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记设立教师节的初衷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教师节设立的原因【篇一:教师节的由来和习俗】教师节的由来和习俗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是向所有老师表达谢意的日子,在这里我致以崇高的敬意,祝老师节日快乐。
同学们,你们对教师节了解有多少,教师节是从哪年开始的?教师节的来历、习俗是怎样的?接下来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以下内容。
教师节的由来教师节是我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记者节在内的3个行业性节日。
自1931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共有过4种不同日期和性质的教师节。
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1985年1月21日,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老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的教师节。
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各国习俗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也会根据自己的国家的历史,设立教师节,在巴西。
教师节是每年的10月15日;墨西哥的教师节始于1917年的9月,由国家议会颁布5月15日为教师节,并于1918年首次庆祝。
韩国的教师节是5月15日,在这天,学生们会送给老师们康乃馨,并和学生一起渡过欢愉的一天。
捷克,斯洛伐克的教师节为每年的3月28日。
这天前后的一周之内,全国广泛而隆重地举行尊师重教活动。
国家向优秀教师颁发勋章或授予荣誉称号等。
【篇二:教育腐败的根源在于设立教师节吗?(整理精校版)】教育腐败的根源在于设立教师节吗?素材汇编0924 0625一个题为“要不要取消教师节”的调查近日走红网络。
据发帖人表示,回帖人中,大多数建议取消教师节,理由是,现在贿赂老师成风,教师节似乎正在变成给教师送礼的节日。
同时他们也认为,教师节变送礼节让家长头痛,让学生头痛,也让很多教师为难,所以说取消是必要的选择。
教师节遭遇如此尴尬,恐怕是提议设立教师节的立法者所始料未及的。
这样的尴尬在具有尊师重教的中国文明史上大约也是空前的。
笔者在想,设若“取消教师节”初衷就是为了让全民更加重视教育,或者是要通过别的方式来营造一种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之风,或许也就罢了。
你认为教师节应该改为哪一天举行教师节,是一个旨在向教育工作者表达敬意和感谢的特殊日子。
然而,关于教师节的日期设定,却引发了不少的思考和讨论。
有人认为当前的教师节日期存在一些问题,或许应该做出调整。
那么,教师节究竟应该改为哪一天举行呢?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教师节设立的初衷。
教师节的设立,是为了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意义在于让全社会都能够关注教育、尊重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目前,我国的教师节定在每年的 9 月 10 日。
这个日期的选择,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可以将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日。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让人们铭记教育的重要性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也有人提议将教师节改在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
这样的好处是,教师们经过了开学初忙碌的工作,能够在周末放松身心,同时也方便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庆祝活动,更好地体现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支持。
还有观点认为,可以将教师节定在 6 月 6 日。
因为 6 月是考试月,也是一个学年即将结束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庆祝教师节,既可以对教师一学年的辛勤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也可以让学生在即将分别之际,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然而,改变教师节的日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考虑到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教师节的日期如果有了较大的变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其次,要考虑到社会的接受程度。
一个已经深入人心的节日日期,如果突然改变,可能会让人们感到不适应,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再者,要考虑到实际操作的便利性。
比如,如果改在周末,是否会与其他重要的节日或活动产生冲突?如果改在学期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是否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无论教师节最终是否改变日期,或者改为哪一天,其核心目的都是不变的,那就是向广大教师表达敬意和感谢,激励更多的人投身教育事业,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庆祝教师节的意义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这一天被定为教师节,是为了表彰和庆祝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杰出贡献而设立的。
教师是社会的守望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点亮学生的心灵,推动社会的进步。
教师节的设立意味着对教师的重视和尊重,更是一个向教师致敬的机会。
这一节日具有深远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庆祝教师节的意义。
一、感恩教师,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价值观教师作为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成长的重要人物,他们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教师让我们追寻知识,探索未知,他们用心呵护我们的成长,培养我们的潜力。
教师节是我们表达感激之情的日子,通过此日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价值观,唤起全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尊重。
二、教师的辛勤付出值得赞扬和鼓励教师是辛勤工作的代名词,他们默默奉献,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学生的成长。
每天凌晨起床,每堂课精心备讲,每个问题细心解答,每次考试评卷少眠多卧。
无论是日日夜夜彻夜备课的老师,还是教学中辛勤辅导我们的老师,他们都是值得赞扬和鼓励的。
教师节给予了我们一个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礼物,向教师表达我们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赞美和敬佩。
