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金矿床类型、地质特征(路彦明,张玉杰,潘懋等,《地球学报》2010.3)
- 格式:pdf
- 大小:723.71 KB
- 文档页数:9
浅谈新疆东天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新疆东部成矿区带已经发现康古尔、金窝子、马庄山等大中型金矿床数座,金矿点百余处。
本文分析了新疆东天山地区区域地质特征,然后说明了新疆东天山地区各类金矿的成矿条件,最后详细阐述了新疆东天山地区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标志。
a标签:新疆东天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找矿标志1新疆东天山地区区域地质特征东天山区域地层以卡瓦布拉克深大断裂为界,北部属北疆-兴安地层区,南部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区,研究区属南部塔里木地层分区南天山一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
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元古界长城系星星峡组(Chxb),志留系乌勇布拉克群(Swn),泥盆系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Dla)和阿拉塔格组(D2a)。
区内金矿主要产于泥盆系阿拉塔格组。
区域大地构造划分上本区以卡瓦布拉克深大断裂为界,分别处于准噶尔与塔里木板块碰撞对接带之中天山结晶地块和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萨阿尔明一库米什古生代沟弧带(南天山地向斜)两个三级构造单元中。
北西-北西西向卡瓦布拉克深大断裂西起东经89°30’的孔雀沟附近,东到东经96°的北山一带,长达500km 以上,总体显向南突出的弧形,依规模和变形程度可分为三段,具规模大、活动时间长的特点,斜切本区部分地层和侵入体,并控制着本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和矿产的分布。
2新疆东天山地区各类金矿的成矿条件2.1韧性剪切带型金矿该类金矿主要沿秋格明塔什一黄山韧性剪切带及次一级韧性剪切带分布,该断裂是区内重要的控矿构造带,其变形标志明显,由一组产状陡立的透人性片理组成。
韧变时代为300一250Ma,高峰期285~265Ma。
总体呈EW向延伸,长逾600km,宽5一20km,金矿体多赋存在蚀变糜棱岩及石英脉中。
代表性矿床有康古尔及马头滩金矿,矿体产于金背景较高的石炭系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
区域韧性剪切带为成矿物质活化、成矿流体迁移提供了条件,而次级脆韧性剪切带为容矿构造,其有脆韧性缓冲转换作用、脆性破裂作用,前者有利于形成蚀变岩型金矿,后者有利于形成石英脉型金矿。
东天山元宝山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东天山元宝山金矿为一小型富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产出形态、围岩蚀变、成矿阶段以及控矿因素及金的富集规律研究,为新疆寻找该类型金矿提供了依据.标签: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富集规律1区域地质背景元宝山矿区位于准噶尔微板块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带南部。
矿区北距康古尔深大断裂18km,南邻阿其克库杜克大型推覆断裂,雅满苏大型冲扬断裂紧邻矿区南部边界分布。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下石炭统梧桐窝子岩组,以海相碎屑岩为主夹火山岩;上石炭统干墩岩组,为一套海相复理石杂砂岩建造、渐新—中新统桃树园组为一套内陆湖相沉积碎屑岩。
侵入岩以华力西中期的花岗岩类为主,主要是花岗岩、花岗闪长岩。
2矿区地质特征元宝山金矿区出露地层为上石炭统干墩岩组第三岩性段,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复理石夹岛弧火山岩的沟弧盆沉积建造,普遍经历了韧性-韧脆性剪切变形构造作用和低级区域动力变质作用。
元宝山金矿区处于近东西向展布的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核心区域,脆—韧性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发育,脆—韧性断裂构造是元宝山金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
3矿床特征3.1主要矿体特征1.Ⅶ-1矿体Ⅶ-1矿体沿走向长370m,沿倾向最大延深160m。
矿体呈似层状产出,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化二云菱铁矿片岩中。
矿体总体走向70°,倾向北西,倾角60°~67°。
2.Ⅶ-6矿体Ⅶ-6矿体沿走向长254m,沿倾向最大延深427m。
矿体呈似层状产出,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局部具分枝复合现象。
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化云母菱铁矿岩中。
矿体总体走向66°,倾向北西,倾角63°~69°。
3.2矿物特征金矿物:矿物已发现的金矿物为单一自然金,金在矿物中赋存状态有粒间金、呈不规则粒状、片状分布于石英粒、碳酸盐矿物颗粒间;包裹金为自然金的次要分布形式,主要包裹于石英、黄铁矿晶体内,呈圆粒状分布;裂隙金:自然金呈脉状、片状分布于黄铁矿、石英裂隙中。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新疆和静县乌兰赛尔达坂东金矿床地质特征吴兴城,赵海波,冯宝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乌兰赛尔达坂东金矿分布于新疆和静县管辖范围,处于额尔宾山弧前增生杂岩带内,属于南天山萨阿尔明-库米什多金属成矿带,褶皱构造在区内比较发育,同时还发育断裂构造,该区构造和地层展布方向一致,主要为北西-南东向,中泥盆统萨阿尔明组下亚组一套碳酸盐、碎屑岩建造是该区的主要地层出露。
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绿泥石、绢云母、石英以及高岭土和方解石是其主要的金属矿物组成。
