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15
一,1、ERP,全称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1)原理:ERP是一种主要面向制造行业进行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ERP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软件。
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
(2)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七十年代闭环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
被设计并用于制造业库存管理信息处理的系统,它解决了如何实现制造业库存管理目标——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数量得到所需的物料这一难题。
缺陷:其主要是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
因此,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的日期有可能因设备和工时的不足而没有能力生产,或者因原料的不足而无法生产。
同时,它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
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MRP系统在七十年代发展为闭环MRP系统。
闭环MRP 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也全部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第二阶段:八十年代的MRPII,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
它是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生产经营管理计划体系,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的管理模式。
由于企业管理不仅涉及到物流,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为制造资源计划第三阶段: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2、发展形势:1、管理思想先进性与适应性。
2、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协同性。
3、系统功能的可拓展性。
3、ERP的资金流,指用户确认购买或者卖出商品后,资金转在双方ERP系统的流转。
ERP的业务流:货物实体和所有权在ERP系统中的流转。
源计划系统是一个建立在资讯技术基础上的系统化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主要宗旨其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所以,ERP首先是一个软件,同时是一个管理工具。
它是I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体,也就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借助电脑,来达成企业的管理目标。
编辑本段ERP的重要性1、实用性ERP系统实际应用中更重要的是应该体现其“管理工具”的本质。
2、整合性ERP最大特色便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整合,比传统单一的系统更具功能性。
3、弹性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使系统本身可因应企业需要新增模块来支持并整合,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
4、集中的数据储存将原先分散企业各角落的数据整合起来,使数据得以一致性,并提升其精确性。
5、便利性在整合的环境下,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透过系统将可在企业任一地方取得与应用。
6、提升管理绩效ERP系统将使部分间横向的联系有效且紧密,使得管理绩效提升。
7、增进组织互动关系透过ERP系统配合选软件网在线试用以及供应4500万家中小企业了解管理模式,使企业与原物料供货商之间紧密结合,增加其市场变动的能力。
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则使企业充分掌握市场需要取向的动脉,两者皆有助于促进企业与上下游的互动发展关系。
8、实时性与动态管理ERP是整个企业信息的整合管理,重在整体性,而整体性的关键就体现在“实时和动态管理”上,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调的就是不同部门的“实时动态配合”,现实工作中的管理问题,也是部门协调与岗位配合的问题,因此缺乏“实时动态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的ERP管理,就是空谈。
9、信息化与信息全面性及时性ERP管理的关键是“现实工作信息化”,即把现实中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表现,因为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现实事务达到一定的繁杂程度后,人就会在所难免的出错,将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信息化,就能形成ERP管理的信息化体系,才能拥有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工具。
一、ERP系统基本介绍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和管理系统三个层次来看:ERP分别代表不同的层次,包含不同的内容。
从管理思想角度,ERP是在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从软件产品的角度看,ERP是综合应用了B/C/S 体系、大型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成果,面向企业信息化(或数字化)管理的软件产品。
从管理系统的角度,ERP是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制造资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中的企业资源包括企业的“三流”资源,及物流资源、资金流资源和信息流资源。
ERP实质上就是对这“三流”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ERP理论与系统是从MRP-Ⅱ发展而来的,它除了继承了MRP-Ⅱ的基本思想(制造、供销及财务)外,还大大地扩展了管理的模块,扩大了管理的范围,更加灵活或“柔性”地开展业务活动,实时地响应市场需求。
综合来看,ERP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制造标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管理、及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应收账管理、应付账管理、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分销资源管理、设备管理、工作流管理、系统管理。
二、ERP系统的主要功能ERP主要包括了以下功能模块(或子系统):生产预测,销售计划,经营计划(生产计划大纲)、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
车间作业计划、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ERP的有关扩展应用模块:如客户关系管理、分销资源管理、供应管理等。
ERP系统介绍
内容索引
●ERP系统的提出
●ERP系统的发展历程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ERP系统的主要功能
●ERP系统的成功应用条件●ERP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
●南高齿ERP系统应用方案
一. ERP系统的提出
ERP系统的提出
●90年代初由美国IT分析公司Gartner Group提出
●根据IT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提出今后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的变革
●ERP即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二. ERP系统的发展历程’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全社会供应链资源
三.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企业供应链
三.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三.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ERP支撑供应链管理
四. ERP系统的主要功能总帐凭证报表
总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