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系统光源配置
- 格式:ppt
- 大小:6.52 MB
- 文档页数:42
工业自动化中的机器视觉配置教程在工业生产和制造领域,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机器视觉系统能够以高速、高精度、无疲劳的方式执行任务,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产品检测和物流管理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正确配置机器视觉系统是确保其有效运行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为您介绍在工业自动化中的机器视觉配置教程,帮助您了解如何正确地配置机器视觉系统。
1. 硬件选择与准备在配置机器视觉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
这包括相机、镜头、光源和图像采集卡等。
选择相机时,需要考虑分辨率、帧率和感光元件类型等因素。
镜头的选择应根据目标检测物体的大小和距离来确定。
合适的光源能够提供适当的照明条件,以确保图像质量。
图像采集卡负责将相机采集到的图像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
2. 软件安装与配置选择适当的机器视觉软件是配置成功的关键。
常用的机器视觉软件包括HALCON、Matrox Imaging Library (MIL)和OpenCV等。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软件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软件的初始化配置。
配置软件的基本参数,如图像分辨率、帧率和图像格式。
此外,还需要配置相机的参数,如曝光时间、增益和白平衡等。
3. 图像采集与处理在配置完硬件和软件后,需要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的设置。
首先,连接相机和计算机,并确保相机能够正常采集图像。
然后,在机器视觉软件中创建一个图像采集节点,并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
设置采集方式、采集触发方式和触发信号等。
在采集到图像后,进行图像处理的配置。
根据应用需求,配置图像处理算法,如边缘检测、形状匹配和颜色识别等。
调试和优化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图像处理结果。
4. 合理布局与标定机器视觉系统中的摄像头位置和角度对检测和识别过程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配置机器视觉系统时,需要合理布局摄像头的位置。
考虑到观察角度和目标位置,摄像头应处于最佳位置。
此外,还需进行摄像头的标定。
通过标定摄像头,可以获得摄像头的内外参数,提高图像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机器视觉——光源篇收藏一、为什么要使用光源•目的将被测物体与背景尽量明显分别,获得高品质、高对比度的图像•地位机器视觉三大技术(采像技术,处理技术,运动控制技术)之一•重要性直接影响系统的成败,处理精度和速度二、光源的种类•理想的光源应该是明亮,均匀,稳定的•视觉系统使用的光源主要有三种高频荧光灯光纤卤素灯LED(发光二极管)照明•高频荧光灯使用寿命约1500-3000小时优点:扩散性好、适合大面积均匀照射缺点:响应速度慢,亮度较暗•光纤卤素灯使用寿命约1000小时优点:亮度高缺点:响应速度慢,几乎没有光亮度和色温的变化•LED灯使用寿命约10000-30000小时可以使用多个LED达到高亮度,同时可组合不同的形状响应速度快,波长可以根据用途选择三、LED光源的优势•可制成各种形状、尺寸及各种照射角度;•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颜色,并可以随时调节亮度;•通过散热装置,散热效果更好,光亮度更稳定;•使用寿命长(约3万小时,间断使用寿命更长);•反应快捷,可在10微秒或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亮度;•电源带有外触发,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起动速度快,可以用作频闪灯;•运行成本低、寿命长的LED,会在综合成本和性能方面体现出更大的优势;•可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特殊设计。