综合研究认为该矿成因类型属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下文主要对该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乌兰赛尔达坂东金矿床;地质特征;新疆和静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7-015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ulansaerdabandadong gold deposit, Hejing County, XinjiangWU Xing-cheng, ZHAO Hai-bo, FENG Bao-tong(The 11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Changji 831100,China)Abstract: The East Ulan seldaban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area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Hejing County, Xinjiang. It is located in the fore arc accretion complex belt of elbin mountain. It belongs to the saarmin kumish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of South Tianshan. The fold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developed in the area, and the fault structure is also developed. The structure of the area is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th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mainly in the northwest southeast direction, and in the lower Asia of saarming formation of Middle Devonian A set of carbonate and clastic rock formation is the main stratum outcropping in this area. The main metal minerals are natural gold, chlorite, sericite, quartz, kaolin and calcite.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shows that the genetic type of the deposit belongs to ductile shear zone type. The following part main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area.Keywords: Wulan saierdabandong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Hejing County, Xinjiang1 区域地质背景乌兰赛尔达坂东金矿是新疆和静县发现的一重要的金矿床,额尔宾山弧前增生杂岩带是该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所在(图1),属于南天山萨阿尔明-库米什多金属成矿带主要成矿区之一。
76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哈图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黎智云(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哈图金矿是新疆地区发现的一重要金矿床,主要分布在西准噶尔华力西褶皱带扎依尔-达拉布特复向斜北翼东侧区段上,该区主构造线呈NE 向,安齐大断裂对该矿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石炭系是该矿的主要赋矿地层,安齐断裂还是重要的导矿构造,破火山口断裂以及安齐断裂次级断裂是主要的容矿和配矿构造。
安齐断裂上盘是金矿的主要分布地带,Au、As、Cu、Zn、Cr、Ni、Co 是区内主要的地球化学组合异常,具有较高的背景值,和玄武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蚀变岩夹石英岩脉是矿区的主要矿石类型,早石炭世是成矿的最有利时间,同期侵入酸性岩体,区内构造对其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综合研究认为该矿成因类型为基性玄武岩、酸性玄武岩密切相关的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床。
关键词:哈图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新疆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0-0076-2收稿日期:2020-05作者简介:黎智云,男,生于1975年,汉族,新疆昌吉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察、地质勘查、固体矿产。
1 区域地质背景哈图金矿分布于新疆托里县管辖范围,西准噶尔华力西褶皱带扎依尔-达拉布特复向斜北翼东侧区段,是该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所在,主构造线为NE 向,斜交天山褶皱系与阿尔泰褶皱系,上古生界是该区的主要地层,中生界相对次之,山麓边缘与河谷中零星分布新生界。
区内频繁分布岩浆活动,主要为花岗岩,中酸性岩次之。
依照相互侵入特征进行分析,早石炭纪是侵入时代下限,主要为华力西中期或更晚些。
该区发育断裂构造,主要的断裂为安齐断裂、哈图断裂与达拉布特大断裂等,展布方向为NE 向,对该区的基本构造格局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见图1。
受该区构造应力作用因素影响,后期阶段岩浆热液作用,导致该区发育明显的变质作用,促进该矿成矿。
新疆东准噶尔库布苏金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章文忠;曾长华
【期刊名称】《新疆地质》
【年(卷),期】2010(28)1
【摘要】库布苏金矿位于野马泉地块南缘火山岩浆弧区,准噶尔褶皱系内东准噶尔褶皱带中部.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金异常发育,已发现3条含金矿脉,矿床规模达中型.重点介绍了3号金矿脉的地质特征,该矿脉地表品位虽偏低,但深部金品位明显增高,厚度变大.通过对3号金矿(脉)体原生晕地球化学分带的研究,确定了库布苏矿区主成矿元素为Au,Ag,Pb,As,Sb组合,发现在矿体头晕和尾晕中重叠出现As,Sb 元素异常组合,可能指示深部存在盲矿体.初步查明金矿化体规模,预测在已知矿体深部300 m下,存在一个隐伏矿体,可利用钻探对深部进行控制.
