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用心灵接触自然
- 格式:doc
- 大小:8.42 MB
- 文档页数:24
课题备课人第2课用心灵接触自第 1 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自然之美,了解自然风景中的变化法则和表现方式。
过程与方法学习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情感态度感受自然风景的美,体会风景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感染力与价值观重点了解自然风景的绘画法则,学习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特点。
难点体验和感受自然风景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教学方法欣赏,示范、临摹教学准备自然风光的图片,以自然风景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包含各类不同工具表现的自然风景作品),各类与作品有关的绘画工具,白纸、画布等相关材料教学过程1. 体验自然,交流感受。
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观察、寻找校园里印象深刻的景色师生共同交流、体会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2. 欣赏美景,取景构图。
(1)媒体呈现全景式的风景照片,学生欣赏体会。
(2)教师要求学生寻找风景中的兴趣点。
思考用什么方式提炼景物呢?小组研究、讨论。
(3)教师解读构图知识及方法,帮助学生了解风景作品中的一些取景要素。
A. 可以做一个取景框,在风景或图片上移动,寻找自己的视觉兴趣点。
B. 可以用手指做成方框,一边透过取景框观察,一边决定想要的范围。
3. 共同探讨,表现树木。
(1)思考:在我们今天接触的自然风光中,最重要的构成元素有哪些?小组讨论交流,列举元素,如植物、房屋、树木等。
(2)本课我们以树木为主要元素,完成一幅风景画。
(3)媒体呈现在校园里拍摄的不同种类的树木照片,学生欣赏。
教师要求学生在短时间里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校园里的树,并交流体会与感受。
(4)展示大师以树为主的风景画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让其了解大师的艺术表现方法,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如凡·高用一棵盛开的桃花树表现出春天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庚斯博罗的作品中蕴含着浓浓秋意。
(5)仔细研究达·芬奇的树木,深入了解树木的主要结构表现。
(1)画面中有哪些自然风景?
(2)透视运用如何?有无光影及明暗色彩的变化?(3)给观者什么样的情感?
师小结:西方绘画语言的区别。
4.对比分析:图一、图二、图三这几幅画的作画时间有什
图二《古道夕阳》
图三《山口》
师:对大自然,画家又是如何表现的。
(1)《林间小道》:油画,细致的表现了宁静的乡村、错落的行道树、多变的云层,严谨的焦点透视让观者身临其境。
(2)《古道夕阳》:彩色铅笔,夕阳下,小路载着树影消失在远方,意境优美。
进一步阐述,透过窗户看外面,常见的视角,独特的构思,学校亲切的自然情感,一扇窗看到的景色,其实就是一幅画面。
欣赏课本《眺望窗外》
马克·夏加尔
他的风格兼有老练和童稚,并将真实与梦幻融合在色彩的构成中。
实践操作:面对教室中的一扇窗户,描绘窗外的自然景色(突出色彩与季节的关系)。
作业要求:(1)在素描纸上,采用合适的构图形式,除了表现室外的自然景色,也可添加一点室内的静物。
(2)大胆创新,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思想和表现方法。
尽情表现自己的观感。
从古到今,人对自然都是怀着爱慕向往之心的,画家常用
他们的画笔尽情的描绘自然,所以,我们在欣赏中要学会
描绘自然,在描绘中还要学会保护自然,这样我们在自然
的怀抱中才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天空。
欣赏风景画.。
从心底接触自然
一、四季的色彩
夏()三、中西方比较区别:。
用心灵接触自然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描绘的主题是以树木为主的自然风景,涉及油画、水粉、水墨等多种绘画工具和表现方法,画种和工具的罗列,是为了展现不同的绘画种类和自然风光的变化之美,学习绘画风景,可以让我们表现自然的美。
一、教学路径欣赏——欣赏和分析不同绘画工具和不同表现方法对自然风光的塑造,发现和了解不同表现方法的特点。
了解——面对纷繁的自然景观,怎样才能从中发现并描绘所需要的景色呢?构图就是自然风景中最重要的取景手段,了解体会风景作品中的取景要素,学习构图方法。
体验——通过细致观察、尝试发现自然中不同的视觉感受,尝试体会作品从构图到表现形式的变化。
应用——通过细致观察,尝试发现自然中不同树的形状特征,发现近景中的树和远景中树的描绘变化,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描绘并感受工具带来的表现变化。
创造——观察自然景观,从中取景,并用一种或多种绘画工具描绘一幅自然风光,大胆运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树”及其景观。
二、课时建议本课课时建议为两课时。
一课时:以自然风景的构图、构成为主线,赏析和了解自然风景画中的风格和一般绘画法则。
一课时:以具体的“树”为基础教学点,由树的结构和绘画表现层层深入,进而学习自然风景画远、中、近景的构成和表现技法。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自然之美,了解自然风景中的变化法则和表现方式。
技能目标:学习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
情感目标:感受自然风景的美,体会风景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然风景的绘画法则,学习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特点。
教学难点:体验和感受自然风景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教学准备自然风光的图片,以自然风景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包含各类不同工具表现的自然风景作品),各类与作品有关的绘画工具,白纸、画布等相关材料。
四、教学的基本要素1. 从自然的风光中看到了什么?在清晨、在阳光下、在阴天、在树林中或在山野间,从自然的风光中,我们可以看见变幻的色彩,看见四季的不同,看见早晚的变化,“光”让自然的风景变化莫测。
