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安全科学使用农药
- 格式:pptx
- 大小:847.53 KB
- 文档页数:42
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要点
一、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在选择农药时,应优先选择具有低毒、低残留特性的农药。
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以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二、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不可随意超量使用。
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操作。
不可随意超量使用,以免增加对环境和农作物的负面影响。
三、施药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
在进行农药施用前,应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
建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保护施药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四、掌握好施药时机,避开风雨天气和高温时段。
在选择施药时机时,应避开风雨天气和高温时段。
因为这些天气条件可能会影响农药的效果,并增加对环境和农作物的影响。
五、重视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安全上市。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应重视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在农产品上市前,确保农药残留量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农产品安全上市。
六、避免滥用农药,注重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滥用农药。
注重采取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以减少对环境和农作物的负面影响。
七、施药后及时清理现场,防止残留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在施药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
将用完的农药包装物、剩余的农药等妥善处理,防止残留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的使用应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科学使用农药,既能降低病虫草鼠的危害,不污染环境,又能增产增效。
1.对症下药首先要了解田间发生的是病害还是虫害,是哪种病哪种虫。
购买农药时应详细询问药剂的防治对象、使用浓度和方法,或认真阅读药剂瓶上的说明,弄清楚用途和使用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2.按防治指标用药病虫害不达到防治指标,不必用药剂防治。
因为每种害虫要到一定的密度(即防治指标)才有必要用药剂防治。
如麦蚜防治指标,拔节前200头/百茎;扬花期800头/百穗~1000头/百穗,否则用药得不偿失。
3.轮换使用农药防治一种病虫害,每个农户可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农药,进行轮换交替使用。
这次治虫用有机磷农药,下次可换用有机氯类,以缓解其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4.按照推荐剂量用药配药时切不可随意加大用药浓度,也不能仅用瓶盖进行估计。
要按农药配置标准进行准确配比。
5.合理复配混用农药科学合理的复配混用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农药制剂的作用,但不能盲目地搞“二合一”、“三合一”,复配混用应掌握:一是混合后不发生不良的物理化学变化,对遇碱性物质分解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配;二是混合后对作物无不良影响;三是混配后不能降低药效;四是最好现混现用,不能乱混乱用。
6.谨慎使用高剧毒农药使用高剧毒农药时,一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执行。
3911、呋喃丹等高剧毒农药,不得用蔬菜、瓜果、中药材等。
在其他作物上使用,也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用法执行。
严禁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以免造成人畜中毒,污染水体。
7.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了避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确保人体健康,要根据《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山西长治市农业局杨帆苏茂盛ZH O N GZ H IYE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农民文摘年第5期。
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在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化学防治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滥用农药有许多副作用,必须科学使用农药,做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要做到合理使用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症用药农药的种类很多,每一种农药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
只有准确地掌握防治对象,才能做到对症用药。
(2)适时用药病虫诊断清楚了,还有一个防治时机问题,只有搞好病虫测报,才能准确地掌握病虫发生动态,确定防治适期。
如防治果树食心虫必须掌握成虫羽化上树产卵,幼虫孵化蛀果前,防治早了成虫还未羽化上树不起作用;防治迟了幼虫已钻进果子里,防治成了马后炮。
