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三)12.实验室检验方法都有哪些?答:第一种方法是病料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即用组织或血液或脓汁涂片,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紫色)短链球形或卵圆形细菌,也可呈单个散开或成双排列,无芽孢,有的可见到荚膜。
第二种方法是细菌分离鉴定。
即先接种于硫乙醇酸盐肉汤增菌培养后,再转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接种,37℃培养24~48小时,形成大头针帽大小,无色、黏稠、露珠状菌落,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溶血环现象。
必要时可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PCR)方法进行菌型鉴定。
13.对猪链球菌病的快速诊断技术有哪些?答:针对目前流行的人畜共患的2型猪链球菌病,可采用简洁、快速的涂片染色镜检和PCR技术检测。
其中PCR技术病料还可应用于鉴别2型猪链球菌毒性菌株和非毒性菌株。
14.确诊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做什么试验?答:通常需要2~4天时间。
主要用于做肝、脾、血液的涂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以及用PCR方法确认猪链球菌2型及检查是否具有毒力因子。
15.如何采集、保存、运送和分离病原的样品?答:根据不同的病型采取不同的病料。
败血型病猪,无菌操作采集新鲜的病死猪的心、肝、脾、肾和肺等病料(腐败病料可能含有杂菌),1~2厘米见方大小,放入干净自封袋或容器内,无泄漏包装,尽快冷藏运送到实验室。
淋巴结脓肿型病猪,可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未破溃的淋巴结脓肿内的脓汁。
脑膜炎型病猪,则以无菌操作采取脑脊髓液及少量脑组织。
16.是否有疫苗可用于预防猪链球菌病?答:目前已有猪链球菌疫苗产品,适用于猪链球菌病疫区和流行猪场的预防和紧急免疫。
猪链球菌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前者是由C群链球菌制备的,该疫苗对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疾病的预防效果不佳,已很少使用;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是由猪链球菌2型制备。
截止到7月底,农业部批准的两家GMP认证的兽医生物制品企业生产,已经在向市场提供成熟的疫苗产品。
17.抗菌素对猪链球菌病预防和治疗是否有效?答:在猪群发病时,对疫点内的同群健康猪和疫区内的猪,可选用高敏抗菌药物进行紧急预防性给药。
猪链球菌病的病因及防治小知识1、什么是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
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
2、什么是重症链球菌感染?重症链球菌感染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预后较差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人和多种动物均可感染链球菌而发病。
由于链球菌的血清群繁多,其感染宿主和致病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所引起的人和动物的疾病也多种多样。
其中,由猪链球菌II型引起的人畜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3、人感染猪链球菌并引起发病的情况常见吗?据报道,人感染猪链球菌并引起发病的情况比较少见,1968年丹麦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导致脑膜炎的病例。
目前全球已有200余例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报告,主要发生在北欧和南亚一些养殖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
但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我国江苏省在猪群暴发猪链球菌病期间有25人感染发病,14人死亡。
2003年在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克罗地亚、泰国等都有人-猪链球菌病的病例报道。
4、猪链球菌病是如何传播的?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
5、哪些人群发病比较多?人感染猪链球菌与职业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病人一般为病猪处理工人、屠宰场的工人及猪饲养员或接触过病猪肉的人群,以及打猎者。
6、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后有哪些临床表现?人感染该病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平均潜伏期为2~3天。
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后,视细菌侵入部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多数病例发病初期均出现高热、全身不适,眩晕。
临床上主要分为两个类型,即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
败血症型常发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表现为起病急,多为突起高热,肢体远端部位出现瘀点、瘀斑,早期多伴有胃肠道症状、休克,病情进展快,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肾衰等,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
猪链球菌病来了?就这么办!概述:猪链球菌病一般在夏季发病率会更好,但并不代表在其它季节不会发病。
如果你的猪场现在有猪患了链球菌病,别着急,用下面这些方法试试。
咱们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疾病、也是让大家感到无可奈何的疾病,就是猪的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可引起猪的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败血症状。
一、猪链球菌病特点1、链球菌在猪的体内是存在的正常菌群的一种,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病的、如果细菌产生毒力变异、或者是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引起猪的发病。