四、LED光源的颜色•主要颜色红色蓝色绿色白色•其他颜色橙色红外紫外五、照明技术的基础知识1、照射光的种类(1)直射光主要来自于一个方向的光,可以在亮色和暗色阴影之间产生相对高的对比度图像。
(2)漫射光(扩散光)各种角度的光源混合在一起的光。
日常的生活用光几乎都是扩散光。
(3)偏振光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矢量只沿某一个固定方向振动的光。
通常是利用偏光板(片)来防止特定方向的反射。
(4)平行光照射角度一致的光。
太阳光就是平行光。
发光角度越窄的LED直射光越接近平行光。
对比度:对比度对机器视觉来说非常重要。
机器视觉应用的照明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需要被观察的特征与需要被忽略的图像特征之间产生最大的对比度,从而易于特征的区分。
光源选型技巧及应用案例光源选型技巧及应用案例用一句常说的话来开头: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包含相机、镜头、光源、图像处理系统和执行机构。
而光源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成败。
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视觉系统中图像是核心,选择合适的光源能够呈现一幅好的图像,能够简化算法提高系统稳定性,一幅图像如果曝光过度则会隐藏很多重要的信息;出现阴影则会引起边缘误判;图像不均匀则会导致阈值选择困难。
因此要保证有较好的图像效果,就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光源。
机器视觉涉及行业广泛包含电子、汽车、包装、印刷、食品、医疗等。
因而我们面临的检测产品也是多种多样:形状大小不同、颜色材质不一、检测环境和指标各异。
面对种类繁多要求各异的检测产品如何选择光源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常见的光源特性。
目前理想的视觉光源有高频荧光灯、光纤卤素灯、氙气灯、LED 光源。
应用最多是LED光源,这里就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LED光源。
1、环形光源:LED灯珠排布成环形与圆心轴成一定夹角,有不同照射角度、不同颜色等类型,可以突出物体的三维信息;解决多方向照明阴影问题;图像出现灯影情况可选配漫射板,让光线均匀扩散。
应用:螺丝尺寸缺陷检测,IC定位字符检测,电路板焊锡检查,显微镜照明等。
2、条形光源:LED灯珠排布成长条形。
多用于单边或多边以一定角度照射物体。
突出物体的边缘特征,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条自由组合,照射角度与安装距离随有较好自由度。
适用较大结构被测物。
应用:电子元件缝隙检测,圆柱体表面缺陷检测,包装盒印刷检测,药水袋轮廓检测等。
3、同轴光源:经面光源采用分光镜设计。
适用于粗糙程度不同、反光强或不平整的表面区域,检测雕刻图案、裂缝、划伤、低反光与高反光区域分离、消除阴影等。
需要注意的是同轴光源经过分光设计有一定的光损失需要考虑亮度,并且不适用于大面积照射。
应用:玻璃和塑料膜轮廓和定位检测,IC字符及定位检测,晶片表面杂质和划痕检测等。
【机器视觉】机器视觉光源详解...00. 目录文章目录•o00. 目录o01. 自然光介绍o02. 光的颜色介绍o03. 机器视觉光源o▪ 3.1 环形光源▪ 3.2 条形光源(常规型)▪ 3.3 条形光源(非标型)▪ 3.4 条形组合光源▪ 3.5 高亮高均条形光源▪ 3.6 面光源(背光源)▪ 3.7 平行面光源▪ 3.8 开孔面光源▪ 3.9 侧面道光背光源▪ 3.10 同轴光源▪ 3.11 直角同轴光源▪ 3.12 高亮高均同轴光源▪ 3.13 同轴平行光源▪ 3.14 线性光源▪ 3.15 圆顶光源▪ 3.16 隧道光源o04. 附录01. 自然光介绍在生活中,光主要来自于太阳光,而太阳光的辐射也是最为全面的,虽然太阳光看起来是没有颜色的,但是太阳光的组合成分却是最为复杂,即太阳光是复合光线,接下来介绍下太阳光的组合成分;太阳光主要分为两部分:不可见光,可见光;不可见光主要分为红外区域的不可见光和紫外区域的不可见光:可见光主要是波长为760nm~380nm 的光,而这部分光可以通过对太阳光使用三棱镜色散获取到;在表现不同的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线呈现不同的颜色,即波长决定特定颜色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太阳光/白光包含多种颜色波段的光,而这种白光可以通过三棱镜进行分解,这些我们在初级物理中即可了解到;机器视觉光源主要用到的是可见光、部分红外光、部分紫外光;02. 