要的剖检病变?答:败血型最急性型病例表现为口鼻流出红色泡沫液体,气管、支气管呈树枝状充血,常充满泡沫液体,肺充血肿胀。
急性病例表现为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
病死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
心包内积有淡黄色液体,心内膜出血。
脾、肾肿大、出血。
胃和小肠黏膜充血、出血。
关节腔和浆膜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急性型耐过可转为慢性型,其病例表现为关节腔内有黄色胶胨样、纤维素性以及脓性渗出物。
脑膜炎型病例表现为脑膜充血、出血、溢血,个别病例出现脑膜下积液,脑组织切面有点状出血。
部分病程长病呈多发性关节炎。
7.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答:该病的流行虽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秋炎热、潮湿季节较为多发。
本病流行大多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偶有暴发。
在养场,链球菌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瘟、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的继发病。
而且,常与一些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副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
一些诱因如气候的变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多雨和潮湿、长途运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败血型的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有时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死亡率可达80%以上。
8.链球菌病的发生与年龄、品种、性别有关吗?答:链球菌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与品种和性别无关。
常见于断奶前后仔多发。
但仔多发败血症和脑膜炎,淋巴结脓肿型多发于育肥和成年。
9.链球菌病在国内外的发生状况如何?答:链球菌病在世界上广泛分布。
链球菌感染最早见于荷兰(1951年)和英国(1954年)等报道。
此后,链球菌病在所有养业发达的国家都有报道。
上世纪50、60年代,链球菌病在我国养场开始发生,70年代发病增加,80年代后逐渐严重。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业的发展,链球菌病已成为养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流行范围扩大,其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继发病,给我国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六)28.人可以感染猪链球菌吗?答:人是可以感染致病性猪链球菌的。
致病性猪链球菌,不仅存在于病猪体内,也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环境中。
如被病猪排泄物污染的土壤和水源。
因此,一些人由于不清洁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偶然感染上猪链球菌也是可能的,但是,这种感染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发病。
临床上表现为猪链球菌感染的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病人,一般都是由于直接接触了急性感染期的病猪或死亡猪及其血液、肌肉和内脏引起的。
29.猪链球菌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感染人并引起人发病甚至死亡的?答:造成人严重发病甚至急性死亡的致病性猪链球菌的感染,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直接接触了急性期猪链球菌病病猪或死亡猪的血液、肌肉、内脏和其他分泌物、排泄物而引起的。
因为在这些猪的血液、肌肉、内脏和其他分泌物、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对人也有高度致病性的猪链球菌。
特别是当人的皮肤有伤口时,或在处理病猪和死猪的肉或内脏过程中被利器划伤时,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这也是为什么在猪链球菌病发生的地区,病人多见于生猪屠宰工人和在发病前有与病死猪肉或内脏直接接触史的人。
猪肉或其内脏经煮沸后可以杀死猪链球菌,但如果食用未经完全煮熟的病死猪肉或其产品,或虽经煮熟但又接触了被病死猪的鲜肉或内脏污染的用具,如刀具、砧板和其它器皿,仍然可以引起感染。
30.怎样预防人感染致病性猪链球菌?答: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屠宰、不剥杀、不食用猪链球菌病病猪、死猪及其产品。
对病猪就地无害化销毁和深埋。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不要购买和加工患有猪链球菌病的病死猪和内脏。
建议购买猪肉应到正规的交易市场或超市,购买经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过的畜产品。
作为一种良好的家庭生活卫生习惯,每次在切过生猪肉和内脏后,都应将接触过鲜肉的刀具和其它器皿清洗消毒。
一旦怀疑患病后要及时就医。
