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小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4
学习力学的感受作者:范诚(PB04203085)在我高中填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填了科大的物理系。
因为我觉得物理是最基本的学科,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自然中的万物都会满足一定的物理规律。
所以研究物理会更有意义。
在大学我接触的第一门物理课就是力学。
记得我以前看过的科普书上写到,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
特别是牛顿力学,也就是我们这学期主要学的内容。
然而在此之前我还不知道如何去学。
当我拿到力学书时,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高中上的,要是上了竞赛的话就更觉得这本书没什么可学的。
此时的我还是停留在只知道解题上。
不知不觉力学课已经接近尾声了,当我回头仔细想我学了什么时,我突然觉得受益匪浅。
杨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学物理。
首先,我知道了学习物理的任务和目的:以前自己总以为物理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什么问题,想出一个方法,解决之即可。
而通过力学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物理学的任务和目的是:用一系列尽可能简明的概念和方程(定律),去统一概括物质的结构和运动的基本规律。
知道了物理学并不是仅仅去解决一个个实际的问题,而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尽量找到简明的广泛适用的定理和规律去完成自然界的统一。
顿时我感觉到了学习物理的人的任务之大,肩负着统一理论的重任,同时这种认识也增加了自己对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伟大物理学家的崇敬。
是牛顿打破了天界和世俗的界限,用他的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找到了两个世界的统一。
是麦克斯韦建立的电磁理论使电、磁和光学现象得到统一。
是爱因斯坦抛弃了绝对空间观念,使电磁学、力学在新的时空观的基础上达到了统一。
我们也要在将来的学习、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寻求新的统一,为完成物理学的任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我还知道了数学的重要性。
我们看到,矢量代数和微积分的知识贯穿力学教材的始终。
其中在关于转动参考系中的科里奥利加速度的讲述中,杨老师引入了绝对微商和相对微商的概念。
从而使我们用数学的方法对这部分知识有了很好的了解。
不仅仅在教材中,在杨老师的课上也经常会运用一些数学技巧来解决物理问题。
物理小论文引言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石之一,旨在研究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现代科学中,物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力学、量子力学等。
本文旨在探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物理学的基本原理1.1 空间和时间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空间和时间。
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过程可以通过空间和时间来描述。
空间可以是二维、三维或更高维度的。
而时间是按照某种顺序进行的,用于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
通过空间和时间的描述,我们可以准确地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1.2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通过力学原理,可以解释物体运动的规律,如牛顿三大定律。
力学的应用领域包括天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等。
通过力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1.3 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光的传播和性质的学科。
通过研究光的本质,我们可以了解光是如何传播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光学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激光等。
通过光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光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1.4 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电磁学的原理,我们可以解释电磁波的传播和电磁感应等现象。
电磁学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力传输、无线通信等。
通过电磁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电磁现象在自然界的运行机制。
1.5 热力学热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能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学科。
通过研究热力学,我们可以了解热能的传输、变换和热平衡等现象。
热力学在工程和能源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如热机效率、热传导和相变等。
通过研究热力学,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热能资源并改进能源利用效率。
1.6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中描述微观领域的学科,研究微观粒子如原子和分子的行为。
量子力学的原理和预测与经典物理有显著的区别,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
物理小论文——乒乓球中的物理原理乒乓球是一项被广泛喜爱的运动,其背后蕴含着许多有趣的物理原理。
从球拍的运动到球的弹跳,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