《用心灵接触自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美术课程《用心灵接触自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自然景观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和审美水平。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在课前或课后进行自然景观的实地观察,并运用绘画或摄影的方式记录自然中的细节,如树形、鸟迹、风痕等。
记录的内容需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理解和感悟。
2. 创作准备:学生需在画册上构思一幅以自然为主题的创作草图,构思内容可以是静物、风景或动植物等自然元素,注意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
3. 创作实践:根据草图,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能,创作一幅以自然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作品应注重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要素的运用,体现个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4. 作品整理:学生需将完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包括装裱、标注等,使其更具展示效果。
同时,学生需准备一份简要的创作说明,阐述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创作理念。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与记录:观察需细致入微,记录需真实生动,能准确反映自然之美;2. 创作准备:草图应简洁明了,能准确表达创作主题和构想;3. 创作实践:作品应注重美术要素的运用,体现个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4. 作品整理:作品装裱应整洁美观,创作说明应简明扼要,能准确阐述作品的创作过程和理念;5. 提交形式:学生需将作品、草图和创作说明整理成册,按时提交给老师。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创作草图、美术作品、作品整理及创作说明等多方面进行评价;2. 评价标准包括创意性、技术性、表现力、整体效果等方面;3. 教师将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3. 教师将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未来的美术课程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
美术初中用心灵接触自然说课稿《用心灵接触自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课《用心灵接触自然》一课,下面,我着重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六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描绘的主题是以树木为主的自然风景,涉及油画、水粉、水墨等多种绘画工具和表现方法,画种和工具的罗列,是为了展现不同的绘画种类和自然风光的变化之美,学习绘画风景,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并且能很好的创造性的表现自然界的美,抒发对自然界的热爱。
二、说学情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义门中学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认知技能:欣赏不同表现方法对自然风景的塑造,学习风景画的构图方法。
过程方法:通过观察校园内不同树种,能大胆地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以树为主的风景画。
情感、态度、价值:感受大自然风光的变化及表现之美。
四、说重、难点教学重点是:通过欣赏和感受,运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创造性的表现自然界的美,抒发对自然界的热爱,并学习风景画的构图方法。
教学难点是: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表现自以树为主的风景画。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谈谈教法学法]五说教法、学法教法学法:在本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欣赏过程,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作品欣赏为主导,学生临摹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分析思考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动手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下面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六.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导入环节,我才取谈话导入,同学们当我们走进大自然就会发现身边的自然风光很美,如花园内春意盎然;校园内银杏树的一抹绿;果园里成熟的橘黄色果实;公园里雪花飘落在树枝上的那一幕,自然美景尽收眼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用心灵接触自然。
用心灵接触自然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描绘的主题是以树木为主的自然风景,涉及油画、水粉、水墨等多种绘画工具和表现方法,画种和工具的罗列,是为了展现不同的绘画种类和自然风光的变化之美,学习绘画风景,可以让我们表现自然的美。
一、教学路径欣赏——欣赏和分析不同绘画工具和不同表现方法对自然风光的塑造,发现和了解不同表现方法的特点。
了解——面对纷繁的自然景观,怎样才能从中发现并描绘所需要的景色呢?构图就是自然风景中最重要的取景手段,了解体会风景作品中的取景要素,学习构图方法。
体验——通过细致观察、尝试发现自然中不同的视觉感受,尝试体会作品从构图到表现形式的变化。
应用——通过细致观察,尝试发现自然中不同树的形状特征,发现近景中的树和远景中树的描绘变化,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描绘并感受工具带来的表现变化。