(3)科学用药防治一种病或一种虫的药剂种类有多种,选用什么药,不用什么药,要本着经济、有效和供应方便加以选择。
要采用常用浓度,不要擅自随便提高浓度。
配制农药要经过计算,在定量水中加药,要用称量或量筒量,不能用药瓶盖冒兑。
浓度高了发生药害,浓度低了防治不住病虫。
树上喷药要先喷上部后喷下部,先内膛后外围。
防治果实病虫害,喷药要集中到果实上,防治叶部病虫要把药喷到叶片上,要注意喷到叶背面。
把药喷均匀周到,不要喷得过多,流到地上。
(4)混合用药在果树生产中,在同一个时期往往有几种害虫和几种病害同时发生,须将两种以上农药混合使用。
混合使用农药,能兼治几种病虫,节省了劳力,抓住了时机,提高了防治效果。
但要注意,不是任何两种农药都可混合,一定要做到农药混合不失效,不破坏固有的理化性质,不造成药害。
现在生产的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硫杀菌剂多是酸性,遇到碱性农药容易发生碱分解,不宜混合使用。
这些药一般不要和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混合使用。
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虽都是碱性,二者混合立即产生黑褐色的硫化铜沉淀,用到植物上会发生药害,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均遭破坏,不能混合。
(5)轮换用药一种农药长期使用,病虫对农药往往产生抗药性。
克服抗药性的重要方法是轮换用药。
不要在一个果园里连续多年使用一两种农药,在一年里可轮换使用几种农药,不要随便提高或降低农药的浓度。
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药的使用成为农民推动农作物生长和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重要手段。
然而,不正确或过度使用农药可能会给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农药的安全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施药。
合理施药是指在病虫害的发生高峰期和病虫害危害程度超过经济损失点时进行农药喷洒,避免无效或过度使用农药。
为了减少施药频次,可以选择具有长效性的农药,根据土壤和作物的特点合理选择农药种类,避免主要因素耐药性的发生。
2.喷洒技术。
农药喷洒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提高农药利用率。
首先,选择适当的喷洒设备,如背负式喷雾器、高位喷雾器等,根据作物和农田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喷雾器。
其次,根据农作物的高度和叶片的分布情况,调整喷洒器的喷洒高度和角度,确保农药能够均匀喷洒到作物的茎叶上。
另外,精确测量农药的用量,并按照推荐标准准确调整农药溶液的浓度,避免浪费和过量使用。
3.防护措施。
在使用农药时,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确保施药人员的安全。
农民应该配备防护服和面罩,戴上手套和防护镜,避免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农药。
在喷洒农药时,禁止吃喝和抽烟,并在喷洒结束后彻底清洗身体和衣物。
4.农药残留监测。
在农药施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监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药残留监测可以通过采集样品,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来进行,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只有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农产品才能出售和使用。
5.农药包装和储存。
农药的包装和储存也是农药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
首先,农药包装应该完好无漏,避免农药外泄和污染环境。
其次,农药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和安全的储存室内,远离火源和明火。
农药和其他物品应该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和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是保障农民生产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施药、喷洒技术、防护措施、农药残留监测和农药包装储存,可以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为了充分发挥农药控害保产的积极作用,避免或降低农药的负面影响,必须科学安全使用农药;下面将农药科学安全使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总结如下;一、合理选药要“五看”;一看对象;市场上农药品种繁多,农药质量参差不齐,防治对象也有很大差异;要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农药,做到对症用药,避免盲目用药;尽可能选择对天敌杀伤作用小的农药品种;如:咬食叶片的害虫可选用胃毒作用强的药剂,像菜青虫就可选用敌敌畏等具有胃毒作用的药剂;吮吸植物汁液的害虫宜选用内吸性药剂,像蚜虫、飞虱、叶蝉可选用吡虫啉等内吸性药剂;二看药种;购买农药要根据需要防治的病虫害种类、主治什么和兼治什么来确定农药品种;优先选用安全、高效、经济的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特别是生物农药,逐渐淘汰高毒、高残留的广谱性农药,坚决不用国家明令禁止农药;三看包装;购买和使用农药,要认真识别农药的标签和说明,凡是合格的商品农药,在标签和说明书都标明农药品名、有效成分、注册商标、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并有三证号农药登记证号、生产批准证号和产品标准号,而且附有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凡是“三证”不全和没有“三证”的农药不要购买;此外还有仔细检查农药的外包装,凡是标签和说明书识别不清或无正规标签的农药不要购买;除卫生农药外,农药标签下方都有一条与底边平行的、不褪色的特征颜色标志带,以表示不同类别的农药;除草剂为绿色;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软体动物剂为红色;杀菌剂和杀线虫剂为黑色;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深黄色;杀鼠剂为蓝色;四看外观;如果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有结块现象;水剂有浑浊现象;乳油不透明;颗粒剂中粉末过多等,以上农药属失效农药或劣质农药不要购买;此外,选购农药要注意农药的一药多名或一名多药,不要买错;五看剂型;农药的常见剂型种类有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水分散剂和烟剂等,应优先选用水乳剂、微乳剂、水溶性粒剂等环保剂型产品;二、安全配药把“两关”;一是用准药量关;根据植保部门要求或按农药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使用,准确称取药量和兑水量,不随意混配农药,或任意加大用药量;二是采用“二次法”稀释关;先用少量水将农药稀释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拌土、沙等撒施的农药.