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设计说明92359
- 格式:doc
- 大小:525.50 KB
- 文档页数:3
4.3.1管线综合市政管线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城市道路的功能,按照城市建设要求应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
管线综合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城市用地,综合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位置,避免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相关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相互矛盾和干扰。
4.3.3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宜宾市珙县新规划片区,位于巡场镇北段,北面临山,沿清溪河及宜珙铁路线两侧分布。
主体在铁路北侧,规划区用地总面积为203ha。
该片区主要规划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绿地公园等城市用地。
该片区初步设计阶段共设计金河大道、环山路等14条主、次干道。
除金河大道为老路拓宽改造外其余均为本次新建道路。
本工程城市道路段需同步敷设的工程管线包括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燃气管道(输气及配气)、电力管及电信管。
工程管线种类较多,布置难度大。
因此,必须做好工程管线综合工作,各种管线严格按照统一的布置原则,明确各种工程管线的平面和竖向位置,避免管线不合理的空间占用,增加使用和管理维护的难度。
4.3.4管线设计原则在珙县总体综合管线规划指导下,结合该片区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适用、可行的设计方案。
本次方案设计遵循如下原则:1)符合珙县总体规划,统筹考虑、近远兼顾、临时和永久相统一;2)符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结合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时序,并考虑在施工期间尽量不影响现有管线的使用功能;3)设计方案合理、便于施工、管理;4)与工程范围内的地下空间、现状管线不发生冲突、协调配合;5)各管线间的水平及垂直间距尽量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相关要求,实在不能满足的应采取保护措施,且应取得相关专业单位同意;6)管道应尽量避免或减少管道穿越不容易通过的地带或构筑物。
7)根据城市道路竖向设计,安排好控制点高程,保证汇水面积内的雨污水能顺畅排除,并在高程上留有余地。
4.3.5 采用规范标准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1998)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3)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4.3.6雨、污水管道现状及方案该片区为规划新建区,场地内沿伍家沟已建一段截污干管,管径d1000。
第三章:污水处理设计3.1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3.1.1布置原则1)厂址与规划居住区或公共建筑群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与有关环保部门协商确定,一般不小于300m。
2)厂址应在城镇集中供水水源的下游,至少500m。
3)厂址应尽可能的占用农田和不占用良田,且便于农田灌溉和消纳污泥。
4)厂址应尽可能设在城镇和工厂主导风向的下方。
5)厂址应设在地形有适当坡度的城镇下游地区,使污水有自流的可能,以节约动力消耗。
6)厂址应考虑汛期不受洪水的威胁。
7)厂址的选择应考虑交通运输、水电供应、水文地质等条件。
8)厂址的选择应结合城镇总体规划,考虑远景发展,留有充分的扩建余地。
3.1.2本设计污水处理厂布置根据城市的布置形式,在城市的北侧有较密集的城市居住区,而在城市的南侧,则较为空旷,所以污水处理厂初定在城市的南侧。
根据城市河流的流向考虑,污水处理厂设在受纳水体的下游,在本设计中,因为在河流的中下游有水源保护地,所以,污水处理厂应尽量远离水源保护地,所以设在河流的最下游。
同时,因为城市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所以能够满足在夏季下风向的要求。
在满足以上条件后,根据地形,地质,交通和水电供应等因素考虑,结合远期规划,设定污水处理厂,见污水管网布置图。
3.2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选择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是指达到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处理各单元的有机组合,以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而构筑物的选型是根据处理构筑物形式的选择,以达到各构筑物处理的最佳效果。
污水受纳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可以根据水体的自净能力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考虑水体的自净功能可以提高经济效果,但是考虑到污水可能受到污染,而使水体遭到破坏,根据污水量不是很大,水体上游排污和远期考虑,所以,本设计中对水体的自净效果不予以考虑。
城市污水在进入受纳水体时,处理程度达到国家一级B 处理标准。
对城市生活和生产污水采用何种处理流程,还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回收其中含有的有用物质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排放标准和水体的具体规定,并通过调查和经济比较后决定。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设计说明1. 管道系统设计目的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内部的水资源供应和排放能够有效、安全地进行,使居民和使用者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
