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罐 式 汽 车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98
《铝合金罐体罐式汽车结构与设计摘要:罐式汽车是指装有专用罐状容器的运货汽车。
它具有运输效率高、保证运货质量、利于安全运输、减轻劳动强度、降低运输成本等优点。
随着我国各行业对物流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大,罐式汽车的作用愈加突出,在专用汽车中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增加。
关键词:罐式汽车结构设计铝合金1绪论:研究表明,汽车的燃油消耗与汽车的自身质量成正比,汽车质量每减轻10%,燃油消耗将降低 6%~10%,排放降低4%[2]。
在驾驶方面,汽车轻量化后,加速性提高,车辆控制稳定性、噪音、振动方面也均有改善。
从安全性考虑,碰撞时惯性小,制动距离减小。
节能、环保、安全、舒适是汽车发展的新技术趋势,尤其是节能和环保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汽车轻量化对于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十分重要,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减少排放的重要技术途径。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具体内容实际上是功能完善、自重轻、性价比高的结合。
2 铝合金罐体罐式汽车铝合金罐体的优势a. 降低整车整备质量,减少燃油消耗,缩小运输成本。
根据欧洲铝业协会相关研究报告,整车质量与单车燃油消耗成正向变化关系。
以45 m3的铝合金液罐式汽车消耗柴油为例,它比碳钢或不锈钢材料罐体的质量约少5 t,从运输成本出发,单车整备质量每减轻1 t,车辆每行驶100 km可节省 L柴油。
如果一辆车每年运行里程为12万km,只按该里程的一半计算(空载行驶),则一年至少可节省柴油1 800 L,折合目前市场价约为1万元。
—b. 在相同整车质量下,由于铝合金材料罐体的空载整车质量降低,承载体积变大,从而有效提高了承载经济性。
按照我国道路安全法规规定,车辆总质量不得超过55 t。
在规定的总质量的前提下,要想提高运输总量,只能从车辆轻量化入手,进而增加其有效承载能力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增加收益的角度出发,采用铝合金罐体的车辆比碳钢罐体的车辆承载量约多5 t,仍以每年12万km的里程计算,运输费用为元/(km·t),每车可额外增加收入约15万元,可以看出使用铝合金罐体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罐式车生产工艺规划罐式车是指在行驶中将货物装载在车厢内部的一种货物运输车辆。
罐式车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农副产品、食品等行业的货物运输中,是现代物流运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罐式车的生产工艺规划,是确保车辆质量和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罐式车生产工艺规划进行深入探讨。
二、罐式车生产工艺规划的技术要求1. 材料选用在罐式车的生产工艺规划中,材料的选用至关重要。
罐式车的车厢主要由钢板制成,所选用的钢板必须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承受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外部环境的腐蚀。
车厢的密封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选用材料能够确保车厢内货物不泄漏。
车厢的保温或保冷性能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选择合适的保温或保冷材料可以保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
2. 设计要求在罐式车的生产工艺规划中,车厢的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车厢的结构设计必须合理,能够承受各种外部载荷,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压性能。
车厢的内部设计也需考虑货物的装载和卸载操作,保证货物能够稳定装载,方便卸载。
车厢的排气、通风等设计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确保货物在车厢内部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
3. 生产工艺要求罐式车的生产工艺要求包括焊接、喷漆、组装等多个环节。
在焊接过程中,要求焊接工艺合理,确保车厢的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喷漆过程中,要求选用环保的喷漆材料,确保喷漆工艺符合污染排放标准。
在车辆组装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确保全部零部件的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1. 制定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流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可以根据罐式车的生产特点,制定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标准化管理,可以降低因人为操作而导致的误差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2. 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在罐式车的生产工艺规划中,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例如自动焊接设备、喷漆线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
04□邮箱:****************■ 韩 林新技术、新材料 在国外广泛应用罐车结构一般包括汽车底盘、罐体、管道、泵、阀、软管、各种仪器仪表及安全防护装置。
国外罐式汽车以重型罐车居多,如德国的散装水泥车吨位在15吨以上;比利时莫尔公司大型粉罐车早已实现系列化生产。
大型罐车底盘均为重型汽车底盘(功率147千瓦以上),多数采用半挂承载结构,一般为双轴。
重型居多的原因主要是重型车辆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车辆功率大、强度高,具有中小型车辆无法替代的优点。
近年来,国外专用汽车厂家逐步重视新材料、新技术在专用车辆上的应用。
微电脑的应用正在逐渐渗透到所有的产业领域。
罐式汽车也不例外,微电脑已广泛用于发动机控制、变速控制、专用装置动力传递、电器故障诊断等方面,专用车辆的使用价值逐渐扩大,技术性明显提高。
在提高技术性和使用新材料的同时,提高罐车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
美国新标准要求,所有的油罐车必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造成高毒产品(如氯气和氨气)的外泄。
