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3.1.3 胚胎发育
- 格式:pptx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30
专题3 胚胎工程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1.胚胎工程的操作对象不包括的是( )A.成体干细胞B.精子、卵子C.受精卵D.早期胚胎解析:胚胎工程操作的对象是动物配子或早期胚胎。
答案:A2.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于( )A.排卵前,在卵巢内B.受精前,在输卵管内C.排卵后,在腹腔内D.受精时,在输卵管内解析:雌性动物在胎儿时期卵巢内的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其数量,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形成卵泡,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变为成熟的卵子。
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排卵前后完成的,结果产生了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过程中完成的,故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D3.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C.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解析:大量获能的精子接触到卵子周围的放射冠时,即开始释放顶体酶,解离放射冠的卵泡细胞,这样部分精子可径直接触到透明带,A项错误;透明带反应是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卵黄膜的封闭作用是第二道防线,B项正确;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的头部即进入卵细胞中,C项正确;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D项正确。
答案:A 4.如图是牛囊胚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透明带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形成的B.囊胚腔是一个充满液体的腔C.内细胞团将来分化成内胚层D.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解析: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答案:C 5.下图为哺乳动物的生殖和个体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在________中完成受精作用。
(2)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其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在________________中完成。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专题 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 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 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 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 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不同点连接的DNA 双链单链模板不要模板要模板连接的对象 2 个DNA片段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存在的单链DNA片段上相同点作用实质形成磷酸二酯键化学本质蛋白质3. “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 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高中生物选修三胚胎工程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3胚胎工程重要知识点一、体内受精与早期胚胎发育1、胚胎发育过程2.受精过程中的“三大反应”与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两道屏障”(1)顶体反应:精子膜和顶体外膜发生一系列改变并释放顶体酶的过程即为顶体反应。
顶体反应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道,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必不可少的条件。
(2)透明带反应: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会产生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称做透明带反应,它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3)卵细胞膜反应: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立即发生一种生理反应,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称为卵细胞膜反应,这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易错警示!(1)动物排出卵子的成熟程度不同,有的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如猪、羊等;有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如马、犬等,但它们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当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时,才具有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2)受精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受精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开始。
二、胚胎工程1.胚胎移植的四大生理基础(1)胚胎“移入”的生理基础哺乳动物在发情排卵后的最初一段时期,不论是否妊娠,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2)胚胎“收集”的生理基础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3)胚胎在受体内“存活”的生理基础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4)移植后胚胎得以“继续发育”的生理基础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
化钝市安居阳光实验学校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基础全练]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及受精卵发育开始的地点分别是( )A.输卵管和子宫B.都是在子宫C.生殖道和输卵管D.都是在输卵管解析: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及受精卵发育开始的地点主要都是在输卵管。
答案:D2.下列有关卵子发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中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完成的,这是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区别B.卵原细胞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的C.哺乳动物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发生在胎儿时期D.排卵是指卵泡从卵巢中排出解析: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中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即胎儿时期)完成的,这是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区别,A正确;卵原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成熟的卵细胞,B正确;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于胎儿时期性别分化以后,C正确;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D错误。
答案:D 3.下列有关顶体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顶体反应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必不可少的条件B.顶体反应是阻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C.顶体反应过程中释放的顶体酶的主要作用是溶解卵丘细胞间的物质D.顶体反应是受精作用的开始解析:精卵相遇时,首先发生顶体反应,此时顶体释放顶体酶以溶解卵丘细胞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
阻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B错误。
答案:B4.下列有关哺乳动物受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情况下,受精是在雌性的子宫内完成的B.卵子在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C.受精的实质是雌、雄原核的融合D.穿过放射冠的精子就能与卵细胞膜接触解析:在自然情况下,受精是在雌性的输卵管内完成的,A错误;动物排出的卵子需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B错误;受精的实质是雌、雄原核的融合,C正确;卵细胞膜位于透明带的里面,只有穿过透明带的精子才能与卵细胞膜接触,D错误。
答案:C5.下列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顺序的是( )A.受精卵→卵裂→原肠胚→囊胚→组织器官的分化B.卵→卵裂→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C.受精卵→囊胚→原肠胚→幼儿D.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解析: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是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专题1 基因工程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这种技术是在生物体外,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
2.基因操作的工具包括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3.限制酶主要来源于原核生物。
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是能够识别DNA中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切开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4.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双链DNA片段连接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脂键。
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这些酶分为两类:T4DNA连接酶和 E.coliDNA连接酶。
5.目前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和λ噬菌体的衍生物。
6.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7.作为基因进入细胞的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具有某些标记基因、对宿主的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获取目的基因的途径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直接人工合成。
3.PCR是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加以复制,使其数目呈指数方式增加。
需要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多次。
4.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学习目标:1.简述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重点) 2.简述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重点) 3.简述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重、难点)一、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一)胚胎工程1.操作对象: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
2.技术种类: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3.实质: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
(二)精子和卵子的发生1.精子的发生(1)场所:睾丸。
(2)时期:从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
(3)形成过程:(4)精子的变形(包括头、颈、尾): 精子细胞――→变形精子 细胞核 头的主要部分 高尔基体 头部的顶体 中心体 尾线粒体线粒体鞘其他物质原生质滴(最后脱落) 2.卵子的发生(1)场所:卵巢。
(2)时期:动物的胚胎在性别分化以后。
(3)形成过程:二、受精1.概念: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2.场所:输卵管。
3.受精标志: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4.过程(1)准备阶段:①精子获能:场所:雌性动物的生殖道。
②卵子的准备:分裂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受精。
(2)受精阶段:三、胚胎发育1.卵裂期特点(1)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2)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
