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ICU手卫生依从性的探讨
- 格式:ppt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31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手部清洁和消毒来预防疾病传播的措施。
对于个人而言,正确的手卫生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关键。
在医疗保健环境中,尤其是医院和诊所,手卫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地方是潜在的病原体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然而,尽管有很多关于手卫生的指导和培训,但手卫生依从性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本文就手卫生依从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整改措施进行探讨。
首先,手卫生依从性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一些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或者忽视了它的意义。
他们可能觉得洗手或使用消毒剂是多余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手是干净的。
另一方面,一些人可能知道手卫生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却存在错误的做法。
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涂抹一下消毒剂,而没有进行适当的手部清洁。
还有些人可能只是临时性地洗手,而不是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时长去洗手。
手卫生依从性问题还存在于医疗保健环境中。
医务人员应该是手卫生的榜样,但实际上却发现很多医务人员存在手卫生不充分的情况。
一些医务人员可能过于忙碌,忽略了手卫生的重要性。
另一些医务人员可能没有被正确地培训和指导,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进行手卫生。
此外,医院和诊所的设施和流程可能也不完善,导致手卫生依从性问题。
例如,如果没有足够的洗手设施或经常使用的消毒剂供应不足,就会影响医务人员和患者正确进行手卫生。
针对手卫生依从性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首先,提高公众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是关键。
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增加人们对手卫生的认知和理解,让他们意识到手卫生对于自身健康和他人健康的重要性。
学校、医院、工作场所等地方应该积极组织培训班和健康教育活动,向学生、医务人员和员工传授正确的手卫生知识和技能。
其次,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医院和诊所应该为医务人员提供全面的手卫生培训,包括正确的手部清洁技术、消毒剂的使用方法以及手卫生的时机和频率等。
医务人员应该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手卫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整改措施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就必须了解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
常见依从性差的原因:1、对手卫生认识不足,不能按规范洗手。
2、工作忙未及时洗手,缺乏手卫生的教育培训、相关制度与规范,缺乏手卫生的风险意识。
3、增加科室成本支出使用皂液和无水乙醇成本高,造成科室支出增加,也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
4、缺乏科学合理的洗手设施洗手设施简陋,偏少,设计不合理,手触式水龙头也增加价差感染的几率。
5、缺乏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
改进措施:1、加强手卫生的监督管理和反馈。
2、院感科采用抽查(跟踪观察法)和对手卫生用品的要求,1对全院各科各级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监测,结果在例会上向各科反馈,对态度不端正,要求不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
3、要求各科加强手卫生管理在每月的感染自查中,将手卫生作为重点进行检查。
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帮助整改,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感染办 2014.4.30篇二: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目的:探讨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方法,进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洗手过程,随机调查门诊、病房及辅助科室工作人员对洗手的认识情况和执行情况。
结果:医护人员对洗手有正确认识,但未能切实贯彻到行动中,知行分离。
结论:通过加强医护人员洗手的教育和监督,改善洗手条件等综合措施可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院内感染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则是接触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媒介,是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
忽视医院感染管理给我们的教训是惨重的、沉痛的、血淋淋的。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建立手卫生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对医院感染防控的意识和手卫生依从性,保障基础医疗质量及安全,促进我院整体服务素质的提升,我院院感科积极与各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密切配合,采取多项举措,提高我院职工手卫生的依从性。
手卫生被认为是预防病原体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尽管实施手卫生行为本身非常简单,但医务人员依从性不高却是全球性的一个难题。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进手卫生实践已成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领域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全面落实做好我院职工手卫生的依从性,我院积极出台了五项措施,全面巩固手卫生长效机制。
