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李叔同故居有感
- 格式:docx
- 大小:37.46 KB
- 文档页数:2
参观名人故居心得体会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常常会迷失自己,追逐一些虚无缥缈的目标。
然而,参观名人故居给了我一个独特的机会,通过亲身感受名人的生活,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内心深处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来到名人故居,我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名人的智慧和付出。
我可以看到名人生平种种事迹的陈列,感受着他们追求梦想的艰辛历程。
在这里,我被名人的坚定和勇敢所震撼,深深地感受到成功并非来自于天赋或偶然,而是源于对自己梦想的不懈追求。
首先,名人故居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感。
走进故居,我能够亲眼见证名人的住所、办公室、书房等场所。
这些地方都散发出悠久的历史气息,仿佛会向我述说着当年名人身边的故事。
通过观察名人的居所,我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了更加真切的了解。
这使我意识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内心生活,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价值。
其次,名人故居也给我提供了深入了解名人思想的机会。
在故居内部,我看到了名人的书籍收藏、手稿和个人信件等珍贵的文物。
这些记录了名人的思想和心情,是他们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深刻感受到名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社会发展的思考。
名人故居激励着我不止步于表面的了解,而是要不断思考和探索,不断深入去思考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参观名人故居还教会了我,成功离不开勤奋和奋斗。
在名人故居的陈列中,我看到了无数名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很多名人都经历了失败、挫折和困境,但他们从未放弃,坚持不懈地追寻梦想。
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成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观名人故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名人们的智慧和勇气。
他们的经历和成就激励着我,让我看到了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我意识到,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我们取得了多少成就,更在于我们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
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我们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社会实践心得今天,我们怀着敬畏,庄严的心情来到了被列为爱国教育基地的齐河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随后我们参观了革命纪念馆,追寻中国革命的足迹。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认真听取了时传祥的先进事迹,观看了图片展、实物展和纪录片。
参观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时传祥同志学习,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精神真正做到以大众为主,集体为重。
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就是最朴实的奉献精神,我们今后还会来这里参观学习,让时传祥纪念馆成为我们学习的一个基地。
”接着是参观了孟祥斌纪念馆,最会我们倾听了馆内工作人员的讲解,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不平凡的风雨历程。
在此次意义非凡的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接受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时传祥为山东省齐河县人,50年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是北京市环卫工人。
时传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光辉业绩,他那“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参观时,了解到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
在旧中国,掏粪工不仅受到社会的歧视,还要受行业内部一些恶势力的压榨和盘剥。
时传祥在这些粪霸手下一干就是20年,受尽了压迫与欺凌。
解放后,新中国给了他做人的尊严,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使他扬眉吐气,他对党充满感激。
他用一颗朴实的心记住了一个通俗的道理:掏粪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
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老一代英模人物所提倡的这种职业道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时传祥精神”犹如璀璨的星座,光照后世,永载史册,为全国各行各业所尊重和奉行。
在新中国成立后,时传祥被工友选为崇文区“粪业工人工会”委员。
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继续从事城市清洁工作。
管区内居民享受到了清洁优美的环境,而他背粪的右肩却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因而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也赢得了很多荣誉。
游天津李叔同故居作文
天津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今天,我们去了李叔同故居,那里的风景优美,空气清新。
进了大门,我们先来到了一座假山上。
这座假山的名字叫“望江楼”。
它高3米多,厚0.35米。
假山上有两座亭子,一座叫“夕佳楼”,一座叫“江天楼”。
它们都有一个传说:一位姓江的秀才和他的妻子在这里被水冲走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在这里建了一座楼。
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李叔同纪念馆。
这里面有李叔同的生平简介,还有他小时候的照片……
接着我们又去了李叔同纪念馆的旁边有一条小路。
走进小路你会看到一个池塘,池塘里有几条金鱼在游来游去。
池塘里还有几只大白鹅在啄小鱼呢!
