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防健康教育工作例会记录
- 格式:pdf
- 大小:86.24 KB
- 文档页数:6
重视血防教育开展教育活动
王家桥小学朱德珍
王家桥镇是血吸虫疫区,为了预防学生感染血吸虫病、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王家桥小学利用一周时间对全体师生开展了一次“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并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了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王家桥小学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地特点,一是开展“六个一”工程:即上一堂血防课利用周一班主任例会进行宣传,提出每个班级开展一次“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课;看一次血防宣传片、参加一次血防实践、写一篇血防作文、办一期墙板报、参加一次血防知识测试或问卷调查。
二是做好“小手牵大手”活动:各中小学生自制“我给爸爸妈妈讲血防知识”血防宣传单,用孩子的手向家长传递血防知识。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血吸虫病,增强学生预防血吸虫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彻底控制血吸虫病发病的目的。
(。
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日期:XXXX年X月X日地点:XX市XX社区活动主题:健康生活,远离疾病活动概述: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减少患病风险,达到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生活的目的。
活动内容包括讲座、宣传展览、义诊等形式。
活动详细记录:上午9点,在社区广场搭建了一座宣传展台,展台上设置了几个摊位,分别是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预防、女性健康、养生保健等。
每个摊位上都准备了相关的宣传资料、展板、海报等。
展览内容详细介绍了各种疾病的预防方式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上午9点30分,活动正式开始。
社区居民们陆续走进广场,展台工作人员热情地向他们发放宣传资料,并详细解答他们的问题。
展台一旁还设置了义诊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护士为居民们提供免费的测血压、测血糖、测体脂等服务,帮助居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健康建议。
义诊区还岗位的医护人员还耐心地为居民们讲解了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及早期预防的方法。
上午10点,进行了一场关于中老年人常见疾病预防的讲座。
讲座由社区医生主讲,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听众。
讲座内容主要介绍了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症状、预防方法以及常见的误区。
讲座结束后,听众们积极提问,医生一一耐心解答,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和好评。
中午12点,由社区提供了免费的营养午餐。
午餐中,社区医生对饮食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并提出了一些健康饮食的建议,引导居民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下午2点,进行了一场关于儿童传染病预防的讲座。
讲座由儿科医生主讲,内容包括儿童传染病的常见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讲座后,家长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并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环节。
下午3点,为了活跃气氛,组织了一场社区健步走活动。
居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起进行了一小时的户外健身运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还与居民们交流,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锻炼身体,改善生活习惯。
下午4点,活动圆满结束。
新丰圩小学血防教育教学资料2016.5一、教学目的在我们重疫区,学校对学生进行血防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责任重大。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血防知识教学,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血吸虫病,增强学生预防血吸虫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校成为“无血吸虫病人学校”。
二、教学要求1、了解什么是血吸虫病;2、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3、了解血吸虫病的生活简史,认识钉螺;4、了解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5、怎样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
三、教学过程:【什么是血吸虫病】: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血吸虫?(定义),一般吸虫为雌雄同体,但寄生在恒温脊椎动物的血吸虫是雌雄异体,在分类学上称为裂体吸虫,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血吸虫就是这类,我们所知的有86 种,19 种与人类致病有关,有其中有5 种,即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和湄公河血吸虫,致使人畜得血吸虫病,(定义),其余的感染或得病相对单一。
【血吸虫病危害】:血吸虫对我们人体有哪些危害呢?1、尾蚴性皮炎: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接触疫水后数小时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奇痒、无痛,数小时至2~3 天消失。
单尾、双尾尾蚴都可引起。
(当尾蚴行经肺部时,亦可造成局部小血管出血和炎症,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2、急性血吸虫病:一般是没有感染血吸虫的人接触疫水后或曾经少量感染的人再一次大量感染后一个月出现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主要是:1、发热:这是最主要的症状,典型的是午后体温骤升,午夜大汗热退,体温温差可高达4℃。
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又一主要症状。
主要是干咳、痰少,偶可痰中带血。
3、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拉肚子),大便3~5 次/日,常带黏液和血液,伴有腹痛。
4、肝脾肿大。
B 超检查绝大多数都有。
5、其他征象:面色苍白、消瘦、乏力、头昏、肌肉关节酸痛、荨麻疹。
6、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
急性血吸虫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慢性血吸虫病:急性治疗未愈或轻度的被自己忽略或一次少量感染的引起慢性血吸虫病。
血防知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血液的主要功能和组成。
2.掌握预防血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3.学习正确使用血液产品。
4.提高健康意识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1.血液的主要功能和组成。
2.预防血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会正确使用血液产品。
