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池塘养殖罗氏沼虾“倒藻事件”的安全应对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中后期,随着水温升高、
投饵量增加,易造成水体有机物和氮、磷无机物
含量日益丰富,从而使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藻类、
微生物和浮游动物。此时,遇到强降雨或者连续
阴雨天气时容易引发倒藻现象,进而导致水质恶
化、水体缺氧,如果应对不当会诱发罗氏沼虾大
量死亡。我们针对一起倒藻事件的安全应对措施
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广大罗氏沼虾
养殖户在处理“倒藻”时提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养殖池塘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蓝天农业园内,
面积均为5.5亩,深度2.0米,呈长方形,底质为
泥砂土,自配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另配备0.75
千瓦变频叶轮式增氧机3台。放养的罗氏沼虾体长
为0.8~1.0厘米,且放养密度为25000~
30000尾/亩。
二、倒藻事件判断
2017年8月26日夜晚,4小时的强降雨诱发了
倒藻事件的发生。8月26日白天观察水色为黄绿
色、透明度20厘米左右,池塘下风口水体中含有
棕褐色的丝状物且伴随有许多独立的泡沫(怀疑是
死藻);8月27日巡塘发现水浑浊(降雨冲刷塘坡导
致)无绿色;8月28日水色较清,透明度为45~
55厘米,下午仔细观察有淡淡的绿色。从8月
27日开始,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均有不同程
度的升高,尤其亚硝酸盐浓度从0.05毫克/升迅速
升高至1.0毫克/升。综合以上情况,判断池塘发
生倒藻事件。
三、应对措施
8月27日晴天,上午10点全塘泼洒“解毒净
水宝”进行解毒。倒藻期间,白天11:00-15:
00轮流开启两台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降低
亚硝酸盐对沼虾的毒性作用。夜晚提前打开增氧机,防止缺氧现象发生。
8月28日上午排出10厘米底层水至鲢鳙鱼养
殖池塘内,另外注入等量藻相丰富的水源(旁边已
消毒的沼虾养殖池塘水);8月29日晴天,上午
10:00,全塘泼洒“氨基酸肥水膏”3升,同时打
开增氧机。结合每天观察水色发现:水色逐渐变
绿但效果不太理想,于是相同的肥水操作于9月
1日、2日又进行一次,之后观察发现水色转绿速
度明显加快。8月29日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至
0.8毫克/升,且至9月1日期间4天内,一直维持
在0.8毫克/升,因此决定于9月2日开始,每天下
午减料500克/亩,直至亚硝酸盐降低为止。
通过采取以上应对措施,结合每天水质监测
发现:水体亚硝酸盐浓度于9月3日、4日达到最
大值1.0毫克/升,之后开始逐渐降低,于9月8日
降低至0.2毫克/升,并且截至养殖结束(9月28日
开始抓虾),水体亚硝酸盐浓度未超过0.4毫
克/升。
四、建议
1.养殖过程中,当发现水体藻相较浓且发现
有死藻现象出现时,如池塘下风口水体中含有棕
褐色的丝状物且伴随有许多独立的泡沫,此时应
立即选择在晴天上午,用适量生石灰全塘泼洒去
除部分藻类和对水体消毒。
2.当发生倒藻现象时,应先对水体进行解
毒,防止藻类死亡过程释放的毒性物质对罗氏沼
虾造成危害。藻类的大量死亡,会导致水体中的
离子铵不能被藻类大量吸收利用,而是通过亚硝
化细菌的氧化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导致水体亚硝
酸盐浓度升高。此时进行大换水,虽然可以取得
显著效果,但亚硝酸盐浓度短时间内会再次升
高,因此应该进行肥水工作,提高池塘水体中藻
类丰度,减少亚硝酸盐的来源再结合换掉少量底
层水(10厘米)、解毒和底改等工作,使亚硝酸盐
浓度在7~9天内降至小于0.2毫克/升,且稳定不
易反复。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程海华
张宇飞郭建林陈雪峰
邮编313001
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立健全养殖管理制度,完善病害预防措施,将病
害损失降到最低。
浙江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油九菊
殷小龙李伟业柳敏海傅荣兵
邮编316000
通讯作者
傅荣兵
2018.3栏目编辑周燕侠实例防治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