最后我们去了李叔同纪念馆里最漂亮的地方——一座“风雨楼”。
它是用水泥做成的。
上面是亭台楼阁,有一个小平台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
在这里我们还看了李叔同写的书法作品和一幅画:一个男孩抱着一只大白鹅向他走来。
—— 1 —1 —。
参观故居的感悟诗词
踏入故居门,仿若时光轮。
旧物皆在目,往昔岁月真。
堂前桌椅摆,似有笑语存。
墙上留画迹,笔端意韵深。
庭院草木盛,曾迎旧主人。
阶石有凹痕,岁月脚印沉。
遥想当年事,先辈志凌云。
此处启宏愿,热血铸精魂。
解析:
第一句“踏入故居门,仿若时光轮”,就是说一走进故居的门啊,就感觉像坐上了时光机一样。
一下子就好像能穿越到过去,这种感觉很奇妙呢。
“旧物皆在目,往昔岁月真”,看到那些以前的东西都摆在眼前,就觉得过去的那些岁月特别真实,就好像能看到以前的人在这儿生活的场景。
“堂前桌椅摆,似有笑语存”,屋子前面摆放的桌椅,看着就好像能听到以前的人坐在那儿说笑的声音,就好像那些笑声还留在这个地方。
“墙上留画迹,笔端意韵深”,墙上的画儿啊,从画里能感觉到画画的人的那种很深的韵味,就像能通过画跟以前的人对话似的。
“庭院草木盛,曾迎旧主人”,院子里的草啊树啊长得很茂盛,以前肯定迎接过住在这儿的主人,感觉这些草木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呢。
“阶石有凹痕,岁月脚印沉”,台阶的石头上有凹下去的痕迹,这就像是岁月留下的脚印,走的人多了,时间久了,就留下了这些痕迹,就像岁月在这儿做了个记号。
“遥想当年事,先辈志凌云”,想着以前发生的那些事儿,先辈们的志向那可真是高啊,就像飞到云彩上面去了,他们肯定有很多伟大的理想。
“此处启宏愿,热血铸精魂”,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开始有了伟大的愿望,然后用满腔热血铸造出了很了不起的灵魂,感觉这个故居充满了力量和鼓舞人的东西。
参观名人故居心得体会结尾在参观名人故居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通过对名人故居的了解,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些伟人的伟大和他们留给世界的遗产。
他们的精神、事迹和成就激励着我不断奋进,成为更好的自己。
名人故居是历史的见证,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这也让我意识到了历史的价值和重要性。
只有了解过去的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名人故居通过展览和介绍,将历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使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过去的风貌和氛围。
参观名人故居也让我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这些名人不仅在自己的领域独具慧眼,创造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同时他们的故居也体现了艺术的品味和风格。
从建筑的设计到摆设的布局,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名人对于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此外,参观名人故居也让我对名人的一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他们的居所的参观,我能够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喜好、习惯以及创造力的源泉。
我发现名人们往往都有自己坚持不懈的追求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而这也成为他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名人故居的参观中,我还发现了一些共同点。
这些伟人无一例外都有着高度的自律性和强大的意志力。
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他们从不简单地接受现状,而是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创新和进取。
在参观名人故居的过程中,我也思考了一些问题。
名人们是如何从普通人逐渐成长为伟人的呢?他们究竟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机会和时间,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参观名人故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通过这次体验,我不仅学到了历史的知识和名人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努力和奋斗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断进取和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我相信,只要我保持对名人们的学习和追求,将他们的意志融入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一定能够取得自己的成功。
参观嘉定紫藤园观后感
今天,咱们班去参观了嘉定紫藤园,哇哦,真是太好玩啦!一进去,就看到好多紫色的藤条挂在树上,像一个个紫色的小裙子,风一吹,紫藤就像在跳舞一样,轻轻摇来摇去,真漂亮呀!我忍不住就指着那紫藤说:“哇,好美哦!”
园子里有很多小蜜蜂在飞来飞去,嗡嗡嗡地在花丛里忙着工作。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香味,真的好清新!我和同学们在藤架下跑来跑去,笑得可开心了。
有的同学还在藤架下拍照,想着:等到明年,紫藤开花时一定会更美吧!
我们还坐在草地上休息,老师说紫藤花是春天的象征,能给人带来好运。
我想,春天来了,花儿就会开得更灿烂,整个园子一定会变得更加五彩斑斓!