2、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也是一种兼性厌氧菌。
3、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消化道。
二、导致猪链球菌发病的原因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致病菌株的毒力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这就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在保证好环境的前提下多观察猪群的自身变化。
三、猪链球菌病主要的症状1、性败血型:仔猪突然发生,体温升到41-42℃,全身症状明显,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便秘;部分病猪出现关节炎,跋行或不能站立;有些病猪出现共济失调、磨牙、空嚼、昏睡等神经症状,后期呼吸困难,1-4天死亡。
2、脑膜炎型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除体温升高、不食等全身症状外,很快表现出神经症状,四肢共济失调、转圈、磨牙、仰卧、后肢麻痹、爬行,部分病猪出现关节炎。
1-5天死亡。
3、关节炎型:病猪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不能站立,病程2~3周。
四、猪链球菌病治疗方法将病猪隔离,按不同病型进行相应治疗!1、淋巴结脓肿:待脓肿成熟(变软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30%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后,涂以碘酊。
2、对败血症型或脑膜炎型: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每头每次40—100万单位,每天肌注2—4次,庆大霉素1—2毫克每公斤体重,每日肌注2次;也可用乙酰环丙沙星治疗,2.5—10毫克每公斤体重,每隔12小时注射一次,连用3天,能迅速改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青霉素。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二)概述:6、链球菌病死有哪些主要的剖检病变?答:败血型最急性型病例表现为口鼻流出红色泡沫液体,气管、支气管呈树枝状充血,常充满泡沫液体,肺充血肿胀。
急性病例表现为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
病死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
心包内积有淡黄色液体,心内膜出血。
脾、肾肿大、出血。
胃和小肠黏膜充血、出血。
关节腔和浆膜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急性型耐过可转为慢性型,其病例表现为关节腔内有黄色胶胨样、纤维素性以及脓性渗出物。
脑膜炎型病例表现为脑膜充血、出血、溢血,个别病例出现脑膜下积液,脑组织切面有点状出血。
部分病程长病呈多发性关节炎。
7.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答:该病的流行虽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秋炎热、潮湿季节较为多发。
本病流行大多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偶有暴发。
在养场,链球菌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瘟、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的继发病。
而且,常与一些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副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
一些诱因如气候的变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多雨和潮湿、长途运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败血型的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有时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死亡率可达80%以上。
8.链球菌病的发生与年龄、品种、性别有关吗?答:链球菌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与品种和性别无关。
常见于断奶前后仔多发。
但仔多发败血症和脑膜炎,淋巴结脓肿型多发于育肥和成年。
9.链球菌病在国内外的发生状况如何?答:链球菌病在世界上广泛分布。
链球菌感染最早见于荷兰(1951年)和英国(1954年)等报道。
此后,链球菌病在所有养业发达的国家都有报道。
上世纪50、60年代,链球菌病在我国养场开始发生,70年代发病增加,80年代后逐渐严重。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业的发展,链球菌病已成为养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流行范围扩大,其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继发病,给我国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呢?在处理猪链球菌病时,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因为本病是人畜共患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1、猪链球菌病怎么预防①加强管理,提供给猪群充足的营养。
控制猪的饲养密度做好猪舍通风、保温工作,减少各种猪群的混养、混群次数。
有条件的猪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
②做好猪场、猪舍的消毒工作。
特别是空舍的消毒,可以采用下列方法:猪舍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2%~3%氢氧化钠水溶液泼酒1~2次,再清洗干净,然后用酚类如复合酚按1:300对空栏进行消毒,空置3~5天再进猪。
发病时复合酚可按l:l00进行带猪消毒,2~3天消毒一次。
2、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1)脑膜脑炎型和败血型:群体发病,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5千克十磺胺嘧啶钠800克十三甲氧苄氨嘧啶(tmp)l50克十碳酸氢钠l000克,连用7天。
