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新招防控猕猴桃溃疡病
- 格式:pdf
- 大小:73.42 KB
- 文档页数:1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猕猴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水果,但是猕猴桃也容易发生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会给猕猴桃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一、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1.发病特点: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在果园成熟期初期和盛果期发病,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发生。
2.病原菌传播途径: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种子、枝干和果实传播,感染过的果实上会留有很多的孢子,这些孢子会通过气候条件和昆虫的传播迅速传播。
3.发病部位: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在果实的表面和果实内部发生,最初病斑呈现浅褐色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形成坑洞。
二、综合防治方法1.培育抗病品种:选择猕猴桃的抗性更强的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
2.清理疫病源:及时清理果园中病害严重的猕猴桃树,这样可以减少疫病源的传播。
3.合理施肥:猕猴桃生长期间适量施用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4.合理浇水:避免果园间距太窄,适当排水,保持较低的湿度,减少疫害。
5.化学防治:在果实成熟初期使用45%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中后期每隔7-10天进行一次喷洒,使用40%潮汤可湿性粉剂也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6.生物防治:在果实生长早期使用辛硫磷进行防治,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7.采收前喷洒:采收前进行一次喷洒,可以提高病害的控制效果。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而且病害的发生对果园的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平时管理猕猴桃果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防治工作。
通过上述的几种综合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保障果园的产量和品质。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贯彻上述方法,共同完成果园的管理工作。
2019/339现 代 种 养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
一、防控重点时期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后,在发病部位流出菌脓,枝干溃疡,严重时甚至导致死树。
采果后、落叶期、冬剪后至萌芽前、萌芽后至开花前、花后五个时期,是该病害防控的重点时期。
二、不同时期的防控方法1.采果后。
全树普喷1次1.5%噻霉酮水乳剂500~8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防止病原菌从果柄、叶脉等部位侵入。
2.落叶期。
普喷1~2次50%喹啉铜悬浮剂750倍液或46%可杀得三千1000~2000倍液,防止病菌从落叶痕处感染;有条件的,可在上述药剂中加入浓度为50微克/毫升的BTH,诱导树体产生抗性。
3.冬剪后至萌芽前。
可用1.6%噻霉酮膏剂直接涂抹病疤、剪口,或用2%春雷霉素水剂20倍液+72%链霉素20倍液、1.5%噻霉酮水剂或水乳剂20倍液涂抹剪口和病疤,结合脚接和桥接措施进行。
同时萌芽前全园喷洒2~3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8%辛菌胺水剂30~50倍液或0.15%四霉素水剂500~800倍液。
此外,遇低温可单喷2%多糖(如红糖)、50 微克/毫升的BTH,或与抗生素类药剂混合喷洒,可提高树体抗冻能力。
冬剪前后注意做好保温防冻措施,如主干涂白、树干包扎、采用防冻剂处理、根颈部培土等,防止树体受冻和遭受霜害。
若病害较重或为高感品种,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加用药次数或缩短用药间隔期,同时及时清园。
4.萌芽后至开花前。
全园喷洒2~3次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6%可杀得三千2000倍液,树体、地面、架材等都要全面喷药消毒。
同时继续巡查,剪除新发病组织。
5.花后。
喷洒1~2次50%喹啉铜悬浮剂75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预防叶片、枝蔓发病。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周增强 王丽 侯珲邮编:450009)猕猴桃结果园溃疡病防控方法DOI:10.19433/ki.1006-9119.2019.03.013。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措施1、涂药防治:对猕猴桃主干、枝梢上溢出菌脓和流出褐色粘液的,先用刀片纵横划几道,使用护树将军原液涂抹+有机硅涂抹(注意涂抹面积应大于发病面积),病情严重的(多处流液且量大)次日再涂抹1次。
之后在第7天,第15天再涂抹一次,可在其表面迅速形成一层荧光保护膜,具有窒息性杀菌、防止病毒复制和感染的作用。
若病斑已扩展至大枝的周圈,则在病斑以下10-20厘米处剪除,剪口涂护树将军。
2、喷药防治:(1)用母液的1000倍液(500公斤)喷涂树干和树枝,在萌芽期、展叶期和花前期全园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用三次,可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全园喷雾,从发病前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有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对已经发病的,可选用 1.5%噻霉酮水乳剂600-800液喷雾,隔10-15天再喷一次50%立枯唑600倍液,可起到铲除和治疗的作用。
(3)秋季是病源入侵的重要时期,从果实采收后开始喷药,每隔10-15天一次,连用2-3次,用溃腐灵或靓果安交替使用。
(4)冬剪后,结合清园,全园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及害虫,降低来年发病指数。
3、灌根:溃疡病的发生多因施肥不当导致根系受损、衰弱,易于滋生病菌造成,可使用靓果安300倍液灌根,由根系吸收传导至植株各组织,即能直接杀灭根部病菌,又能传导杀菌或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4、农业防治:加强保健栽培,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这是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的关键。
一是科学修剪,确定合理的留枝量,改善果园内通风透光条件;二是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全年施好催芽、壮果和采后三次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平衡施肥,并做好叶面追肥,培养健壮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三是加强生长季节的管理,做好除萌、摘心、疏枝和绑蔓等工作,避免枝梢郁闭;四是合理挂果,根据树势,做好疏花、疏果工作,确定适度负载量,避免树势早衰。
猕猴桃溃疡病,5个对应措施,6点还需注意,这样的防控才给力导语猕猴桃溃疡病说防容易,想要治好却不容易,看着每天园内遭了溃疡病的猕猴桃果树,果农心里有如在滴血,说明了猕猴桃溃疡病防治不是想治就能够轻易治愈好的。
已经发生溃疡病的猕猴桃树,流出铁锈颜色的液体在近段时间里,果农最怕的就是在猕猴桃园内进行查看时,一句“又遭1棵树了”让人是又感叹又生气。
它就像今年年初的疫情防控一样,需要花上大力气。