三、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庆祝教师节不仅仅是为了感谢教师,也是为了激励教师继续努力。
每年的教师节,学生们会为老师准备一些礼物和祝福,这些诚挚的心意不仅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向教师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你们的努力和奉献没有被忽视,我们懂得你们的辛苦,希望你们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这种激励是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一种推动。
四、拉近师生关系,增进共情与合作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他们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亲近的人。
教师节是我们拉近和教师之间感情的机会,通过表达对教师的赞美和祝福,我们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共情和信任,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在教师节这一天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有积极的影响。
大家好!我是反方三辩,今天我们反方将就“是否应该取消教师节”这一话题进行辩论。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取消教师节并非否定教师的价值和贡献,而是基于对教师节现状的深入思考和反思。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师节的初衷。
设立教师节是为了表彰教师的辛勤付出,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弘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然而,在现实中,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教师节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
每年教师节,我们总是看到学校组织学生为老师送花、送贺卡,或者举行一些简单的文艺演出。
这些活动虽然温馨,但缺乏新意,难以激发教师的热情。
教师节应该是一个富有创意、多样化的节日,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庆祝。
其次,教师节的庆祝活动过于商业化。
一些商家为了利益,大肆炒作教师节,将原本纯洁的节日变得商业化、功利化。
这不仅让教师节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还可能让教师陷入物质诱惑,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再次,教师节的庆祝活动过于形式化。
在一些学校,教师节庆祝活动成了走形式、应付差事的过程。
老师们被要求参加各种会议、活动,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
这种形式化的庆祝,让教师们感到疲惫不堪。
那么,取消教师节是否意味着否定教师的价值和贡献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取消教师节并非否定教师,而是为了更好地反思和改进。
以下是我们反方提出的三点理由:一是取消教师节有助于减轻教师负担。
教师节期间,老师们要参加各种活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取消教师节,可以让老师们从繁重的庆祝活动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二是取消教师节有助于弘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取消教师节后,我们可以将尊师重道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三是取消教师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节庆祝活动过于形式化,让一些教师感到疲惫。
取消教师节,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关注和尊重,从而提高职业幸福感。
总之,取消教师节并非否定教师,而是为了更好地反思和改进。
在此,我呼吁各位评委和辩友,从实际情况出发,理性看待教师节,共同为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弘扬尊师重道的社会风尚而努力。
教师节:庆祝知识的力量,感恩智慧的传承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智慧、道德和文化传承的桥梁。
而教师,作为这一过程的引导者和实践者,他们的工作超越了职业的范畴,成为了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使命。
每年的教师节,便是我们向这些辛勤耕耘的园丁致敬的日子,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庆祝活动。
一、教师节的历史与意义教师节的设立,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尊敬师长的传统。
在当代,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教师节,用以表彰教师的贡献和表达社会的敬意。
在中国,教师节定于每年的9月10日,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从学校的简单仪式到政府的表彰大会,无不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和感激。
教师节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育水平。
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
因此,通过教师节这样的节日,我们不仅庆祝知识的力量,更是在肯定和鼓励那些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而不懈努力的教育工作者。
二、教师的角色与贡献教师的角色远远超出了传授知识的范围。
他们是学生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心灵导师。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学术指导到人格塑造,从情感支持到职业规划,教师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教师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他们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人交往。
在知识更新换代极快的今天,教师还承担着激发学生终身学习兴趣和能力的责任。
他们的工作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是在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贡献。
三、教师节的庆祝与反思教师节的庆祝活动,是对教师辛勤工作的认可和感激。
这一天,学生、家长和社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教师表达敬意。
然而,庆祝之余,我们也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首先,我们需要反思教育的现状和挑战。