3天后把以上药物中的磺胺嘧啶钠用量减至500克,三甲氧苄氨嘧啶(tmp)的用量减到l00克。
(2)关节炎型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仔猪发病时可在3日龄、21日龄各肌注速解灵0.3ml/头、0.5ml/头。
中大猪出现关节炎型链球菌病时,以50千克猪为例,可采用“夏天无”注射液10ml(每2ml 包含原阿片碱0.4毫克)十先锋霉素l克十地塞米松2ml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用5~7天,有一定的效果。
(3)流产型:可采用疫苗免疫与药物结合进行治疗。
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左旋氧氟沙星150克十林可霉素150克,连用l周,停5天,再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纽氟罗1.5千克十阿奇霉素100克,连用7天效果良好。
3、猪链球菌病的疫苗选择在使用疫苗进行防疫时,必须要考虑所用疫苗的型号是否与发病猪场相同。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送检对病猪进行分离鉴别型号,再选择疫苗或者对猪群免疫后生产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看生产情况是否有改善,是判断疫苗的有效性的关键措施,必要时可采用自家苗,因为纯化疫苗比全菌疫苗产生的补体结合抗体效率高,效果明显。
猪链球菌病防治十三问夏天这个高温季节,正是部分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大家对“猪链球菌病”可能没有听说过。
疾病重在预防,现在就一起学习防治知识。
1、什么是猪链球菌病?答: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该病为二类动物疫病。
2、猪链球菌感染是一种新病种吗?答:猪链球菌感染并非新病种。
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和荷兰就有相关的报道。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先后有20多省(市)报告了生猪链球菌病疫情。
3、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答:猪链球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猪链球菌的病(死)猪及带菌猪。
4、猪链球菌可以感染人吗?答:人是可以感染致病性猪链球菌的。
猪链球菌2型可导致人类的脑膜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导致人的死亡。
致病性链球菌,不仅存在于病猪体内,也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中。
只要切断人与发病猪或死亡猪的直接接触,即可被免受到感染。
5、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后多长时间发病?答:潜伏期2~7天,多在2日以内,短则数小时,也可长达一周,偶有超过一周者。
6、人感染了猪链球菌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答: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后,病人感染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伴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等。
临床上主要分为2个类型,即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
败血症型常表现为起病急,肢体远端部位出现瘀点、瘀斑,病情进展快,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
脑膜炎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高热、重者可出现昏迷等。
该型的临床表现较轻,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
7、人与人之间会不会传染?答:到目前为止,未发现病例之间有明确的接触史,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家庭成员中尚未发现二代病例,无证据表明该病能在人与人间传播。
8、该病的感染以什么样的人群为主?答:多以屠宰、加工、贩运、销售猪肉及其制品的人群为主,皮肤破损最易造成感染。
9、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吗?答:目前的链球菌疫苗主要用于猪,预防猪链球菌感染,还没有用于人类的疫苗。
猪得了链球菌用什么药可以治疗,附症状回答每头病猪每次肌肉注射40-100万单位的青霉素,每天2-3次。
或者是每kg体重肌肉注射1-2mg庆大霉素,每天2次。
或每kg 体重肌肉注射0.1ml庆增安注射液,每天2次。
或每kg体重肌肉注射2-5mg新霉素,分两次注射。
上述治疗方法需连续用药5天以上。
一、猪得了链球菌用什么药可以治疗1、治疗(1)对于淋巴结脓肿型的病猪,等到脓肿病灶软化后,及时将其切开,将里面的脓排除干净,然后使用3%双氧水或者是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最后在伤口处涂抹碘酊。
(2)对于关节炎型的病猪,可以使用青霉素或者是林可霉素+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3)对于有高热的重症猪,一边使用剂量较大的阿莫西林,以及氨基比林稀释后分点注射,另一边注射复方磺胺五甲氧嘧啶。
(4)对于脑膜炎型的病猪,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2、具体方法(1)每头病猪每次肌肉注射40-100万单位的青霉素,每天2-3次;或者是每kg体重肌肉注射1-2mg庆大霉素,每天2次,或者是每kg体重肌肉注射0.1ml庆增安注射液,每天2次;或者是每kg体重肌肉注射2-5mg新霉素,分两次注射。
上述治疗方法需连续用药5天以上。
(2)每kg体重肌肉注0.2ml的2.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天2次;或者是每kg体重肌肉注射0.5ml的0.5%诺氟沙星注射液,每天2次;或者是每kg体重注射2.5-10mg的乙基环丙沙星,每隔12小时注射一次。
上述治疗方法需连续用药3天以上。
二、猪得了链球菌的症状1、败血型发病突然,具体表现为为精神萎靡,体温升高,表现出稽留热,呼吸频率加快,耳颈部及下肢有出血点,走路出现跛行,一般3-5天内出现死亡。
2、脑膜炎型常发生在乳猪和断奶的仔猪身上,具体表现为体温升高,不吃食,出现便秘,并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症状,比如说走路转圈,磨牙,喜卧,四肢划动,呈游泳状。