参观完嘉定紫藤园,我觉得好开心,心里暖暖的,真想天天都能在这样的地方玩耍!希望明年再来,好好欣赏紫藤花开。
—— 1。
2024年游览江南心得感悟样本千灯是坐落在江南水乡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充盈着江南的特色: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令不少中外游人深深折服。
步入千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蜿蜒、朴素的青石板街。
曲折的石板街从远处伸延而来,上面的青苔印证了它岁月的沧桑。
它虽看惯人世繁荣,但仍然甘愿倾听人们不缓不慢的脚步声。
它贯穿了整个千灯,像一条长龙蜿蜒在窄小的街巷,它的鳞片—石板被岁月留下了印痕,但多了一分古老的色彩,它的腹下是一条隐蔽阴暗的水沟。
这个水沟作何用处呢?聪明的古人利用石板街的缝隙间隔,在下面开凿了一条排水沟,不管下绵绵细雨还是倾盆大雨,这个排水沟可谓是无懈可击。
凝视远方,一座古塔矗立在群屋之间,高耸入云,似一把倾斜的宝剑插入云霄。
如此雄伟的宝塔叫什么?这便是秦峰塔,千灯的镇标!这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面前的流水哗哗而过,一架石桥显得别具一格,这是江南水乡的风采。
迈着碎步从上走过,还能看见鱼儿在水中嬉戏,哗哗的水声从耳畔响起,清新的空气润泽了我的肺腑。
这儿没有太多的人来人往,没有过分的喧哗吵闹,只有艺术的气息散发着,弥漫着,充盈着。
这儿是艺术的摇篮,是昆曲的发源地!穿过小桥,来到古戏台,一阵优美婉转的琴声响起,随后是哪圆滑细腻的唱腔,一首《好一朵茉莉花》以昆曲的形式演绎水乡特色,吴侬软语使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沉醉其中。
一身胜雪的白衣,透着淡淡的粉红,没有丝毫的点缀,这便是台上那位扮演“杜丽娘”的水乡姑娘了。
这也是昆曲的特色:没有华丽的渲染,透露着江南的气息。
这使我不得不更加佩服昆曲的创始人顾坚了。
千灯,是否有一千盏灯?是的,当我们走进灯博物馆,果不其然,一盏盏古老的灯具在经历千百年的沉埋,依然不失光彩,有民国的,有唐朝的,有古埃及的……这些灯具历经百朝更换,依然完好无损地陈列在展柜。
其中令我最好奇的是一盏由四根木架支起的灯具,据导游说明,这几乎是与大禹治水同年,是最古老的灯具之一。
四年级上册参观名人故居的感悟与思考作文《名人故居参观记》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名人故居。
那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呀!一走进那扇门,仿佛就踏入了另一个时空。
院子里的老树静静地站着,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那古老的墙壁,有着岁月留下的痕迹,让我忍不住想去触摸,感受一下历史的温度。
我们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参观,每一间都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看着那些陈旧的家具,我就在想,当年这位名人是不是就坐在这把椅子上思考问题呢?是不是在这张桌子上写下了那些了不起的文章呢?想着想着,我好像自己也穿越回了那个时代。
印象最深的是书房,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那些书有的已经泛黄了,但依然能感觉到它们的珍贵。
我仿佛看到名人在这里挑灯夜读,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我突然觉得,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更应该努力读书呀。
还有那卧室,简单而整洁。
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好像主人刚刚离开一样。
我能想象到名人在这里休息,养足精神后又去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这些名人为什么能这么厉害呢?是因为他们比我们聪明吗?后来我明白了,不是的,是因为他们有梦想,并且愿意为了梦想不断努力。
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一直坚持走自己的路。
这次参观名人故居,让我收获了很多。
我明白了成功不是偶然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我也要像那些名人一样,找到自己的梦想,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虽然我现在还小,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未来一定也能有所作为。
我会记住这次特别的经历,记住那座充满故事的故居。
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我会带着这份感悟,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2024年江南景点游览心得总结____年江南地区的景点游览心得总结____年,我有幸来到中国江南地区游览。
江南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这次的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接下来的____字篇幅中,我将分享我在江南地区的游览心得和体验。
