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2.75 KB
- 文档页数:1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二单元《位置》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第四单元《可能性》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解形如±a=b和a=b ÷a=b的方程。
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
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
3.验算。
检验是不是方程的解,把解代入原方程的左边算出得数,再算出右边的得数,如果左右两边的得数相等,那么这个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4、解方程原理:
(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我们应统一单位,在方程求出解的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6、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找出未知数,用字母表示;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议程;
(3)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三看两原则”
三看:一看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前面是否有“ - ”(减号),若有,先处理;
二看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前面是否有“÷”(除号),若有,先处理;
三看是否含有小括号“()”,若有优先选择整体法;
两原则: 1、未知数前面的符合要为“ + ”(加号);
2、未知数前面的数字(系数)要为“ 1 ”。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
如:3.5÷5=0.7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如:3.5÷0.5=7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如:3.5÷1=3.5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①商某除数=被除数(通用)②被除数÷商=除数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如5.3… 7.…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如5.3… 3.12323… 5.7171…)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如5.333… 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的循环节是258)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写作10.732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五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按照整数乘法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一、算 二、点)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占位;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2、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3、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4、积的近似数看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注:计算钱数,要保留两位小数5、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6、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交换律:a b b a ⨯=⨯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乘法分配律:()c b c a c b a ⨯+⨯=⨯+7、解决问题(1)用小数的估算解决购物问题估 算 比(2)分段计费问题前 后 总第二单元位置1、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方法先说列,后说行,表示形式为(列数,行数)。
2、图形平移规律图形左右平移行不变,上下平移列平移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按整数除法计算(一、变二、对三、算)注: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在个位上商0,点上商的小数点后再继续除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然有余数,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2、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除数大于1,则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则商大于被除数3、求商的近似数方法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四舍五入”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4、循环小数(位数无限+循环节)意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循环节: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例如:⋅⋅⋅9258258.6的循环节是258简便写法:例如:⋅⋅⋅33.5写作•3.5;⋅⋅⋅9258258.6写作••8529.65、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6、用“进1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算到整数部分进一法:至少去尾法:最多第四单元可能性1、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确定的事件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事件的结果。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可能性1. 事件发生的三种情况: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2. 可能性大小的计算:计算方法: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做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做分子,即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
二、图形面积1. 图形面积的比较: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2. 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数方格法: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化整为零”法: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
“大面积减小面积”法: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
三、平面图形的认识与面积计算1. 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定义: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高,用字母表示为S = ah。
2. 三角形:底和高的定义: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 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 底× 高÷ 2,用字母表示为S = ah ÷ 2。
3. 梯形:底和高的定义: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面积公式:梯形面积= 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 (上底+ 下底) × 高÷ 2,用字母表示为S =(a + b)h ÷ 2。
四、运算定律与公式1. 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2. 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c + b × c 或a × c + b × c =(a + b) × c (b=1时,省略b)3.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 = (a + b) ×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 = ab五、方程与数量关系1. 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五年级上册1~4单元
五年级上册1~4单元的数学内容包括:
1.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然后按整数乘法来计算,最后根据乘法的性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 第二单元:位置
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3.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商和除数,求被除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然后按整数除法来计算,最后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确定商的小数点位置。
4. 第四单元:可能性
可能性的大小: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小。