3、关节炎型具体表现为关节肿痛,走路跛行,不能站立,病程比前两种稍长,一般为2-3周。
一、简述猪链球菌的主要症状及病理变化。
(15分)症状:败血症型,体温升高,稽留热,眼结膜潮红,流泪,鼻液增多,皮肤有红斑,跛行。
(3分)脑膜炎型,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转圈,磨牙,口吐白沫,四肢游泳状。
3分)化脓性淋巴结炎型,淋巴结尤其下颌淋巴结肿胀,坚硬,热痛。
(3分)关节炎型,关节肿胀,痛疼,跛行。
(3分)病变:出血性病变,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结肿大,心包枳液,脾脏肿大,肺脏肿大,肝肿大,肾肿大,胃、肾、脑膜充血。
(3分)二、简述仔猪副伤寒的主要症状及病理变化。
(15分)急性败血型病猪体温升高,41~42'C,食欲废绝,呼吸困难,耳、四肢、腹下部等皮肤有紫斑,有时后肢麻痹,粘液血性下痢或便秘,病死率很高,病程l~4d°(3分)下痢型(亚急性和慢性型)临床常见的类型,病猪体温升高(40.5~41.5C),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失去光泽,一般出现水样黄色恶臭下痢,呕吐,有时也出现呼吸道症状。
眼结膜潮红、肿胀,有粘性脓性分泌物,少数发生角膜混浊,严重者发生溃疡。
病猪由于下痢、脱水而很快消瘦。
在病的中、后期皮肤出现弥漫性湿疹。
病程2~3周甚至更长,最后极度消瘦,衰竭死亡。
有时病猪症状逐渐减轻,状似恢复,但以后生长缓慢或又复发。
病死率25%~50%。
(4分)【病理变化】急性败血型病猪耳、胸腹卜部皮肤有蓝紫色斑点。
全身浆膜与黏膜以及各内脏有不同程度的点状出血。
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
脾脏肿大,呈蓝紫色,硬度似橡皮,被膜上可见散在的出血点。
肝肿大、充血、出血,有时肝实质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黄灰色坏死点。
肾皮质可见出血斑点。
心包和心内、外膜有点状出血。
肺常见淤血和水肿,小叶间质增宽,气管内有白色泡沫。
卡他性胃炎及肠黏膜充血和出血并有纤维素性渗出物(4分)。
1. 下痢型亚急性和慢性的病猪尸体极度消瘦,在胸腹下部、四肢内侧等皮肤上,可见绿豆大小的痂样湿疹。
特征性的病变是回肠、盲肠、结肠呈局灶性或弥散性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黏膜表面坏死物呈糠放样,剥开可见底部呈红色、边缘不规则的溃疡而(彩图79)。
5月猪链球菌病高发季如何做好预防?夏季高温多湿是链球菌病的高发季节,猪链球菌病传播迅速、混合感染严重、死亡率高,对养猪业危害甚大,那么如何做好预防?夏季高温多湿是链球菌病的高发季节,猪链球菌病传播迅速、混合感染严重、死亡率高,对养猪业危害甚大,那么如何做好预防?猪链球菌病流行特点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征型疾病的总称。
主要表现:急性型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脑膜炎为特征;慢性型以关节炎、心内膜炎、组织化脓性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为特征。
本病流行有温暖季节多发和潮湿闷热天气易发的特点,急性混合感染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皮肤伤口和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有易感性,其中仔猪多为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发病死亡率;其次为架子猪,多表现为化脓性淋巴结炎;而成年猪发病较少。
本病呈散发性地方性流行,在新疫区多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本病传入猪场后,往往在猪群中可连年发生。
猪链球菌病临床症状一般可分为急性败血型、急性脑膜炎型、、慢性关节炎型和慢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型(淋巴结脓肿)这四种类型。
但在临床上常见的有败血型链球菌病和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前者多见于仔猪,后者多发于中猪。
急性病例常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病例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等。
急性败血型、急性脑膜炎型和慢性关节炎型这三种类型很少单独发生,常常混合存在,或者先后发生。
如何做好猪链球菌病预防?(1)做好生猪的收购检疫,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以及市场检疫。
病猪应隔离治疗,恢复2周后方可宰杀,宰杀发现的病猪,应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方可出售,防止病猪买卖。
(2)注意阉割、注射和接生断脐等手术的消毒,防治感染。
(3)发病猪群应隔离治疗,猪栏用3%溴药水,5%~10%生石灰水,1%~2%的烧碱等消毒药消毒。
(4)预防接种,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苗不论猪只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浓缩菌为3毫升),免疫期4~6个月。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四)18.猪链球菌病灭活疫苗的推荐免疫程序是什么?答: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为:妊娠母猪可于产前4周进行接种;仔猪分别于30日龄和45日龄各接种1次。
后备母猪于配种前接种1次。
19.猪链球菌病病猪舍、污染物品及其环境应如何消毒?答:对猪链球菌病病猪污染的猪舍、污染物及其环境可用含氯制剂、过氧乙酸和氢氧化钠等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
20.如何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答:(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
无论对规模化养猪场,还是农村散养户,搞好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保证猪群充足的营养,并减少应激因素,搞好环境卫生;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同时做好其他疫病的防治工作等。
(2)在对猪只进行断尾、去齿和去势等操作时要加强局部的消毒。
猪只出现外伤应及时进行外科处理,防止受到猪链球菌的感染。
(3)规范引种,应严格执行检疫隔离制度,淘汰带菌母猪。