【总页数】5页(P52-56)
【作者】章文忠;曾长华
【作者单位】武警黄金第八支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57;武警黄金第八支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新疆库布苏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J], 李智
2.新疆库布苏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J], 赵海滨;布龙巴特;李杰美;王勇;朝银
银
3.东准噶尔库布苏金矿床岩脉与金矿成因关系的研究 [J], 高怀忠;孙华山;张旺生
4.东准噶尔库布苏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J], 凤骏;弓小平;韩琼;谢磊;张燕波;李潇林斌
5.新疆东准噶尔恰库尔图地区二叠纪双峰式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汤贺军;孟贵祥;杨岳清;邓震;严加永;祁光;薛融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准噶尔与板块碰撞作用有关的金矿的地质特点
聂晓勇;宋谢炎;王石平;张选文;赵军
【期刊名称】《矿物学报》
【年(卷),期】2007()z1
【摘要】东准噶尔系指准噶尔盆地以东、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断裂带以南、卡拉麦里山南麓NNW走向的逆冲断裂以北地区.东准噶尔分布着两条与代表板块碰撞缝合的蛇绿岩带关系密切的金矿带.自北向南为:①扎河坝-阿尔曼特带,属加波萨尔地块与野马泉地块间的缝合带,其中已发现阿克塔斯、扎河坝金矿及扎河坝西、臭水泉金矿点及金矿化异常区.②卡拉麦里带,属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间的碰撞缝合带(肖序常等,1992;曹荣龙等,1993)这一带中由东向西也分布着数十个金矿床(点),形成了南明水、双泉、清水三大矿点集合区(图1).……
【总页数】3页(P155-157)
【作者】聂晓勇;宋谢炎;王石平;张选文;赵军
【作者单位】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警黄金部队第八支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7
【相关文献】
1.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断裂以南早石炭世后碰撞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田健;廖群安;樊光明;聂小妹;王富明
2.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洋板块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J], 赵同阳;朱志新;刘阁;李平
3.新疆东准噶尔金水泉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J], 陈伟志;顾雪祥;章永梅;何格;黄岗;李静婷
4.新疆东准噶尔顿巴斯套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J], 刘文祥;邓小华;吴艳爽;韩申;陈西;李巽;王永;陈衍景
5.板块碰撞产物——强应变构造带对东准噶尔金矿的控制 [J], 高怀忠;张旺生;孙华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东准噶尔野马泉构造蚀变脉岩型金矿床王京彬;王莉娟;王玉往;朱和平【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06(22)9【摘要】野马泉金矿位于新疆准噶尔野马泉断块内,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的浅变质含碳碎屑岩类.矿体产在破碎蚀变的闪长玢岩脉及其边侧的片理化围岩中,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毒砂-黄铁矿化.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等研究表明,野马泉金矿的形成与闪长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闪长质岩浆同化吸收了含碳质和黄铁矿的围岩,使岩浆中的金大量进入流体相,而演化成含矿热液.金矿化的闪长玢岩中锆石U-Pb一致年龄为252.5±1.8Ma和254.5±0.9Ma,代表了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岩浆-成矿活动末期的产物.与野马泉矿床类似的金矿床,在准噶尔及邻区点多面广,其成矿特征介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之间,应属一新的金矿(亚)类型-构造蚀变脉岩型.【总页数】11页(P2349-2359)【作者】王京彬;王莉娟;王玉往;朱和平【作者单位】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河南南召张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J], 罗明伟;杜春阳;张晨曦;白洪阳2.新疆东准噶尔松喀尔苏斑岩型铜金矿床的火山构造系统及其控矿作用 [J], 张栋;范俊杰;刘鹏;潘爱军;王治华;张峰;赵军;雷文大3.胶东新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J], 赵睿;刘学飞;潘瑞广;周勉4.熊耳山地区斑岩型金、钼矿床及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异常元素组合研究 [J], 庞运超5.新疆萨吾尔山布尔克斯岱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J], 尹意求;李嘉兴;胡兴平;仇银江;陈大经;马忠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三十一卷 第三期 地 球 学 报 Vol.31 No.3 二○一○年六月: 434-442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Jun. 2010: 434-442