凡是一周内有接触与病死猪及其产品史的,并出现畏寒、发热、头痛、皮肤有出血点和瘀点、呕吐等症状的,都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临床表现的是()A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B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 重症病例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D 部分病例表现为脑膜炎,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2、有关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常见潜伏期2-3天B最短潜伏期可数小时C最长潜伏期7天D常见潜伏期2-10天3、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是()A猪溶血性链球菌2型B猪溶血性链球菌1型C猪链球菌1型和2型混合感染D以上都不对4、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高危人群有()A屠宰工及尸/肉加工者B生猪贩运者饲养人员C其他接触病死畜人群D以上都是5、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时采集的标本不包括()A血液B脑脊液C鼻咽拭子D组织标本6、根据实验室检测,猪链球菌对下列哪种抗生素不敏感()A万古霉素B氨苄西林C亚胺培南D链霉素二、是非题1、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之前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没有该病病例发生()2、我国将猪链球菌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3、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猪,未发现人传染人的直接证据()4、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主要通过主要经过破损皮肤传播,食入没有煮烂熟透的病死猪肉也可感染。
()三、问答题1、简述猪链球菌病的诊断要点。
2、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答案一、选择题BDADCD二、是非题××√√三、问答题1、综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排除其它明确病因的可进行诊断。
诊断要点包括:①流行病学史:当地一般有猪等家畜疫情存在,病例发病前7天内有与病(死)猪等家畜的接触史,如宰杀、洗切、销售等。
②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结合急起畏寒、发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③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结合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或脑膜炎。
④确诊病例:全血或尸检标本等无菌部位的标本纯培养后,经鉴定为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病防治十三问夏天这个高温季节,正是部分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大家对“猪链球菌病”可能没有听说过。
疾病重在预防,现在就一起学习防治知识。
1、什么是猪链球菌病?答: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该病为二类动物疫病。
2、猪链球菌感染是一种新病种吗?答:猪链球菌感染并非新病种。
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和荷兰就有相关的报道。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先后有20多省(市)报告了生猪链球菌病疫情。
3、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答:猪链球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猪链球菌的病(死)猪及带菌猪。
4、猪链球菌可以感染人吗?答:人是可以感染致病性猪链球菌的。
猪链球菌2型可导致人类的脑膜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导致人的死亡。
致病性链球菌,不仅存在于病猪体内,也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中。
只要切断人与发病猪或死亡猪的直接接触,即可被免受到感染。
5、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后多长时间发病?答:潜伏期2~7天,多在2日以内,短则数小时,也可长达一周,偶有超过一周者。
6、人感染了猪链球菌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答: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后,病人感染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伴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等。
临床上主要分为2个类型,即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
败血症型常表现为起病急,肢体远端部位出现瘀点、瘀斑,病情进展快,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
脑膜炎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高热、重者可出现昏迷等。
该型的临床表现较轻,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
7、人与人之间会不会传染?答:到目前为止,未发现病例之间有明确的接触史,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家庭成员中尚未发现二代病例,无证据表明该病能在人与人间传播。
8、该病的感染以什么样的人群为主?答:多以屠宰、加工、贩运、销售猪肉及其制品的人群为主,皮肤破损最易造成感染。
9、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吗?答:目前的链球菌疫苗主要用于猪,预防猪链球菌感染,还没有用于人类的疫苗。
猪链球菌问题集2005年6月24日以来,四川省资阳市、内江市等地连续发生人的猪链球菌感染病例,党和政府对此十分关注,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该病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控制。
为了普及猪链球菌、猪链球菌病及人的猪链球菌感染的相关知识,消除广大读者认识上的一些疑虑和误区,本人参阅相关资料编写了这个问题集,供广大读者参考。