光的颜色介绍机器视觉中光的颜色介绍(1)白色光:机器视觉中白色光分为冷、暖、中间色调颜色,通常在拍摄彩色图像时使用此类光源效果较好,如果对于彩色图像中某一部分有特殊需求,可以另做相关操作;(2)蓝光:三原色光中的其中一种,比较适用于银色背景下的目标物的打光;(3)红光:同属于三原色光中的一种,可以透过一些比较暗的物体,也可以根据颜色的吸收等不同的方法,实现不同打光效果,突出检测目标的特征,并且红色光源能够提高对比度;(4)绿光:主要针对于红色背景、银色背景,并且在3C 应用中,传送带多数为绿色;(5)红外光:属于不可见光之一,透过力强,对于塑料穿透性好,可以将封装好的金属电路等内部元件显示出来,在此种应用场景下,效果和 X 射线一样好,且对于人体无伤害;(6)紫外光:属于不可见光之一,波长较短,且穿透力强,主要应用于证件检测,触摸屏ITO 检测,点胶溢胶检测,金属表面划痕检测等;(7)X-ray 激光:波长短,穿透性好,可以用于透视检测、轮毂划痕及裂纹检测等;可见光的三原色光的三原色包括R 、G 、B (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生活中以及工业视觉中不同颜色的光均可以通过以上三种光进行合成;如下:红 + 绿 = 黄红 + 蓝 = 青红 + 绿 + 蓝 = 白且红、绿、蓝三种颜色均不能被再次分解,适用这三种颜色基本可以形成所有的颜色;如下示例图像所示的加色规律:根据光的颜色以及光的冷暖,可以将不同颜色形成一个色环,如下图所示,相邻的颜色是相似色,相对颜色是相对色;机器视觉系统中光源的作用1.强化特征,弱化背景2.突出测量特征3.提高图像信息4.简化算法5.减低系统设计的复杂度6.提高系统的检查精度、速度03. 机器视觉光源3.1 环形光源机器视觉光源工业照明检测LED光源环形光源产品描述环形光源采用高柔性基板材质,独特的制作方法,可以任意角度弯曲,以构成具有最佳外径、内径和照射角度的照明系统。
.机器视觉LED光源照明技术说明一、机器视觉光源照明技术的几个要素1、方向:选择不同的光源,控制和调节照射到物体上的入射光的方向是机器视觉系统设计的最基本的参数。
它取决于光源的类型和相对于物体放置的位置。
1)直射光:入射光基本上来自一个方向,射角小,它能投射出物体阴影;2)散射光:入射光来自多个方向,甚至于所有的方向,它不会投射出明显的阴影。
2、光谱:光是由单一的或多种成份的光谱组成的,例如日光的光谱就是由从红外到紫外的所有光谱组成的,人眼能感觉的光谱范围在380nm至780nm之间,即从红色780nm到紫色380nm光的颜色,取决于光源所产生的光的类型,以及覆盖在光源或摄像机镜头上的光学滤色镜。
3、偏振性:(Polarization )又称极化光,是光波的一种特性,光在传播时和电磁波一样是震荡的,一般的光波的震荡方向是不定的,而极化光的震荡方向处在一个确定的平面上,例如线性极化光的振荡轴与传播方向垂直。
光波的这种定向性,在镜面式的反射光中保留了这种偏振性,而漫散式的反射光则丢失了。
这样就可以使用光线的偏振性使镜面眩光掠过摄像机镜头,来消除镜面反射光的影响。
强度:光照的强度会影响摄像机的曝光,光线不足则意味着低对比度,就要加大放大倍数,就可能同时将噪音放大,也可能会使镜头的光圈加大,但景深减小了,增加了散热的可能?反过来,强度过大会浪费能量,并带来散热的问题。
均匀性:在所有的机器视觉应用中,都会要求均匀的光照,因为所有的光源随着距离的增加和照射角的偏离,其照射强度减小,所以在对大面积物体照明时,会带来较大的问题,有时只能做到视场的中心位置保持均匀。
二、影响机器视觉照明的几个特性1、反射特性:从物体反射入射光的性能,有二种很不同的反射特性。
1)、镜面式反射: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式反射有时用途很大,有时又可能产生极强的眩耀。
在大多数情况应避免镜面反射。
2)、漫散:照射到物体上的光从各个方向漫散出去。
机器视觉系统之光源的分类
■迎下戴光源
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图像的获取、图像的处理和分析、输出或显示。
而图像的获取是机器视觉的核心,图像的获取系统则是由光源、镜头、相机三部分组成。
光源的选取与打光合理与否可直接影响至少30%的成像质量。
所以光源是机器视觉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作用
