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到底什么是优生优育优生优育的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都有健康的孩子,优育就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优生优育是我国计划生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婚姻和家庭最重要的问题。
优生是利用遗传学原理,来保证子代有正常生存能力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如何用有效手段降低胎儿缺陷发生率。
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检查和诊断等。
1、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是指夫妇有共同祖先,必定有血缘关系,从遗传观点看,以表亲和比表亲还近的近亲结婚影响最大。
五代以上共有祖先的近亲结婚,对遗传的影响极小,与在群体中随机结婚的影响相似。
故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近亲结婚,是因为它增加父母双方共有的有害隐性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机会,使其子女发生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几率增大。
2、提供遗传咨询遗传咨询包括一般性咨询、婚前咨询和产前咨询。
一般性咨询主要是夫妻一方有遗传性家族史,是否会累计子女;或者一方已经确诊为遗传病,如何治疗及效果等。
婚前咨询是通过询问病史、家系调查、家谱分析,再结合全面身体检查,对遗传缺陷的绝大多数可以确诊,并掌握其传递规律,推算出下一代优生的风险度,对结婚、生育做出指导性意见,避免有遗传病的患儿出生。
产前咨询的内容主要包括夫妻一方曾有遗传病或者生育过先天畸形,再生育患病的可能性多大;妊娠期间尤其前三个月接触过放射线、化学物质或服用过药物,会不会导致胎儿畸形。
以下情况不能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男女双方均患有严重的遗传病;严重智力低下者,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承担家庭义务者。
以下几种情况可以结婚,但不能生育:男女一方患严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强制性肌营养不良等,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子女发病几率大,且不能产前诊断;男女双方均患有严重的相同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子女发病概率几乎为100%;男女一方患严重的多基因遗传病,如精神分裂症等,后代再现风险高,也属于可以结婚不能生育的范畴。
优生优育知识优生优育是指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繁衍后代的基本权益而制定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这个理论和实践不仅关乎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幸福,更关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以下将就优生优育的原理、方法和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一、优生优育原理1.健康原则:根据个人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在生育孕育前期应采取措施,确保父母身体和心理健康,并控制慢性疾病等危险因素,以保证孕期妊娠的顺利进行,孕育出健康的孩子。
2.优良基因原则:婚姻和生育应该考虑到双方的基因特点,避免婚姻近亲或先亲后婚等不良习惯。
3.智力优秀原则:婚姻和生育应当有意识地促进优秀基因的传递和优秀品质基因的提高,提高后代的智力水平。
4.心理健康原则:生育前间隔一定的时间,避免连续生育和早婚早育等行为,为了保证母亲身体和心理的恢复,一次生育后应该择机再生育。
二、优生优育方法1.合理选择生育时机女性的生育年龄一般在20~35岁之间,因为女性在这个年龄段内的身体条件比较适合怀孕,胚胎发育也相对比较稳定。
2.合理控制生育数量在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量生育更有利于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常见的生育合理数量为2~3个。
3.注意营养孕妇应该注意摄入营养均衡的食品,每天应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保证胎儿健康发育。
4.定期监控胎儿健康通过孕妇定期检查、生殖器官的彩色B超、血液常规检查等方法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治疗,保障胎儿的健康。
5.促进子女成长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和情感支持,帮助孩子全面、平衡地成长。
三、常见的优生优育知识1.遗传病的基本知识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突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在生活中的体现很广泛,如血友病、唐氏综合症等等。
2.血型遗传规律人类的血型遗传遵循亲代血型基因之间的相互合并、分离、互换等遗传规律,血型分为A、B、AB、O等四种类型。
3.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疾病染色体数目异常主要包括三种情况,如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症、爱德华氏综合症等。
优生优育科普摘要:一、引言二、优生优育的定义和意义三、优生优育的措施和方法1.孕前检查2.健康饮食3.规律运动4.保持良好心态5.定期产检四、优生优育的实践案例五、总结正文:【引言】在我国,优生优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优生优育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的定义和意义】优生优育,即通过科学的生育观念和方法,促进胎儿健康成长,降低出生缺陷和遗传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优生优育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优生优育的措施和方法】1.孕前检查:在怀孕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胎儿的健康奠定基础。