应先用少量稀释载体细土、细沙、固体肥料等,将农药制剂均匀稀释成“母粉”,然后再稀释至所需要的用量;三、科学用药抓“六点”;1、适期用药;施药要避开敏感作物和作物的敏感期,以防止产生药害;要根据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和药剂的不同特性,选择最佳时期施药;既不能单纯强调“治早、治小”,也不能错过有利时期;特别是除草剂,既要看草情又要看苗情,如芽前除草剂绝不能芽后用;杀菌剂一般在发病初期施用,杀虫剂一般在卵孵盛期或低龄幼虫期施用;2、对症施药;首先要准确识别病虫害的种类,确定重点防治对象,并根据发生期、发生程度选好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防治病害,要在病害发生前喷洒防护剂,病害发生后,则要喷洒治疗剂;防治病害要掌握先保护后治疗的原则,抓住最佳施药时机,并连续用药几次才能达到好的效果;3、合理用药;在保证防治效果的情况,不要盲目提高药量、浓度和施药次数;有些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习惯增加用药量和使用次数,认为这样才保险、才放心;一味加大用药量极易使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严重时还会发生药害,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应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尽量使用低浓度药品进行防治,防治次数要根据药剂的残效期和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来定,防止定期普遍施药,防止配药时不称不量,随手倒药的不合理做法;4、适法施药;在田间施药时,要细致周到,讲究质量;根据病虫在作物上危害的部位,把农药用在要害处;不同的农药剂型,应采用不同的施药方法;一般说来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剂等以喷雾为主;颗粒剂以撒施或深层施药为主;粉剂以撒毒土为主;内吸性强的药剂,可采用喷雾、泼浇、撒毒土法等;触杀性药剂以喷雾为主;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也应采取不同的施药方法,以达到最高防效为目的;根据病害的发生部位、害虫的活动规律以及不同的农药剂型,选择不同的施药方法和施药时间,为害上部叶片的病虫,以喷雾为主,钻蛀性或为害作物基部的害虫,以撒毒土法或泼浇为主;凡夜出为害的害虫,以傍晚施药效果较好;此外,还应当注意喷药质量,如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时,必须均匀喷施足够的药液以形成封闭膜,否则药液只呈点状分布,达不到封闭除草的效果;在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时也必须做到施药均匀,使药液均匀分布在叶面、叶背或茎基部,否则,就地形成新的虫源和菌源,导致危害再次发生;5、合理轮换和混用农药;实践证明,同一地方长期连续使用单一的农药品种,容易使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特别是一些菊酯类杀虫剂和内吸性杀菌剂,连续使用数年,防治效果大幅降低;而如果轮换使用性能相似而不同品种的农药,就会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农药的合理混用不但可以提高防效,而且还可扩大防治对象,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但不能盲目混用;否则,不仅造成浪费,还会降低药效,甚至引起人畜中毒等不良后果;混用时,必须注意:一是遇碱性物质分解、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肥料或碱性物质混用;一旦混用就会使这类农药很快分解失效;二是混合后会产生化学反应,以致引起植物药害的农药和肥料,不能相互混用;三是混合后出现乳剂破坏现象的农药剂型或肥料,不能相互混用;四是混合后产生絮结或大量沉淀的农药剂型,不能相互混用;此外,植物油助剂和有机硅助剂具有展透性、粘附性,适当选用可有效提高药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6、选对药械;综合考虑防治对象、防治场所、作物种类和生长情况、农药剂型、防治方法、防治规模选择合适的施药器械;我国农药喷雾器械种类很多,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经质检部门检测合格的药械;注意产品的使用维护,避免跑、冒、滴、漏,并定期更换磨损的喷头;比较常见的喷头有两种,一种是扇形喷头,喷雾面呈扇状平面,雾滴较大,飘移较少,适合于喷洒除草剂;另一种是空心圆锥形喷头,这种喷头雾滴较细,容易飘移,雾滴可以从更多方向接触叶子,适合于叶面喷施杀虫剂,不适合喷洒除草剂;如用此种喷头喷洒除草剂,极易产生飘移药害;施药器械不能混用,一般情况下,喷施杀虫剂、杀菌剂的喷雾器在三次清洗后可再次喷施其它杀虫剂、杀菌剂,但喷施除草剂的喷雾器要专用,不能用于喷施其它种类的农药;三、安全防护“六注意”1、合理选择施药人员;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植保专业化防治培训,具备一定的植保知识;年老体弱人员、儿童及孕期、哺乳期妇女均不能施药;2、科学使用施药器械;施药前要检查施药器械是否完好,施药时喷雾器中的药液不要装得太满,以免药液溢漏,污染皮肤和防护衣物;施药场所应备有足够的水、清洗剂、急救药箱、修理工具等;3、施药人员装备要齐全;施药人员要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止农药进入眼睛、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4、注意施药安全;下雨、大风、高温天气或下雨前、有露水时不要施药,高温季节下午4时后温度下降时施药;要