2. 给水管道设计要点2.1 管道材质选择准备使用高质量的材料,例如不锈钢、铜等,以确保管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用性。
2.2 管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规模确定合适的管径,确保足够的水流量供应,避免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
2.3 管道布局合理设计管道布局,避免管道交叉、弯曲过多等情况,以确保水流顺畅,减少管道阻力。
2.4 防止冻裂为了避免管道在寒冷地区出现冻裂的情况,应在设计中考虑采取保温措施,如加装保温套管或在特定位置加热设备等。
3. 排水管道设计要点3.1 排水管道材质选择排水管道一般选用PVC、铝合金等材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用性。
3.2 排水管道坡度设计排水管道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坡度,确保污水能够畅通流入污水处理设施。
3.3 排水口设置合理设置排水口,确保污水能够及时排放,避免积水和异味产生。
3.4 防止堵塞在设计中应考虑设置检查口、泄气孔等设施,以便清理和维护排水管道,避免因堵塞而造成漏水和污水倒灌的情况。
4. 管道系统检查与维护为了保证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定期清洗排水管道,防止污垢堆积导致堵塞;•检查给水管道有无漏水情况,及时修复漏点;•检查管道支架和固定件是否牢固,避免管道松动脱落。
综上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设计是建筑物内部水资源供应和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设计和维护管道系统对于确保水资源的正常使用和生活环境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本次排水工程设计依据为:(1)工程项目区修测电子地形图1:500;(2)《项目区域现状管线探测资料》2、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6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1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城市工程管线规划规范》GB50289-2016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66、《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13年版)3、计算公式与设计参数采用某市暴雨强度公式(参照各城市标准)q=2995.282(1+0.634LgTe)(t+9.587)0.776t=t1+t2其中:Te——设计暴雨重现期,取3年;t——降雨历时(min),取15分钟;雨水流量计算公式Q=q*£*F其中:Q——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径流系数,南北两侧均取0.85F——汇水面积(ha)排水管道设计参数V=1nR23I12其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粗糙系数(污水管道采用UPVC或者PE双壁波纹管取0.010;雨水管道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取0.0135)。
4、设计概述本次排水工程设计主要内容为道路沿线雨污水管道设计;桩号K0+000~K0+043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西侧,桩号K0+043~K0+099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南侧,管径DN500~DN600,桩号K0+000~K0+043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西侧,桩号K0+043~K0+088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南侧,管径DN400,管道具体位置详见管综标准横断面图。
(1)雨水部分:本次雨水管道设计结合新建道路坡度,设置一条DN500~DN600的雨水管道收纳道路及沿线片区的雨水。
第一段:桩号K0+099至桩号K0+043,雨水走向由东向西,雨水管径DN500。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为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
目前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点已从以工业点源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城市污水污染为主的控制。
本文即为浙江省A市某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计算,在分析进出水水质之后,结合当地的水文及气候条件,本设计选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进行处理。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该方法自1914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市建成污水试验厂以来,已有80多年的历史。
它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构成传统活性污泥法有3个基本要素:—是引起吸附和氧化作用的微生物,即活性污泥;二是废水中的有机物,它是处理对象,也是微生物的食料;三是溶解氧,没有充足的溶解氧,好氧微生物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挥氧化分解作用。
