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21届高三联考试题归类训练:选修4 电解质溶液 (A学生版)
- 格式:docx
- 大小:314.97 KB
- 文档页数:5
电解质溶液2021高考含答案考点8 电解质溶液1.(2021・上海化学・19)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答案】AD【解析】根据电离常数可酸性HCOOH>H2CO3>HCN>HCO3-,因此,A错误,B正确;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所含溶质,HCN多,则中和时消耗的NaOH的量多,C正确;根据电荷守恒,n(HCOO-)+n(OH-)=n(Na-)+n(H+),n(CN-)+n(OH-)= n(Na-)+n(H+),即离子总数是n(Na-)+n(H+)的2倍,而NaCN的水解程度大,即NaCN溶液中的n(OH-)大,n(H+)小,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酸性强弱,离子浓度比较,中和反应等。
2.(2021・四川理综化学・5)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① ②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起始浓度/(mol・L1) c(KOH) c(HA)-反应后溶液的pH 9 7 0.1 x 0.1 0.2 KW 1X10--9mol・L―1C.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mol・L1+--+D.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 =c(H) 【答案】B解析:由表中①的HA为弱酸且酸碱物质的量相等,因此得A正确;由①中电荷守恒得[OH-]=[K+]-[A-]+[H+]=Kw/1X10-9 mol/L,故B错误;C中由②得X>0.2mol/L,故C正确;由电荷守恒得D正确3、(2021・天津化学・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置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解析】该题考查基本实验的误差分析。
2021届高三联考试题归类训练:电解质溶液A卷(教师版)1. [ 2020届北京海淀高三上联考]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将NaCl溶于水配成1 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离子为Na+B. 溶液中含有N A个Na+C. 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D. 室温下测定该NaCl溶液的pH小于7,是由于Cl-水解导致【答案】C【分析】根据半径大小比较的方法,a离子为Cl-,b离子为Na+,然后溶解过程图示进行分析。
【解析】A、Na+核外有2个电子层,Cl-核外有3个电子层,即Cl-的半径大于Na+,a离子为Cl-,b为Na+,故A错误;B、题目中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aCl的物质的量,即无法判断Na+的数目,故B 错误;C、H2O中H+显+1价,b为Na+,根据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的原理,Na+应被氧原子“包围”,即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故C正确;D、NaCl是强酸强碱盐,水溶液显中性,即pH=7,故D错误。
【点睛】易错点是选项B,学生仍为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则溶液Na+的物质的量为1mol,忽略了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即n=Vc。
2.[2020•上海虹口区一模]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热到80℃,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是()A.硫酸 B.氢氧化钾 C.氯化钠D.硫酸铵【分析】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从常温加热到80℃,溶液的pH几乎不变,说明溶液中c(H+)变化不大。
【解答】解: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从常温加热到80℃,溶液的pH 几乎不变,说明溶液中c(H+)变化不大,A.硫酸是强酸,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生成H+和硫酸根离子,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但硫酸电离出的c(H+)远远大于水电离出的c(H+),所以溶液中c(H+)几乎不变,则溶液的pH 几乎不变,故A选;B.KOH是强碱,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溶液中KOH电离出的c(OH﹣)远远大于水电离出c(OH﹣),所以溶液中c(OH﹣)几乎不变,则溶液中c(H+)增大,溶液的pH增大,故B不选;C.NaCl是强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中性,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溶液中c(H+)增大较明显,所以pH变化较明显,故C不选;D.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且升高温度促进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中c(H+)增大明显,溶液的pH值变化明显,故D不选;故选:A。
电解质溶液1.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常温下,同浓度的Na2CO3与NaHCO3溶液相比,Na2CO3溶液的pH大B.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c(Clˉ)>c(NH4+)>c(H+)=c(OHˉ)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D.将pH = 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2.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B )A.25℃时,pH=7的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c(H+)= c(OH-)=c(NH4+)=c(Cl-)B.0.1mol/LNa2CO3溶液与0.1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3c(CO32-)+3c(HCO3-)+3c(H2CO3)=2c(Na+)C.25℃时,pH=2的H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HCOO-)+ c(H+)<c(Na+)+c(OH-)D.0.1mol/LNa2S溶液:c(OH-)=c(H+)+c(HS-)+ c(H2S)3.下列关于醋酸的叙述正确的是b。