2.如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答引入主题,询问学生对血液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介绍血液的主要功能和组成:1)功能:通过配图和简单的解释,介绍血液的主要功能,如运输养分、氧气和代谢产物,维持体温、平衡酸碱度,免疫和凝结等。
强调血液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组成:介绍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简要解释它们的作用和功能。
3.了解血液传染病的预防:1)血液传染病的种类:列举几种常见的血液传染病,如乙肝、艾滋病、梅毒等,逐一介绍其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
2)预防措施:重点强调预防乙肝和艾滋病的措施,如接种疫苗、避免接触血液和性行为的注意事项。
4.学习正确使用血液产品:1)血浆制品的正确使用:介绍血浆制品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强调不能随意使用血浆制品,应根据医生建议和处方使用。
2)献血的重要性和要求:宣传献血对救助病人的意义,介绍献血的要求和流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洗手的重要性:强调洗手对预防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频率。
2)不揉眼睛和口鼻:告诉学生眼睛、口鼻是病菌容易进入体内的部位,一定要避免揉眼睛和口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总结:对血防知识进行大致总结,复习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五、教学手段:1.利用图片、PPT等多媒体教具,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利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血防健康教育
《血防健康教育》
血液传播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问题的一部分。
在面对艾滋病、肝炎等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健康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防健康教育旨在向公众传递正确的防疫知识,促进人们制定健康行为决策,降低感染风险。
首先,血防健康教育倡导着正确使用血液制品和医疗器械。
医疗机构应提供全面的安全操作培训,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正确使用注射器、导管等医疗器械,杜绝交叉感染的风险。
公众也需要了解正确使用采血器、药物注射器等器具的方法,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感染。
其次,血防健康教育强调了卫生器具的消毒和净化。
定期对血液透析机、输液泵等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清洁,对感染风险较高的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修维护,有效降低了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公众也应重视自身环境的卫生消毒,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因微生物污染引发感染。
此外,血防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和性健康教育。
在性传播疾病防治方面,公众需要了解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和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避免性行为带来的感染风险。
同时,对感染者的心理扶持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是血防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帮助患者重建自信,积极应对疾病,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总之,血防健康教育通过传播正确的预防知识,引导公众正确
的行为,提高感染风险意识和预防意识,从而保障个人和社会的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环境的改善,血防健康教育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大众的健康和幸福。
学校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血吸虫病;
2、增强学生预防血吸虫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血吸虫病的基本概念;
2、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
3、了解血太虫的生活简史,认识钉螺;
4、了解感染血吸虫的途径;
5、了解预防和控制血吸是病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内容
1、核心信息: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2、相关信息:
(1)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2)血吸虫病的危害: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重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3)了解血吸虫生活简史:通过标本或挂图了解血吸虫的一生,认识钉螺。
(4)感染血吸虫的途径:人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洗耳恭听手,就可能得血吸虫病。
牛、羊、猪等家畜也能得血吸虫病。
(5)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②劝告家长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洗衣、洗菜等。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
四、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1、上一堂血防健康教育课;2、看一次血防健康教育录像或听一次专题讲座;3、开展一次与血防健康教育有关的课外活动;4、写一篇与血防健康教育相关的作文。
另外,可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墙报板报、知识竞赛、宣传图片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血防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
血防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2.掌握正确的血液接触处理方法;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1)血液传播疾病的种类血液传播疾病主要包括艾滋病、乙肝、丙肝等。
这些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通过血液传播,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2)预防措施预防血液传播疾病的最好方法是避免血液接触。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刮痧板等;•不随意打耳洞、纹身等;•不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不接触他人的血液、体液等。
2. 正确的血液接触处理方法(1)血液接触的种类血液接触主要包括皮肤接触、黏膜接触、注射等。
不同的接触方式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2)处理方法•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然后用消毒液消毒;•黏膜接触:立即用流动的水冲洗受污染的部位,然后用消毒液消毒;•注射:立即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冲洗受污染的部位,然后用消毒液消毒,同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安全意识学生需要认识到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性,了解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