2.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营养,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能量。
3.规律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也有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
4.保持良好心态:心理因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也有很大影响,准父母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5.定期产检: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预防出生缺陷和疾病。
【优生优育的实践案例】以小王夫妇为例,他们在准备怀孕前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怀孕期间,小王妻子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孕期的各个阶段,他们按照医生建议进行产检,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
最终,小王夫妇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
【总结】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生育观念和方法,我们能够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优生优育知识讲座】优生优育知识优生优育,幸福一生。
下面是分享的优生优育知识事。
供大家参考!优生优育知识一.什么是优生优育?优生学是研究如何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一门科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如何使人类健康地遗传,减少以至消除遗传病和先天畸形患儿出生,被称为消极优生学或预防性优生学;另一方面是研究怎样增加体力和智力上优秀个体的繁衍,叫做积极优生学。
目前,我国的优生工作,大都属于消极优生学的范围,目的就是尽力降低以至消除严重缺陷儿的孕育和诞生。
优育是促使子代各方面素质在其发育阶段可能提高的一种科学的教养方法,具有一定时期长短的界定性。
广义的优育时期,应包括从婴儿一直到身体发育完全成熟、成长为劳动力的整个阶段。
狭义的优育时期,专指婴儿出生到学龄儿童前这一阶段。
优育的内容主要包括:(1)抚养保健。
即从婴儿出生起就应注意保证营养、科学喂养、适量活动、讲究环境卫生、防止疾病,旨在提高身体素质为其主要目的;(2)教育。
主要从学龄前儿童阶段抓起,结合儿童各个阶段的发育特点,抓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不可或缺,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有所成效。
优育是优生的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俗的讲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都有健康的孩子.优育就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二.优生的措施有那些?我们都知道,结婚和生育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在婚前应该进行一些必要的体格检查,了解双方家族中有无患遗传病和遗传缺陷的人。
同时避免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发生遗传性疾病的机会,比非近亲结婚的机会要多得多。
除了疾病遗传基因外,如果染色体数目改变、或染色体本身出现断裂或残缺不全,也会对后代造成巨大影响,出现种种不正常的情况。
当然,引起胎儿发育不正常的因素很多。
有外界因素如⑴烟、酒、药物、不当饮食;⑵不当运动、意外撞击;和内部因素如⑴急慢性疾病;⑵不良情绪等。
国家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是指计划生育具体内涵的延伸,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计划生育的具体化体现。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宪法》明确提出,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国家优生优育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婚前保健:通过婚前医学检查、婚育健康咨询和指导,对有关遗传疾病、传染性疾病、生殖健康等疾病进行筛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2. 孕产期保健:通过定期产前检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以及孕期和产后的保健指导,保障母婴健康和安全。
3. 儿童保健:通过定期的儿童保健服务,包括生长发育监测、预防接种、营养指导、心理行为指导等,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4. 健康教育:通过普及优生优育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和生活方式。
此外,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如《母婴保健法》、《计划生育条例》等,为优生优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总之,国家优生优育政策旨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持。
优生优育管理制度(原创实用版4篇)篇1 目录1.优生优育的定义和意义2.优生优育的管理制度3.优生优育的措施4.如何做到优生优育5.优生优育的成果篇1正文优生优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并在孩子出生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抚育。
优生优育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它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
因此,我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优生优育管理制度,旨在保障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优生优育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婚前检查、孕前检查、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等。