d (填写符号)。
a.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完全被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一样多b.向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溶液的导电性增强c.加水稀释醋酸溶液,溶液中的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d.常温下,醋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小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10 mL 0.1 mol/L NH4Cl溶液与5 mL 0.2 mol/L NaOH溶液混合:-+-+c c c c(Cl)=(Na)>(OH)>(H)B.0.1mol/L PH为4的NaHB的溶液中,c(HB—)> c(H2B)> c(B2—)C.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K+、Na+、AlO2-、SO42-D.相同条件下,pH=5的①NH4Cl溶液、②CH3COOH溶液、③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5.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图形相符合的是(B )6.常温下,0.1 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0 mol/LB.该溶液中c(H+)+c(A-)+c(HA)=0.1 mol/LC.该溶液与0.05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A-)>c(Na+)>c(OH-)>c(H+)D.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A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均增大7.0.1mol/L的Na2S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A)c(Na+)+c(H+)=c(S2—)+c(HS—)+c(OH—)(B)c(Na+)+c(H+)=2c(S2—)+c(HS—)+c(OH—)(C)c(Na+)=2c(S2—)+2c(HS—)+2c(H2S)(D)c(OH—)=2c(S2—)+ c(HS—)+2c(H2S)8. t℃时,水的离子积为K w,该温度下将a mol/L 一元酸 HA 与b mol/L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A.混合液中,[H+] =K B.混合液的pH = 7WC. 混合液中,c(B+)= c(A-)+ c(OH-)D.a = b9.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D )A.Na2CO3:CO32-+2H2O H2O+CO2↑+2OH-B.NH4Cl:NH4++H2O NH3·H2O+H+C.NaF:F-+H2O===HF+OH-D.CuSO4:Cu2++2H2O Cu(OH)2+2H+。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项训练一、选择题(一)关于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1.20 ℃时向20 mL 0.1 mol ·L -1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 mol ·L -1NaOH(aq),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
此过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 .a 点:c (CH 3COO -)>c (Na +)>c (H +)>c (OH -)B .b 点:c (Na +)=c (CH 3COO -)>c (H +)=c (OH -)C .c 点:c (H +)=c (CH 3COOH)+c (OH -)D .d 点:c (Na +)>c (CH 3COO -)>c (OH -)>c (H +)2.室温下,将0.10mol ·L -1盐酸逐滴滴入20.0mL0.10mol ·L -1氨水中,溶液中pH 和pOH 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OH =-lgc(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点所示溶液中:()()()432c NH c NH H O c Cl +-+⋅=B.N 点所示溶液中:()()4c NH c Cl +->C.Q 点所示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D.M 点和N 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离子积相同3.常温下,用0.10mol ·L -1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浓度均为0.10mol ·L -1的CH 3COOH 溶液和HCN 溶液,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①溶液的()c CN -<点②溶液的()3c CH COO - B.点②溶液中:()()()()3c Na c H c CH COO c OH ++--+=+C.点③溶液中:()()()33c Na c CH COO c CH COOH +-=+D.点④溶液中:()()()()3c Na c CH COO c OH c H +--+>>>(二)关于强弱电解质电离及加水稀释题目4.(2015·全国卷Ⅰ,13)浓度均为0.10 mol ·L -1、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 VV 0的变化如图所示。
2021年高三化学第四次联考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4.交卷时,可根据需要在加注“”标志的夹缝处进行裁剪。
5.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Mn 55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
