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能源》教案 (7)
- 格式:doc
- 大小:24.1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1节能源一. 教材分析《能源》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分类、开发和利用,以及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内容较为复杂,包括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部分,其中新能源又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能源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能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能源知识体系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能源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新能源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
2.使学生掌握新能源的基本概念和利用方式。
3.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能源的分类及特点。
2.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能源资料和案例。
2.制作课件,展示能源图片和数据。
3.安排小组讨论的时间和地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能源?它们对环境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能源的分类,包括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呈现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新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提问:“什么是可再生能源?为什么我们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介绍新能源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源的重要性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生活中能源的利用情况,提出节能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二章第1节能源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概念和种类,知道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能源的重要性。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概念和种类,知道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保护能源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等。
2. 学具:记录本、彩笔、贴纸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短片,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通过PPT和实物,向孩子们介绍不同种类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并解释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孩子们分成小组,用贴纸和彩笔在记录本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能源,并写下一段话说明为什么喜欢这种能源。
4. 分享:每组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一起讨论保护能源的重要性。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概念和种类,知道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保护能源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能源发电站,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能源的产生和利用过程。
通过这节科学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能源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节约能源的行为。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引入环节的动画短片对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我选择了富有童趣的动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能源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能源产生兴趣。
初中科学能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能源问题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能源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备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1)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2. 能源利用与环境影响(1)能源利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酸雨、雾霾等。
(2)能源利用对水资源的影响:水污染、水资源枯竭等。
3.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1)可持续发展概念:满足当代人需求,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关系: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能源的种类和特点,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课堂讲解(1)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能源利用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能源利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煤炭、石油等能源开采会产生废水、废气,导致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核能利用可能产生核泄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减少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呢?(2)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吗?请大家简要阐述一下自己的理解。
学生: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教师:非常好。
那么,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等。
3. 实例分析教师:同学们,我们以我国为例,看看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九年级物理22.1 能源(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能源;知道什么是化石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2.了解人类对主要能源的利用方法;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21世纪的能源趋势。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源的种类及能源趋势。
难点: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的区分。
【教学方法】讲授法、类比法、分类思考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生活中我们用到各种各样的能量,思考生产和生活中利用能量的来源,教师提出问题:能量都是由哪些物质提供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能源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一)能源1.水能发电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峡水电站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听老师介绍: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2012年7月,三峡水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入工作,自2002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始发电截至2012年7月,三峡水电站发电累计达到5648亿千瓦时,相当于从滚滚长江中捞起了近2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亿吨,二氧化硫500多万吨。
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说出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吗?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并回答:(1)利用大坝拦截住长江水,使上游水位上升增加水的势能。
(2)高水位的水向下流,推动水轮机转动。
(3)发电机在水轮机的带动下旋转,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发电。
2.能源电源只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广为使用的能量中的一种,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无法离开能量的使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例子:煮饭烧水需要煤、煤气、柴薪、天然气……开动交通工具需要汽油或者柴油、煤油、电能等。
教师引导:像煤、煤气、天然气、汽油等这些能够提供热、光、机械能和电能等各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叫能源。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各种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能量;同样,风能推动风车做功,它具有能量。