婚前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的遗传疾病和生育障碍,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
孕前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为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孕期保健可以为孕妇提供科学的营养指导和健康管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产前诊断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疾病筛查,为胎儿的健康提供保障。
要做到优生优育,需要遵循以下几点:一是进行计划生育,避免过多的生育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二是优选配偶,选择身体健康、基因优良的配偶;三是接受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查,确保夫妻双方的身体状况适合生育;四是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避免年龄过大或过小对胎儿造成影响;五是防止发病期受孕,避免胎儿患上遗传疾病;六是接受遗传咨询,了解胎儿的健康状态;七是做好孕期保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八是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胎儿的健康问题。
优生优育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还可以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篇2 目录1.优生优育的定义和意义2.优生优育的措施3.如何做到优生优育4.优生优育管理制度的作用和重要性篇2正文优生优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并在孩子出生后用科学的育儿知识抚育孩子。
优生优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责任,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因此,优生优育管理制度应运而生,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优生优育政策与计划生育的区别与联系优生优育政策和计划生育都是指在人口控制和人口状况管理方面的行动与政策。
虽然它们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就优生优育政策和计划生育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探讨。
一、优生优育政策的定义与目标优生优育政策是指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状况,促进人类优良基因的传承和发展的行动与策略。
它的目标是通过鼓励良好的遗传特征和健康行为,推动人类进化和人口健康发展。
优生优育政策强调个体的选择与自主,鼓励选择优秀的配偶和生育时间,并通过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手段来提高生育率和人口素质。
二、计划生育的定义与目标计划生育指的是通过政府制定的关于人口控制与计划的政策,通过引导人们的生育行为,保持人口的适度增长,并调整人口结构。
计划生育的目标是控制人口数量,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实施节育、晚婚晚育、少生多生等措施来调整人口的出生率和人口结构。
三、优生优育政策与计划生育的区别1. 目标不同:优生优育政策的目标是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状况,推动人类优良基因的传承和发展,而计划生育的目标是调控人口数量,推动经济发展。
2. 强调个体选择与自主:优生优育政策强调个体选择优秀的伴侣和生育时间,强调个体的自主权利;而计划生育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和推行的,强调政府的干预与管理。
3. 实施手段不同:优生优育政策主要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手段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状况,如加强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等;而计划生育主要通过节育、晚婚晚育、少生多生等措施调控人口数量和结构。
四、优生优育政策与计划生育的联系虽然优生优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在目标和实施手段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也有一些联系。
1. 人口控制的共同目的:无论是优生优育政策还是计划生育政策,其背后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口数量的控制和管理,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2. 促进人口健康与发展:优生优育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都关注人口的健康和发展。
优生优育政策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状况来推动人类优良基因的传承和发展,而计划生育政策通过调整人口数量和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优生优育?如何做好优生优育小编希望什么是优生优育?如何做好优生优育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优生优育是我国所提倡的生育目标,对于想要生育的夫妻来说,其对于优生优育的相关常识就要多多了解,那么,什么是优生优育呢? 什么是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是计划生育具体内涵的延伸,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计划生育的具体化体现。
我国是人口大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会制约着社会的发展,所以做好优生优育既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制约人口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未来社会整个民族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大家应该要坚持做好优生优育,为子孙后代的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如何做好优生优育? (1)优选配偶: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选择血型匹配、性格协调、知识相当、年龄合适的配偶。