本文将探讨乒乓球运动中的几个关键物理原理,包括运动学、力学以及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首先,我们来讨论乒乓球运动的运动学特征。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通过描述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量来描述运动。
在乒乓球中,球拍和球的运动可以用运动学描述。
例如,球员挥动球拍时,球拍经历了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最终与球撞击。
同时,球拍和球之间的相对运动也可以通过运动学来解释。
在乒乓球运动中,力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学科。
在乒乓球比赛中,球员需要用力撞击球,这涉及到力的施加和受力。
力的施加可以改变球的运动状态,例如球的速度和方向。
同时,球与球拍的碰撞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如果球员将球拍向上倾斜,球将以更大的力回弹,而如果球员将球拍向下倾斜,球将以更小的力回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也是乒乓球运动中的物理原理之一、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而势能是物体在特定位置所具有的能量。
在乒乓球运动中,球经历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例如,当球员击球时,球拍给球施加了动能。
当球到达对方球员时,动能转化为势能,球具有准备回弹的潜在能量。
最后,当球反弹时,势能再次转化为动能,球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
此外,球的弹跳也受到物理原理的影响。
当球与球拍或球台接触时,弹跳是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弹跳与球的弹性和碰撞动量有关。
弹性是物体恢复原状的能力,对于乒乓球来说,球的弹性影响着球的弹跳高度和速度。
碰撞动量是在碰撞过程中球拍和球之间转移的动量。
根据冲量守恒定律,球拍施加的冲量和球反弹时施加的冲量相等。
这会影响球的弹跳高度和速度。
总之,乒乓球中涉及许多有趣的物理原理。
通过运动学、力学、动能和势能转化以及弹性和碰撞动量等物理概念,我们可以解释乒乓球运动中的许多现象。
这些物理原理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乒乓球的运动,也为球员提供了改善他们的技术和技巧的指导。
身边力学之我见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身边的力学这门课程结束了。
以前面对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我都会感觉很神奇,很深奥。
通过这几周对生活中的力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这些现象基本都有所了解,明白了其中原理所在。
从中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力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下面我简单列举几个生活中与力学有关的例子,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一,为什么熟鸡蛋能竖立旋转。
把一只煮熟的鸡蛋放在桌上旋转,如果用力合适,它转着转着就会竖立起来,而生鸡蛋就不会这样。
熟鸡蛋在旋转过程中竖立起来,这看上去是违反物理规律的,因为它的重心升高,整个系统的能量似乎增加了。
事实上是熟鸡蛋的部分旋转能量在蛋壳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转换成了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使熟鸡蛋的长轴方向改变,在一系列的摇晃震荡中由水平变为垂直。
而生鸡蛋的内核是液态,会吸收旋转能量,使它不能转化为推力,因此生鸡蛋在旋转时不会竖立起来。
这就是鸡蛋中的奥妙。
二、过山车中的物理知识。
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
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
实际上,过山车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
如果能亲身体验一下由能量守恒、加速度和力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效果,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在开始旅行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
事实上,从这时起,带动它沿着轨道行驶的惟一的"发动机"将是引力势能,即由引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引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构成的。
第一种能,即引力势能是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自身拥有的能量,是由于它的高度和由引力产生的加速度而来的。
对过山车来说,它的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
当过山车开始降时,它的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但它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能。
力学原理的应用论文摘要本论文简要介绍了力学原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并探讨了在实际工程中力学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效果。
通过列举实际案例,展示了力学原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结构设计、材料力学、机械运动与控制、流体力学等。
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应用力学原理可以提高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效率,满足工程要求。
引言力学原理是研究物体平衡、运动和变形的基本理论。
在工程领域中,力学原理的应用十分广泛。
为了满足不同工程应用的需求,人们研究和发展了各种力学原理和方法,如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
本文旨在探讨力学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力学原理的重要性和效果。