下列既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方法是A.电解水B.锌和稀硫酸反应C.光解海水D.分解天然气2.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有泡沫逸出B.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气泡产生速率加快C.合成氨增压,氨产率增大D.装有NO2的烧瓶置于热水中颜色加深3.某可逆反应:X(g)+Y(g)Z(g),其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示意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量变化与反应过程关系的是4.乳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 mol H2反应B.该化合物能与乳酸发生酯化反应C.该化合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溴水反应D.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可能为芳香族化合物5.化学无处不在,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A.稀盐酸B.稀硫酸C.氯化铁溶液D.碳酸钠溶液6.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可制备TaS2晶体,其逆反应为TaS2(s)+2I2(g)TaI4(g)+S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关于该逆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S2的物质的量增大B.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反应吸收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吸收的热量不变D.向容器中加入TaS2可以提高I2的转化率7.一定温度下,将4 mol HCl和1 mol O2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2H2O(g),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8.次磷酸盐可用于化学镀,向盛有次磷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铁质容器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容器内壁形成牢固的铜镀层,其原理为H2P+Cu2++X-P+Cu+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次磷酸根离子得电子,表现还原性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该反应每消耗3 mol X,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D.若将硫酸铜溶液换成硝酸银溶液,容器内壁不会形成镀层9.已知CO、H2、CH3OH(l)的燃烧热(ΔH)分别为-283 kJ·mol-1、-285.8 kJ·mol-1、-726.5 kJ·mol-1,下列由CO、H2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10.工业上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x H2O、SiO2、Fe2O3等)中提取纯Al2O3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时操作过程如图,图中操作错误..的是A.④⑤B.③④C.②⑤D.①②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各地高三联考试题归类训练: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 [2020•南京市、盐城市一模] (14分)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还含有CO2、H2S 等。
Jo De Vrieze等设计了利用膜电解法脱除沼气中的CO2和H2S,并将阴极处理后气体制成高纯度生物甲烷,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1) 需控制电解槽中阴极室pH>7,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而除去,(2) 阳极室逸出CO2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H2S在阳极上转化为SO2-4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合成塔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反应Ⅰ: CO2(g)+4H2(g)CH4(g)+2H2O(g) ΔH1反应Ⅱ: CO2(g)+H2(g)CO(g)+H2O(g) ΔH2调节n(H2)=4,充入合成塔,当气体总压强为0.1 MPa,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n(CO2)的量分数如图-2所示;不同压强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3所示:图-2 图-3①反应CO2(g)+CH4(g) 2CO(g)+2H2(g)的△H=________(用ΔH1、ΔH2表示)。
②图-2中,200~550 ℃时,CO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图-3中,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CO2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压强为10 MPa时,当温度在200~800 ℃范围内,随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始终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20•吉林市二调](12分)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Ⅰ、已知:①N2(g)+O2(g) 2NO(g) ΔH=+180.5 kJ/mol;②CO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
2021届(2020真题)高考化学冲刺●电化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明确考试重点熟悉常见题型掌握解题方法沉着冷静应考2021届(2020真题)高考化学冲刺-------电解质溶液常考考点1.弱酸电离平衡2.盐类水解原理3.离子浓度大小比较4.各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混合型守恒)5.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难溶物溶度积的应用6、中和滴定原理及仪器使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守恒问题1.(2021届(2020真题)江苏高考1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c(CO32-)> c(HCO3-)> c(OH-)>c(H+)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Na+)=0.1 mol·L-1]:c(Na+) >c(CH3COO-)>c(H+)=c(OH-)2.(2021届(2020真题)安徽高考12)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B. b点:c(NH4+)+c(NH3·H2O)=c(Cl-)C.c点:c(Cl-)= c(NH4+)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难溶物溶度积的应用3.(2021届(2020真题)浙江高考1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