在江南地区的景点游览中,我首先去了杭州的西湖。
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湖泊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
浩渺的湖水、湖畔的柳树和古雅的建筑让人流连忘返。
我在西湖边散步,欣赏了湖水的宁静和湖畔的美景。
游览了雷峰塔,从塔上俯瞰整个西湖,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西湖,杭州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灵隐寺、岳飞庙等,都值得一游。
接着我去了苏州的古城区。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古建筑和园林。
苏州古城区保存了大量的古老建筑,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回了古时代。
我游览了拙政园、留园等苏州的传统园林,园内的建筑和景观精美绝伦,令人惊叹。
此外,苏州还有许多古老的街巷和寺庙,每一个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氛围。
我还去了中国的水乡之一——乌镇。
乌镇是一个保存了大量传统建筑的古镇,这里的古街巷古民居别具风情。
我在乌镇的古街上漫步,尽情感受着浓郁的水乡文化。
还参观了乌镇的博物馆,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乌镇的历史和文化。
乌镇的美景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让我感受到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魅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景点,江南地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
比如苏州的周庄、南京的中山陵、扬州的瘦西湖等等。
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景色和文化,都让人流连忘返。
在江南地区的游览中,我还品尝到了许多美食。
江南地区有许多著名的特色菜系,如苏菜、浙菜和川菜等。
我尝试了许多当地的美食,无论是小吃还是正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杭州的叫花鸡、苏州的臭豆腐、乌镇的河豚等等,都是我在江南地区非常推荐的美食。
在江南地区的游览中,我还了解了很多关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江南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
游名人故居有感一、钱钟书纪念馆一个城市总是有它特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基础。
初来无锡的我对无锡的历史文化并不熟悉,后来在课堂上思修老师很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无锡著名的文化历史的承载物,这让我对无锡历史的探访有了很大的兴趣。
钱钟书故居是我的第一站,也是我最有兴趣的一站。
一个无事的周六,我和宿舍的小伙伴们便一起去参观充满幽明清爽的书香气息的钱钟书故居。
这次参观不仅是为了完成思修老师的任务,更是为了欣赏无锡的文化,领略钱钟书先生的文化精神与素养。
以前对钱钟书先生的了解仅局限于他的作品,也正是因为他的作品让我对这位恬淡,宁静的文学大师充满了好奇。
先生曾说过:“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
”一个对人心如此看透的人想必对自己也是如此。
如此淡泊的人所居住的地方想必也是优雅的。
带着些许的揣测,我们来到了先生的故居。
很快,在与喧闹的大街格格不入的巷落深处,一扇古朴的大门跃入了我们的眼帘,带着些许兴奋我们快步走入了先生故居的大门。
一缕书香扑面而来,仿佛在向我们叙述着先生的过去。
整个故居的景致典雅而朴素,很是符合先生的气质。
幽静的江南小院里散发出一股豪情大气,飘荡着令人驻足的清幽书香,让人浮想联翩,对先生的钦佩不由得又加深了许多。
整个小院都极其的安静,我们脚步轻轻的浏览着故居,生怕自己打搅这份在现实生活中难得的静谧。
院中只有一位管理员,静静的阅览者图书,仿佛已经融入了这静谧的小院中。
院中绿茵葱葱,路砖上爬满了青苔,无声的叙述着这所故居的清幽淡雅。
院落一脚有一方褐釉老缸,几条鲤鱼在里面摆着尾畅快的游戏,尽情的享受这书香的熏陶。
这是属于清末时代的建筑,古色古香,正堂是高悬着“绳武堂”匾额的大厅,镂空的窗板,正中间挂着一幅山水图,中规中矩的古时布置暗示着故居保存的完好性。
故居的院落很多,共有平房二十八间,二层楼房四间,大小庭院十一个,备弄两条,古井三口,东有厨房,后有花园,其中主体建筑绳武堂面阔七间。
观音乐家故居有感
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鸟儿们唱着歌,花儿随风跳着欢快的舞蹈,多么愉快的一天又到了。
今天,我们六一中队来到了北倍,去参观XX旧居。
来到了XX旧居,四周施工机器轰鸣着,一楼一底的XX旧居对面,立着高大结实的施工塔架。
背后,则是一栋高高的居民楼。
而XX纪念馆丝毫没受这些影响。
进入XX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XX铜像,屋外种满了竹子、芭蕉,时不时传来布谷鸟的叫声。
走进屋子,一种严肃感油然而生。