力学原理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1.静力平衡原理:结构设计中,静力平衡是一个基本要求。
通过静力平衡原理,我们可以确定结构各部分的受力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2.弹性力学原理:弹性力学原理主要用于结构的变形计算。
通过弹性力学原理,可以计算结构在受力时产生的变形,并确定结构的刚度和变形情况,以优化结构设计和满足工程要求。
3.破坏力学原理:在结构设计中,破坏力学原理用于预测结构的破坏状态和承载能力。
通过破坏力学原理,我们可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从而防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破坏。
力学原理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1.应力应变关系:材料力学研究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通过力学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类似胡克定律的应力应变关系,从而预测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情况。
2.破裂力学:破裂力学研究材料在受力时的破裂行为。
通过破裂力学原理,我们可以预测材料破裂的位置和破坏模式,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
力学原理在机械运动与控制中的应用1.运动学原理:运动学原理用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通过运动学原理,我们可以确定机械系统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并设计合适的运动轨迹和控制方案。
2.动力学原理:动力学原理用于研究物体的力学相互作用。
通过动力学原理,我们可以计算机械系统在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和力学性能,帮助优化机械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控制。
弹性力学论文篇一:弹性力学弹性力学的开展以及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关键字:弹性力学开展过程应用摘要:文章简述了弹性力学的开展历程,介绍了弹性力学在各个领域当中的应用,同时在文章最后提到了弹性力学在今后可能的开展趋势。
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体在荷载等外来要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应变、位移和稳定性的学科。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弹性物体在外力和其它外界要素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内力,也称为弹性理论。
它是材料力学、构造力学、塑性力学和某些穿插学科的根底,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化工、航天等工程领域。
弹性体是变形体的一种,它的特征为: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变形,当外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除去外力后物体即恢复原状。
绝对弹性体是不存在的。
物体在外力除去后的剩余变形特别小时,一般就把它当作弹性体处理。
弹性力学的开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人类从特别早时就已经明白利用物体的弹性性质了,只是简单地利用弹性原理,并没有完好的理论体系,比方弓箭的使用。
而人们建立系统的弹性力学研究体系是从17世纪开始的。
弹性力学的开展初期主要是通过实践,尤其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弹性力学的根本规律。
在这个阶段除实验外,人们还用最粗糙的、不完备的理论来处理一些简单构件的力学征询题。
这些理论存在着特别多缺陷,有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在17世纪末第二个时期开始时,人们主要研究梁的理论。
到19世纪20年代法国的纳维和柯西才根本上建立了弹性力学的数学理论,明确地提出了应变、应变分量、应力和应力分量的概念,建立了弹性力学的几何方程、运动(平衡)方程、各向同性以及各向异性材料的广义胡克定律,从而奠定了弹性力学的理论根底,打开了弹性力学向纵深开展的打破口。
第三个时期是线性各向同性弹性力学大开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是弹性力学广泛应用于处理工程征询题。
同时在理论方面建立了许多重要的定理或原理,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计算方法。
从20世纪20年代起,弹性力学在开展经典理论的同时,广泛地讨论了许多复杂的征询题,出现了许多边缘分支。
力学课题研究论文经典力学论文15篇【摘要】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神学走向科学,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物理学起到了绝对重要的作用。
而物理学的第一次颠覆时刻就是经典力学的建立。
但创造历史的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的制约,重点论述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关键词】经典力学力学经典力学论文经典力学论文:从经典力学到狭义相对论的启示经典力学到狭义相对论是物理学的巨大进步,其中涉及到两位重要的科学家,这两位科学家的身上我们能发现有什么共性的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让我们先这两位科学家谈起。
牛顿,在中学时代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中,学习到了很多化学、物理知识,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花大量时间去思考自然哲学,光学和数学领域,最终23岁发明了微积分,创立了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小开始就一直对数学、物理学不断追求,16岁开始思考有关相对论的问题,26岁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两人的成长历程来看,共同的特点是有兴趣,小就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很早就开始思索科学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种如饥似渴、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惊叹万有引力和狭义相对论的想象力的同时,不禁要问它们的来源,关于两人的传记多次提到音乐,牛顿爱好风管,爱因斯坦爱好小提琴,音乐是科学研究的催化剂,我们可以认识到,培养多种兴趣,无论对于学习,或是其它事情,都会有极大的好处。