2021届高三联考试题归类训练:选修4 电化学 A卷1. [2020届上海普陀区一模]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美国的约翰∙古迪纳夫、英国斯坦利∙维丁汉姆、日本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方面的贡献。
锂电池常用正极材料之一LiFePO4,该化合物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 LiB. FeC. PD. O2. [2020•陕西汉中市一模]10 mL浓度为1 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A.KHSO4B.CH3COONa C.CuSO4D.Na2CO33. [2020•吉林市二调]pH=a 的某电解质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a 的是()A.NaClB. CuSO4C.Na2SO4D.HCl4. [2020.1•北京市海淀区期末]某微生物电池在运行时可同时实现净化有机物污水、净化含Cr2O72-废水(pH约为6)和淡化食盐水,其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D和E为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Z为待淡化食盐水。
已知Cr3+完全沉淀所需的pH为5.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E为阴离子交换膜B. X为有机物污水,Y为含Cr2O72-废水C. 理论上处理1mol的Cr2O72-的同时可脱除6mol的NaClD. C室的电极反应式为Cr2O72- + 6e- + 8H+=2Cr(OH)3↓ +H2O5.为探究电解的放电规律,进行如下实验:序号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质阳极产物阴极产物①石墨石墨0.1 mol·L-1 CuCl2溶液Cl2Cu②石墨石墨0.1 mol·L-1 NaCl溶液Cl2H2③石墨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O2Cu④铜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Cu2+Cu⑤石墨石墨熔融NaCl Cl2N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比①②可知,阴极放电顺序是:Cu2+ > H+ > Na+B. 对比①③可知,阳极放电顺序是:Cl- > OH- > SO42-C. 对比③④可知,阳极是铜时,会先于溶液中的离子放电D. 对比①⑤可知,电解得到金属只能用熔融态,不能用水溶液6. [2020•上海杨浦区一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小时后观察到生铁明显锈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属于化学腐蚀B.O2未参与反应C.负极反应2Fe﹣6e+3H2O→Fe2O3+6H+D.正极反应O2+4e+2H2O→4OH﹣7. [2020.1•北京市东城区期末]铁片镀铜实验中(装置如下图所示),为提高电镀效果,电镀前铁片需依次用NaOH溶液、稀盐酸和水洗涤。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电解原理的应用练习试卷选择题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关于镀铜和电解精炼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用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B.电解液的成分都保持不变C.阳极反应都只有Cu-2e-Cu2+D.阴极反应都只有Cu2++2e-Cu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B.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D.锌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以下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溶液,其实质不是电解水的是( ) A.NaNO3B.NaOH C.Na2SO4D.NaCl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其中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pH逐渐减小的是( )①氯化钠溶液②硫酸铜溶液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稀硫酸⑤稀盐酸⑥硫酸钠溶液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④D.②④⑥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所示,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D.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1 mol Cu2O生成填空题铝和氢氧化钾都是重要的工业产品。
2021届高三联考试题归类训练:电解质溶液A卷(教师版)1. [ 2020届北京海淀高三上联考]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将NaCl溶于水配成1 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离子为Na+
B. 溶液中含有N A个Na+
C. 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
D. 室温下测定该NaCl溶液的pH小于7,是
由于Cl-水解导致
2.[2020•上海虹口区一模]常温下0.1 mol/L
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热到80℃,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是()
A.硫酸 B.氢氧化钾 C.氯化钠D.硫酸铵
3. [2020•上海奉贤区一模]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操作是()
A.将水加热煮沸 B.将明矾溶于水
C.将NaHSO4固体溶于水D.将NaHCO3固体溶于水
4.[2020•吉林市二调]在0.1mol/L的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c(Na+)=2 c(CO32-)
B. c(H+)> c(OH—)
C. c(CO32-) + c(HCO3—) = 0.1mol/L
D. c(HCO3—)<c(OH—)
5.[2020届湖南名师联盟一模]在相同温度时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 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程度
C.H+的物质的量的量浓度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6.[2020•陕西汉中市一模]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 mol/L氨水中,c (OH﹣)=1×10﹣5 mol/L