1. 何为链球菌?链球菌最初是在1884年由Rosenbach用来描述一种从人的化脓性病灶中分离出来的长成链状的圆形球菌。
自此以后,已发现了几十种不同种类的链球菌。
链球菌呈革兰氏染色阳性,不能运动、无芽孢,直径大约为1微米的细菌,有些细菌可能有荚膜。
大部分为兼性厌氧菌。
在这些链球菌中,有些能引起人与动物的多种疾病,它们常常寄生在动物的粘膜和肠道中,在适宜条件下趁机致病。
猪链球菌也有很多种,在临床上健康猪的扁桃体、肠道和粪便中都能分离到多种链球菌,其中有些链球菌是潜在的病原菌,也就是说,这些链球菌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使猪只发病。
当然,也有些分布在肠道内的链球菌是一种有益菌,可以帮助消化,帮助机体拮抗其它有害微生物。
存在于猪肠道内的链球菌有肠链球菌、猪肠链球菌、猪链球菌、非解乳糖链球菌、牛链球菌等。
存在于猪扁桃体的正常链球菌有猪链球菌、E群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等。
2. 猪链球菌如何分型?可以根据细菌的溶血特性将链球菌分为α溶血、β溶血和非溶血群(以前称为γ型,现在已经不用这个名称),在这三型中,β型的溶血最明显。
Lancefield根据血清学特性将链球菌分为A-H,K-V等群。
在1956~1963年期间,曾将引起猪的败血性感染的链球菌归于R、S、RS和T群。
也可以根据细菌表面的抗原蛋白(M,T和R)进行分类,其中M是非常重要的抗原蛋白,据此分为60多个不同的类型,分别称为血清1型、2型、3型……。
在1963年又将S群和D群命名为猪链球菌血清1型,1975年又将R群的链球菌命名为猪链球菌血清2型。
1型与仔猪的脑膜炎有关,2型菌可感染任何日龄的猪。
总之,链球菌的分类还没有最后统一,交叉的情况依然存在,如A群可以分为60多个血清型,B 群可以分为4个血清型,C群可以分为13个血清型。
在1983 ~1995年期间,描述了35个菌株,增加了32个新的血清型。
在这其中,血清14型来源于人,17、18、19和21型来源于健康的猪,20型和30型来源于病牛,33型来源于病羔羊。
分离于病猪的多数猪链球菌属于1~8型。
在几乎所有国家,发病猪中的链球菌2型都是主导菌株。
比如,在1993年的日本,2型链球菌是最流行的菌株,占28%。
在1996年的英国,2型猪链球菌是主要的流行型,占62%。
尽管所有血清型都能致病,能感染人的致病菌血清型主要包括1/2型、1型、2型、7型、9型和14型6种类型,但血清-2型是从病猪和患者中分离最多的一种致病菌。
3. 一头猪身上能携带多少种不同血清型的链球菌?同一头猪身上是可以同时存在多个荚膜型菌株的,有时是一种,有时是两种,也可能是三种或三种以上。
这些细菌中,有些有益,有些有害。
4. 猪链球菌的主要感染部位是什么?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和消化道。
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感染。
5. 其它动物也携带猪链球菌吗?猪链球菌也可以从许多其它种类的动物和鸟类中分离到,这可能是影响该病流行病学的重要方面。
研究证实,苍蝇携带猪链球菌的时间可以长达5天,且可以在不同猪场之间传播本病。
污染食物中的链球菌可以存在4天。
6. 猪链球菌可以在环境中存活多长时间。
猪链球菌在不利的环境中存在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
但猪链球菌荚膜2型在4℃的水中可以存活1~2周,在0℃、9℃、22~25℃的水中可以分别存活104天、10天和8天,而在同样温度的灰尘中则分别存活54天、25天和0天。
猪链球菌荚膜2型在粪便中可以存活8天,在腐尸中12天(22~25℃),这样就为鸟、野鼠、小白鼠或犬的间接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传染来源。
在污染猪舍的清洗过程中,常用的消毒药和清洁剂在1分钟内即可杀死猪链球菌2型。
脏的污物和有机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化学消毒药对细菌的杀灭作用,所以采用在猪舍内先清洗后消毒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7. 猪的带菌率和其发病率有什么关系?即使猪的带菌率接近100%,但是本病的发病率在不同时期是各不相同的,通常低于5%。
一般在5~10周龄感染猪(1984),也有人认为75%的病例为16周龄或小于16周龄的猪(1996)。
近年发生一些中大猪的突然死亡也是由猪链球菌引起。
8. 猪感染链球菌病后的症状有哪些?猪感染链球菌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直肠温度升高达42.5℃,此前无任何其它明显的症状。
随后则伴随着菌血症或败血症,可出现时高时低的发烧,并出现食欲消退、精神沉郁或者跛行。
对于超急性型的猪,则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脑膜炎是最典型的症状,也有些发生心内膜炎、关节炎和流产。
解剖时会发现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肺炎、心内膜炎、阴道炎、多发性浆膜炎等症状。
9. 猪链球菌的致病机理是什么?猪链球菌感染人的致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病原体夹膜多糖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此外,在致病性方面,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与宿主的蛋白结合并伪装自己,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杀灭。
在猪链球菌细胞的表面还存在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等受体,这些受体的存在可能与它们的毒力有关。
10. 如何判断猪发生链球菌病后出现了脑膜炎?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运动失调、出现反常姿态、不能站立,或出现眼球振颤、双眼直视、结膜发红。
11. 为什么感染链球菌后,在临床上会发现有些猪发病,有些猪不发病?一个动物在感染病原后,其身上所具备的病原谱值必须超过动物的病原谱阈(一种抵抗极限)才能使动物发病。
即猪感染链球菌后能否发病取决于猪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致病菌的毒力特征等。
病毒的混合感染也可促使疾病的发生。
如伪狂犬病病毒可以加重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临床疾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也有类似的作用。