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应特别注意避免与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表兄妹感情好而结婚的,这样生下的婴儿患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危险很大。
此外,从医学上看,最佳结婚年龄男方应为25~27岁,女方为23~25岁,因为最佳结婚年龄和最佳生育年龄是相连的,一旦结婚就意味着有生育的可能。
据统计,新婚夫妇如不采取避孕措施,约有80%以上的妇女在婚后一年内会受孕。
过早或过晚结婚也就意味着过早或过晚生育。
这两者对于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都是不利的。
(2)接受婚前检查:使男女双方有一个互相了解健康状况的机会,了解患过什么病、有无遗传病史等,避免遗传病传给后代。
同时,又可以对被检查者进行性知识教育、婚后的生育安排、避孕方法指导。
这样做有利于夫妇婚后感情和睦,建立美满的家庭,有利于后代的健康。
(3)接受孕前检查:如果夫妻双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请一定要去做一个孕前检查。
首先,如果准奶妈的年龄超过了三十岁,那最好进行一次孕前检查。
其次,如果准奶爸奶妈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那最好进行孕前检查以查看体内是否有乙肝抗体。
什么是优生优育?如何做好优生优育优生优育是我国所提倡的生育目标,对于想要生育的夫妻来说,其对于优生优育的相关常识就要多多了解,那么,什么是优生优育呢?★什么是优生优育?优生优育是计划生育具体内涵的延伸,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计划生育的具体化体现。
我国是人口大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会制约着社会的发展,所以做好优生优育既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制约人口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未来社会整个民族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大家应该要坚持做好优生优育,为子孙后代的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如何做好优生优育?(1)优选配偶: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选择血型匹配、性格协调、知识相当、年龄合适的配偶。
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应特别注意避免与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表兄妹感情好而结婚的,这样生下的婴儿患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危险很大。
此外,从医学上看,最佳结婚年龄男方应为25~27岁,女方为23~25岁,因为最佳结婚年龄和最佳生育年龄是相连的,一旦结婚就意味着有生育的可能。
据统计,新婚夫妇如不采取避孕措施,约有80%以上的妇女在婚后一年内会受孕。
过早或过晚结婚也就意味着过早或过晚生育。
这两者对于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都是不利的。
(2)接受婚前检查:使男女双方有一个互相了解健康状况的机会,了解患过什么病、有无遗传病史等,避免遗传病传给后代。
同时,又可以对被检查者进行性知识教育、婚后的生育安排、避孕方法指导。
这样做有利于夫妇婚后感情和睦,建立美满的家庭,有利于后代的健康。
(3)接受孕前检查:如果夫妻双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请一定要去做一个孕前检查。
首先,如果准奶妈的年龄超过了三十岁,那最好进行一次孕前检查。
其次,如果准奶爸奶妈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那最好进行孕前检查以查看体内是否有乙肝抗体。
第三,如果准奶妈有过流产史,或者曾经有过死胎、死产等病史,那最好进行孕前检查。
第四,如果准奶爸奶妈其中一方有遗传病史,如家庭遗传病或传染病,那最好进行一次孕前检查。
优生优育科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优生优育已经成为当代家庭的重要议题。
优生优育不仅关乎家庭幸福,更是一个国家人口素质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一、引言优生优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优生优育工作,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计划生育、免费婚前检查等。
这些政策旨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生育观念,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二、优生优育的科学知识1.孕前保健孕前保健是优生优育的关键环节。
夫妇双方应在结婚前进行相关检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和潜在遗传疾病风险。
在准备怀孕期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
2.孕期保健孕期保健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孕妇应注重饮食营养,补充叶酸、钙、铁等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
根据医生建议,适时接种孕期疫苗,如流感疫苗、百日咳疫苗等。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了解胎儿发育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3.育儿知识新生儿护理、幼儿教育和儿童成长发育监测是育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家长要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同时,要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生长发育中的问题。
三、家庭与社会支持1.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在优生优育过程中,家庭成员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共同承担育儿责任。