经典力学的建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数学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极其成熟的学科,它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几乎是无懈可击,而其它学科,只有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用数学形式去表述自身,才能建立起严谨正确的体系,经典力学正是用这一种数学方法,而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而后来的量子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无不不是建立在数学语言的基础之上,而使得物理学迅速成为一门仅次于数学的严谨学科,物理学的这一发展模式,对于其它学科,比如化学,生物等等,我们都有借鉴之处。
经典力学到狭义相对论,我们认识到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经典力学曾经取得无比辉煌的成就,它是不能也是不可能被抛弃的,它仍将在它适用的范围内大放光彩,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理论,都会有它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新的理论而抛下旧的理论,科学研究是一代代人的积累,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
建筑力学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力学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的力学性能和结构行为的学科,通过建筑力学的分析和计算,可以优化建筑设计方案,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说明了建筑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意义。
1. 引言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受力情况和结构行为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建筑物的力学特性和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建筑力学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物的荷载分布、结构材料的选用以及结构的稳定性等问题。
建筑力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优化建筑设计方案,还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开始介绍,然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建筑力学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2. 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建筑力学主要包括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情况的学科,包括受力分析、平衡方程等内容。
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的学科,考虑材料的弹性特性。
塑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的学科,考虑材料的塑性特性。
建筑力学的研究还涉及到结构形式和荷载分析等内容。
结构形式是指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如梁、柱、墙等。
荷载分析是指建筑物承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的分析,包括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等。
3. 建筑力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力学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建筑设计初期,建筑力学可以对建筑物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帮助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用。
通过建筑力学的计算,可以优化建筑设计方案,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其次,在建筑施工阶段,建筑力学可以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例如,在梁柱的施工中,建筑力学可以提供梁柱的荷载分布和稳定性分析,确保梁柱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在墙体施工中,建筑力学可以分析墙体的受力情况,指导墙体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和加固措施。
4. 建筑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为了说明建筑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意义,本文以一个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力学小论文(关于物质连续性的一些想法)学习力学这门课也已经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了,刚开始可能由于还没太适应大学里课程的进度,而对力学这门课抱有一丝畏惧心理,但是自从上了几次杨老师的课之后,我的畏惧心理逐渐消除了。
在这不长的时间了,杨老师已经带我们领略到了一些物理学的风采。
在课堂上,老师不仅带领我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新奇有趣的课本之外的内容,在杨老师的课上,我感受到了物理的美妙以及世界的神奇。
清楚地记得杨老师在第一堂力学课上对于物质的连续性的一些介绍,对于其中一个例子,我感触颇深。
下面就来说一下这个例子。