在这里农人殷殷结合本地猕猴桃种植管理的一些经验,就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原因、易发时间、发病症状与规律、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并通过分享让猕猴桃种植果农们能够在防控猕猴桃溃疡病有所参考和借鉴。
猕猴桃溃疡病斑处剥开后的表层颜色已经变为黄色一、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原因由于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引发猕猴桃果树发病的首要原因,一定是该区域内已经有猕猴桃溃疡病的病源头,这个病源可能是外来的,也可能是由于风、虫、雨、修剪作业、花期制粉、授粉、抹芽摘心、苗木接穗操作及媒介方式进行传播引发的。
只要在本地猕猴桃种植区域内发现了猕猴桃溃疡病,如果不加重视或者重视程度不够,任由其发展,最终就会造成猕猴桃溃疡病的大暴发而不可收拾的局面,今年在本地就是一个实例,由于前期在本地,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情况较少,没有引起果农朋友们的重视,造成今年到处果园出现了砍树的情况,来阻止溃疡病的进一步传染。
准备边株挖除的猕猴桃溃疡病树二、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时间其实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时间与它的症状表现时间是不一样的,只是果农们在猕猴桃溃疡病的症状表现出来后,认为就是它的发病时间。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时间应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它的发生隐弊期,一个是它的症状表现期。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隐弊期一般在头年的10月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首先从猕猴桃的枝蔓上开始发病,这也是猕猴桃溃疡病防控最好的时期。
猕猴桃溃疡病的症状表现期一般在每年的2月下旬至4月下旬,这个时期的猕猴桃溃疡病表现比较明显,以危害猕猴桃主干、枝干为主,在后期也会开始危害浸染猕猴桃新发枝梢、叶片、花蕾,随着后期天气温度的升高,6-10月期间猕猴桃溃疡病一般会停止危害,溃疡病病菌将存活于树体组织内越夏过冬。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栽培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介绍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法。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规律:1. 发病季节: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尤其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更为严重。
2. 发病部位: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尤其是果实皮肤上容易形成溃疡。
3. 异常症状:猕猴桃溃疡病初期会在叶片上形成小形状不规则的水浸性病斑,后期会扩大并呈现褐色或黑色溃疡。
果实上的病斑会迅速扩展,形成凹陷并分泌胶质。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方法:1.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方法,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加强管理:及时修剪病叶、清理病果、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杂草,保持果树林内的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使得猕猴桃树的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推荐使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避免使用过量化学肥料导致病害发生。
4. 科学浇水:猕猴桃树对水分需求较高,但过量浇水也容易引发病害,因此要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时间,避免积水。
5. 农药防治: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如金龙久防螨酯或氯韦顿等广谱杀菌剂,注意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并选择无残留期的农药。
6.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如喷施菌剂,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7. 病害防护网:在果园内搭建病害防护网,可以有效阻挡传播病原菌的虫类和飞散的孢子。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与季节、发病部位和症状有关。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管理、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农药防治、生物防治以及使用病害防护网。
通过科学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并保障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因素与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严重影响着猕猴桃的生长和产量。
病害发生后,猕猴桃叶片会出现黑点、黑边、烂斑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零,影响果实的生长和品质,严重的会导致猕猴桃的减产和死亡。
那么,猕猴桃溃疡病的致病因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下面将就此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1.天气因素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是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有利条件。
尤其是在猕猴桃果实膨大生长期,如果遭遇连阴雨或高湿天气,就容易出现病害。
2.土壤因素土壤酸碱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酸性土壤中铝、锰等金属离子的释放增加,会损害猕猴桃根系,降低了植株的免疫力,使得植株更容易受到病害侵袭。
3.病原因素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源主要是腐霉病菌和露珠霉菌。
这两种病原菌侵入猕猴桃叶片后,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容易生长,并在叶片表面形成黑色的菌丝体,对植株造成伤害。
4.养分失衡猕猴桃在生长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长和免疫功能,如果土壤中养分失衡,植株吸收不到充足的养分,就会影响猕猴桃的抗病能力,增加了植株受病害侵害的风险。
以上就是猕猴桃溃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正确认识病害的致病因素有助于我们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措施1.修复土壤合理施肥、添加有机肥料、石灰、有机质等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助于提高猕猴桃植株的免疫力,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
需要防止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采用灌溉或者添加石灰等方式修复土壤。
2.保持通风在果园种植猕猴桃时,需要合理间距种植,保持植株之间的通风良好,防止叶片之间太过密集,有利于阳光和空气的照射,减少病害的发生。
3.加强植株护理在猕猴桃的生长期,需要对植株进行精心护理,保持植株的健康状态,及时清理果园杂草和病叶,保持果园干燥通风,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4.合理施用化学药剂在猕猴桃发病高发期,可以适量喷洒防治病害的化学药剂,如三唑酮、丙环唑、百菌清等,但要按照标准用量使用,经常轮换使用以减少病原菌的抗药性,并尽可能选择无残留的化学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