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环境艺术照明设计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7.05 MB
- 文档页数:76
《室内照明设计》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适用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修课方式: 必修教学时数:64开课学期:第三学期程标准主撰人: 李鹏飞课程标准审核人: 王兆法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是环境艺术专业业的一门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和功能要求,利用自然照明和人工照明,在各种室内类型中创造出能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照明环境。
三、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建筑装饰行业企业常用工作项目和工作岗位能力需求情况设置的。
其总体思路是,组建由校内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共同构成的课程程团队,深入企业调研岗位工作,确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工作内容,和企业共同开发与职业标准、专业标准及行业企业规模高度对接的课程标准,编制课程实施方案,共同开发项目导向式教材,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真实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课程设计以办公空间设计项目中常见的接待区设计、总经理办公室设计、会议室设计计、开敞办公区设计等为实训项目和子项目,并在每个子项目中按照工作流程划分各个任务。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整个过程以试点形式进行,逐步凝练成果,总结和和完善课程实施效果,并进行课程推广。
四、课程的教育目标1.通过解析实际案例,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学习方法,室内內照明的发展及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天联。
- 1 -2.要求:掌握室内照明设计课程的专业基础内容。
3.内容与方法:实际案例解析、室内照明研究的意义、照照明设计的基本认识、照昭明设计的依据、未来的设计趋势等,主要应用案例分析及授导教学法。
4.考核方法及标准一要求学生在该模块结東后进行课程实训规划,分析该课程实训结束后会达到的程度和目标。
第一章总论一、光环境与文化1、光环境文化1.1概述从光的角度来看,我们赖以生活的地球存在两个世界:一个属于白昼,另一个属于夜晚。
光的发展人工取火——电灯的发明——工业化社会的成熟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光”有了更为广泛的用途和意义,其中光环境的营造,成为环境空间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照明设计成为展示空间魅力的舞台。
1.2照明设计与光文化光文化是设计文化的一部分。
照明是科学,也是艺术。
对任何建筑而言它都是建筑设计成功的基础之一。
设计师除了要充分地理解建筑的形体和空间,还需要能够对灯具和光源进行准确的把握和纯熟的运用。
只有充分掌握“光”的控制技术,才能对“光”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才能满足人的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的需要。
2、照明设计的目的与分类范畴2.1照明设计的目的有关资料表明:在正常人每天接受的外界信息中,超过80%的信息是通过人体的视觉器官接受的。
而人几乎每天都要在人造光环境中停留相当长的时间,为视觉感官接受信息创造一个舒适的光环境是对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
我们的目标:根据不同的室内外环境所需要的照度,正确选择光源和灯具,确定合理的照明形式和布置方案,创造一个合理的、高质量的光环境。
2.2照明设计的分类范畴照明场所:1、街道及广场照明;2、车站及码头照明;3、景观的照明;4、建筑夜景的照明;5、室内环境照明等。
照明的方式:1、一般照明:为照亮整个场所而设置的均匀照度的照明方式2、局部照明:特定视觉工作所用的,为某个局部而设置的照明3、重点照明:为提高限定的区域或目标的照度,使其比周围的区域更亮,而设计成最小光束角的照明。
4、混合照明:由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组成的照明方式。
5、混光照明:在同一个场所,有两种以上不同的光源所形成的照明。
6、应急照明:在正常照明的电源失效时而启用的照明。
照明的目的:功能照明:满足各种不同场所的活动所需的基本照明环境,根据室内工作性质使工作面上能得到良好的视觉作业条件。
照明设计基础知识照明设计是指通过使用光源和照明设备来创造合适的光环境,以满足人们对看清、认识和欣赏环境要求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如下几点:1.光源的选择:光源是指发光设备,如灯具、窗户、光管等。
在照明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场所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源。
一般来说,白光通常用于清晰度较高的场所,如办公室、学校等,而黄光或柔光则适合于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如餐厅、酒店等。
2.照明布光:照明布光是指将光源均匀地分布在所照明的物体上,以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
在布光时,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空间布置合理地安装灯具,使光线达到充足且均匀。
例如,在办公室照明设计中,应避免直射灯光照射到电脑屏幕上,造成视线不适。
3.光线的投射方向:照明设计中光线的投射方向可以用来突出或弱化一些物体或空间,也可以用来创造各种视觉效果。
例如,在画廊中,可以利用特定的灯光角度和投射方向来凸显展品的细节和色彩。
4.色彩和亮度:色彩和亮度两者在照明设计中是相辅相成的。
不同的色彩和亮度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
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彩和亮度,并注意它们之间的协调性。
例如,在酒店大堂的设计中,通常选择一些温暖而柔和的色彩和亮度,以营造舒适和放松的氛围。
5.能源节约:能源节约是照明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选择高效能源和灯具,并合理使用光源,可以实现节能目的。
例如,使用节能灯具代替传统白炽灯是一个有效的节能方式。
6.环境和人体的考虑:照明设计应考虑到环境和人体的需求和适应性。
例如,对于办公室或学习空间,应选择光线柔和、无刺眼的灯具,以减少对人眼的疲劳和不适感。
对于户外照明,应根据不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灯具,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和舒适。
总之,照明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并根据不同需求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
只有在理解和应用照明设计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适合人们需求和环境要求的照明效果。
照明设计基础知识照明设计是指在建筑、艺术及舞台、电影、电视等场所中,通过合理的照明布局,利用照明装置和设备,使场景更加出色、舒适和安全的一门艺术与科学。
照明设计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照明原理、照明设计要素、光源选择、光度学、照明控制等内容。
照明原理是指照明设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通过了解这些原理可以使设计师更好的把握照明设计的方向和目标。
例如,照明设计中常用的照明效果包括直接照明、间接照明、局部照明、整体照明等,这些效果的选择和应用需要基于建筑的功能和风格来确定。
照明设计要素包括照明需求、光源选择、照明装置的设计与位置、照明控制等。
首先,设计师需要了解建筑或场所的功能需求,比如是办公室、酒店、剧场还是展览馆等,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照明的目标和策略。
光源的选择是照明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发光特性和颜色温度,光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照明效果和能耗。
常见的光源包括白炽灯、荧光灯、LED等,设计师需要根据场所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光源。
光度学是照明设计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研究光的辐射、传播和影响等特性。
了解光度学可以帮助设计师预测光的传播和散射情况,从而更好地控制光线的亮度和分布。
照明控制是指通过各种照明设备和技术手段来实现对光线的调节和控制,包括照明系统的布置、控制面板的设计和定位、调光和色温控制等。
通过科学而合理的照明控制,可以实现照明效果的调整,节能减排,提高照明品质。
除了上述基础知识外,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的外观和室内环境,比如建筑外墙、景观照明、室内装饰等因素。
设计师要通过照明设计,将建筑或场所的魅力和特色凸显出来,同时要考虑用户的视觉舒适度和安全性。
总之,照明设计是一个融合科学和艺术的领域,需要设计师掌握光学、电气、建筑等多学科的知识。
通过学习和应用照明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照明环境的需求,创造出令人满意的照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