假设现在有一个外星球,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一次偶然的机会,来自这个星球的一个外星人发现了地球,也看到了一些地球上的科学文献,和珍贵书籍,并且想把它们都带回自己的星球上去,可是工程浩大,要怎么样才可以把这些书籍方便的运送回去呢?于是,有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把书籍内容都转化为数字代码,然后把所有的数字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数,加上小数点就可以表示长度了,然后把这个长度刻在一根直尺上,只要有精确的侧量仪器就可以了,地球上的科技发展状况就可以完全通过这根直尺而被带回去了,听起来这个方法还很不错呢,可是这种方法真的可行吗?事实上,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而分子和原子之间是有空隙的,是不连续的,这根直尺同样也是如此,所以这个长度真的能够刻的上去吗?这真的很难说。
这个例子引起了我对连续性的思考,想起了芝诺佯谬的故事,芝诺之所以会认为人永远都追不上乌龟,是因为他把时间看成是连续的了,可事实上,时间是不连续的,所以不能用芝诺的极限计算方法来计算人追上乌龟的时间,而且事实上芝诺把人追上乌龟的条件设为了人与乌龟的距离极限为零,而实际上,我们知道人完全会超过乌龟的,所以这个条件的考虑也是错误的。
但,时间和空间却具有连续可微的性质,这个性质倒是时间和空间的固有属性。
比如书上一道习题: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水平直路上以相等的速率(30千米/小时)相向而行。
经典力学论文15篇经典力学论文:浅谈高中生如何学好高中物理之经典力学【摘要】经典力学,作为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之一,在考试中也占据着较高的分值。
那么,如何让高中同学学好物理的经典力学是我们老师始终在关注的话题。
就此,本文针对高中生如何更好地学习高中物理之经典力学的学习方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经典力学学习方法建议力学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同学学好经典力学的板块,有利于他们今后在物理方面的深化学习,让他们后续的物理学习变得更加简单。
当然,要学好某种学问讲究的是方法,方法对了,自然离胜利也就近了,下面就来共享我经过多年教学而提炼出的针对高中生对经典力学的学习方法及相关建议。
一、理解把握概念,巩固基础学问对于理科学习,假如仅仅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理科学问的方法是不行取的。
尤其对于我们的物理学科,同学需要的是理解和记忆。
只有这样两项结合,同学才能把基础学问学的更扎实,才能得巩固所学的学问,只有基础学问把握坚固了,才谈得上更深化的学习。
就拿同学学习摩擦力来说,同学首先要把握的是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其次通过定义需要总结出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需要具备的条件:第一,物体间有相互接触、挤压;其次,接触面必需要粗糙;第三,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者是相对运动。
我们不需要同学硬性的去记住这些定义以及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但是,同学需要通过理解的方式来把握我们所讲解的学问点。
再者,同学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去感受摩擦力的存在,领悟产生摩擦力所需要的条件。
比如,人在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在我们前进的时候也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移,也就是与地面发生了相对运动,而且地面也是粗糙的。
这样的例子既贴近生活,而且也包含了同学需要把握的学问。
让同学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学问,进而把握学问,是同学在物理学问的学习上应当具备的力量。
初二物理小论文1. 《力与运动的关系》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同时,作者还讨论了摩擦力、重力等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本文以实例为载体,介绍了能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机械能守恒、热能守恒等。
通过分析这些实例,作者加深了同学们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3. 《光学现象解析》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生活中的光学现象为切入点,如折射、反射、透镜成像等,对光学现象进行了详细解析。
作者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
4. 《电学基础》电学是现代科技的基础,本文从电荷、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电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和实例,作者让同学们了解了电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路、电磁感应等。
5. 《热学探究》热学是研究热现象的学科,本文从热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等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热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和实例,作者让同学们了解了热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温、散热等。
6. 《力学中的压强与浮力》压强和浮力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压强和浮力的关系。
作者以实例为载体,让同学们了解了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潜水、气球等。
7. 《声音的传播与特性》声音是物理学中的一种波动现象,本文从声音的传播、特性等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声音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和实例,作者让同学们了解了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乐器、通信等。