创造——观察自然景观,从中取景,并用一种或多种绘画工具描绘一幅自然风光,大胆运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树”及其景观。
二、课时建议本课课时建议为两课时。
一课时:以自然风景的构图、构成为主线,赏析和了解自然风景画中的风格和一般绘画法则。
一课时:以具体的“树”为基础教学点,由树的结构和绘画表现层层深入,进而学习自然风景画远、中、近景的构成和表现技法。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自然之美,了解自然风景中的变化法则和表现方式。
技能目标:学习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
情感目标:感受自然风景的美,体会风景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然风景的绘画法则,学习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特点。
教学难点:体验和感受自然风景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教学准备自然风光的图片,以自然风景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包含各类不同工具表现的自然风景作品),各类与作品有关的绘画工具,白纸、画布等相关材料。
四、教学的基本要素1. 从自然的风光中看到了什么?在清晨、在阳光下、在阴天、在树林中或在山野间,从自然的风光中,我们可以看见变幻的色彩,看见四季的不同,看见早晚的变化,“光”让自然的风景变化莫测。
夕阳西下在清晨在阴天树林中山野间阳光、投影春夏秋冬2. 从自然风景的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在自然风景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通过对自然中一个时段、一个场景、一个视角的描绘,或通过构图来完成对自然的描绘来表现自然。
无论怎样,作品中都有着画家对自然风光的认识和感悟。
自然中一个时段一个场景一个视角通过构图来完成对自然的描绘通过光影的变幻记录来表现自然3. 构图、构成、结构,风景画的法则。
构图在自然风景画中意义重大,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主题突出。
通过对作品中内容的梳理,以及表现技法中疏密、虚实的变化,完成的作品内容,就成为作品的构成。
但具体到一树、一石则需要了解物象的结构特点。
主次分明平远主题突出近、中、远景平行虚实的变化疏密的对比4. 自然、工具、表现力,风景画的艺术。
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铅笔、油画棒、水彩、油画等不同的绘画工具也有着各自的绘画特征。
将自己对风景的感悟如“清澈的”“明媚的”“阴暗的”融入其间,作品就有了表现力。
风景画的艺术,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直接描绘,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感受、体会和领悟。
清澈的纸上水彩清澈的纸上水彩明暗有力的蚀刻锌板明媚的色粉画浓重的布面油画浓重的布面油画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探索与查阅(教学知识准备)收集各类时段、季节的自然风光的照片和美术绘画作品。
查阅西方风景画的形成和发展,了解柯罗等重要的西方风景画家。
二、交流与探讨(教学知识要点)相互交流、探讨照片中和美术作品中自然风景在色彩、光影等方面的异同,寻找绘画艺术表现的意义。
三、观察与表现(课题作业形式)在自然风景中,自然最重要的视觉元素是植物、山、石。
各种树木以及它们的组成成为自然风景的主体。
从树的结构和绘画表现进入,然后众多的树组成大幅的作品,让作业由“树”到“林”,再到完整的自然风景。
教学评价建议一、本课教学中,教学核心在于通过对风景绘画中构图、色彩、技法等多方面知识的了解,体验在纷繁的自然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艺术语言。
二、作业设计中利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对相同的自然风光进行描绘、体验不同绘画工具表现的艺术之美。
参考案例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欣赏不同表现方法对自然风景的塑造,学习风景画的构图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大胆地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以树为主的风景画,并合作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感受大自然风光的变化及表现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方法。
教学难点:风景画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纸张、颜料等。
学具:铅画纸、颜料、毛笔等。
四、教学过程1. 体验自然,交流感受。
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观察、寻找校园里印象深刻的景色。
师生共同交流、体会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2. 欣赏美景,取景构图。
(1)媒体呈现全景式的风景照片,学生欣赏体会。
(2)教师要求学生寻找风景中的兴趣点。
思考用什么方式提炼景物呢?小组研究、讨论。
(3)教师解读构图知识及方法,帮助学生了解风景作品中的一些取景要素。
A. 可以做一个取景框,在风景或图片上移动,寻找自己的视觉兴趣点。
B. 可以用手指做成方框,一边透过取景框观察,一边决定想要的范围。
3. 共同探讨,表现树木。
(1)思考:在我们今天接触的自然风光中,最重要的构成元素有哪些?小组讨论交流,列举元素,如植物、房屋、树木等。
(2)本课我们以树木为主要元素,完成一幅风景画。
(3)媒体呈现在校园里拍摄的不同种类的树木照片,学生欣赏。
教师要求学生在短时间里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校园里的树,并交流体会与感受。
(4)展示大师以树为主的风景画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让其了解大师的艺术表现方法,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如凡·高用一棵盛开的桃花树表现出春天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庚斯博罗的作品中蕴含着浓浓秋意。
(5)仔细研究达·芬奇的树木,深入了解树木的主要结构表现。