永庆村这片人杰地灵的沃土,养育过XX的儿童和少年时代,然后他离开家乡,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奏响了时代的交响曲,成为了一名永远被人们怀念的人民艺术家。
XX创造了一个音乐的时代。
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和实践。
游八大山人纪念馆有感游八大山人纪念馆有感13城乡规划杨丽莹2013100667趁着周末,我来到了八大山人纪念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经过一路地参观,使我感悟很深。
坐落在历史修久、风景优美的青云谱内,相传二千五百多年前,周灵王之子王子晋到此开基炼丹。
西汉末年,南昌尉梅福曾弃官隐钓于此,后人建“梅仙祠”祀之。
东晋年间许逊治水至此,始倡道教“净明派”,并建“太极观”,唐大和五年易名“太乙观”。
宋至和二年复易名“天宁观”、至清顺治十八年始定名“青云圃”,后易“圃”后“谱”。
谱内屋宇布局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为主体,三殿逐次递进,曲廊相通,甚是幽雅。
八大山人纪念馆地处南昌市南郊十五华里的青云谱道院内,青云谱道院是一座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园林。
园林之南部、西部面临宽阔的梅湖,泊岸曲折,水明如镜,独揽湖山田园之美。
青云谱园内,苍木翠绿,掩映着殿宇云阁,丹桂碧池,环抱住凉亭月楼,逸静幽雅,宛若仙境.田园中现存有关帝、吕祖、许祖三官、斗姆、峤园等六座殿堂,中间以天地相融,东西接庑殿四座,中部鹤巢二间,抬梁式构架,悬山顶、青砖灰瓦的粉墙,精而不华,青而不饰,古朴典雅,风格独具。
八大山人纪念馆是一纪念性博物馆,集收藏、陈列、研究、宣传为一体,藏品丰富。
原殿堂辟为展厅,有系统地陈列八大山人书画作品及生平史料,并经常展示当今画坛高手佳作。
馆内现设有书画展厅十座,陈列八大山人生平史料及其珍品八十余件,其中代表作有:“墨荷图”、“鸟石阁”、“松鹤阁”“柘木立鹰图”、“寿鹿图”以及牛石慧的代表作品“猫”、“鸡”等。
同时,掩映在杨柳竹中的江西第一座古代画家书画碑廊以精湛的石刻艺术展示了八大山人一百多幅书画精品,新开放的八大山人纪念馆摄影展也以高超的摄影技巧向观众提供了寻觅仙踪贤迹的启迪。
园林中,森森翠竹掩映着以石刻方式展现的八大山人艺术精品的书画碑廊。
以八大山人名义制作的字画复制品、陶瓷、毛笔、石砚、明信片、纪念卡和出版的专辑给我留下难忘的回忆。
二程文化园观后感
近日,我有幸游览了二程文化园,这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的景区。
二程文化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以纪念中国古代学者二程(二程即程颢和程颐)而得名。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遗址,二程文化园不仅展示了二程兄弟的学术成就,还展现了他们对于儒家文化的贡献。
当我踏进二程文化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二程雕像。
这座雕像高大挺拔,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二程兄弟的风采。
这个雕像让人不禁想起他们的学术成就和他们对儒家文化的奉献。
游览园内,我看到了许多展示二程兄弟生平和学术成就的文物和图片。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展示他们对于儒家经典《论语》的研究成果的展览。
二程兄弟对于《论语》的研究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们将其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经典,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研究。
展览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手抄本和批注本,这些都是二程兄弟对于《论语》研究的珍贵遗物,也是我了解他们学术成就的重要依据。
除了展示文物,二程文化园还有许多景点值得游览。
园内的二程兄弟纪念馆是一个全面介绍他们生平和学术成就的地方。
在纪念馆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家书、手稿和画像,这些珍贵的文物让我更加
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人格和学术追求。
此外,园内还有一座以二程兄弟创办的学校为原型的仿古建筑,这里重现了古代的学堂氛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总而言之,二程文化园是一个让人深入了解二程兄弟学术成就和儒家文化的绝佳地方。
通过参观园内的展览和景点,我对于他们的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儒家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
我相信,二程文化园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游客,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精神。
