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模型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20
1 三角形全等模型巩固
三角形全等--------角平分线模型(角平分线做两边垂直、作与角平分线垂直的线段、截长补短、作平行线)
图1 (角平分线做两边垂直) 图2(作与角平分线垂直的线段)
图3 截长补短 图4截长补短
图5作平行线得到等腰三角形(△OEF为等腰三角形)
2
1、 如图,D、E、F分别是△ABC的三边上的点,CE=BF,且△DCE的面积与△DBF的面积相等,求证:AD平分∠BAC。
2、如图9所示,在△ABC中,BC边的垂直平分线DF交△BAC的外角平分线AD于点D,F为垂足,DE⊥AB于E,并且AB>AC。求证:BE-AC=AE。
BCADEFFEDCBA图9 3
3、AD是ABC的角平分线,BEAD交AD的延长线于E,EFAC∥交AB于F.
求证:AFFB.
4、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D平分BAC,E、F分别在BD、AD上.DECD,EFAC. 求证:EF∥AB (角平分线模型+倍长中线模型)
D
E CF
BAFACDEB 4
5、已知:在△ABC中,B的平分线和外角ACM的平分线相交于,,DDFBC交AC于,,EABF交于求证:EFBFCE
5
三角形全等———垂直模型
图1 直角都在腰内 图2 直角都在腰内
结论:△ABD全等三角形AOA
DO=DB-CO
结论:△ABE全等△BCD,EC=AB-DC
图3直角都在腰内
图4 两直角在腰外 图5 两直角在腰外 6 结论:△BDC全等△ACO,AO+BD=DO
模型特点:含有等腰直角三角形,三个直角,垂直模型又分为腰在内,腰在外的情况
如图1和图2,三个直角在两等边内侧,AB=AC。A点过Y轴,两端点作Y轴垂线。得到△AOC全等△ABD。
如图3,三个直角在两等边内侧,等腰的两个端点,其中一个端点作第三条边的垂线,另外一条边作直角边的垂线。,得到△ABE全等△BCD
如图4和图5,2个直角在两等边外侧,等腰的两端点分别作X轴的垂线,可得到△AOB全等△BCD
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AD∥BC,AB=AC,E是AB的中点,
CE⊥BD.
①求证:BE=AD ;
②求证:AC是线段ED的垂直平分线;
③△BCD是等腰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90 7
7、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D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AD的垂线,交AB于点E,交AD于点F,求证∠ADC=∠BDE。
8
三角形全等---倍长中线模型
【基础知识】
三角形一边的中线(与中点有关的线段),或中点,通常考虑倍长中线或类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该中线延长一倍,证明三角形全等,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要思路: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在△ABC中 AD是BC边中线
延长AD到E, 使DE=AD,连接BE ,得到△ACD全等△EBD
作CF⊥AD于F, 作BE⊥AD的延长线于E 连接BE,得到△CFD全等△BED DABCEDABCFEDCBA 9
延长MD到N, 使DN=MD,连接CD,得到△BMD全等△CND
8、如图,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
(1)按要求作图:延长AD到点E,使DE=AD;连接BE.
(2)求证:△ACD≌△EBD.
(3)求证:AB+AC >2AD.
(4)若AB=5,AC=3,求AD的取值范围.
NDCBAMDCBA 10 9、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E是AD上一点,BE=AC,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
求证:∠AEF=∠EAF.
10、.如图,在△ABC中,AD交BC于点D,点E是BC的中点,EF∥AD交CA的延长线于点F,交AB于点G,BG=CF.
求证:AD为△ABC的角平分线.
FEDCBAGFEDCBA 11
三角形全等————手拉手模型
模型特点:1、有公共的顶点
2、公共的顶点引出两个等角的等腰三角形
3、两个等腰三角形的端点互相连接
4、(左手拉左手,右手拉右手)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结论1:拉手线和顶点围成的三角形全等
结论2:拉手线所围成的角(其中一个角)等于顶角
结论3:拉手线所围成的角的被拉手线的交点和顶点所连接的线段平分
12
11、如图,点C为线段BD上一点,,ABCCDE△△都是等边三角形,AD与CE交于点,FBE与AC相交于点G.
(1)求证:≌ACDBCE;
(2)求证:ACFBCG≌
(3) 求证GF平行BD
13
12、如图,△ABD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BC<105°,AE与DC交于点F.
(1)求证:AE=DC;
(2)求∠BFE的度数;
(3)若AF=9.17cm,BF=1.53cm,CF=7.53cm,求CD.
14
三角形全等-------半角模型
图1 图2
模型特点:等腰的直角,内嵌一个45°的角(或者等腰的顶角,内嵌一个顶角一半的角)。并且腰的两个端点角互补。
通过旋转三角形构造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
如上图1,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MAN=45°,旋转三角形三角形ADN得到三角形ABF,从而得到△AFM全等△ADM。或者旋转△ABM得到△ADE,从而得到△AMN全等△AEN。
如上图2,四边形ABCD为不规则的四边形,知道AE=AD,∠EAF=12∠BAE,旋转△BAE得到△AB”D,可以得到△AEF全等△A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