B.b点代表溶液呈中性
C.c点溶液中c(NH4+)=c(Cl﹣)
D.d点溶液中:c(Cl﹣)>c(NH4+)>c(OH﹣)>c(H+)
7. [2020.1•福建龙岩市期末]某兴趣小组用数字实验系统测定一定浓度碳酸钠溶液的pH
与温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A.b点水解程度最大
B.水的电离平衡也会对溶液的pH产生影响
C.a→b段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D.水解是吸热过程
8. [2020•安徽省六校一模]下列关于0.5 mol·L-1NaHCO3溶
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 H+ + CO32-
B. 温度升高,c(HCO3-)增大
C. 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D. 离子浓度关系:c(Na+) + c(H+)= c(OH-) + c(HCO3-) + c(CO32-)
9. [2020届•广东六校联盟第一次联考]广义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物质。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B.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PH3
C.Al4C3的水解产物是Al(OH)3和C2H2
D.CH3CH2Br的水解产物是两种酸
10. [2020•安徽省六校一模]已知:25 ℃时, K b(NH3·H2O)=1.8×10-5。
该温度下,用
0.100mol·L-1的氨水滴定10.00 mL 0.100mol·L-1 的一元酸 HA 的溶液,滴定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积(V)与溶液中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A 为强酸
B. a=10
C. 25 ℃时,NH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9 5
10 9
-⨯
D. 当滴入 20 mL 氨水时,溶液中存在 c(NH4+)
>c(A-)
11.[2020•上海杨浦区一模]25℃,将浓度均为0.1mol/L的HA溶液V a mL和BOH溶液V b mL混合,保持V a+V b=100mL,生成物BA易溶于水。
V a、V b与混合液pH的关系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A一定是弱酸
B.BOH可能是强碱
C.z点时,水的电离被促进
D.x、y、z点时,溶液中都存在c(A﹣)+c(OH﹣)=c(B+)+c
(H+)
12.[2020届•广东六校联盟第一次联考]设H2SO4为二元强酸,在25 ℃时,向100 mL 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
0.1 mol·L-1 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滴加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的c(NH+4)< 0.1 mol·L-1
B.c点时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SO2-4)>c(NH+4)
C.de段上的点均满足关系式:c(NH+4)+c(Na+)>2c(SO2-4)
D.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基本保持不变
13. [2020届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1]H2C2O4(草酸)为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H2C2O4、HC2O4-和C2O42-物质的量分数与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草酸的K a=10-1.2
B. 0.1 mol·L—1NaHC2O4溶液中c(Na+)>c(HC2O4-)>c(H+)>c(OH-)
C. 向草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pH为4.2时c(Na+)+c(H+)=3c(C2 O42-)+c(OH-)
D.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C点溶液pH为2.8
14.[2020.1•福建龙岩市期末]25℃时,FeS、CuS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6.3×10-18 mol2·L-2、1.3×10-36 mol2·L-2。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25℃时,Fe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
B.反应CuSO4+H2S=CuS↓+H2SO4不能发生
C.可用Fe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
D.25℃时,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 1.310-18 mol·L-1
15.[2020届湖南名师联盟一模]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
②再加足量盐酸①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2−4
B 将含HCl的Cl2通过饱和食盐水气体体积减小可得到纯净的Cl2
C
将甲烷与氯气按体积比1∶4混合
于试管中光照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
使湿润的石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代甲烷具有酸性
D 将0.1mol/L 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
再滴加0.1mol/L 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转变为蓝色沉淀
K sp[Cu(OH)2]<
K sp[Mg(OH)2]
16. [2020.1•北京市东城区期末]根据下列图示所得推论正确的是
A. 甲是新制氯水光照过程中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曲线,推断次氯酸分解生成了HCl和O2
B. 乙是C4H10(g)C4H8(g)+H2(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曲线,推断该反应的∆H>0、x>0.1
C. 丙是0.5mol/L CH3COONa溶液及水的pH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说明随温度升高,CH3COONa 溶液中c(OH-)减小
D. 丁是0.03g镁条分别与2mL 2mol/L盐酸和醋酸反应过程中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推断①代表盐酸与镁条的反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