本文详细计算了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各处理构筑物,也进行了污水及污泥高程布置及基本的成本概算。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污水处理污泥处理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basic state policy of our country.The practice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proved that we must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ed and s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 China, the problems of urba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specially water pollu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At present, the focus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has been mainly from industrial point sources, and gradually changed to urban sewage pollution based control.This paper is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a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in A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fter analyzing the water quality of imported and exported water,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hydrologic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this design uses the tradi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The tradi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The method has been built since 1914 in Manchester, England, and has been tested for more than 80 year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It is the main activity of the sludge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 a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method has 3 basic elements:the first is caused by the adsorption and oxidation of microorganisms, namely activated sludge;the second is theorganic in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it is also the object of microbial food; the third is not dissolved oxygen, dissolved oxygen the adequacy of the aerobic microorganisms can neither survival cannot play the oxidative decomposition.In this paper, various treatment facilities of tradi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re calculated in detail, and the sewage and sludge elevation arrangement and basic cost estimate are also carried out.Keyword: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tradi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astewater treatment; sludge treatment.目录第一章概论 (1)1.1 城市概况 (1)1.2 自然概况 (1)1.3 设计依据 (3)1.4 设计任务与内容 (4)1.5 基本要求 (4)第二章浙江A市排水管网的设计及计算 (5)2.1 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 (5)2.2 排水系统体制的确定 (6)2.3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6)2.4 管网水力计算 (10)2.5 雨水管道设计 (11)第三章污水处理厂设计 (13)3.1 处理流程的选择 (13)3.2 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16)3.3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7)第四章污水处理厂平面及高程的布置 (57)4.1 污水厂平面布置 (57)4.2 污水厂高程布置 (59)第五章污水总泵站 (65)污水泵房的工艺流程: (65)5.1 格栅 (65)5.2 泵站设计的主要参数 (68)5.3 初选水泵 (69)5.4 水泵校核,计算一条管路水头损失 (73)5.5 泵站尺寸和泵基础尺寸 (75)5.6 泵站布置 (76)结束语 (78)第一章 概论1.1 城市概况本工程为浙江A 城市排水工程,为中等城市。