一是提高认识,规范行为。
降低院感发生率,每一名医务人员必须重视手卫生。
要求各科室进一步树立手卫生观念,发动科室成员正确规范执行,全面推动全院手卫生工作。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认知。
院感科到各科室,就如何提高洗手依从性,如何做好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病人的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手术部位感染和重点科室的院感管理等作了深入详细的讲解。
三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医院大厅电子屏幕滚动播出手卫生标语,在院内网上传手卫生宣教资料,营造了手卫生的良好氛围。
四是改善设施,提供便利。
每科楼每间病房的走廊上放“免洗手消毒液”。
医生、护士进行诊疗、操作前后需要洗手时,走出病房不远就可进行手消毒,增强大家洗手的意识,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力。
五是加强巡查,全面监督。
院感科经常组织专职人员对我院部分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对部分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增强全科医务人员,包括实习生、进修生和工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抚宁县人民医院院感科。
PDCA循环用于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分析摘要:目的:采用PDCA循环管理重症医学科(ICU)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该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从2021年5月至11月监测医院卫生人员手卫生的状况。
评估了手卫生依从率、医院患者人数、医院感染率、耐药真菌流行率和死亡率的比率,该研究对监测手卫生时机进行了总共36854次监测,并对卫生设施进行了2607次重复检查,检查率为72.20%。
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75.42%,比医生高出49.23%,统计数字为(P<0.001)。
医院感染人数、医院感染率、病原菌耐药性、死亡率与使用情况分析无关(P>0.05)。
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手卫生管理中,可有效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应不断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并始终贯彻执行。
关键词:PDCA循环;重症医学科;手卫生引言手卫生是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和洗手的总称,是预防多重耐药病原体传播和医院获得性感染最基本、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有创性操作多,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手卫生在ICU中尤其需要受到关注和执行,这也是减少ICU中耐药菌定植和传播的主要干预措施。
对医院ICU医务人员平均手卫生依从率仅有54.4%。
本研究将PDCA循环管理程序引入ICU手卫生管理之中,进一步探讨PDCA循环对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医院医务人员于2021年5月至11月使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了手部卫生监测。
ICU医院有8张病床和30名医务人员,包括9名医生和21名护士;4个高级职称,10个中级职称,16个初级职称;平均年龄(31.34±4.79岁);平均工龄(7.59±4.08年)。
由于该部实习生时间短,流动性高,他们不包括在这项研究中。
1.2方法PDCA循环管理方法:计划(Plan)(1)发现问题及分析原因。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整改措施篇一: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改进2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就必须了解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
常见依从性差的原因:1、对手卫生认识不足,不能按规范洗手。
2、工作忙未及时洗手,缺乏手卫生的教育培训、相关制度与规范,缺乏手卫生的风险意识。
3、增加科室成本支出使用皂液和无水乙醇成本高,造成科室支出增加,也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
4、缺乏科学合理的洗手设施洗手设施简陋,偏少,设计不合理,手触式水龙头也增加价差感染的几率。
5、缺乏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
改进措施:1、加强手卫生的监督管理和反馈。
2、院感科采用抽查(跟踪观察法)和对手卫生用品的要求,对全院各科各级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监测,结果在例会上向各科反馈,对态度不端正,要求不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
3、要求各科加强手卫生管理在每月的感染自查中,将手卫生作为重点进行检查。
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帮助整改,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感染办20XX.4.30篇二: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目的:探讨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方法,进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洗手过程,随机调查门诊、病房及辅助科室工作人员对洗手的认识情况和执行情况。
结果:医护人员对洗手有正确认识,但未能切实贯彻到行动中,知行分离。
结论:通过加强医护人员洗手的教育和监督,改善洗手条件等综合措施可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院内感染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则是接触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媒介,是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
忽视医院感染管理给我们的教训是惨重的、沉痛的、血淋淋的。