同时,对运输这类危险品的油罐车内壳层和外包层的材料性能要求更高,以保证其具备抗裂性。
此外,新规则还要求油罐车的每一端都要有特殊保护层并配装更好的阀门及管口。
过去,提高罐体的容量主要依靠增大尺寸、提高车辆总质量来实现,现在则通过优化结构、减少整备质量的途径实现。
在工业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罐车专用底盘,一是可获得最佳的动力匹配,二是自身重量明显减少,三是显著降低罐体的重心高度。
例如芬兰一种新型半挂油罐车,根据飞机工程原理和自身罐体特点,牵引发动机置于驾驶室前部地板下方,使整车重心下降,并且明显降低自身重量。
美国公司牵引车后轴和挂车车轴均采用小直径轮胎,并使罐体前移,增加罐体长度,有效降低牵引座高度,装载量提高25%。
在不增大罐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罐体的强度和刚度也是今后的发展重点。
为提高罐体抗扭强度,国外现在采用三点式支承结构。
瑞典15米半挂罐体采用双层铝合金,中间为高强绝热材料粘接制成,刚性好。
罐车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对罐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包括罐车的定义、分类、结构、使用、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对罐车的研究,提高了人们对罐车的认识,使罐车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稳定、高效。
关键词:罐车、定义、分类、结构、使用、维护一、定义罐车是一种用于运输液体或气体的车辆,主要由底盘、罐体、输送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动力系统等部分组成。
罐车的主要功能是将液体或气体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其主要用途包括石油、化工、食品、医药、水泥等行业。
二、分类罐车根据其使用的液体或气体的性质可以分为石油罐车、化工罐车、食品罐车、医药罐车、水泥罐车等。
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罐体分离式罐车、整体式罐车、半挂式罐车、自卸式罐车等。
三、结构罐车的结构主要由底盘、罐体、输送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动力系统等部分组成。
底盘:罐车的底盘是整个罐车的基础,主要由车架、驾驶室、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等部分组成。
罐体:罐体是运输液体或气体的主体部分,主要由罐体壳体、罐体底部、罐口、罐盖、排气管、进气口等部分组成。
罐体的材质主要有钢材、铝合金、不锈钢、玻璃钢等。
输送系统:输送系统是将液体或气体从罐体中运输到目的地的重要部分,主要由泵、管道、阀门、压力表等组成。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主要负责支撑罐体和底盘,使罐车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和稳定,主要由悬挂弹簧、减震器、轮胎等部分组成。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罐车的重要安全保障系统,主要由制动片、制动鼓、制动阀、制动器等部分组成。
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罐车的驱动力源,主要由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等部分组成。
四、使用罐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运输过程中,罐车必须保持稳定,避免超载和超速。
2、在装载和卸载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泄漏和事故。
3、在行驶过程中,必须注意道路状况和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4、在停放过程中,必须选择平坦、安全的停车场,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罐式货车研究报告
罐式货车是一种运输大容量液体或气体的重型货车,主要用于运输化
学品、石油和燃料等物质,其罐体一般由钢或铝制成,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由输送管和阀门连接到发动机和前行驶轴。
以下是罐式货车研究报告的一
些内容:
1.罐式货车的分类。
罐式货车根据其罐体的形状和用途可以分为敞口罐车、封闭罐车、压
力罐车等。
敞口罐车一般用于运输大块物品,封闭罐车主要用于液态物质
的运输,而压力罐车主要用于高压气体或液态气体的运输。
2.罐式货车的特点。
罐式货车的主要特点是容积大,能够运输大量的液体或气体,其罐体
结构稳定、密封性好,可保证运输物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罐式货
车还具有操作简单、运输速度快等特点。
3.罐式货车的应用领域。
罐式货车主要应用于化学工业、石油炼制、燃料加工、食品加工、工
业气体、医药化工等领域。
这些行业对物质的运输要求严格,罐式货车正
是满足这些要求的重要工具。
4.罐式货车的安全问题。
由于罐式货车运输的物质具有危险性和易燃易爆性,因此其安全问题
备受关注。
罐式货车在运输前需要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罐体液位测量、
防撞护栏安装等措施,以确保物质的安全运输。
5.罐式货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罐式货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环保节能。
例如,采
用电动罐式货车、应用先进的液体运输泵等新技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
全性;同时,应用低碳燃料、减少尾气排放等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罐式车生产工艺规划罐式车是一种用于运输液体、气体或散装物料的特种车辆。
它由车身底盘和货箱组成,货箱部分通常采用罐体结构,并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计和制造。
罐式车的生产工艺规划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是一份关于罐式车生产工艺规划的简要说明。
进行需求调研和产品设计。
在进行罐式车生产工艺规划之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确定车辆的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
接下来,开展供应商评选和原材料采购。
为了保证罐式车的质量和性能,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
采购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原材料,如钢材、焊条等。
然后,进行车身制作和焊接工艺。