目录1. 设计原始资料-------------------------------------------------------22. 设计任务-----------------------------------------------------------33. 污水管道的设计-----------------------------------------------------33.1 在小区平面图上安插污水管道------------------------------------33.2 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33.3 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43.4 水力计算------------------------------------------------------53.5 本卷须知------------------------------------------------------7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7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74. 雨水管道的设计-----------------------------------------------------74.1 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74.2 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84.3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时间以及折减系数m--------------------------------------------------------8-------------------------------------------9 求单元面积径流量q列表进行雨水干管的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以求得各管段的设计流量--9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及纵剖面图----------------------------------9本卷须知------------------------------------------------------95. 设计小结-----------------------------------------------------------96. 参考文献----------------------------------------------------------107. 图纸局部1.设计原始资料湖南地域某城镇总平面图一张。
排水设计说明书目录1.设计任务 (2)2.设计要求 (2)3.设计原始资料 (2)3.1地理资料 (3)3.2工程资料 (3)3.3气象资料 (3)3.4水文资料 (3)3.5地质资料 (3)4.污水设计方案和管道定线 (3)4.1污水管道定线 (4)4.2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6)4.3污水管段设计流量 (8)4.4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 (9)5. 雨水设计方案和管道定线 (12)5.1汇水面积划分 (12)5.2雨水管道定线 (13)5.3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14)5.4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15)6. 设备、材料、接口和管道基础的选用 (17) 6.1检查井设置 (17)6.2管道材料 (17)6.3排水管道接口的选择 (19)6.4基础的选择 (20)7. 材料表 (20)8. 致谢 (21)参考资料 (21)设计计算书附表 (22)一、设计任务根据城市市政部门的要求,设计陕南某县城排水系统。
排水体制采用完全分流制,污水集中至城市东北角的污水处理厂经生物处理后达到一级A标准后排入汉江,雨水就近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二、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①设计任务;②设计要求;③设计原始资料;④设计方案和管道定线⑤设备、材料、接口和管道基础的选用;⑥材料表;⑦其他。
(2)设计计算书:(附在设计说明书之后)①街坊生活污水平均日流量计算表。
②污水设计流量计算表(主干管及两条干管)。
③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主干管及两条干管)。
④雨水干管汇水面积表。
⑤雨水干管水力计算表(两条干管)(3)设计图纸2张①排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在蓝图上面完成),图中应注明:a.所有污水、雨水管道及附属构筑物;b.计算管道的编号、管径、长度、坡度;c.图例;d.计算部分的雨水汇水面积及编号;e.设计说明。
②污水主干管纵断面图:(2#或2#加长图),图中应标明与之交叉管道的相对位置、管径和标高。
三、设计原始资料(1) 地理资料该城市位于汉江南岸,南依汉山,北临汉江,濂水河为汉江的一级支流,横贯县城南北,县城平均海拔525米,西南高,东北低,高差约30米。
第1章设计总说明给水管网的设计是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
根据输配水管网布置的原则,选择管网控制点,进行平差和水力计算,确定输配水干管的直径、走向,并布置沿线的主要附件;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排水管网设计根据确定的设计方案,在适当比例的总体布置图上划分排水流域,布置管道系统;根据设计人口数污水量标准,计算污水设计流量;进行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设计坡度、埋设深度;确定污水管道在道路横断面上的位置;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1.1设计原始资料(1)城区平面图1X(电子版)(2)城区及人口情况:该城区为XX省某大城市的一个城区,位于珠江的下游。
设计人口数为15万。
城区生活用水的最小要求服务水头为40m。
(3)火车站污水量为320 m3/d,均匀排出。
(4)城区工业企业分布及用水量情况见表1。
表1.1工厂名称工人数生产用水量(m3/d)排入市政管网的最大生产污废水量(m3/d)用水时间高温车间一般车间A 120 260 3500 3200 全天均匀使用B 80 136 **** **** 8~24h均匀使用C 94 187 **** **** 全天均匀使用D 0 150 **** **** 8~16h均匀使用E 50 145 2000 1800 8~16h均匀使用备注水质与生活饮用水相同,水压无特殊要求。