杭州受降纪念馆观后感两百字作为一名观众,我参观了杭州受降纪念馆,并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在那里,我了解了有关抗日战争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
以下是我对杭州受降纪念馆的观后感。
杭州受降纪念馆是一座展馆,互动效果和布局都很完美。
它包括了许多触人心弦的电影、音乐和展示。
馆里的图片和其他材料,能充分反映了历史的真相,真正让我感到震撼和感动。
在馆内,我看了一个纪录片,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的残暴行径和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家园而进行的血战。
我不禁感到震撼,为中国人民的坚毅与英勇点赞。
此外,展馆还展示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包括国旗、军服、服饰等等,让我更加了解那个时代和人民的故事。
在观看馆内电影的时候,我被描绘的情节吸引了。
在电影中,中国人民伟大的胜利和那次受降的神奇瞬间给了人们很大的启示,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和精神与文化需求。
电影中的音乐、画面以及对话都非常到位,引人入胜。
一个句子尤其令我打动,"我们要恢复军人的尊严,让他们加入我们的民族复兴"。
这个深情的台词,让我感到中国人民不屈意志和强大思考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我对杭州受降纪念馆这次的参观印象深刻。
通过馆内激动人心的图片和物品,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人民的历史和真相。
这座纪念馆展现了一个团结、英勇而又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展馆所展现的那种坚定意志,鼓舞了我,带给我很多启迪和思考,激励我为了我的未来展开行动,也激励我们与国家共同奋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强大。
在参观完毕之后,我深切地意识到,那场战争是多么的残酷,流了多少鲜血。
中国人民的坚韧、乐观、积极的精神,是中华文明之所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实根基。
我感到非常庆幸,并为自己幸福的生活感到由衷的感恩。
虎跑寺游记作文800字四年级作文虎跑寺游记作文800字四年级作文大全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虎跑寺游记作文800字四年级作文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民国艺术大师李叔同作词的歌曲《送别》,委婉动听,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来到虎跑寺参观游览,祭拜大师李叔同。
虎跑公园里,长松叠翠,曲径通幽,泉水淙淙,鸟语间关,群山环绕,风景秀丽。
一进大门,我们的目光就被路边的溪流给吸引了,如同放飞的小鸟直奔而去。
溪水清澈见底,将手伸进去,凉冰冰的。
我们几个孩子就沿着小溪边的石泥土路玩耍着往前走,很快就到了溪流的源头——虎跑泉。
很多市民和游客在这里排队接水。
“泉水清渫而甘寒,杭之圣水也”。
乾隆皇帝评天下名泉,虎跑泉被誉为“天下第三泉”。
康熙和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是指定用虎跑泉泡龙井茶。
从此虎跑泉和龙井茶被称为西湖双绝。
踩着石板台阶,我们继续往山上跑,半山腰处就是李叔同纪念馆。
这里主要介绍了李叔同一生的经历。
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河东的名门望族。
幼儿时代勤奋好学,1905年入东京美术学校攻读西洋绘画及音乐,学成归国后,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如:为我国引进了现代音乐和美术。
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即现在的杭高)任教期间,他的足迹遍布在西湖的山水,并把西湖的山山水水、风月夜雨、花草虫鸟等,入歌、入画、入诗。
我喜欢的是他写的这首《西湖》: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
塔影参差,有划船自来去。
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
感觉如同仙境!他还培养出很多出色的大师,比如丰子恺、刘质平、潘天寿、吴梦非等。
他自己就是大师中的大师。
青鸟老师说,因为他以人格教育打底艺术教育作色,应使文艺以人传,莫使人以文艺传。
李叔同非常珍爱生命,有一次他的学生丰子恺请他去做客,给他一把藤椅坐,他轻轻的'摇了摇,把小虫子都摇下来,再小心翼翼的坐下,他就是怕伤害了小虫子。
李叔同故居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拥有浓烈的地方特色。
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极致体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
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全国博物馆建筑结构的详细介绍。
李叔同故居原位于河北区粮店街60号,是一座清朝年间建造的一套由四个四合院组成的大宅院,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间,占地1400平方米。