(2)自我保护能力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血液接触处理方法,学会如何避免血液接触,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让学生了解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
2. 演示法通过演示正确的血液接触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
3. 讨论法通过讨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血液接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测验通过测验学生对血液传播疾病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的处理方法。
2. 观察观察学生在演示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反思血防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血液接触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血防知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目标:1.了解血液传染病的概念和常见的血液传染病;2.掌握血液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3.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预防血液传染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1.血液传染病的定义和常见病种(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等);2.血液传播途径(例如:输血、注射、刺伤、性接触等);3.血液传染病的预防措施;a.掌握正确认识血液传染病,避免恐慌和歧视;b.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c.避免与未知感染病毒的血液接触,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具;d.牢记安全性行为,保持良好的性行为卫生;e.养成正确的手卫生习惯,勤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血液传染病的了解程度,并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课堂讲解(30分钟)a.讲解血液传染病的定义和常见病种,引起学生对该类疾病的关注;b.说明血液传播途径,强调该类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但部分途径容易忽视;c.详细介绍血液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认识、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未知血液和安全行为;d.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以加深学生对病情和卫生习惯的认识。
3.互动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
老师在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不同观点,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小结(10分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总结课堂要点,并强调血液传染病的预防对于个人和社会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育方法:1.讲授教育法:结合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工具:1.幻灯片或黑板;2.血液传染病相关图片或视频。
六、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中,评估学生对血液传染病概念和预防措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以小组形式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血液传染病,编写宣传海报,表达对于该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措施。
七、教学延伸:1.邀请医生或疾病防控专家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血液传染病的了解;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医院或卫生所,了解血液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一、班会主题血防安全教育二、班会目的1. 提高学生对血吸虫病的认识,了解血防知识。
2. 增强学生的血防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感。
三、班会时间2022年10月25日四、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班会参加人员全体师生六、班会内容一、开场致辞(1)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及目的。
(2)班主任简要介绍血吸虫病的危害及血防知识。
二、血防知识讲座(1)邀请卫生防疫部门的专业人员为学生讲解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
(2)通过PPT展示血吸虫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
三、互动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血防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血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血防故事,增强学生的血防意识。
四、案例分析(1)讲述一个真实的血吸虫病病例,让学生了解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
(2)分析病例中的血防知识,引导学生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五、血防行动倡议(1)班主任呼吁全体师生积极参与血防行动,共同维护身体健康。
(2)提出以下几点倡议:1.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避免接触疫水。
2. 避免在疫区游泳、洗澡、捕鱼等。
3. 积极参加血防宣传活动,提高周围人的血防意识。
4. 如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六、总结发言(1)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血防安全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血防行动,共同为消除血吸虫病做出贡献。
七、班会结束(1)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2)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八、班会预期效果1. 学生对血吸虫病的认识更加深刻,血防意识得到提高。
2. 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
3. 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感得到增强。
九、课后延伸1. 各班开展血防知识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撰写血防文章等。
2. 组织学生参观血防展览馆,深入了解血防历史和现状。
3. 邀请血防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血防知识水平。
通过本次血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我们希望全体师生能够认识到血防安全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血防行动,为消除血吸虫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