淋浴人数高温车间按85%计,一般车间按70%计。
(5)城市自然状况①城区土壤种类为粘质土。
地下水水位深度为15m。
年降水量为936mm。
城市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0.5℃,年平均温度为20.4℃。
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②城区中各类地面与屋面的比例(%)见表2。
表1.2各类屋面混凝土与沥青路面碎石路面非铺砌土路面公园与绿地0.3 0.4 0.1 0.1 0.2(6)水文资料①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为98.4m,97%保证率的枯水位为86.5m;常水位为92.3m。
给水排水技术方案一、给水系统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多层建筑采用市政管网直供;高层建筑采用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水方式;A区:1云立方:市政管网直接供给;2酒店:竖向分2个区;2层及2层以下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3层及3层以上采用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水方式;酒店地下室设置有有效容积为40立方的专用水箱,并配置变频给水设备;3、4、5、6、7办公楼:给水分为2个区;4层及4层以下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4层以上由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给;8办公楼:竖向分为3个区;4层及4层以下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5层至9层为中区,高区减压后供给;10层以上为高区;由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给;3-8建筑在地下室设置一个生活水箱,水箱容积:15立方;B区:1创客中心:给水竖向分3个区:3层及3层以下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4层至15层为中区公寓区域,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给;16层以上办公区域为高区;由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给;合用生活水箱,变频泵分独立的两套;生活水箱有效容积36立方;2运动中心:市政管网直接供给;4、5、7建筑:市政管网直接供给;3、6办公楼:竖向分2个区;3层及3层以下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3层以上采用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水方式;6建筑地下室设置有有效容积为36立方的专用水箱,并配置变频给水设备;二、饮用水系统本项目的茶水间考虑预留设置净水器及桶装饮水机的安装;三、热水系统本项目办公楼区域不考虑热水系统;A区8办公楼的淋浴间设置储热电热水器;A区2酒店采用全日制集中供热,热水机组与容积式水加热器的方式联合供水;B区1创客中心:每间公寓内设置储热式电热水器;B区2运动中心、4办公楼的淋浴间设置储热电热水器;一层商业均不考虑热水系统;四、污水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污水、废水合流系统的排水体制;A区:设置两个化粪池,均接入西侧的海南路;B区:设置 3个化粪池;均接入西侧的海南路;厨房废水在建筑的就近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隔油池;隔油后排至园区内污水管网;地下室的废水,在地下室设置集水坑,由潜水泵提升至室外雨水管网;五、雨水排水系统雨水设计重现期P:屋面P=10 年按50 年校核;采用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q=28061+/ L/ ㎡对屋面雨水的排除,设计上将进行精心组织,合理设置雨水排水管,使雨水顺畅、安全地排至室外雨水系统,确保本工程的使用安全;地下一层车库出入口处由雨水沟和集水坑截流雨水,用潜水泵提升排至室外雨水系统; 室外场地雨水通过雨水口或者雨水沟收集雨水汇入排水管;整个园区的雨水都进入园区内的雨水蓄水池,处理剩余后的雨水,采取溢流或者提升的方式排至室外市政雨水管网;主要排水方案为地块西侧的海南路,还有A、B地块之间的规划路上;A区:设置一座雨水蓄水池及雨水回收处理设备一套;B区:设置两座雨水蓄水池及两套雨水回收处理设备一套为西南市政区域使用,剩下的区域一套;六、消防给水系统:A区: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火灾持续时间为3h;自动喷淋用水量40L,火灾持续时间为1h;一次火灾用水量684立方米;2号建筑地下室设置消防水池一座;储存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用水量:360m3配置相应的室内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自动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室外设置一座地下消防水池,储存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432m3;8建筑的屋顶设置消防高位水箱一座;配套的喷淋和消火栓稳压设备一套;供本工程初期消防用水使用;B区:根据物业管理的单位不同,分为两套独立的消防管理系统,即B区1、2及其地下室区域为一个单元;3、4、5、6及其地下室为一个管理单元;1)B区1、2及其地下室区域: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持续时间为3h;自动喷淋用水量40L,火灾持续时间为1h;地下室车库设置泡沫-水喷淋,用水量为90L,火灾持续时间为1h;同一时间内,一次火灾最大用水量972立方;1号建筑地下室设置消防水池一座;储存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用水量泡沫-水喷淋用水量:540m3;泡沫喷淋和自动喷淋不会同时使用;配置相应的室内消火栓水泵两台一用一备;自动喷淋水泵两台一用一备;泡沫-水