始终处于上风位置施药,不要逆风施药;施药期间不得进食、饮水、吸烟;遇喷头堵塞,不要用嘴去吹,应用牙签、草杆或水来疏通;施药后及时更换衣服,清洗身体;5、普及急救常识;要掌握中毒急救知识;如农药溅人眼睛内或皮肤上,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脱掉受污染衣服,携农药标签到医院就诊;6、正确清洗药械;施药器械每次用后要洗净;不要在河流、小溪、井边冲洗,以免污染水源;农药废弃包装物应严禁作为它用,也不能乱丢,要集中存放,妥善处理;药械使用后,要反复多次使用清洁剂清洗,并用清洁剂和清水反复清洗药管;四、遵守安全间隔期;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农药安全使用中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采收时所需要间隔的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日期天数;在实际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产品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稍长;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不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同,使用时应按农药标签规定执行;。
农业安全科学用药范文
农业安全科学用药是指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循科学、安全、环保的原则,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不受影响。
以下是一些农业安全科学用药的要点:
1.选择合适的农药:在选择农药时,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病虫害种类等因素进行选择,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2.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农药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配比和混合使用,避免产生化学反应或药害。
3.注意安全防护: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如穿戴防护服、戴手套、口罩等。
同时,要避免在高温、高湿、大风等不良天气条件下使用农药。
4.合理轮作和施肥:为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和生长质量,要合理轮作和施肥,避免连续种植同一种农作物或过度施肥。
5.加强田间管理:在种植农作物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及时除草、排水、修剪等,保持田间的良好生长环境。
6.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和规定,如农药残留标准、禁用农药等。
同时,要
注意环保和生态保护,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农业安全科学用药是保障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循科学、安全、环保的原则,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不受影响。
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方案水稻主要害虫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水稻螟虫。
不同时期要针对不同的主要害虫进行防治。
水稻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有:(1)明确当地水稻不同生育期的主要害虫;(2)创造不利于害虫滋生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的力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3)向稻田生态系引入生防物及其产物;(4)培育选用抗虫耐害的优质高产良种;(5)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一)稻飞虱:稻飞虱是近年来连续严重爆发的水稻害虫,随着杂交稻面积的扩大以及稻飞虱的迁飞危害,防治需采用“狠治一代,控制二代”的策略,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
穗前治虫保苗,压低虫口基数,防后期上穗为害的防治策略。
1.农业防治措施: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重抓田间管理,消灭越冬虫源,适当提早栽培节令栽插,避开稻飞虱危害代的高峰期,水稻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选育抗虫品种,合理密植,规范化栽培。
可采用旱育稀植、抛秧、水直播等方式改善田间小气候,使水稻提早分蘖,在稻飞虱混发高峰前水稻分蘖结束,从而可减轻危害;同时控制氮肥,增施磷肥、硅钙肥,巧施追肥,使水稻早生快发,加快分蘖,增加株体硬度以避开稻飞虱的趋嫩性而减轻其危害;通过合理灌溉,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苗够晒田、深水孕穗、湿润灌浆”,促使水稻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
2.生物防治措施:调控稻田块周围的小生态环境,在田埂上撒施可引诱稻飞虱天敌的有益杂草,增加天敌的数量,充分发挥天敌对稻飞虱的控害作用。
3.化学防治措施:撒种时稻谷用5%锐劲特悬浮剂加水拌种预防稻飞虱的发生。
大田防治,在水稻分蘖期加强测报及田间调查,监测稻飞虱的发生情况,在主害代的低龄若虫盛期,以1%灭虫清(阿维菌素)悬浮剂(40—50)ml/亩喷雾防治,在田间虫量达到百丛稻株虫口>1000头时开始选用吡虫啉、阿克泰、艾美乐、速灭威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例如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亩兑水37.5kg喷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农业生产中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从事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农药安全科学使用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科学合理,规范操作;3. 依法依规,严格监管。