游戏的公平性:判断游戏是否公平,主要看游戏双方获胜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五年级数学教材或咨询数学老师。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1到4单元知识点一、数学1. 数1.1 整数1.2 1的乘法1.3 除法的基本概念1.4 小数的认识2. 分数2.1 分数的认识2.2 分数的加法2.3 分数的减法2.4 分数的乘法2.5 分数的除法3. 空间与图形3.1 点、线、线段和射线3.2 角的认识3.3 三角形3.4 平行四边形4. 数据的收集与呈现4.1 统计调查4.2 数据的收集4.3 数据的呈现4.4 图形的认识5. 计算5.1 含括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5.2 带括号的计算5.3 整数的加减法5.4 乘法的计算方法二、语文1. 识字1.1 书写规范1.2 认字练习1.3 词语搭配2. 识词2.1 同义词2.2 反义词2.3 词义辨析3. 造句3.1 基础句型3.2 句子成分3.3 句子的连接4. 朗读4.1 词语的正确发音4.2 语句的语调4.3 文章的朗读技巧5. 写话5.1 书写规范5.2 行文表达5.3 写作技巧三、英语1. 听力1.1 听懂简短的英语对话1.2 听懂简短的英语故事1.3 听懂简单英文歌曲2. 语音2.1 正确发音26个字母2.2 熟练掌握元音和辅音的发音规律3. 词汇3.1 熟练掌握常用的英文单词3.2 掌握一定数量的英文词汇4. 语法4.1 能灵活运用一般现在时4.2 熟练掌握动词的变化规则4.3 熟练掌握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5. 书写5.1 正确书写26个字母5.2 熟练书写常用的英文单词5.3 书写简短的英语句子四、科学1. 动物世界1.1 动物的分类1.2 动物的生活习性1.3 动物的保护2. 植物世界2.1 植物的结构2.2 植物的生长2.3 植物的繁殖3. 物质3.1 物质的性质3.2 物质的状态3.3 物质的变化4. 科学探究4.1 科学实验4.2 科学的方法4.3 科学的意义5. 生活中的科学5.1 生活中的物质5.2 生活中的能量5.3 生活中的电路五、思品1. 爱与情感1.1 珍惜亲情1.2 尊重友情1.3 勇敢面对挫折2. 社会生活2.1 学会与他人合作2.2 培养团队意识2.3 关心身边的环境3. 志向与理想3.1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3.2 勇敢追求梦想3.3 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4. 人生观4.1 尊重人的个性4.2 欣赏不同的人生观4.3 培养积极的心态5. 人与自然5.1 爱惜大自然资源5.2 保护环境5.3 认识与保护动植物以上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1到4单元的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一到四单元的知识点总结一、整数1. 正整数和负整数五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整数的概念,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正整数是大于零的整数,负整数是小于零的整数。
在实际生活中,整数可以用来表示温度、海拔等概念。
2. 整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整数的大小比较是五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通过比较整数的大小,可以进行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五年级数学还涉及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加法中,同号相加得正,异号相加得负;在减法中,减去一个负数相当于加上它的绝对值。
4.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的乘法和除法也是五年级数学的内容之一。
在乘法中,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在除法中,除以一个负数相当于乘以它的倒数。
二、小数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五年级数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是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
小数可以表示实数,它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货币、计量单位等方面。
2. 小数的运算五年级数学还包括了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在小数的加减运算中,需要对齐小数点;在乘除运算中,可以先化为分数进行运算,再将结果转化为小数。
3. 小数的比较与大小关系比较小数的大小是五年级数学的必备技能之一。
通过比较小数的大小,可以进行大小比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五年级数学还介绍了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转化。
可以将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将分数化为小数,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三、图形1. 图形的种类与性质五年级数学的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还需要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
2.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五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
在计算周长时,需要将图形的边长相加;在计算面积时,需要根据图形的不同形状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3. 图形的位置关系图形的位置关系也是五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需要了解平行、垂直、相交等概念,能够准确描述和判断图形的位置关系。
四、倍数和约数1. 整数的倍数五年级数学还介绍了整数的倍数概念。
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小数乘法的验算:(1)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再乘一遍。
(2)用除法验算。
(3)用计算器验算。
4、规律(书P6)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计算出积,再看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的数位上是几,按照“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6、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7、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1)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含有括号的运算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8、运算定律和性质:(背、默)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9、解决问题类型一:解决超市购物问题(书P15例8)类型二:乘车付费问题(书P16例9)(乘车付费问题也可以推广到电话收费、阶梯水电费中。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班级::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二单元《位置》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第四单元《可能性》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两个数相乘,如果积都相同,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
两个数相除,如果商都相同,除数越大,被除数就越大。
解方程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解形如±a=b和a=b ÷a=b的方程。
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
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
3.验算。
检验是不是方程的解,把解代入原方程的左边算出得数,再算出右边的得数,如果左右两边的得数相等,那么这个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4、解方程原理:
(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我们应统一单位,在方程求出解的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6、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找出未知数,用字母表示;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议程;
(3)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三看两原则”
三看:一看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前面是否有“ - ”(减号),若有,先处理;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列竖式时要求把两个因数从右边起第一个非零数字对齐,前面的数字依次对齐。
2.小数乘法应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在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位数,再点小数点。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时,要保留到哪一位,如果数字小于5则全部舍去;如果数字大于或等于5要向前一位进1。
5.简便算法:(1)3个数或4个数相乘用乘法结合律,先把优异数对相乘(25×4=100,125×8=1000)后再与第三个数相乘。
(2)两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是优异数(25或125)则把另一个因数转化为4乘几或8乘几的形式,如果有一个因数靠近整十整百数则把它转化为整十整百数加几或减几的形式。
(3)加、减号两边各有一个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如有一个共同的因数则用乘法分配律,用相同的因数乘另外两个数的和或差。
6.分段计费问题:总费用=基础费用+超额费用
=基础固定费用+超额量×超额单价
或=基础量×基础单价+超额量×超额单价
第二单元位置
1、竖为列,横为行,先写列,再写行(列,行)
2、平移:向左平移(列减小,行不变);向右平移(列增大,行不变);向上平移(列不变,行增大);向下平移(列不变,行减小)。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除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不够除要在整数部分的个位商0。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4.求商的近似数时,先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在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5.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中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写循环小数的时候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尾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
6.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7.解决问题答案需取整数时,如需总数分完要用进一法取近似数,如需保证每份不变则要用去尾法取近似数。
第四单元可能性
1、描述事情发生的确定性词语:一定、不可能;描述不确定性词语:可能。
2、可能性的大小与个体的数量有关,个体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的数量越小,可能性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