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室外设置一座地下消防水池,储存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432m3;1建筑的屋顶设置消防高位水箱一座;配套的喷淋和消火栓稳压设备一套;供本工程初期消防用水使用;2)B区西南市政区域: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持续时间为3h;自动喷淋用水量40L,火灾持续时间为1h;地下室车库设置泡沫-水喷淋,用水量为90L,火灾持续时间为1h;同一时间内,一次火灾最大用水量972立方;5号建筑地下室设置消防水池一座;储存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用水量泡沫-水喷淋用水量:540m3;泡沫喷淋和自动喷淋不会同时使用;配置相应的室内消火栓水泵两台一用一备;自动喷淋水泵两台一用一备;泡沫-水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室外设置一座地下消防水池,储存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432m3;6建筑的屋顶设置消防高位水箱一座;配套的喷淋和消火栓稳压设备一套;供本工程初期消防用水使用;3)本工程设置专用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环网;为保证室内消火栓的静水压力不大于,B区竖向分区为2个,其中地下室至5 层为低区,5 层以上为高区,低区管道系统进水管上设置减压阀组后再与地下室室内消火栓给水泵的两条出水管连接;发生火灾时由室内消火栓泵从消防水池取水加压至室内消火栓给水环网;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本工程除水泵房、水箱间、变配电房、电梯机房、it 机房外,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高层建筑内餐厅面积≥200 ㎡的厨房、多层建筑内餐厅面积≥500 ㎡的厨房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设置细水喷雾喷头;I类地下室车库设置泡沫-水喷淋系统;作用面积取465㎡;七、其他灭火装置1配电房及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采用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2按办公楼及商业按严重危险级设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地下室及酒店按中危险级设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八、主要设备表。
给排水设计说明书给排水设计说明书1.项目概述本文档是对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设计目标、设计范围和设计要求等内容。
2.设计目标2.1 来水压力和流量要求在设计水系统时,需要满足建筑物内所有出水点的合理供水需求,根据建筑物类型和使用人数确定来水压力和流量要求。
2.2 污水排放要求污水排放要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考虑到建筑物内各种排水设施的使用情况,合理布置排污管道,并采取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
2.3 防水要求设计考虑建筑内外防水问题,确保其密封性和防水性能,防止地下室、地下管道等处出现渗漏和漏水现象。
3.设计范围3.1 给水系统设计3.1.1 基本水源供应设计设计确定建筑物的水源供应类型,如自来水、地下水或其他水资源,并预测未来的供水需求。
3.1.2 建筑内给水管道设计根据建筑物类型和用途,设计合理的给水管道布局,确定管道的材料、直径和斜度,并对管道进行合理支撑和固定,确保供水稳定。
3.1.3 出水设备和阀门选择根据建筑物内需要的出水设备,选择合适的水龙头、浴缸、洗手盆等,并合理安装和布置相应的阀门,以保证供水安全性和节水。
3.2 排水系统设计3.2.1 建筑物内污水排放管道设计设计合理的污水排放管道布局,根据各种排水设备的使用情况,确定管道的材料、直径和斜度,并确保排水畅通。
3.2.2 降雨排水系统设计根据降雨量和建筑物类型,设计合理的降雨排水系统,包括屋顶排水、地面排水和雨水收集利用等。
3.2.3 排水设备选择根据建筑物类型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和管道附件,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设计要求4.1 设计标准和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并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
4.2 管道和设备的规格根据设计要求和建筑物类型,确定管道和设备的规格,并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3 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设计要考虑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衡阳市内环路(蒸湘南路-衡州大道)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 - 1 - 页 共 3 页 衡阳市内环路(蒸湘南路-衡州大道)工程排水工程 施工图说明 一、主要设计依据和设计资料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3)、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5)、《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6)、《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2006-2020)》; (7)、《松木工业园总体规划(2005-2020)》; (8)、《衡阳市松木工业园排水专项规划》; (9)、《衡阳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10)、内环北路南侧、蒸湘北路东侧安置小区内部排水图; (11)、中亿汽贸城排水图纸; (12)、道路专业提供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 (13)、衡阳市内环北路工程初步设计会议纪要及批复; 二、设计概况 内环路(蒸湘南路—衡州大道),项目北接现状华新大道,东接现状蒸湘南路。衡州大道至