4. 独幅创作,合作展示。
根据研究的树木结构,以及了解大师对树木的艺术表现,要求学生尝试用一种表现方式独立完成一幅以树为主的风景画,并全班合作展示,形成大型自然风景作品。
师生共同欣赏、评价作品。
5. 走进自然,拓展延伸。
从校园走进更宽广的大自然,学会运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发现大自然中处处都可表现的美景。
相关链接马克·夏加尔,白俄罗斯裔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
他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
他的油画色彩鲜艳,别具一格,每每把犹太民间传说融入作品,并从自然界天真朴实的形象中汲取素材,是一位追求天真纯朴、从俄国乡下犹太居民到巴黎的画家。
他历经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实验与洗礼,发展出独特个人风格,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品有《眺望窗外》《我和我的村庄》《巴黎天空的花束》《生日》等。
《盛开的桃花》是凡·高在1888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存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
画面中央主体是两株怒放的桃树,在蓝天和白云鲜明色彩的衬托下,树主干与枝叶构成一个完整的平衡,线条简单鲜明。
整个画面充满粉红色的勃勃生机,显示出创作者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也昭示了凡·高如火般地热爱生活、崇尚生命的内在狂热。
整幅画面,凡·高恣意大胆夸张地挥洒着色彩,白、蓝、粉、黄、金黄,色彩鲜明夺目,显示出作者强烈的自信。
光影处理得恰到好处,生动、自然、贴切。
凡·高创作这幅画是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也是他的老师莫夫。
附注: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单元。
应和着季节的变化让学生接触自然、走进自然、投入自然,以春天的季节为契机,让学生感受自然和生活的美,并比较四季的变换和每个季节带来的乐趣。
春天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总是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
夏天绿意澎湃、清水碧波、骄阳狂放,让人充分感受生命的热情。
秋天天高气爽、细雨清凉、硕果累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和成功的辉煌。
冬天,白雪皑皑,如梦如幻,人们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安详……通过树木的变化组织引导学生用多角度进行观察,走进山林、原野,寻找和发现、感悟自然界的美,并利用画笔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美术表达工具,涂抹自己心目中对季节的感受、表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热爱自然地情感,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丰富他们五彩的精神世界。
本课接触到一些画家和世界绘画大师表达自然界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他们的绘画方法和手段,体会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内心情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表现的手法以绘画为主,兼可运用其他的辅助材料。
绘画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工具也应由学生自行选择,炭笔、水彩、水粉、油画、水墨等等,鼓励学生尝试相互配合使用,尽情表现自己的观感。
一、教学路径欣赏——欣赏大师笔下表达自然界的作品,观察和体会他们的绘画方法和手段,体会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内心情感。
探究——探究风景构图的基本方式。
学会运用取景框对风景进行取舍。
学习——学习树的基本写生方式,并能在写生中加以运用。
实践——欣赏经典作品,分析其表现手法,借助图片、视频或直接走进大自然,用线条和色彩,记录自己喜欢的风景,抒发自己美好的情怀。
交流——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二、课时建议本课建议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了解风景画,学习风景画的构图方法和树的画法。
第二课时走进大自然,尝试写生,借景抒情。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
通过对画家作品的欣赏,对风景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产生一定的认识。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讨论、观察、感受、叙说,借鉴大师和画家的手法和表现语言,尝试用笔墨等工具表达,让学生互相学月,互相研究,掌握一定的风景绘画技能和技巧。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盛受风景画(西方一般称为风景画,中国传统的风景画一般为山水画,与西方表现手段、意境和观察方法、构思不同)表现的艺术美,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名画家的风景画作,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意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感受,运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创造性地表现自然界的美,抒发对自然界的热爱,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界,体悟画家作品中对光、色、树木的姿态、季节的转换有何种反映,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表现自己理解的自然,用创造性的美术语言体现自己的创造天分。
三、教学准备收集以树为主的风景画图片、课件、水粉颜料、纸张。
四、教学内容要点1. 风景与风景画2. 风景画的构图3.树的画法a. 树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