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初步设计等环境评价文本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初步设计等环境评价文本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初步设计等环境评价文本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初步设计等环境评价文本

6环境评价

6.1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6.1.1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施工噪声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作业机械种类较多,如路基施工时有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等;基础施工时有钻孔机、压力泵和混凝土拌合机等;路灯线路施工时有起重机运输汽车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将

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废水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土石方工程,容易引起泥浆、砂石漫流现象;如果施工机械设备发生油品滴漏,则污水中将会含有悬浮油品,废水若排水不当,将会造成当地水质污染。

(3)废气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卸装、运输、拌和等,会有大量的粉尘散逸到周围大气中;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原因也会引起扬尘污染。施工中使用各种车辆、燃机、电焊机等,均为燃烧柴油的机械设备,如果车况不好,并且车辆来往频繁,则会排放出大量的烟尘、CO、NO2、HXCY等污染物质,都会造成大气污染。

(4)固体废弃物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平整场地、挖路基、路面施工等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同时建筑工人在施工期间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如不能予以妥善处理,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5)施工队交通的干扰

本工程道路施工中所需的土石方、物料和设备运输将对沿线地区的道路造成压力,影响正常的交通运输。

6.1.2 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空气环境

本项目运营期的空气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和工程施工期汽车运输过程中引起的扬尘,其主要污染物为COCO、NO2、THC和TSP。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将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污染浓度特征表现为在距离机动车道下风向5-10m围达最高,至300m出则影响冥想降低或影响消除。

(2)水环境

道路废水的排放主要来自于降水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

污水,这也是造成对周围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沿线设立的加油站、养护中心、等沿线各类生产、服务设施,期废水若直接排放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污染。

(3)噪声环境

道路交通噪声是本项目运营期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工程投入运营后,产生的交通噪声随车流量的增加等效声级也呈增加趋势,对道路两侧分布的居民区、学校等噪声敏感点产生影响。

因此,应对该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做出全面调查,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使该项目建设在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起环境效益。

6.2环境保护措施

6.2.1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工程施工时植被破坏不可避免,工程完工后应迅速予以恢复,以免造成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开挖、填方路堤、沟壑的土层裸露面要及时加固,工程结束后应立即植草护坡。

(3)弃土、取土的处理:弃土的堆放点应统筹安排,尽可能选择荒地,并应及时对弃土方进行压实,在其表面进行植被覆盖,必要时设置防护工程。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弃土方也可平整作耕地。取土坑应选在高地、荒地,尽量不占耕地,且使用后必须修复植被或复耕。对于深而宽的取土坑可与地方水产养殖、农田排灌结合起来,

综合利用。

(4)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加强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包括安装有效的消声器,公路施工现场200米以有居民区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将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须在夜间施工时,应征得当地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

(5)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现场尤其是采石场、采砂场,应经常洒水,洒水可有效的控制扬尘。运输及安装材料的临时施工道路应尽可能避开大的居民区,临时施工道路应经常洒水。运送砂石料的运输车辆,用帆布、盖套等遮盖,以防物料飞扬,沿途撒漏。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式的厂拌方式,其拌和机应配备有除尘设备,拌和厂应远离居民区和敏感点不少于1公里。

(6)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施工材料应远离地面水,并提供环行排水沟和渗水坑,以防意外溢出污染地面水。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建立临时化肥池进行集中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水体。修建道路排水工程时,应建造临时绕行渠道,以确保灌溉渠和排水系统的畅通。

(7)文物古迹保护措施。工程施工过程中,当发现化石、古钱币、瓷器皿等文物、建筑构以及具有地质或考古价值的其他遗迹或物品时,应及时向有关文物主管部门汇报,防止工人或其他人员移动或损坏任何此类物品。

6.2.2运营期环境保护防治措施

(1)加强道路绿化带的建设与养护。

(2)加强交通管理,严格限制尾气超标的汽车上路。

(3)严禁各种泄露、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道路散失物造成污染。

(4)在环境敏感区和居民密集区限制车辆行驶速度,以避免产生过大噪音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和打扰居民生活。

6.3 水土保持

本工程是圆山新区重点工程,投资多、工程量大、牵涉面广。占地面积较大,具有土方填挖量大、弃土渣多、工期长的特点。因此,凡项目区基建施工期破坏的地表和植被以及堆放匪徒、弃石导致水土

流失的均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

6.3.1 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

(1)项目填、挖土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整个项目由于动土面积大、工期长、地表植被的破坏,使土地完全处于裸露状态,施工过程中,如遇降雨特别是暴雨,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的破坏。

(2)弃土、渣场及临时占用地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废弃的土、渣及工程竣工前临时占用的使用现场,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临时的水土保持措施,加以保护,竣工后应进行植被恢复否则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6.3.2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6.3.2.1 目的和依据

(1)目的

在建设过程中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治理措施,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得在工程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依据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国环境法》;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实施系列》;

中华人民国水利部(第5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批规定》;

6.3.2.2 技术规、标准

中华人民国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水土保持工程的防洪标准达到建设工程的防洪标准。

6.3.2.3 指导思想、原则

本方案边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题,控制水土

流失为目标,全面治理,重点防护,只管并重。本方案编制遵循以下原则:

(1)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2)治理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3)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经济、合理、有效。

6.3.2.4 治理目标

通过实施本方案,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率达到95%以上,经治理的土地流失轻微,土壤侵蚀模数小于1500t/km2.a。

6.3.2.5 环境保护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1)全线开挖水土保持流失的防治方案

土方开挖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施工中表土植被破坏殆尽,土地完全裸露;竣工后挖方四周的土层外露以及填方区的路脚护坡,有多处土坡土坝需修建浆砌挡土墙和护坡。具体方案为:

路基防护:挖方路基外侧设1.5米碎落台;边坡高10米以上设置宽1.5米平台,边坡顶上设置截水沟,将山坡地表水引离坡面,以减少坡面冲刷,对地质不稳地段,修建路堑墙进行挡土防护。填方路基坡面采取草皮防护,遇水塘、水渠等水下填方对路基稳定有影响的均设置浆砌石挡土墙。

路基排水:挖方路基两侧和填方路基侧均设置梯形挖沟或浆砌石排水沟。

边坡防护:道路以外开挖时的裸露边坡修建浆砌石挡土墙,并给做全草皮护坡。

道路绿化,按城市道路中的四块形式设计,中间带、机非分隔带上各设绿化带,人行道离路缘石1m处种植行道树。

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围,避免过多破坏地表植被;大规模的土方工程应避开多雨时节,并做好排水工程,防止污染农田,加强施工机具维护,避免油污对水体的污染

石方工程作业完工后,要及时才去措施,如路面平整、夯实、护砌、植草皮等

在主体工程完工后,应及时采取植草皮绿化等措施,恢复裸露坡

面的植被覆盖,无论对填、挖方工程边坡工程还是取土地点的开挖面来说,恢复植被覆盖都是比较有效的防护措施。

(2)弃土渣场水土流失的防止方案

弃土、渣场主要也是采取植树种草和挡土,护坡等生物与工程设施相结合进行水土流失和综合防治。挡土墙护面墙等工程措施最好在弃土、弃渣前完成。

(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时间

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按照《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第十九条规定,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