8. 《磁学初步》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磁场的概念、磁力线的分布等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磁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和实例,作者让同学们了解了磁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铁、电磁感应等。
9. 《物理与生活》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如物理在科技、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实例和实验,作者让同学们了解了物理在提高生活质量、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力学学院:专业:姓名:学号:一、足球中的“香蕉球”现象如果你经常观看足球比赛的话,一定见过罚前场直接任意球。
这时候,通常是防守方五六个球员在球门前组成一道“人墙”,挡住进球路线。
进攻方的主罚队员,起脚一记劲射,球绕过了“人墙”,眼看要偏离球门飞出,却又沿弧线拐过弯来直入球门,让守门员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球进了大门。
这就是颇为神奇的“香蕉球”。
为什么足球会在空中沿弧线飞行呢?原来,罚“香蕉球”的时候,运动员并不是拔脚踢中足球的中心,而是稍稍偏向一侧,同时用脚背摩擦足球,使球在空气中前进的同时还不断地旋转。
这时,一方面空气迎着球向后流动,另一方面,由于空气与球之间的摩擦,球周围的空气又会被带着一起旋转。
这样,球一侧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而另一侧空气的流动速度减慢。
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伯努利方程)。
由于足球两侧空气的流动速度不一样,它们对足球所产生的压强也不一样,于是,足球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被迫向空气流速大的一侧转弯了。
乒乓球中,运动员在削球或拉弧圈球时,球的线路会改变,道理与“香蕉球”一样。
二、滑水运动员在滑板上不沉下去看到滑水运动员在水面上乘风破浪快速滑行时,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滑水运动员站在滑板上不会沉下去呢?原因就在这块小小的滑板上。
你看,滑水运动员在滑水时,总是身体向后倾斜,双脚向前用力蹬滑板,使滑板和水面有一个夹角。
当前面的游艇通过牵绳拖着运动员时,运动员就通过滑板对水面施加了一个斜向下的力。
而且,游艇对运动员的牵引力越大,运动员对水面施加的这个力也越大。
因为水不易被压缩,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水面就会通过滑板反过来对运动员产生一个斜向上的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时,运动员就不会下沉。
因此,滑水运动员只要依靠技巧,控制好脚下滑板的倾斜角度,就能在水面上快速滑行。
三、过山车中的物理知识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
理论力学小论文 (北工大)关于木棍落地问题的研究段承阳 12044222指导教师:刘赵淼摘要:均质木棍以一定的倾斜角度自由下落,与地面会发生多次碰撞,直至能量全部耗尽。
求解与地面碰撞的次数以及影响次数的因素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及碰撞的有关知识,计算在理想条件下,各次碰撞的能量损失,使得n次碰撞的总的能量损失等于初始时的总能量来确定n的具体数值。
最后给出与地面碰撞次数n的计算公式,以及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关键词:木棍落地,能量守恒,碰撞一、引言木棍落地反弹,从本质上讲属于一个碰撞问题。
根据百度百科,“碰撞”的定义为在两粒子或物体间极短的相互作用。
本文研究的就是木棍与地面的碰撞问题。
如今的碰撞理论比较完善,本文旨在利用现有的碰撞理论以及从能量守恒的观点出发,定量计算木棒以一定倾斜角度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次数及定性的研究木棍质量,木棍长度,下落高度,倾斜角度,恢复因数等对于碰撞次数的影响。
研究时要用到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
牛顿在研究碰撞规律时[1]发现对于材料确定的物体,其恢复因数几乎是不变的。
碰撞过程的两个个基本定理,一是冲量定理即冲量矩等于[2]动量矩的改变量,二是能量守恒原理。
点运动学的基本知识如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十分有用。
本文将先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理想的力学模型,从理论上推导总共碰撞次数n的表达式,最后根据推导,定性分析各影响因素。
二、正文2.1 基本假设木棍为均质木棍(质心在几何中心),不考虑空气阻力即木棍开始时做自由落体。
第i次到第i+1次碰撞间,,u木棍所做运动为以质心轴为转轴的匀速转动(转动角速度为)与初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成。
i,1ci2.2 理论计算设木棍长为L,质量为m,初始时木棍与水平夹角为θ1,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木棍最低点离水平地面距离为h,v,木棍恢复因数为e,第i次碰撞前的瞬间木棍的质心速度大小为,绕质心轴转动的角速度为,碰撞后的瞬间质ciiu,,心的速度大小为,绕质心轴转动的角速度为,第i次碰撞瞬间木棍与水平夹角为,从第i次碰撞完成到第cii'itsi+1次碰撞开始经历的时间为,从第i次碰撞完成到第i+1次碰撞开始木棍质心下降的距离为,第一次碰撞前瞬ii间木棍质心处为势能零点,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基本假设易得(1) ,,,ii'1,图一如图一,对于第一次碰撞进行计算: 由冲量定理,碰撞时有(2) mumvI,,,()cc11由相对质心的冲量距定理,得L,,,,,cosJJI (3) cc211212JmL,其中,转动惯量 (4) c12碰撞前,A处的速度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为L,,,,cosvv (5) ayc1112碰撞后,A处的速度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为L,,,,cosuu (6) ayc1212由恢复系数定义uaye, (7) vay联立式(2)到(7)可解得26cos3cos6coseveLvL,,,,,,,,cc1111111 (8) ,,22LL,3cos,1 22coscos6cosevLeLv,,,,,,,,cc111111 (9) u,c1226cos,, 1122能量损失 (10) ,,,,EmghmuJ,cc11222为了方便计算及讨论,不妨设e=0.5 (11)从下落到碰撞木棍做平动,对于第一次碰撞,有(12) ,,01(13) vgh,2c1将(11)至(13)试代入(8)和(9)中,得92cosgh,1 (14) ,,22,(13cos)L,122(16cos)gh,,1 (15) u,c122(13cos),,1将试(14)(15)代入(10)中,得2,,9(121cos),,1 (16) ,,Emgh1,,22(13cos),,,,1图二第二次碰撞如图二所示t从第一次碰撞完成到第二次碰撞经历的时间为 1,,,12t, (17) 1,2由几何关系,LLs,,sinsin,, (18) 11222由牛顿运动定律12- (19) ,,,sutgtc11112联立(18)(19)得到关于的一个方程 ,2,,,,,,21212 (20) 2()(sinsin)0ugL,,,,,,c112,,22上试中只有未知,可以利用Matlab 求解上述方程。