(4)本病易发生、流行的地区和猪场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菌性药物如头孢类、恩诺沙星或氧氟沙星等,会收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基于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对猪链球菌敏感的药物。
预防性用药必须遵守有关兽药休药期的规定。
(5)发生疫情的地区和猪场应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接种。
21.猪的饲养方式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有没有关系?答:猪的饲养方式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在规模化养猪场,由于有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完善的疫病预防与控制方案,因此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率较低,控制程度较好。
但对于散养户和规模较小的猪场,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旦发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造成的损失也较大。
22.发生猪链球菌病的地区,农户应如何配合政府做好工作?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猪链球菌病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但鉴于该病是人畜共患病,存在很大的潜在威胁。
如动物疫情已导致人的发病死亡,则必须按照《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采取相应措施。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五)23.猪链球菌病散发时如何控制疫情?答:对零星散发病猪应进行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猪立即进行免疫接种或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并隔离观察14天。
必要时对同群猪进行扑杀处理。
对被扑杀的猪、病死猪及其内脏和排泄物、可能被污染的饲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对疫区、受威胁区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或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
24.发生猪链球菌病时,疫点和疫区是如何划分的?答:在确诊发生猪链球菌病疫情时,应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点,是指患病猪所在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猪及同群猪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
疫区,是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1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在实际划分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自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以及气象因素,科学确定疫区范围。
受威胁区,是指疫区外顺延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25.发生猪链球菌病时,应采取哪些疫情控制措施?答:猪链球菌病呈暴发流行时(一个乡镇30天内发现50头以上病猪,或者2个以上乡镇发生),由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用PCR方法进行菌型鉴定,同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县级人民政府接到封锁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并对疫区实施封锁。
疫点,在出入口必须设立消毒设施。
限制人、畜、车辆进出和动物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
对疫点内畜舍、场地以及所有运输工具、饮水用具等必须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应对病猪作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猪立即进行强制免疫接种或用药物预防,并隔离观察14天。
必要时对同群猪进行扑杀处理。
对病死猪及排泄物、可能被污染饲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疫区,应在交通要道建立动物防疫监督临时检查站,派专人监管动物及其产品的流动,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消毒。
停止疫区内生猪的交易、屠宰、运输、移动。
八、猪链球菌病一、填空1.链球菌可以分为很多个群,猪链球菌属于其中的化脓性链球菌群。
2.按溶血能力分类,猪链球菌属于a溶血性链球菌;按抗原结构(C 抗原)分类(兰氏分类法),属于链球菌D群。
3.根据菌体荚膜抗原特性的不同,猪链球菌包括可以分为35个血清型,其中致病性最强的是2型,其次为1型。
二、单选1.关于猪链球菌病,错误的说法是(D)A.猪链球菌2型可以存在于50%正常猪中及100%屠宰场的猪中。
但发病率通常不超过5%。
B.猪链球菌荚膜2型菌株可感染任何日龄的猪,但多在3—12周龄的仔猪中流行。
C.口腔和鼻腔是细菌感染猪的主要通道。
D. 狗、猫、牛、马、羊及兔、鼠等动物均可感染猪链球菌1型。
2. 关于猪链球菌病,错误的是(D)A.传染源:病死猪。
目前没有发现人—人的传染B.传播途径:密切接触病死猪、猪肉(宰杀、切割、清洗),尤其是手部皮肤有损伤的人员C.易感人群:屠夫、宰杀自家病死猪的农民,洗切病死猪肉的人员D.发病季节:冬春季节多发。
3.(A)首次报道了3例人感染猪链球菌导致脑膜炎并发败血症病例A.1968年丹麦学者B.1975年荷兰C.1998年江苏省D.2005年四川省三、多选1.目前认为,较为重要的猪链球菌毒力因子主要有(ABCD)A.荚膜多糖(CPS)B.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 MRP)和细胞外蛋白因子(extracellular factor, EF)C.猪链球菌溶血素(suilysin)D.44000蛋白、IgG结合蛋白及其他因素2. 属于猪链球菌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是(ABCD)A.感染中毒症状:高热、畏寒、寒战,伴头痛、头晕、乏力等。
B.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出现腹痛、腹泻。