第二章农药经营与管理第四条农药经营单位必须具备合法的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规定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
第五条农药经营单位应建立农药进货、销售、库存、运输等管理制度,确保农药质量安全。
第六条农药经营单位不得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失效、无生产批号的农药。
第七条农药经营单位应设立农药专用仓库,确保农药储存环境符合规定要求。
第八条农药经营单位应建立农药销售记录,详细记录农药的品种、数量、购买者信息等。
第三章农药使用与监管第九条农药使用者应具备农药使用常识,掌握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第十条农药使用者应按照农药标签上的使用说明,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农药。
第十一条农药使用者不得在禁用农药、禁用农药成分、禁用农药制剂的作物上使用农药。
第十二条农药使用者应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施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
第十三条农药使用者应建立农药使用档案,详细记录农药的品种、数量、使用时间、地点、方法等信息。
第十四条农药使用者应妥善保管农药,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第十五条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药使用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药使用者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章农药监管与处罚第十六条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当地农业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应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农药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农药,避免使用假冒伪劣的农药。
同时要根据作物、防治对象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农药。
2、农药储存:农药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同时要确保储存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漏和污染。
3、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的配比浓度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注意使用合适的工具和防护措施,避免农药接触皮肤、眼睛等敏感部位。
在施药过程中,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施药并就医。
4、环境安全: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农药对水源、土壤等造成污染。
在施药过程中,要避免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
5、废弃物处理:对于用完的农药瓶、包装物等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避免随意丢弃和污染环境。
6、培训和学习: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农药安全使用水平。
同时要关注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要求和标准。
7、监测与评估: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对农药的效果、残留量等进行监测与评估。
如果发现施药效果不佳或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调整。
农药科学使用的基本原则
1.合理使用农药。
使用农药应当按照实际需要,合理计量和调配,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使用。
2.选择合适的农药。
应根据作物、病虫害情况等综合因素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剂型和规格。
3.保证农药质量。
农药必须经过注册和审批,农药经销商和使用者应当购买合法和标准的农药,保证农药的质量和效果。
4.注意安全。
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使用安全,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保护好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5.防范环境污染。
使用农药时应注意环境污染的防范,避免农药通过水、土壤和空气等途径对环境造成污染。
6.正确使用剂量。
农药使用剂量应按照使用说明或农业部门的规定进行,不得滥用。
7.合理选取使用时间。
农药的使用时间应在适宜的生长时期和病虫发生的阶段,以获得最好的防治效果。
8.合理轮换使用。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应进行农药的合理轮换使用,逐步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
9.做好记录。
在使用农药时要做好记录,包括农药的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效果等,以便于分析效果和掌握农药使用情况。
10.定期清洗设备。
使用农药后要及时清洗农药喷雾设备,以免残留的农药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
安全使用农药宣传语简短1. 安全使用农药,保护农田。
2. 科学施药,防控有方。
3. 谨慎使用农药,农田更安全。
4. 农药使用自律,农作更出色。
5. 精心施药,农业更可靠。
6. 关注安全,保护环境。
7. 安全使用农药,保护作物。
8. 高效农药,安全农田。
9. 农药科普,安全掌握。
10. 理性使用农药,农业更可持续。