通过适当的光源照明设计,使图像中的目标信息与背景信息得到最佳分离,可以大大降低图像处理算法分割、识别的难度,同时提高系统的定位、测量精度,使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性能得到提高。
反之,如果光源设计不当,会导致在图像处理算法设计和成像系统设计中事倍功半。
因此,光源及光学系统设计的成败是决定系统成败的首要因素。
照亮目标,提高目标亮度;
突出测量特征,简化图像处理算法;
克服环境光的干扰,保证图像的稳定性,提高图像信噪比;
提高视觉系统的定位、测量、识别精度,以及系统的运行速度;
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度,形成最有利于图像处理的成像效果;
分类
1、环形光源
环形光源提供不同照射角度、不同颜色组合,更能突出物体的三维信息;高密度LED阵列,高亮度;多种紧凑设计,节省安装空间;解决对角照射阴影问题;可选配漫射板导光,光线均匀扩散。
应用领域:PCB基板检测,IC元件检测,显微镜照明,液晶校正,塑胶容器检测,集成电路印字检查2、背光源
用高密度LED阵列面提供高强度背光照明,能突出物体的外形轮廓特征,尤其适合作为
显微镜的载物台。
红白两用背光源、红蓝多用背光源,能调配出不同颜色,满足不同被测。
机器视觉光源选型的三大技巧
1.明确应用场景:明确机器视觉应用场景,根据实际现场照明状况,把握被测件材质、颜色等特性,以此为基础,挑选出适宜的光源。
2.结合光源特性:了解常见光源特性,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例如
颜色要求、色差要求、光强需求等,结合自己的需求,来决定最终的
光源类型及数量。
3.尝试实现搭配:可以尝试多种光源搭配实现一定的目的,再结
合多光源搭配时应注意的事项,例如光源之间的互补有助于提高图像
质量,把握照明均匀程度。
基本参数镜头的主要参数有焦距、分辨率、工作距离、景深、视野范围、畸变量等。
分辨率:指在像面处镜头在单位毫米内能够分辨的黑白相间的条纹对数,受镜头结构、材质、加工精度等因素的影响。
下图的分辨率为1/2d,其中,d为线宽。
分辨率的单位为lp/mm(线对/毫米)。
镜头和相机的分辨率影响最终成像的质量。
工作距离:一般指镜头前端到被测物体的距离,小于最小工作距离、大于最大工作距离的系统一般不能清晰成像。
景深:以镜头最佳聚焦时的工作距离为中心,前后存在一个范围,在此范围内镜头都可以清晰成像。
景深受焦距和光圈的影响: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的范围就越大,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视野范围:图像采集设备所能够覆盖的范围,即和靶面上的图像所对应的物平面的尺寸。
焦距:镜头焦距与凸透镜的焦距概念略有不同,因为镜头是多个凸透镜组合而成的。
焦距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大类。
畸变量:因凸透镜的固有特性造成的成像失真,无法完全消除。
畸变像差只影响成像的几何形状,而不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选用原则在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主要作用是将成像目标在图像传感器的光敏面上。
镜头的质量直影响到机器视觉系统的整体性能,合理地选择和安装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镜头接口常用的镜头接口类型有C口、CS口、F口等,在选用镜头时要首先确定镜头的接口类型。
第二步确定焦距焦距是相机最主要的参数之一,一般先考虑焦距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根据系统的整体尺寸和工作距离,结合靶面尺寸和待测范围的比值可以计算出镜头的焦距。
第三步确定靶面尺寸镜头的靶面尺寸要大于相机的靶面尺寸,否则进光量可能会导致图像信息的缺损。
第四步根据项目需求,综合考虑分辨率、畸变、景深等参数,根据光照环境确定光圈。
机器视觉硬件中的光源光源选用1.形状自由度高,可以组合成各种形状、尺寸,能够自由调整照射角度,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定制;2.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颜色,并可以随时调整亮度;3.光源散热性好,光亮度稳定,使用寿命长,可连续使用约数万小时;4.反应快捷,可在极短时间内达到最大亮度;5.运行成本低,性价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