www.cagsbulletin.com www.地球学报.com
本文由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编号: 2007BAB25B02)及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 1212010913028)联合资助。 收稿日期: 2010-04-28; 改回日期: 2010-06-13。 第一作者简介: 路彦明, 男, 1971年生。博士后, 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金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E-mail: yan-ming-lu-163@163.com。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金矿类型、地质特征 路彦明1,2), 张玉杰2), 潘 懋1), 范俊杰2), 刘翼飞3),
张 栋2), 陈晓吾2), 潘爱军2)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2)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河北廊坊 065000; 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摘 要: 东准噶尔地区构造上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之巴尔喀什-准噶尔微板块北缘古生代陆缘活动带, 晚古生代是该区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主要阶段。区内金矿可分为3个主要类型: 产于晚古生代凝灰岩、杂砂岩、浊积岩中的金矿, 产于海西期中酸性(偏碱性)侵入岩及其接触带中金矿, 产于晚古生代火山岩系中的金矿, 典型的代表性矿床分别为双泉金矿、黄羊山西金矿、双峰山金矿。三类金矿在赋矿围岩、控矿构造、矿床(体)规模/品位、围岩蚀变、金属矿物组合、成矿元素组合等多个方面均存在差异, 其原因是三者成矿作用过程中主要控矿因素、成矿机理的不同。 关键词: 东准噶尔; 金矿类型; 赋矿围岩; 构造; 矿化类型 中图分类号: P618.02; P618.06; P618.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3021(2010)03-434-09
Type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s in East Junggar, Xinjiang
LU Yan-ming1,2), ZHANG Yu-jie2), PAN Mao1), FAN Jun-jie2), LIU Yi-fei3), ZHANG Dong2), CHEN Xiao-wu2), PAN Ai-jun2)
1)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2) Gold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CAPF, Langfang, Hebei 065000; 3)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GAGS, Beijing 100037
Abstract: Located in northern Paleozoic terrigenous active belt of the Balkhash-Junggar microplate, East Junggar area experienced intense deformation and magmatism in the late Paleozoic, which was the main stage of gold me-tallization in geological history. There exist three gold types, i.e., gold deposits occurring in Neopaleozoic tuff, graywack and turbidite; gold deposits existing in Hercynian intermediate-acid rocks; and gold deposits existent in Neopaleozoic volcanic form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Shuangquan gold deposit, the Huangyangshan gold deposit and the West Shuangfengshan gold deposit. These three gold type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ore-bearing wall rock, deposit size, deposit grade, wall rock alteration, mineral assemblage and ore-forming element assem-blage,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deference in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Key words: East Junggar; gold deposit type; ore-bearing wall rock;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mineralization type