(3)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缩小。
2.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阶段及特点(1)桑椹胚: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这一阶段前的每个细胞都属于全能细胞↓(2)囊胚:细胞开始出现分化,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出现囊胚腔↓(3)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的细胞形成外胚层,下方的细胞形成内胚层,出现原肠腔1.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精子和卵子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输卵管。
( )(2)精子在初情期后开始形成,两次分裂连续进行;卵子在胚胎性别分化以后形成,两次分裂不连续进行。
3.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遗传、营养、运动和激素调节等。
青少年身高不理想的原因,需通过医院医生严格全面检查和分析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注射生长激素治疗应听从医生的建议。
知识梳理: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都分布着许多能分泌物质的_____________。
在这些分泌腺中,凡是分泌物经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_________________,如汗腺、唾液腺、胃腺等;2.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____________(hormone)直接进入_____________,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探讨”中提到的生长激素是由_________分泌的,除垂体外,内分泌腺还有_________等。
内分泌腺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激素的发现播放视频:《促胰液素的发现》1.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对这些内分泌腺的机能并不了解。
到19世纪,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许多疾病与内分泌腺有关,于是有人提出,内分泌腺可以不断地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质具有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持机体正常机能的作用。
2.在20世纪之前,__________这一概念还没有被提出,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学习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
带着问题,通过阅读,了解内分泌系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的兴趣。
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
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及外生殖器的表现。
实验结果如下∶在家兔胚胎重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彩集或睾丸的组织。
高二生物选修3“精子和卵子的发生”的教学设计与案例一、教材分析专题3胚胎工程包括《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三节。
此内容是首次编入高中生物选修教材,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比较陌生,而且专业性比较强,而课程标准对本专题的知识要求都是了解水平。
面对具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高中生,如何实现高等知识初等化,化难、烦为易、简,对教师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这部分内容是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也是学习本专题的钥匙。
它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
我准备把它分为两个课时完成教学,即精子和卵子的发生1课时,受精和胚胎发育1课时。
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必修2的“减数分裂”一节中已经学习过,但它主要强调的是“减数分裂”过程,选修3的这部分内容则主要介绍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整个发生过程,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因此,应把这两部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获得哺乳动物精子与卵子发生过程的知识的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学会建立知识结构模型,从中领悟到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简述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2.说出精子的变形;3.举例说出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能力目标1.在“卵子的发生”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建立家畜卵子发生和成熟的知识结构模型;2.在小组交流“卵子发生和成熟的知识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培养乐于学习生物科学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精子的发生”过程比较简单,且在必修2中已有所了解;“卵子的发生”过程比较复杂,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不连续,涉及到后面对“受精”的了解,所以把“家畜卵子的发生和成熟”确定为教学难点和重点。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专题1 ?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原理:基因重组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不同点连接的DNA 双链单链模板不要模板要模板连接的对象2个DNA片段单个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已存在的单链DNA片段上相同点作用实质形成磷酸二酯键化学本质蛋白质3.“分子运输车”——运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2.人工合成。
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一、教学目标1.简述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及受精过程。
2.简述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3.认同胚胎工程建立及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2)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3)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
2.教学难点(1)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的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2)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策略本节是本专题的起始课,课文的导入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可用题图或其他有关的背景材料导入,通过背景材料引出胚胎工程的概念。
关于《科技探索之路──胚胎工程的建立》,建议用学生快速阅读和教师讲述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快速阅读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有助于理解课文)。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读完一遍教材,然后,将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重新快速阅读一遍,再从读过的段落和句子中试着分析和理解下面的问题:(1)胚胎工程的建立可大致分为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胚胎工程技术有什么重大突破?这些重大突破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说胚胎移植技术的成功和应用带动和加速了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3)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明觉在动物生殖生理学上有什么重大发现?这个发现对促进胚胎工程实现产业化有何意义?(4)通过胚胎工程的建立过程,你如何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最后,由小组推选一人,或由教师随机地选择学生来讲解这些问题。
当发言的学生讲完后,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教师的讲述着重于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
要明确指出,研究胚胎工程的百年发展史,能增加我们对胚胎工程研究过程的了解,从中领悟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同时,也使我们看到,胚胎工程的研究每取得一项突破,都会给畜牧业、医学的发展带来一次飞跃;而畜牧业、医学的每一次飞跃发展,又都会给胚胎工程带来新的课题,促进胚胎工程的发展。
高中生物选修1-3重点知识点总结,大小考必背!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3. “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3)原理:DNA双链复制(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选修3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分子水平原理:基因重组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连接酶(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3)与聚合酶作用的异同: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2.人工合成。
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的情况下采用)(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3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1)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3)原理:双链复制(4)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解链为单链;(高温解旋)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结合;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高一生物会考知识点江苏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功能、发育、进化等方面的科学。
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会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江苏高一生物会考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1.细胞生物学1.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过程至关重要。
包括细胞膜、细胞器(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核等。
1.2 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 遗传学2.1 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结构由碱基、磷酸、脱氧核糖组成,了解DNA的结构对于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
2.2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型、表现型、基因等概念)、染色体遗传和分离定律、基因突变等。
3. 生物进化论3.1 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是生命的一种普遍现象,了解进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适应能力非常重要。
3.2 自然选择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石。
了解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驱动因素。
4. 生殖生物学4.1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差异和特点。
4.2 生殖与发育了解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以及生殖体细胞和体细胞的区别。
5. 生态学5.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对于理解生态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
5.2 生物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包括食物链、食物网、能量的转化以及物质循环等。
总结:以上是江苏高一生物会考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当然还有其他内容需要掌握。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生物学知识,提前准备好会考内容,取得好成绩。
生物学不仅是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对大自然的探索和赞美,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生物学,更好地认识和珍惜我们的生命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