父亲要积极参与育儿过程,与母亲共同分担家务和照顾孩子的重任。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社区服务与政策支持社区要为家庭提供便捷、全面的育儿服务,如设立亲子园、育儿培训课程等。
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优生优育政策的扶持力度,为家庭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如减免生育费用、提供育儿津贴等。
3.家庭与工作平衡在优生优育过程中,家庭成员要注重家庭与工作的平衡。
企事业单位要落实员工带薪产假、陪产假等政策,为员工家庭提供一定的支持。
优生优育知识1.什么是优生优育?优生是指生一个体格健壮、智力发达的孩子;优育是根据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特点,用科学的知识与方法抚育孩子。
优生优育能够避免和减少残疾儿的出生,培养教育后代更加聪明健康,从而提高人口素质,使家庭美满幸福,国家繁荣昌盛。
2.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婚姻。
近亲结婚的生育容易造成胎儿畸形和痴呆,所以应禁止近亲结婚。
3.什么是晚婚晚育?男女双方按照法定结婚年龄推迟三年以上结婚为晚婚。
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
4.怎样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不要近亲结婚;要婚前检查;到医院进行优生咨询;要进行产前检查、诊断;选择最佳生育年龄;选择有利于优生的时机受孕;怀孕期间慎重用药;孕妇要预防病毒感染;孕妇要加强营养;孕妇的环境要舒适。
5.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少?最佳生育年龄为23~27周岁。
6.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什么?以最后月经的月、日加上9个月零7天(如末次月经期是2月11日,那么预产期就是11月18日);或从最后来月经的月份退算3个月再加7天(如末次月经期为1999年5月11日,预产期为2000年2月18日)。
7.唇腭裂的发生根源?通常由以下两大原因造成:环境因素主要是母亲怀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前)出现下述某种状况,可能会导致宝宝唇腭裂:病毒感染:如孕妇上呼吸道感染、风疹等。
药物作用:如服用抗癫痫药、类胆固醇、抗过敏、抗癌药物等。
内分泌因素:精神性或损伤性的因素,如遭到强烈的精神刺激、身体外部遭损伤等。
营养因素:早孕期的呕吐,厌食,偏食等导致维生素D、叶酸、铁、钙等的缺乏。
其他因素:如照射X线、吸烟、酗酒、缺氧。
另外,唇腭裂有相当部分是遗传的。
一般唇腭裂发生在第一胎的概率为1/ 600,如果第一胎是唇腭裂的在第二胎发生唇腭裂的几率为3/100。
8. 为什么做婚前检查?婚前检查能及早了解双方是否有不宜结婚和不宜生育的疾病;有生理缺陷的及早医治;能得到有关遗传方面的知识和优生育知识的指导。
优生优育宣传栏内容应该围绕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展开,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宣传栏内容:
优生优育的概念和意义:介绍优生优育的概念、目的和意义,强调优生优育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婚前保健知识:介绍婚前保健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包括婚前体检、性健康知识、遗传咨询等,帮助未婚青年了解婚前保健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
孕期保健知识:介绍孕期保健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包括合理营养、定期产检、预防孕期并发症等,帮助准妈妈们了解孕期保健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科学育儿知识:介绍科学育儿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包括母乳喂养、疫苗接种、儿童营养、早期教育等,帮助新手父母们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和技巧。
生殖健康知识:介绍生殖健康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包括性健康知识、避孕方法、不孕不育治疗等,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生殖健康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优生优育政策法规:介绍国家有关优生优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包括计划生育政策、母婴保健法等,帮助广大群众了解国家政策法规的要点和要求。
典型案例分享:分享一些典型案例,包括成功实现优生优育的家庭和个人,以及因忽视优生优育而导致的不良后果,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强调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优生优育宣传栏内容应该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优生优育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为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浅谈优生优育
【摘要】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愿望,然而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实现这样美好的愿望,万一孩子出生时发现有先天性的缺陷或其他疾病,将会给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
但是,确保孩子的健康聪明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确保各个时期的保健工作及预防措施能够做到位,这一目的便不难实现。
例如:围婚期、怀孕期、生产期及新生儿期,本文将分别针对上述阶段,浅谈在优生优育方面应当注意的相关事项,
【关键词】优生优育;围婚期;怀孕期;生产期;新生儿期;保健;预防
前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比较大的国家,很长一段时期内,沉重的人口压力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我国实现计划生育政策是优生优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形势所趋。