车身制作是罐式车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根据产品设计,进行车身零部件的制作,并进行焊接和组装。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确保焊缝质量和焊接强度。
接着,进行涂装和表面处理。
涂装能够起到防腐、防锈和美化车身的作用,对车辆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有重要影响。
在涂装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涂料和涂装方法,并遵循涂装工艺规范。
然后,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
在车身制作完成后,进行车身和底盘的安装。
进行车辆的功能性和性能性能调试,确保车辆的安全可靠。
进行整车检测和质量控制。
对罐式车进行整车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的检测。
在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车辆的质量。
罐式车生产工艺规划是罐式车制造的重要环节,涉及到车身制作、焊接、涂装、安装、调试、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工艺规划,可以提高罐式车的质量和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罐式车生产工艺规划罐式车是一种用于运输液体、粉末或颗粒状物料的专用运输车辆。
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密封性强、抗压能力高、运输效率高等优点。
在罐式车的生产工艺规划中,需要考虑到车身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焊接工艺、喷涂处理以及检测工艺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罐式车的车身结构设计,应该合理布置罐体、底盖、导流头、波纹装甲等部件,使得罐式车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密封性能。
还需要考虑到出入口的位置和尺寸,以便于液体的灌装和排放。
材料选择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由于液体、粉末或颗粒状物料的特殊性,罐体的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能。
一般选择不锈钢或铝合金作为罐体的材料,以保证罐式车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或物料受到污染的问题。
在焊接工艺方面,需要选用适合材料特性的焊接方法。
对于不锈钢罐体,可以采用氩弧焊、TIG焊接等方法,以确保焊接缝的质量和密封性。
而对于铝合金罐体,可以选择铝合金钎焊技术,同时还需要注意到焊接接头的优化设计,以提高焊接质量。
喷涂处理是保护罐体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喷涂之前,需要先进行除油、除锈等预处理工作,然后选择合适的喷涂材料和方法对罐体进行喷涂。
一般会选择防腐、防霉等性能优异的喷涂材料,以增加罐体的使用寿命。
检测工艺也是罐式车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罐体进行压力测试、泄漏测试、耐腐蚀性测试等多项检测,以确保罐体的质量符合要求。
还需要对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以杜绝焊接缺陷的存在。
罐式车的生产工艺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焊接工艺、喷涂处理以及检测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罐式车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只有进行全面规划和严格执行,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罐式车产品。
罐式车生产工艺规划罐式车是一种用于运输各种液体和颗粒物料的重型运输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工地和物流运输等领域。
罐式车的生产工艺规划是保证制造高质量罐式车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罐式车生产工艺规划展开讨论,介绍罐式车生产工艺规划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要点,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生产工艺规划内容1.产品设计:罐式车的设计是生产工艺规划的首要内容,它包括车身结构设计、液体和颗粒物料的贮存设计、安全防护设计等方面。
设计合理的罐式车能够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材料采购:罐式车的主要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不锈钢等,而其中对于贮存液体的罐式车还需要特殊的内衬材料。
生产工艺规划中需要确定适合的材料供应商、材料规格和性能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3.加工制造:罐式车的加工制造是生产工艺规划的核心内容,它包括钢材切割、焊接、组装等多个环节。
生产工艺规划需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加工工艺,确定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生产成本。
4.喷漆涂装:罐式车的表面处理和涂装是提高产品外观质量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生产工艺规划需要确定喷漆涂装工艺和设备,选择合适的喷漆材料,保证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
5.组装调试:罐式车的组装调试是生产工艺规划的最后环节,它包括组装、安装附件、系统调试和检验等多个环节。
生产工艺规划需要明确组装工艺流程和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和交付客户。
二、生产工艺规划方法1.工艺路线:生产工艺规划需要根据产品设计和加工性能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包括原材料加工、组装流程、涂装工艺等多个环节。
工艺路线需要考虑设备配置、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工艺参数:生产工艺规划需要确定各个加工工艺的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速度、涂装温度等多个参数。
合理的工艺参数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小成本和节约能源。
3.设备选择:生产工艺规划需要根据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和工具,包括切割设备、焊接设备、涂装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