工程力学小论文第一篇:工程力学小论文工程力学心得体会大二学期,我们学习了工程力学这门学科,个人感觉这门学科有一定难度,有一些专业性。
上学期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这学期任然要继续努力。
下面我谈谈对这门学科的看法。
首先,力学是基础科学,又是技术科学,其发展横跨理工,与各行业的结合是非常密切的。
与力学相关的基础学科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及生命科学等,与力学相关的工程学科有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化工、材料、环境、船舶与海洋等等。
由于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使得力学在其中多项技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
力学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从事力学教育与研究工作,又可以从事与力学相关的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化工等工程专业的设计与研究工作,还可以从事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或生命等基础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讲,力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对口是非常宽的,社会对力学人才的需求也是很多的。
随着力学学科的发展,在本世纪将产生一些新的学科结合点,如生物医学工程、环境与资源、数字化信息等。
经典力学与纳米科技一起孕育了微纳米力学将力学知识应用于生物领域产生了生物力学和仿生力学;这些都是近年来力学学科发展的亮点。
可以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力学学科与环境和人居工程等专业的学科交叉也将会进一步加强。
基于以上,可见工程力学这门学科应用广泛性和重要性,学好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以后工作中很可能用到相关知识。
下面说说我在工程力学具体学了什么。
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静力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
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刚体模型)的受力和平衡规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物体的受力分析(基础重点与难点)2力系的简化3)刚体的平衡条件。
动力学:主要讲了物体(主要为刚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材料力学:研究物体(变形体模型)在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应力、变形及失效规律。
材料力学的任务——要求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安全(正常工作),必须满足:1)强度条件:2)刚度条件:3)稳定性条件:学习工程力学的目的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工程构件的力学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以便设计出既安全又经济的构件。
力学与生活论文3000字力学与生活。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日常生活中的运动、交通工具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力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力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甚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首先,力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不可忽视的。
每当我们踢足球、骑自行车、开车或者散步时,都在运用力学的知识。
比如,当我们踢足球时,要考虑到球的速度、方向和力度,这就涉及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
当我们骑自行车时,要考虑到平衡、速度和转向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刚体力学和动力学的知识。
当我们开车时,要考虑到刹车、加速和转弯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动力学和碰撞力学的知识。
因此,力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次,力学在交通工具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汽车、飞机、火箭等交通工具的设计都离不开力学的知识。
比如,汽车的安全性能和燃油效率都需要力学的知识来进行优化设计。
飞机的起飞、飞行和着陆都需要力学的知识来进行计算和模拟。
火箭的发射、轨道和返回都需要力学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和预测。
因此,力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现代交通工具设计的基础。
再次,力学在建筑物的结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桥、高楼、地铁等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都需要力学的知识。
比如,大桥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都需要力学的知识来进行计算和模拟。
高楼的抗风性能和抗震性能都需要力学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和预测。
地铁的隧道设计和站台结构都需要力学的知识来进行优化设计。