院内建有游廊和小花园,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
在宅院里有一西式书房,取名“意园”,是李叔同1910年从日本学成重返故里时修建的,以示一展宏图的意愿。
院内花园游廊环绕,雕梁画柱交辉,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宜人。
为津门名人故居建筑中的一支奇葩。
后来,由于住户繁杂,年久失修,粮店后街60号逐渐失去了本来面貌。
2007年12月31日天津市政府在老粮店后街的原址上开工重建李叔同故居,之后又对故居内部进行了装饰和布置,建立了“弘一法师——李叔同故居纪念馆”,2011年12月3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
重建完成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由故居和园林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
故居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主体与室内陈设、室外人文景观遵循历史资料进行复建,以传统木结构为主,四进院落,“田”字型民居格局。
重点复原的景观有桐达钱庄、佛堂、起居室、洋书房、中书房、意园及部分匾额、楹联。
园林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由太湖石假山、池塘、长亭及弘一大师纪念亭组成。
陈列展览由室内外复原、李叔同生平图片展、李叔同生平石刻与书法篆刻仿刻室外展区,以及户外艺术营造展览等五个部分组成。
建筑特色重建后的李叔同故居内园林景观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由太湖石假山、人工湖、纪念亭和凉亭组成;故居占地面积1400㎡,由四组院落、48间房屋组成,传统砖木结构,呈“田”字型格局,青灰色的砖墙、朱红色的门窗,凝重而庄严。
参观李叔同故居有感
参观李叔同故居有感
一、远去的时光梦回
清晨的阳光洒在李叔同故居的庭院里,给这座历经岁月洗刷的古宅带来一片宁静和温馨。
我跟随着导游的脚步,走入这位伟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一时间仿佛回到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时期。
二、古韵犹存的建筑
李叔同故居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建筑,坐北朝南,分前、中、后三进院落,色调自然而又庄重。
走进庭院,四周的花草树木繁茂,尽显古典园林的韵味。
庭院墙上挂着古旧的门牌,越发凸显着这里历史的厚重。
三、伟人的生平事迹
李叔同是近代中国的爱国将领、教育家和政治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对国家的兴衰忧心忡忡。
参观故居里的展览室,展示了李叔同的生平事迹和遗物,令人感叹不已。
照片、信件、手稿等珍贵文物,使我更加了解了这位伟人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为中国奉献的伟大精神。
四、书香满屋的氛围
走进故居的起居厅,迎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书香味。
书架上摆满了古籍和典藏书籍,悠悠的琴声从客厅传来,仿佛李叔同的精神在这里仍然驻扎。
我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沉浸在这种独特的氛围中。
五、传承的教育理念
李叔同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以易经为纲,以教育为纲”的教育理念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
在故居里的研究室,展示了他的教育著作和笔记,这些珍贵的资料让人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极大贡献。
六、寄托着人们的敬意
李叔同故居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更是人们对这位伟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的集中体现。
在故居门前,我看到许多人排队等候参观,他们或是老年人,或是年轻人,纷纷前来缅怀李叔同,表达自己对这位伟人的尊敬。
七、思考与感悟
参观李叔同故居后,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李叔同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教育家,他的精神和理念仍然鼓舞着我们前行。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需要回望历史,汲取先贤智慧,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李叔同故居是一座见证历史的地方,参观后使我深感敬佩。
他的精神和思想,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传承。
走出故居时,我仿佛听到了李叔同的声音,“爱国、教育、社会责任”,让这座故居成为了一面青春奋斗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