C.皮疹:皮肤出现瘀点、瘀斑,部分病例可出现口唇疱疹。
D.呼吸系统表现:部分严重患者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出现呼吸衰竭表现。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单位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临床表现的是()A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B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重症病例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D部分病例表现为脑膜炎,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2、有关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常见潜伏期2-3天B最短潜伏期可数小时C最长潜伏期7天D常见潜伏期2 —10天3、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是()A猪溶血性链球菌2型B猪溶血性链球菌1型C猪链球菌1型和2型混合感染D以上都不对4、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高危人群有()A屠宰工及尸/肉加工者B生猪贩运者饲养人员C其他接触病死畜人群D以上都是5、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时采集的标本不包括()A血液B脑脊液C鼻咽拭子D组织标本6、根据实验室检测,猪链球菌对下列哪种抗生素不敏感()A万古霉素B氨苄西林C亚胺培南D链霉素二、是非题1、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之前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没有该病病例发生()2、我国将猪链球菌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3、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猪,未发现人传染人的直接证据()4、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主要通过主要经过破损皮肤传播,食入没有煮烂熟透的病死猪肉也可感染。
()三、问答题1、简述猪链球菌病的诊断要点。
2、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答案一、选择题BDADCD二、是非题xxV V三、问答题1、综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排除其它明确病因的可进行诊断。
诊断要点包括:①流行病学史:当地一般有猪等家畜疫情存在,病例发病前7 天内有与病(死)猪等家畜的接触史,如宰杀、洗切、销售等。
②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结合急起畏寒、发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③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结合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 或脑膜炎。
1.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答:猪链球菌病是人畜共患的、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
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
其中,以败血症的危害最大,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猪链球菌还可以感染特定人群发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把该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2.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答: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长的可达6天以上。
但其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菌株的毒力、猪群的抵抗力、猪只日龄大小、营养状况、饲养管理情况、环境卫生及应激因素等等。
3.猪链球菌病在猪群间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猪链球菌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消化道和生殖道。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均有病原菌。
病猪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死猪、内脏及废弃物,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器物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该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以及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
病猪或带菌猪与健康猪接触,病死猪处置不当,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均可引起猪只大批发病而造成流行。
4.猪链球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
答:链球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猪链球菌属于链球菌属中的一类,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小于2.0微米,一般呈链状或成双排列,革兰氏染色呈阳性。
菌落小,呈灰白色透明。
多数致病菌株具有溶血能力。
猪链球菌有多种型(1~34、1/2)以及一些无法定型的菌株。
引起猪发病的链球菌以2型为主。
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细胞外蛋白因子(EF)是猪链球菌2型的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
5.猪链球菌病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和肉眼病变?