因此,力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现代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基础。
最后,力学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球的运动和潮汐、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都需要力学的知识来进行解释和预测。
比如,气象的变化和气候的演变、地震的发生和火山的喷发、海洋的运动和生物的迁徙都需要力学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和预测。
因此,力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理解自然界的重要工具。
力学原理及应用的论文引言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原理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和应用于工程技术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力学原理及其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牛顿三大定律牛顿三大定律是力学的基石,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它们分别是: 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即合力为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对于任何作用力,总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二、应力和应变应力和应变是弹性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在受力时的变形行为。
1. 应力:物体受到的外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
常见的应力类型包括拉应力、压应力、剪应力等。
2. 应变:物体的形状和尺寸在受到外力时发生的变化。
常见的应变类型包括线性应变、剪切应变等。
三、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应用方面,动力学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 机械工程:动力学可以用于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特性,优化机械结构和设计控制系统。
2. 航空航天工程:动力学可以用于飞行器的运动分析和飞行控制。
3. 汽车工程:动力学可以用于汽车的行驶特性、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控制。
四、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力的平衡和分布的学科。
在现实生活中,静力学经常被应用于: 1. 建筑工程:静力学用于分析和设计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2. 桥梁工程:静力学用于分析桥梁的受力情况,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性。
3. 土木工程:静力学用于分析土体的稳定性和设计地基、坝体等工程结构。
五、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液体和气体运动规律的学科。
它在许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 1. 水力工程:流体力学用于分析水流的运动特性,设计水力发电厂、水道工程等。
题目:自行车力学探究
摘要: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然而当我们骑车时它的具体受力情况是怎样的我们却不太清楚,本实验目的主要是探究自行车轮胎的摩擦力系数的测定,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它在转弯的时候的受力情况。
关键词:摩擦力系数、力偶、杠杆、自行车
引言:
自行车上的力学、结构方面应用了很多科学知识,简单举例:1、杠杆原理:车闸,你在车闸处轻轻一握,就可以产生一个很大的拉动刹车装置的力量。
2、滑动磨擦(两种情况的利用):刹车、车轮,刹车是利用了滑动磨擦使车子停下来,而车轮则正好相反,他利用了滑动磨擦,使车子向前行进,车轮上的花纹就是为了增大他的磨擦系数的。
3、滚动磨擦:他的目的是为了省力。
自行车用滚动磨擦的地方
很多,比如在转向装置、车轮轴里安装的轴承,就是利用了滚动磨擦。
4、力偶的原理:手在车把上产生的力正在是以前车叉为原点的一对力偶,力偶比一个单向力更容易控制,也更省力。
5、弹性碰撞的原理:说白了主要就是减震,充气轮胎、车子上的弹簧,都是把钢性碰撞改变成弹性碰撞,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冲击力,使人骑起来更舒适。
对于本实验,考虑到自行车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是滚动摩擦,于是用自行车轮胎制成滑块测出橡胶与地面的摩擦系数。
我们采用在不同场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测橡胶轮胎与摩擦面的摩擦系数,在进行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拉力保持水平;二是尽量使滑块保持匀速运动。
器材:5个弹簧秤、2个滑轮、自行车(说明:多个弹簧秤和滑轮是打算在单个弹簧秤不足时用的)
数据:
表一水磨地
表二水泥地
结果:摩擦力系数:水磨地取平均值:0.38 水泥地取平均值:0.72
讨论:当过弯半径R分别为50m、20m、10m时,在水泥地上骑车最大速度Vm分别为多少。
受力图如下:
自行车M:10 Kg 人m:60 Kg
(M+m)Vm^2/R=μG
Vm=(μGR/(m+M))^1/2
当转弯半径为50m时:Vm=18.2m/s
当转弯半径为50m时:Vm=11.9m/s
当转弯半径为50m时:Vm=8.4m/s
结论:
1、橡胶轮与水磨地的摩擦力系数为0.38 橡胶轮与水
泥地摩擦力系数为0.72;
2、当过不同弯道时最大速度及其倾斜角度不同;
总结:虽然本实验原理比较简单,但是却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遇到了问题:1、没有测自行车质量的器材。
2、弹簧秤量程太小,可测空车时摩擦力,人在车上就拉不动。
3、自行车会摔倒。
4、难以保持匀速运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讨论、分析,于是我们改用了用自行车轮胎制成滑块测出橡胶与地面的摩擦系数。
参考文献:《力学与理论力学》
院系:工院九系姓名:钱云学号:PB1000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