在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质量、教师待遇等方面,我们是否做得足够好?教师节不仅是庆祝的日子,更是审视和改进教育体系的契机。
中国为什么要成立教师节中国为什么要成立教师节教师是社会上最重要的职业之一,他们在培养人才的道路上不遗余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为了表彰教师奉献精神,成立了教师节。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成立教师节呢?1. 学校系统的工作压力教师工作的主要职责是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他们工作的压力很大,日复一日,年年如此,常常加班加点。
教师节可以为教师提供机会,在全社会范围内获得关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2. 教育事业的推动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基石,他们将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
因此,教师节也提醒社会各界,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3. 教师奉献精神的表彰教师的工作很多时候是无偿的。
他们通过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等,使学生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
而许多年轻教师,尤其是乡村地区的教师,由于工资低,很难维持生计。
教师节可以帮助他们感受社会的爱和尊敬,同时也为他们表达感激之情提供了机会。
4. 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学生的人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学生和教师的接触时间相对较长,一些学生和他们的教师之间形成了亲密、友好的关系。
教师节可以让学生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5. 提高全社会对教师的认识与尊重中国是一个尊重师道的社会,教师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但是,这种尊重和赞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更多的关注、支持和识别。
教师节可以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和付出,进一步增强对教师的尊重与认识。
总之,教师节的成立旨在表彰教师付出的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对教师的尊重与支持。
让我们在这一天内向所有辛勤工作和教育我们的教师表达我们的慰问和感激之情。
教师节的来历与传统习俗是什么教师节,是一个充满敬意和感恩的节日,旨在表彰和感谢教师们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辛勤付出和杰出贡献。
教师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近代。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
直至 1985 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 9 月 10 日为中国的教师节。
设立教师节的初衷,是为了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肩负着传承知识、培养人才、塑造未来的重任。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辛勤耕耘。
在教师节这一天,各地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学校通常会组织表彰大会,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激励更多的教师努力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向老师表达敬意和感谢。
有的会送上亲手制作的贺卡,上面写满了温馨的祝福和感激的话语;有的会为老师准备一束鲜花,用美丽的花朵传递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还有的会在课堂上为老师送上一首赞歌,用歌声表达对老师的赞美。
除了这些常见的方式,一些学校还会组织特别的活动。
比如,举办师生座谈会,让老师和学生们有机会坐在一起,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还有的学校会组织教师才艺展示活动,让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风采。
在社会层面,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也会积极参与到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中来。
他们会向学校捐赠教学设备和图书,为改善教学条件贡献一份力量。
有的还会组织关爱教师的公益活动,为教师们提供免费的体检、心理咨询等服务,关心教师们的身心健康。
教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中国古代,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古代的学生在入学时,要举行拜师礼,向老师敬献六礼束脩,以示敬意。
而在现代社会,教师节的庆祝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但尊师重教的核心价值始终不变。
教书育德教师节的缘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文明的传承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他们用智慧和爱心点亮学生的未来,用辛勤和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而教师节,这个专门为教师设立的节日,承载着对教师们的尊重、感激与敬意。
那么,教师节究竟是因何而来呢?教师节的设立,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在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的教师节,但尊师重道的传统却源远流长。
在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儒家思想中的“天地君亲师”,更是将教师的地位提到了极高的位置。
在那个时代,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老师的教诲被视为人生道路上的指引明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教育逐渐普及化和规模化。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学校接受教育,教师的队伍也不断壮大。
但与此同时,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他们的辛勤付出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尊重。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教师节的呼声越来越高。
教师节的设立,旨在唤起社会对教师工作的重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更多的人了解教师的辛勤付出和重要贡献。
同时,也为了激励广大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教师节的设立,也与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而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