东准噶尔地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 随着近几年国家地质工作战略西移, 该区实施完成了一批重要的区域地质调查、找矿、科研等项目, 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金属矿产, 也积累了一些成果资料。本文拟对该区金矿床主要类型、地质特征及初步的成因研究进行介绍。
CAGS第三期 路彦明等: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金矿类型、地质特征 435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东准噶尔作为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造上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之巴尔喀什-准噶尔微板块北缘古生代陆缘活动带(肖伟等, 2010), 该区经历了自前寒武纪以来长期而复杂的构造运动演化史, 晚古生代是该区最重要的板块(陆块)碰撞造山时期, 伴随有大规模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何国琦等, 2004; 肖序常等, 1992; 胡霭琴等, 1997; 于学元等, 2001; 马瑞士等, 1997)。 区内出露最老的地层为奥陶系, 除下志留统未出露外, 从中志留统到第四系均有分布, 其中晚古生界地层最为发育(图1)。晚古生代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火山沉积地层岩相由海相逐渐过渡到陆相, 反映了本区构造背景由大洋逐渐转换为大陆。其中,
泥盆系、石炭系是区内铁、铜、锡、金等金属矿产的主要赋矿层位。金矿化与下石炭统南明水组及其相当层位关系最为密切, 双泉及其外围的金矿赋矿围岩多为南明水组地层。该期火山活动形成的一些火山机构本身就是极好的成矿构造, 如产于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C1b)双峰山金矿、金山沟金矿即
为此类金矿的代表。 区域构造变形以发育NWW向的线(或带)状的韧-脆性构造变形带为特征, 并发育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火山机构断裂系统。前者与晚古生代碰撞 造山作用有关, 是不同级别板块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 控制着该区大部分内生金矿的分布, 并构成 了该区最重要的金成矿系统, 受该类构造控制的与韧-脆性剪切构造有关的金矿是东准地区最主要的
图1 东准噶尔地区主要金矿床及代表性同位素测年样品分布图(据李华芹等, 2004资料修改) Fig. 1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the eastern Junggar region, showing the distribution of major gold deposits as well as sampling location for isotopic age dating (Modified after LI Hua-qin et al., 2004)
CAGS436 地 球 学 报 第三十一卷 金矿床类型之一, 如双泉、库布苏、野马泉、清水、苏吉泉、科克萨依、萨尔布拉克(阿尔泰地区)等众 多的金矿床(点)。后者与晚古生代火山活动密切相 关, 形成受控于火山系统的浅成金矿, 如金山沟 金矿。 区内岩浆活动十分强烈、频繁, 从早古生代至晚古生代均有发生, 主要集中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既以不同时期普遍发育的火山喷发喷溢为特征, 又具有从超基性一基性一中性一中酸性一酸性一碱性岩浆的广泛侵入。晚古生代岩浆活动, 无论是火山岩类, 还是侵入岩类, 均与贵重、有色及稀有金属的成矿密切相关, 近年新发现的哈腊苏斑岩铜矿、老山口氧化铁型铁-铜-金-钴矿床及黄羊山西花岗斑岩型金矿(点)等是和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金属矿床。
来自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表1), 晚古生代是东准地区金成矿的最主要时期。
2 主要金矿类型 目前, 由于东准地区金矿地质研究工作仍较低, 绝大多数矿床和矿点的研究不够, 所以还不具备按成因进行分类的条件。本文以成矿地质背景为主线, 以含矿建造性质、控矿构造为依据, 结合成矿作用, 把该地区金(部分伴生铜)矿床分为3个主要类型: 产于晚古生代凝灰岩、杂砂岩、浊积岩中的金矿, 产于海西期中酸性(偏碱性)侵入岩及其接触带中金矿, 产于晚古生代火山岩系中的金矿。典型的代表性矿床分别为: 双泉金矿、黄羊山西金矿、双峰山金矿。各类型金矿简要特征见表2。
表1 东准噶尔地区金矿、火山岩同位素年龄(编号同图1) Table 1 Ages of gold deposits and igneous rocks in East Junggar(serial number as for Fig. 1)
编号 金矿(火山岩) 同位素年龄 测试方法 资料来源 n 萨尔布拉克金矿 304±7 Ma, 271±30 Ma Pb-Pb, Rb-Sr 李华芹等, 1998 o 富蕴东南石炭纪火山岩 成岩334Ma, 热事件293 Ma、265 Ma Ar-Ar 胡蔼琴等, 1997 p 科克萨依金矿 227±24 Ma Rb-Sr 尹意求等, 1998 q 库布苏金矿 269±1 Ma Rb-Sr 李华芹等, 2004 r 野马泉金矿 300±36 Ma Rb-Sr 李华芹等, 2004 s 清水49号金矿 311±46 Ma Rb-Sr 李华芹等, 1998 t 黄羊山西金矿 318.4~310.3 Ma 锆石U-Pb 本文 u 双泉金矿 269±9~260±4 Ma 绢云母Ar-Ar 徐斌等, 2009 v 柳树泉东石炭纪火山岩 265±6.7 Ma Rb-Sr 李华芹等, 2004