目前优生优育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成效较大,同时,在整体提升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也较显著,非常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良性发展。
所以优生优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应该长期坚持贯彻落实。
1围婚期的保健及预防工作
1.1 婚前保健卫生方面的指导
应在婚前对男女方进行以生殖健康为主题的卫生保健指导,以及宣传与结婚及生育相关的各宗健康知识。
指导适龄青年树立端正的
爱情观,避免出现近亲或其他遗传疾病携带者的联姻。
并且注重讲授性心理及性生理常识,例如男女不同的性反应及其周期等,了解受孕原理,对受孕条件有所掌握,并注意保证性卫生,能够正确对待处理性生活中遇到的异常情况,例如早泄阳痿或女性的性交痛、性冷淡等情况。
1.2 强调婚检的重要性
提倡在婚前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尽早发现疾病或其他发育异常情况,确保孩子的健康。
通常内容包括:
1.2.1 病史询问:一般项目、既往史、现病史、既往婚育史、月经史、家族遗传史、近亲婚配史。
1.2.2 身体检查:一般项目、第二性征检查、生殖器官检查、全身检查。
1.2.3 其他辅助检查:常规性的辅助检查、其他需要进行的特殊检查。
通过婚检以及病史的询问,对家谱、族系的调查分析,并结合身体检查,能够对下一代出现疾病或畸形的风险进行有效推算,避免或减少遗传疾病或畸形儿的出生,有利于优生优育。
同时,经过婚检之后,医师可以对婚期的选择进行指导,针对男女双方现有的健康情况制定最为适宜的受孕或避孕方案。
1.3受孕时机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女性最佳生育年龄约为25岁,男性则为26-30岁。
此时男女双方各项身体机能均已发育成熟,激素的分泌处于旺盛状
态,为胎儿的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及发育均较为有利。
此时适宜制定受孕方案,并选择受孕的最佳季节,通常情况下,最佳时机应为5-6月,能够确保果菜供应充足,日照良好,气温适宜,人体维生素的摄取量可以得到保障,对胎儿机体器官尤其是脑部的发育和生长极为有利。
此外,男女双方应做好受孕准备,在饮食起居、心理、物质方面做好准备,把握最佳的受孕时机。
2怀孕期间的保健预防工作
2.1 孕妇用药禁忌
药物若存在对胎儿的不良作用,容易引起畸形,因此孕妇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应尽量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合理用药。
其原则包括:2.1.1 使用的药物必须有益于孕妇治疗,且带有准确明了的指征,药物不可滥用,可以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
2.1.2 在使用药物前,应对孕周做准确的了解,对于药物的剂量及使用时间进行严格管控,用药合理,停药及时。
2.1.3 早孕期能够暂时不使用的药物,应尽量停止使用。
2.1.4 当遇到某些药物对胎儿可能出现不良作用时,如果孕妇需用以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健康的疾病时,应酌情使用。
但如果有超过两种的药物存在相同疗效,则应使用对胎儿的影响较小的一种。
2.2 孕期感染及环境影响
孕妇若出现孕期感染,容易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致使出现死胎、早产、流产、死产等严重后果,即便能够产下胎儿,也容易存在各种先天性的疾病,严重影响生命质量。
此外远景因素的影响也
尤为重要。
周围环境若存在各类化学或物理等不良因素,容易使孕妇致病,影响胎儿,造成胎儿的畸形或者死亡。
因此孕妇除了注意远离不良的生活环境之外,还应戒烟戒酒,避免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2.3 孕期的心理因素
经过试验证明,在胎儿出生前的几个月内,便可以对母亲日常生活规律有准确的适应,换句话说,母婴之间存在着生理、心理甚至超感知的联系。
据统计发现,孕妇的负面情绪容易导致胎儿出生后较高几率的患精神病的风险,并且容易出现体重过低,婴儿存在易哭闹、好动、情绪暴躁、消化系统弱、发病率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因此,因此孕妇应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避免将不良情绪传递给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为胎儿创造更优越的生存环境,确保身心健康发育。
2.4 营养及产前检查
孕妇应注意营养的均衡及充足,适当补充钙、锌、铁等矿物质,注意维生素尤其是叶酸的摄入,并注意各种营养的均衡摄入,从而确保胎儿的身体、大脑及胎盘的良好发育。
此外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向医师请教了解合理的孕期保健工作,为胎儿创造最佳的生活环境。
3 分娩期及新生儿期保健
分娩期应注意预防感染、防止产伤、预防出血窒息等,并指导产妇应对分娩痛等。
当新生儿产出后,应针对其生理特点,进行保暖、
防感染、疾病筛查及全身护理,坚持母乳喂养,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诊等。
综上所述,优生优育工作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工作,需要产妇及家人、医生等各个方面共同完成,增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宣导,同时提高产科医生及保健医师的业务能力,共同为优生优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望艳美,方波,蔡春芳.足月妊娠孕龄、分娩方式与母体产科并发症的关系[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73-74.
[2] 宋玉华.避免出生缺陷有四招[j].农家之友. 2008,11(06):55.
[3] 刘兰英.关于产前诊断的伦理学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06):63-64.
[4] 张萍.做好优生优育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0): 138-139.
[5] 赵星阳.政府主导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新型服务整合资源
群众受益[j].2010(06):76.
[6] 李祥婷,周海虹.孙思邈优生优育思想探析[j].中医杂志,2010(5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