11. 小心驾驭农药,农作无后顾。
12. 先学后用,科学使用农药。
13. 安全使用,植物更健康。
14. 农药用之谨慎,农业可赖之。
15. 慎选优质,安全农药。
16. 风险评估,安全农田。
17. 警惕农药,守护农作。
18. 谨慎操作,预防意外。
19. 保护生态,科学施药。
20. 小心施药,种植更亮眼。
21. 安全使用,预防危险。
22. 用药有度,安全放心。
23. 高效农药,安全生产。
24. 农药选择,关键之一。
25. 谨慎用药,农田无忧。
26. 勤学农药知识,用药安全有保障。
27. 安全使用,喜收丰收。
28. 少用农药,有机农田。
29. 农药施用,量力而行。
30. 安全用农药,农业发展有力。
31. 高效使用,安全可靠。
32. 谨慎操作,保障农业生产。
33. 农药使用,责任心必备。
34. 理性施用,农作保佳产。
35. 安全生产,农业可持续。
36. 预防风险,安全种植。
37. 农药用药,审慎决策。
38. 关爱农田,安全施药。
39. 农药使用,科技农业之根。
40. 清洁施药,环保农作。
41. 预防风险,安全栽培。
42. 选择有保障,安全农药。
43. 农药科普,安心作业。
44. 谨慎选择,农田更幸福。
45. 用药有道,农业可靠。
46. 先学后用,农药明智使用。
47. 安全用农药,增产不忧虑。
48. 正确使用,农业更美好。
49. 绿色施药,保护生态。
50. 安全使用农药,共建美好家园。
安全使用农药宣传标语大全1.健康农田,安全出产,放心食用。
2.农药善用,绿色有机。
3.小心使用农药,守护农田健康。
4.安全农药,安心农产。
5.农药科学使用,高产农作保障。
6.农药合理施用,健康农田更美好。
7.爱护土地,安全使用农药。
8.农药无害,食品无忧。
9.绿色农田,健康饮食。
10.健康种植,安全消费。
11.农药用对了,农作高产了。
12.农药科学施用,丰收见证。
13.安全农药,呵护农作。
14.绿色环境,健康产业。
15.农药农用,科学取舍。
16.农药使用有度,农业可持续。
17.农药环保,农作稳妥。
18.健康种植,放心收成。
19.农药规范,食品安全。
20.使用农药需谨慎,保证农作好收成。
21.绿色农业,健康农田。
22.农药选择适量,农产健康长。
23.农药安全,农业卫士。
24.农药合理使用,农作健康。
25.健康农田,幸福生活。
26.农药科学施用,丰收希望。
27.农药慎用,农田稳健。
28.安全农药,保障农作。
29.绿色农业,食品无忧。
30.科学施用农药,健康农田。
31.农药安全,农作保证。
32.环保农药,守护农业。
33.健康种植,放心享用。
34.农药用对,农作受益。
35.安全选药,保证品质。
36.农药施用,科学必行。
37.农药科技,农作科学。
38.绿色种植,安全就业。
39.农药用量适宜,农作发展好。
40.农药安全,为食品站岗。
41.绿色环保,伴随农作。
42.农药用量,谨慎选择。
43.科学施用,农作快收成。
44.绿色农田,放心食用。
45.农药安全,保障农作。
46.安全喷洒农药,农地兴旺。
47.绿色环保,农作收益。
48.农药选对,农业兴旺。
49.健康种植,快乐收成。
50.农药有度,农业永续。
工 作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期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药得到了日渐广泛的使用。
农药的使用,一方面有效消除了各种农业病虫害,大幅度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和过度使用现象极为普遍,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和破坏,不利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科学安全的使用农药,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简述农药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浅析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策略,探究科学安全的使用农药的具体方法,以期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农药使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药;生态环境;措施0 引言各类农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使用极为普遍。
科学合理地对农药进行使用,能有效消除农业病虫害,大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但是,对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和过度使用,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性影响。
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农药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安全的农药使用策略,并采用科学安全的农药选购、混配以及使用方法,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1 农药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农药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药使用量过大。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日渐扩大,农药使用量也日渐增多。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农药使用量过大的问题极为常见。
长期过量使用单一种类的农药,导致各类病虫害的抗药性明显增强,进而导致农药使用量的继续增大,此类恶性循环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极为严重。
2)农药使用时间不科学。
多数农民缺乏对农药知识的基本了解,仅凭狭隘的经验对农药进行使用,极易导致农药使用时间不科学。
3)缺乏安全和环保意识。
多数农民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忽视自我保护,同时缺乏环保意识,一味追求大剂量的施用以保障药效,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
4)缺乏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
多数农民缺乏系统科学的农药使用知识,在农药使用上过于依赖狭隘的经验,难以充分发挥农药的药效,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