答:依据临床表现不同,猪链球菌病可分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败血型)、猪链球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型)、猪淋巴结脓肿(淋巴结脓肿型)三种类型。
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其中最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
发病猪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多在6~24小时内死亡。
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天内死亡。
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
病猪多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的可瘫痪。
病程可达2~3周。
脑膜炎型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
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
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
病程长的表现呈多发性关节炎。
淋巴结脓肿型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
多见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
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
病程3~5周。
6、猪链球菌病死猪有哪些主要的剖检病变?
答:败血型最急性型病例表现为口鼻流出红色泡沫液体,气管、支气管呈树枝状充血,常充满泡沫液体,肺充血肿胀。
急性病例表现为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
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
病死猪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
心包内积有淡黄色液体,心内膜出血。
脾、肾肿大、出血。
胃和小肠黏膜充血、出血。
关节腔和浆膜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急性型耐过猪可转为慢性型,其病例表现为关节腔内有黄色胶胨样、纤维素性以及脓性渗出物。
脑膜炎型病例表现为脑膜充血、出血、溢血,个别病例出现脑膜下积液,脑组织切面有点状出血。
部分病程长病猪呈多发性关节炎。
7.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答:该病的流行虽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秋炎热、潮湿季节较为多发。
本病流行大多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偶有暴发。
在养猪场,猪链球菌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的继发病。
而且,常与一些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
一些诱因如气候的变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多雨和潮湿、长途运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败血型的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有时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死亡率可达80%以上。
8.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年龄、品种、性别有关吗?
答:猪链球菌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与品种和性别无关。
常见于断奶前后仔猪多发。
但仔猪多发败血症和脑膜炎,淋巴结脓肿型多发于育肥猪和成年猪。
9.猪链球菌病在国内外的发生状况如何?
答:猪链球菌病在世界上广泛分布。
猪链球菌感染最早见于荷兰(1951年)和英国(1954年)等报道。
此后,猪链球菌病在所有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都有报道。
上世纪50、60年代,猪链球菌病在我国养猪场开始发生,70年代发病增加,80年代后逐渐严重。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链球菌病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流行范围扩大,其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继发病,给我国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相关报道,近年来在我国养猪业发达的地区和省份如四川、广东、江苏等省份都发生过本病。
10.猪链球菌的抵抗力如何?
答:猪链球菌2型在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
在经常性污染环境中,可以在粪、灰尘及水中存活较长时间。
100℃煮沸水可直接杀灭本菌,60℃水中该菌可存活10分钟,50℃条件下可存活2小时;25℃时在灰尘和粪中分别只能存活24小时和8天,0℃时分别可以存活1个月和3个月;在4℃的动物尸体中能存活6周,在22~25℃可存活12天。
但本菌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和清洁剂能在1分钟内杀死细菌。
11.如何诊断猪链球菌病?
答:根据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可以作出诊断。
在临床上,如果病猪不表现症状突然死亡,发现高烧、耳和鼻发绀、呼吸急促、神经症状,部分有关节肿、跛行等症状的,均可怀疑为猪链球菌病。
在这种情况下,需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