二级医院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提高的探讨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的重点,国内外学者都公认医院感染是当今影响医疗发展和医疗质量的难题。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证洗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国外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40%的医院感染,降低30%~40%的耐药菌感染,可使外科ICU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从27%降低到17%,感染率婴幼儿由2.65%降到1.24%[1]。
本文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简单介绍我院开展手卫生的情况。
标签:医院感染医护人员手卫生1 洗手依从性方法与要求首先,感染办制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南》、《医务人员手卫生奖罚制度》等。
培训教育。
要求每位医务人员必须要学会如何、何时和为什么清洁手。
(1)把《手卫生规范》作为专题讲座,实行强制性培训。
(2)感染办和各科室联合制定了一个科室手卫生专项业务学习课时表,根据时间安排,感染办下到各科室去讲解。
(3)把“六步洗手法”贯穿到每月的质控活动中,要求各科医生护士现场操作,同时现场提问相关知识。
(4)3个月之后,对医务人员进行理论闭卷考试,不合格者每人/次扣除科室本月的质量控制分数3分,并进行补考,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5)由感染办牵头,护理部、医务科配合,进行了“六步洗手法”实践操作考试。
让分管领导和科主任、护士长对手卫生有高度认识,并结合实际情况想出策略加以实施:(1)首先反复地向院领导及科主任、护士长说明手卫生的重要性,让领导们逐渐接受。
(2)干手设施,流动水洗手设施的费用由医院承担总费用的70%,使用科室承担30%,而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等的费用则可在疾病的诊治和护理操作的临床路径中解决。
(当然这是按每瓶使用的次数算下来的最低价钱)。
醒目提示。
医院凡是有洗手池的地方都贴了“六步洗手法”的图文画,在门诊大厅、卫生间、楼道等贴了手卫生的卡通海报。
日常观察、监督、监测。
由感染办、护理部、医务科联手对手卫生作日常观察和监督,在讲究方式方法的情况下提醒医务人员逐步改进。
提高血透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但是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常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
因此,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原因,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现我科对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原因作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鱼骨图分析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原因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原因(1)手卫生误区:认为戴手套可避免手污染,代替洗手。
对手卫生不够重视,消毒隔离意识不强。
(2)管理者重视不够:院感相关管理人员对正确洗手的操作方法和时间要求缺乏有力的指导与监控,导致医务人员洗手不达标(3)洗手设施的缺乏:擦手纸等用完不能及时补充,洗手池离透析床较远,冬天水冷,影响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4)清洁剂对皮肤的伤害:医务人员担心频繁洗手对手部皮肤有损伤,故减少洗手次数。
2.对策(1)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收集院感爆发典型事例,开展院感爆发警示教育强化医护人员的思想观念,不定期的检查血透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手表面微生物检测,用数据回答自己的手脏不脏。
(2)理论培训:强化手卫生相关知识,多种方式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理论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洗手指征、手卫生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消毒原则等。
要求全体人员对这些知识知晓率达100%。
采取不定时轮抽的方式检验。
(3)改善手卫生设施:科室在治疗车、病床旁、接诊室桌上摆放速干手消毒液,洗手液和擦手纸用毕及时补充,手消及时更换。
针对伤手问题,科室购置了护手霜。
将洗手流程绘制成图张贴在洗手池前,以便指导医护人员正确洗手。
(4)加强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
院感护士对全科室人员进行操作演示,要求人人学会并熟练运用七步洗手法,不定期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考核。
(5)建立健全手卫生管理体系:院感护士对科室内每名医护人员建立考核手册,记录每次考核成绩,考核包括理论抽问和洗手的情况调查。
关于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施方案
手卫生是预防医疗机构感染的基本措施。
一些医疗机构卫生条件差,不仅会导致医生、护士及其他病患感染,还会让医疗机构的声誉受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制止病原体传播,预防疾病扩散的重要途径。
本文提出一些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施方案。
一、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卫生教育,在医生、护士、病患以及其他一线人员中广泛宣传手卫生知识,对于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着积极意义。
宣传教育的方式有多种,如: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海报、开展操作演示、上课讲解等等。
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医疗机构的环境及设施往往是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需要保持医疗机构的清洁卫生,保证设施的完好并定时进行消毒。
另外,应该在医疗机构内部为医生、护士提供便捷的洗手设备,并定时检查设备的工作情况和洗手液的储备情况。
三、强化监管及评估
医疗机构需要进行监管及评估,对于一线人员是否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进行检查,通过现场巡查及定期抽查等方式,找出问题并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此外,医疗机构还需要对医生、护士进行考核,以保证他们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
四、带头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