一环西路段,两厢用地远期规划主要以绿地为主;一环西路至蒸湘南路,两厢用地远期为建设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和教育用地为主。道路两厢现状主要为一些村落、山体、农田和水塘,尚未开发。片区水资源丰富,蒸水自西向东从项目北侧流过,在石鼓区的石鼓咀汇入湘江,流域面积3470平方公里。道路所在片区东侧为幸福河,自然形成的排洪渠汇水均进入此河。幸福河最终自西向东排入湘江,汛期电排。这些水体为道路的排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蒸湘南路,一环西路,衡州大道已经建成通车,路下埋设有分流制排水管线。道路所在区域现状均为一些村庄及山体,村庄居民的雨污水均为散排,排水系统较为零乱分散,无组织排水,未成体系。没有统一的污水收集排放系统。 三、对初步设计批复的执行情况
1、雨污水总平面图因区分现状与规划管线;雨污水管间,以及涵洞平面及竖向局部存在冲突;排水钢筋混凝土管不宜采用I级管。 回复:按意见修改。 2、优化雨水管道流向、坡度及埋深,与已建及规划雨水管渠衔接;项目穿立交处泵站规模偏大,建议优化雨水管线布置,尽量减少泵站汇水面积。 回复:按意见修改;设置截水沟将能够自排雨水排入自排管道。 3、明确下穿道路地下水水位,核实是否需要埋设盲沟等措施;核实排水工程数量表,建议大管径雨污水管材尽量采用钢筋砼管以节省造价。 回复:由道路设置盲管排除地下水;其余按意见修改。 四、地质工程概况 根据沿线工程地质调绘、钻探揭露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本线路第四系覆盖层较广,厚度较薄,沿线可见基岩露头,岩性单一,主要为下第三系霞流市组粉砂质泥岩,现分述如下: 1、第四系(Q) (1)填筑土、种植土(Q4ml) ①1填筑土:本线路有零星分布,为人工填筑土层,杂色,稍密-中密、稍湿-湿,成分主要以黏性土夹碎块石为主,含少量植物根系,多为人行土路,厚度0.5-6.9m不等。该土层物理力学性状较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挖分层碾压处理。 ①2种植土:为山丘植被或农田耕作土层,灰、灰褐色,成分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砾石、有机物质及植物根系,厚度0.5-1.1m,土层复杂,植被土层结构松散,耕作土层呈软塑-可塑状,不适宜作路基填土,施工时要进行清除。 (2)第四系淤积土(Q4h) ②淤泥质土:分布于丘间谷地低洼地段或池塘底。灰黑色,软塑、很湿状态,以黏粒为主,含有机物质,有腥臭味,土质干缩强烈,干强度、韧性低,厚度0.20-1.80m,该土层物理力学性状差,主要分布于填方路基,施工时应挖除换填。 (3)第四系冲洪积土(Q4al+pl) ③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丘间谷地,由冲洪积形成,黄褐、灰黄色,可塑-硬塑、湿状态,成份以黏粒、粉粒为主,一般黏粒多于粉粒,局部地段底部砂粒含量逐渐增多,韧性一般,,厚度0.7-7.5m,与下伏土层界线清楚,厚层变化较大,物理力学性状一般,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60-180Kpa,可直接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 ④细砂:主要分布于丘间冲沟内,由冲洪积形成,稍密、湿-饱和状态,局部含黏性土团衡阳市内环路(蒸湘南路-衡州大道)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 - 2 - 页 共 3 页 块,底部含少量砾石,砾石含量约5-10%,细砂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颗粒级配及分选性一般。仅极少数地段有分布,厚度2.2-4.2m,该层物理力学性质一般,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40-160Kpa,,可直接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 (4)第四系残坡积土(Q4el+dl) ⑤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山丘地带,为粉砂质泥岩风化残积物或坡积物,紫红、褐红、褐黄色,坚硬-硬塑状、稍湿状态,以黏粒及粉粒为主,含少量风化基岩残块,厚度0.5-9.9m,与下伏基岩直接接触。残积层厚度变化大,承载力中等,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80-200Kpa,可直接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该层可以考虑作为路基填土料。 2、基岩 下第三系霞流市组(E2+3x1)粉砂质泥岩: 该岩层分布于整个线路段,沿线可见基岩露头,在XK1+000- XK4+000基岩出露地段,量测得的岩层主要产状10°-20°<15°-18°,岩石节理裂隙发育,一般4-6条/ m,宽约1-10mm,延伸一般1-3m,有泥质充填物;在NK1+000- NK5+560基岩出露地段,量测得的岩层主要产状109°-125°<16°-29°,岩石节理裂隙发育,一般3-6条/ m,宽约1-10mm,延伸一般1-3m,有泥质充填物。 ⑥1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岩层厚度为中-厚层状,风化裂隙极发育,岩体被切割成碎块状,岩芯多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夹土状,碎块状岩芯干时可用手折断或捏碎,遇水易软化崩解,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层厚0.60-25.00m,层厚变化大,承载力较高,承载力基本容许值350Kpa,可直接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该层可以考虑作为填石路基材料。 ⑥2中风化粉砂质泥岩:泥质结构,岩层厚度为中-厚层状,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节理裂隙面有铁锰质渲染,岩芯多呈柱状,局部夹碎块状,节长一般5-30cm,锤击声哑,易击碎,为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岩石质量指标RQD值70-80,勘探揭露厚度1.0-23.50m。该层承载力高,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000Kpa,可直接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该层可以考虑作为填石路基材料。 五、管材 雨水管和污水管管材采用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B型)和钢砼排水管。当管径<1m时,采用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B型),承插口电熔焊接。该管材应符合《埋地用聚乙烯结构壁管道系统》(GB/T 19472.2-2004)的要求;覆土<4m时,采用S8级管;当4m≤覆土<5m时,采用S10级管;当5m≤覆土<6.5m时,采用S12.5级管。