12. 如何诊断猪的猪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感染的初步诊断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猪只日龄和肉眼病理变化。
而确切的诊断要通过分离病原菌和观察组织的病理变化。
也可以通过血清定型和基因指纹图分析来协助诊断。
13. 如何进行猪的猪链球菌病的治疗?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实际上,猪链球菌对原来很敏感的四环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链霉素等均具有高度的抵抗力,对磺胺类的敏感性也变得各不相同。
选用抗菌药物时,必须考虑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感染的类型和给药途径。
可以考虑使用消炎药物和抗菌素联合使用。
但在人医上,使用消炎药物治疗细菌性脑膜炎仍有争议。
庆大霉素对猪链球菌的作用很强。
14. 如何预防猪链球菌病?控制猪链球菌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改善猪舍内拥挤、通风不良的环境,②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③清洗猪舍减少微生物的繁殖和改进猪群健康状况,④采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消除啮齿类动物和苍蝇。
15. 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猪链球菌2型感染吗?由于带有荚膜的细菌免疫效果都很差,总体来说,目前的猪链球菌疫苗效果不确定。
主要原因是链球菌的血清型较多,其间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也不确定。
虽然通过疫苗接种彻底根除此病不太可能,但搞好生物安全措施和猪只的健康管理还是显得非常重要。
16. 猪链球菌散发而不集中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有些猪链球菌寄生在猪的消化道和粘膜中,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猪机体内部发生损伤(如胃溃疡、肠炎)时,链球菌进入血流,就有可能引起猪只发病。
另外,使用不合格的疫苗(尤其是市场流通的“自家苗”和没有批准文号的弱毒疫苗),也是猪只发生链球菌病的重要原因,这些疫苗中很可能潜伏着猪链球菌,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群体爆发的情况。
17. 猪链球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最近十几年以来,猪链球菌所引起的感染在养猪业中越来越流行,这是一个事实。
猪链球菌是值得关注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虽然在猪中有比较高的流行性,但在人类中并不常见,然而一旦发生感染,后果却非常严重。
人类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脑膜炎,其次是败血症和心内膜炎。
在几乎所有报道的病例中,病人都是接触过猪的人员,如农场主、兽医、屠夫、屠宰场的工人,或从事肉品加工的人员。
18. 猪链球菌感染人类的途径是什么?猪链球菌感染人类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皮肤伤口(包括擦伤)或切口。
猪链球菌也可以经口传播,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感染者吃了未完全煮熟的病猪肉或内脏而感染;二是厨具交叉污染,即在刚刚切过生猪肉的菜板上制作凉拌菜时。
由于猪链球菌2型在4℃的尸体内可存活6周,加工后的冷冻肉将长时间有危险性。
因此可以怀疑厨房内加工肉食的刀具和砧板等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
19. 如何防止猪链球菌感染人类?防止猪链球菌感染人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处理猪只时,只要用洗涤液体以1:500的稀释度就能在1分钟之内灭活荚膜2型菌,用肥皂水也是清除皮肤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所以,做好个人防护(如操作时戴乳胶手套,及时清洗手和手臂)非常重要。
20. 为什么吃病死猪肉的人发病轻,而直接接触病死猪的人发病严重?猪发生败血症时,病死猪的体液和血液携带的病原往往较多,直接接触时,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而病死猪肉在加热蒸煮的过程中,病原菌基本被杀死,即使直接接触猪肉,病原的数量也少得多。
21. 为什么四川资阳等地人的猪链球菌感染没有出现人与人的感染情况?人的猪链球菌感染仅是一种直接接触的感染性疾病,且病原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引起疾病。
而人与人的接触是不可能达到这样一种病原水平的(即不会超过人的病原谱阈),换句话说,感染一两个链球菌是不会致病的,所以未见到人与人传染的情况。
22. 为什么夏天出现了较多的病例?按理说,夏天阳光直射,细菌、病毒很不容易存活,为什么却出现了这么多的病例?主要是因为夏天皮肤裸露,皮肤擦伤较多,血管扩张,具备侵袭性的链球菌很容易感染那些特定的人群。
23. 为什么本次发病的病人中,基本为30—70岁的男性?人的猪链球菌感染是一种有着严重职业危险倾向的疾病,由于大多数宰杀病死猪的人为男性,接触病死猪血液的也大多数为男性,所以发病病人基本为男性。
24. 皮肤没有伤口的人能否被猪链球菌感染?兽医在解剖病死猪时,或屠户在宰杀病死猪时如果没有很好地进行个人防护,长时间将手臂浸泡于血液中,加上皮肤的擦伤,也容易感染猪链球菌。
25. 家属可以近距离照顾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人吗?家属可以近距离照顾病人,因为人的猪链球菌直接传染的可能性极低,但也应该做一些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
26. 四川资阳等地发生人的猪链球菌感染的原因是什么?确切原因正在调查之中,但根据流行病学特点,本人认为生物制品或饲料原料的污染或耐药菌菌的出现是导致猪发生链球菌病,然后再感染人可能是本次疾病爆发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