另外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电能也是能源。
(二)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66~P167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如下几个问题:1.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2.哪些是石化能源?举例说明。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二十二章第一节——能源一、教学内容1. 能源的定义和分类: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2. 能源的利用和转化:热能、机械能、电能等。
3.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利用,理解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
2.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让学生了解能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利用,重点讲解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3.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及其利用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能源1. 定义:人类利用来作功的物质资源。
2. 分类: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3. 利用:热能、机械能、电能等。
4. 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种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并简要说明其利用方式。
2. 我国正在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请你谈谈你对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能源领域的最新动态,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利用,理解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严谨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活动,相信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能源的分类和利用一、能源的分类能源可以根据其存在形式和利用方式进行分类。
能源的教案设计九年级物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什么是能源;知道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概念,并能说出哪些能源属于一次能源,哪些能源属于二次能源。
2、了解主要能源的利用方法。
3、了解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4、了解21世纪人类消耗能源的趋势,知道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阅读材料、相互交流,认识能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将能源科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源以及能源的种类【教学难点】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辨别【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有关能源的资料学生准备:调查、了解生活中使用能源的情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诱思导入【创设情境】石油是世界是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伊拉克是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之一。
在____年3月20日,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对伊拉克发动了7年多的军事行动,摧毁了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政权,你知道导致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吗?【导入新课】同学们,从能源的角度出发,这其实是一场美国为争夺石油资源而发动的战争。
你知道什么是能源吗?你知道能源为什么这么重要吗?揭示课题:§22.1 能源(设计意图:学生想不到导致美伊之间战争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争夺石油,所以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顺利地进入本课的学习之旅。
) 倾听老师的讲述,猜测发生这场战争的原因。
带着兴趣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共同探究: (一)能源1、水能发电2、能源【投影展示】出示三峡水电站图片,并介绍: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____年7月4日,三峡水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入工作。
自____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始发电,截至____年7月,三峡电站发电量累计达到5648亿千瓦时,相当于从滚滚长江中捞起了近2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亿吨、二氧化硫500多万吨。
初中物理能源章节教案教案标题:初中物理能源章节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并理解其重要性。
2. 帮助学生了解能源转换和能量利用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4.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材参考:初中物理教材,包括能源的概念、不同类型的能源、能源转换和能量利用原理的相关内容。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入能源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能源以及能源的重要性。
2. 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能源(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探究:3. 针对不同类型的能源,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研究其特点和应用。
- 实验一:比较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产生过程,让学生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
- 实验二:观察太阳能的利用过程,让学生体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知识扩展:4. 简要讲解能源转换和能量利用的基本原理,包括能源转化链、能量转换效率等概念,以及与能源相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5. 引导学生思考一些能源转换和能量利用的现实案例,例如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风力发电机的转动等,并分析其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和效率。
展示和总结:6. 学生小组展示刚才进行的实验及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7.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强调能源的重要性、不同类型的能源和能源转换的基本原理。
作业和拓展:8.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复习能源的概念、能源转换和能量利用的原理,并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拓展研究,了解不同类型能源的实际应用和环境影响。
9.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参与能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区活动。
教学评价:10. 设计简单的能源知识测验,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1. 对学生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案建议:1. 在引入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能源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教材内容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以激发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
第二十二章第一节《能源》教学设计
么?
三、能源的类型
提问:1、我们通过回顾人类使用能源的历程,认识了很多能源,生活中我们熟悉的能源还有哪些?
2、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
3、小组讨论:把列举出来的能源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且说出分类的依据。
四、常见能源的利用
1、电能的利用
讲解:电能可以做什么?
2、化石能源的利用
讲解:化石能源可以做什么?
五、21世纪的能源趋势
合作探究:从这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或引起你哪些思考?思考,列举
合作学习
学生说出自
己的想法,或
者提出问题
加深对能源
的认识
培养学生合
作精神
开拓学生视
野,培养学生
利用旧知识
解决新问题
的能力。
质疑思变提出问题: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人
类消耗的水平又急剧上升,请问煤、石油、
天然气还能供我们使用多久?为了应对由
此产生的能源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意识到能源
的重要性
对学生进行
节约能源教
育
拓展迁移
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和生态的破坏,怎样解决能源的利用与环
境保护的问题?