通过设立教师节,可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
回顾教师节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设立教师节的时间和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初衷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向教师表达敬意和感谢。
在中国,教师节的设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提议设立教师节,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直到 1985 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的 9 月 10 日为教师节。
教师节的重要意义及原因分析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是为了表彰和感谢教师们为社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而设立的节日。
教师是社会的栋梁和国家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教师节的重要意义和原因。
首先,教师节的设立是为了肯定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奉献精神。
教师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学生。
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还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他们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节的设立是为了向教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其次,教师节的设立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尊严。
教师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一些地方,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职业尊严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教师节的设立可以提醒社会各界重视教师的工作和贡献,加强对教师的尊重和关注。
同时,教师节也是一个机会,让教师们自己反思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教师节的设立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们通常在学校中工作,他们是一个紧密的团队。
教师节是一个集体庆祝的日子,可以让教师们共同庆祝和分享他们的成就和荣誉。
这样的集体庆祝活动可以增强教师们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激发他们更好地合作和分享经验。
同时,教师节也是一个机会,让学生和家长们了解和感受到教师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最后,教师节的设立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教育是国家的基础,也是社会的命脉。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节的设立可以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为教师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别忘记设立教师节的初衷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了,再一次向老师们致以节日的祝贺。
虽然这一天祝贺“大堵车”,但每一个祝贺都代表着最真切的敬意。
而且“爱你不是两三天”,实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态度。
我们把致敬和爱意放在嘴边时,其实有着难以言尽的尴尬。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反思挤走了敬意,质疑串台成了主角。
最近几年,每到教师节来临,送礼声总是在我们耳边聒噪。
群情所至,或寓现实,但也在无声中预示着教师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的整体下滑。
而这种下滑,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是整个社会无法承受之重。
教师节到底应该谈什么?或许应该回到原点,追问当初设立教师节的初衷。
民国政府时期和共和国建立初期,均设有教师节。
前者的日期是孔子诞辰日,至今仍然在台湾地区施行;后者将教师节与“五一劳动节”安排在同一天,实际上弱化了教师节作为一个独立节日的意义。
在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10多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
此后,教师节被按下“快进键”,终于在1985年恢复。
从教师节设立的背景可以看到,设立教师节的初衷在于两点,一是提高教师地位,二是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这两点分别对应着教师的权利与尊严。
时代发展到今天,教师的权利与尊严问题,已经解决了吗?答案恐怕是沉重的。
甚至没有必要去举乡村教师、民办教师这样的“非典型案例”,即使在城市,即使对体制内教师,很多人也曾经发出过“弱弱的呐喊”。
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即使实现了“工资不比公务员低”,有的在权力本位面前,面临着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冲击,依然处境堪忧。
有些话题天天可以关注,有些话题错过了就没有人关注;有些话题在平时可以讲,有些话题在特殊日子讲就特别伤感情。
面对教师节,我们既需要审视师德品行,更需要回到教师节设立的初衷上来,回到教师的权利与尊严本位上来。
结合当下时事,送礼这个话题不是不可以谈,但如果只谈送礼,特别是在教师节这一天全谈送礼,那就显得有些不通情理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甚至说:“在我们的社会,没有任何一个职业、一种头衔、一种荣誉还有光彩。
”这在教师等行业上,尤其有说服力,也尤其为痛。
受其影响的不仅是教师这个群体,还有教育这个行业,更有社会之希望和未来。
不管走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今年是第30个教师节,所谓“三十而立”,也是回到教师节的初衷,重新关注教师的权利和尊严的时候了。
今天我们关注的很多问题,包括时下热议的送礼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此相关。
一个行业的价值,从来都不只是物质的。
轻易摧毁一个行业的精神道统,由此带来的自我解构以及自我放逐,将会助长许多问题的发生。
在桑德尔的《金钱不能买什么》里,对于道德感和荣誉感的腐蚀,有着刻骨铭心的阐述。
庆祝教师节不要喧宾夺主,更不要忘记设立教师节的初衷。
相对于以往,我们更需要明确教师节的主流议题,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地位与尊严,让他们享受到职业的荣耀与节日的快
乐。
由此出发,教育部提出的“引导教师模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人人敬仰爱戴的学问之师、品行之师”,所能达到的效果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