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爱因斯坦(1)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23
2021年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参考答案:A2. 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俄罗斯D.苏联参考答案:D【详解】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20世纪30年代应该称苏联,故D正确;沙皇俄国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苏维埃俄国是从1917年十月革命至1922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1991年,苏联解体后称俄罗斯,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30年代”,联系所学苏联成立和解体的时间分析解答。
3. 英美争夺国联控制权斗争的结局表明()A.美国不热心欧洲事务 B.美国经济实力不如英国C.英法结盟对抗美国 D.英国仍维持和掌握世界政治霸权参考答案:D4. 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这里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A.天人感应 B.罢黜百家 C.三纲五常 D.民贵君轻参考答案:C5. 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射洪中学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实现了天体运动与地球上物体运动的综合,从根本上否定了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天贵地贱观,加速了近代科学思想的解放和繁荣发展……开创了物理学研究与自然研究交叉综合的新局面,为后来的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样板。
”材料描述的是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D.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2.读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国别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德国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14 11 17 39 64 89 100从表格中能反映出A.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B.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和美国相比长期落后C.科技极大影响了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D.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3.有文学家在评论某一文学流派时说:“(它)创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通过塑造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表达愿望。
”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A.《哈姆雷特》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西风颂》4.下图为法国画家雷诺阿(1841—1919)的名作《包厢》:其色彩基调是暖色,它由玫瑰、黑、白三色组成。
贵妇人身上的黑条纹衣服异常醒目。
这些粗阔的黑条子与她的白色相间的浅色,恰好与绅士身上的黑色外衣与白色衬衫相呼应。
这一作品A.体现了浪漫主义美术的艺术风格B.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腐朽C.风格与莫奈的作品风格非常相似D.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无情和残酷5.周初,周人用“夏”概念,指夏商周三王族的共同文化圈,但夏商两族并不认同,直到春秋时代“诸夏”观念兴起,各氏族集团成员才对自己身属“夏”族群一致认同。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3.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
□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4.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④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5.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所谓“科学的方式”实质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提高了办事效率C.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6.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7.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二、预习自学三、合作探究1.伽利略的贡献和牛顿的成就有何内在联系?2.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创立的标志是什么?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如何?3.相对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有何重要意义?4.(1)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为什么说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四、检测反馈知识点1 经典力学1.伽利略被称为“天上的哥伦布”,这是因为他A.发现了落体定律 B.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C.在天文学方面的重大贡献 D.注重实践和实验2.经典力学成熟的标志是A.惯性定律的发现B.作用和反作用等定律的发现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D.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3.下列人物属于经典力学创立者的是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知识点2 相对论的创立4. 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他是A.牛顿B.达尔文C.法拉第D.爱因斯坦5.中新社台北2005年4月19日电: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十九日晚七时许,呼应“物理照亮世界”的活动,点亮灯光,凸现“E=mc2”,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一百周年。
相对论提出的历史意义有①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③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④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不属于狭义相对论内容的是A.尺缩效应 B.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C.钟慢效应D.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知识点3 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7.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的标志是A.量子力学 B.广义相对论C.经典力学 D.狭义相对论8.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量子理论发展的是A.牛顿 B.普朗克 C.波尔D.爱因斯坦9.有关量子理论,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B.改变着人们的生活C.引发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D.是由普朗克完成的★10.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选择题1.邓小平指出:“如果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是在()A.“一五”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后【答案】 C【解析】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是在1975年,是“文革”时期。
2.“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答案】 B【解析】注意考查的是空间技术。
A项不是;B、C项同属于卫星,但C项在B项之后;D项是第二个里程碑。
3.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
能证明此观点的是()①“两弹一星”②“万能蒸汽机”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④有轨电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答案】 D【解析】“万能蒸汽机”和有轨电车在近代就已经有了,故排除②④。
4.1979~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优二号”的广泛种植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经济特区的创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 A【解析】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粮食产粮和农业总产值大幅提高。
5.“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B.华罗庚C.李四光D.袁隆平【答案】 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名满天下”却专注于“田畴”可判断出。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教案之二_高二历史教案第27课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教案之二——自然科学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创立;英国科学家牛顿及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及电磁感应原理的发展;原于-分子结构学说的确立;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制定化学元素周期律;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及其生物进化论学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及微生物学的创立;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妇合作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著名的物理学的相对论。
2.能力目标:①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生思考:为什么近代时期被人们称为知识革命的时代?从而培养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列表反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以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促进了生产发展所引起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
②学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概况,结合工业革命,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③近代时期,众多的科学家所以能作出重大贡献,除了客观条件外,还由于他们的努力以及他们具备的优秀品质,如他们的勤奋刻苦、执著追求,牛顿的虚心精神,巴斯德的爱国思想等,都是他们取得成就的因素,也是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的优良品德。
教材分析1.重要人物:牛顿,法拉第,门捷列夫,达尔文,居里夫妇,爱因斯坦2.重要词语:微积分,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原理,生物进化学说,物理学的相对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牛顿对力学的贡献和达尔文创立牛物进化学说。
难点: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如解析几何学、微积分、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原理、原子-分于结构学说、化学元素周期律、生物进化学说、物理学的相对论等。
知识结构板书设计(采用列表格的形式)第27课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一、自然科学革命类别成就时间科学家地位与作用数学解析几何学微积分学17世纪(法)笛卡尔把变量引进数学,从而使精密的测量和计算有了可能(英)牛顿(德)莱布尼茨力学牛顿软科学体系17世纪后半期(英)牛顿对以后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电磁学电磁感应原理19世纪30年代(英)法拉第开辟了人类历史的电气时代化学原子论19世纪初(英)道尔顿近代化学得到长足进步分子概念19世纪(意)阿佛加德罗化学元素周期律(俄)门捷列夫化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物理学放射性元素镭19世纪晚期(法)居里夫妇物理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相对论20世纪初(德)爱因斯坦自然科学史上划时代的成就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4世纪,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在意大利兴起,这种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答: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发生巨大变化的又一标志,从此欧洲进入一个文化昌盛的时期,许多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科学家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和启示。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理科)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考试范围:必修三)一、选择题(60分,每题1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3.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善用权力,建立权威4.儒学在中国古代被确立为正统思想,这开始于( )。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宋朝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A.提倡“重农抑商” B.主张学习西方 C.反对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6.毕升的发明在科技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毕升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7.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这里的“第三种”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8.《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9.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
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10.“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所描述的字体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11.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的是( )。
2020年天津南开区第九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论先秦时期的某一学派:“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
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这一评论针对的是()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参考答案:C2. 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参考答案:C3. 在中国近代,封建文化的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下列对封建文化解体起重要作用的是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②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途径的发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参考答案:A4. 16世纪末17世纪初,以法国笛卡尔为代表的学者,反对盲从,批判经院哲学,怀疑一切自己没有切身体会的问题和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习以为常的事物。
这表明他们A.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B.反对上帝的绝对权威C.加速了启蒙运动进程D.开拓了欧洲理性主义参考答案:D材料反映了以法国笛卡尔为代表的学者们反对盲从、追求理性,主张用自己的理智来看待问题,是对理性主义的开拓,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开创了理性主义的先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他们只是开拓了理性主义,还起不到加速启蒙运动进程的作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5.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期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C.佛陀关注心灵智慧的觉悟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问题参考答案:D6.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D.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联系已学知识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注意“不正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李贽代表的是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文艺复兴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A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