对课堂知识
进行延伸拓
展
留给学生更
多的思考空
间,增强学生
学习物理的
兴趣
板书设计一、能源的概念
二、能源的分类
1、一次能源
2、二次能源
3、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第1节《能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人类不同时期利用主要能源的发展历程。
2.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3.常识性了解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特点,会给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21世纪的能源趋势,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难点:了解21世纪的能源趋势。
三、教学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使用的能源也在不断变化,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介绍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历程,使用能源的变化导致了社会技术的不断变革,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使用。
介绍我国和世界现阶段的能源结构及消耗趋势,近几十年来来,能源消耗量在急剧增长,并且能源使用都是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分析这类能源的特点,它们在地球上的储量有限。
这些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得,这类能源是一次能源,还有一些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只能通过一次能源转化得到,这类能源为二次能源,如电能就是二次能源。
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定义给常用能源进行分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在迅速增加,但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储量并不丰富,而且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人类正面临着能源危机。
为了使人类获得持续的发展,解决能源危机,就要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
另外在使用能源时要注意节约,提高能源的能源效率等也是缓解能源危机的途径,要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学生课前收集不同时代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的资料、实物投影、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
五、教学过程21世纪的能源趋势阅读课本中“21世纪的能源趋势”,了解当今世界范围能源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了解近年来世界能源消耗情况。
{展示资料,以百分比方式描述的我国和世界能源扇形图。
分析世界与我国目前能耗结构比是否合理。
能源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教案能源教案示例(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能源。
2.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知道哪些能源是常规能源、哪些能源是新能源。
3.知道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二)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煤,煤气,柴禾、天然气……)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
煤、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那么要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汽油或者柴油)教师:对,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
同学们再想想,江河里的水流能不能提供能量呢?学生:能。
山上采伐的木料放到江、河里能顺流而下,水流可以运送木料做功。
学生:水流还可推动水轮机做功,使磨转动,水轮机还能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来。
……教师:同样,流动的空气——风也有能量,风能推动风车做功。
像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能源。
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
那么能源包括哪些种,我们应该怎样来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它们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进行新课(1)什么叫能源?板书:〈第十四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能源〉教师:什么叫能源呢?板书:〈像煤、石油、天然气、水流等等,凡是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叫做能源。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教师:同学们知道吗?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提炼出来的。
那么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地下开采出来的。
地下的这些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的动物、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化石燃料。
板书:〈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教师:一次能源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
教室里点灯,家里开收音机、电视机,工厂里开动机器都要用电能,电能是哪里来的呢?(电能是由发电厂供给的;电能可由电池提供;电能还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太阳能电池。
初中物理人教版能源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针对初中物理人教版中关于能源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和探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能源的概念、种类、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在之前的物理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基础的能量概念,但对于能源的分类、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尚不完善。
因此,本节课将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能源知识。
同时,考虑到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教学中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能源的定义,掌握能源的分类及各类能源的特点;(2)了解能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优缺点;(3)掌握能源转换和能源效率的基本概念,学会分析能源利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4)了解能源对环境的影响,掌握节能减排的基本措施;(5)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能源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2)运用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能源转换和节能减排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检索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激发他们对能源科学研究的兴趣;(2)通过学习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能减排的好习惯;(3)让学生认识到能源资源有限,培养他们珍惜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责任感;(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5)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能源政策,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时代责任感。
能源【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记住什么是能源以及能源的种类。
2)常识性了解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操作,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源以及能源的种类。
【教学难点】
能源的种类。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什么是能源?
能源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二、进行新课
(一)能源
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做能源。
我们利用了哪些种类的能源呢?
(二)能源的种类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古代的动植物在长期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
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包括电力、煤气、汽油、煤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等。
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资源。
实际上,自然界提供的能源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
化石能源、水能、风能都是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即太阳能。
化石能源可以用完,但太阳能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
自然界存在的潮汐能、地热能也还没有充分利用。
随着人类日益深入地认识自然,上世纪还发现了核能。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特别是核能和太阳能,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出路。
太阳把地面和空气晒热,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晒热的空气上升,空气流动形成风,又转化为风能。
太阳把水面和地面晒热,并使一部分水蒸发,蒸发的水汽升到空中形成云,以雨、雪的形式落下来,流入江河,太阳能转化为水能。
植物吸收太阳能,发生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
植物作为食物被动物吃掉,又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
古代的动植物在地质变迁中变为煤、石油、天然气,转化为这些燃料的化学能。
(三)课堂收获:(学生回答)(板书)
1、能源: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做能源。
2、能源的种类
化石能源。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资源。
(四)讲堂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作业布置:
一、自我检测
1。
我们学习过了很多种能,能源就是。
2。
能源的分类:根据能否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我们可将能源分为能源和能源;根据能源的物质来源,可将能源分为能源和能源;根据人们对能源利用时间的长短,可将能源分为能源和能源。
3。
将下列给出的各种能源进行分类,并写明分类依据。
煤炭,木柴,石油,太阳能,电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
划分依据: 分类:(1) (2)
划分依据: 分类:(1) (2)
划分依据: 分类:(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