当管径≥1m时,采用钢筋砼承插口管,橡胶圈接口。管材及胶圈应符合《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11836-2009)等国标及规范要求。覆土≤7m时,钢筋砼管采用II级。7m<覆土≤8.5m时,钢筋砼管采用III级。 六、管道基础 基础采用180度素砼基础和180°砂石基础。具体详见管道结构设计图。 七、预留管道 本次设计排水管道每隔120米设置接户管。雨水接户管管径为DN600,坡度0.3%,坡向主管;污水接户管管径为DN500,坡度0.3%,坡向主管。街坊预埋支管的末端应修建检查井,检查井位于道路红线外距道路红线2.0m。检查井的井盖和现状绿化带或辅道地面平齐。 八、雨水口连接管 车行道内采用砖砌偏沟式双篦雨水口,见国标06MS201-8。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00,坡度采用1%。道路交叉口内雨水口布置以交叉口竖向为准。 九、检查井及井盖 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钢筋砼井,砖砌井及必须按照检查井及井盖病害防治办法进行井盖板,井筒,井地板加强,做法详见施工图纸。砖砌检查井施工完毕后,无论有无地下水,均应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进行内、外抹面,抹面厚度20mm。 砖砌及混凝土检查井体井底处外侧50cm至80cm范围内均属于检查井四周回填范围,回填前检查井的砌体水泥砂浆强度或现浇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回填可以采用石灰土、卵砾石、碎石,回填密实度不小于同标高道路要求,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回填,分层夯实处理。 塑料井回填要求详见图纸。 井盖: 位于车行道及十字交叉路口的检查井盖采用重型铸铁井盖及盖座,承载力要求不小于城-A级,并且具备防沉降、防盗、防跳、防噪音的功能。人行道及绿化带内的检查井盖采用轻型铸铁井盖及盖座,承载力要求不小于城-B级。井盖需配“污水”“雨水”作为排水检查井区分标志。 十、沟槽的开挖 沟槽开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扰动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3、人工挖土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衡阳市内环路(蒸湘南路-衡州大道)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 - 3 - 页 共 3 页 4、当沟槽开挖较深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开挖工具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 5、施工时应谨慎开挖,如遇到管线,待确定其性质后,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处理。 具体详见管道结构设计图。 十一、沟槽的回填 1、管道敷设完成后不宜长期处于空管状态,应尽快进行管道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沟槽应尽快回填至管顶以上0.7m高度处。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 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顶回填土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夯实,但机械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 2、回填时应清除沟槽内杂物并排出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回填土中不得有超限值的大砾石或石块,不得有大于砾石两倍的的土块,冻土,砖,垃圾,有机物及其它杂硬物体。 3、在回填中,运土,倒土,夯土时均不得损伤管节及其接口,不得出现管道移位,转动等现象。 具体详见管道结构设计图。 十二、立交雨水排水 铁路分离式立交:道路主要考虑收集车行道,辅道,绿化带及地下水,两厢雨水由相邻道
路收集。由于道路在最低点下挖2-3米,形成盆地,且纵坡大,雨水很快就汇集到立交最低点,雨季该点为最不利点,极易造成严重积水。故本次道路设计考虑设置雨水泵站排除雨水。泵站出水接入衡州大道雨水管道。 立交:主线桥面雨水通过桥面雨水口接入桥下沉泥方井,最终接入市政管道。辅道、匝道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收集排放。 十三、其余事项 1、开工前必须对原有沟、渠、管流水底板高程进行测量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工。若有偏差,请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2、雨污水管道在施工完毕后应进行闭水试验,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 3、本图未尽事宜请参照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或请施工单位和监理及设计部门商议解决。 4、排水管道工程应按设计文件和施工图施工,变更设计应经过设计单位同意。 5、发现图纸错、碰、漏及其它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